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空间地图研究——基于家族三姐妹的个案分析

合集下载

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3市的调查

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3市的调查

可 能的解 释是不 同地 区 的农 民工其 社 会 融人 渠 道 确 实存
在 差别 , 但笔 者认 为该 调 查结 果 还 存 在值 得 商榷 的 地方 , 其 原 因主要 在 于其 调 查 的样 本 量 过 少 , 其 总样 本 数 量 为 3 2 5 , 女性农 民工 的样本 数 量仅 为 1 3 9, 其 代 表性 与准确 性
1 8岁 至 4 5岁 的女性 , 调 查 地点 为武 汉 城 市 圈 内黄石 、 鄂
展机 会 ” 比例 为 8 . 2 %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不 管 是 老一 代 女 性农 民工 还是新 生代女 性农 民工 , 其融人 城市 的基 本 动 因 都 是为 了增 加经 济收 入 , 但 比较 而言 , 老 一代 女 性农 民工
城 务工 原 因”的 回答 ,l 8—2 5岁 女 性 回答 “ 挣 到 更 多 的 图1 三市女性农民工社 会融入渠道
F i g . 1 S o c i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c h a n n e l s o f t h e
f e ma l e mi g r a n t wo r k e r s i n t h e t h r e e c i t i e s
就被 调查 的三市女 性农 民工 的社会融 入 去 向而言 , 其 表 现大致 与湖北 省农 民工在 全 国的区域分 布趋 于一 致 , 具 体 的 区域 分布情 况见 图 2 。但 是 比较 而 言 , 三 市女 性农 民
“ 2 0 0 0年 代 ” 1 1 2 2人 , 其 他 为 被 调 查 者 未 提供 具 体 进 城 务 工 时 间 。考 虑 到 2 0 0 0年 代 各 年 样 本 分 布 较 一 致 ,

社会工作视角中的女性问题研究-对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初步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中的女性问题研究-对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初步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中的女性问题研究对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初步研究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民族文化社会工作视角女性问题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妇女这个又特殊,又普遍的群体在本来就被认为弱势的妇女群体当中站到了更弱势的一边。

我选择少数民族妇女群体是因为我自己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体理解的也比较多,一些现象和特点,问题都是亲眼看到,更能形象的体现出问题的存在根据实际情况对此策划出合理的服务方案。

因为,少数民族妇女因其承继的历史的特殊性和其所处地域的先天发展动力不足造成了她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弱势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也给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惟其如此,对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问题作出全景式的分析和考察就十分必要。

对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可以由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化首先从社会化这个概念着手。

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由于受到民族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化具有不同于汉族社会化的特点。

有的论著认为,这些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技能、生活习俗的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信仰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不同的方面。

实际上,只就这些方面并不能说明民族社会化与一般社会化之间的不同,因为一般社会化也会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其组成。

所谓少数民族社会化就是,在特定的民族群体中,个体通过与群体的相互作用,适应并吸收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民族意识,成为一个合格的民族群体成员的过程。

2)少数民族妇女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在汉族人眼里一直被认为是个特殊的群体。

是因为这里有一些特殊的因素。

从文化上讲,在历史流转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模式。

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同民族的区分就是依据各自不同群体的”文化模式”之差异性来确定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收稿日期:2020-05-02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甘肃农村女性的作用问题研究”(2019B-232)。

作者简介:唐永霞(1973—),女,甘肃会宁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农村社会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唐永霞(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甘肃定西743000)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有了很大提升。

农村已婚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逐步减少,正在由单一的家庭角色向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角色转换,在家庭事务的决策上有了更多的参与权,个人事务自主权亦有很大提升,但较之于丈夫仍有很大差距。

如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依然是妻子,家庭事务的决策权天平依然向丈夫倾斜;家庭经济的再分配也更有利于丈夫,妻子并没有完全拥有自我发展的自主权。

究其障碍因素主要有:家庭性别分工观念普遍存在;农村已婚女性再教育的机会有限;其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未充分拓展。

文章据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D4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20)03-138-05一、引言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40年,亦是女性家庭地位变迁的40年。

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农村女性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女性的家庭地位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课题之一。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关注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发展轨迹,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与女性地位变迁间的关系,亦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各项妇女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女性家庭地位”的概念界定,国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结合宏观、微观的实例分析,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去界定女性家庭地位。

这些界定虽各有不同,但大多涉及到了性别不平等问题,并强调妇女在家庭中的自由权(戴森和摩尔,1983)及女性对家庭资源的控制权(凯恩,1986)。

女性农民工梯度融入研究综述

女性农民工梯度融入研究综述

女性农民工梯度融入研究综述近年来,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也出台了改善女性农民工生活质量等的相关政策,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完全解决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本文提出梯度融入概念,望以逐层、逐步的方式,分具体情况、逐渐改善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

标签:女性农民工梯度融入1 概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持续加速,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非农劳动。

其中,不乏女性劳动者。

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及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女性从农业劳动和家务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一员。

相对于男性农民工而言,女性农民工在身体、精力及从事的工作广度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地位。

虽然她们也是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但却由于户籍、保障、就业等原因被排斥在城市员工之外;虽然随着在城市生活的积累她们的经验、收入会有增加的趋势,但她们若想摆脱农民工的身份,真正融入城市却需要耗费更多的心力。

长期以来,女性农民工始终无法融入城市环境,女性农民工一直生活在城市与农村的夹层中,深受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在城市中,她们只是建设者的角色而很难融入城市,真正与城市居民同工同酬。

随着城市化进程向前推进,社会和政府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着力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并不能完全解决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本文提出梯度融入概念,望以逐层、逐步的方式,分具体情况、逐渐改善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

2 国外研究综述2.1 国外对农民工的研究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对女性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为中国所特有的领域,国外学者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多将其看作是居民的迁移,因此研究的视角也多集中于移民方面。

学者们大多将迁移的原因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相关联,认为是由于体制的改革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急需大量的建设者,农村机械化的普及及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使得农村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身份建构路径分析——基于文化差异语境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身份建构路径分析——基于文化差异语境
戴迎华,王彝静
(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镇江 2 1 2 0 1 3)
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身份构建遭遇 困境,经济收入低 , “ 住房 问题”难解决,归属 感缺乏 ,一定程 度 受歧视 。权益保障缺失 ,犯罪率较 高。文化差异对城市身份建构影 响较大,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 ,影
表2 新生代农 民工的居住情况 ( %)
住所类型
单位宿舍
工地工棚
所有外 出农民工 上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 民工
3 7 . 4
l 1 . 3
夫妻—起外 出的新生代 农民工
3 2
5 . 4
2 7 . 2
l 8 . 9
4 3 . 9
6 . 5
生产经营场所 与人合租住 房 独立租赁住 房 务工地 自购房
中图分类号 :C 9 1 2 . 8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5 4 0 9 ( 2 0 1 3 ) 0 1 - 0 1 7 4 . - 0 4


新 生代农 民工现有城市身份 困境
近年来新生代农 民工人数逐渐增多,成为进城务工农民的主体 , 该群体长期工作生活于城市 , 定居城 市的意愿较强烈。根据不同文化、不同打工时间的青年农民工的定居意愿, I t ] 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生 代农 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 ( 见表 1 ) 。据相关研究 : “ 新生代农 民工大多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和技 能 ,6 0 %的新生代农 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 ,其中更有 2 4 %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就没有干过 农活,完全不会。 ”[ 2 】他们期望过上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但是诸种因素影响新生代农 民工与城市居民 同等社会地 位 的获得 ,形 成 了他们 现有 城市身份 的困境 。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展空间等。工作满意度是 由工作者对工作各方面或
整体具 有 的感觉 或情感 性 的反应 。本 文 旨在通 过 问
收率为 8 8 %, 其 中有效 问卷份 1 8 2份 , 有效 回收率
为7 2 . 8 % 。详细 情况 如表 1一l所示 。
卷调查 , 针对新生代女性农 民工这个具有相对复杂
见代 远距 离教 育
2 0 1 4年 第 1期 总第 1 5 1期
新 生代 女 性 农 民工 心 理 契 约
与 工 作 满 意 度 的 相 关 研 究

( 江苏理 工学院
明, 方翰 青
江苏 常州 2 1 3 0 0 1 )
【 摘 要】主要采用“ 心理契约问卷” 和“ 工作满意度问卷” 等工具性量表, 对1 8 2 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
( 3 ) 新生代女性农 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属于 中等偏上。( 4 ) 不 同年龄 阶段 的新生代女性 农 民工 的工作满 意 度水平及“ 晋升发展满足” 存在 显著性 差异; 不 同学历层次新 生代 女性农 民工的薪酬及环境 满足存在 显著性 差异 ;
已婚 的 新 生 代 女 性 农 民工 的 “ 晋升发展满足” 水 平 显 著 高 于 未婚 者 ; 不 同 工 资 收 入 的新 生 代 女 性 农 民 工 在 “ 晋 升 发
【 关键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心理契约; 工作满意度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 8 7 0 0 ( 2 0 1 4 ) 0 1 — 0 0 1 6 — 0 7
新 生代 女性 农 民工 是 指 2 0世 纪 八 九 十年 代 出 生的 , 年龄在 l 6岁 以上 的 , 登 记 为 农 村 户籍 而 在 城 镇 异地 就业 的女 性人 群 , 本 研 究 主 要 以在企 业 工 作 的女性 农 民工为 研究对 象 。从个 体 与组织 双边关 系

非农化背景下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研究——以福建龙岩农村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非农化背景下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研究——以福建龙岩农村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非农化背景下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研究——以福建龙岩农村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选择出去打工、创业或者嫁到城市中去工作,这些女性的离开不仅影响到家庭生活,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留下的是年迈的父母和孩子,他们需要在家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工作量。

对于这些留守在家的农村已婚女性来说,她们的地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很多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忽视,甚至在家庭决策中没有发言权。

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女性地位的提高已经成为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和改变是目前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本文以福建龙岩农村地区为例,对农村已婚女性的家庭地位提高和变化进行研究,为农村妇女群体的发展和解决现实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非农化背景下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和变化,分析影响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因素,为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和改变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度访谈则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调查结果,探究影响农村女性家庭地位提升和变化的原因和因素。

四、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已婚女性的家庭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2.分析影响农村女性家庭地位提升的因素、困境和机遇3.探讨提高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预计完成时间为半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季度:文献调研和研究框架构建第二季度: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第三季度: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第四季度:撰写论文和答辩五、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期望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成果和意义:1.深入了解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影响农村女性家庭地位提升的因素、困境和机遇3.提出提高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途径和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4.为农村妇女群体的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六、参考文献1.朱正贺.农村妇女:. 农村创业与管理,2011.2.何思明.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的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2015.3.罗三才.新农民与老农民的权力认同: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 人民论坛,2016.4.杨华.农村女性地位提高研究. 南昌大学,2014.5.赵一方. 福建农村女性地位调查与分析.农业文化科技,2016.。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社会网络构建分析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社会网络构建分析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社会网络构建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依靠社会网络进城务工,但以家政服务员为代表的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在社会网络构建方面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虽然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多渠道努力构建社会网络,但基础依然是乡土社会网络,在社会变迁中出现内生性关系网络和外延性关系网络交替并行的融合状态。

她们的社会网络以初级群体为主,选择有限。

因此,还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方面优化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社会网络构建。

关键词:家政服务员;社会网络;内生性关系网络;外延性关系网络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17205亦农、亦城亦乡”的“候鸟式”流动状态逐渐转变为“常住”或“居住”,“事实移民”的特征愈来愈清晰,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变为现实的迫切需要,逐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国家人口普查统计标准对此做出了回应,从第5次人口普查开始,我国将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流动人口计入城镇人口,按照这一标准,农民工进城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率提高的重要来源。

作为制度变迁产物的进城务工人员,虽然对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城市融入还面临诸多难题,与城市居民存在社会距离是其中关切到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

12研究显示,社会资本有助于缩小本地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3因此农民工构建自己的社会资本对于融入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只是已有研究通常将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尚未完全与分化中的农民工群体进行现实匹配,更别说加强社会性别视角的审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总量达25 27865.9%,女性占34.1%。

数量如此庞大而且在社会网络构建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进城务工女性,45她们如何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寻求城市生存发展,她们构建的社会网络有何特点,国家和社会应如何保障她们的权利,这些问题都值得且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进城务工人员从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有目共睹,而农村进城务工女性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其中为数众多的女性又选择了进入城市家庭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成为“保姆”或者小时工,现在的正式称呼为“家政服务员”。

已婚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和家庭地位状况调查

已婚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和家庭地位状况调查

已婚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和家庭地位状况调查①郭素芳赵凤敏吴久玲王临虹方为民杜玉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100013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提高妇女地位,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大的成绩。

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当前我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及其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五周期项目3个项目县中有0~7岁孩子的育龄妇女1227人。

3个项目县分别位于河北、湖北和四川,调查时间为2004年11~12月。

1.2方法和内容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

以问卷形式由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询问了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社会性别意识、婚姻自主状况、一般家庭事务决策情况、生殖健康行为决策情况、家庭分工以及妇女参与选举情况等。

1.3资料分析资料录入使用2.1软件采用双录入法,用11.5版进行数据分析。

1.4质量控制使用统一调查问卷、统一标准进行调查,正式调查前进行了2次预试验,并对调查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调查过程中由该项目主要工作人员全程进行监督指导,保证调查质量。

数据录入前进行了认真核查,采用2遍录入法,并进行了严格的逻辑检查。

2 结果2.1一般特征调查妇女平均年龄为29.7岁,96.2%的调查对象是初婚,平均初婚年龄为21.9岁,3.2%为再婚,0.6%为离婚/丧偶。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主要是小学和初中分别占36.8%和40.7%,其次为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12.3%,8.6%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1.6%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职业主要是务农和家务,所占比例分别为43.3%和36.1%,9.5%从事脑力劳动,5.2%为养殖业4.3%为非农业体力劳动,还有1.6%从事其他职业。

89.9%的调查妇女是汉族。

2.2调查妇女社会性别意识2.2.1调查妇女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态度本次调查询问了调查对象对7种有关社会性别角色说法的态度。

农村已婚妇女留守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山东中部农村的田野调查研究

农村已婚妇女留守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山东中部农村的田野调查研究

部 分作 为 劳 动 力 人 口 的 已 婚 妇 女 为 什 么 仍 然 选 择 了 留 守 呢

为 回 答这

问题 笔者在

主 持教 育部 及 山 东 省 教 育 人 文 社 科 课 题 时 深 人 山 东 中 部 农 村 地 区 对 这
, ,

群体进行 了

半 结构 式访 谈 在此 基础 上 对她们 留 守 的个 人 家庭 以 及 社会 原 因 进 行社会 学 分析

间为
2 0
1
3

9


1
2


调查 地点 为 山 东 省 中 部 某 自 然 村 该村 属 于 传统 农业 类 型 村 庄 村

子 中 部 分 土 地 被 租 用 发 展大 棚 每小 亩 地 每 年 给 予 农 户
1
0 0 0
/3
元赔偿 村 中

2 /3
的 男性青

壮年 劳 动 力 外 出 打 工 但 夫 妻

农村 已 婚妇 女 留 守 的 社 会 学分 析

基于

东 中 部 农村 的 田 野调 查研 究

孙奎 立

路欣

吴 珊珊
2 7
1
泰山 医学院
管理 学 院 泰 安
0
1
6



要 根 据 在 山 东 中 部 农 村 田 野调 查 资 料 分 析



了 已 婚农村妇

为 什 么 这 些妇 女 不 和丈 夫

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学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学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学研究中国农村妇女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未来之花。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家庭、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妇女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学方面的研究。

一、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当前,中国农村妇女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首先,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逐步增加,曾经只能待在家里的女性,现在已经可以外出打工和创业。

这不仅让她们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技能。

其次,社会各方面对农村妇女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企业们也更多地积极倡导女性参与不同领域的工作和生产活动。

但是,农村妇女的地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很多女性在农村家庭中扮演的是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角色,她们的社会地位是低下和被动的。

女性容易被视为传统社会观念的牺牲品,她们往往因为长者的安排而失去了自己的选择权和独立意识。

另一方面,就业机会虽然多了,但是薪资和职业晋升的机会仍然差之甚远,许多女性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也需要主要承担家庭的重任。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家庭学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这个微观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并且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中国农村家庭是一个传统而又非常复杂的社交网络。

家庭的存在,将家人们联系在了一起,摆在农村妇女面前的事情则是如何平衡家庭的矛盾与自己的需求。

同时,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家庭的领域更加宽阔,但是这扩大的同时也加剧了家庭对农村女性的影响。

家庭是每个人的基本单元。

中国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千差万别,有的是着重承担家庭管家的角色,有的则是辅助家庭主要成员完成各项任务。

此外,很多女性已经成为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以亳州市利辛县为例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以亳州市利辛县为例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以亳州市利辛县为例杨哲;关园;许鹤【摘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力量,对家庭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为研究对象,以皖北农民工输出地区亳州市利辛县为例,对当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现状及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从国家、社会以及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自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期刊名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3【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农民工;文化生活;新生代【作者】杨哲;关园;许鹤【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安徽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大学,安徽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大学,安徽阜阳 236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6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是指出生在1980年之后,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市务工经商,从事非农产业,并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女性[1]。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特点基本上与整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类似,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本论文将调查群体限定为户口性质为农业、从事非农工作的39岁及以下女性群体,并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亳州市利辛县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44人,回收133份有效样本,其中已婚样本为108个,未婚样本为25个。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基本状况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社会生存条件,尽管建国以来我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有所消除,但由于女性生理特点,其在社会竞争中仍受到歧视,就业渠道较为狭窄。

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在择业时面临找工作难、工作环境差、工作待遇低等处境,往往在居住地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劳动时间长但收入低,或者从事零工散工,工作性质导致她们无法享受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福利。

其次,已婚的女性农民工群体不仅要承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要负责照顾家庭。

调查显示,大多数女性农民工在20岁左右甚至20岁之前会经过家庭介绍相亲或自主恋爱结婚,并且80%女性会在结婚后一年生育。

女性学视角下的家庭与社会角色

女性学视角下的家庭与社会角色

女性学视角下的家庭与社会角色在女性学的研究领域中,家庭与社会角色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女性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并探讨这些角色对于女性权益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在传统家庭中,女性常常被赋予照顾家庭、照料子女和关注家庭事务的角色。

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身份,这种角色使得她们在家庭中的责任重大,需要承担起照料家庭成员的任务。

然而,女性学的发展逐渐揭示了这种角色分配的不公平性。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常常限制了她们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使得她们难以追求个人梦想和事业发展。

此外,女性在家庭中的劳动常常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缺乏应有的社会价值认同。

因此,女性学视角引发了对家庭中女性角色的重新思考。

人们开始呼吁家庭中的劳动和责任更加平等地分配,男性也应当承担起家庭中的责任,与女性共同照料家庭和子女。

这种重新分配家庭角色的构想为女性争取了在家庭中平等的地位和权益,也为家庭带来了更多机会。

二、社会中的女性角色除了在家庭中的角色,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女性往往被限制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难以涉足公共领域。

然而,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女性纷纷投身于职场,争取自己的事业和经济独立。

女性学认为,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责任,她们应当有平等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的权利。

通过参与社会工作和领导,女性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女性学也关注到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权益。

女性学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伙伴关系模式,避免传统的男权观念对女性造成的压迫和不公。

家庭中的男性也应当尊重女性的意愿和需求,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三、女性角色对社会的影响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家庭与不稳定工作——以新生代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为例

城市、家庭与不稳定工作——以新生代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为例

城市、家庭与不稳定工作———以新生代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为例周燕玲(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提要: 2007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我国劳动法律、政策明显趋向于劳动者“赋权”和劳动关系正式化。

但在经验事实方面,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仍逐年降低。

与国家强势主导和《劳动合同法》等积极“赋权”对应的,是他们日趋冷淡的“弃权”取向。

既有的关于不稳定工作的研究多从生产体制内部挖掘原因,较缺乏对社会再生产领域的关注,以及从中国经验出发的论证。

从家庭视角出发,作为中国不稳定劳工的典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弃权”行动选择发生在工作和家庭较难平衡、家庭成员空间离散的情景下,而该行动情景是被经济吸纳与社会吸纳分割且倒置的城市制度形塑的。

国家透过城市制度在社会再生产领域的安排与实践,参与了不稳定工作的生产和维持。

生产活动和社会再生产活动并非简单的先-后、单方面作用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 不稳定工作;社会再生产;家庭;城市;新生代农民工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21)01-0208-08 20世纪80年代以降,“不稳定工作”(precariouswork)已成为一个覆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现象。

劳动就业的灵活弹性、不稳定化是当前这个后现代的“风险社会”的表征之一。

该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也迅猛发展。

然而中国不稳定工作的发生与维持是否与西方发达国家共享同一逻辑或机制(如后现代主义、全球资本主义),是颇具争议的议题。

2007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我国劳动法律、政策明显趋向于劳动者“赋权”和劳动关系正式化。

但在经验事实方面,“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仍逐年降低。

与国家强势主导和《劳动合同法》等积极“赋权”对应的,是他们日趋冷淡的“弃权”取向。

为探讨中国不稳定工作的制造和再生产机制,解答上述赋权和弃权的张力原因,可从“弃权”的行为选择和不稳定工作状态出发,理解其中的逻辑及与结构、制度的互动和关联。

城市贫困女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探索_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取向

城市贫困女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探索_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取向
& 妇女社会工作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城市贫困女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取向
张 银
250022)
*
*
( 济南大学 , 山东 济南
摘要 !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 , 女性社会工作服务实践 先后有两 种截然不同 的取向 : 问题视角 和优势视 角 。 优势视角是以优势 为本 、 以案主为中心的社会工作理念 。 以 优势视 角为取向 的女性 社会工 作理念 强调从 案主的 日常生活处境出发 , 了解 、 界 定案主的基本状况 和需 求 , 同时发 现案 主的优 势 , 并利 用这 一优势 促使 案主自 我赋 权 。 赋权是一个影响和改变 社会政策和社会结构的过程 , 发生在贫困女性个人 、 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 。 关键词 ! 优势视角 ; 赋权 ; 女性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D 442 . 6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6838( 2008) 05- 0025- 06
对于贫困女性来 说, 如何关注她们的需求 , 帮 助她们走出贫困 , 重建生活的信心 , 重新融入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这 是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一个重大议题。从历时性的 角度来看, 女性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先后有两种截然
不同的取向: 问题视角和优 势视角。最初 , 社 会工 作者对案主的关注主要是以问题视角为取向, 这一 视角由于立足于案主的 # 病态 ∃和脆弱性假设 , 强调 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而没有看到蕴藏在案主 身上的巨大优势和潜能 , 结果往往是 , 不但没能帮
。优势
视角取向的 实践意 味着, 作为社 工所应 该做的 一 切 , 在某种程 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 探索和利 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 , 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 目标, 实现他们的 梦想, 并面对 他们生 命中的 挫折和 不 幸、 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

家庭结构图-社会生态图.(1)

家庭结构图-社会生态图.(1)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五分。
• 在生态图中,案主或者其家庭系统在中间的 圆圈中;
• 两个
表示关系非常亲密
• 一个
表示关系一般亲密

表示关系薄弱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五分。
案例
• 小华,某初中学生,父母离异后,他跟爷爷奶奶一起 生活,与爷爷奶奶关系非常亲密,但与父母关系比较 紧张。最近他学校的班主任反应,小华经常逃课,原 来小华最近经常逃课去网吧打游戏。他的父亲找到社 会工作机构,你作为此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负责这个 案子,请你画出小华的生态图。
69
26 女儿
30 女婿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五分。
例题1
关于家庭结构图的绘制原则,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A.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B.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C.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 D.家庭结构图中要包括三代人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五分。
• 下图所示的家庭结构图所代表的意思是( )。 • A.一个40岁的离婚女性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 • B.一个40岁的离婚女性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五分。
主要社会关系图
• 哥哥A——伯父家的哥哥,对小华很照顾。
• 姐姐A——大姑妈家的姐姐,大学毕业已一年,对小 华很好,小华很愿意和她说心里话、悄悄话等。
• 哥哥B——二姑妈家的哥哥,常打电话和小华联系。 • 姐姐B——阿姨家的姐姐,和小华同岁。两个人的关
系不是很好,姐姐较强势一些,在问题的讨论上常会 让小华感到为难。
• 弟弟——舅舅家的弟弟,和小华关系很好。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五分。
• 2、了解家庭的互动模式 • 3、与案主分享对家庭环境的认识

新生代青年女性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地位及困惑——基于成都市服务行业的调查研究

新生代青年女性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地位及困惑——基于成都市服务行业的调查研究

第 1 期
强, 加之经 济收入 的获 得 与提 高 , 也使 得 她们 在 家 庭决策 中有 了 自己的 一 席 之 地 , 庭 地 位 逐 步 上 家
升。
方 面 , 社会 转型 阶段 , 在 农村 进 城 打工女 性受 现
代城 市文 明 的影 响 , 自我 意 识 日益 增 强 , 幸 福 、 对
多, 对她们 特 殊 的生 存 需 求 和 婚 姻 家 庭 生 活 问题
缺 乏应有 的主 体关 注 。
验就 被至 于 末 位 , 统 农 业 社 会 世 代 相 传 的土地 传
及经 验 不 再 形 成 父 辈 对 子 辈 的权 威。( 了, 黄
笔者 于 20 0 8年初 至 20 09年 初 对 四川 省 成 都 市餐 饮 、 乐 、 馆 酒 店 、 容 按 摩 、 货 、 政 等 娱 宾 美 百 家
在 回答 “ 择 丈夫 是 否 完 全 自主 ? 她们 选 择 选 ”
“ 的 3 7人 ( 7 . % ) “ 能 ” 9 能” 8 占 96 ,不 的 9人 ( 占 2.% ) 0 4 。这一调 查 结 果 和 中 国社 会 科 学 院 19 91
自由婚 姻 的追 求 日渐 强 烈 , 对 婚姻 的期 望 从衣 其 食有靠 、 生活保障逐渐转 向更加注重夫妻和谐、 家
宏 观的层 面 , 经 济 学 、 会 学 、 口学 等 范 畴 展 在 社 人 开探 讨 , 内容 主 要 涉 及 流 动 原 因 、 济 待 遇 、 法 经 合 权益 保护 、 教育 与 职业 培 训 , 以及 女 性农 民工 的择 偶 观 、 恋途径 等 。对 青 年农 民 工 , 别是 对 占农 婚 特
关 键 词 青 年 女 性 农 民工 ; 庭 地 位 ; 姻 困扰 家 婚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乡土观研究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乡土观研究
理 研究 论
商 品与质 量

口封 玲
( 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 0 4) 南京 106
摘 要: 出务工使新生代女・ 外 性农民工的 乡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基于对此群体的 问 卷调查, 阐述 了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
分 析 了她 们 ” 乡又远 土 ” 乡土 观 远 的 关 键 词 : 生代 女 性 农 民工 乡土 观 新
新生 代女性 农民工是兼 具新 生代、 女性 、 农民 、 动者 四重 身 劳 被调 查者中没有 从事过农业劳动 的比例达 到 了6 . 从事农 1 %, 3 份 的群体 , 个群体 不仅 反映 了农 民工 的相 关 问题 , 重要 的是 它 业 劳动时 间超 过 6 月 以上 的仅 占 l . 她 们大多是 从学校 毕业 这 更 个 1 %, 3 还 与整个 女性 问题交 织在 一起 。笔者 利用 2 1 00年春节期 间, 大部 后 直接外 出务工 , 少接触农 业活动 , 多连基本 的务农常识也不 较 很 分外 出打工 者回乡之 际, 对江苏 省苏南 ( 州市) 苏 中 ( I 、 常 、 泰卅市) 了解 。 当被 问到 ” 如果 留在家 乡有何打 算” 只有 41 时, . %的打工者 苏 北 ( 卅 市)三 个区域 的 1 ~ O 的农村外 出务工女性 发放 了 徐 I 83 岁 选择 了” 在家务 农” 。她们较 少接触农 业活动 ,对农业 活动缺乏兴 20余份 问卷 。 0 笔者根据 调查分 析 , 就新 生代女性 农 民工 乡土观 的 趣 。没有 了与土地 的朝夕 相对 , 就没有 了对 土地 的深厚感情 。 也 变化 作如下 阐述 : 2 。在 以土 地为基础 的乡村 经济 中 自我边缘 化 , 逐渐放 弃传统 新生代 女性农 民工的基本 情况 土地 诉求 。 首先 ,以近距 离流动 为主 。新 生代女性 农 民工 的流动遵 循了 马克思指 出 : 地是一 个大实验场 , 一个武库 , ” 土 是 既提供 劳动 从不 发达 地 区向发达地 区流动 的规律 , 但不 同于传统 农 民工 群体 资料 , 提供 劳动材料 , 又 还提供 共 同体 居住的地方 , 即共 同体的基 所体现 出来的 以远距离 流动为主 的特征 ; 次 , 其 婚姻对 于流动 的影 础 。 [ 对 于农 民而言 , ”1 ] 土地不仅 仅是 自然 物、 经济物 , 还包含着他 响减弱 。 在被 调查者 中, 已婚人数 占 5 . 未婚人数 占 4 . 正 们 对家庭祖 宗认 同的血 缘亲情意 识 , 田收入在 乡村经济 中依然 3 %, 3 6 %, 7 农 是因为进 入稳定 的婚姻家庭 生活 , 得 已婚 的女性农 民工化解后 处 于主流 地位 , 新生代 女性农 民工在这 样的乡村 经济中处 于边 使 而 顾之 忧, 有更大 的空间和 自由进城 务工; 再次, 在被调查者 中, 中, 初 缘地 位 。 在被调 查者 中, 只有 5 . 26 %的人知道 自己在农 村还有责任 高中学历者 占调查人数 的 8 . 大专学历者 达到 了 l . 教育 田, 3. 1 %, 6 3 %, 8 有 21 %的人明确表 示没有 责任 田, 另有 1. 5 %的人表示 自己 3 文化 水平的提升 成为新生代 女性农 民工区别 于以往农 民工群 体 的 不清 楚到底有 没有 , 有些 被调查 者虽然 知道 自己有 责任 田, 但不清 重要特 征 另 外, 相较 于男性农 民工 , 新生 代女性农 民工 出于对 自 楚责 任 田的具体位置 , 而且 没有想 去了解 的想 法 。土地 所包含 的 身体 力、 身安全 的考虑 和对 自身不能胜任 传统男 性农 民工 岗位 经济价值 降低和 社会身份 评价使得 土地与新 生代女性农 民工之间 人 的局 限性 的认识 , 因此 保守 的选 择从事传 统女性就业 行业 , 多集 的直接 联系被切 断 , 生代女 性农 民工对 土地只 保留 了名义 上的 大 新 中于加 工制造业 (6 %)服务业 (7 %) 3. , 2 1. 等行业 ; 9 最后 , 新生代 女 权利 , 动放弃 实际使用权 和受益 权, 主 追求土地权 利的意 识并不强 性农 民工 的外 出动机 已经从纯粹 经济型转 向经济 型和生活型 并存 烈 , 她们 已经没 有 了传 统农 民对 土地 的那份感情 和执守 。 或者生活 型。有 3 . 58 %的人选择 到打工 是因为” 城市收入 高 、 机会 三 、 生代女 性农 民工 乡土 观的成 因 新 多”2. ,3 %的人是 因为” 8 向往城 市 生活或为 了实现个 人理想” 。 ( ) 村社会 关系 网络弱 化甚至断裂 是重要 原因. 一 农 二 、 生代女性 农民工” 乡又远 土” 乡土观 新 远 的 ” 村人 口似乎是 附着在地 上 的, 乡 一代 一代 的下去 , 不会有 太 ( ” 一) 远乡” 后的家 乡观 大 的变动 , 代定居 是常态 , 移是变 态 。” ] 生代 女性农 民工 世 迁 [新 2 1 主观 上逐渐 淡化与家 乡亲人 的互动 , . 对乡村 的社会记 忆弱 由于 大多直接 从学 校步入城 市打工 ,很少有机 会参与 到熟人社会 化。 里家庭 之 间的互助合 作 。因此 , 只有 2 _ 5 %的人 ” 3 对村 里人都很 熟 3. 8 %的被 调查者 ” 5 逢年 过节 的时候 才回家 ”” ,不怎么 回去” ” 、 悉”有 3 . 2 . , 35 3 %的人分 别对邻居和 同龄 的比较 熟悉, %、 2 另有 1% 8 家里有特 殊事情才 回去” 的人 各 占 9 % 9 %,遇 到农忙 时节就 的人 ” 村里人 都不太 熟悉 ” . 和 . ” 9 4 对 。对 家乡 的归属 感冷漠 , 同度 低, 认 对 回去” 的只有 68 虽然有 3 . . %, 5 %的人选 择” 有时 间就 回去” 但 农村社 会产生疏 离感甚 至主动 脱离 乡村社会 。 村社会不再对 她 4 一 , 农 她们有时间 的机会 并不多 ,一有 时间就回 去” ” 恰好 侧面反 映出女性 们具有 吸引力 , 们开 始有意识 或无意 识的对农 村社会产生疏 离 她 农 民工难 得回家 的无奈 , 性农 民工 由于在婚 嫁 中的嫁 夫随夫 的 感, 女 不愿 意过多地参 与农村 社会 , 特别 是如果家 乡没有 了令之牵 挂 特 殊角色及 工作 的时 限,回娘 家 ”” 家 ” ” 、回婆 已被迫 从感情 需求 降 的亲人 , 她们 便选择 主动脱 离农村 社会 , 努力 扎根城 市或 成为” 漂 族 ” 。 格 为事务需求 , 直接 导致其与 家乡亲人 的接触 、 互动 。 生代女性 新 农 民工常年在 外打工 , 与农村生活 日益远离 , 曾经在乡村 的生活经 ( ) 土地 的经济联 系不 强 二 与 历 也随着时 间慢慢淡 化,乡村 的社会关 系 已经弱 化为一种 只能喊 新生代 女性农 民工 由于身份 的特殊性 ,使其经 济生存和发 展 得 出人 名 的 社 会 记 忆 。 不需要 建立在 以土地 为基础 的传统 农业生产 上。首先农 民工 的身 2 乡归属 感不强 , . 家 认同度低 , 不愿主 动融入 乡村社会 。 份决 定 了其经 济收入 的来源 是进城务 工而不 是土地 , 且正是 因 而 在 被问及” 后的打算 ” , 今 时 只有 98 . %的人选择 了吁r 工几 年后 为进城 务工 的收入较 高 , 才使 得她们 抛弃土地 , 进入城 市; 其次她 回家” ,选择 ” 长期 留在城市 ” 占 2 . ” 这样往 返于城市和 老 们新 生代 的特 点决定 了她们 是直 接从学 校进入 城市 的务工 岗位 , 的 7 %, 8 就 家 之间” 的占 1 . 可见 , 4 %, 4 新生代 女性农 民工不 再象 以往 的农 民工 几 乎切 断了她们与 土地 的直接联 系, 更别谈从 土地取得经济 收入, 把 家乡作 为 自己的归属所在 , 对家 乡的归属 感不强 , 认同度低 。 在 土地对 于传 统 农民 的重 要性对 她们抛 弃土地 、 城务工 形成 不 了 进 调查 中还 发现 , 从外 地嫁入 的女性 同样 由于外 出务工 不再象 以前 限制 ; 嫁 入的外地人 那样主 动地融入嫁 入地 ,她们不愿 主动参 与农村社 ( ) 市相对 于农村 的优势 使他 们更 加 向往城 市 三 城 会 事务 , 与邻居 、 村里人 交往有 限, 这与她 们认 为 自己待在 家的时 在被 问及” 市最 吸引你 的地 方” , 1. 城 时 有 3 %的人 选择 了” 6 公 间有限 , 无需 投入过 多精力有很 大 的关 系。 共基 础设施 完善” 3 . , 9 %的人选择 了” 资待遇好 ” 2 . 3 工 , 2 %的人选 5 3在人 际交往中淡 化亲缘 、 缘 , . 地 更注 重业缘 、 学缘 。 择 了” 有发展 前途” 7 %的人选 择了” 活条件优越” 依据” ,. 9 生 , 推拉 理 虽然有 3 . 4 1 %的人仍然通过老 乡和亲 友介绍工作 , 自己应聘 论” 城 市的 ” 对她们 形成 了拉力 , 但 , 好” 农村 的” ” 差 形成 了推力 , 生 新 的 比例大 大提 高, 已达到 4 . 新 生代 女性 农 民工外 出打工运 用 代 女性 农 民工 基于 自身对城 市生活 的 向往及 认同 , 9 %, 8 更迫切 地想要�

新时期女性的“家庭——社会”责任研究

新时期女性的“家庭——社会”责任研究

新时期女性的“家庭——社会”责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时期女性的“家庭—社会”责任研究旨在探讨当今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并分析家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女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传统意义上,女性主要承担家庭中的家务、育儿等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重要化。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不仅要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还要兼顾自身的事业和社会角色。

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女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有必要对新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女性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为促进女性权益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倡导。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新时期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分析其在家庭和社会角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和社会中的责任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家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研究新时期女性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她们采取的应对策略,为促进新时期女性的发展和实现性别平等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加深对新时期女性角色转变和责任重塑的理解,为推动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新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3 研究意义新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责任中所承担的角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新时期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有助于深入探讨社会发展趋势和家庭结构变化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了解新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责任中的表现和挑战,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性别平等和家庭和谐发展。

通过探究新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责任中的特点和现状,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提供有益参考。

家庭社会工作模式思考应用研究论文(共3篇)

家庭社会工作模式思考应用研究论文(共3篇)

家庭社会工作模式思考应用研究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增能视角下的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虽然我国一些由人口引发的社会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仍然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至少亿。

据相关资料统计,大约有%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我国现在或将来约有1500多万个家庭遭受失去独生子女的痛苦。

随着失独家庭问题的日益凸顯,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失独家庭,并试图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和法律等各个方面来探究解决方法。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以往学者的相关观点和建议,并根据增强权能的相关理论知识,阐述失独家庭的问题现状,从失独家庭的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探究关于失独家庭问题解决的途径。

二、失独家庭的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1.问题现状(1)生理、心理层面。

失独家庭的父母往往身心状况差。

有资料显示,在失独人员中患慢性疾病的人员较多,有的患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尤其以骨关节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和肿瘤居多。

梁明辉、张黎、巩新鹏等人曾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0名失独父母进行调查,评测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其中44%的人有过自杀经历。

此外按照KIO的评分等级,82%的人心理疾病的危险性高。

(2)经济层面。

失独家庭大多经济困难。

一般情况下失独家庭分为暂时性失独和永久性失独两类,暂时性失独家庭是指失独父母会选择再生孩子或收养孩子。

根据国家相关救助政策,他们便不再享受国家救助,而抚养子女必定是笔不小的开销,这无疑会增大失独父母的经济压力。

然而,永久性失独家庭的父母可能因为年龄的限制或不愿再生育、领养孩子而面临养老困境,家庭经济压力增大,生活质量下降。

(3)生活层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05-15作者简介:汪璇(1994-),女,安徽马鞍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电话)187********(电子信箱)m187********_3@。

汪璇.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空间地图研究———基于家族三姐妹的个案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9):134-138.社会空间是一个模糊概念,社会学家对其界定做出了多次尝试。

首先,可将这些界定方式划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法国地理学家索尔将社会空间想象成众多区域的拼接物[1]。

人们在居住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空间感受,有相似空间感受的居民共享一个区域。

任何一个群体都拥有自己的社会空间,该空间反映了群体的喜好和愿望。

在宏观层面,李强[2]认为社会空间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物质空间,并承载社会关系、社会要素和社会含义。

卡斯特尔提出社会空间是既定的社会结构在空间的映射。

其次,又可以将这些界定方式划分为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

主观层面上社会空间是指个体感受到的空间,如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自己的交际距离理论中提出对人的距离的4种划分方式,包括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3];客观层面上社会空间指群体的社会结构受生态学和文化的限制,如洛韦把社会空间解释为一种结构,在其中个人的评价和动机能够与公开表达的行为和环境相关联。

王晓磊[4]对社会空间的主流解释进行了概括:社会群体居住的地理区域、个人对空间的主观感受、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类实践活动生成的生存区域。

本研究采用的观点是:①社会空间是个人社会坐标的集合(权力、财富和声望),是一个坐标系统,水平线是群体参与,垂直线是个体在群体中的身份与角色。

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空间地图研究———基于家族三姐妹的个案分析汪璇(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1100)摘要:通过3个维度来构建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空间地图:心理空间(包括群体内部自我身份认同、对空间的主观感受、群体归属感)、生活空间(包括居住、工作、消费空间)和发展空间(包括婚姻、升职、社会资本空间)。

采用深度访谈法,研究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发展困境,希望引起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新生代;已婚女性农民工;社会空间地图;发展困境中图分类号:D4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9-0134-05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8.19.02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On the Social Space Map of New Generation Married Female Migrant Workers ———A Collective Case Study Based on Three Sisters WANG Xuan(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Abstract :The social space map of new generation married female migrant workers was constructed in three dimensionalities:psychology space (includingself-identification in group,subjective feeling of space,group sense of belonging),life space(in⁃cluding living,working,consumption space),development space (including marriage,promotion,social capital space).The method of depth interview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the new generation married female migrant workers,in hope of arousing attention of all social circl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fic community.Key words :new generation;married female migrant workers;social space map;development plight第19期②个人空间的构成和变化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个人空间的能量由外部资源提供。

③社会空间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的场所,也是社会流动的场所。

当前针对城市社会空间方面的研究多在宏观层面(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南昌等城市),微观层面,如社区[5]等研究很少,针对特定群体的研究就更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由未婚的大多数已经变成了已婚的大多数,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婚后她们的身份、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义,她们在适应新身份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境,她们的角色与“命运”有哪些隐秘的联系,这些都值得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法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来研究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个人社会空间的特征、与身边群体的互动模式,找寻其发展的困境,希望引起社会对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发展的重视。

1访谈资料与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对3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做了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对象均已婚,因为多种原因她们有着不同的发展现状,因此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1案例1Y:32岁,家中独女,初中文化,婚前在机场做特产销售工作。

父亲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

目前育有一子,有生二胎的打算。

Y托亲戚介绍找到在机场销售特产的工作,月工资2000元。

婚前一直与父母一起居住,因此生活成本不高,小有积蓄。

Y的丈夫经常去机场送货,两人在工作中相识。

交往一年半后,Y领着丈夫回家见了父母。

二老见男方面目清秀,人品老实,家里从事汽车美容行业,虽然不是城里人,但家境条件好,欣然答应。

Y的丈夫是家中幼子,有6个姐姐。

Y生下孩子后,经家人劝说,辞职在家照顾幼儿。

8年来没有找工作的计划。

除了丈夫的6个姐姐,Y交往的朋友多为以往的同学、发小。

因为生活节奏不一样,与原先的工作伙伴联系很少。

Y也不在网上交友,认为该方式不靠谱,容易受骗。

从案例1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择偶原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家庭认同,较为听从父母之命;男方条件,如外貌、工作、性格等;男方家庭情况,追求门当户对。

②依靠熟人关系和社会网络资源找工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文凭不高,但依靠亲戚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③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婚前依赖父母,婚后依靠夫家,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这是该群体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

④在社会交往方面,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活圈子主要面向家庭;她们的交往对象多是邻居、亲戚和上学时的伙伴,即同类群体,同异质群体交往互动的机会很少。

1.2案例2H:30岁,初中肄业,皮草加工厂工作;父母都是农民;长女,还有一双弟妹;已经工作4年,婚后仍在加工厂工作。

目前育有一女。

H的上一份工作是在餐馆做服务员,因态度不好被投诉,被迫辞职。

H的弟弟是皮草加工厂的老员工。

经弟弟介绍,H进入皮草加工厂工作,主要负责浸泡毛皮,月工资2000元左右。

H的择偶观是不找城里人,怕被瞧不起、三观不合。

H的丈夫也是厂里的员工,个子高,五官端正,家境与H差不多,是理想的对象。

交往一段时间以后,H将男方带回家中相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H的父亲认为男方无论从家境还是举止来看,都不是H的良配。

经H坚持,父母才勉强答应。

男方为了上班方便,于婚前在镇上购买了一套婚房。

婚后,H夫妻育有一两岁的女儿。

H没有听从家人让她辞职的建议,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坚持和丈夫一起工作。

照顾孩子的重担压在了双方老人的身上。

在消费方面,H倾向于在淘宝上购买物美价廉的衣服、食品等。

H有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意向,囿于工作忙、积蓄少,一直没有成行。

从案例2可以看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一些其他特点。

①在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碰撞下,理性的恋爱观和个人主义感性恋爱观并存。

H和丈夫是自由恋爱,她衡量对象的关键是门当户对(工作、家庭环境)和个人条件。

最初家人对她的爱情持反对态度的时候,她会抗争。

②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会把孩子丢给父母,自己出去继续打工。

说明家庭经济负担不轻;也表现出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和上一代的差异,没有上一辈能吃苦。

同时也反映出上一辈愿意在生活方面全力帮助她们,这样,她们的生活负担大大减轻,可以专注于个人生活和奋斗目标。

③从事重复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傍身,升职空间小。

④与乡村的纽带被婚姻和工作切断。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因为工作,婚后住在外地,很少返乡。

⑤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消费方面与未婚的同类群体有较大差异。

在消费品方面会倾向于消费日用品、孩子日常所需产品以及孝敬长辈的礼品,而在衣服、化妆品方面会花费少很多。

在消费心理方面,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较于婚前更是精打细算,尽可能地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汪璇: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空间地图研究———基于家族三姐妹的个案分析135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1.3案例3F,33岁,初中文化,在四线城市酒店从事会计工作;父母务农;婚后生有一女,后离婚。

F是农村姑娘,家中有一弟一妹,只有初中文凭的她起初只能在酒店当服务生。

F的前夫Z是本地人,原先属于酒店的管理层,专门负责接待外国来宾,因为英语水平高、人情练达、头脑聪明,在酒店中颇有人缘。

F恋爱后,因为Z的关系,加上自身勤奋、人缘好,被调去财务科做会计。

恋爱10个月后,F答应了男方的求婚。

婚后不久,Z辞职和朋友合伙开了庆典公司,小有成就。

F生有一女后,发现Z有了外遇。

家暴后,F主动提出离婚。

离婚后,F仍在酒店工作,没有升职迹象,怕父母伤心,不愿告知父母自己已离婚的消息。

从案例3可以看出F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她始终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

①在工作方面,F的文凭限制了其升职空间。

②在婚烟方面,F与Z短暂的恋爱期里Z的闪光点暂时盖过了缺点;Z全权负责买房、置办婚礼,F始终处在依附和索取的位置。

F的社会资本基本上来自于前夫,离婚之后等于一无所有。

2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空间地图根据以上深度访谈,可以粗略地描绘出一个已婚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空间地图。

2.1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指同一阶层的身份认同差异、对空间的主观感受,比如地域、职业等[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