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中海油海外并购案例bqvl
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理论
• 规模经济一般是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和 范围、固定资产的利用而言。
• 跨国大规模的销售网络、集中化的研究 开发等非生产性活动的规模经济促使跨 国并购的开展。
5
石油消费趋势
• 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了0.7%,是自2001年 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长了6.7%,接近于过去10年 的平均增长率,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
油气储量 3.6 亿桶油当量 3 亿桶油当量 2.1 亿桶油当量 10 亿桶油当量 1 亿桶油当量
状态 成功 成功 成功 失败 成功
2005 年 加拿大 MEG 能源公司
1.5 亿加元
3.34 亿桶油当量
成功
2005 年
优尼科石油公司
185 亿美元 17.54 亿桶油当量
失败
2006 年
尼日利亚 130 号海上石油 开采许可证
34
雪佛龙的“人脉”关系
• 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自2002年以 来,那些出言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 美国国会议员收受了雪佛龙逾10万美元 的政治献金,雪佛龙利用自己在华盛顿 的政治影响,增加中海油高价竞购优尼 科的不确定性。
35
失利原因(1)
• 制度环境的差异
中海油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其收购目的令 人生疑:到底是接受母公司的财政支持, 完成中国石油的战略任务?还是以上市 公司的身份,完全市场化的参与竞购?
• 2003年3月,BG与中海油和中石化曾就 以总价12.3亿美元平分出售其在北里海项 目所占有权益16.7%这一事项签署了股权 转让意向性协议。
15
中海油首度败北北里海
• 根据北里海项目相关协议,如果某一股 东决定出售其股权,其他股东有权在60 天内以同样的价格优先购买待售股权。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作者:田国双刘奕彤来源:《会计之友》2013年第26期【摘要】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成为当今企业集团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购的开展和实施也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
2012年12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部长的通知,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
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意义,探讨并购实施的过程,希望从中得到更多企业并购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并购;资本运营;产权关系一、问题的提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演变,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为企业并购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以此来实现企业扩张的策略也越发得到重视和运用。
关于企业并购,各国学者由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不同而所持观点各异。
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成为达成企业并购的最终内源动力,如果A企业管理效率较高,并存在管理资源剩余,那么它将会寻找效率较低的B企业,通过并购B企业,让B企业达到A企业的水平,并释放剩余的管理效率(威廉姆斯,英国)。
詹姆斯·托宾则以Q值来反映并购实施的可能性,这里的Q值是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实物资产的重置价格的比值,当Q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并购的实施,依赖于国家法律和政治框架的不断完善,石油能源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也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扶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此外,我国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与《公司法》、《证券法》相结合的上市公司并购法律的总体框架,为我国上市公司从事企业并购(包括海外并购)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加拿大尼克森简介
• 尼克森石油公司成立于1971年,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 市,总部位于卡尔加里。 • 专注于三项发展战略: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及主要 位于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勘探 与开发。 • 净产量20.7万桶每天,1P净储量9亿桶。 •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 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 •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 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 • 2012年 12 月 31 日,尼克森有雇员 3228 人,年度总收 入667 加元,总资产205亿加元,净利润3.3亿加元。
另外尼克森在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时失误不断把资金投在成本巨大回收期较长的重油开发上使其雪上加霜尼克森急需外援注入资金这成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绝佳时期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
制作时间:2013.11.6
制作人:Aaron
目录
• 一,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原因分析。 • 二,并购过程的简要介绍。 • 三,并购后的挑战,影响及启示。
制作时间:2013.11.6 制作人:Aaron
并购尼克森对中海油的影响
• (一)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 (二)储量及产量的增加。 • (三)战略性的部署资产,在北美建 立管理平台。 • (四)获得参与北海布伦特原油定价 的权利。
制作时间:2013.11.6 制作人:Aaron
并购后的启示
结合本案例,一个企业要实现既定的 目标,成功实施海外并购,应关注以 下几点: (一)选择并购目标应知己知彼 (二)合理规避政治风险 (三)谨慎制定融资策略
2008
7433 4423 1414 1715 1792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新 - 副本
10
11
12
13
◆ 并购后新的董事会由中海油、尼克森现有的管理团队及加拿 大 籍独立董事组成,尼克森作为中海油的全资子公司,由总公 司副总经理李凡荣任尼克森公司董事长,Kevin Reinhart任首席 执行官,继续负责管理,他在尼克森有1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19
对策分析
20
并购成功原因
1.国际能源环境发生了变化。
2.全球经济疲软显然有利于并购。
3.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做了更好的准 备,提供了经验。
4.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出去”宏观战略。
21
22
◆ 2013.2.28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交割签字仪式举行现场:
14
15
◆ 并购的风险与机遇
(一)并购存在的风险 1、股东大会批准的风险。中海油与尼克森签署收购协议,还需召开股东特 别大会对该协议进行表决,这意味着该笔交易仍需获得尼克森三分之二的股 东的许可。
2、政策审批风险。完成该交易面临非常多的监管障碍:由于尼克森作为全 球性能源公司,在加拿大及海外多地经营,并于加拿大和美国两地上市,因 此该交易需要美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甚至欧盟等多个国家和部门的审批
3、资金风险。关于收购所需资金,中海油方面表示,拟通过现有资金资源 及外部融资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16
(二)并购带来的机遇
1、丰富资源储备。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海油拥有约31.9亿桶油当量的净探明储量, 全年平均日净产量为90.9万桶油当量,据估算中海油当前储量仅够开采9 年。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 此次收购如果完成,中海油将增加30%的石油储量。 2、北海布伦特原油定价权、石油溢价收益。 布伦特原油价格作为全球交易的大多数品级原油的定价指标,对全球 原油价格影响巨大。布伦特基准原油是由四种北海原油构成的一篮子基准: 布伦特(Brent)、福尔蒂斯(Forties)、奥塞贝格(Oseberg)和伊科菲斯克 (Ekofisk)。这四种原油在实物市场上单独交易,其中价格最低的品种决定 一篮子的价格,从而决定布伦特基准原油的价格。按照惯例,Forties原油 价格一般都是最低的,因此其需求量左右着布伦特原油价格。而尼克森运 营的Buzzard油田恰恰是福尔蒂斯原油的最大供应方。
中海油案例中国海外资源并购之路
120中海油案例中国海外资源并购之路2005-8-23中海油收购优尼科2005年6月,中海油向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提交了185亿美元的收购报价,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82年成立,具有在中国对外合作海区内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全面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业务。
20多年来,公司通过坚持对外合作与自营并举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使中国海上石油年产量从不足10万吨跃升到2000多万吨(油当量),取得了高速高效发展的成绩。
进入20世纪90年代,总公司启动了下游的石化和化肥项目,并在海外获得了发展。
中国海油连续多年经营效绩显著,2004年,中国海油的产量持续增长,年油气总产量达到3648万吨油当量,比2003年增长312万吨,增幅9%。
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709.2亿元人民币,利润242.2亿元人民币,上缴税金120.9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2%、62%和80%。
截至2rf04年底,公司总资产增至1532.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830.6亿元人民币。
中国海油良好的发展业绩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国际权威资信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及穆迪分别给予公司BBB+和A2的评级,均等同于中国主权评级,这也是中国公司目前所获得的最高外部权威机构评级。
优尼科石油公司(Unocal Corporation)是一家以上游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距今已有115年的历史,员工数量为6600人左右。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优尼科目前业务包括北美和国际原油及天然气开采,物探、天然气及管网建设、贸易、采矿,及房地产等业务。
其中上游业务是优尼科公司的主营业务。
目前,优尼科的油气业务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亚洲(泰国、印尼、缅甸、阿塞拜疆的里海和孟加拉),北美(墨西哥湾、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欧洲(荷兰),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
截至2004年底,优尼科被证实的储量为18亿桶油当量,其中亚洲储量占56%,美国占26%,加拿大占6%,其他国家与地区为12%,其在全球范围内日油气产量为41.1万桶油当量,其中亚洲占54%,美国占33%,加拿大占7%,其他国家与地区为6%。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1
小组成员 • 邓嘉怡:案例分析,PPT制作 • 丁梦霞:亮点分析,资料收集 • 雷 蕾 :PPT制作,成果展示 • 孙亚妮:案例分析,查阅资料
Contents
经济自主权 一、中海油并购动因 世界经 济一体化 二、失败案例分析 ,石油安 全的真正三、成功案例分析 含义在于 在世界石 四、启示 与 对策分析 油经济体 系中获得 最大的经 济自主权 。
案例分析查阅资料contents一中海油并购动因一中海油并购动因二失败案例分析二失败案例分析三成功案例分析三成功案例分析四启示对策分析四启示对策分析经济自主权经济自主权国际地位世界经济一体化石油安济自主权世界经济一体化石油安全的真正含义在于在世界石油经济体系中获得最大的经济自主权通过跨国并购极大国企业母国的国际地位使其在世中占据着中心地位
• 国内政策支持: 我国有资金实力进行大规 四、启示与对策分析 模海外并购的企业多半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 。
8
中海油急流勇退是明智之举 “退出竞购对中海油来说是好事。” 中国能源 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中海油没有必要为 政治因素多花钱,仍可以从其他地方寻找资源 。”
失败但正确
中海油最后放弃收购是认识到提价对 于消除美国的政治敌意也毫无帮助。 • 并购优尼科失败,无论是由于什么原 因,都为中海油公司(乃至中国)提供 了一次反思机会。后期,中海油不断壮 大、储备经验,这为后来中海油并购尼 克森成功作下了铺垫。
国际地位 通过跨国 并购,极大 地提高了跨 国企业母国 的国际地位 ,使其在世 界经济体系 中占据着中 心地位。
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历程:
• 内部分歧,失去第一次竞购机会: 不透明的关 优尼科简介: 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高层接触,并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 竞争 系 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 报价”。 对手 缺乏并购 又称加州联合石油公 6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要约价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 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 优势 司,Union Oil 经验 Company of 并购失 • 维护股东利益,无意提高报价,以失败告终: 三、收购尼克森——成功案例 败原因 California简称优尼科 竞购 7月20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 政治 )是美国排名第9位的 时机 荐给股东大会 石油钻探和开采公司 和政 不当 ,是一家有一百余年 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策障 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 • 至此,这场长达8个月之久、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 碍 。 大的海外竞购,最终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中海油收购案例分析(精)
【案例启示】 企业从事国际营销活动中的政治风险,除了中海油
案例中的涉及主权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法律化政治风 险,还有战争、内乱等引起投资国政治环境的动荡、权 力阶层的更迭、国际恐怖主义的风险等等。因此,企业 在开展跨国营销活动时,要密切考察收集信息,分析企 业所在外国的法律环境和政治环境,对其中潜在的不确 定因素进行评估,衡量这些政治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程度,及时监控和防范政治风险。
中海油收购案例分析 彭卓
பைடு நூலகம் 【案例分析】 中海油计划收购排名美国第九位的石油公司尤尼科本来只是一个
简单的商业并购项目,全球经济化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和跨国公司的形成就是全球化的产物,中国企业要利用全球化的机会, 通过海外并购和直接投资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从而在国际市 场上寻找更加有利的投资区位和资源优势,这是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 动的必然趋势。但是,无论在何类国家投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 的首要风险是法律化的政治风险,这种政治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能否 在他国顺利从事国际营销活动。
谢谢观赏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引言:近些年来,国内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公司实现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中国石油企业的代表之一,中海油在2024年成功并购了尼克森公司,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揭示企业在并购中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一、并购背景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尼克森则是一家在加纳、科特迪瓦、几内亚、西非近海等地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公司。
中海油通过并购尼克森,实现了在西非地区的布局,拓展了海外市场,丰富了公司的项目组合和企业资源。
此外,中海油还希望通过并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公司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二、并购效果评估1.业务整合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两家公司的业务进行了有机整合。
中海油在尼克森基础上成立了中海油尼克森有限公司,继续开展西非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
这种整合使中海油在管理和业务上实现了更高的效益和协同性。
从业务整合的角度看,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效果是积极的。
2.资源整合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获得了尼克森丰富的海外油气资源和相关设备设施。
这些资源的整合对中海油的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并购,中海油扩大了在西非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规模,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资产价值高于并购前,这也验证了资源整合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3.品牌效应尼克森作为一家在国际油气领域享有声誉的企业,对中海油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该品牌优势传导到中海油,并进一步提升了中海油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
这对中海油的市场拓展、国际合作以及吸引更多国际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三、面临的挑战1.文化融合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组织间的冲突和合作困难。
中海油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和运营方式可能与尼克森不同,这将给两家公司的合作带来障碍。
为了顺利实施并购,中海油应加强文化融合,提高组织间的协作和沟通效率。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第3章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介绍3(1中海油及尼克森情况简介3(1(1中海油简介中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12年,母公司的持股比例达64(45,。
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成立于1982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与中石化、中石油合称为我国三大石油行业巨头。
中海油主要业务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原油和天然气,是我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于1999年8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并于2001 年2月27日和28 Et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EO)和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00883)挂牌上市。
2001年7月,中海油股票入选恒生指数成份股。
中国海油在中国海上拥有四个主要产油地区:渤海湾、南海西部、南海东部和东海,分别由天津分公司、湛江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上海分公司负责生产开发。
此外,中海油还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尼日利亚等海外地区的油气区块持有权益。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4560(7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员工 10063名,净产量342(4百万桶油当量,净证实储量34(9亿桶油当量,实现净利润约637亿人民币?。
自上市以来中海油的海外探索之路从未停止,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企业实力大大增强,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如此频繁的并购措施也为中海油进一步的海外并购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以下汇总了中海油自上市以来的主要并购事件:3(1(2尼克森简介尼克森石油公司是是一家位于加拿大的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它在加拿大所有石油企业的排名中是第十四位。
公司成立于1971年,其总部设在加拿大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的卡尔加里,公司同时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
关于公司主要业务是油砂、页岩气、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常规油气业务主要分布在英国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的一些深水海域;页岩气、油砂业务主要位于加拿大西部。
案例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分析
案例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分析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在2005年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核心。
2005 年末在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发起的第五届“十大并购事件”评选活动中,“中海油要约收购优尼科”入选十件年度具有标志意义的并购事件榜。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展,愈来愈多的企业将参与到全世界化经济活动中,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久远来看,中国企业最终将被国际市场同意,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不可轻忽的力量。
一、并购事件三方简介(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是1982年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
该公司以上游产业为核心,正在进展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中海油现已形成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专业技术效劳、基地效劳、化工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效劳六大业务板块,呈现出各板块良性互动的良好进展态势。
2004年,中海油的产量持续增加,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70 912亿元人民币,利润24 212亿元人民币,别离比上年度增加32%和62%。
截至2004年末,公司总资产增至153 21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83 016亿元人民币,别离比年初增加28%和21%。
公司的利润总额居中央企业第5位,总资产列中央企业第12名。
中海油良好的进展业绩博得了资本市场的充分确信,国际权威资信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及穆迪别离给予公司BBB +和A2的评级,均等同于中国主权评级,这也是中国公司目前所取得的最高外部权威机构评级。
(二) 雪佛龙公司雪佛龙公司(Chevron) ,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世界第五大石油公司,业务遍及球180个国家和地域,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石油炼制、营销和运输,化学品制造和销售,发电。
2004年雪佛龙公司平均日产原油250桶,其中2 /3产自于海外20多个国家。
截至2004年末,该公司在全世界拥有天天200万桶的石油炼制能力,而且用壮大的营销网络为遍及全世界90个国家的257 000座加油站提供支持。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研究
分析傅玉成的“想不到”
其他原因
可能的泄密:从初步洽谈(2004年12月26日)到《金融时报》2005年1月7日的首次报道,中间只有10天的 时间。无论是中海油还是优尼科高管泄露了此项信息,都增加了中海油收购的难度;而且,中海油在并购过程中有名为“中海油以贯彻国家的能源战略为己任”的内部讲话视频外泄,成为美国政客手中的把柄。
优尼科的优势
优尼科目前业务包括北美和国际原油及天然气开采,物探、天然气及管网建设、贸易、采矿,及房地产等业务。优尼科公司在美国石油天然气巨头中排位第九,近两年其市值低于同类公司20%左右。市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主产品天然气市场开拓不够,大量的已探明储量无力开发。 什么出资方式? 中海油选择的是全额现金出资方式;雪佛龙公司则为现金加股票的综合出资方式,即给予每股优尼科公司股票27.60美元现金和0.618股雪佛龙公司股票。
香港某证券公司能源分析员认为:
上海源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认为:
此次收购更多地包含我国能源战略的期待,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政界的持续介入。因为美国在海外能源战略方面就颇具侵略性,对国内能源领域更是掌控颇严。当中海油的触角从印尼伸到加拿大,现在竟然登陆美国本土,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政界激烈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并购北美石油公司仍然有意义,因为极端的情况下,以目前军事科技的发展现状,国内资产和海外资产的安全度并没有太大差别。
内部沟通不足:2005年3月30日,中海油的独立董事表示对此项收购的质疑,使中海油不得不额外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说服独立董事,以至于错过了 “最佳”收购时机,而雪佛龙则趁机发起收购。
如果仅仅从公司收益角度考虑,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似乎很难说得通。优尼科现在的年回报率为7.3%,中海油的被期望的股本回报率则为11%。2004年中海油的净现金为50亿元人民币。如果并购成功,则变成净负债1000亿元人民币,净负债与股本的比值高达250%。原来中海油赚100元,只需拿出2元钱还贷款利息,而并购后利息支出将高达25元。 收购很大程度上不是“商业化的决定”,而是出于国家能源战略的“策略性考量”。国家更看重的是石油的战略价值,这跟中国极力争取俄中石油管道“安大线”、增加中亚等地石油供应等一脉相承。也正因为如此,中海油才能得到数量巨大的优惠银行贷款,也才能从母公司得到支援。 实际上保障石油运输线比收购海外石油资产更重要,因为在极端的情况下,海外石油很难回运。建议国家应把海外收购的重点放在更有把握的中亚等地。
从“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论跨国企业并购
从“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论跨国企业并购【摘要】本文探讨了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背景和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
具体分析了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过程,跨国企业并购对各方的影响,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全球化战略,以及跨国企业并购的风险。
同时也总结了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成功之处。
结论部分分析了跨国企业并购的可行性,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启示以及跨国企业并购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跨国企业并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需要注意风险和细致谋划,才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关键词:中海油,尼克森,跨国企业并购,全球化战略,影响,风险,成功,可行性,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背景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石油储备和产量。
而尼克森是一家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全球的市场网络。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背景主要源于中海油对于全球石油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尼克森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互补。
通过并购尼克森,中海油能够进一步扩大自身在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借助尼克森的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此次并购对于中海油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石油行业中的地位,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 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在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整合,实现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
跨国企业并购可以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拓展国际市场,增加销售渠道和商机,进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盈利。
跨国企业并购还可以带动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促进企业间的学习与提升,推动全球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更为重要,可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互惠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跨国企业并购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2. 正文2.1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谈判初期,中海油通过与尼克森进行接触和洽谈,双方就并购事宜展开初步沟通。
中海油并购尤尼科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尤尼科案例分析并购企业一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
该企业成立于1982年,主要从事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目前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之一。
目标企业一一尤尼科公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主要以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其在美国的墨西哥湾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项目。
截止到中海油收购前夕,尤尼科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31亿美元。
2005年初,尤尼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准备挂牌出售,这让一直致力于海外扩张的中海油看到契机。
在尤尼科公司挂牌后的15日,中海油宣布计划以130亿美元对尤尼科进行收购,并向尤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的收购要约。
然而, 随着全球股市的上涨,尤尼科股价也不断创出新高,中海油内部对这次收购价格产生了分歧,并延长了正式发出收购要约的时间。
随后,美国第一大石油公司一雪佛龙公司宣布以160亿美元收购尤尼科(同时接受其16亿美元的负债)。
由于雪佛龙提高了报价,中海油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不得不提高报价,重新发出185亿美元的新收购要约。
7月20日,尤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和中海油的要约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
7月3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宣布对中海油的收购计划启动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8月4日,中海油正式对外宣布撤回对尤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分析:在这次并购中尤尼科公司丧失了更高收购收入的机会,并面临着大量裁员和公司资产分割的后果,但美国政府仍然以能源安全的理由干涉这次收购。
根据美国2005年新颁布的《国家能源法》第125条附加条款规定,“美国能源部必须与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协调一致调查收购企业所在国的经济成长、军备扩充、能源需求以及在世界各地争取油源的行动,由此来决定收购企业所在国围绕能源安全的活动是否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
”美国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国防部有为期4个月的调查期限,并于调查之后3个星期内作出决定。
该项立法将中海油置于巨大困境之中,一是过长的调查期限,将使中海油失去并购的主动权。
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绩效比较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
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绩效比较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中海油于2012年2月成功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该并购活动的财务绩效较为显著,以下对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进行比较分析:1.收入2011年,中海油的收入为1,393.70亿元人民币,而尼克森公司的2011年收入为21.67亿加元。
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收入为1,81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0%。
可以看出,尼克森的加入使得中海油的收入显著增长。
2.利润2011年,中海油的净利润为122.57亿元人民币,而尼克森公司2011年的净利润为2.24亿加元。
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净利润为15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7%。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净利润也有所增长。
3.资产2011年,中海油总资产为2,891.85亿元人民币,而尼克森公司则为29.41亿加元。
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总资产为3,40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2%。
从合并后的总资产来看,尼克森的加入增加了中海油的总资产规模。
4.负债2011年,中海油总负债为1,092.41亿元人民币,尼克森公司2011年总负债为10.42亿加元。
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总负债为1,25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4%。
尽管负债也随着尼克森的并入而有所增加,但是总体比例没有过多变化。
综上所述,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公司的财务绩效相较之前有了明显地提升,收入、净利润与总资产均呈增长趋势。
但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言,财务绩效分析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指标,不能简单地根据少数几项指标进行判断。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海外收购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越来越积极地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
这一并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探讨海外并购的动机、优势和挑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的动机。
一方面,海外市场是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
中国国内油气资源供给紧张,而加拿大尼克森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通过收购尼克森,中海油可以得到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降低对国内油气资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海油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加拿大尼克森拥有国际领先的油田开发和技术管理能力,这对于中海油的技术进步和海外扩张非常有益。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的优势。
首先,中海油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之一,中海油有着雄厚的财力支持,并且可以通过境外融资进一步筹集资金。
其次,中海油在国内油气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这使得中海油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目标企业的风险和潜力。
此外,中海油还可以通过与加拿大尼克森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海外并购涉及到不同的法律、语言、文化和商业环境。
这些因素会增加并购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
中海油需要精心设计并执行交易计划,并谨慎评估交易的政治、法律和风险因素。
其次,海外并购也可能面临监管和政策上的风险。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进行了限制和限制,这给海外并购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后,如何有效整合和管理被收购公司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中海油需要制定合理的整合计划,确保并购后能够实现协同效应和价值创造。
综上所述,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合理的动机、充分的优势和有效的应对挑战,中海油成功地进行了海外并购,并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收购概况: 它在多伦多和纽交所上
• 法律支持
组财行市页西拥规织务业,岩哥有油森它气湾一气结状分做拥,及定资23构 况 析..有还尼储源了全中加在日量。更三球海拿北利的好、经油大海亚深的收油、等海济收准砂墨地常购疲购、备尼软美,克内 环显国在总外提森然优部 境国计,供—中有尼内2中了—海3利科外.海外经成油6于公拥油亿验境部功的并司有油桶。案海环购的油气油例外。为气资当5中净产3量5海探已.。7油明广除万••收可泛中吨政购采分国油策尼中加美储布近当宽克国拿国量于海量松大;
小组成员
• XXX:亮点分析,资料收集 • XXX:案例分析,PPT制作 • XXX:案例分析,查阅资料 • XXX :PPT制作,成果展示
感谢下 载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 poration
Contents
经济一自、主世中权界海油并购动因 国际地位
经济一体
通过跨
化二,、石失油败案例分析
国并购,极
安全的真
大地提高了
正三含、义成在功案例分析
跨国企业母
于 石四在 油、世 经启界济示(亮点)与对策分国位析的,国使际其地在
• 至此,这场长达8老个牌月石之油久企、业中碍。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
大的海外竞购,最终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失败但正确 中海油急流勇退是明智之
举
“退出竞购对中海油来说是好事。”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中海油没
有必要为政治因素多花钱,仍可以从其他地方
寻找资源。”
中海油最后放弃收购是认识到提价
体系中获
世界经济体
得最大的
系中占据着
经济自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更好的准备,提供了经验。 境 外,中海油油气资产已广泛分布于 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里海等 海外地区。此次收购是中国企业成 4.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出去”宏观战略。 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对策分析
• “ 入乡随俗”:遵从当地的企业文化,熟 知当下的宏观大背景,认真了解被收购对象所 在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1
小组成员 • 邓嘉怡:案例分析,PPT制作 • 丁梦霞:亮点分析,资料收集 • 雷 蕾 :PPT制作,成果展示 • 孙亚妮:案例分析,查阅资料
Contents
经济自主权 一、中海油并购动因 世界经 济一体化 二、失败案例分析 ,石油安 全的真正 三、成功案例分析 含义在于 在世界石 四、启示 与 对策分析 油经济体 系中获得 最大的经 济自主权 。
中海油急流勇退是明智之举 “退出竞购对中海油来说是好事。” 中国能源 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中海油没有必要为 政治因素多花钱,仍到提价对 于消除美国的政治敌意也毫无帮助。 • 并购优尼科失败,无论是由于什么原 因,都为中海油公司(乃至中国)提供 了一次反思机会。后期,中海油不断壮 大、储备经验,这为后来中海油并购尼 克森成功作下了铺垫。
• 国内政策支持: 我国有资金实力进行大规 四、启示与对策分析 模海外并购的企业多半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 。
8
国际地位 通过跨国 并购,极大 地提高了跨 国企业母国 的国际地位 ,使其在世 界经济体系 中占据着中 心地位。
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历程:
• 内部分歧,失去第一次竞购机会: 不透明的关 优尼科简介: 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高层接触,并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 竞争 系 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 报价”。 对手 缺乏并购 又称加州联合石油公 6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要约价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 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 优势 司,Union Oil 经验 Company of 并购失 • 维护股东利益,无意提高报价,以失败告终: 三、收购尼克森——成功案例 败原因 California简称优尼科 竞购 7月20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 政治 )是美国排名第9位的 时机 荐给股东大会 石油钻探和开采公司 和政 不当 ,是一家有一百余年 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策障 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 • 至此,这场长达8个月之久、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 碍 。 大的海外竞购,最终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尼克森简介: 成功原因
并购成功分析 位于加拿大的独立的
收购概况:
全球性能源公司,是北 海第二大油气公司,它 1.国际能源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多伦多和纽交所上市 • 法律支持 ,它拥有加拿大油砂、 • 政策宽松 内部 组织结构 2.全球经济疲软显然有利于并购。 页岩气,还在北海、墨 中海油的海外535.7万吨油当量; • 中国 西哥湾及尼日利亚等地 财务状况 环境 三、收购尼克森——成功案例 在国内外拥有油气净探明可采储量 加拿大 拥有一定储量的深海常 行业分析 外部环 3.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做 总计23.6亿桶油当量。除中国近海 美国 规油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