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序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1
2013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鲁科版必修1
过氧化钠 2Na2O2+ 2H2O=== 4NaOH+O2↑ 2Na2O2+ 2CO2=== 2Na2CO3+O2
物质名称
氧化钠 Na2O+ 2HCl ===2NaCl + H2O 不稳定,易 被氧化 2Na2O+ O2===== 2Na2O2
△
过氧化钠 2Na2O2+ 4HCl=== 4NaCl+ 2H2O+ O2 ↑
△
题型3
例3
极限法用于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2.3 g 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可得 3.5 g 固体(假设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据 此可判断其产物为( A.只有 Na2O2 C.Na2O 和 Na2O2 ) B.只有 Na2O D.无法确定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 程序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 方法
课程标准导航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 应用。 3.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 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比较等。 1.主要有:______ 感官 考察 2.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______ 研究对象的方法。 二、钠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B.观察法 D.比较法
解析:选B。观察,一般包括看、闻、听、 摸四种动作。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一 般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 这是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这样的方法属于 观察法。
2.(2012· 潍坊高一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金属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C.钠与煤油混合时可以发生爆炸
要点归纳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物质名称 化学式 氧元素的 化合价 生成条件 颜色、状态 氧化钠 Na2O -2价 常温 白色、固体 过氧化钠 Na2O2 -1价 加热或点燃 淡黄色、固 体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4. 物质性质的比较题
题型示例:比较NaOH和KOH的溶解度。
答案示例:在相同的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通常高于KOH的溶解度。这是因为NaOH的离子键比KOH的离子键更强,导致NaOH在水中更容易解离。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讲解过程中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电子天平等。同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意外。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知识点,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2)实验设计:学生对于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实验条件的选择等,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钠)【课标要求】1、能说出研究物质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幷体会它们的意义2、能初步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研究钠的性质3、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等),认识钠与水、氧气等的化学反应并会书写其化学方程式4、能利用钠的化学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考纲要求】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教材内容呈现】1、钠的性质。
2、金属钠的用途。
3、钠的化合物Na2O、Na2O2(Na2CO3、NaHCO3的内容视自己学生情况而定)【教学建议】1、教材第九页的观察思考栏目:按照科学的程序、运用适合学生的方法研究金属钠的性质。
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钠与水、氧气的反应)2、教材第十一页的活动探究栏目: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3、由于教材中对金属钠的性质进行了分散处理,因此在交流研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整合学生对金属钠性质的认识,并提升到金属单质性质的认识。
4、实验教学中注意规范高一学生的实验习惯,比如有效观察、及时记录和实验后要对现象进行经分析、解释。
【学案设计】【课前预习区】: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2、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等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人们可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用鼻子闻物质的,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存储和处理所搜集地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倒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课堂互动区】一、观察法(案例:钠的性质)[实验1]: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开。
全程学习方略学高中化学 1.2.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
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B.有毒C.黄绿色D.有刺激性气味【解析】选A。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
2.(2015·青岛高一检测)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
下列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第一步的是( )A.预测物质的性质B.观察物质的外观C.进行实验和观察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解析】选B。
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第一步是观察物质的外观。
3.下列关于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C.Cu在Cl2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CuClD.实验室用加热分解KClO3的方法制取Cl2【解析】选B。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不正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氯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B正确;Cu在Cl2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CuCl2,C不正确;加热氯酸钾分解不生成氯气,D不正确。
【补偿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C.氯水能漂白,其中起漂白作用的是盐酸D.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解析】选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主要是其中的次氯酸分解生成了盐酸和氧气,所以逸出的气体是氧气。
4.(2015·德宏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学生用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学业要求1.通过对金属钠的性质探究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单质,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会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和学习物质性质过程中的重要应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3.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知识网络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说、模型等方法。
1.观察法(1)含义:观察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地运用________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2.实验法(1)概念:实验是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外界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现象或过程发生或再现的研究方法。
(2)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用品→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3)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分类法(1)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2)根据物质所属的________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预测。
4.比较法认识各种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与内在联系。
特别提醒(1)研究某种物质的性质时,只用一种方法往往得不出结论,有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比较法和实验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
(2)运用假说和模型进行的预测,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即学即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 )(2)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性质( )(3)运用观察法时,可以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4)严禁品尝化学药品的味道( )(5)闻气体时应按如图操作( )(6)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可了解其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可了解其化学性质( )2.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法只能通过视觉来完成B.将NaCl固体放入水中,从而获取NaCl的某些性质,这只涉及实验法C.银、铁、铜、锌等均为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这是物质性质研究方法中的比较法D.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往往同时采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中的多种方法3.“实验与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程序。
二、教学内容1.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程序。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平常生活中的现象或物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研究这些物质的性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方法和程序呢?2.活动(25分钟)2.1学生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讨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强调要综合运用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手段。
2.2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物质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与物质独立于物质状态和物质量的本质属性,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准确和可靠地研究。
然后介绍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程序,如观察法、实验法和分析法等。
3.实验(40分钟)根据课程内容中提到的实验方法和程序,设计一个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如通过观察变化来研究物质的颜色变化、形状变化或气味变化等。
4.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物质性质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可以请数名学生发言,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5.拓展(15分钟)进一步讨论物质性质研究的方法和程序在其他实践中的应用,如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研究物质性质,或者在环境保护中如何研究物质性质等。
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四、作业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质,然后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研究该物质的一个性质,并写出实验步骤和结果。
明天上课时,由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发言。
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程序。
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1、观察法:(1) 概念: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感官包括:➢眼看: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鼻闻: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闻有毒气体时,不能直接靠近➢借助仪器:可以借助仪器来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灵敏度(2) 要求: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2、实验法:(1) 概念:是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者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2) 要求:➢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分类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类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研究,可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二、观察法例子:可以通过实验法来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相关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两点:熔沸点低➢两度:硬度、密度小(密度比水小)2、钠与水反应(1)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生成气体(经检验可知该气体为H2)➢小球迅速向各个方向游动,是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因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 注意事项:➢取金属钠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实验时切取的钠不能太多,一般黄豆粒大小就可以了➢切完后,剩余的钠必须要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乱丢知识点补充:钠与水溶液的反应情况(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来的极少量的H+反应生成H2,在酸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浓度远大于水,因此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当酸反应完时,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案第一册化学教案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小船创作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01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1)观察⎩⎨⎧ 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02颜色、状态以及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等间接观察: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2)实验是□03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外界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现象或过程发生或再现的研究方法。
①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通过□04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05明确实验②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性质时,实验前要□06仔细观察实验现目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方案等;实验中要□07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08温度、压强、溶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09分类和比较也是研究物质性(3)除了观察和实验外,□质时的常用方法。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可以运用分类的方10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并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对法,总结□物质及其变化进行预测;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11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4)除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外,在进行化学研究时还会用到□12假说和模型的方法。
在已有事实和科学理论的13提出假说对有关现象或规律基础上,科学工作者往往通过□的本质以及未知物质或现象进行推测性说明,通过建构模型14解释对物质或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化模拟。
假说和模型具有□性功能和预见性功能,但是所做的预测或说明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15实验来验证。
在科学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是旧的假说或模型被推翻,而建立起新的假说或模型。
2.钠的性质、用途及保存(1)钠的物理性质①钠与水的反应:常温下与冷水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2Na +2H 2O===2NaOH +H 2↑。
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件 鲁科 必修1
Na2O
白色 粉末
Na2O2
淡黄色 粉末
Na2O+H2O== 2Na2O2+2H2O==
2NaOH
4NaOH+O2↑
Na2O+2HCl== 2Na2O2+4HCl==
2NaCl+H2O 4NaCl+2H2O +O2↑ Na2O+CO2 == 2Na2O+2CO2 ==
Na2 CO3
2Na2 CO3+O2↑
2HClO =光= HCl +O2 ↑
4、知识拓展:氯气能与碱反应吗?
能。
可能理解成氯气先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 再与NaOH中和,生成NaCl和NaClO。 Cl2+2NaOH== NaCl+NaClO+H2O
应用: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
除去多余的Cl2 ,以消除污染。
思考:写出Cl2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一反应有何实际应用?
Cl2与H2反应 集气瓶口有白雾
HCl
实验探究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
1、预测与假设:
Cl2与O2的性质相似,但氧气不易溶 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可能是氯气与水 发生了反应的缘故。
若Cl2与H2O发生了反应,可能会生成 H+和Cl-,也可能生成其它含氯的化合物。
2、实验设计:
方案 目的 实验设计
所需药品 所需仪器
银白 较软 比水小 良好
金属钠与水(水中加酚酞)反应:
现象
分析(或结论)
⑴ 浮在水面 ⑵ 熔化成液态小球 ⑶ 发出咝咝的声音
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反应剧烈
⑷ 在水面无规则游动 产生气体,受力不匀
高中化学_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教学设计金属钠的保存:2、化学性质(1)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浮、熔、响、游、红思考:如何证明该气体是氢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钠与水反应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开头视频中为什么金属钠失火不能用水灭火?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可能分析不全面,小组之间进行补充。
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掌握的知识,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PPT展示讲解投影板书:II、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实验的步骤: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的用品和实验步骤等。
2、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可能对实验法的具体步骤和程序了解不全面。
提出本节课研究物质性质的第二个方法--实验法。
对后面设计的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小组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实验探究二】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目的:1、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控制条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学生思考对比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抓住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刚刚升入高中时讲授的,通过观察和简单的检测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是对于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学习的差异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初中知识单一靠背的初级阶段,在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铁的性质,对金属的通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金属钠的性质建立了基础。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运用过实验、观察、分类、比较等方法对物质性质进行探究,但没有系统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还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认识,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教案: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掌握实验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能够运用实验法研究物质的一些性质。
二、教学内容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2.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3.实验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如:“你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吗?我们如何研究物质的性质呢?”引导学生思考。
2.方法和程序(约15分钟)教师给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进行讲解。
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质的外在现象,分析物质的一些性质。
(2)实验法:通过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对物质进行观察、测量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仪器法: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测定。
程序:(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需要研究的物质性质。
(2)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3)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所需材料、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
(4)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5)观察、测量: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观察物质在实验条件下的性质。
(6)整理数据: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得到有关物质性质的数据。
(7)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实验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约20分钟)教师给出实验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讲解。
步骤:(1)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
(2)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所需材料、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等。
(3)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4)观察和测量实验现象和数据。
(5)整理实验数据,得出有关物质性质的结论。
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应安全、整洁,实验器材应干净、完好。
(2)实验操作应准确、仔细,注意安全措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3)实验数据应准确,观察结果应详细记录,数据整理应认真。
2013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鲁科版必修1
(3)假设使蓝色石蕊试纸退色的是 Cl2 分子,请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型
客观事实 (1)概念: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2)分类
物体模型,如甲烷的球棍模型 思维模型,如“葡萄干布丁”的原子结构模型
自主体验 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 察物质的外观; ②实验和观察; ③解释和结论; 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
特别提醒 多数漂白剂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 它可与稀酸或空气中的 CO2 和水反应生成次氯 酸而起漂白和消毒作用。
即时应用 2. (2012· 潍坊高一模块检测)下列关于漂白粉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 和 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能变质 C.漂白粉是由 Cl2 与石灰水制得的 D.在使用漂白粉时应同时加入浓盐酸
化学方程 实验现象 式或解释 2FeCl2+ 溶液变 Cl2===2Fe 为棕黄色 Cl3 CuSO4+ 5H2O=== 白色粉末 变为蓝色 CuSO4· 5H 2O 先变红后 酸性和漂 退色 白性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案(2)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案(2)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案(2)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案(2)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性质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
一般是多种方法并用,但每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和目的不同。
(1)观察法:观察⎪⎪⎪⎩⎪⎪⎪⎨⎧⎪⎪⎩⎪⎪⎨⎧借助仪器观察触摸鼻嗅耳听眼看直接观察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观察后要对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
(2)实验法:实验法是人为地再现物质性质的过程。
(3)分类法:分类法主要是对物质及变化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得到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4)比较法:比较法是将研究对象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已知性质的物质进行比较研究。
2.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的反应 (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2)金属钠跟水的反应要点提示注意此处空半格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的状态及在煤油中的位置;观察钠的切面;亲身感觉钠被切割的难易;观察钠在水中的位置;观察钠在水中的状态;观察钠在水中的运动;耳听钠与水的反应发出的声音;将集满气体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的火焰,耳听声音;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免灼伤皮肤.放入水中的金属钠只能是黄豆粒大小的一小块;再大,则易发生爆炸,危险!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3.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实验1: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3·泰安高一检测)在进行钠的性质的实验时,小明同学根据钠所属的物质类别即金属来推测钠可能与初中所学习的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小明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属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哪一步( )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D第四步
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变红
B.先变红后变白
C.变白
D.不变
3.(双选)(2013·南京高一检测)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
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具有酸性,但酸性不相同
D.加入AgNO3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4.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的Cl2,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则D瓶中装的是( )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浓盐酸
D.饱和NaCl溶液
5.(2013·湛江高一检测)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石灰水
6.下列变化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A(HCl)→B(Cl2)→C[Ca(ClO)2]→D(HClO) →E(C O2)
A.A→B
B.B→C
C.C→D
D.D→E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
C.Ca(ClO)2中含有氯离子
D.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似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能力挑战题)(2013·长春高一检测)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所示进行反应。
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F溶液是浅绿色的。
请回答: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研究物质性质的具体程序有四步:第一步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第二步是预测物质的性质,第三步是实验和观察,第四步是解释和结论,所以小明预测钠的性质应该是第二步。
2.【解析】选B。
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 O,其中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又具有漂白作用,故先变红后变白。
3.【解析】选C、D。
由于氯水久置后最终变成HCl的水溶液,所以颜色是无色,不含次氯酸所以没有漂白性,酸性比新制氯水强,但是由于无论是新制氯水还是久置氯水中均含有Cl-,所以二者加入AgNO3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4.【解析】选B。
打开B阀时,C处的红布条褪色,说明红布条是湿的,气体不通过D直接进入C,使其褪色;关闭B阀,C处的红布条不褪色,说明气体经过D后,被D中溶液吸收。
【互动探究】(1)若把题干改成“A处通入干燥的Cl2,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不褪色,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褪色”,答案又将选什么?
提示:选C、D。
若通入的是干燥的氯气,打开B阀时不褪色,说明布条是干燥的,所以当关闭B阀时,干燥的氯气通过D后会变成湿润的氯气,所以答案选C、D。
(2)若把上题中的C选项改成“水”,答案是否会有变化?
提示:不会有变化。
氯气通过水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溶于水,大部分会通过水后变成湿润的氯气,也会使红布条褪色。
5.【解析】选C。
Cl2与A、B、D项中的溶液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而HCl 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大,故选C项。
6.【解析】选D。
氯化氢水溶液电解可以得到氯气,A→B可以一步完成;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次氯酸钙,B→C可以一步完成;次氯酸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C→D可以一步完成;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弱,所以D→E不能一步完成。
7.【解析】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Ca(ClO)2易和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次氯酸钙是氯的含氧化合物,不含有氯离子;氯气是气体且有毒,不容易贮存、运输,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答案:(1)D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使它转化为较稳定物质,便于贮存和运输
(3)Ca(ClO)2+CO2+H2O====CaCO3↓+2HClO
8.【解析】由B为黄绿色气体单质知B为Cl2;由C为无色气体及反应②可推知C可能为H2,则E可能为HCl,再由③知A为金属,又F溶液呈浅绿色,知F可能为FeCl2,则A为Fe,经反应①及题意验证,C为H2符合题意。
因此A为Fe,B为Cl2,C为H2,D为FeCl3,E为HCl,F为FeCl2。
答案:(1)Fe Cl2H2 (2)2Fe+3Cl22FeCl3 (3)2HCl+Fe====FeCl2+H2↑
【技法小结】无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1)找“突破口”。
推断题目一般具有一个较明显的“突破口”,故解题时要有“全局观”。
首先完整阅读题目,以寻求着手点,然后进行分析、推理。
解答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所学物质性质的转化关系能熟练运用,并要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
(2)常见的突破口:
①物质的颜色。
如一些特殊单质或者化合物的颜色。
②物质的特殊结构。
③物质之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
④另外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物质的特殊颜色、存放的特殊方法、实验室制取的特殊方法等都可以成为做推断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