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监测到精准教学
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教案打造精准的教学计划
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教案打造精准的教学计划教学是一项需要精确规划和准确执行的工作。
为了确保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教案的制定,以及教学计划的精细打造。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开始,逐步探讨教学教案的制作过程,帮助教师打造精准有效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教学阶段中想要学生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
设定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通过思考学生的需求、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确保其具有可观测性、可度量性和可达成性。
可观测性是指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和评估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可度量性是指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可达成性是指目标的设定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潜力,既不过低又不过高。
二、教学教案的制定教学教案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详细计划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的文档。
制定教学教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条清晰的教学路径,确保教学的有序推进。
在制定教学教案时,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转化: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活动。
确定每个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 教学资源的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具、实验器材等。
确保资源的安排合理,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4. 学生参与的激励:在教学教案中加入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可以设置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计划的精细打造教学计划是教师对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的文档。
教学计划需要考虑课程的纵向和横向衔接,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实施精准教学的策略
实施精准教学的策略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精准教学研究尤为重要。
精准教学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时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状态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积极的改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精准教学引领学生学习,通过重组知识点精准确定教学目标,精准定制教学内容,多阶段评测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等环节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精准教学;信息技术;策略一、学与教的思考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高中学生已经有两届学生经历了学业水平测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他们普遍认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多而杂,难度不低,编程难以掌握透彻,思维能力不能迅速提升,学起来比较吃力,他们平时并没有重视,到了高二,特别是面临学业测试时,感觉到紧张不安,有的知识点选择放弃,编程填空题不想去思考,不能用学科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对于选择题只能靠所谓的常识以及猜和蒙来应付。
平时利用所学知识构建一个小项目时,觉得有很大的困难,难以完全掌握,有时会选择性的退缩。
对于相似的项目,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对,现实问题稍微有了变化,不能快速地做出反应,项目的学习大部分还停留在模仿,缺少创新。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教师利用项目教学等方法把知识点和能力融入到具体项目情境中,使得学生在完成具体探究任务时学习与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但是,有时项目很难推进,甚至中断。
在前期知识构建时,我们需要归纳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教学,考虑到学生在后续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哪些知识点,拓展深入到什么程度,这些需要做到精准推测,精准实施。
学生在高二面临学业水平测试时,我们会发现,相同知识点有的同学掌握的很好,有的同学却不会。
有的知识点需要拓展,有的需要了解。
我们需要精准把握测试的方向、深度与广度,加强重点知识点精准练习的频次,精准讲解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从宏观认识知识架构到微观识别具体的细节,从而了解其本质,知其所以然。
实现精准教学,教师备课的十要素
实现精准教学,教师备课的⼗要素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研究学⽣的学习⽅法、确定教师的教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教具、设计课堂练习等⼯作,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就成了教案。
要体现课改新理念就必须改进备课⽅法,要备好⼀节课、编写⼀份⾼质量的教案就必须做到以下“⼗要素”:⼀、内容选择要合理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
⾸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
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
⼆、⽬标制定要准⾸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哪些思维能⼒,这是思维能⼒的⽬标。
再次是想⼀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进⾏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
最后是考虑哪些地⽅可以对学⽣进⾏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标。
三、重点难点要把握⾸先,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应使学⽣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
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怎样与学⽣熟悉的⽣活相联系?怎样与学⽣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的教学⽅案,以此帮助学⽣化难为易,帮助学⽣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平要了解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看哪些知识学⽣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需要跟学⽣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复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法和教学⽅法等。
五、学习⽅法要恰当⾸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的实际情况;其次,要有利于学⽣理解和掌握知识;再次,要有利于学⽣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的发展。
六、教学⽅法要精选教学有法,教⽆定法。
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的教学⽅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法、实验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等。
探寻从“经验”到“精准”的科学教学
探寻从“经验”到“精准”的科学教学科学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知识的积累,人们对科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们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常识来进行教学,缺乏系统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如何将科学教学从“经验”提升到“精准”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精准”的科学教学。
精准的科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精准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依靠经验,而是根据科学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那么,如何实现精准的科学教学呢?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教师才能深刻理解科学教学的内涵和要求,才能够准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精准”。
教师还需注重教学实践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除了教师的努力,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大对科学教学的支持和投入。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科学教育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为教师精准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保障。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加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家长和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科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家长要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和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支持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
有效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
有效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
本文从构建学生画像实现精准教学、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实时监测学生学习状态和利用大数据评估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实时监测学习状态,并通过数据评估教学效果。
结论部分讨论了未来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精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大数据助力教学提质增效等内容。
可以预见大数据技术将继续深入教育领域,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多创新和提升。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教学、学生画像、学习行为分析、个性化学习、实时监测、教学效果评估、发展趋势、学习影响、提质增效、教育领域、大数据应用1. 引言1.1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数据的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
通过大数据技术,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准地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成绩。
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机会,可以促进精准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1.2 精准教学的重要性精准教学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和教学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精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刀切”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避免学习上的盲区和困惑。
通过精准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精准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和潜力。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精准教学”是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而提出的,主张研究即操作条件作用,并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生研究发展的指标。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课堂教学中,“精准”是课堂存在的必要条件,它是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象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
课堂教学不精准就不是优质的教学、高境界的教学,学生的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进步和增值。
精准教学的要义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科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
具体讲,教师通过对课堂各要素的分析研究,使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效整合,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之科学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
并且通过“业务素养精深发展,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把平凡的教学工作做得出色,把出色的教学工作变成一以贯之的常态化行为。
研究即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精准教学在课堂上强调行为目标和及时反馈,主张教学就是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并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以训练、反馈和纠正性补救等措施,形成所要求的行为即达到目标并立即给予强化,对于那些偏离目标或未达到目标的行为,则在不强化的前提下进行纠正。
精准教学使用流畅度来衡量学生的研究表现,它涵盖准确度与速度两方面的指标。
从五个层面分析学生的行为:一是在没有额外练的情况下,能否根据需求执行任务;二是必要时能否在长时间内持续执行任务;三是在碰到干扰时,能否继续实施一项技能;四是知识或技能是否可以容易地应用于新的情境;五是在没有明显的指导下,是否会出现复杂行为技能。
运用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运用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不例外。
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工具,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教学方案。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
通过运用这种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学习的短板,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研究和探索如何有效运用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当前教育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更加倾向于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普及到每一个角落,这也给教育公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
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挖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建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落地——精准教学
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落地——精准教学随着新课标的正式公布,核心素养越来越深刻人心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会以更加敬业的态度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探究新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求给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结构,援助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是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的途径之一。
1●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01教学内容的设计缺少层次性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往往是按照教材编选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课时,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虽然也能够完成语文教学方案,但却使语文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缺少层次性。
具体而言,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只是机械地完成了授课,而缺少对语文知识的模块化与系统化梳理,也缺少对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设计缺少层次性是精准教学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02语文课堂的学生参与程度较低从教学实际来看,尽管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较为感性化的学科,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很少有学生情愿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积极答复下列问题。
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也很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老师互动,因此在“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时,还应考虑到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这一情况,提升师生互动环节的精准性。
03难以到达教师的预期教学效果从教学实际来看,一般来讲,教师在授课之前都会依据教学方案写好教案,语文教师也不例外。
每一份教案中不仅包含着教师的教学方案,还涵盖着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
比方,在进行(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目标肯定包含学生认知与掌握文章的意思,和体会与感想这篇文章的内涵这样两方面内容。
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能引导大局部的学生到达“认知与掌握文章意思〞这一个教学目标就已经实属不易了,由此可见,这也是精准教学应当注意的内容。
2●精准教学应用的有效实施策略设想01提升对模拟授课的重视程度精准教学首先对教师的课时安排准确性,以及授课的流畅程度提出了要求。
谈一谈“精准教学法”-精选教育文档
谈一谈“精准教学法”-精选教育文档谈一谈“精准教学法”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教学的前提作为教师准备对后进生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进步提升,那么第一步就需要精确找出自己的帮助对象,以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我们教师要通过有效、合理的方法,把最需要帮助的后进生找出来。
总的原则是“班为单位、数量控制、直接负责、精准识别、高效管理”;教师将自己所带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每个班级中通过自己教学观察、班级学生评议推荐、学生自我申报、家长访谈等方式选择出该班级中的后进生(自己教学中将要重点帮助的对象)。
为了保证帮助的力度和效度,老师需要限制本次本班帮扶对象的人员数量。
教师结合自身时间、精力情况,一般来说在一个班级内选出三至五名被帮扶学生为宜。
人员太多,不利于精准度提高,也增加了管理困难。
人数过少,降低了效能,不利于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三至五人的人员数量,人员不多不少,正好适合于小组教学,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开展。
在教师准备进行精准教学前,应该要对本班学生进行一个必要的沟通动员会,让学生理解本次精准教学改革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争取得到班级学生的认可,减少实施精准教学的阻力。
另外要动员所有学生参与到本次精准教学的实践中来,虽然精准教学的负责人是教师,但是参与者应该是全体师生。
精准教学要瞄准最需要帮助的后进生,但是也需要群策群力。
让班级中里的中等生感受到可能将被后进生超越的压力,让班级里的优等生也加入到帮扶的队伍中来,以此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传帮带、赶比超”的高效学习氛围。
在确定对后进生的帮扶后,后续工作需要跟进。
要深入学生,加强思想交流,达成精准教学的共识。
让被帮扶的后进生省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让没有被帮扶的学生没有怨言。
全体师生一道,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教学整体水平提升都贡献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确定好被?头龅暮蠼?生名单之后,还应该为其建立个人档案,进行民主公示。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教学的关键需要被教师重点帮扶的后进生被确定出来之后,教师作为精准教学的直接负责人,要针对被帮扶后进生各自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打造精准教学方案,确保精准教学效果。
有效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
有效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教育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教育机构、学校和教师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教育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轨迹等等。
这些海量的数据信息,如果被妥善利用,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信息,为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大数据也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精准教学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有效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配置,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推动教育的全面进步。
【引言-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在教育领域,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方式,无法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
这导致部分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聊和浪费时间,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育领域开始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机构和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收集、分析和应用大数据来个性化教学,如何利用大数据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改善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问题提出】。
2. 正文2.1 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大数据可以帮助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精确的教学建议。
“精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定位
“精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定位作者:陈云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年第10期摘要:在“精准教学”的诸多要素中,精准定位目标是教学实施、评价、反馈和矫正最重要的导向和标准,可让教学有据可依。
“精准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要引领教学内容的组织,避免“扁平化”;要关联教学活动的设计,避免“两层皮”;要便于教学评价的实施,避免“模糊化”。
这能促进教师在操作层面更好地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更精准地施加教学干预。
关键词:“精准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精准教学”是美国学者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提出的一种理念,是指通过设计合理的测量工具来有效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真实数据支撑,以便“将科学放在学生和教师的手中”,让教学策略与实施对象更加匹配。
虽然在实际教学中,“精准教学”理念的落实还存在着测量工具的设计、大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方面的困难,但我们还是可以在目标定位、时机把握、结构安排、方法选择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离“精准”更近一步。
其中,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是“精准教学”实施、评价、反馈和矫正最重要的导向和标准,可让教学有据可依。
对此,笔者有以下三点认知。
一、教学目标要引领教学内容的组织,避免“扁平化”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首要的就是确定教学内容。
如果仅以教材为中心,把对教材范例的解答与教学内容等同起来,显然窄化了教学效度。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力求帮助学生建立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正向迁移,从而获得良好的习得效应。
因此,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既要不抛弃对教材的使用,又要大胆地归纳、整合教材,还可以运用大数据的优势进行检索和匹配,找到重构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和联结点,加入新元素,谨防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游离。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一课,如果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观察主题情境图,猜测、发现和总结图形排列规律,认识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种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是指
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是指1. 概述精准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帮助教师有效地应用精准教学于教学实践。
1.1 精准教学的定义精准教学是一种基于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知,并采取相应教学策略的教学方式。
它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智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等因素,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2. 实施步骤2.1 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精准教学的首要步骤。
教师应通过观察、交流和评估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科特长、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
2.1.1 观察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1.2 与学生交流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困难和学习目标等。
2.1.3 评估学生教师可通过笔试、口试和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2 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等因素。
2.2.1 学习能力分析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速度和记忆力等方面的差异。
2.2.2 学习风格分析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和运动型等不同学习方式的倾向。
2.2.3 学习兴趣分析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设定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对学生的分析,教师应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2.3.1 设定学习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目标要求设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2.3.2 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风格,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
2.4 个性化教学实施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
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前言在教育领域中,精准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精准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精准教学工作。
步骤一: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与分析在实施精准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与分析:1. 个别面谈:与学生进行个别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困难点等。
2. 学习记录: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了解他们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3. 家庭环境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背景,判断是否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
步骤二: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后,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个性化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目标。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案例分析等。
4. 评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
步骤三:差异化教学实施根据个性化教学计划,教师可以进行差异化教学实施。
差异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具体的差异化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1. 分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内的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帮互助。
2. 不同难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个别辅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步骤四:评估与反馈在差异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
解码监测数据_构建精准化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跃迁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 . 12哈尔滨市阿城区回民小学摘要:充分解码国家质量监测数据,调整办学理念,使学校教育向数字化转型,以教师备课、上课、评课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切入点,打造“教———学———评”一体化新样态,构建精准化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跃迁。
关键词:质量监测;精准教研;智慧课堂;即时反馈;实时检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旨在加强教育评估,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2021年5月,我校被抽取为样本校,参加了教育部开展的第三轮国家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质量监测。
在本次监测指标的综合评定中,全国最好成绩为10星,我区数学学业成绩8星,数学学业表现水平中等及以上的比例为8星,数学学业均衡为6星;我区四年级学生在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五个指标上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5.5%、87.5%、90.3%、86.0%、86.7%;我区四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培训时间与工作安排冲突、培训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差、培训形式单一;我区四年级数学教师本学期参加过校级教研活动的比例为85.7%,低于全市3.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8.6个百分点。
根据以上报告和数据,发现我校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有待提升,尤其是计算能力急需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服好务。
我校以此次监测为导向,树立现代化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面向未来办教育,打造精准化智慧课堂,改革“教———学———评”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集体备课,让教研随时发生为了进一步激活集体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我校以希沃信鸽集体备课系统为依托,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让集体备课成为随时随地发生的教研活动。
(一)主备教师发出邀请主备人在个人高质量备课的前提下,提前一周将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课件上传到希沃信鸽集体备课平台,并向同组教师发出邀请。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精准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精准教学”摘要:现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对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的开展产生了十分关键的积极影响。
通过该技术,不仅可以详细地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制定出精准的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出适合他们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数学学习,这对学生的数学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但通过观察得知,精准教学并未在数学课堂上取得较好的开展效果,无法给学生的数学进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针对这一情形,十分有必要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数学精准教学的开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学生的数学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数据;精准教学;开展途径;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现状(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基础,更是决定学生最终数学学习质量的关键。
可实际上,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依旧存在数学教学目标模糊的问题。
通过观察得知,多数教师依旧奉行应试教育理念,通常会更关注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
基于该理念,教师只是将传递数学知识当做唯一的数学教学目标,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教学方法单一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学教学方法就是口头形式,很少创新或者改革,进而出现数学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无论是数学概念的讲解,还是数学公式的运用,教师通通采用这一种形式。
虽然说,这种形式可直接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避免其他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造成干扰,但过于枯燥,难以吸引学生。
再加上,数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复杂,长期面对这样单一的数学课堂,学生更是不愿意主动参与。
(三)教学评价匮乏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教学评价始终没得到及时的完善,导致该环节的真正价值无法凸显出来,甚至会对学生的数学进步造成阻碍。
在教师看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为重要,所以只会针对学生最终数学成绩进行评价。
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汇报
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汇报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引入大数据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大数据精准教学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方案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本报告将介绍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的意义、原理、技术以及具体的应用案例。
二、意义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学生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个性化学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等数据,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挖掘潜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教学改进:通过对教学数据的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有效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三、原理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通过学生注册、学习平台的使用记录、学生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式,采集学生的相关数据。
2.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学生数据进行存储,构建学生的数据特征库和学习行为数据库。
3.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中提取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行为规律。
4.教学个性化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行为规律,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5.教学改进和监测: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教学改进。
四、技术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是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教育创新,涉及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等技术。
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包括:1.大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和处理平台,如Hadoop、Spark等,存储和处理大规模学生数据。
2.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和预测等技术,用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行为规律。
如何精准实施教学
如何精准实施教学概要: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真正沉下心来,认真地分析课标、仔细地研读教材,准确地领会编者意图,从教材中挖掘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调控课堂,以达到精准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小学数学新的课程设计既充分考虑到本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學生的数学思考,又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目标培养方面,既强调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增长,也注重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有效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在后面的数学学习中打下结实的基础。
一、前提环——全面把握教材特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是在总结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现状,依据《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对原实验教材进行修订后所形成的。
新的教材在内容质量上得到全面提升,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教材的编排结构也更为合理,符合学生数学的认知规律,还具有情境化具体、内容面广阔、启发性强等特点,能引起师生的共鸣。
如,“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体现出了探索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的必要性,设计了系列矛盾冲突:靠以往观察和重叠的直接经验都不能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经验——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然后经过探索体验,发现用正方形来测量比较方便,自然而然地引出面积单位的教学。
二、关键环——准确领会编者意图教材不仅凝聚了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实践经验,还凝聚着编者的心血和编写意图。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准确领会编写者的意图,悟出教材编排的特点,这样才能切中要害,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内容中,开篇的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许多教师认为这一主题图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没有什么帮助,于是直接跳过这一内容,从例1开始教学面积。
谈谈我对精准教学的理解和实施
谈谈我对精准教学的理解和实施一、精准教学的内涵。
对于精准教学,我的理解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精确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通过跟踪、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决策、教学指导、个性化干预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补救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教学形式。
其核心应是“以测助学”。
“测”可以是课前的问题征集式的调查问卷或课前监测,也可以是课后的周练、限时练等等,以此便于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及精细化管理,便于教师因材施教、精准辅导,更便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精准教学的实施建议。
提到精准教学的实施,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或许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启发。
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而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探索性的内容,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即达到教学目标甚至超越目标的程度。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精准教学,需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环节:课前:1.精准诊断学生最近发展区;2.基于最近发展区确定课堂教学问题。
课中:1.课堂上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2.课堂结束前诊断最近发展区达成情况。
课后:进行精准补偿性教学。
为此,课前,教师需精心备课、备学生。
首先,备课方面,可根据课标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教学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可量化的问题或知识点,再围绕这些问题或知识点制成课前监测或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在课前完成。
教师依据结果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疑问点,并以此进一步确定课堂教学问题。
其次,备学生方面,要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及层次差异有准确认知,并给予合理期待。
同时,课前学生也应养成有效的自主预习习惯,能够初步完成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理解,甚至课程思维框架的构建,明确自己的知识盲区或疑问点。
有的放矢,精准施教——实施精准教学,落实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艺术摘要:精准教学包括精准地分析学情、设定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过程、完善学业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行为系统,目标是确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发展性。
研究并实施精准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落实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精准教学;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精准”即非常准确、精确的意思;精准教学的理论主张是:学习即操作性条件反射,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习发展的指标,信息技术是其操作的基础与助力。
这一理论要求教师精准地分析学情、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过程、科学学业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行为系统,以此来确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发展性。
一、实施精准教学的具体措施1.精准读图: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时空观念”有如下培养目标: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查,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历史地图信息。
南宋郑樵在《通志略·图谱略·索象》中说:“图,经也。
书,纬也。
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
……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历史地图是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要素和地域差异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特定的环境信息,而且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信息,可以为教学内容作充分的补充和说明。
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恰恰是忽略了图片资源的重要性,对课本和地图册选用图片的解读不够,导致学生地理知识匮乏,读图热情不高,培养时空观念也无从谈起了。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充分地挖掘历史地图信息,并做好解读和运用工作。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选好图、用好图、解好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呢?我在教授人教版八上《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历史地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教研不但是利用数据作为教学诊断的依据,而且是在教学研究中借鉴并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现场开展研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收集数据,得出翔实可靠的研究结论。
教研系统是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引领和服务基层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使命,作为一个扎根课堂、服务实践的特殊研究机构,开展实证教研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教研转型方向。
浙江省近10年来在实证教研方面做了诸多的探索和思考,先后开展的校本研修、教育质量监测都是此方面的项目行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再次考量实证教研的现状和契机时发现,覆盖浙江全省的教育文化大数据平台,全网互通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支撑课堂变革的多种信息技术工具,使很多“人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
我们试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从更多依赖个人经验、直观判断的传统的实证教研方式走上寻求更多数据、采用科学诊断的现代实证新教研方式之路。
我们以为,在教研领域聚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下教与学的变革,对数字化环境下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突破进行探索,更有利于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一、大数据平台下实证教研的前期探索与思考: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教学质量监测为了寻找数据,增加教研的证据意识,我们从校本研修项目着手研究。
2005年启动的校本研修项目中,我们引入课堂观察,积极推进课堂观察和诊断式的校本研修方式,就是把量化的数据观察和分析引入课堂观察、诊断和改进中去。
但当时的观察,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个体观察和团队合作。
数据收集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但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教研员和教师认识到教学研究必须超越个人经验,用数据收集支撑实证教研。
而之后的依赖大数据收集分析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则真正实现了依赖大数据平台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实证教研改进之路。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或改进教育监测与评价,荷兰学者雅普·希尔伦斯等认为,建立正规机制可以确保教育结果和措施有令人满意的质量水平,比如,建立教育服务提供者的问责机制,以及促进教育的持续改进,等等。
这也是2013年浙江省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的初衷所在。
随后开展了3次综合评价监测,通过学业测试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业质量现状与影响因子的情况。
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年监测,两年改进”的工作模式,对于义务教育质量省级监测,小学、初中隔年轮流进行,并于2014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浙江省组织了4次综合评价监测结果的反馈活动。
该项目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省级教研部门应用大数据平台改进教研方式的项目。
这样不仅在省级教研的层面利用了现代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解放人力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问题,还为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化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浙江省各地市教研部门和学校开展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教研方式改进的实践探索之路。
在探索中,我们的教研工作呈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方向性: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引领学生发展和教育改革方向随着中国“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无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会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内核,课程重构、学科重组和课堂重建将会成为未来学校实施课改的基本路径。
这些都是教研系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实证研究只是实现这些教育理念的理想路径之一。
为此,确定教研的方向成为推进数据支撑的实证教研的首要原则。
以质量监测项目为例,在开展质量监测之始,我们就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和方向,我们提出了并构建了包含学生学习状况、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成长环境3方面12项指标(学业水平、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负担、品德行为、心理健康、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师生关系、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社会环境)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质量形成的过程与成本、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
这为教研问题解决的综合视野提供了思路。
质量监测完成了浙江全省范围内有组织、成规模的大数据收集。
收集了浙江省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面数据,也及时了解了全省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方面的情况,为更好地分析学生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提供了支撑和帮助。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数据收集之前就进行了方向定位,进行了绿色指标的研制,起到了全省范围内的科学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等方向性的引领。
(二)实践性: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为学科教学改进提供支撑教研员大多来自一线教师,同时他们的使命也更多的是服务基层、引领教师发展。
依赖事实依据,基于实践的实证教研必然是教研要坚持的方向。
基于实践、改进实践更是教研的宗旨。
质量监测的大数据平台,也为学科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帮助,语文、数学、科学是我们监测的三门主要课程,每个学科都可以根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项目”的测试框架、学生学业表现,解密试题测试意图进行学科的分析报告分析反馈,透析命题技术,挖掘数据功能,改进学教方式。
为此,各个学科的监测数据成为学科研究测试框架与学科素养的对应,用命题引领教学着力点,利用大数据发现学、教行为的关联,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同时,各个学科也可以根据数据来分析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及减负提质以及研究的有效策略。
如小学语文的报告就围绕“测试说明、学科总体表现、学生在‘积累与运用’能力维度上的表现、学生在‘阅读’能力的表现、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因素分析、结论与建议”六方面指导和促进全省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改进。
除此之外,浙江省一些地方通过平台进行阶段教学质量监测,利用数据精准分析及诊断学与教的状况,实时发布分析结果,通过区域教研部门和学校分类分层指导教学工作,为学与教改进提升帮助。
案例1:基于移动APP技术的温州市高中学情诊断及反馈温州教育研究院利用“云”阅卷平台,基于移动APP技术创建学考选考高考数据分析模型,为区域、学校精准评价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数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业诊断报告单。
他们构建高中11个学科的知识树,建立学科能力评价体系;组织全市100多所高中学生参加统一测评,并开展全市统一网络阅卷;基于学考选考高考网络阅卷数据,创建切合全市高中学校实际需要的数据模型;为每个学校生成学校新高考成绩报告单,为每位学生提供选考知识点数据报告单,通过移动APP技术实时发布,引导学校和学生利用数据精准分析及诊断学与教,通过区域教研部门和学校分类分层指导教学工作,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该项目中,他们不仅收集数据,还构建了数据模型,实现诊断的科学性。
在全市4万考生40万份评价数据的基础上,构建高考学考选考数据模型,建立起各学科21等级分析、选考5等级划分、高考分类分层学校数据对比、试题质量检测及区域、学校、班级、学科、学生的数据模型100多个,形成完整的学业质量测评体系。
同时联通家长、学生、学校、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直接将全市教研大数据的结果报告迅速传递给每位学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及时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能力,为学生学业改进提供服务。
(三)专业性: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为提升教研水平提供支撑实证研究实际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量化的数据收集、现场的教学观察都是教研员获得客观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的依据。
传统的实证教研多少有些“经验主义”的倾向,教研效率的高低完全依赖教研员“先天”的能力,而教研员自身的经验局限也成为教研广度、深度发挥的瓶颈。
大数据平台,只是借助技术帮助教研员获取了更为全面、客观、系统的数据,利用数据开展科学的诊断,还是需要依赖教研员自身的水平。
如果我们无法从那些海量的数据中,从个别找出规律,归纳出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改进策略,那么花大力气进行大数据信息只是增加负担而已。
为此,提高研究者水平是关键,自从浙江的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推进以来,我们同步开展了教研员培训、重视监测反馈与改进策略的发现,同时积极推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评价改革。
这些工作也为提高教研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供了方向。
案例2: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基于“能力立意”学科测评数据分析的学教改进项目嘉兴市南湖区不仅是浙江省评价改革的实验区,也是教学改革的实验区,他们启动了以“绿色评价”为核心理念,促进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要素评价(以下简称“三力”评价)的改革实践,其目的便是在抓住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从更加全面、生态的角度,对学生学业水平状况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以实现教育质量评价的“绿色”理念,最终引领教师实施“轻负高质”的教学。
在项目实施中,探索基于学科“数据分析—诊断教学—实施改进”数据使用途径,形成区域性改进行动路径是项目实施的重要阶段。
他们不仅要求学科教研员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基于问题改进的教研策划,也要求学校结合数据分析报告,研究解决策略,改进学教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项目进程中,一大批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在项目参与中成长,发展,有效提升了专业能力。
在省级带动下,浙江省近年来在数据支持教研方面有了飞速发展,省内很多地区如衢州市、温州市、嘉兴市、金华市、湖州市等都展开了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和实践,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典型应用经验的学校。
同时,在实施进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地区存在操作上的误区,例如有数据无分析,有结果无改进,信平台而不信教师等问题。
一些地方,大数据平台试题库丰富了,教师自身的命题能力却弱化了;课堂上的资源丰富了,教学的方法却更机械了;个性化的诊断方式多样了,但学生的刷题量增加了。
以上有些问题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发展还有不足,有些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本身还不够深入。
二、大数据平台下实证教研的未来走向与路径:技术和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精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和质量的精准评价是对人才培养起点和终点的精准把关,而要确保起点和终点始终连贯一致则需要以教学过程的精准为前提。
2017年,浙江省推出了“精准教学”等项目,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集中体现在“数据智能驱动教学”上,即以大数据实时监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实时改善和修正教学。
“精准教学”项目的推进则是对大数据时代下实证教研方向的再出发,我们试图进一步依托大数据平台,促进技术和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寻求推进大数据下实证教研发展的新路径。
(一)从数据精准走向教学精准,实现“人工智能”和专业教研的无缝对接我们以为,精准包括教师教学的精准、学生学习的精准和教师教研的精准。
这样的精准,需要两方面条件共存:一是收集更科学有效的数据才可以更客观地诊断学科教学情况,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真实情况;二是强调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增加运用数据、案例、经验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综合分析并改进。
如果说后者更多是专业教育教研人员的事,那么,前者就需要更多懂教育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