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习题课件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课件 (共28张PPT)

北
线 的
30oN
纬
划 15oN
N
分
0o
15oS
南
30oS
纬
45oS
S
60oS 75oS 90oS
经度
经 度 的 划 分
以本初子午线 为起点,向西 向东各180°
东经 E
90° 60° 45° 30° 15° 105°° 15° 30° 45° 60° 90°
西经 W
线本 初 子 午
对比:
特点比较
300
150
A
C
00
450
450 300 150 00 150 300
150
B
300
450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合作探究
东经(E)
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 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
北 纬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
N )
A(300N,1100E)
B(200N,1200E)
经线圈。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经线——
经线与经度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 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的特征——
1.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2.不同经度的纬线长度相同 3.经线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半圆
经 长度
相等
线 指示方向 南北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北极 南极
相加等于180;一个 在东经,另一个在西 经。
20°W
西半球 东半球
东西半球 划分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160°E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习题课件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1.★面对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它转动,地球仪上距桌面最近点( A )
A.始终在南极圈上
B.始终在赤道上
C.始终为南极点
D.始终在南回归线上
【解析】面对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它转动,地球仪与桌面的最近点始
终在南极圈上。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B )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7.★(海南中考)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由
此可推测
(B )
A.海面凹凸不平
C.港口的水面高
名师点拨
B.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地球绕太阳公转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解析】由图可知,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不能证明海面的形状、港口的水面高低、地球 的公转等。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动手制作了地球仪,下图显示了其制作地球 仪的整个步骤过程。据此,完成第 10~11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0.该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约是
A.23.5°
B.30°
C.66.5°
D.90°
( C)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知识点 3:地球仪
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缩小 小后,制作成地球
认识地球(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说明了地轴具有什么特点?
地球仪
地轴的特点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 轨道面(赤道面)之间有一个黄赤夹角,该 夹角为23.5度,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就是 倾斜着转的,所以地球仪按照实际地球自转 和公转时的姿势制作。
23.5°
黄道面
地球仪
地轴的特点
北极星
地轴
地球自转所围绕的轴,叫地轴。 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我本来没有轴,地轴是 人类假想的。
地球仪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北极、南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 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 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 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纬线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 线的弧线。
地球仪
地球仪的作用 经纬线分布特点:了解形状、方向、长度,知道经纬网的作用… 地球运动:认识地球运动特点,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世界海陆:认识大洲大洋;认识六大板块;认识主要地形区…
湘教版·七上·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 奔腾的河流,巍峨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 的平原,雄浑的高原,苍凉的大漠……地球经 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才造就了如此绚丽 多姿、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让我们来认识她的面貌吧!
目录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
目睹阶段
微信启动的这张新图片,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 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中拍摄的中国全 景。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也是寓意从” 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 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
地球仪
地轴的特点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 轨道面(赤道面)之间有一个黄赤夹角,该 夹角为23.5度,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就是 倾斜着转的,所以地球仪按照实际地球自转 和公转时的姿势制作。
23.5°
黄道面
地球仪
地轴的特点
北极星
地轴
地球自转所围绕的轴,叫地轴。 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我本来没有轴,地轴是 人类假想的。
地球仪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北极、南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 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 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 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纬线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 线的弧线。
地球仪
地球仪的作用 经纬线分布特点:了解形状、方向、长度,知道经纬网的作用… 地球运动:认识地球运动特点,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世界海陆:认识大洲大洋;认识六大板块;认识主要地形区…
湘教版·七上·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 奔腾的河流,巍峨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 的平原,雄浑的高原,苍凉的大漠……地球经 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才造就了如此绚丽 多姿、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让我们来认识她的面貌吧!
目录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
目睹阶段
微信启动的这张新图片,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 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中拍摄的中国全 景。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也是寓意从” 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 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认识地球》课件(共39张PPT)

二、地球有多大
给地球量一量“身”
先量一量地球最大的 “腰围”——赤道
根据毛泽东的诗词“坐地 日行八万里”,算出地球 活动 赤道的长度。(1里= 0.5千米)
6378千米
千 米
6357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 积约5.1亿 平方千米
三、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 的形状,并按照一 定的比例缩小,制 成地球的模型。
一、地球的形状
观察右图, 地球是什 么形状的?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盖天说”
“浑天说”
“天圆地方”示 意
“浑天说”示 意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的形状-----地球卫星照片
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点,向西、 向东各 90° 60° 45° 30° 15° 0° 15°15° 30° 45° 60°90°
分180°
0 °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 “W”表示
本
初
子
午
线
0 °经线以东
称东经,用“E”
表示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90° 105°120° 145° 160° 180° 160° 145° 120°105° 90°
仔细观察 地球仪有 什么特点?
地球仪与 地球有何 不同?
地轴和两极 1、地轴:地球旋转的轴。 2、两极:
1.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1)纬线的形状 (2)纬线是否等长 (3)纬线所指方向 (4)是否平行
1.纬线
特点比较
纬线
形状
圆圈
长度
不等长, 从赤道向南、北缩短。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2.1《地球与地球仪》课件(共68张PPT)

纬线和经线 横纵
地球仪上会有横竖垂直相交的线,就 是经纬线。
球面直角坐标系
返 回
目
录
纬线与经线
纬线(横)
经线(纵)
定义 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弧线
形状 长度 关系 方向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返 回
目
录
纬线与经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关系 方向
纬线(横)
经线(纵)
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弧线
纬反之
经相反
返 回 目 录
纬度与经度
活动一、重要纬线: 1.读图,回答: (1)说出并指出图中重要的纬线及意义。 (2)说出低、中、高纬度的范围,举例判断:低、中、高纬度。
返
回
目
纬线和纬度
北半球与南半球
录
纬度与经度
重要纬线: 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目录
COMPANY
01 地球在宇宙中 02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03 地球仪 04 纬线与经线 05 纬度与经度 06 经纬网
1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在宇宙中
热播电影
返 回 目 录
地球在宇宙中
《流浪地球》的电影,展现的是在不远 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 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将逃离太 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 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尽管是科幻 电影,但还是让我们牢记自己生活的美好家 园—地球及孕育地球的太阳系。
返 回 目 录
纬度与经度
本初子午线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 线”。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
认识地球课件湘教版

矿产资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03
矿产资源日益枯竭,需通过循环经济、绿色矿业等途径实现可
持续发展。
生物资源
1 2
生物资源的种类与特点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具有多样 性和可再生性。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 平衡。
3
生物资源危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生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丧 失,需采取保护措施加以恢复和维护。
陆地与海洋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 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3795米。在 大洋中,有五个大洋和两个南北极洋。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对地球的气候、生 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大陆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固体表面,与海洋 、湖泊和其他水域相对应。大陆的轮廓是 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之一。
地形地貌
地球对人类的影响
提供生存空间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 境,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
等。
维持生命活动
地球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 水和空气等生命必需物质。
自然灾害
地球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干 旱等会对人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资源消耗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地球的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
01
02
03
工业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空 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装修、家具等释放的 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对人 体健康产生危害。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认识地球》课件

2、写出各点的纬度
D170W
A100N B100E C600S
D20N
3、图中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B ) A(40oE 60oN ) B(40oW 60oN )
C(40oE 60oS ) D(40oW 60oS ) 4、 B点在A点的____东__南_______方向
A C
B
60o 40o 20o 0o 20o
N A
●
B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
地球仪上经线 有几条?
经线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 为起点,向西、 向东各分180°
西增西经
N
东增东经
W E 90° 60° 45° 30° 15° 0° 15° 30° 45° 60° 90°
本初子午线
0 °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 “W”表示
0 °经线以东
称东经,用
S
“E”表示
3、回顾地球的运动 :①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 向和周期; ②会用事实材料说明地球运动产生的 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及 其地理意义;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和划分 方法。
1、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盖天说-----天圆地方
“浑天说”-的”
VS
° W °W
★东西半球
的划分: 20°W和160°E
°W
组成的经线圈
°W
东半球 西半球
°
°E
160°E
°E
欧洲
20°W
非洲
° °W
(东半球)
°E °E
°E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北极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D170W
A100N B100E C600S
D20N
3、图中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B ) A(40oE 60oN ) B(40oW 60oN )
C(40oE 60oS ) D(40oW 60oS ) 4、 B点在A点的____东__南_______方向
A C
B
60o 40o 20o 0o 20o
N A
●
B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
地球仪上经线 有几条?
经线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 为起点,向西、 向东各分180°
西增西经
N
东增东经
W E 90° 60° 45° 30° 15° 0° 15° 30° 45° 60° 90°
本初子午线
0 °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 “W”表示
0 °经线以东
称东经,用
S
“E”表示
3、回顾地球的运动 :①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 向和周期; ②会用事实材料说明地球运动产生的 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及 其地理意义;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和划分 方法。
1、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盖天说-----天圆地方
“浑天说”-的”
VS
° W °W
★东西半球
的划分: 20°W和160°E
°W
组成的经线圈
°W
东半球 西半球
°
°E
160°E
°E
欧洲
20°W
非洲
° °W
(东半球)
°E °E
°E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北极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认识地球上课课件 上课课件—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1.1认识地球
情境导入
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假如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地球卫星图片等, 也没有人告诉你地球的形状,单凭你十多年来的生 活经验,你直观感受到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本节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进程。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说”
“浑天说”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实践证明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亲眼目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 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告诉我们: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 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 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 体”。
6357千米
半
径
赤道半径
地心
6378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匾, 赤道越鼓的球体
认识地球的大小
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下表。
表面积5.1亿平 相当于 7.285 7×l010 方千米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 7000平方米) 最大周长4万千 相当于 20万 个200米跑道的总长 米
•
5.如今的城里人,很少享受到夜的黑 与美。 其实, 我心里 也明白 ,城乡 各有其 美。所 以,久 居乡村 的人们 向往城 市的繁 华,久 居城市 的人们 向往田 园的恬 静。二 者的主 要区别 在于: 城市生 贪欲, 田园守 天心。 贪欲破 坏自然 ,让人 浮躁, 使人隔 阂,虽 富贵而 不能心 安;天 心带来 和谐, 让人心 静,使 人互信 ,顺应 环境总 能让人 快乐。
情境导入
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假如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地球卫星图片等, 也没有人告诉你地球的形状,单凭你十多年来的生 活经验,你直观感受到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本节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进程。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说”
“浑天说”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实践证明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亲眼目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 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告诉我们: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 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 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 体”。
6357千米
半
径
赤道半径
地心
6378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匾, 赤道越鼓的球体
认识地球的大小
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下表。
表面积5.1亿平 相当于 7.285 7×l010 方千米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 7000平方米) 最大周长4万千 相当于 20万 个200米跑道的总长 米
•
5.如今的城里人,很少享受到夜的黑 与美。 其实, 我心里 也明白 ,城乡 各有其 美。所 以,久 居乡村 的人们 向往城 市的繁 华,久 居城市 的人们 向往田 园的恬 静。二 者的主 要区别 在于: 城市生 贪欲, 田园守 天心。 贪欲破 坏自然 ,让人 浮躁, 使人隔 阂,虽 富贵而 不能心 安;天 心带来 和谐, 让人心 静,使 人互信 ,顺应 环境总 能让人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