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
历史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本题2分)《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 扩大六部权力B. 改革丞相制度C. 扩大地方权力D. 加强君主专制2.(本题2分)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
这一措施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本题2分)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 特务统治的强化B. 思想控制的强化C. 文化专制的强化D. 专制集权的强化4.(本题2分)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A. 赞美唐朝繁荣开放B. 嘲讽宋朝重文轻武C. 抨击明朝专制皇权D. 颂扬清朝帝王功德5.(本题2分)我国古代,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6.(本题2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经济上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行动是A. 陕北起义震惊全国B.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C. 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D. 共进北京推翻明朝7.(本题2分)下列政权中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是①隋朝②唐朝③元朝④明朝A. 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本题2分)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
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A. 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B. 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C. 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D. 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10.(本题2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权力的腐败,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对官吏的监察。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郑成功包围赤莰城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 ①④③②B. ③④②①C. ④①③②D. ③①④②2.2021年5月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英国政府并未改变英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尊重中国主权: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设置了()A. 宣政院B. 达赖喇嘛C. 驻藏大臣D. 伊犁将军3.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④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4.下列我国朝代与时代特征的搭配正确的是()①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②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③经济重心南移——秦汉时期④统一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只在一些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出现,这些地方是( )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江南地区D. 华北地区6.“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夏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郑和下西洋B. 戚继光抗倭C. 郑成功收复台湾D. 徐骧守护台湾7.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印度民族起义②雅克萨之战③萨拉托加大捷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 ①②③④B. ②④③①C. ③①④②D. ④②③①8.十五世纪前期,郑和沿着这条航线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A.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B.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 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9.(2021•丽水)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A. ①——出现“文景之治”B. ②——推行崇文抑武C. ③——创立行省制度D. ④——戚继光抗倭10.《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zhu)轴而户纂组。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3《农耕文明的繁盛》基础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使用机器生产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解析】D 本题为史料辨析题,根据史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是指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2.“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A.唐宋时期B.明清时期C.秦汉时期D.元明时期【解析】明朝至清朝前期,由于统治者不断调整措施,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巨大进步,超过了以往,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情况。
正确答案应为B3.明清时期,“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A.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B.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C.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D.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早在元朝松江就已经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
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精美的松江布有很高的声誉。
这句谚语主要是反映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
故此题正确答案应为A4.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
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 元朝后期B.明朝前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解析】此题中的关键词是“雇佣”,材料中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就曾出现了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5.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A.江南地区B.广州C.北京D.中原地区【解析】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40分)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和明朝B、秦朝和唐朝C、西汉和唐朝D、西汉和明朝2、“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至第二。
这一变化发生在()A、隋朝初期B、宋朝中期C、明朝末年D、清朝末年3、在目前预防和治疗甲型H7N9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可能提供治疗方法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徐霞客游记》D《农政全书》4、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能是()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5、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6、当中国的君主集权迈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B、开辟新航路C、进行政治革命确立民主政体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8、明清时期,城市居民的主要娱乐活动是()A、看小说B、观赏戏曲C、书法创作D、绘画9、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并逐渐成为文学主流是在()A、唐宋时期B、宋元时期C、明清时期D、清朝后期10、“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A、郑成功收复台湾B、鉴真东渡日本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11、:“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在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左宗棠12、明清商业发达,电视剧《乔家大院》描述的就是这一时期商人阶层发展的传奇故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3《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3)——农耕文明的繁盛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6 题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 20 分,共 2 题)1. (10分) 例1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
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A. 南京B. 松江C. 广州D. 景德镇2. (9.99分)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中期以后,在一些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方,一些行业稀疏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1)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 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3) “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属于什么性质?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 60 分,共 12 题)3. (5分) 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A. 唐宋时期B. 明清时期C. 秦汉时期D. 元明时期4. (5分)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的是()A. 形成一些著名的商帮B. 中国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C. 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D. 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5. (5分) 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①许多农村发展为工商业市镇②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③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④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6. (5分) 据记载,我国古代苏州城中曾出现这样一件事:由于苏州税官的横征暴敛,苏州许多机户关门停工,全城失业的机工有万余人。
在葛成的带领下,苏州机工展开了抗税斗争。
这件事最早有可能发生在()A. 秦汉时期B. 宋元时期C. 明朝中期以后D. 清朝初期7. (5分) 明清时期,“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A. 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B. 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C. 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D.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8. (5分) 明清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2《新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选择题1、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2、明代最负盛名的剧本《牡丹亭》的作者是()A、汤湿祖B、罗贯中C、吴承恩D、施耐庵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B、《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作者吴承恩C、《西游记》时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4、下列作品中,较多地宣传因果报应,封建迷信思想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5、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6、明朝时成为文学主流的是()A、诗B、词C、小说D、戏剧7、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A、《九章算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8、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徐霞客游记》9、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A、黄宗羲B、王夫之C、徐光启D、宋应星10、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B、积极引进西学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11、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B、侧重于理论探索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D、提倡实验科学12、《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之处有()A、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C、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13、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A、《本草纲目》B、《医典》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14、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15、《水浒传》所歌颂的农民起义的地点是()A、上海B、山东C、河北D、河南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请回答。
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 秦朝隋朝B. 秦朝唐朝C. 秦朝宋朝D. 秦朝明朝2.如图所示的关于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年代尺中,于④处建立的是( )A. 隋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3.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位于他称帝的城市。
如果你想实地去参观,应该去的城市是()A. 北京B. 南京C. 开封D. 洛阳4.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置伊犁将军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 岳飞B. 郑成功C. 戚继光D. 邓世昌6.“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诗中的“我”是()A. 岳飞B. 戚继光C. 郑和D. 文天祥7.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A. 设置台湾府B. 设置伊犁将军C. 设立驻藏大臣D. 接受土尔扈特部回归8.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是()A. 纺织业B. 制瓷业C. 冶铁业D. 商业9.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A. 帝国的繁盛B.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C. 近代的曙光D.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1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期末高分系列一 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人教版初中
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选择题1.朱元璋建立的朝代是 ( )A.隋朝B.明朝 C.北宋 D.唐朝2.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他是元末起义军的一位领袖 B.他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的统治C. 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D.他于1421年建立明朝3.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4.李世民和朱元璋的相同之处是 ( )A.曾生活在社会底层 B.参加过农民起义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是开国君主5.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皇权的加强的有 ( )①废除丞相②分封藩王③设厂卫特务机构④创内阁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明代前期,率领着庞大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是 ( ) A.X和 B.X成功 C.戚继光 D.朱棣7.下列属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的有 ( )①高迎祥②X献忠③李自成④陈友谅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B.皇太极 C.康熙帝玄烨 D.顺治帝福临9.清入关前的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 ( )A.某某 B.某某 C.某某 D.某某10.清初在长江中下游和两广、某某地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的政权是 ( )A.南明政权B.大顺政权 C.大明政权 D.复明政权11.明朝时的抗倭将领有 ( )①戚继光②俞大猷③岳飞④文天祥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X成功包围赤崁城②清政府设置某某府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某某④X成功收复某某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13.在今某某某某市,有一座避暑山庄。
清朝皇帝除了在这里避暑外,还进行政治活动。
下列关于清朝在此进行的政治活动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接见蒙古王公B.接见某某政教首领C.举行金瓶掣签D.修建融合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风格的寺庙14.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修建于 (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5.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3《经济的繁荣》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1.3《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清朝时期号称“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商业城市指()A.北京B.苏州C.南京D.汉口2. 清朝前期为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产作物是()A.玉米、甘薯B.玉米、水稻C.小麦、水稻D.棉花、茶叶3. 谚语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谚语由“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A. 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B. 宋元时期商业繁荣C. 古代北方经济的发展D. 古代南方成为工业中心4.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新的工商业城市的形成和集镇的兴起,都使商业资本空前活跃起来。
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①北京②上海③江宁④洛阳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③④5. 明清时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生产B.明清的大商人很多C.明清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6. 清朝年画《新正逛厂甸》中的厂甸位于北京外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商贾和小贩云集,摆摊设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形成交易市场。
此画反映的风貌是( )A.农产品投入市场B.商帮形成C.白银广泛使用D.商业繁荣7.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
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8. 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①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济活跃②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③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地位④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 下列对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B.对手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C.对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D.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10.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3农耕文明的繁盛
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商业
工商业市镇兴起和繁荣、商帮形成
4、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 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
资料1 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 “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 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 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 出力”的生产关系。
晋商
山西的晋商,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团,这个集团 ,是利用山西靠近北方边镇的有利地理位臵发展起来 的,主要经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用品 以及金融典当行业。活动范围从黄河流域遍布全国, 远至俄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号称“足迹遍天下”。 明朝中后期,史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江北则推山右。”晋商曾雄踞国内商界达五百年之久, 到近代才衰败下去。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 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 324 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 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 之先河,并一度操纵19世纪整个清王朝 的经济命脉。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18世纪80年代 300万两/年 1 600万两/年
资料2 “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 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 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 (1)资料中 “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体现的是什么 样的经营形式?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
1720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00年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解析】本题图片中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应是明代废丞相后。
正确答案为D。
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解析】本题材料中提到以后“不许立丞相”,联系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历史事实可知,正确答案为D。
3.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有()①废除丞相②分封藩王③设锦衣卫④廷杖制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①②③④都是明太祖采取的措施。
其中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设立锦衣卫,监视百官和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
分封藩王,事实证明削弱了皇权。
正确答案为D。
4.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第四集《指点江山》:“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实现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 )A.恢复明朝内阁 B.三省六部制度确立C.军机处设立D.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由材料关键词“雍正”得出时间。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
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恢复明朝的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雍正帝成立了军机处,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级官员下达命令,使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正确答案为C。
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解析】明代内阁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但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清代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可参与军国大事,但只能跪受笔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3 《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1.3《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A.江南地区B.广州C.北京D.中原地区2. 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的是()A.吴江县盛泽镇B.湖北汉口镇C.北京D.江宁3. 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原因不包括()A.政府的重视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C.重视农业生产D.推行垦荒政策4.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B.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C.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D.人口的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开发5. 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技工出力”的机房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6. 《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7. 清朝前期,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下列属于清朝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有()①玉米②甘薯③甘蔗④水稻⑤烟草⑥茶叶A.①⑤⑥B.②③⑤C.③⑤⑥D.②③⑤⑥8. 清朝前期手工业有很大的发展。
下图展示了哪一行业的状况( )A.制瓷业B.纺织业C.矿冶业D.制茶业9.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
”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10. 明清时期,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A.晋商与徽商B.徽商与浙商C.苏商与鲁商D.鲁商与晋商11.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
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五单元 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检测-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某某)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2.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3.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皇权的加强的有( )①废除丞相②分封藩王③设厂卫特务机构④创内阁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列属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的有( )①高迎祥②X献忠③李自成④陈友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描述的X成功的历史事迹是( )A.西行天竺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 D.收复某某6.最符合下表内容的学习主题是()A.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清朝对外关系 D.民族政权的并立7.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清朝政府对某某管理的措施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8.王刚在学习某某历史时,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史实归类分析。
在他记录的下列史实中,结束某某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平定噶尔丹战乱和X格尔之乱 B.平定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叛乱C.伊犁将军利伊犁将军府的设置 D. 1884年清政府在某某设立行省9.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戚继光 X成功雅克萨之战10.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是( )A.明清时期 B.宋元时期 C.清朝前期 D.元明时期11.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问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
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设立行省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12.《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解析】D 本题为史料辨析题,根据史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是指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2.“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
A.唐宋时期B.明清时期C.秦汉时期D.元明时期
【解析】明朝至清朝前期,由于统治者不断调整措施,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巨大进步,超过了以往,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情况。
正确答案应为B
3.明清时期,“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
A.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
B.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
C.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
D.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解析】早在元朝松江就已经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
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精美的松江布有很高的声誉。
这句谚语主要是反映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
故此题正确答案应为A
4.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
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 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解析】此题中的关键词是“雇佣”,材料中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就曾出现了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5.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
A.江南地区B.广州C.北京D.中原地区
【解析】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6.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济活跃
②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
③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地位
④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只要排除一个即可。
明清时期虽然农耕文明达到了鼎盛,但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所有题肢③是错误的。
故此题答案应为B
7.明代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农作物是
A.茶叶B.玉米C.稻米D.甘薯
【解析】玉米和甘薯的故乡都在美洲,但不同的是甘薯是经菲律宾引入。
故正确答案应为D 二、材料题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
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冯梦龙《醒世恒言》
(1)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哪些结论?
答案:
(1)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变大
(2)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手工工场形式;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雇佣关系。
在江南地区出现的“机工”(资本家)和“机户”(工人)就已经存在着雇佣关系。
从施复一家的经营规模变化可推测出当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是十分繁荣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