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规复习要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第⼀章绪论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个复合⽣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研究,⽽对⼈类⾃⾝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活⽔平提⾼对环境越来越⾼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活动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和部署。
环境规划是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进可⾏性⽅案⽽环境保护与建设⽅案则是其中的核⼼内容环境管理:1.21.3 环境规划的作⽤简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为4、以最⼩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是实现环境管理⽬标的基本依据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1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
)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3.2.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 经济制约型(是为了满⾜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2)协调型-----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进⾏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3)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本。
3.2.3 按环境要素划分⼤⽓污染控制规划、⽔…、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3.2.4 按⾏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省、市、县、乡环境规划等。
上⼀层次的环境规划是下⼀层次的依据和综合,下⼀层次规划是上⼀层次规划的条件和分解,因⽽下⼀层次的规划的实现是上⼀层次规划完成的基础。
3.2.5按性质划分(1)⽣态规划---从⽣态保护出发,在综合分析各种⼟地利⽤的“⽣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地利⽤规划。
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1.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律,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
-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污染者负责、资源节约、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政府主导等。
- 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和排放许可制度,对环境损害的修复和污染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
2.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中国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
- 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了大气污染的防治目标和责任主体,强调减排、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性。
- 大气污染防治法还规定了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估和治理措施,包括建立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和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
3.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中国专门针对水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
- 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水污染的防治目标和责任主体,强调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性。
- 水污染防治法还规定了水污染的监测、评估和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和采取治理措施保护水环境等。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中国专门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和处置要求,强调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还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监测、评估和治理措施,包括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和推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
5.生态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律,综合了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内容。
- 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任务,包括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 生态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划定和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等。
以上是环境法律法规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绿地规划复习资料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绿地规划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讨论,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绿地规划的定义绿地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的过程。
绿地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绿地规划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绿地规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绿地类型包括公园、植物园、游憩区、生态保护区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绿地规划的设计原则绿地规划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和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绿地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其次,绿地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和人文价值的绿地空间。
此外,绿地规划还需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绿地规划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绿地规划的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对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上海的世纪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中心绿地规划案例。
该公园占地面积较大,内部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湖泊、花坛、运动场等。
这些区域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布局,使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此外,世纪公园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植被的选择和管理,提高了空气质量和生态景观。
另外一个例子是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
这个花园是一个集休闲、文化、艺术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地规划项目。
滨海湾花园内部拥有多个花园和景观区域,包括亭台楼阁、水景、雕塑等。
这些景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绿地空间,成为了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地规划的成功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功能需求等。
环境规划知识要点
1.环境规划: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规划的内涵:●目的:科研理解为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任务:促进“社会一经济一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依据一定区域内有限的环境资源与承载能力,对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约束。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开发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以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
●内容: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
●内容: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3.环境规划的功能●(1)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5)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4.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用整体、系统的观点、把环境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紧密的把各个规划技术环境关联起来进行。
●综合性:协调多个部门、采用多种措施、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
●区域性:因地制宜、融入地方特征。
●动态性:快速响应和更新能力。
●前瞻性:是对未来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作出的预先规划。
●信息密集:确保搜集到的信息完全、准确和可靠。
●政策性强:需依据有关环境、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进行。
5.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经济、城乡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系统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原则●强化环境管理原则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与体系●评估调查和评价模拟与预测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定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提出保障措施。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管理: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三同时”制度: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4.环境容量: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5.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6.环境绩效: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7.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
8.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9.污染预防:减少污染废物及防止污染的策略。
10.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
11.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12.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
13.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
14.环境管理体系:是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环科1101 2014.5.91.环境规划的功能:(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3.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一)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二)环境调查和评价;(三)环境模拟与预测;(四)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六)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七)保障措施4.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5.环境容量的概念、组成、分类概念: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
或:在保证达到预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环境单元所能够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一个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组成:环境容量=基本环境容量即差值容量+变动环境容量即同化容量基本环境容量=(Cs-C)*V变动环境容量=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分类:依据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生物环境容量依据污染物划分:有机污染物环境容量重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环境容量6.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及其与环境规划的关系概念: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绿规整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名词解释1、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如城市的工厂、住宅、公园等城市设施的建筑活动,都要由土地来承载,而且各类功能用途的土地经过规划配置,使之具有城市整体而有机的运营功能。
2、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3、城市绿地系统:由一定量与质的各类型城市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选择题:1、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城市规划阶段:1、城市总体规划、2、分区规划、3、控制性详细规划、4、修建性详细规划2、最早影响城市交通的规划纽约中央公园、伦敦伯肯海德公园、芝加哥公园、波士顿公园系统——翡翠项链3、城市美化运动及实施的措施最早美国开始1893 芝加哥博览会城市美化运动的起点4、《雅典宪章》——生活、工作、游憩、交通5、综合性公园的一般规模和服务半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设有游戏性体育设施。
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hm2(1)全市性公园(G1111):面积10-100hm2,服务半径2000-3000m(2)区域性公园(G112):面积5-10hm2,服务半径1000-1500m填空题:1、影响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①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温度、降水与湿度)④地形条件2、城市绿地总体规划布局模式有哪些?(1)点状系统(2)环状系统(3)网状系统(4)楔状系统(5)放射状系统(6)放射环状系统(7)带状系统(8)指状系统3、避难地点的相关指标和规模(1)避难时间:1h/人,全体2小时。
(2)避难绿地服务半径:紧急:0.5km,步行10min到达固定:2km,步行1h到达(3)避难场所的面积;紧急:1hm2,考虑容纳至少500人固定:标准25hm2,最小10hm2(4)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标准2m2,最小1m24、按我国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规定:避难场所及通道有哪几个?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中心避难场所5、城市绿地的功能有哪些?(1)生态功能(2)城市形态控制功能(3)游憩功能(4)景观功能(5)防灾功能(6)环境监测功能(7)经济功能6、四个主要影响城市公园发展的系统。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suojian_最新修正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ZL)一、名词解释。
1、说明书: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2、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道路分级: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4、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5、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6、交通道: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7、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8、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9、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10、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11、安全视距: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12、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13、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1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15、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16、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1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18、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19、居住区:广义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狭义讲是指由城市主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
20、覆盖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全
绿化:即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
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包括:(1)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2)植物生长占大部分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3)农业生产用地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所组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利用一定规律、利用自然物质制造的“人工环境”;城市化的过程是人和自然分离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破坏环境的过程;城市绿地是将自然引入城市,是人与城市间充满自然气息的过渡空间。
人们的聚居由群落到村镇到城市逐步地离开了自然,也可以说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把人和自然分隔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过程。
而城市园林绿地则可认为是在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们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二自然”。
随着人类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人工环境的扩大和物质生产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人对自然精神和环境的追求,因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园林发展的基础。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强有力的手段对自然资源采取了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学”、“环境学”则从理性上确定了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人工与自然相平衡,城市与园林相协调的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
人们希望在令人窒息的城市中寻得“自然的窗口”,在人工沙漠中建立起“人工的绿洲”。
园林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综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指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废物处理、气候变化适应等。
下面将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会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计划、政策、项目等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3.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规划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5.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保护和恢复的活动。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等。
6.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是指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活动。
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7.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估是对环境状况进行连续观测和评估的活动。
环境监测与评估可以提供环境变化的数据支持,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适应是指通过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采取适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适应包括改善城市规划、提高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等。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考虑项目的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考点总结
绿地规划考点总结1城市三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2《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应具有以下功能:居住,工作,交通,游憩3城市化3.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3.2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3.3计算公式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4城市化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诺瑟姆的s形曲线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需要较长时间达到城市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30%加速阶段短时间内城市化水平由30%达到60%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城市化增长速度在此趋于缓慢或停滞5城市问题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并主要通过食物链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个生物和环境的结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城乡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分为8大类: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的统称·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6规划人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应不小于5.5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应不小于12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7(p32)古代城市里的园林主要以皇家宫苑和贵族宅院为主,而平民百姓能够进入的公共园林,多以寺庙附属庭院的面貌出现8(p34)英国摄政公园和伯肯海德公园9(p35)法国巴黎规划的内容和意义?0(p36)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特点和影响?什么是公园系统?波士顿“翡翠项链”是什么?11(p39)田园城市的作者,特点,意义,实例12(P41)带状城市作者,特点13光明城14广亩城市15工业城市16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17伦敦环状绿带18美国绿带新城19日本公园绿地20生态规划思想21生态城市应满足的八个标准22(p53)生态网络由自然保护区及其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系统,这些连接系统将破碎的自然系统连贯起来。
环境保护法规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法规基础知识
1. 环境保护监管概述
环境保护监管是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防止污染和破坏而制定的法规和标准。
主要涉及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废物处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等环节。
2. 主要法规和标准
•环境保护法(2020 年修订版)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土壤污染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3.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1.项目筛选
2.环境影响报告编制
3.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4.环境监测和管理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ISO 14001:2015
2.环境管理部门职责
3.环境目标和指标
4.环境培训和意识
5. 环境监测和报告
1.环境监测计划
2.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3.环境报告编制
4.环境信息公开
6. 环境许可证和审批
1.环境许可证申请
2.环境许可证审批
3.环境许可证管理
7. 区域和国际标准对比
•中国: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
•美国:NEPA(国家环境政策法)
•欧盟:EIA(环境影响评价)
•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8. 案例分析
•例 1: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例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例 3:环境监测和报告案例
执行摘要
本文档旨在为环境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提供环境保护法规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监管概述
•主要法规和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监测和报告
•环境许可证和审批
•区域和国际标准对比
•案例分析。
绿规考试内容整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大、中、小城市的划定标准2、城市的定义3、城市及城市化水平的定义4、城市热岛效应绿地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城市热环境状况)5、绿地分类五个大类的定义,对各小类的理解,三个指标公式,绿地率与绿地覆盖率的区别,对条文说明的理解,各绿地率的指标规定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防护绿地:用地独立,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
主要包括卫生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广场绿地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附属绿地:附属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除“绿地与广场用地”)的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用地中的绿地区域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公式: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各绿地率的指标规定1、如何理解规划含义规划,通常的含义是选择、设定未来的某一时点的目标?,相对于那时的目标对比现实状况,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手段使现实向目标发展,趋向于、接近于目标。
规划具有多种含义:①“规划”?的过程②这种过程的结果规划是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的”计划”,这种计划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意图。
规划是实际行动的指导,因此目标必须具备确定性、专一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其作为实际行动的基础,更应充分考虑实际行动中的可能情况,以及对未知的可能情况做具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规划存在的漏洞或实际行动中的可能情况的发生所产生的不可挽回的后果或影响。
规划需要准确而实际的数据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到细节的设计。
依照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制定有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行动方案。
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整理
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整理环境规划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领域,它涉及到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的整理。
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环境规划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其中包括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环境防治、环境治理等方面。
同时,在环境保护中,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水源保护、生态建设、动植物保护等。
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的总体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人口密度等方面。
城市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建筑风格、绿化率等方面。
三、土地规划土地规划是指针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所进行的规划。
其中包括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
土地规划需要考虑到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的利用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针对城市、地区和国家交通发展所进行的规划。
其中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方面。
在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网络、交通安全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交通的环保问题,例如车辆排放、交通噪音等。
五、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进行的管理。
其中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等方面。
在资源管理中,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以上是环境规划管理知识点的整理。
在实践中,环境规划管理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综合性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到环境、资源、城市、交通等方面。
绿地规划知识点总结大全
绿地规划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绿地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绿地规划的基本概念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内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使城市内绿地资源合理分布和利用,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
2. 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合理利用原则:深入研究城市绿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制定合理的利用方案。
(3)文化原则: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绿地规划,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4)景观原则: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和宜居性。
(5)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对城市绿地资源的长期规划和保护,实现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地规划的内容要点1. 绿地规划的范围(1)城市公园:城市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通常设有草坪、湖泊、花园等。
(2)绿化带:沿街道、河流或高速公路等地段设置的绿地带,起到隔离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
(3)社区绿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通常包括植草坪、篮球场、花园等。
(4)森林公园:位于城市郊区或卫星城的大型公园,有较大的面积和自然生态环境。
2. 绿地规划的设计要点(1)功能分区:根据绿地的用途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2)景观设计:通过植被配置、地形起伏、水体布置等手段,打造具有美丽景观的绿地。
(3)生态保护:保护珍贵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4)交通布局:合理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汽车道,提高绿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5)设施设置:设置休息座椅、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场地等设施,提升绿地的利用价值。
3. 绿地规划的管理和维护绿地规划的管理和维护是绿地规划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对绿地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才能确保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和维护的要点包括:加强绿地资源的保护、提高绿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绿地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等。
三、绿地规划的实践案例1. 纽约中央公园规划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公园,据说是美国最被民众喜爱的公园。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的定义(名词解释):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实施主要以为主导。
3.实质:一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科学决策活动。
4.环境规划的内涵(简答题)环境规划的对象是:“”复合生态系统(必考)环境规划的任务(目的)是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环境规划的依据是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作出的综合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5.环境规划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的投资获取的环境效益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7.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时间分:(必考)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
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
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必考):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按性质划分8.例题: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环境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第二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1.环境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和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的开放系统。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
一城市园林绿地涵义根据绿地建设的需要,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批准为行业标准,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首先对城市绿化做了明确的定义,即:“所谓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范围内用于绿地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二、功能与作用1。
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2、环境保护功能(1)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杀菌)、水体和土壤,防御放射性污染(2)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气温、湿度、气流)(3)降低城市噪声3、使用功能:休息娱乐活动:观光游览:度假、休疗养4、景观功能: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5、防灾减灾功能:防火避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有利于备战防空三、分类(一)城市绿地分类(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一)城市绿地分类1、公共性绿地:特点:群众性:全部市民均可享用,面广为休息而设要有相应的设施2、专用性绿地:机构或事业单位内3、私有性绿地:私人所有(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式,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它们分别是:5个大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13中类:公园绿地中的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G41居住绿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
11小类:综合公园中的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中的G121居住区公园、G122小区游园;专类公园中的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园、G137其他专类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能保证这份资料的完整性哦O(∩_∩)O国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发展历程中三种绿地模式1.理想绿地模式——“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明确提出在城市中心配置公园,在城市外围配置永久性的环城绿地,希望通过环城绿地控制城市规模,防止城市蔓延成片。
霍华德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乡的优点,形成互相吸引的结合体,这种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
2.生态绿地模式——麦克哈咯的《设计结合自然》,该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
运用叠加法分析评价环境状况。
3.功能绿地模式——绿地系统是由不同功能的公园绿地和林荫道、公园路组成,是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产物。
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
1876年第一个绿地系统总体规划——波士顿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出台,波士顿的“翡翠项链”。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和粉尘;杀菌;增加空气负离子;净化水土。
2.改善城市气候:调节温度;调节湿度: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
调控气流(楔形绿地)。
绿地有利于促进城市空气的气流交换,产生微风并改善市区的空气卫生条件。
夏季,通过带状绿化引导气流和季风,对城市通风降温。
冬季及暴风袭击时,绿地中的林带则能降低风速,保护城市免受寒风和风沙之害。
3.降低噪音4.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5.减灾防灾(北京海淀公园):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沙土、防止沙尘随风飞扬;城市防风林带可以降低风速,从而滞留沙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表土流失。
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地下水量;防御放射性侵染和有利备战防空:阻隔和过滤吸收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监测环境污染:利用植物的敏感性来监测环境二、园林绿地使用功能三、园林绿地的景观形象功能城市规划相关术语与概念绿地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园林绿地总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市民平均可分享的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绿地面积(单位:㎡/人)。
三维绿量: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m³)。
三维绿量是应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的立体绿量。
绿化覆盖面积: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以乔木、灌木、地被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共绿地面积之和。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m2/人)。
公园服务半径: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居民住地的距离。
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沿城市辐射线方向插入城市内的绿地,因其在城市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它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一切已经建成的绿地、已经规划但未建设的绿地和以前没有规划但拟在规划修编时新增加的绿地等。
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P55页的内容自己看哦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1.时代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
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一般来说,面积标准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不同,绿地数量亦不同。
例如美国就有这样的规定,即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公园,每人平均约40㎡;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公园,每人平均约20㎡;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公园,每人平均约13.5㎡。
3.城市性质——不同的城市性质对园林绿地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工商业城市与宗教、文化、政治性城市对绿地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以风景游览、旅游、休憩疗养、文化、政治等性质为主的城市,由于游览、美化功能的要求,其绿地指标相对要高些。
4.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城市绿化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所处的纬度、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
一般而言,在低纬度地区绿地面积可以多些;城市用地地形起伏大、城市中不宜建筑地段(如陡坡、冲沟等)绿地面积可以多些;山岳、湖海地段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多些;水源比较丰富,且分布均匀的城市,由于浇灌和维护方便,可以辟作绿地的可能性也就大些。
5.国民素质——国民素质主要指文化修养的程度。
一般来说,综合素质高,国民对城市绿地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因而绿地指标也就高。
此外,每个国家的国民对自然的向往程度和爱好体育活动的内容都各有特点,如英国人喜爱足球,日本人喜爱柔道、剑术和摔跤,美国人喜欢高尔夫球,中国人喜欢太极拳等,国民的爱好不同,因而城市绿地的面积也有所不同。
1、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的比率不低于30%。
2、城市道路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绿化,其中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的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3、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m。
4、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30%。
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中的绿地率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宽幅不少于50m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5、声场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率不低于2%。
6、属于旧城改造区的,可比本条第1、2、4项规定的指标低5个百分点。
P61页的公式亲们自己写进去,我留空了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城市绿化的规划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等。
1.城市绿地面积城市绿地面积计算公式: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
计算公式:3.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绿地面积。
计算公式:4.城市绿地率——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5.城市绿化覆盖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平面投影面积测算,但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系统的布局原则公园绿地布局首先应满足居民游憩需要,城市各级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的布置,应符合均匀率要求,千米均匀率应覆盖全市居住区。
城市防护绿地应满足工业卫生、生态保护、交通地带和城市组团的防护要求。
楔形绿地的布置应满足减少“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等要求,应利用夏季盛行风向以及自然地形、水系等条件,进行楔形绿地建设。
城市带状花园绿地的设置应满足道路景观、滨河景观、铁路景观以及生态保护布局要求。
结合上述绿地布置,在城市中建立各绿地间的有机联系。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形式(大家去64页看看图)点状绿地布局环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组合式绿地布局市花和市树的选择建议1、主要从乡土的或已有较长栽培历史的外来树种中进行选择;2、适应性强,能在本地城区广泛推广应用;3、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4、影响力大,知名度高,或为本地特有,或富有特殊文化品味;5、市树以乔木为佳,体现其雄伟,同时要求树形好、寿命长;市花要求花艳或花形奇特。
古树名木的含义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体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规划文件的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的编制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则、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1、规划文本规划文本以条款的形式出现,格式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遍植纲要(试行)》的要求进行,文本的编写要求简捷、明了、重点突出。
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总则(包括概况、规划目的、期限、依据、原则等),规划目标与指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规划,城市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分期建设规划,实施措施共十大章节。
2、规划图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图;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系列图(包括公园绿地规划图、生产绿地规划图、防护绿地规划图、附属绿地规划图、其他绿地规划图);城市绿地系统分区规划系列图;城市绿地规划分期建设实施图;城市绿地近期建设规划图。
规划图纸的比例可用1:1000、1:5000、1:10000或1:25000.3、规划说明书规划说明书对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的详细说明、解释和阐述,篇幅一般要比规划文本长。
4、基础资料汇编或规划基础资料居住区用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P154)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用地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见P154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上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也包括在内。
1、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使用,其服务半径以不超过300m为宜。
2、宅旁绿地指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其大小、宽度取决于楼间距,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
3、配套公建绿地指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
4、道路绿地指居住区内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
1、居住区(小区)绿地率居住区(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小区)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居住区(小区)绿地率=居住区(小区)各类绿地面积/居住区(小区)总用地面积2、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绿地(居住区中心绿地、居住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面积与居住区居民人数的比值(单位:平方米/人)。
计算公式为: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区居民人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规定,新区建设的居住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城区改建的不宜低于25%。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公共绿地由哪几部分组成?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在住宅间距内的组团绿地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影印线范围外”,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城市道路的功能凯文。
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
分车绿带宽度要求:(我下面好像写了)行道树种植间距: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术语及相关规定:1.道路绿地——指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