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基础知识十四练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

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

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019年中考物理二十个实验专题知识总复习资料【极力推荐】

2019年中考物理二十个实验专题知识总复习资料【极力推荐】

物理基本实验技能――力学专题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考试要求】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操作要点】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要做到“五会”:一会认(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二会放(摆正、对齐);三会看(视线垂直于刻度尺面);四会读(估读);五会记。

【解题指导】[例题1] 图2—1—1中所测物块的长度是 Cm。

[分与解]本题主要考查“五会”中的会认、会读、会记。

长度测量中要求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mm,所以在记录结果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正确记录结果为1.85cm(1.84cm或l.86cm也正确)。

[例题2] 如图2—1—2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分析与解]本题与例题1相比,只是在刻度尺分度值上有变化,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cm,所以记录结果应为3.8cm(3.7cm或3.9em也正确)。

[例题3] 如图2—1—3所示,木块A的长度为cm。

[分析与解]本题中刻度尺的起始测量点不是零刻度线,所以,在记录结果时不要盲目记录为4.56cm,正确记录结果为3.56cm(3.55cm或3.57cm也正确)。

[友情提示]长度的测量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题目,难度小,分值高,做题时务必做到“五会”,特别要注意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的读法,零刻度线损坏的刻度尺的读法,以及被测物体正好压到刻度线时的补零问题。

【针对训练】1.如图2—1—4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cm。

2.如图2—1—5中,木块B的长度为 cm。

专题二调节托盘天平【考试要求】会调节托盘天平。

【操作要点】(1)天平调平,必须先调底座水平,再调横梁平衡,顺序不可错。

(2)托盘天平的底座不需要调节,但必须说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即表示底座已经水平。

(3)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调,即反向调节。

(4)指针摆动不定时,只要左右摆动幅度一样,就可以认为横梁平衡了,不必等指针静止后再使用。

(5)天平调平后,不要移动底座位置,也不要再调节平衡螺母。

2019中考物理一轮练习专题知识训练-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2019中考物理一轮练习专题知识训练-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2019中考物理一轮练习专题知识训练-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 教学内容:机械能与内能旳相互转化二. 教学重点、难点:1、做功改变物体旳内能;机械能和内能旳相互转化2、热机及其种类和工作原理3、热值旳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及简单旳热值计算。

三. 主要知识点:1. 做功改变物体旳内能,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做了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

2.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所产生旳高温高压旳燃气旳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旳装置A. 汽油机:a.构造b. 工作过程: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能旳转化情况:吸气冲程,没有能旳转化;压缩冲程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混合气旳温度升高旳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对外做功旳是排气冲程。

3. 燃料旳热值;A. 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旳物理量,每种燃料都有自己旳热值。

B.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旳热量,叫做这种燃料旳热值。

用符号q表示。

C. 单位:J/kg,如酒精旳热值是3.0×107J/kg,表示质量为1kg 旳酒精完全燃烧时所放出旳热量是3.0×107J。

D. 计算公式:Q放=qm【典型例题】例1. 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旳是()A. 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

B. 用酒精灯对烧杯中旳水加热。

C. 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D. 烧开水时,蒸气将壶盖顶起。

分析:本题考查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旳关系。

要点和分析如下:1. 要求物体旳内能“增加”。

选项D为蒸气对壶盖做功后,内能减少,不符合题意2. 增加物体内能旳方法必须是对物体“做功”。

选项B、C使用旳方法均为热传递,不合要求解答:正确选项是A。

说明:改变物体旳内能旳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进行相关旳判断时,一要看是否有力,二要看该力是否做功;还要看是否发生了热传递。

例2. 用比热是0.13×103焦/(千克℃)旳铅与比热是0.22×103焦/(千克℃)旳锡混合成比热为0.18×103焦/(千克℃)旳混合金属,铅与锡旳质量配合之比为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一: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一: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一:声现象一、选择题1.(2019湘潭,17)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浮力B.紫砂壶属于连通器C.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D.正在发声的编钟在振动2.(2019徐州,1)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2019天水,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4.(2019孝感,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5.(2019益阳,2) 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6.(2019咸宁,14)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

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史。

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D.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7.(2019绵阳,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

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 响度变小C. 音调变高D. 音调变低8.(2019赤峰,5)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9.(2019东营,7)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正在进行航空物探试验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无人机匀速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地面操作人员通过超声波向无人机传递信息D.试验飞行中的无人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10.(2019东营,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练习——信息的传递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练习——信息的传递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信息的传递专题1.(2019云南,1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如图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着陆后成功利用自带相机完成拍摄,并借助“鹊桥”中继星传回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月地之间信息传输是靠电磁波。

电磁渡传播速度与光速(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嫦娥四号”的腿上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目的是通过来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适于在松软的月球表面实现稳定着陆。

2.(2019辽阳,15)如图是一款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它正在监测一名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

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智能手机通过波接收监测仪的数据;手机屏幕上的彩色影像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2019河南,3)4.(2019怀化,27)华为Mate8手机充满电后电板储存的电能为1.38x10-2 kW・h,相当于J (结果精确到0.01);华为的5 G技术领先全球,5G支持下的超高清、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5.(2019济宁,)电磁波的传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密闭的塑料容器中能正常接收到呼叫信号,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中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选填“塑料容器”或“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6.(2019威海,13)人们在使用手机时,芯片上晶体管中的电阻会发热,是将电能转化为能;手机通话过程中,是利用来传递信息的。

7.(2019淄博,18)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景影像图,传输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嫦娥四号的巡视器——玉兔二号质量为135g,与月球表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8m2,玉兔二号对月球表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N/kg,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地球上的1/6);玉兔二号移动很慢,速度约为250m/h,累计在月球表面行驶了120m,用时约为________h。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题练习题:密度计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题练习题:密度计

密度计1.(2019长春,24)学习浮力知识后,小明利用可以测量压力大小的数显测力计和刻度尺进行如下实验:(1)将果汁装入轻质小瓶(小瓶和瓶盖的质量、厚度均不计),拧紧瓶盖后测出重力;G(选填“>”、“=”或“<”).(3)用数显测力计将小瓶缓慢压入水中,数显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4)如图乙所示将小瓶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小瓶静止时竖直漂浮.比较甲、乙两图可知ρ液ρ水(选填“>”、“=”或“<”).测出此时小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1.(5)将小瓶倒放在图乙的液体中,小瓶静业时竖直漂浮、测出此时小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h2.比较可知△h1 △h2(选填“<”“=”或“<”).2.(2019威海,11)一个质量为80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ρ=1×103kg/m3,g=10Nkg,瓶壁厚度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A.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B.玻璃瓶底的面积为50cm2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75g/cm3D.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4.8N3.(2019上海,26)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以及F0和F 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A 钟换为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二所示.①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 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②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 的数指,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而到液面的深度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③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液体密度ρ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④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牛,高度为厘米。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热学: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压强: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电路:1物体带电的标志: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的性质)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4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5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6验电器的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7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8电子电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它是1.6*10^-19库.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10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1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1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1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1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1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1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初中物理所有公式: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J.常用单位有:度(kW•h),1度=1kW•h=3.6×106J.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s).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W(国际);常用单位有:kW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J;t→s;U→伏(V);I→安(A)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②如果W用kW•h、t 用h,则P的单位是kW.10.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1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J);I→安(A);R→欧(Ω);t→秒(s).)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13.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V,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14.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1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1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初二物理电路的组成知识点总结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七.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6、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7、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应用(u) ( v )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u = 2f 等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f < u <2f 放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u = f 不成像u < f 放大虚像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初二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总结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 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 —50℃ 1℃同上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10. 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11. 升华和凝华现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1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电路: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1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13、电流用符号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17、电压U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19、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20、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④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⑤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能及其转化基础知识: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12、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3、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还表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5、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16、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17、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18、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19、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21、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22、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23、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24、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25、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2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27、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28、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29、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升=cm(t-t0)(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cm△t降=cm(t0-t)③Q吸=Q放(※关系式)3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31、热机: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燃机等.3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3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在构造上,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在吸取燃料时,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在点火方式上,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在使用上,汽油机比较灵巧,柴油机比较笨重,但柴油机效率高,功率较大,柴油价格比汽油便宜,因此多用在拖拉机、坦克、轮船、载重汽车上.34、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火箭喷气发动机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不受高度限制.35、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千克.36、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专题练习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专题练习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专题练习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小平面镜上.(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2.小华在学习光学时,完成了以下的实验.(1)如图甲,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乙,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2)小华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小华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4)小华从平面中观察到了小明,小明也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了对方.这一现象说明了:.(5)小明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4.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很有必要,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2).5.(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20°2 40°40°3 60°60°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记下像与物的位置;③移动蜡烛(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6.小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他应将硬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当他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时,可在ONBC面内看到反射光.(2)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可沿ON折转的硬纸板,折转硬纸板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利用光的反射可以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2所示,在镜子中出现了小灯泡很多个像.产生此现象至少需要块平面镜.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垂直于镜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并用量角器测出∠AON=∠NOB,是为了得到结论.接下来,将硬纸板和镜面M不垂直,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时,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能”或“不能”).(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竖直放置的纸板向后缓慢旋转,发现F上反射光线消失,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不在”)同一平面内.(3)在此实验中为了更好观察到光线,硬纸板的表面最好做成(选填“白”、“黑”)色的、(选填“光滑”、“粗糙”)的.8.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 的径迹,(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OF.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2)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小华应当通过多次改变,多次进行实验.(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9.如图所示,小张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张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画出过A点放置的平面镜.10.小文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1)依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3)实验中白色纸板的作用是:.(4)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新的反射光线沿着原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参考答案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小平面镜上.(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粗糙的(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一定垂直(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分析】(1)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可的出结论;(2)(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纸板一定与平面镜垂直;(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知,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此时B面上没有反射光线.故答案为:(1)粗糙的;(2)一定垂直;(3)不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小华在学习光学时,完成了以下的实验.(1)如图甲,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C.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乙,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分析】(1)蜡烛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射在半透明纸上,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烛焰的像;像的大小与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有关,若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若像距小于物距,像小于物.(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掌握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解答】解:(1)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像到小孔光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选C.(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当E、F两块板共面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当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E、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时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C;(2)漫;不能;在.【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点,以及像物大小关系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2)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能够知道结论的得出过程.3.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量角器.(2)小华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小华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小华从平面中观察到了小明,小明也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了对方.这一现象说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小明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分析】(1)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用到光源、平面镜、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编号即可解决无法区分的问题;(3)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如果不垂直,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5)实验中用平面镜无法看到平面镜后面的蜡烛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可解决此问题.【解答】解:(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需要光源,由题意知,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用激光笔做光源;(2),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由于光路具有可逆性,因此小华从平面中观察到了小明,小明也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了对方;(5)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即可以成像,同时能看到镜后和像对比的蜡烛,即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并能比较像物大小关系.故答案为:(1)量角器;(2)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3)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玻璃板.【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4.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漫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很有必要,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应描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存偶然性.【分析】【设计与进行实验】(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3)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5)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分析与论证】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评估与交流】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解答】解:【设计与进行实验】(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实验时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三条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只不过不在纸板所在平面,故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同一平面上;【评估与交流】(1)因为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所以应描述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故答案为:【设计与进行实验】(2)漫;(3)可逆;(4)不能;(5)不能;【分析与论证】(2)同一平面内;【评估与交流】(1)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应描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还要注意光路具有可逆性.5.(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20°2 40°40°3 60°60°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与物的关系;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记下像与物的位置;③移动蜡烛A(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分析】(1)①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②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③法线是指垂直于界面的直线;(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确定确定像的位置,运用了替代法.要比较像与物距离的关系,需借助刻度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②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①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点燃一只蜡烛,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与物的关系;②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确定像的位置.③移动蜡烛A,重做实验,未点燃的蜡烛处在像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点燃的蜡烛和未点燃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通过分析可知,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故答案为:(1)①B;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不能;(2)①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与物的关系;②重合;③A;相等;垂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6.小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他应将硬纸板ABCD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当他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时,可在ONBC面内看到反射光.(2)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可沿ON折转的硬纸板,折转硬纸板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利用光的反射可以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2所示,在镜子中出现了小灯泡很多个像.产生此现象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分析】(1)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2)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同时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利用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确定平面镜的个数.【解答】解:(1)硬纸板ABCD必须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才能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通过向后折硬纸板,观察现象,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在镜子中出现了小灯泡很多个像,可利用两块垂直的平面镜得到该现象,因此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故答案为:(1)垂直;(2)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两.。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练习卷:阅读理解 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练习卷:阅读理解  含答案

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卷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有叶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安全等特点.无叶电风扇开始工作时,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1)无叶电风扇比传统有叶电风扇更加安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2)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从出风口通过的空气质量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进风口流进的空气质量.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3)生活中与无叶电风扇原理相同的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一例即可).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饭锅中的磁钢限温器电饭锅是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它利用磁钢限温器来控制煮饭过程中的最高温度,磁钢限温器结构如图所示,它由永久磁钢、感温磁钢和弹簧等组成,感温磁钢及其外套由弹簧支撑.永久磁钢的磁性不变,感温磁钢的磁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温度达到103 ℃时,感温磁钢失去磁性.煮饭时,按下电饭锅的按键,永久磁钢和感温磁钢吸合,同时带动连杆使加热开关闭合,电热盘通电,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感温磁钢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感温磁钢与永久磁钢分离,同时使加热开关断开,按键跳起,电热盘停止加热.(1)电饭锅煮饭时,电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能.(2)按键未按下时,弹簧处于________(填“压缩”“原长”或“伸长”)状态.(3)在磁钢限温器工作过程中,感温磁钢没有磁性的是( )A.按下按键时B.加热升温过程中C.按键跳开时D.降温过程中(4)小明发现用该电饭锅烧开水,当水沸腾时电饭锅的按键没有跳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风寒温度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 5 ℃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 A .辐射 B .传导 C .对流 D .汗液蒸发(2)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象.(3)当气温为5 ℃,风速为35 km/h 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________.(4)根据所给数据,用T 表示风寒温度,t 表示气温,v 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1)当温度为5 ℃、气压为104 000 Pa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4.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之后,教师让学生考察日常生活中有关的能量转化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小闵说:有资料显示,气象站要每日放飞探空气球,气球下吊有测量仪器,气球和仪器一起匀速上升,它们的机械能增加了,这部分增加的机械能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1)接着小军补充说:前几天我买了一个氢气球,不小心氢气球飞上了天,在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了,这部分增加的机械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在激烈的讨论下,首先大家排除了由空气的内能转化而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么增加的机械能究竟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老师做了以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液体和气体很多时候具有相似的性质,我们不妨先看看木块在水中上浮的情况.实验发现,当撤去对木块的压力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块上浮.木块升高了,机械能增加了,而这时,会有一部分水下去填补木块原来占据的位置,此外,当物体最终漂浮后,水面有所下降,所以水的重力势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3)假设气球在空气中上升和木块在水中上浮原理是相同的,你能解释小闵、小军提出的问题吗?请试着分析一下. 5.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空气动力空气动力是指空气与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当我们快速地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会“嗖”地一下飞出去,这时气球受到了气动力.我们再观察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一个针管的活塞推到底端,并通过一个胶管与一个吹了气的气球相连.用力挤压气球,发现活塞被顶起.这个实验说明空气作为动力对活塞做了功.被压缩的气体压强变大,能对外做功.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能将空气作为一种“能源”,变成一种推进物体前进的动力呢?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人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多种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叶片或者活塞运动的发动机,即叶片式、活塞式空气发动机.图乙是某新型的空气发动机汽车.它共有4个压缩空气缸,总容量为90 L,可储存标准大气压下90 m3的空气,其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54 km/h,平均每加一次气能行驶200 km或10 h.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充气方式有两种:一是使用车辆自带的空气压缩机,使用家庭电路作为电源,就可在4 h内完成充气;二是到指定的加气站,可在短短3 min内完成充气.由于空气发动机不直接使用燃料,因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操控方便、“零排放”的优点.即使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某些缺点,在科学界引起不小的争议,但这项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甲乙(1)压缩空气动力汽车与汽油机相比优点是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2)分析上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正确的选项多于一个).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飞出去,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靠气缸内空气燃烧产生能量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有能量的损失(3)资料表明,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对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人机作为空中平台,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高现实性的优点.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电池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例如,1 mA·h是指以1 mA的电流能连续工作1 h.帧·秒-1是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甲乙(1)人们是利用遥控器通过________传输信息操控无人机的,其有效操控距离至少为________km.(2)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如图甲所示,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一辆小轿车在通行0.5 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110帧,据此判断小轿车是否超速?(3)如图乙是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在0~5 s内,无人机受到的升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4)为增大小型无人机的巡航时间,请从研制方面,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第14讲电功率第一节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测试1-2019~2020学年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第14讲电功率第一节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测试1-2019~2020学年度

第14讲电功率第一节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建议答题时间:50分钟)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 (2017河南)某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在8亿千瓦时以上,“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 电能B. 电功率C. 电流D. 时间2. (2017连云港)智能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频繁地使用会导致它的电能消耗很快.当手机“电量”所剩无几时,通常可以将其设置成“省电模式”来延长使用时间.这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 )A. 增大电池电压B. 增加总功率C. 减小总功率D. 降低散热能力3. (2017巴蜀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电阻R1和R2的连接方式为并联B. 若R1短路,电流表示数将变为零C. 若R2断路,电压表示数将变为零D. 若R1大于R2,R1的电功率将大于R2的电功率4. (2017哈尔滨)两定值电阻R1=10 Ω,R2=5 Ω,现将R1、R2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 V,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R1、R2电流之比为1∶2B.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C. 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2D. 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等于2.7 W5. (2017毕节)有两只分别标有“6 V 3 W”和“9 V 3 W”的小灯泡L1、L2,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1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样大B. L1和L2串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一样亮C. 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大D. 将L1串联一个12 Ω的电阻,接在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L1也能正常发光6. (2017黔西南州)标有“6 V 1.5 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约为( )第6题图A. 24 Ω0.67 WB. 20 Ω0.96 WC. 24 Ω0.96 WD. 20 Ω0.8 W7. (2017聊城改编)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 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第7题图A. R0的阻值是10 ΩB.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25.6 WC. R0的最小功率是3.2 WD.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0 Ω二、填空题8. (2017抚顺)如图所示为小桐家的电能表,此时示数是________kW·h,单独接入某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消耗0.01 kW·h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过________转;她家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___W.第8题图9. (2017大渡口区二诊)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若某家用电器的电阻为1 100 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 A,则在10 s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10. (2017曲靖)将标有“6 V 3 W”和“6 V 6 W”的灯泡L1、L2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6 V的电路中,灯泡________两端的电压较大.通电1 min,L1、L2消耗电能之比为________.11. (2017重庆八中一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从1 A变化到2 A,此时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从9 W变化到12 W,则R1的电阻值是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__V.第11题图12. (2017南岸区指标到校)分别标有“6 V 6 W”和“6 V 3 W”的甲、乙两只灯泡,经实验测得其I -U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现将甲、乙两灯串联后接在8 V的电源上,则甲灯两端电压为________V,两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是________W.第12题图13. (2017镇江)图甲中,电源电压U=6 V,R为定值电阻,通过灯泡L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5 V,则电路中电流I=________A,灯泡功率P=________W,定值电阻R=________Ω.第13题图三、论述计算题14. (2017南岸区指标到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 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求:(1)电源电压;(2)通电1 min电流通过R2所做的功.第14题图15. (2017南开下半期考试)“感恩父母,为天下父母洗脚”.冬季来临,张老师为父母买了一款如图甲所示的电加热足浴盆.在只用加热功能时的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热丝电阻分别为R1、R2,若足浴盆处在“加热”状态正常工作时,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有75%被水吸收.请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计算.[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1)如果足浴盆中的水位刚好到最高水位,水温由14 ℃加热到44 ℃时,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2)水位刚好到最高水位时将水从14 ℃加热到44 ℃需用多长时间?(3)电阻丝R1的阻值为多少?满分冲关一、选择题1. (2017贵阳)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20 Ω.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题图A. 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当电压表示数为3 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 ΩD.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 Ω时,R消耗的功率为0.8 W2. (2017南岸区二诊)小明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出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小球,小车始终在平直的轨道上向右运动.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所受的压力增大而减小,当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绝缘球对小车的挡板及压敏电阻的压力均为零,压敏电阻R的阻值最大.小车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 V,电阻R0为5 Ω,小车在0~10 s内的速度为0.5 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题图A. 小车在0~20 s内,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压敏电阻所消耗的功率是6 WB. 小车在0~10 s内,压敏电阻R的阻值都是10 ΩC. 小车在0~10 s内通过的路程是5 mD. 小车在10~20 s内做加速运动3. (2017山西)酒驾易造成交通事故,利用酒精测试仪可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R1为“气敏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与它接触到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60 Ω,电源电压恒为12 V.若酒精气体浓度≥0.2 mg/mL时,则判定被检者为酒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被检者的酒精气体浓度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小B. 电流表的示数为0.12 A时,判定被检者为酒驾C. 电压表示数为3 V时,R2消耗的电功率是0.45 WD. 被检者酒精气体浓度为0.2 mg/mL时,电压表的示数是4 V二、填空题4. (2017巴南区指标到校)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1 A,R2消耗的电功率为1 W,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R2消耗的电功率为 1.8 W.则当滑片P从a移到b的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________W.第4题图5. (2017南开阶段测试)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点移到B点,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变阻器在A、B两点时消耗的功率恰好相等,而滑片P在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刚好等于5R0,则滑片P在B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________R0.第5题图6. (2017威海)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2 V保持不变,小灯泡L的规格为“6 V 3 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R1的阻值为____Ω;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要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整个电路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W.第6题图7. (2017巴蜀二模)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3 V 保持不变.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在AB 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U 1,电流表示数为I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B 端时,电压表示数为U 2,电流表示数为I 2.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 3.已知:R 2=1 Ω,U 1∶U 2=3∶4,I 2∶I 3=1∶6.则I 1∶I 2=________,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在中点时,通电1 min 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是________J.第7题图8. (2017西大附中一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 V ,滑动变阻器R 1的规格为“50 Ω 2 A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小灯泡上标有“6 V”字样.若开关S 、S 1、S 2都闭合,当滑片P 在b 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28 W ,则定值电阻R 0为________Ω;若开关S 闭合,S 1、S 2都断开,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R 1增大到3R 1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变化了2.7 W ,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________W .(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第8题图三、论述计算题9.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检测某传感器R 1(该传感器可看作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 0上标有“20 Ω1 A”字样,传感器R 1上标有“0.9 W”字样,定值电阻R 2=20 Ω,若只闭合开关S 、S 1,调节滑片P ,当传感器R 1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示数为3 V ,若只闭合开关S 、S 2,调节滑片P 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求:(1)传感器R 1的电阻是多少?(2)电源电压是多少?(3)闭合所有开关,调节滑片P 至最右端,10 min 内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第9题图10. (2017重庆八中一模)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 =10 V ,R 1为定值电阻,阻值为20 Ω,R 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 Ω,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小灯泡的U-I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2)S闭合,S1、S2都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 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3)S、S1、S2都闭合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是多少?第10题图答案基础过关1. A 【解析】“千瓦时”表示额定功率为一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一小时消耗的电能,因此“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故选A.2. C 【解析】手机“电量”所剩无几,为了延长使用时间,根据W=Pt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手机的总功率越小,耗电量越少,因此C正确.故选C.3. D 【解析】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去掉电压表,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R 1和R 2串联,A 错误;若R 1短路,电路为只有电阻R 2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B 错误;若R 2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C 错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公式P =I 2R 知,电流I 相等,若R 1大于R 2,则P 1大于P 2,D 正确.故选D.4. B 【解析】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因此R 1与R 2电流之比为1∶1,A 错误;由U =IR 知,电流相同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U1U2=IR1IR2=R1R2=10 Ω5 Ω=21,B 正确;由P =UI 知,电流相同时,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所以R 1、R 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C 错误;电路中的电流I =U R1+R2= 3 V 10 Ω+5 Ω=0.2 A ,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P =UI =3 V×0.2 A=0.6 W ,D 错误.故选B.5. D 【解析】L 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 1=P1U1=3 W 6 V =0.5 A ,L 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 2=P2U2=3 W 9 V =13A ,A 错误;L 1的电阻为R 1=U1I1=6 V 0.5 A =12 Ω,L 2的电阻为R 2=U2I2=9 V 13 A =27 Ω,若L 1和L 2串联在一起同时使用,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由于R 2>R 1,根据电功率公式P =I 2R 可知,L 2的实际功率大,所以L 2较亮,B 错误;若L 1和L 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于R 2>R 1,根据电功率公式P =U2R可知,L 1消耗的功率大,C 错误;若将L 1串联一个12 Ω的电阻,接在12 V 电源的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12 Ω+12 Ω=24 Ω,电路中的电流为I =U R =12 V 24 Ω=0.5 A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了小灯泡L 1的额定电流,所以小灯泡L 1能正常工作,D 正确.故选D.6. D 【解析】因为三只灯泡串联且规格相同,所以它们的电流和电阻都相同,即这三只灯泡两端分得的电压都相同,当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2 V 的电源两端时,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U =4 V ;由图像可知,当U =4 V 时,I =0.2 A ,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 =U I = 4 V 0.2 A=20 Ω,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P =UI =4 V×0.2 A=0.8 W .故选D.7. C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当滑片P 滑到最左端时,电压U R =0 V ,电流I =1.6 A ,此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R 0两端,所以R 0=U I =16 V 1.6 A=10 Ω,A 正确;当滑片P 滑到最左端时,电路中电阻最小,电流最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P 最大=UI =16 V×1.6 A=25.6 W ,B 正确;当滑片P 滑到最右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R 0消耗的电功率最小,从题图乙中读出此时电流I ′=0.2 A ,P 0最小=I ′2R 0=(0.2 A)2×10 Ω=0.4 W ,C 错误;当滑片P 滑到最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 =U I′=16 V 0.2 A=80 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滑=R -R 0=80 Ω-10 Ω=70 Ω,D 正确.故选C.8. 1 123.4 20 4 400 【解析】电能表的示数为1 123.4,其单位为kW·h,电能表在读数时一定要注意,最后一个方框为小数点后的第一位;由于该用电器单独工作,消耗的电能为0.01 kW ·h ,电能表的转盘每转动2 000转,电路中消耗的电能为1 kW·h,所以消耗的电能为0.01 kW·h 转动20转,由于该电能表的最大工作电流为20 A ,所以由P =UI =220 V×20 A =4 400 W.9. 并联 440 【解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的,故它们之间是并联的;通电10 s 时间内该家用电器产生的热量Q =I 2Rt =(0.2 A)2×1 100 Ω×10 s =440 J.10. L 1 2∶1 【解析】由P =U2R 可得,R 1=U21P 1=(6 V )23 W =12 Ω,R 2=U22P 2=(6 V )26 W=6 Ω.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可知,灯泡L 1两端的电压较大;由W =Q =I 2Rt 可知,因通电时间、电流均相等,则L 1、L 2消耗的电能之比为电阻之比,即W 1∶W 2=R 1∶R 2=12 Ω∶6 Ω=2∶1.11. 3 12 【解析】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设电压表示数为U ,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9 W =U ×1 A ,可得U =9 V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2 A 时,设电压表的示数为U ′,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2 W ,则可得U ′=6 V ,则由电源电压不变可得,I 1R 1+U =I 2R 1+U ′,则解得R 1=3 Ω,则电源电压为U 源=12 V.12. 2 4 【解析】由甲、乙两只灯泡的铭牌可得:甲、乙两只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 甲额=P 甲额U 甲额=6 W 6 V =1 A 、I 乙额=P 乙额U 乙额=3 W 6 V=0.5 A ,则由图像可知:上面的那条曲线代表甲灯泡,下面的那条曲线代表乙灯泡.由题意可知:两灯泡串联,则电流相等,且两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等于8 V ;由图像可知:当甲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2 V ,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 V ,通过的电流均为0.5 A 时,符合要求,则两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为P =UI =8 V×0.5 A=4 W.13. 0.25 0.375 18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读数为4.5 V ,即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4.5 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U =6 V -4.5 V =1.5 V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 A ,即电路中电流为0.25 A ;灯泡的功率为P =UI=1.5 V×0.25 A =0.375 W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UR I =4.5 V 0.25 A =18 Ω.14. 解:(1)电源电压U =U 1=I 1R 1=0.3 A×10 Ω=3 V (2)闭合开关S 2后,通过R 1的电流I 1不变I 2=I -I 1=0.5 A -0.3 A =0.2 A W 2=U 2I 2t 2=3 V×0.2 A×60 s=36 J15. 解:(1)水位最高时V 水=10 L =1.0×10-2m 3水的质量m 水=ρ水V 水=1.0×103 kg/m 3×1.0×10-2 m 3=10 kg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c 水m 水Δt =4.2×103J/(kg·℃)×10 kg ×(44 ℃-14 ℃)=1.26×106J(2)消耗的电能W =Q 吸η=1.26×106 J 75%=1.68×106J所用时间t =W P =1.68×106 J800 W=2 100 s(3)闭合S 1、S 2,电路中只有R 2,为加热挡R 2=U2额P 加=(220 V )2800 W =60.5 Ω闭合S 2,断开S 1,R 1、R 2串联,为保温挡R 1+R 2=U2额P 保=(220 V )240 W=1 210 ΩR 1=R 总-R 2=1 210 Ω-60.5 Ω=1 149.5 Ω满分冲关1. D 【解析】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A 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分压特点,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B 错误;电源电压为6 V ,R 两端电压为U R =U -3 V =6 V -3 V =3 V ,电源电压被滑动变阻器和电阻R 平均分配,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和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同,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20 Ω,C错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 Ω时,I =U R +R 滑= 6 V 20 Ω+10 Ω=6 V30 Ω=0.2 A ,R 消耗的功率为P =I 2R =(0.2 A)2×20 Ω=0.8 W ,D 正确.故选D. 2. A 【解析】小车在0~20 s 内,电路中最大电流I最大=1.0 A ,则电阻R 0两端的电压U 0=I最大R 0=1.0 A×5 Ω=5 V ,压敏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压敏=U -U 0=6 V -5 V =1 V ,则压敏电阻所消耗的功率P=U 压敏I 最大=1 V×1.0 A=1 W ,故A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小车在0~10 s 内,电路中的电流I =0.4 A ,则电路总电阻R 总=U I =6 V0.4 A =15 Ω,故压敏电阻R 的阻值R =R 总-R 0=15 Ω-5 Ω=10 Ω,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小车在0~10 s 内通过的路程s =vt =0.5 m/s×10 s=5 m ,故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小车在10~20 s 内,电流I 均匀变大,说明压敏电阻R 的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加速运动,故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 D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 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像可知,被检者的酒精气体浓度越高,电阻R 1的阻值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电流表示数越大,A 错误;当I =0.12 A 时,R 总=U I =12 V0.12 A =100 Ω,则R 1=R 总-R 2=100 Ω-60 Ω=40 Ω,由图像知,R 1=40 Ω时,被检者的酒精气体浓度为0.1 mg/mL <0.2 mg/mL ,所以被检者没有酒驾,B 错误;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分布特点可知,定值电阻R 2两端的电压U 2=U -U 1=12 V -3 V =9 V ,R 2消耗的电功率P 2=U22R 2=(9 V )260 Ω=1.35 W ,C 错误;由图像知当被检者酒精气体浓度为0.2 mg/mL 时,R 1′=30 Ω,根据串联分压特点U R 总′=U1′R1′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U 1′=UR1′R 总′=12 V×30 Ω30 Ω+60 Ω=4 V ,D 正确.故选D. 4. 10 6 【解析】由题可知,0.1 A 时,P 在b 端,根据P =UI 可得U =10 V ,另外根据P =I 2R ,可得R 2=100 Ω;当电流表示数为0.3 A 时,U ′=6 V ,则有:0.1 A×R 1=U 源-10 V 和0.3 A ×R 1=U 源-6V ,从而可算出R 1=20 Ω,U 源=12 V ,再根据P =U2R 知,在a 端时,P a =U2a R 1=(12 V )220 Ω=7.2 W ,在b端时,P b =U2b R 2+R 1=(12 V )2100 Ω+20 Ω=1.2 W ,故电路总功率变化了6 W. 5. 变小 15 【解析】滑片P 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路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根据U =IR 可知R 0两端的电压U 0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将变小;变阻器在A 点时消耗的功率P A =(U R0+RA )2·R A ,由于滑片P 在A 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刚好等于5R 0,所以P A =(U R0+RA )2·R A =(U R0+5R0)2·5R 0=U2·5R036R20;设滑片P 在B 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nR 0,在B 点消耗的功率P B=(U R0+RB )2·R B =(U R0+nR0)2·nR 0=U2·nR0(1+n )2R20,由于变阻器在A 、B 两点时消耗的功率恰好相等,所以U2·5R036R20=U2·nR0(1+n )2R20,解得:n =5或n =15(n =5舍去),故n =15,即滑片P 在B 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R05.6. 12 24~36 【解析】当S 1、S 2都断开时,R 1、L 串联,L 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 L =6 V ,功率P L =3 W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根据P =UI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 =I L =PL UL =3 W6 V =0.5 A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得R 1两端的电压U 1=U -U L =12 V -6 V =6 V ,则R 1=U1I =6 V0.5 A =12Ω;当S 1、S 2均闭合时,L 被短路,R 1、R 2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电流,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得通过R 1的电流I 1=U R1=12 V12 Ω=1 A ,R 1消耗的电功率P 1=UI 1=12 V×1 A=12 W ;要使电流表安全使用,通过R 2的电流不能超过 I 2=I -I 1=3 A -1 A =2 A ,所以R 2的阻值不能小于R 2=U I2=12 V 2 A =6 Ω,此时R 2消耗的电功率最大P 2max =U22R 2=(12 V )26 Ω=24 W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R 2消耗的电功率最小P 2min =U22R 2′=(12 V )212 Ω=12 W ,故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最大=P 1+ P 2max =12 W +24 W =36 W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P 最小=P 1+P 2min =12 W +12 W =24 W ,则整个电路中电功率的变化范围为24~36 W.7. 3∶2 270 【解析】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在AB 中点时,滑动变阻器与R 1串联,根据题意有U 1=I 1·R3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B 端时,U 2=I 2·R 3,由于U 1∶U 2=3∶4,所以U1U2=I1·R32I2R3=34,解得I1I2=32;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I1I2=R1+R3R1+12R3=32,解得R 3=2R 1,所以I 2=U R1+R3=U R1+2R1=U3R1.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A 端时,R 1与R 2并联,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 3=U R1+U R2=3 VR1+3 V 1 Ω=3 V R1+3 A ,由于I 2∶I 3=1∶6,所以I 3=6I 2,即3 V R1+3 A =6×3 V3R1,解得R 1=1 Ω,R 3=2R 1=2 Ω.I 1=UR1+R32= 3 V1 Ω+2 Ω2=1.5 A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在中点时,通电1 min 电路消耗的电能W =UI 1t =3 V×1.5 A×60 s=270 J.8. 60 3.6 【解析】当开关S 、S 1、S 2都闭合,电路为R 0、R 1的并联电路;由P =U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 = P U =5.28 W 12 V =0.44 A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滑=U R =12 V50 Ω=0.24 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 0的电流I 0=I 总-I 滑=0.44 A -0.24 A =0.2 A ;由I =UR可知,R 0=U I0=12 V 0.2 A=60 Ω;当开关S 闭合,S 1、S 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R 1增大到3R 1时,电流表示数变为原来的12,故I 1=U R1+RL ,I 2=U 3R1+RL ,I1I2=UR1+RLU3R1+RL =3R1+RL R1+RL =2,化简后可得:R L =R 1;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 1=I 21R L =(U R1+RL )2R L =(U 2R1)2×R 1=(12 V )24R21×R 1=36R1,P 2=I 2R L =(U 3R1+RL )2R L =(U 4R1)2×R 1=(12 V )216R21×R 1=9R1,因为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变化了2.7 W ,所以P 1-P 2=36R1-9R1=2.7 W ,解得:R 1=10 Ω;即R L =R 1=10 Ω;灯泡的额定功率:P L =U2L R L =(6 V )210 Ω=3.6 W.9. 解:(1)传感器的电阻R 1=U21P 额=(3 V )20.9 W=10 Ω(2)当闭合开关S 、S 2,断开S 1时,调节滑片P 至中点时,电路为R 0、R 2的串联电路,滑片P 滑至中点时,R 0=10 Ω,I =U2R2=2 V20 Ω=0.1 A电源电压U =I (R 0+R 2)=0.1 A×(10 Ω+20 Ω)=3 V(3)当闭合开关S 、S 1、S 2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至最右端,电路为R 1、R 2的并联电路,t =10 min =600 sR 并=R1R2R1+R2=10 Ω×20 Ω10 Ω+20 Ω=203Ω消耗的电能W =U2R 并t =(3 V )2203 Ω×600 s =810 J 10. 解:(1)由P =UI 可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I L =PL UL =3 W6 V=0.5 A(2)S 闭合,S 1、S 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 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滑=U -U L ′=10 V -4 V =6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图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 =I L ′=0.4 A ,由I =UR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 滑=U 滑I =6 V 0.4 A=15 Ω (3)S 、S 1、S 2都闭合时,R 1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滑片位于b 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R1R+R1=50 Ω×20 Ω50 Ω+20 Ω=1007Ω电路的最小功率P min=U2R总=(10 V)21007Ω=7 W。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电流、电压、电阻)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电流、电压、电阻)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电流、电压(Ya)、电阻)及答案基础知识与基本(Ben)技能*1.某(Mou)导体中电流是(Shi)2.5A,其物理(Li)意义是。

*2.测(Ce)量电流的仪表是,它的表盘上标有(You)字母字。

电(Dian)流表的“0”点通常在表盘侧。

在使用电流表之前,要检查表的指针是否对准。

*3.当电源的正极聚集有,负极聚集有时,在电源的正负极间就产生了电压。

**4.导体的电阻是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

导体的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导体的越小,导体电阻越。

导体的电阻还跟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电阻就越大。

**5.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0Ω 15A”的字样,它表示此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知识的应用**6.单位换算:(1)7.5×104A= mA= μA(2)1.5×103mV= V= kV(3)3.5×108Ω= kΩ= MΩ**7.4s内有10C的电量通过某导体的横截面,那么导体中的电流是 A。

**8.图14-1所示,甲电流表的示数是,乙电流表的示数是。

知识的拓展的***9. 如(Ru)图(Tu)14-2所(Suo)示,某同学在实验时误把电流表并联在电灯(Deng)L2两端,开关(Guan)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Shi)( )。

A.两灯都(Du)不亮(Liang) B.两灯亮度正常C. L1亮,L2不亮 D.电流表没有示数****10.如图14-3所示的是由三个电阻和三只电表等元件组成的电路,电表分别测量R1和R两端的电压及通过R1的电流,请在图中填入相应的电表符号。

2电流电流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多种,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0.5]*2.在一定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就。

电流的大小用表示,简称。

[1.5]*3.电流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它的定义式是。

2019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4 铭牌类电器相关计算题解题技巧-(原卷版)

2019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4 铭牌类电器相关计算题解题技巧-(原卷版)

专题十四铭牌类电器相关计算题解答技巧计算题是物理中考的主要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

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计算题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过程题型出现。

尤其是计算过程题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计算能力的题型,要求较高,分值较高,并要求有计算过程和步骤,每一步骤都有相应分值。

计算题在中考题中常被列为压轴题目。

计算题的特点是:(1)结果合理性: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

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

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电器设备的铭牌显示的是电器设备工作状态、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给使用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电器设备的铭牌上主要标注的内容有:电器设备的额定值(电压、功率、电流等),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使用注意事项。

从铭牌给出的数据可以很好的了解此电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有关物理量或可以从铭牌中求出所需要的物理量,这就是题干的主要内容。

解答时一定要把铭牌给出的数据看清,弄懂。

技巧一:应用公式法应用公式法就是利用铭牌给出的数据,结合所学物理公式,直接进行计算。

此类题目只要考生能熟练利用物理知识和规律,解答不难。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三、十四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习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三、十四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习题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内能的利用1.(2018·怀化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飞舞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秋天,桂花飘香2.(2018·绵阳中考)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擦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2018·宜昌中考改编)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B.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4.(2018·泰州中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0 ℃的冰的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5.(2018·桂林中考)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

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6.(2018·宜宾中考)如图是干旱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凝固点较低B.比热容较大C.沸点较高D.质量较小7.(2017·临沂中考)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液化的结果B.该实验基本能反映热机的工作原理C.木塞冲出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8.(2018·无锡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某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B.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随着汽油的燃烧,汽油的热值会减小9.(2018·益阳中考)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2 kg煤的热值大于1 kg煤的热值B.燃料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C.热量燃烧不完全时热值变小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特性,与其他因素无关10.(2018·温州中考)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2019年中考考点14-升华和凝华的基础集训题-学生版(附答案)

2019年中考考点14-升华和凝华的基础集训题-学生版(附答案)

2019年中考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基础集训题一、单选题()1.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露沾绿叶C. 深秋,大雾弥漫D. 冬天,霜染枝头2.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 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 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D. 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3.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雾凇的形成B. 河水成冰C. 樟脑丸逐渐变小D. 露珠的形成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

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7.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8.寒冷的冬天,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会儿,衣服就会冻得硬邦邦的。

中考物理复习练习 第十四讲 第6课时 有关内阻的相关计算

中考物理复习练习 第十四讲 第6课时 有关内阻的相关计算

第6课时 有关内阻的相关计算1.(瑶海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G 是一个满偏电流I g =10 mA 、内阻R g =10 Ω的灵敏电流计。

(1)求该电流计的满偏电压。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0.1 Ω,闭合开关S ,将接线柱O 和接线柱A 接入电路,此时O 、A 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大量程的电流表,求此电流表的量程。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断开开关S ,此时O 、B 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量程是0~6 V 的电压表,求电阻R 2的大小。

解:(1)如题图所示,当通过G 的电流I g =10 mA =0.01 A 时,由I =UR可得其两端的电压:U g =I g R g =0.01 A×10 Ω=0.1 V 。

(2)闭合开关S ,将接线柱O 和接线柱A 接入电路,R g 和R 1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 1两端的电压也为0.1 V ,通过R 1的电流为I 1=U 1R 1=U g R 1=0.1 V 0.1 Ω=1 A =1 000 m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干路的电流为I =I g +I 1=10 mA +1 000 mA =1 010 mA =1.01 A ,即此电流表的量程0~1.01 A 。

(3)断开开关S ,此时O 、B 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量程是0~6 V 的电压表,此时R g 与R 2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 总=U V I g = 6 V0.01 A=600 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R 2的阻值:R 2=R 总-R g =600 Ω-10 Ω=590 Ω。

2.(庐阳区校级一模)为了测量电压表的内阻,王老师帮助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压表 V 1和电压表 V 2是学生实验常用的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电压表 V 1的内阻为6 kΩ,R 是阻值为1 000 Ω的定值电阻。

(1)小明闭合开关后,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 V 1的示数为3 V ,电压表 V 2的示数为2 V ,请你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计算出电压表 V 2的内阻。

中考物理2轮复习 专题十四 学科内综合计算专题

中考物理2轮复习 专题十四 学科内综合计算专题

专题十四学科内综合计算专题一、复习目标:1.熟记电学、力学、热学中的计算公式2.能够准确的从图表中找出计算此问题的有用信息3.熟练的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解答所要求解的物理量二、知识储备:1.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固体压强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浮力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算机械功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功率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热量的计算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料热值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什么是热机的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解公式为_____________。

8.导体电阻的计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电功的计算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热的计算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专题1.(2019宁夏,20)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N。

(2)由甲、乙、丁图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甲、丁、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添加合适的物体设计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齐齐哈尔,25)弹簧测力计是我们在许多力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让我们利用它来探究力学中蕴含的奥秘吧!(1)小聪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

①在图一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②分析图一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③比较图一中甲、乙、丙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④小聪通过数据还计算出了物体A的体积为m3,A的密度为kg/m3。

(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①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运动。

②比较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是:滑动摩擦力越大。

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选用图三中类型的鞋(填字母)。

③小明利用图C继续进行探究时,突然拉动下面木块,观察到上面的小木块向后倾倒,则上面小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选填“前”或“后”)的。

3.(2019鸡西,29)为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高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依据实验回答:①比较b,c两图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2019年初中物理中考备战一轮复习训练题441146

2019年初中物理中考备战一轮复习训练题441146

2019年初中物理中考备战一轮复习训练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α在磁场中运动,用“○”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其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 B.乙下降,比甲快;C.乙下降,比甲慢; D.丙下降,比甲慢.3.用“220v,800w”的电热壶烧水.若不考虑能量损失.当把它接入110V的电源上时,在32分钟内可将一壶水烧开,若将该壶接在220v电源上时,烧开同样一壶水所用时间为()A.8分钟B.16分钟 C.64分钟 D.128分钟.4.在使用家用电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能防止人触电B.电冰箱紧贴墙壁放置不利于散热C.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不消耗电能D.电饭锅的插头沾水后接入电路中易发生短路.5.把标有“220~40W”的甲灯和“220V~15W”的乙灯串联后接入220V电路中,那么()A.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甲灯比乙灯亮C.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乙灯比甲灯亮D.无法比较两灯的亮度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瓶装满煤油,瓶中分别装两条电阻丝R甲、R乙,R甲>R乙,瓶塞中各插入一根相同的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

若用该装置探究导体上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以下操作合理的是()A.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停留在适当的位置,闭合开关,观察比较甲和乙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B.闭合开关,比较在不同时间内,甲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C.闭合开关,观察比较在t1时间内甲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和在t2时间内乙甲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比较乙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应直接把触电的人拉开B.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C.用电器着火时,先用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D.用电器着火时,先用水把火浇灭,再切断电源8.滑动变阻器是一种较常见的电学器材。

2019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中考考点训练):45光的色散.docx

2019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中考考点训练):45光的色散.docx

4. 5光的色散知识点1色散例1当把太阳光照到如图4-5-5所示的装置上时,在墙上得到的彩色光带的颜色依次是什么?图4-5-5解析:大阳光通过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同样道理,当大阳光照射在斜放在水屮的镜子时,斜放的镜子和水组成了一个三棱镜,将太阳光色散。

答案:红、橙、黄、绿、蓝、旋、紫。

【解法点拨】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时,光束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色光;水滴、玻璃边缘、斜放在水中的平面镜都具有三棱镜的作用,能使复合光发生色散现象。

知识点2色光的混合例2我们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A.红、蓝、黄B.红、绿、蓝C.黄、绿、蓝D.红、绿、黄解析:解此类题只要把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弄清楚即可。

答案:B【解法点拨】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它们按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三种颜料,要注意二者的区分,不要相混淆。

5. 1透镜知识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例1 图5-1-1所示的儿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图 5-1-1解析:透镜按其形状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 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 薄、边缘丿孚的透辑为凹透镜。

题图中透镜A 、B 、C 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而透镜 D 、E 、F 是屮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答案:A 、B 、C D 、E 、F【解法点拨】在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不能根据其表而的凸或凹来判断,而只能根据 其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来判断。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例2图5-1-4乙所示的四个透镜,要使图甲的光路图成立,煨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 是( )。

乙A. 1 或 3B. 2 或 4C. 1 或 2D. 3 或 4解析:由题图可知,光线经过虚线框后向主光轴偏折,即光线会聚,故虚线框内应放入 凸透镜,而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为凸透镜,所以应单独放入透镜1或透镜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复习基础知识十四练一、光学实验1.小明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应选择_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理由是 如果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2)如果在像B 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______承接到像B(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3cm ,那么像向 (靠近或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 cm 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乙是小明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填序号)。

(5)实验中要求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蜡烛B 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___关系;小明用一把直尺放在蜡烛A 和蜡烛B 之间,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____关系;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题17-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 。

(2)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3)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4)如题17-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答: 。

(5)如题17-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实像。

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在17-3图中,把烛焰和光屏位置换,所成像是 、 的实像。

AB(6)在17-3图中,晓红在凸透镜前放了一副眼镜,光屏要向右移才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这一副眼镜是 透镜,是用来矫正 (远或近)眼的(7)在题17-3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8)在某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写出两个原因① ②(9)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 (11)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 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三、“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观察“水的沸腾”3、用如图4甲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水蒸汽 B .小水珠。

是经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0min 物质处于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

(5)萘的熔点是 ℃。

萘熔化过程 热。

温度 ,通过 的方式 内能。

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 。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如图(甲)(乙)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图4 图甲 图乙(4)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 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

但温度 ,内能 。

(7)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3 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 和(选填图中“a ”、“b ”、“c ”或’' d ' ' )五、测定物质密度实验 测液体的密度5、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⑴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移动 ,才能使天平平衡。

⑵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 ,体积为_______ cm 3,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 3。

⑶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六、研究杠杠的平衡条件 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勾码1N(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 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 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

调节后,把右端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 拉,也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如果测力计斜拉,示数将(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实验数据的记录如下表,请将表头栏目、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补充完整。

七、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7、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探究过程如图38所示,部分数据记录见右表。

(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全。

(2)分析图9中的A 、B (或A 、C ……),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

(3)分析图38中的 三图,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图9中的D 、E 两图,可以得到结论: 。

(4)金属块的体积为 cm 3, 密度为 kg/m 3.。

煤油的密度为 g/cm 3 八、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8、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进行了如图 4-3-5所示的操作:(1)图1所示的仪器叫__________;实验前,应调整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5)在图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九、压强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9、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4)此实验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十、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0、下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甲、乙两图中木块是在木板上运动,丙图中木块是在毛巾上运动)。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前进。

据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2)由甲、乙两图可知。

由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由甲、乙、丙三图可知滑动摩擦力与大小和都有关(4)若图甲中木块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0逐渐增大到恰好为2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应为N,此时木块处于(填“静止”或“运动”)状态。

十一、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1、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

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

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3)让同一的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5)若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钢球对木块______越多,从而判断钢球的动能越______(选填“大”或“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6)此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法和法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十二、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36所示的实验。

1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在图甲中填入电流表电压表,并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要移动 处有三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 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请帮他们分析存在什么问题,甲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_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