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V / D)i Xni g a x e m n w scre u t i l eB v ev a d r e i s B D f m te BDM n i a - n epr et a a i ot o s a oi i l ir av u ( V V)r h jn i rd o t n r a h r o
离 到 的 8株 病 毒 可 发 生 细胞 病 变 , M B 在 D K细胞 上 的 T I  ̄ l 3 0 。毒 株 血 清 中 和 实验 结 果 , T C C D 为 o ~l R —P R反
应 结 果 , 隆后 重组 质 粒 经 B m 、 i 克 a H IHn I d H双 酶 切 鉴定 、 组 质 粒 P R鉴 定 结 果 均得 到 预计 扩 增 片 段 。重 组 重 C
ioua db D K cl n poue l d r —4gnr i sTx i dsrm nur i t n et S T ncl e yM B e s d er cdb nl f t la r d i y o 2 eao ;oit a u etl ao s (N ) e tn cy n e az i t
pto g a cagswt te CD0 e en1 d1o T e eutf e. et lao s (N )adR a l i l h e i I 5bt e 0 a 0 . h slo lm nu a zt n et S T n T— h o c n hh T w n r sa 1 ri i t
质 粒测 序结 果 与 G n ak中 已发 表 的 牛病 毒性 腹 泻 病毒 N D eB n A L株 序 列 同源 性 为 8 .% 9 .% 。 【 论 】 实 20 48 结 证
所 分 离 到 的病 毒 为 B D 命 名 为 B—s 、 s一 、 V V, —lB— 2 B—S 、 一3 B—S 、 一4 B—s一5 B—s一6 B—G一1 B—G 、 、 和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引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一种引起牛的持续性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毒。
它对全球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威胁。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一些限制,如病毒毒力传播、耗时长等。
本研究旨在探索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并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ELISA检测方法。
方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1)克隆和表达BVDV的毒血凝素E2基因;(2)制备毒血凝素E2蛋白纳米抗体;(3)对纳米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进行表征。
2.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1)设计并合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2)免疫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3)优化ELISA反应条件,包括抗原浓度、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4)对样本进行检测,比对传统检测方法。
结果和讨论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毒血凝素E2基因成功克隆并表达,纳米抗体表现出很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这为后续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表明,设计的特异性抗原表位肽成功合成,并通过免疫动物制备了特异性抗体。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种样本,包括感染样本和健康样本,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在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速度明显提高,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结论本研究通过探索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的ELISA检测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相较于传统方法更加快速。
该研究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畜牧业的发展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E2糖蛋白表达的复制子颗粒疫苗的开发和评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E2糖蛋白表达的复制子颗粒疫苗的开发和评估课题来源:Loy J D, Gander J, Mogler M,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eplicon particle vaccine expressing the E2 glycoprotein of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 in cattle[J]. Virology journal, 2013, 10(1): 35.摘要背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全世界广泛存在、对畜牧业危害严重的牛病毒性病原体之一。
甲病毒衍生的复制子颗粒已被证明是对人和动物具有安全和高度有效的疫苗载体。
复制子颗粒不具有传播性,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本研究是第一个实验来证明,基于甲病毒的复制子颗粒在一个标准的加强免疫接种方案可以免疫病原体,具有很大的商业意义。
结果: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子基因1b型的E2糖蛋白表达的复制子颗粒产生并表达被证实,可在体外使用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表达E2。
颗粒制成的疫苗,在Vero细胞中生成,BVDV加强免疫方案接种牛犊的两个剂量水平。
疫苗接种导致交叉中和1型和2型BVD基因型加强免疫后中和抗体滴度。
此外,高剂量的疫苗接种证明一些对临床疾病的保护,并显着降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程度。
结论:BVDV E2糖蛋白表达的颗粒疫苗,用强免疫方案可诱发交叉中和抗体滴度,减少白细胞减少后的难题,减轻临床上疾病的牛犊。
本研究保证BVDV E2糖蛋白表达的颗粒疫苗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BVDV疫苗。
关键词:BVD,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毒复制,复制子颗粒疫苗1 调查结果1.1 背景资料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中的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的病原体。
BVD是在世界上经济上危害严重的牛的疾病之一。
一株牦牛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一株牦牛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特性分析王慧慧;冯茜莉;汪梦竹;赵泽阳;李易聪;蒲飞洋;马鹏;李勇;龚真莉;马忠仁;马晓霞【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22(34)11【摘要】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技术,从牦牛血清中分离获得一株致细胞病变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命名为GSTZ毒株。
经电镜观察,GSTZ毒株的直径在50~60 nm。
按Karber法测算,该病毒滴度为5.0×106.5 mL^(-1)[以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 50)计]。
利用反转录PCR(RT-PCR)测定GSTZ毒株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1691 nt,将其与参考毒株ORF在核酸序列和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GSTZ毒株在遗传学特性上属于基因1型家族成员。
在GSTZ毒株的完整ORF中,A+U的出现频率要高于G+C,而且,病毒同义密码子的使用模式体现出对U/A结尾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嗜性高的遗传学特征。
GSTZ毒株明显降低了使用含有CpG二联核苷酸的同义密码子的频率。
这有助于降低病毒对宿主细胞免疫系统的刺激强度,从而促进病毒的复制增殖。
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BVDV的相关分子机制提供试验材料,并为BVDV不同基因型的抗原关系分析与BVDV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总页数】11页(P2368-2378)【作者】王慧慧;冯茜莉;汪梦竹;赵泽阳;李易聪;蒲飞洋;马鹏;李勇;龚真莉;马忠仁;马晓霞【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3【相关文献】1.一株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在MDBK细胞上的克隆纯化2.一株白牦牛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O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序列分析3.一株牦牛源G6P[11]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4.一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GSLY的分离鉴定5.1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河北株的分离鉴定与遗传演化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JL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JL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张淑琴;谭斌;王凤雪;程世鹏【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41)10【摘要】为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前期分离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JL毒株完整的基因序列信息,本试验对BVDV-JL F6代毒株进行了完整基因序列测定.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段扩增了BVDV-JL分离毒株的7段cDNA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T载体并进行测序.BVDV-JL株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2276 bp,编码3901个氨基酸.基因组两端为非编码区5'UTR和3'UTR.基因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VDV-JL与BVDV CP7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2%,归类于BVDV-1b2基因亚型.BVDV-JL是第1个在中国报道的BVDV-1 b2亚型毒株.了解BVDV-JL完整基因序列有利于中国BVDV流行病学调查.【总页数】5页(P23-27)【作者】张淑琴;谭斌;王凤雪;程世鹏【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相关文献】1.7株鸭肝炎病毒分离株及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变异分析 [J], 马秀丽;于可响;吴静;宋敏训;廖明;辛朝安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Ⅱ型HLJ-10分离株全基因组克隆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J], 刘华;马波;张文龙;王君伟;付培芬;李岩;温凯;贾莹;刘晓玫;张海丽;商云鹏;高明春3.2017年南京市2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 [J], 王子鸣;余倩;张曾娣;黄赞4.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J], 蔡振鸿; 赵冉; 陈琼; 杨涛; 张丹英; 陈永锋; 何扬州5.3株新城疫山东分离株HN基因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J], 刘栋;莫贞峰;赫静;王娟;朱剑英;牛钟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与鉴定张国奇;李尤简;肖红冉;黄美玲;杨霞;陈创夫;盛金良【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24)003【摘要】通过构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驼源重链抗体文库,并鉴定抗体文库的多样性,为筛选抗BVDV特异性重链抗体奠定基础.利用灭活的BVDV免疫双峰驼,多次免疫后测定血清抗体滴度,采集免疫后的血液并分离其外周淋巴细胞,抽提RNA,用RT-PCR法扩增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片段;将其克隆至载体pCANTAB5E,电转大肠杆菌TG1获得VHH抗体基因库,检测抗体库库容量,随机挑取克隆测序验证抗体文库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抗体文库的库容量为4.32×105;测序和聚类分析表明,抗体文库多样性丰富.利用辅助噬菌体救援后,得到噬菌体展示文库,测定滴度达1.3×1012 cfu/mL.【总页数】6页(P20-25)【作者】张国奇;李尤简;肖红冉;黄美玲;杨霞;陈创夫;盛金良【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相关文献】1.抗克伦特罗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J], 刘细霞;孙远明;董洁娴;杨武英;谢曦;王弘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文库构建与筛选 [J], 丁金花;李启峰;马旭升;肖红冉;肖盛中;吴鹏;盛金良;陈创夫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0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和鉴定 [J], 刘军;尹惠琼;颜仁和;王蕊;李红卫;章金刚;魏建忠4.猪圆环病毒2型特异性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J], 王长江; 曲光刚; 武曰星; 管宇; 魏凤; 侯运专; 赵中伟; 沈志强5.天然人源性单链抗体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J], 张文帅;迟莹;焦永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2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2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张淑琴;谭斌;程世鹏【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年(卷),期】2016(024)003【摘要】本研究采用特异性RT-PCR从某实验室送检MDBK细胞中分离到1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命名为BVDV-C1.通过免疫荧光、电镜观察和5'UTR序列测定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在MDBK细胞中无细胞病变产生,应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在感染细胞胞浆内呈现特异性荧光信号,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未检测到荧光.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圆形,有囊膜,直径约为50 nm.5'UTR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BVDV-2b基因亚型.BVDV-C1株的分离对进一步开展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4页(P83-86)【作者】张淑琴;谭斌;程世鹏【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13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6【相关文献】1.新疆沙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2型毒株的分离鉴定 [J], 王国超;王沪生;乔军;孟庆玲;刘昱成;杨海波;贺志昊;陈创夫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2型代表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J], 林燕清;朱礼倩;陶洁;孙宏进;孟祥升;王建业;朱国强3.一株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J], 范娟;范秀丽;吴华伟;郎洪武;郝雪斌;陈晓春;刘国英;高金源;赵丽霞;邓永4.胎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分离及脱脂奶粉中抗体的检测 [J], 张超;何金科;何延华;马旭升;陈创夫5.江浙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BVDV-2型毒株分离鉴定[J], 姚志兰;傅宏庆;崔平福;宗佳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张光辉;刘占通;李祥瑞【期刊名称】《中国兽医科技》【年(卷),期】2005(35)5【摘要】在MDBK细胞上增殖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HN 1 株,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并与NS0 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抗BV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A8、3C7、3C11和3E9。
经鉴定,3A8、3C7、3E9株为IgG1亚类,3C11株为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目为99 条。
3A8、3C7、3E9、3C11 与BCV、BRV均无交叉反应,但3A8、3C7、3E9与HCV、BDV存在交叉反应,而3C11与HCV、BDV无交叉反应,3C11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McAb的ELISA效价分别为1∶1 000 和1∶200 000,该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后仍能稳定分泌抗体。
这些McAb的获得为BVDV的研究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4页(P349-352)【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快速诊断【作者】张光辉;刘占通;李祥瑞【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6;S858.23【相关文献】1.牛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研究Ⅰ.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J], 陈焕春2.抗牛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J], 王君伟;宣世纬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J], 沈敏;钟发刚;王新华;温建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作者:樊凤霞,骆正杰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3期摘要:该文旨在研究牦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致病原及其生物学特征,采取临床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对患病牛进行诊治。
临床诊断发现患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口腔黏膜溃疡、水样性腹泻、粪便中夹杂血液和肠粘膜等典型临床症状。
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发现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效价达到10-5.19/0.1 mL,分离得到的病毒能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血清中和,牛病毒性腹泻间接免疫荧光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
因此,可以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
关键词:牦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病毒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3.0070引言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繁殖障碍及免疫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由于牛病毒性腹泻会严重影响牛的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牛出现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病毒分离鉴定主要选择由大通回族自治县实验室保存的牦牛肾传代细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牛病毒性腹泻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3种物品均购自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2临床诊断结合大通县某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对该养殖场发病牛的临床症状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结合养殖场该病的流行情况和患病牛的临床表现,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
1.3试验方法1.3.1样品采集采集养殖场某患病牛的鼻腔粘液和粪便,作为临床实验室诊断病料,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
1.3.2病毒分离培养与细胞病变观察将从患病养殖场带回的鼻腔粘液和粪便分别用经过灭菌的生理盐水充分进行5倍稀释,使用0.45 um的滤膜进行充分过滤后,除去表面细菌,取0.5 mL滤液接种到牛肾传代单层细胞中,在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内37 ℃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的病变情况,连续培养第5天后,收获病毒,盲传10代。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鉴定及分型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控 意 义 重 大 。 BVDV 是 一 种 单 股 正 链 RNA 病 毒 ,成 熟 的
BVDV病 毒 颗粒 呈 球 状 ,直 径 大 约 46 nm。在 非 致 病毒 株上 大 约 有 12 300个 碱 基 。BVDV 在 分 类 上 属 于黄病 毒 科瘟 病毒 属 。根据 同源基 因和 结 构 特征 进行 划分 ,黄病毒 科 成员 还包 括 西尼 罗 河 病毒 、登 革 热病 毒 、黄热 病 病 毒 和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BVDV 整 个 基 因组 由 3 UTR、ORF编 码 区 和 5 UTR共 同组 成 一 个 大 的 开 放 阅 读 框 架 ,能 编 码 所 有 的 病 毒 蛋 白 。
(1.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特 产 研 究 所 特 种 经 济 动 物 分 子 生 物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吉 林 长 春 130112; 2.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兽 医 学 院 /农 业 部 动 物 疾 病 临床 诊 疗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内蒙 古 呼和 浩 特 010018)
关键 词 :牛病毒 性腹 泻病 毒 ;鉴 定 ;分型 ;分 类 号 :S852.653;Q78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7—5038(2018)10 0006—07
牛 病 毒 性 腹 泻/黏 膜 病 (Bovine viral diarrhea— mucosal disease,BVD—MD)是 由牛 病 毒 性 腹 泻 病 毒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 染 引 起 的 一 种 接触 性 传染 病 ,可造 成感 染 牛严 重 的 消化 系 统 、生 殖系 统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及 免 疫 抑 制 等 。1946年 , Olafson在美 国 纽 约首 次 报 道 BVD—MD 的 发 生 ,称 该 病 典型 的 临床 症 状 是 腹泻 。1953年 ,美 国衣 阿 华 州 的首 例 MD 被 发 现 和报 道 ,该 病 以 胃肠 道 黏膜 溃 疡 为特征 l1]。 由于是 由同一种 病 毒所 引起 ,因此 ,美 国兽 医协会 将 BVDV 感 染 引 起 的疾 病 统 一 命 名 为 “牛 病毒 性腹 泻/黏 膜 病 ”(BVD—MD)。李 佑 民在 我 国首 次 从 流 产 胎 儿 的 脾 脏 中 成 功 分 离 并 鉴 定 出 BVDV。该病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分 布 广 泛 ,给 养 牛 业 造 成较 大 的经 济损 失 ,被 我 国列 为 三类 疫 病 。 目前 ,国 外 主要 通过 接 种 疫 苗 、淘 汰抗 体 阴性 的持 续 性 感 染 牛 的措 施来 控 制 该 病 。尽 管 BVD—MD 是 影 响世 界 养 牛业 一种 重 要 的传 染 病 ,然 而 由 于该 病 尚未 在 我 国引起 大规 模 的暴 发 和 流 行 ,也 不 存 在 公 共 卫 生 问 题 ,该病 往 往很 少 引起 人们 的重 视 。然 而 ,随着 养 牛 业 规模 化 的发 展 ,该 病 造成 巨大 损 失 ,逐 渐 被人 们 熟 知 。因此 ,控 制 和彻 底 消 除 该 病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建 立 一 种 快 速 、高 效 的 抗 原 检 测 方 法 ,为 BVD—MD 的 诊 断 和流行 病 学研 究 提供 物 质 基 础 ,对 BVDV 的防
杂交瘤技术
杂交瘤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目前,在世界上,已建立起数以千计的具有各种特异性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系,它们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单克隆抗体在诊断上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可辨认抗原物质结构的微细差异,并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用放射免疫法能精确地测定抗原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及变化。
对某些常见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及体内激素或酶的缺陷症,做出快速而正确地判断。
希伯(Hbure)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追踪心肌组织肌球蛋白的变化,拍摄了心肌损伤部位的可见图象。
目前已研制出能鉴定麻疹病毒、狂犬病毒、牛腹泻病毒、马流产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牛鼻气管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的单克隆抗体。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在体内和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可发现用常规方法不能探测出的微小肿瘤的存在及其位置。
2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上的应用给患病的机体注射一定剂量的特异性单克抗体能增强机体对该病的抵抗力弗里曼隆(Freeman)等用含有抗疟原虫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血清,注射给已感染疟原虫的小鼠,使病鼠的死亡率下降。
已研制出抗人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
此外单克隆抗体还有解毒和脱敏作用,这是由于它能和血中的过量药物发生中和作用或与药物的受体部位相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的结果。
单克隆抗体对癌症的治疗,可做出重大贡献。
当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大剂量的放射性化合物或细胞毒剂相偶联后,注人体内再同癌细胞结合就能在原位把癌细胞致死人们把这种新疗法叫做癌症的导弹疗法。
所用的细胞毒剂包括抗癌药物—氨甲喋吟、苯丁酸氮芥等,毒素—白喉毒素、蓖麻毒素蛋白等。
米勒(miller)等人用这种疗法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时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单克隆抗体对过去无法治疗的“严重混合免疫缺陷症”有特效。
哈佛医学院莱因赫茨(Reinehrz)等成功地用多种单克隆抗体治疗这种病的患者。
此外单克隆抗体还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免疫抑制剂。
比泊(Bieber)等人建立了能生产抗胸腺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做异体植皮试验时,给实验猴注射这种单克隆抗体使异体皮的存活期延长十夭。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原核表达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原核表达孙凯;刘亚刚;王妍;王盼盼;胡炳峰;王文伯【摘要】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以牦牛BVD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牦牛BVDV E2基因.为研究E2蛋白的抗原性,将E2基因插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2,并转化至BL21(DE3)宿主菌中,利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pET-32a-E2在宿主菌BL21(DE3)中表达出约58 kD的融合蛋白,结果表明E2基因在BL21(DE3)宿主菌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大小与预期相符.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E2蛋白具有良好抗原性.这对以后研究E2蛋白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1(030)006【总页数】4页(P886-889)【关键词】牦牛;E2基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原核表达【作者】孙凯;刘亚刚;王妍;王盼盼;胡炳峰;王文伯【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Q78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一个牛科属中的独立物种,一般生活在25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我国是拥有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数的94.8%(西南民族学院“拉稀病”课题组,198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川西北地区牦牛群中开始流行一种以腹泻消化道黏膜脱落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该病在牦牛群中流行较广,造成极大危害,后经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为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并从病牛中分离鉴定出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Yak株)。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XC株的分离与鉴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XC株的分离与鉴定邓宇;何学谦;陈红军;张政【摘要】将BVDV阳性血清样品接种MDBK细胞,结果分离出1株BVDV.采用MDBK细胞培养法、直接免疫荧光、RT-PCR与TCID50等方法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在MDBK细胞上盲传至10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呈阳性;RT-PCR扩增均获得5'-UTR、Npro预期大小DNA片段;分离株滴度为10-5.9 TCID50/0.2 mL.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属于BVDV-1m.以上结果推断,成功分离鉴定1株BVDV,该分离株为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1m,命名为BVDV-1 XC株,为研究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53)010【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鉴定;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非致细胞病变型【作者】邓宇;何学谦;陈红军;张政【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1,BVDV-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2,BVDV-2)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1],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同为一属,存在抗原交叉反应。
这两种病毒(BVDVs)的基因组均为单股正链RNA,其大小约为12.3 kb,在基因分型方面,通常根据BVDVs的5'-UTR, BVDV-1可分为BVDV-1a~BVDV-1u[2-5],BVDV-2可分为BVDV2a~ BVDV2d[6-7]。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孙序新;江焕贤
【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
【年(卷),期】1994(028)004
【摘要】一九八三年从四川某地区一牦牛分离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定名为牦牛I号毒株。
该病毒可在牛肾或牛睾丸原代细胞上繁殖继代,但均不产生可见病变(CPE),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可见到BVD/MD特异性荧光,其滴度在10^-3-10^-5之间。
用细胞培养第15代病毒做系列试验表明,该病毒为RNA病毒,对乙醚敏感,不耐酸,对胰蛋白酶有一定抗力;回归黄牛,血清中和抗体呈BVD/MD阳性。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孙序新;江焕贤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5.1
【相关文献】
1.泽库县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分离报告 [J], 邓传鸿;王宾来
2.河北省奶牛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J], 赵月兰;杨汉春;左玉柱;秦建华;刘占民;范京惠;张宁
3.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Ⅰ.病毒分离培养、理化特性测定、中和试验 [J], 申之义
4.西藏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的鉴定 [J], 洛桑列措;张兹钧
5.西藏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J], 洛桑列措;张兹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JL株的分离与鉴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JL株的分离与鉴定张淑琴;郭利;冷雪;张亭亭;吴永旺;武华【摘要】A virus was isolated from the a sick calf with bovine viral diarrhea (BVD) like syndrome on a farm in Jilin province. The virus could be replicated in MDBK cell without cytopathogenic effects. The virus was identified as BVD virus (designated as BVDV-JL) by specific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virus neutralization assay and RT-PCR. The BVDV antibody-free calves at age of 3 to 6 months were artificially infected by the BVDV-JL. All infected calves developed higher fever,leukopenia and virus shedding.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VDV-JL isolate was virulent to cattle. The BVDV-JL isolate could be us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pathogenicity of BVDV and as a candidate virus for development of vaccine against BVDV.%本研究从吉林某牛场表现严重腹泻症状濒死牛的胸腺病料样品中分离一株病毒,该病毒在MDBK细胞中盲传4代无细胞病变产生,而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表明该分离病毒株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并命名为BVDV-JL.将BVDV-JL株F4代细胞培养液(10<'7.13>TCID<,50>/mL)经鼻内喷雾人工感染3月龄~6月龄BVDV抗体阴性黄牛(6 mL/头),感染牛表现连续两天体温升高,白细胞数量下降,并在感染牛的白细胞提取物及鼻拭子样品中分离到该病毒株,表明该病毒株具有致病性.BVDV-JL株的分离对进一步开展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年(卷),期】2011(033)003【总页数】4页(P181-184)【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无细胞病变;分离与鉴定【作者】张淑琴;郭利;冷雪;张亭亭;吴永旺;武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132109;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132109;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132109;北京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76;北京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76;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132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牛的重要传染病。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杂交瘤细胞的两次筛选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杂交瘤细胞的两次筛选(资料)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总共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两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是不相同的。
第一次筛选的原理与方法:细胞融合后,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是第一次筛选的关键。
普遍采用的HA T选择性培养液是在普通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次黄嘌呤(H)、氨基喋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酸(T)。
其依据是细胞中的DNA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生物合成途径(“D途径”),即由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为DNA分子的合成提供原料。
在此合成过程中,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这一过程,而HAT培养液中氨基喋呤是一种叶酸的拮抗物,可以阻断DNA合成的“D途径”。
另一条途径是应急途径或补救途径(“S途径”),它是利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生成相应的核苷酸,两种酶缺一不可。
因此,在HAT培养液中,未融合的效应B细胞和两个效应B细胞融合的“D途径”被氨基喋呤阻断,虽“S途径”正常,但因缺乏在体外培养液中增殖的能力,一般10d 左右会死亡。
对于骨髓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细胞而言,由于通常采用的骨髓瘤细胞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缺陷型(HGPRT)细胞,因此自身没有“S 途径”,且“D途径”又被氨基喋呤阻断,所以在HAT培养液中也不能增殖而很快死亡。
惟有骨髓瘤细胞与效应B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具有效应B细胞的“S途径”,又具有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液中长期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液中选择性存活下来,并不断增殖。
第二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免疫过程中,由于采用连续注射抗原的方法,且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形成相对应的一种效应B淋巴细胞,因此,从小鼠脾脏中取出的效应B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不同的,经HAT培养液筛选的杂交瘤细胞特异性也存在差异,所以必须从杂交瘤细胞群中筛选出能产生针对某一预定抗原快定簇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g 、g 、g a ]O2 g lM ]G1 ]G2 、g b和 ]G3 购 自北 京 华 美 公 司 ; 抗 g : 鼠 B VDV 阳 性 血 清 、 抗 B 猪 VDV 阳 性 血 清 以 及 B DV 单 克 隆 抗 V
2 结 果
为 新 疆 农 垦 科 学 院 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 自制 。 l 2 单 克 隆 抗 体 腹 水 的 制 备 B B cF _ AL / 代 小 鼠 在 注 射 液 体 石 蜡 l周 后 , 种 适 量 单 克 隆 抗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 ~ 1 接 7 0d后 收 获
用 自来 水 洗 去 染 液 , 然 干 燥 。 于 显 微 镜 下 选 择 染 色 体 分 散 良 自
病 毒 中 和 试 验 及 琼 脂 扩 散 试 验 等 方 法 , 需 时 问 长 , 特 异 性 及 所 且 敏 感 性 都 较 低 。 为 了 研 制 一 种 方 便 、 捷 、 异 的 B DV 单 克 快 特 V 隆抗 体检 测 试 剂 盒 , 者 在 获 得 高 纯 度病 毒 抗 原 的 基 础 上 , 笔 筛 选 、 立 了 8株 B DV( e o 株 ) 克 隆 抗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建 V Org n C 单 株 , 对 其 主要 生 物学 特性 进行 了分析 鉴 定 。 并
所 , 毒 培养 细 胞 为胎 牛 肾细 胞 ( 病 MDB , 胞 培 养 液 为 含 2 0 K) 细 0
mL I 新 生 犊 牛 血 清 的 RI Il 4 . 持 液 为 含 5 / / 60 维 M 0 mL L新 生 犊 牛 血 清 的 RP 6 0; 根 过 氧 化 物 酶 ( MI1 4 辣 HRP 标 记 的 羊 抗 鼠 )
、
球 蛋 白 类 型 及 病 毒 中和 活 性 等 指 标 的 检 测 , 明 8株 单 克 隆 抗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的 染 色体 数 目均 接 近 两 亲 本 细 胞 的 染 色 体 数 表
目之 和 ; 克 隆 抗 体 免 疫 球 蛋 白 类 型 均 为 IG , e 6株 为 IG1 2株 为 I G2 , 对 B 单 g 其 e g , g a且 VDV 具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中 和 能 力
1 材 料 与 方 法 l l 材 料 B _ VDV Or g n C 准 毒 株 : 自 中 国 兽 药 监 察 e o z标 购
好 、 重 叠 、 失散 的细胞 , 份标 本 计数 3 ~5 无 无 每 0 O个 完 整 的 中 期
核 细胞 , 录其 染 色体数 目。 记 1 4 单 克 隆 抗 体 免 疫 球 蛋 白 类 型 及 亚 类 鉴 定 用 B . VDV 抗 原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株 2 3 5 2 5 、 D7 4 6 5 9 5 1 G 、 C 、 A5 5 、 E 、 C 、 F 1和 5 : A9 均
( 积 分 数 ) Oz 3 体 C 、 7℃ 培 养 6d后 , 察 记 录 细 胞 病 变 孔 数 . 观 分
别 计 算 TC D。及 中 和 指 数 。 I 。
维普资讯
2 4
Ch n s ou n lo t rn r c e c n c n l g Vo 32 N o.8 2 i e e J r a fVe e i a y S i n e a d Te h o o y 1 002
包 被 E IA 反 应 板 , 腹 水 单 克 隆 抗 体 适 当 稀 释 作 为 一 抗 , LS 将
HR P标 记 的 羊 抗 鼠 I G、g 、g a I G2 、g g I G1 I G2 、 g b I G3和 I M 分 别 g 作 为二 抗 , 行 问接 E IA试 验 。 进 LS 1 5 单 克 隆 抗 体 中 和 特 性 测 定 将 纯 化 的 B DV 用 维 持 液 作 . V
腹 水 ,00 0rri 心 l n 取 上 清 液 保 存 待 用 。 1 0 / n离 a 5mi ,
牛 病 毒 性 腹 泻 病 毒 ( VDV) 危 害 牛 、 、 、 等 的 一 种 B 是 羊 猪 鹿
危 害 较 为 严 重 的 病 毒 。 目前 对 该 病 毒 的 检 疫 多 采 用 病 原 分 离 、
滴 , 其 均匀 铺 展 , 使 自然 干 燥 后 , 0 / 10g L姬 姆 萨 染 色 4 5mi, ~ n
l O倍 递 进 稀 释 至 l 。 每抗 O ,
体 腹水 、 抗 B 鼠 VDV 阳 性 血 清 、 抗 B 猪 VDV 阳 性 血 清 及 鼠 正 常
血 清 ( 照组 ) 混合 后置 3 对 , 7℃ 感 作 lh 然 后 分 别 接 种 于 已 长 满 ,
。
关 键 词 :牛 病 毒 性 腹 泻 病 毒 ;单 克 隆 抗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染 色体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5 . S82 69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4 9 2 0 ) 80 2 — 2 0 0 6 1 ( 0 20 —0 40
.
牛 病 毒 性 腹 泻 病 毒 单 克 隆 抗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株 的 鉴 定
沈 敏 ,钟 发 刚 ,王 新 华 ,温 建 新
( 疆 农 垦 科 学 院 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 ,新 疆 石 河 子 新 8 20 ) 3 0 0
摘 要 :筛 选 建 立 了 8株 牛 病 毒 性 腹 泻 病 毒 ( VDV) 克 隆 抗 体 杂 交 瘤 细 胞 , 过 对 其 染 色体 的 分 析 单 克 隆 抗 体 免 疫 B 单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