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知识点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知识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要求我们掌握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大革命失败的标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必考知识点一、五四运动:1.原因:(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2.爆发:(1)时间:1919年5月4日(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反帝反封,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3)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3.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与主力(1)运动的第一阶段:5月4~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2)运动的第二阶段: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三罢斗争,工人阶级为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结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5.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了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4)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旧民主革命阶段:1840-1919年。
新民主革命阶段:1919-1949年)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诞生条件:(1)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2、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2)主要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即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1921中共一大,建党。
1922中共二大,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近代史(7)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楚天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近代史(通史版)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第七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楚天【课程标准】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探究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特及影响,分析民族工业发展受阻原因。
【自主学习】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1)革命推动: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2)政府政策: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4)群众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
2.概况(1)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2)化工、皮革、卷烟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3.结果: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4.影响(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
【知识拓展】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启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政治前提。
(2)宽松稳定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社会前提。
(3)善于抓住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4)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科技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实业救国”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议论。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
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
在国内以张謇、汤震等为代表,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一:雏形出现。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线索二:不断拓展。
16-18世纪,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线索三: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求市场和原料加紧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三: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为寻求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场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备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
(3)文化因素:①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②宗教因素:基督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4)政治因素:欧洲政局动荡,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直接原因)(6)主要条件:①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与应用。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3.影响:(1)对欧洲: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第7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版)
第7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一、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知识归纳】背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14、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另一原因。
传播基督教是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影响,则是新航路开辟的一种思想动力。
过程:航海家亨利王子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以后又三次西航;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影响:经济方面: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使亚非拉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温馨提示】如果说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宗教根源说明欧洲人有开辟新航路的强烈需求的话,那么商业危机则使欧洲人不得不去做这件事,“强烈需求”和“不得不”便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但光有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并不足以成大事还需要具备可能性,即客观、主观条件。
【例1】、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C、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D、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察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并从事物发展的多重因素中分析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的能力。
2019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一)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起商业危机。
④思想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①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三)影响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
①导致“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导致“价格革命”:金银价格下降,削弱封建主势力。
③“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2.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对其他地区:增加了其他地区的贸易机会。
(中、印)二、殖民扩张(17~18世纪)(一)早期殖民扩张-葡:①占据点②控制商路-西:①掠夺金银②种族灭绝③贩卖黑奴(二)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②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经济: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表现①成立殖民机构: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三)英国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日趋繁忙。
②政治: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③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④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殖民战争①英西战争: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
世界市场的扩展
黑奴贸易
主
影响
对宗主国,殖民地,世界的影响
义
世
条件
政治前提,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
界
棉纺织业
市
发明
动力
场
交通运输
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
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
形
生产力
成
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
和
影响力
世界格局的变化
发
东方从属于西方
展
自由主义的兴起
最终形成
条件
政治前提,市场,资金,技术
1519年-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了环球航 行
对欧洲,世界,中国的影响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条件
成立殖民机构
不同时期殖民 扩张的特点
荷兰“马上车夫”
表现
参与殖民争夺
早期殖民扩张
结果
17世纪成为世界殖民帝 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英国:”日不落帝国“
条件,表现,结果
进一步拓展
殖民掠夺
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成就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建立
新通信手段的发明
改变工业结构
传统工业的进步
影响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垄断组织的出现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本义世界市场的含义,形成过程,特点,表现及影响
雏形出现
新航 路的 开辟
原因 过程 影响
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
商业危机,宗教因素
主观条件
西,葡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客观条件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丰富
易错点2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2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开始,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西班牙、葡萄牙支持航海家进行海外探险,追求财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航运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欧洲大西洋沿岸,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狂潮,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促进了物种的交换等。
(新航路开辟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前提和主要条件)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开始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活动,为英国带来巨额利润。
17世纪下半叶,法、英、荷三国进行殖民争霸,英国战胜对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殖民扩张,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以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为主要手段,带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强大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武力侵略世界各地,打开国外市场,输出廉价工业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确立。
(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资金、原料等;工业革命后,为了开拓世界市场,进一步加剧了殖民扩张和掠夺)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世界被瓜分,出现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一新的侵略方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课件 人教版
统一方式
排除外来干 扰 结果意义
[比较德、意统一不同点]: (1)统一方式:意大利(两种) (2)任务:意大利(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
[评价俾斯麦和铁血政策]
[评价加富尔和加里波第]
《反分裂国家法》:中外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美内战:维护联邦制与国家统一 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朝鲜半岛分裂
德意志民族两次从分裂走向统一
中国古代分裂与统一及民族政策
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回归
四、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根本原因:资发展→受到阻碍(封建幕府统治) (2)内忧: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发展 (3)外患:民族矛盾上升(1853年沦为半殖民地) (4)推动力:倒幕运动(1867——1868)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为核心) 2、 “新”:
巩固天皇专制、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3、内容(四方面八小点) (1)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领主制、废特权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土地改革、引进技术) (3)军事:改革(征兵制、侵略扩张政策) (4)文化:文明开化(学习西学、近代化教育)
5、成功原因(和中国戊戌变法相比) (1)社会背景、(2)力量对比 (3)有效措施、(4)国际环境 6、意义: (1)作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独立、强国) (2)影响——为亚洲反殖斗争开辟先河 (3)局限性——封建残余(新的等级制度、军国主义
社会主义潮流: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工人 运动
理论 诞生 国际 组织
伟大 尝试
三三 四四 十十 年年 代代 的以 前 的
马克思主 义诞生
第一国际 成立
巴黎公社 运动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实践基础
标 志 及 意 义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word文档资料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⑴15世纪前后,在西欧国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需求量日增,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⑵《马可·波罗行记》在西欧流行以来,很多人希望到东方去“寻金”。
⑶长期以来,许多东方的商品畅销西欧市场。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甚至劫掠过境商旅。
因此,很多西欧人都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⑷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的统治者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身统治。
⑸欧洲人热衷传播天主教。
(6)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引发了商业革命①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也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②传统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发了“价格革命”含义:大量的贵重金属进入,使欧洲金银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影响: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变。
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昔,常常入不敷出,财力和地位进一步下降;而新兴资产阶级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可以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加。
(3)世界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改变了欧洲和美洲的生活,与此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扩张也登上历史舞台。
(4)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的冲击了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冲击了神学理论,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
它以无可辨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直接冲击了封建神学,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3、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1)确立: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美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课件第三编第二板块专题整合(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开辟新的商路,没有重新联结传统
商路,故A项错误;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是在工业革命
后,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不
是快速形成,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成
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 答案:D
2.“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
——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
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
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
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发生于17世纪的战争带
来的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A.英国完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型 B.英国国民收入增长促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长足发展成就了英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D.工矿业和建筑业总产值在1901年超农业六倍余 解析:表中工业创造的国民收入逐渐超过了农业,说明第一次 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工业化的完成,英国完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 根本转型,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 答案:A
[迁移应用]
4.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 才。“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 被称为“蓝袜女王”。世人评论说:“‘蓝袜’,这个词
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告新女性的诞生。”这说明
A.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 C.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时期
18世 纪60 年代 至19 世纪 中期
发展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点解读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一、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1、过程:2、意义:(世界、亚非拉、欧)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X与掠夺:1、活动概况国区域特点结果及影响荷兰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①建立大型商业公司②银行信贷业发达(阿姆斯特朗)③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和抢占殖民地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英国在亚、非、美、洋等地夺占了许多殖民地,并①政府鼓励海盗掠夺②商业战争③在殖民地进行商业①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②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③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时间航海家支持者航向路线2、早期殖民扩X的特征和影响(1)特征:较多的表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
主要表现:第一,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第二,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第三,进行奴隶贸易。
(2)影响:积极:①欧洲国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消极: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了此后长期的落后局面。
三、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1)(2)(3)2、形成途径:殖民扩X、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3、形成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由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X性的特点决定的。
(2)内在动力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X围内的确立,外在动力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X的推动。
4、重大作用:(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导和奠定者。
本文将介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 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多次外国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国民经济陷入衰退。
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实业家开始探索中国资本主义的道路,努力推动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 先驱者清末民初,中国的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孙中山、梁启超等,积极倡导新思想、新文化和现代经济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资本主义的方案。
他们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先驱者,为中国经济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 工商业的兴起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商业的兴起。
20世纪初,一些实业家开始兴办工厂,发展制造业。
他们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改良传统手工业,提高生产效率,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企业,如汇源、潮商等,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资本市场的兴盛为了融资扩大生产规模,中国民族资本家积极开拓资本市场。
在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纷纷成立股票交易所和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这些资本市场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壮大。
3. 农业经济的改革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也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改革。
在20世纪初,中国的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农村组织相继兴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地位的提升。
这些组织通过改良传统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1. 经济效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民族资本家的投资和创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课件(36张)
哈格里 夫斯
珍妮纺 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 命的序幕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美) 蒸汽轮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推动机器的发明和推 广,进入新阶段
推动以蒸汽为动 力的时代到来
◆特点:①从英国一国到多国;②蒸汽机为动力;③主
要在轻工业(棉纺织业)部门;④发明者主要为技工, 科学理论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⑤工厂制。
②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①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 ②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价格革命”。 ③开始殖民扩张与掠夺,出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加速西欧封建制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对亚非美:
④世界格局:欧美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其统
治,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
三、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P31-32
1、性质:既是一次技术革命,又是一次社会革命。 2、作用(积极):
3、后果(消极): • 加快了殖民扩展和争夺的步伐(频繁发动侵略战 争);
•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恶 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P31-32
1、性质: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革命。
2、作用(积极): ①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②社会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 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 生活方式:开始城市化进程; • 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 •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比重渐增。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考纲要求] 1.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 原因⎩⎪⎨⎪⎧ 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 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 义,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 初期⎩⎪⎨⎪⎧ 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 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 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 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 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纲领4.失败⎩⎪⎪⎨⎪⎪⎧ 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 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 时稳定。
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 动失败。
轻巧识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一个阶级:农民阶级。
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五个阶段:开始:金田起义;发展:定都天京;全盛:北伐和西征;由盛转衰:天京变乱;失败:天京陷落。
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天朝田亩制度》 史料二 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洪仁玕《资政新篇》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史料二反映了《资政新篇》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二者在发展经济的主张上是相互矛盾的。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
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衡水模拟)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解析: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无涉及,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B2.(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进行(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解析:依据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3.(2017·哈三中二模)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B.预见到国民党背叛革命C.试图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D.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解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反映了无产阶级要掌握领导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的问题,故B项错误;1925年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路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7·银川质检)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
这说明共产国际( )A.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B.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C.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D.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解析:材料中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说明共产国际重视国共关系,故A项正确;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并非干预中国革命,故B项错误;共产国际通过指示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此时国共两党非敌对关系,不存在两党和平共处的问题,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合作带来胜利 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问:国民革命取得巨大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工农群众的响应, 各革命阶层的觉醒与联合等。
6.对国民大革命的历史功绩理解不到位 辨识 国民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 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3.主观认识红军长征的原因致误 辨识 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传播了革命 思想,促进了北上抗日;但是红军长征是由于王明的 “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 军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要点 1 彰显新时代潮流的五四运动
史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 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 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 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 间,南市一律罢闭……(10 日)有火车、
8.掌握一个道路开辟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问:这里“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开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取 得了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问:材料体现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什么思 想主张? 答: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
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 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1.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 争。
(3)爱国性:维护山东和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
深化提升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 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 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 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 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 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 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结果:军阀政府被迫释放_被__捕__学__生__,罢免三个卖 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4)影响。 ①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是 先锋,_工__人___阶__级_成为主力军。 ②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 进了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的传播。 ③五四运动成为中国_新___民__主__主__义__革___命_的开端。
(3)成就:到 1930 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 红军达十万人。
4.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__“_左__”__倾__错误,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 (2)经过。 ①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 开始长征。
②生死转折:遵义会议肯定了_毛___泽__东__的正确军事 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 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1.遵义会议解决党内问题记忆不清 辨识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纠 正了当时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但并没有 从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党内“左”倾错误的彻 底清算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12.辨识不清“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道 路的关系
辨识 前者是革命理论,后者是革命的具体道路,以 前者为依据。
7.国民革命需要澄清的三点认识 辨识 (1)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国 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 导的;(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 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3)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 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 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 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 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 建。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信息“沪埠自青岛问题”表明五四运动是 由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由学生罢课引发“南市 一律罢闭”“罢工之事”体现了群众性、联合性。“人 心大慌”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力 量。 (2)史料二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 性。
(3)史料三则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 潮流
第 7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_巴__黎___和__会_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①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_北___京_。 ②第二阶段:_工__人__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 心在上海。
2.误记为五四运动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完全 的胜利
辨识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卖国贼职 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 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并没有完 成,因而五四运动不是完全的胜利。
3.图示解史——五四运动
4.体会中国革命的延续性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 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 问:北伐战争要完成的“事业”是指什么? 答:“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即反帝反封建。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材料“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 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 的舆论”和“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 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反映的 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对点训练 1] (2018·滨州模拟)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
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 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 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 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 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 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
(3)历史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①背景:1923 年中共三大通过了与_中__国__国__民__党_合作 的决定。 ②标志:1924 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__国__共__两__党__合作 形成。
(2)北伐战争(1926—1927 年)。 ①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__吴__佩__孚_、孙传芳、张作霖 三派军阀。 ②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国民政府由广 州迁往__武__汉__。
4.国民革命的失败。 (1)原因:列强支持国民党右派_蒋__介___石__。陈独秀的 右倾错误,放弃_革__命__领___导__权。 (2)表现:1927 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汪 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_国___民__革__命__失败。
二、国共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___民__党__反__动__统___治的第 一枪,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 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 ___秋__收__起__义___。10 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0.实事求是的革命选择 “工农民主共和国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 都是正确的……” 问:材料中“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分别指 什么历史事件?
答:前者指的是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 立;后者指的是 1937 年我党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 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 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 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 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 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 命题。
视角1 从历史演进角度命题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题时可从领导 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等方面思考。
③胜利会师:1935 年 10 月,吴起镇会师;1936 年 10 月,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3)意义。 ①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铸就了长征精神。 ③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
1.革命史观看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 历史巨变的起点。” 问:如何理解“起点”? 答: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 A 项正确。 答案:A
视角2 从社会主流思想角度命题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 神的核心。解题时需注意从民族危亡和弘扬文化等方面分 析。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2.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 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问题探究 1.依据史料一和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四 运动的基本特点,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 精神? 答案: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 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 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精神: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