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诸因素检测及探讨01

合集下载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在现代社会,职业危害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职业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对从业人员造成伤害或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往往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可能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职业危害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从业人员产生直接物理影响的因素。

比如:噪音、振动、辐射等。

这些因素在长期接触下可能导致听力受损、眼睛疲劳等健康问题。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对从业人员健康造成的威胁。

例如:有毒气体、化学溶剂等。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中毒、过敏等健康问题。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各种生物体对从业人员健康造成的危害。

例如:细菌、病毒等。

长期接触这些生物体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引起从业人员心理压力过大的因素。

比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职业危害的防控针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

加强监测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通过工程手段,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比如:安装隔音设备、通风系统等。

完善个人防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减少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风险。

加强健康监护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与职业危害因素相关的健康问题。

结语职业危害因素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希望各个岗位的从业人员都能意识到职业危害的存在,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职业病是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和长期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各国普遍建立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

该制度是为了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工艺因素等。

针对不同种类的危害因素,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和分类方法。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有害粉尘、有害气体、有害蒸汽等,可以通过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体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可以通过测量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振动频率和辐射强度来评估危害程度。

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病媒生物等,可以通过采集室内空气、水源等样本进行微生物学分析。

工艺因素主要指工作方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等,需要通过观察和询问工人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对于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通过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光谱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来对化学因素进行测量。

对于物理因素,可以使用声级计、振动计、辐射剂量仪等设备来测量。

对于生物因素,可以使用培养基、PCR技术等方法来鉴定和测量微生物。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和检测标准。

针对每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和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检测,可以判断其是否超过了规定的限值,以及采取何种防护措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可以及时掌握工作场所的危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实时监测等方式进行,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职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PPT课件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根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
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
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不良影响。
个人防护用品维护与更换
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清洗、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 )ppt课件
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 化学有害因素介绍 •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方法 • 化学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 职业病防护措施 • 案例分析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 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 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 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 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使用检测管采集现场气 体,通过比色法或比浊
法测定气体浓度。
气相色谱法
利用色谱柱分离气体中 的不同组分,通过检测 器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红外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红外光与气体分子 相互作用,测定气体中
特定组分的浓度。
通过测量气体中特定元 素对特定光的吸收,确 定气体中该元素的浓度。
粉尘检测方法
01
02
应对措施
加强通风、维修除尘设施、提供防尘 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健康 检查和医学观察。
某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泄漏事故
事故概述 检测结果 事故原因 应对措施
某实验室发生化学药品泄漏事故,导致多名员工出现皮肤刺激 和眼部损伤。
检测结果显示泄漏的化学药品为硫酸,浓度较高,对接触人员 产生强烈刺激。
操作失误、化学品储存不当、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 多个环节失控共同导致事故发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PPT课件
当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覆盖面不全、 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 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制度,明确 相关责任和义务,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高检测与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质量的控制
人员培训
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 高其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仪器设备校准
定期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校 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来自和可 靠性。过程质量控制
对检测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 保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控 制。
结果审核与报告编制
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按照规范
编制检测报告。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现场调查与采样
了解现场情况
对被检测单位的工艺流程、生产环境、设备 布局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产生、分布和扩散情况。
制定采样计划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 样点位、采样频次、采样方法和采样量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 中产生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 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 、生物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如粉 尘、噪声、辐射、高温、湿度等 。

如何识别你身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何识别你身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系统问题等。
物理因素
总结词
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等,长期暴 露可能对听力、神经系统等造成影响。
详细描述
许多工作场所的员工需要面对噪音和振动等 物理因素的干扰。例如,建筑工人在嘈杂的 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矿工长期 暴露在矿洞内的湿气和寒冷环境中,可能引 发风湿等疾病;而长期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 的工作人员,如雷达操作员和X光技师,可 能面临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健康风
02
关注职业卫生相关政策的动态,了解政策对工作场所和个人健
康的影响。
参加培训与交流活动
03
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自身职业卫生意识和能力


05
预防职业病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 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预
防能力。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手 册等,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03
个人防护与健康管理
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手套、耳塞等。
根据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选择相 应的防护用品,如化学品的选用
化学防护眼镜和化学防护服。
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用品,确保 其有效性。
保持工作场所清洁与卫生
01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包括地面、设备、工具等。 02 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03 遵守工作场所卫生规定,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
劳动组织与工作制度因素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组织与工作制度因素涉及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轮班 制等方面,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可能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 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频繁的加班和轮班制 等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工作制度因素,可能导致员工出现 疲劳、失眠、焦虑等问题。此外,长时间坐着或重复性工 作也可能导致肌肉骨骼问题,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 。因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以及提供适当的 休息和福利措施,对于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本一、引言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导致职工患病或受伤的各种因素。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我们制定了这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全面、科学的检测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以进一步改善劳动环境,保护职工的权益。

二、检测目的与范围1. 检测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评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通过检测,可有效预防与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2. 检测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体员工,包括办公区域、车间、生产线、仓库等各类工作场所。

三、检测内容与方法1. 检测内容:(1)各类物理因素的检测:如噪音、振动、光照强度等。

(2)各类化学因素的检测:如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粉尘等。

(3)各类生物因素的检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各类人因因素的检测:如工作强度、劳动时间、工作姿势等。

2. 检测方法:(1)资料搜集法:收集有关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工艺流程、物质使用情况等相关资料。

(2)现场检测法:利用专业仪器对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

(3)体检与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职工的体检和问卷调查,了解职工身体状况和主观感受。

四、检测标准与评估结果1. 检测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例如:(1)噪音标准: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噪音限值。

(2)空气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

(3)工作强度标准:根据工作内容合理确定工作强度。

2. 评估结果: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对于不合格的情况,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五、改善措施与效果评估1. 改善措施:(1)根据检测结果,针对不合格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案。

(2)改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工作布局,增设防护设施,改进工艺流程等。

2. 效果评估:实施改善措施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确保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02
电磁辐射
识别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电磁辐射源,如微波炉、 计算机等,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
02

化学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化学 物质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如呼吸困难、抽搐、昏迷 等。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 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如肝 肾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 。
案例四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办公楼内可能存在空气污染、电磁辐射、长时间坐姿等职 业病危害因素。
02 03
控制措施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空气污染。同时 ,采用低辐射办公设备,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为工作人 员提供可调节的座椅和电脑支架,减轻长时间坐姿带来的 身体疲劳。
效果评估
办公楼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保 障,工作效率提高。
健康宣传
通过宣传栏、海报、微信 等渠道,向劳动者宣传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影响 和预防方法。
健康检查
鼓励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 业病问题。
心理疏导
为受到职业病影响的劳动 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 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
04
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控制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 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 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 手套、防护眼镜等。
培训和教育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 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职业 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
监督检查
对劳动者的个人防护用品 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健康促进控制措施
健康教育

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验室检测与质量控制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验室检测与质量控制课件

人员培训与考核
培训计划
制定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 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考核标准
建立人员考核标准,通过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应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档案
建立人员培训档案,记录人员的培训经历、考核 结果等信息。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清单
建立仪器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购置 日期等信息。
02
实验室检测方法
采样方法
随机采样
在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 量的样本进行检测,以反 映总体情况。
系统采样
按照一定的间隔或顺序从 总体中抽取样本,适用于 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情况。
分层采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类 型,从各层中分别抽取一 定数量的样本。
检测技术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对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如滴定法、光谱分析
质控报告
定期出具质控报告,总结质控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04
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案例
案例概述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 毒物、粉尘、噪声等。为了评估这些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 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检测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化学毒物进 行定期监测,对粉尘和噪声进行定期检测。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01
02
03
化学因素
如各种有毒物质、刺激性 气体、有害蒸气等。
物理因素
如噪声、振动、高温、辐 射等。
生物因素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短期影响
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或刺激,如化 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或皮肤刺激。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措施。

1.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必要性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在职业环境中可能对职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温度),化学因素(如有害物质、化学品),生物因素(如病原体、生物气溶胶)和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压力、职业倦怠)。

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职业病、工伤和健康不适,对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控制。

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程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

2.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目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目标是全面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 发现和确认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和程度;- 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威胁;- 提供数据支持,为改善职业环境和职工的劳动条件提供依据;- 预防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内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监测通过对工作岗位、作业过程和工作环境的调查和监测,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分布和程度。

调查和监测可以包括采样测试、现场观察、工作条件记录等方式。

3.2 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监测结果,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威胁。

评估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危险性评估、暴露评估等。

3.3 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基于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范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是确保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制度的基本要素、实施方法、目标和效果评估等。

一、制度的基本要素1.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和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职业性放射性因素等。

确定和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制定检测检验制度的基础。

1.2 监测设备和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设备和方法是制度的核心要素。

监测设备应当具备准确、灵敏、可靠的特点;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可操作。

1.3 监测点位和频率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当覆盖全面,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工程设施等,监测频率应当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合理确定。

1.4 标准和限值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需要参考已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值,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5 数据管理和报告监测数据的管理和报告是制度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以及报告的编制和传递。

二、实施方法2.1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水平。

2.2 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其正常运行。

2.3 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要确保监测点位能够全面反映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4 监测频率的确定和执行监测频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以及采样和检测的实际可行性。

要按照计划执行监测频率,并及时处理监测数据。

2.5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编制是制度的重要环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介绍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措施,并建立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意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的主要意义在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病率。

此外,通过检测项目还可以为职工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鉴定和评价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确定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浓度,如化学物质、尘埃、噪声等。

同时,还需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途径、频率和剂量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职业病体检职业病体检是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以评估其健康状况是否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检、肺部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职业病,为职工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3. 职业病防护和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还包括对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护和培训。

通过培训,使职工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测措施,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应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和工作环境。

例如,在化工、建筑、冶金、矿业等高风险行业中,通过对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可以有效预防化学中毒、职业性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

在医院、实验室等医疗机构中,通过对放射性物质、病原体等危害因素的检测,可以减少职工受到的辐射和感染风险。

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是保护职工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可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权益。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是保障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措施。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因此,制定有效的检测制度是必要的,本文将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进行探讨。

一、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外,制度的建立还可以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二、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方法及标准制定并推行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方法及评级标准,确保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评估方法应包括现场调查、检测分析和评估报告等环节,评级标准应明确危害程度分级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2.检测设备和人员要求配备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测人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设备应具备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能对空气、水质、噪声、震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检测。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操作。

3.定期检测和抽查频率制定明确的定期检测和抽查频率,确保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能够全面覆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定期检测应包括日常检测和定期抽查,日常检测用于监测长期存在的危害因素,而定期抽查则用于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检测结果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逐步改善”的原则,包括工程控制、个体防护、职业卫生培训等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

5.制度的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的知晓率和执行率。

宣传应着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和检测的必要性,培训应针对不同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传授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从事使用
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
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
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
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该 条款只规定了高毒物品的检测周期,
且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要求过高。
►一般而言,监督执法中主要的检测周期依
据是《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 有规定:尘、石棉尘、铅、苯、汞、三硝 基等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6-12个月测1 次,未达标的,3-6月测定1次,其余尘毒 品种每年至少测定1次,噪声、局部振动、 微波每年至少1次,高温条件测定,每年最 热月6月15-9月15日最热月不同时间测3 次。(深井作业随时监测)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
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二)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
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 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作业的。
迫体位,教师长时间站立、发音,
医生接触传染病人,营业员长时间 在高速流动而拥挤的行人噪声等环 境里工作,厨师长期接触油烟、特 别是焦化后的油烟等);从职业病 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职业危害 因素都会导致相关疾病,这些疾病 有的为职业病,有的为职业多发病。
►在我国界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200
余种,而职业多发病的危害因素有
职业危害诸因素 检测及探讨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 法律要求 ◆ 工作、生活的需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起到眼睛、耳朵作用,充当哨兵角色。
◆ 房屋装修苯危害案例,密闭船舱清理废油、 含硫毒物导致死亡案例。
► 2008年8月30日下午4时,江阴某船舶工程公司
工人吴某在一家拆船厂拆解一艘1.2万吨散装废 货轮时,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沿着直径约 70厘米的竖井到16米深的船舱内清理废油,当 即昏到在舱底。甲板上的李、许、王某3人见吴 久而不返,即在舱口探察,见其倒在舱底,便只 身下舱实施救援,不足3分钟3人先后倒下。在 场的袁某见状后便立即呼救,1个多小时后4人 被消防人员陆续救出,送至江阴市人民医院抢救。 其中吴某和李某在刚送到医院时就停止了心跳、 呼吸而死亡,许、王二人病情危重,经医生全力 抢救无效也先后死亡。
►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资质认
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其检测、评价结论应当保证客观、
公正。检测、评价结果必须存入用 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所在地
(监测、咨询资质证)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和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评价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保护劳动者 健康。因此,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 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 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 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2000余种;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
病的发病规律主要取决于职业危害 因素的浓度(强度)、劳动者接触
的时间、劳动强度、生产现场的防
护措施、劳动者的个体差异等等。
►一般规律是: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越高、接触的时间越长、
劳动强度越大、防护措施越差、劳
动者身体欠佳等越易患职业病或职 业多发病;同时与劳动作息时间、
►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早期发现职 业病危害,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消
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
健康的影响,是职业病二级预防中 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日常监测,用人单位才能及时了
解、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或强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 因素检测、评价的目的是对工作场所职业 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检测,在对检测结 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场所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浓度或强 度)、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危 害类别,为工作场所分类管理、职业病危 害治理、职业病诊断鉴定和卫生行政部门 执法提供依据。
►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
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 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
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 下的罚款;
►逾期不改正的,提请有关人民政府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造成严重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导致职 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对负有责任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 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实验室检测,两个采集点硫化氢
浓度分别为1288mg/m3和2013 mg/m3,均远远超出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提出的作业场所接触硫化氢 3)一二百 浓度限值(≤10 mg/m 倍。根据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确认: “8.30”重大事故的中毒原因为急 性硫化氢中毒。
►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及种类
►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在生产过程
(管道焊接矽肺、急性苯、铅中毒案例)
作业体位、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周期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的规定,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 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 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 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 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 布。
►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
► 事故发生后,江阴市疾控中心调查人员迅速到达
事故现场,戴上防毒面具沿竖井下到舱底作业面, 仔细查看了周围环境,发现作业环境空间狭小, 通风条件差,且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调查人员下 井采集作业面空气标本,无苯系物检出,一时无 法确认中毒原因,随即求助于无锡市疾控中心。 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抵达江阴后,听取了江阴方面 的情况介绍,并结合临床特点,提出了初步意见。 随后来到中毒现场,经采用快速检气管显示为硫 化氢,浓度约15 mg/m3,并排除苯类、氮氧化 物中毒的可能。在消防队员的协助下,市疾控中 心的专家穿戴防护设备再次进入舱底作业面进行 定量采样。
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
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不通程度的接
触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只是不同的职业接 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不同而已;从职 业卫生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职业都存 在职业危害因素(如煤矿工人接触粉尘、 噪声等,化工厂工人接触各种化学毒物, 交通监管人员接触高温、低温、粉尘等, 办公室人员长时间接触电脑视屏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