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探索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探索摘要鉴于城市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价值地位,本文结合笔者对滨水空间的设计实践及其思考,提出进行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时需考虑的设计要求,同时提出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模式,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总体设计构思进行了探索,为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空间;滨水开放空间;空间设计;设计模式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空间,其逐渐成为城市中的经济社会载体以及环境载体,同时成为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点。
城市滨水区作为一个河流衍生的开放空间,其发展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开放”状态,从而抑制了其独有的功能性。
城市滨水空间的完美设计在于其能使城市的水系网络与城市的发展紧密地连接起来,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中心空间的过密,城市滨水空间恰好地为人们提供释放的空间。
显然,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应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探索其开放设计模式。
1 滨水空间的开发设计理念对于城市滨水区来说,其作为一个河流衍生的空间,毕竟其靠近的是滨海,其独有的形态决定了其应该具有“开放”的特性,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时如果没有达到完全的“开放”状态,就会由此而抑制了城市滨水空间独有的功能性。
通过结合设计实践以及思考,笔者认为对于城市滨水空间来说,要达到一种开放的状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种开放设计理念。
1)城市滨水空间的交通开放性。
交通的开放性是城市滨水空间开放设计的基础理念,只有通过开放的交通设计才能使便捷的交通系统把市区与滨水区紧密连接起来。
例如某滨水区周边设计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如图1所示,人们可方便地到达滨水区。
而对于外地的游人来说,因为滨水区附近设计有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极其方便外地游人达到滨水区。
另外,由于交通干线穿越滨水区原因,所形成的各破碎空间,为确保滨水区人员的安全,同时兼顾快捷地达到滨水区,在交通设计上应采取人车分流方式。
实践表明,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交通设计上更应该有快速交通。
2)城市滨水空间的视线开放性。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念与思路研究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念与思路研究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摇篮,为追求城市更好的宜居环境,人类探索理想城市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滨水空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滨水景观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当地的人文风貌、地域特色以及经济水平,在改善生态及提升人居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在设计中,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创新设计理念与思路,提升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水平。
为此,笔者就简单探析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念与思路,以期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标签: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念;思路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通常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其主要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使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同时,还在丰富当地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提升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相关概述(一)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基本概念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通常是由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系统所共同组成的城市公共开放性空间,其研究的范围包括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城市安全、河道整治以及城市设计等多个方面,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水的向往可以渗透于生存、艺术创造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很多生机勃勃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城市规模、性质以及功能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对城市滨水空间的优化与更新依然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基本特征一是,功能多样性。
在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当中,应该强调它的功能多样性,应该具备交流空间、休闲空间、生态空间等,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使人们能够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打开心扉,促进相互之间的和谐交流;二是,公共开放性。
我们站在空间规划的视角上来看,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需要依从整体,不仅要有个性的表达,也应该有独特魅力的呈现。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初探摘要:城市滨水景观是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对城市的生态、景观、文化及娱乐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对滨水地区概念的阐释、综合价值以及设计特点的分析,并通过实例研究,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提出建议和思考,指出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该重视河流、景观与人文的结合,从而创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滨水地带。
关键词:水城市滨水地区景观设计引言:水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古今中外,城市大都是依水系而发展,在现代城市中,水又是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量为强烈地带之一,对其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内在空间品质、提升城市固有特色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业……——管子1、水的作用与特性:水是生命的源泉,她为生物提供生存之地;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嚣,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
2、水的哲学意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悟,故几于道”。
水既是一种说明事理的喻体,更是作为人性的象征,水的人格性、人性化所呈现出的德性、仁性、柔性、义性、公正性和勇敢精神,使水被赋予了人的生命性,从而生生不息。
3、水与城市: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
城市不仅起源于滨水区,它的未来的发展也直接受到水的制约。
3、水与人:(1)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人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需求。
最下面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而最上面的需求是最有个性和最高级的。
(2)城市滨水景观中人的心理需求对滨水景观来说,首先是人在场所的使用功能上得到需求和满足。
然后从整个场所的精神层面上得到审美、心理上的人文关怀。
满足人的需要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动力。
b.人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心理需求:人们除了维持生命需要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初探摘要:本文从研究滨水空间的概念及意义为出发点,结合我国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对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问题;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55-02一、城市滨水空间的概念及意义“滨水空间”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
”城市滨水空间一般是指与水体接触的城市临水空间。
城市滨水空间是自然水域和城市空间过渡性空间,滨水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轨迹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城市在未来的形态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滨水空间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文化,是人们对于城市文化品位定位的主要标准,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二、城市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设计流于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流于形式,风格雷同,滨水空间特色景观丧失贻尽,使得滨水空间缺乏个性,毫无特色可言。
设计师参考国外成功滨水设计案例,不考虑现状进行生搬硬套,设计手法单一,使得大多数城市滨水空间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人们难以产生有坠入滨水空间的归属感。
(二)生态失衡现有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受到经济、政府等多方面的制约,滨水空间的原始形态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例如滨水周边高层耸立,阻挡了气流的循环,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
工厂产生的废水、废渣直接排进滨水区,加重了滨水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笔直的水泥驳岸,破坏了滨水自然式岸线,给人强烈的生硬感。
沿岸建筑距离滨水尺度过小,使得滨水空间缺乏足够的开敞面。
建筑风格与滨水环境难以融合,建筑分布凌乱,没有视觉重点,城市天际轮廓线平淡无奇。
由于各码头的封闭管理,沿岸景观节点被隔断,容易造成临水不亲水的状况。
过度的人工作用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难以到达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
(三)地域特色文化的缺失同样许多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过程中,严重破坏了滨水原始特色,难以延续城市空间文化精神的传承。
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及水平初探
Landscape Technology390《华东科技》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及水平初探陈 帅(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4)摘要:我国城市滨水区域的开发由洋务运动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时代,滨水区域都是工业的聚集区。
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改造逐步展开,城市滨水空间也同时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
由于初期缺乏系统的规划、缺少有机的联系,新旧滨水项目混杂,公共区域缺失,特色文化衰落。
同时,生态建设并未受到重视,混凝土驳岸仅满足了防洪需求,却使生物失去了生存基础,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再次兴起滨水区域建设热潮。
此次滨水区域涵盖范围更广,并且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
关键词:滨水空间现状;滨水区域改造;加冷河改造1 国外滨水空间发展历程 国外滨水空间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建设的方法和思路。
前工业化时期——滨水空间以自然发展为主要特征。
水的主要功能是灌溉、生活用水、舟船往来等。
这些滨水空间主要是贸易的枢纽及军事的要塞。
工业化时期——滨水空间多为工厂、码头和仓库。
工业革命后,滨水空间除了基本功能外,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
这一时期的滨水区更趋近于工业区,产业资本对滨水空间的控制更为主要,大量的资本集中在滨水地带,滨水区域是城市生产及交通的核心,水的生活功能受到抑制。
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时期的滨水区域污染极其严重。
后工业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滨水区的首要功能逐渐转化为以游憩及景观为主的生活功能。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城市滨水区进行了一场逆工业化进程。
工业从城市中心迁至郊区,或迁移到发展中国家。
中产阶级的崛起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滨水地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逐渐回归。
2 新加坡加冷河公园滨水空间发展实例 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为缓解洪涝灾害,在1970年,新加坡政府将境内天然河流开始改建成以混凝土河道为主的人工运河和排水渠系统。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手法探究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手法探究摘要:很多城市依水而建,其滨水空间往往是城市形象和市民公共生活的核心。
然而,一个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及建设经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往往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政府领导力的影响。
因而,提供一个弹性框架,并将涉及滨水景观营造的重要价值和原则考虑其中,成为我们工作的关键。
这些原则,一方面构成了最佳的规划设计实践,另一方面描述了迈向高度宜居的城市滨水环境所必要的品质。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2008年,纽约制定的一个可持续的滨水区规划——《纽约滨水区综合规划2020》,它是对纽约长期以来只注重滨水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造成滨水环境恶化现象的大胆反思,提出滨水区应该是对公众开放,适宜人们生活和休闲的地方。
在该规划的引导下,纽约的滨水带得到了全新的改造与更新。
多伦多的滨水带也经历了从工业化的生产岸线到休闲化公共景观带的转变过程。
自2000年以来,多伦多对其长达数十公里的岸线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并陆续得以建设,使得城市滨水带逐渐成为市民活动的中心。
关键词:滨水空间,公共景观,城市更新景观作为城市演变的媒介传统的城市化,是以建筑与城市格网为主导的城市化。
如今,城市在经过了快速的城市化之后,显示出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种种城市病。
北美的城市在陆陆续续地经历了郊区化及去中心化潮流之后,有迹象表明城市再一次赢得了胜利。
近年来北美各大城市显示出了进一步的复兴,人群得以回流。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后工业化及休闲经济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景观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与规划,成为城市演变的驱动力与媒介。
原则一:融合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联,将城市带向水线性滨水开放空间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纽带,它只有与城市紧密相连,才能起到融合城市的作用。
在可达性上,它应该将城市的车行交通干扰最小,从而与周边城市地块能方便对接,延续城市的肌理。
在功能上它的活动与项目设置应该与城市的功能使用相呼应;在特色上,它应该能与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互相共生。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案例二: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生态与功能的结合
详细描述
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功能完善。设计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和生态驳岸等手段,提 升了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还设置了休闲设施、运动场地和亲水平台,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案例三:广州珠江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创新设计理念
强化生态修复
促进绿色出行
加强区域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应不断创新景观设计理念和 方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 合本土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未 来城市发展的滨水空间景观设 计模式。
针对当前城市滨水区普遍存在 的生态退化问题,应加大生态 修复力度。通过植被恢复、湿 地保护等措施,提高滨水区的 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 加宜居的环境。
感谢观看
人文化设计趋势
历史文化的传承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 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景观元素、公共艺术等方式, 展现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
人性化空间设计
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创造舒 适、安全、便捷的滨水空间,提
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社区参与与互动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滨水空间的规 划、设计和管理,增强景观与市
民之间的互动性和归属感。
多元化设计趋势
01
02
03
多维度设计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融 合自然、文化、艺术等多 个维度,呈现出更加丰富 和多元的景观面貌。
创新性设计
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探 索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 力的滨水空间。
适应性设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 变化,灵活调整和优化景 观设计方案,保持滨水空 间的活力和生命力。
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浅析的开题报告
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浅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滨水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多元化功能结合的场所,其设计和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然而,当前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存在不足,如缺乏综合性、设计单调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开展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研究,探讨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为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以弥补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本文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和定义,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探讨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原则,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如景观设计、功能设置、交通组织、安全管理等。
4. 借鉴国内外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经验,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和定义。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界定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和设计原则。
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包括滨水区的功能、景观、环境保护等方面,以指导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3. 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
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景观设计、功能设置、交通组织、安全管理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_小议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
&&
工程建设与设计
!""# 年第 $ 期
市政工程设计
用的 “ 点、 线、 面 ”的 关 系 来 比 喻 , 则可理解为: 一个景 “ 点” 的设计, 必须放在整条 “ 景 观 带 ”的 层 次 来 考 虑 ; 一条 “ 景观 带 ”的 设 计 必 须 放 在 整 个 城 市 的 “ 面 ”的 层 次 来 考 虑 。 也 就 是“ 每 个 城 市 设 计 项 目 都 应 该 放 在 比 该 项 目 高 一 层 次 的 空 间 背 景 中 去 审 视 ”。 ( !"#$%&&’())) )如 果 没 有 一 个 全 地 段 的
( $%&’#% ), 男, 安徽蚌埠 人, 工程师, 从事建筑设 ! 作者简介 "#陈琦伟 计研究 (
!"
!!!!!!"
展与城市形象有塑造, 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特点
,( 创 造 连 续 的 近 水 公 共 空 间 可 保 证 滨 水 地 带 的 共 享 性
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景色最优美、 最能反映出城 市特色的地区, 因此, 确保滨水地区的共享性最尤为重要的。 在城市设计中, 利用连续的公共空间 ( 如林荫带、 步行街、 广 场群和骑楼等) 沿整个滨水地带布置是保证滨水地区的共 享 性 的 好 办 法 。所 有 成 功 的 滨 水 地 区 开 发 项 目 , 无一例外地 将直接沿着水体的部分开辟为步行道, 而让滨水的建设项目 后 退 岸 线 。由 于 建 设 项 目 都 是 高 层 或 多 层 建 筑 , 后退岸线并 不影响使用者登高远望水景, 却让出了岸线吸引更多人来滨 水区活动。 是将陆上和水上活动 )( 将 水 上 活 动 组 织 在 城 市 设 计 中 , 项目结合在一起的有效办法 在有条件开展水上活动的滨水区, 将水上活动项目 ( 如 乘船观光、 参观船艇、 潜水观光、 游 泳 等 )有 意 识 地 组 织 在 城 市设计中, 可以更多地吸引陆上游客, 丰富游泳内容。 规划除满足水上运动比赛需求外, 大部分时间的服务对 象主要是大中城市居民, 因而在环境设计、 景观处理等方面 尽 可 能 满 足 城 市 居 民 回 归 大 自 然 的 心 理 需 求 :空 间 开 敞 、 景 观自然、 空气清晰、 环境恬静。 使人们在这里充分获得运动和 休闲的双重体验。 力求把握在全地段层面上的风格 *( 强 化 城 市 设 计 大 纲 , 特色, 防止在地块层面上各自为政的城市设计 凡是滨水地区, 其设计特点均离不开水, 但要突出本地 滨水地区的特色, 就应在整个滨水地段层面做文章, 创造自 己 的 风 格 特 点 。犹 如 一 切 城 市 设 计 问 题 一 样 , 滨水地区的城 市设计基本原则是 “ 整 体 性 ”和 “ 特 色 ”两 者 的 平 衡 。 若以常
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初探
. 持原有 的城市肌理 的延续 , 力求 把市 区和滨水 区连接 起来 , 而 3 1 水体 与护 岸设计模 式 从 2 2 空 间设计 的特 色原 则 .
使之畅通和系统化 、 网络化 。在充分分析现状 的基础上 , 1 识别 性原则 。各个不 同的滨水 区可根 据当地 的历 史文化 和完善 , ) 参考文献 : [ ] G 0 2 -5 城 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1 B52 09 , s.
20 . o1
[] 蔡 3
军. 市路 网结构体 系规划 [ . 城 M] 北京 : 中国建筑 工业
出 版 社 .0 8 20.
[ ] 刘 灿 齐. 代 交 通规 划 学 [ . 2 现 M] 北京 : 民 交通 出版 社 , [ ] 肖 鹏 . 人 4 小城镇交通 系统协调发展 若干 问题 研 究[ ] 山西 J.
浅析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打造
浅析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打造摘要: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不仅映射城市的发展历程,也展示城市风貌的缩影。
随着新时代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打造俨然已成为滨水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也逐渐成为城市重要的价值空间。
关键词:滨水公共空间,活力一、滨水公共空间的定义滨水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临江、湖、河等水体的特定空间区域,它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发展,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独特魅力。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大致可分为开发、保护和再开发。
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滨水空间逐步成为城市稀缺的环境资源,它的再开发不仅是城市繁荣的驱动力,也重塑了城市形象,让水和水岸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滨水公共空间活力打造的重要性(一)传达地方核心文化意象水是生命之源,一直与城市发展有不解之缘,对各个阶层的人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依水而建的城市,自然生长,与环境充分融合,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滨水空间折射出城市发展演变,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城市格局。
(二)展示城市形象特色品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多种功能的复合区,也是城市被外界认知的“初印象”区域。
滨水公共空间不仅是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它还承载了很多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城市发展特色形象的认同。
通过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意象的强化可以构建具有强烈识别度的场所,打造城市形象展示窗口。
(三)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滨水公共空间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包含了重要的空间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且与城市腹地的开发联系较为紧密,若能充分挖掘这些价值并合理利用,将助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三、影响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要素(一)空间的开放性城市滨水空间是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天然的开放空间,承载着市民的集体记忆。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加强,可体现社会的公平,促进人与人的交流,让人们有更多参与的可能,形成人与场所的良性互动。
(二)功能的多样性时代变迁,人们户外生活的转变主导着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演变,高质量的滨水公共空间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如商贸、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和环境、历史、居住和交通港口等。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1. 引言1.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将城市与水体相结合,能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宜人的休闲和娱乐场所,丰富城市的公共空间。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合理利用水资源,打造宜居的水岸环境,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的温度,还可以增加绿色植被,缓解城市的压力和紧张感。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还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优美的水岸风光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凸显,值得更多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重视和关注。
1.2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升,城市滨水区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良好的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同时也可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对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上。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空气污染,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滨水景观设计也可以促进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高城市的自然灾害防护能力。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美丽、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充分重视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发挥其对城市形象、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
【本段共198字】。
2. 正文2.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探析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探析【摘要】城市滨水具有自然开放性强的空间特点,多用于建设有当地特色的公共空间。
本文以武汉市汉口江滩滨水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环境空间设计使用活动以及管理政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滨江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滨水公共空间个性化景观设计城市文化特色一、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概念及设计意义1.城市滨水区城市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域,是城市临近水体的部分。
与城市其他地段相比,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空间,也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
滨水区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 m的水域空间以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
2 .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指城市滨水区中与河流密切联系的、为市民户外活动提供的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个体的集合,以空间形式存在,以结构、容量和尺度等确立其形象外观,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物质空间结构体系,并传达特定的涵义,具有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滨河生活中获得的文脉意义,是城市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包括河岸、湿地、森林、绿地、广场、公园、公共体育用地等开敞空间。
它一方面是具有蓬勃个性的生长空间,能满足人与社会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周边房地产价格,增加城市竞争资本。
二、开发武汉沿江滨水区的必要性1、潜在的巨大开发价值一项成功的水滨开发工程,在赋予水滨新用途,再现滨水区的发展潜力的同时,往往能增加政府税收,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合作和促进新的投资。
2、市民生活的需求武汉市水域众多,但与广大市民关系最亲密的是长江汉水,某些重点岸线应开辟成为高质量的活动场所,把水滨还给市民。
3、重塑城市形象的需要滨水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
武汉的沿江有着的人文环境,完全有条件重建武汉门户形象,塑造有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
城市开发视角下的公共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初探
3.
2 功能空间
公共滨水空间在满足交通、停留等基本功能的基 础
上,还应积极进行功能拓展,形成舒适宜人、富有吸引 力
的景观氛围,增进市民交流体验.项目整体公共滨水 空
间被道路分为 4 个 段 落,结 合 周 边 用 地 性 质,每 个 段 落
设置一个大型景 观 节 点,间 距 控 制 在 300 m 左 右,避 免
带动城市新活力.
2.
3 生态多元化
从城市生态环境 系 统 入 手,因 地 制 宜,对 环 境 原 貌
与景观进行全面分析,以生态驳岸为切入点,同时,融 入
公共滨水景观空 间 的 建 设 备 受 关 注. 对 于 公 共 滨 水 空
海绵城市、健康城市等理念,打造和谐共生、自然生态 的
间的景观属性总结为以下几点.
增进市民交流体验,力求达到空间宜人、功能复合、活 动
舒适、艺术精彩的综合要求,打造不同风格的滨水风貌.
2.
2 文化多元化
尊重当地 的 传 统 文 化,以 城 市 文 化 特 色 符 号 的 形
式,植入设计之中,如 结 合 地 面 铺 装、雕 塑、标 牌 等 细 节
的艺术表达,展现文化属性,起到文化宣传作用.同 时,
3.
3 植物种植
公共滨水空间植物种植充分考虑滨水特征,以耐 水
大面积的平台预留出开阔的活动场地,景观视线 开
阔,在广场中心设置特色构筑物,吸引人群伫足拍照、活
湿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水面及沿岸种植生态美观的
动;地面铺装将广场 划 分 若 干 小 分 区,广 场 中 布 置 简 洁
水生植物,起到净化 水 质、美 化 水 面,提 高 生 物 多 样 性,
滨水区进行城市设计的探讨的论文
滨水区进行城市设计的探讨的论文滨水区进行城市设计的探讨的论文1、场地调研2014年5月26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彼得贝伦斯建筑学院34位师生莅临重庆大学,中德Joint-studio联合设计就此开启。
此次选择的场地为原重庆华隆特钢厂区旧址,其南接著名瓷器口古镇,东临嘉陵江,西边为市政干道,北面为特钢厂家属区。
项目选定的旧厂区巨大且荒芜,但直接濒江,拥有绝佳景观视野,其相邻区域也极富活力和历史感,且交通便捷,这无疑使得该场地蕴藏巨大的开发潜力。
回望重庆的城市发展史,与长江息息相关,因此滨水地区通常拥有许多历史性的要素,如老城墙,旧码头,老工厂、旧车间等。
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这些老旧构筑物虽然都已废弃,但它们构成了人们认识历史的强有力的媒介。
所以如何体现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建构历史、今天、未来具有合理时空梯度的城市环境,将成为贯穿整个设计的问题。
2、总体规划首先是交通网络规划。
为保证人们安全便捷地抵达滨水岸,重新建立起人与水亲密对话的滨水文化,我们倾向于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以确保步行者的权益。
同时路网等级从西向东依次降低,即靠近城市干道的路网最宽,以快速消化涌入场地的车流;而越靠近江边的路网就越窄越多。
其次是建筑量的空间分布。
对于重庆这种高密度山地城市,一片视野开阔且可达的公共空间是极为宝贵的。
纵观场地整体环境,在保证容积率大于2.0的前提下,我们控制建筑高度由城市干道一侧向滨江一侧逐渐递减。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开发量和城市天际线形象,还可以在滨江地带提供可达且人性化的公共共享空间。
最后是城市空间的营造。
场地内设计三条由西向东的视线通廊,其中的城市空间由大至小,由整变碎。
最后一条贯穿南北的景观绿带轴来加强场地南北之间的.连续性,并在绿轴上衍生小广场、街角公园等等趣味空间。
经过反复推敲形成的总体规划,实现了场地内从大马路向步行街道空间的自然过渡,增加了人与人相遇相识的机会,可发生更多偶然,拉近人之间的距离。
而经改造后重新利用的老构筑物也能在无形中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和唤起城市集体记忆。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设计
2 滨水 区的处 理方 式
滨水 区驳 岸处理 。滨水 空 间是 陆地 到水域 的过度 , 滨 水 空 间的设计 既要有 水体空 间 的 自然 , 又要 有陆地 空间设计 的 规整 , 所 以滨水 泊岸 的处理既要有 前后者 的承载 , 又要 有陆地 到水 域 的过 度 。驳 岸 的处 理不仅 要充分 考虑其 安全性 , 还 要 具有 充 足 的趣 味 性 , 可 以引 导 人们 走 到岸 边 欣赏 、 体会 、 参 与。 目前在我 国景观的改造 中驳岸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2 . 3
阶 式 驳 岸
比之前两种驳 岸这种驳岸让 人很容易接触 到水面 。阶梯 式驳 岸也可 以呈 现出多种形式 , 一种是 景观性阶梯驳岸 , 一种 是 台阶驳岸 。景观性阶梯驳岸 一般为 台地结合绿 化模纹 的形 式, 使驳岸 更具 观赏性 和仪式感 。 台阶驳岸可 以使人 直接接 触到水体 , 充分参与到水活动 中。但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
浅谈. 城 市 滨水 空 间设 计
孙 )
大连先锋 建 筑设 计 咨询 有 限公 司
摘 要 :城 市中穿行 的江河湖泊是 这个城 市灵动的体现 , 城 市滨水空间是一个城 市生 态系统及环境提升的重要组成 , 城 市滨 水空 间的设 计对城市的形 象提 升有着重要的作 用。本 文从 滨水 空间的意义、 处理 方法、 文化 氛 围、 照明设 计以及植物配置等方 面
3 滨水 岸 线人 文化 处理
水是 生命 的载体 , 一座城 市 的水 源往往也 是这座 城市文 明的发源地 , 因此滨水空 间的设计 不仅只是景观布局 的设计 , 更是 这座城 市文 明的表达 。在城 市规划 的设计 中 , 以人为本 是非 常重要 的一条设 计原则 , 遵 从城 市文化 , 符合城 市特点 , 满足人 民需求是对城市滨 水空间 的基本要求 。而且城市滨水 空 间的设 计 , 对 于现在的城市发展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 , 例如上 海 的外滩 , 北京 的奥林匹克公 园 , 不仅可 以体 现区域性的文化 特点 , 更为人们 的生活提供 了休 闲活动的空间 , 不 仅具有景观 的观 赏性 , 更具 有适应性 , 充分体 现了 以人 为本 的设 计理念 。 以人 为本不仅 体现在 文化 的表达及满 足人 民需求上 , 更应 该 体现在具体 的设计 中。滨水空 间往 往岸线 曲折 , 落差较大 , 因 此在设 计 中应 充分考 虑景观 的安全性 及适应 性 , 充分考虑 缓 坡、 无 障碍 、 盲道 、 栏 杆 等 的设 置 , 同时也 应该 考虑植 物 的种 类, 不能盲 目的一味追求景观效果 。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初探_以武汉江滩公园为例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初探———以武汉江滩公园为例文/陈慧宇1陈林2【摘要】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
滨水设计对城市特定的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建立景观的独特性及蕴涵丰富意境的“环境意”来反映所在城市的所在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野,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设计生态环境城市历史和文化1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意义滨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河(江)滨、湖滨和海滨,它是一个特定的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其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20分钟的距离范围。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风景、民俗、建筑、饮食、起居乃至哲学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发生多层次交叉的景观综合体。
它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价值。
休闲区集中了诸如休闲、娱乐、餐饮等满足人们休憩需求的各项功能,如果跟城市的步行街等商业区结合,势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市民的需要。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要求的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现在更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滨水休闲区作为城市设计的象征,提供了人们需要的蓝天白云、碧水烟波,且她创造了亲水的、共享的、多样的和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
③美化城市风貌。
滨水休闲空间是对城市特定的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建立休闲景观的独特性及蕴涵丰富意境的“环境意”来反映所在城市的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野,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成功的滨水休闲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美丽的城市形象。
④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滨水休闲空间通过创造优美的步行、游憩环境,形成环状的生态绿地和开放空间,使得城市天际轮廓线得以保护,追求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
对滨水城市空间设计的探讨
对滨水城市空间设计的探讨摘要: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人类休闲活动的地带之一,其规划建设设计众多学科。
设计者要从多方面多目标的规划着手,才能充分发挥滨水区域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实现。
关键词:滨水城市;空间;设计;探讨为了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
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相同。
回顾这些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现状,颇有收益。
1.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滨水供给绿地,往往紧邻城市住宅新村,绿地宽度小。
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一些景观小品为辅,景观特色多小巧玲珑;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其服务对象是新村居民。
城市滨河道路绿地,一般都跟随城市道路而延伸,绿地宽窄不一,滨水绿地环境多是城市河边荒地、杂居地。
经改建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观小品。
作为街头开放性道路公共绿地,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
滨水区域大面积拆迁危旧房,建成公园绿地。
使滨水城市空间景观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观形象。
利用滨水滩涂自然绿地,建成可供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
这类绿地的沿岸植物生长茁壮,绿化景观良好,并能较好地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原貌。
公园建设基地,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优越,大树成荫,物种丰富。
公园景观具有浓郁的村野湿地自然生态风貌。
以上几种市域滨水区域,有效地提高了滨水绿地生态空间景观水平,改善了群众居住、休闲、娱乐、健身等环境。
2.滨水绿地设计创意理念及形成空间景观效果2.1 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处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内河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考虑为新村居民服务。
这类滨水绿地的服务半径在500m之内,要求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意理念,并通过各种设计措施来达到目的。
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
游步道宽1.2~1.5m,以便两个人相向步行,能宽松地通过在林荫下漫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良好 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 效 益。滨水 城市 公共 空 间应 能够 充分地将水 系与城 市生活融合起来 , 为 市民提供具有 特色 的休 闲 娱乐场所 , 同时带动城市商业经 济的发展 。我们的 目标就是 将杨 泗港开发 区设计成 为生态而又充满活力 的城市客厅 。 3 ) 体现地域性水文化 。滨 水城 市公 共 空 间应该 能够 承 载和
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品质好坏与设计优 劣直 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与城 市形 象。
关键词 : 滨水城市 , 公 共空间 , 设计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1 1 3 文献标识码 : A
1 概述
水是生命 的摇 篮 , 也是人 类 文 明的孕 育者 。纵观 历史 , 绝大
滨 水 城 市 公 共 空 问 设 计 初 探
邓 由 酉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 与城 乡规划学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摘
要: 通过 对武汉 杨泅港开发 区概念性设计 的分 析 , 探讨 了滨水城 市公共 空间 的设 计思路 与手法 , 指 出滨 水城 市公共空 间是滨
的观景条件 , 也便于水上活动 与岸 上活动 串联 ; 滨 水空 间纵深 大 , 2 ) 滨 水景 观带—— 将 活力 注入 滨 江 。滨水 景 观 带 主要 由
在设计过程 当中 , 我们始终遵循 以下几点原则 : 其 以线性水体布置为 内容 , 为人们提供 明确 的走 向关 系。景观道 包含一个大型摩天轮 , 顶高约 1 5 0 m, 取名 为“ 长江之 眼” , 令观光 1 ) 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 。水 资 源是 滨水 城市 赖 以生存 和 发展 者能于长江上游饱览城市美景 与江河风光( 见图2 ) 。 的基础 , 滨 水城市公 共空 间设计 应 以保护 水资 源为第 一 要务 , 尽 量避免垃圾 的形成及 污染物的排放 , 并充 分考虑城 市防洪 排涝 的 要求 , 建立一个安全 、 稳定、 健康 的基 础水 环境 , 为 合理 有效 的开
2 武 汉杨 泗港 开发 区概 念性 设计
2 . 1 设计 背景
武汉 自 古被称 为“ 江城 ” , 是我 国典 型的滨 水城 市 , 世界 第三 地从江滨引入城市 。亲水平 台伸进 江面 , 从空 间形 态上 打破 了岸 大河长江及其最长 支流汉江横贯市 区 , 将城 市分为 武 昌、 汉口、 汉 线的线性趋势 , 为人们提供了 良好 的观景空 间与滨水 体验 。平 台 阳三个 区域 , 杨泗港开发 区即位 于汉 阳。规划 范 围为汉 阳沿江滨 以“ 长江之声 ” 命名 , 每条石 阶下开有“ 风琴 口” , 当潮汐涨落时 , 内 水 区, 全线 约 4 2 0 0 m, 用地面积约 3 8 0 h a 。如何将设 计 与时代大 部气压会形成变化 , 发出美妙乐声 。该亲 水平 台是 生态绿 轴将水 环境融为一体 , 为武汉打造一 片生 态而又 国际化 的标 志性滨 水 区 与绿色引入城市 的着手点 , 也是市 民亲水活动 的美妙收尾 ( 如图 1 域, 同时又体 现武汉 这座滨 水城 市 的特点 , 体 现汉 阳地 区的地 域 所 示 ) 。 性水文化 , 成 为项 目重点思考与解决 的问题 。 亲水平 台之后 , 是一条融合音乐喷 泉 、 树 荫绿化 的景观大 道。 2 。 2 设 计 思路
前滨融 , 展现了富有特 色 的空 间品质 。下 面对两 条轴线的设计进行详细说 明。 1 ) 生态 绿轴——将生 态 引人城 市。生态 绿轴 以亲 水平 台为 起点, 音乐 喷泉为延续 , 长江文化 主题公 园为转折 , 将水元 素巧妙
2 . 3 设计 特 点
杨泗港开发 区设计大致分 为两 条轴线 : 垂直 于岸线 的生态绿
部分 的滨 水城市都“ 因水 得福 ” , 在经济 、 文化 、 环境 等方面取 得迅 轴 和平 行于岸线 的滨水 景观 带。区域 在规 划上延 续 了部分 周边 而岸线 与格 网肌 理又恰 好成 一定 角度 , 这 就使 猛发 展。在高密度居住 区不 断涌现的今 天 , 人们 对 良好 品质公 共 地 区的格网肌理 ,
避免呆 板 的正交 , 空 间形 态更 加 丰 空间的诉 求 日益强烈 。在这一点 上 , 滨 水城市具 有得 天独厚 的优 两条轴 线在空间上 能够 转折 , 更加具有灵气 。两条轴线通过高差变 化 、 硬景与 软景 的转 换 、 势。如何有效利用水 资源 , 在 设计 上体 现地 域水 文化 , 是 我 国 当 富 ,
图 1 亲水平 台 图 2 喷泉绿带
长江文化主题公 园是一 个 以长江 文化博 物馆 为核 心 的城市
富有鲜 明特 色。其在 再现城市 的水文 化特 色 , 表达城 市个 性 , 延续 城 市生命 。主题 公 公 园。博物馆建筑形态来源于波 浪的律 动 , 进 一步 呼应 长 江水 文化 。公 园、 亲水 平台以及历 史建 筑改造 等都 可 以体现城 市地 域 特色 , 营 场地周围配合有水滴状采光构 筑物 , 园大部分空 间为 城市绿 化 , 在周 围居住 、 办 公 的人 们 随时可 以进 造富有文化 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 体 验绿 色 , 感知生态 ( 见图 3 ) 。 设计用地 资源 丰 富。宽阔 的江 面和极 长 的岸线 提供 了 良好 入公园 ,
第4 0卷 第 8期
2 0 1 4年 3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 I A RCHI TE C T URE
Vo 1 . 4 0 No . 8
Ma r . 2 0 1 4
・3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0 8 - 0 0 0 3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