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3
北京版-化学九下9.3.1溶解度课件
二、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转化关系
蒸发溶剂
不
饱
和
溶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 和 溶 液
液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 不正确的是( D )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降低温度可以溶解硝酸 钾的量变少。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
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再 溶解,则说明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再溶解,则说明是不饱和溶液。 (2)有未溶解的溶质时为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1
2
氯化钠溶液
现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你有什么方法把它转化为饱 和溶液?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各一杯, 请你设计合理方法予以区分。
本节课有何收获和疑惑(开动你的大脑总结所学知识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热溶液 结晶: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结晶有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结晶二种。
从海水中提纯食盐的过程:
海水
食盐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母液
氯化钠
多种化 工产品
向一杯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食盐,下列说中不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溶液的质量不变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28
3、总结归纳:用控制变量作比较的方法。
4、讲解:溶质在限定了温度,溶剂,状态的前提下,就是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明确课题:【板书】溶解度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5、说明:为了方便测量和使用,溶剂规定为100g
6、问:你能不能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下个定义?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讲解:衡量物质溶解水平的物理量,常用S表示
2)、问:溶解度包括几个要素?
条件:标准:状态:单位:
7、提问:“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在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刚好达到饱和状态。
B:在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36.0gNaCl。
过度:【讲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问:我们以硝酸钾为例,从数据中你能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趋势吗?什么方式能更好地表达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趋势呢?
(二)溶解度曲线
【学生活动】用列表描点连线法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
1、出示几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问:请大家归纳一下,曲线的趋势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章节
溶液
日期
12月16日
课题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能准确表达溶解度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3、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溶解度,获取相关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利用已取得的信息,使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
2、理解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归纳:
绝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等。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章第三节溶解度教学课件
110
138
168
202
246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20℃时,把10gKNO3固体放在40g水中充分搅拌
加KNO3
蒸发水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
170
160 150
.
140
130 120
.
110
硝
100 90
.酸
钾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小结:
用溶解度来定量的分析溶液的形成和变化 的过程;
理解数据信息表达方式的意义,初步学会 溶解度的应用。
溶解度表 :比值关系 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
巩固对溶解度的认识
1.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5 50℃ 50g 18.5g 68.5g 饱和 37/100
序温 号度
溶剂水
质量
溶质-硝酸 钾
质量
溶液 质量
溶液 状态
6 20℃ 100g 31.6g 131.6g 饱和
7 20℃ 50g 15.8g 65.8g 饱和
质量比 溶质︰溶剂
31.6/100 31.6/100
质量比 溶质︰溶液
固体溶解度( S ):
以KNO3为例: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演示实验: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
初中化学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习题
第三节溶解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b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并充分搅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B.t1℃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升高到t2℃时,M、N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D.温度升高到t2℃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2.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6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李晓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3g B.9g C.15g D.18g3.将一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水20克,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3克;若向原溶液投入该晶体7克后,发现溶液中有2克晶体不能溶解,求该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A.15克B.30克C.45克D.40克4.某温度下,将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向第一份加入9gA 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
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40g B.20g C.8g D.无法计算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1.515.119.424.437.6 A.30℃-40℃ B.20℃-30℃ C.10℃-20℃ D.0℃-10℃6.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7.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的溶解度______B的溶解度(填”>”或”<”或﹦”)(2)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______(3)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______法提纯B;(4)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8.t℃5%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若蒸发掉150克水,恢复到t℃恰好变成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克,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9.3 溶解度(共14张PPT)
2、气体溶解度 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
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想一想: 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 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
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表示有何不同之处?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氯__化__铵__、__氯__化__钾__、__氯__化__钠__、__硼__酸__。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
溶 200 解 度 190
10
硝 酸 钠
A.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练习: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 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4_4_g__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6_0_g__。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4_6_g_。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g
90
. .
硝
.酸
钾
(2)曲线法
溶解度曲线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整理与复习》_2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位于北京2019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整理与复习,安排在第3节“溶解度”后,是一节复习课。
主要介绍溶解度曲线的基础知识以及溶解度曲线的相关应用,在本节内容中,穿插了前面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看图、读图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知识点;2.会利用饱和溶液的相关公式解决溶解度曲线的问题;3.掌握相关溶解度曲线的几种题型的解法。
【过程和方法】1.使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多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有效突破传统课堂的难点,提升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效率。
3.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培养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和使用规律的水平,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溶解性规律的归纳过程,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水平和表达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荣誉感。
3.通过闯关游戏,增强学习的兴趣,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熟悉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知识点;【难点】使用饱和溶液的相关公式解决溶解度曲线的相关问题。
四、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在本节课中,糅杂了这三块知识点,要求学生有对图像的分析水平。
通过这个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图像的水平,会使用相关公式解决常见的溶解度曲线的问题。
五、教学策略老师采用导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优化思维过程。
六、辅助手段电子白板、互动课堂、思维导图等。
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过程【应用】题型讲解1.溶液的稀释t3℃时,将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在导学案上完成以上内容小试牛刀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所得溶液溶分别降温到t2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都学到了什【布置作业】九、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使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理解溶解度曲线,并应用对应的公式解决问题。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精品课件1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知能训练
4.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 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C ) A. 溶解法 B. 过滤法 C. 结晶法 D. 蒸馏法
实验表明,影响物质溶解限度的外界因素以温度为主, 溶质为气体时,压强也是影响溶解限度的因素。
新知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改变温度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注意: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新知学习
二、溶解度
思考: 1.如何确定一份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 2.如何表示一份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 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新知学习
溶解度4要素
条件 —— 一定温度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状态 ——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注意: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则此时 M质 = S克,M剂 = 100克,M液= M质+M剂 = 100+S 克。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温度/℃
新知学习
总结:溶解度曲线中的一些规律 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4.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北京版-化学九下9.3.2溶解度课件(配套)
随堂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3_6__g。
2、在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6.65g硝酸钾,则0℃时硝酸钾溶
解度是_1_3_._3g。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 系代入下表: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00
/g
90
.
80
(2)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描绘出 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70 60 50 40
.30
20 10
..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温90度/1℃00
新知新解 【观察思考】: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溶质的质量单位是g
达到饱和状态 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大小。
新知新解
溶解度
溶解度:
溶解度 四要素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外界条件:一定温度 溶剂的质量:100g水 溶液的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单位: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是什么?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0℃
31.6g
100g
131.6g
课堂小结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溶解度
溶解性
定 量 描 述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影响因素 (温度)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3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得相关的信息。
(2)知道影响固体和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会利用相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和分析数据,能把数据转化为表格图像,并从表格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归纳建立相对应的概念和规律。
(2)通过数据转化为表格图像的学习,初步学会使用数据、表格、图像等定量研究的方法,逐步建立数型模型、提升学科思维与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实事求是的观点及辨证地思考和观察问题的唯物主义思想。
(2)感悟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事实,启示自己——人生应像硝酸钾,起点虽低,后劲足,可持续发展水平强。
(3)体会合作交流的人文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涵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3)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难点:(1)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2)根据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附件1:随堂检测习题:1、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把30gNaCl溶液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就是30gB. 20℃时,3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0gC. 20℃时,30gNaCl 可溶解在100g水里,故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0gD. 20℃时,36gNaCl 可溶解在100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2、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食盐的溶解度就是36gB.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C.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gD.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g3、在60℃时,50g水中溶解55g硝酸钾刚好饱和。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就是55gB. 硝酸钾的溶解度就是110gC.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g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附件2:随堂练习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较于P点。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1
Page 23
从这里开始学习
1.溶质、溶剂性质
2.温度、压强等
控制变量法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教学手段】
硝酸钾的溶解性实验:
活动一:当物质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
质量是多少呢?即限量(最大的量)
保持不变的因素改变的因素
猜想: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最大量
操作步骤:
温度、溶剂的量、溶质的种类
都会影响物质溶解在水中的
最大量!
活动2: 利用溶解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问题]有一包白色固体为碳酸钠(Page 23
从这里开始学习
1.溶质、溶剂性质
2.温度、压强等
控制变量法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21
【学习目标】1、记住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表示方法,能说出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应用。
2、记住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3、知道对溶解度曲线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
【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难点】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归纳。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并作好预习笔记。
【教学流程】一、自主学习1、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在理解固体物质和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时,你认为应分别抓住哪些关键要素?2、通过学习,你认为溶解度曲线能够表示哪些意义?有哪些应用?(提示:可从溶解度曲线的点、线表示的意义以及物质结晶方法的选择上等方面实行归纳)3、要将一杯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你可采用哪些方法?二、合作探究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盐湖地区,广泛流传“冬捞碱,夏晒盐”之说,试用你所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 ,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时,溶质N 的饱和溶液120g 中含N 20g ,所以4℃时,溶质N 的溶解度为20gC.一定温度下,物质M 的饱和溶液100g 中含M 物质30g,则物质M 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D.20℃时,50g 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 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2、10℃时,50g 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 ,20℃时,100g 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A.甲大于乙B.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比较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在t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 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B 喝下汽水时,容易打嗝C 打开啤酒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5、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27
201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2019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的内容,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
第一课时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时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以学生亲自参与的一个“讨论”和一个“活动与探究”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
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会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了解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规律。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相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溶解度概念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对溶解度曲线图绘制,培养学生动手水平达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升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水平。
三、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固体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2.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到了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数学课上学过了函数的表示法——图像法,已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分析水平,作图水平,合作总结水平。
且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饱和溶液、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习溶解度知识难度不大。
但是,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而且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水平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实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实行有目的的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8
北京2019课标版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上节课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节课将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为接下来学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好铺垫,也为学习混合物分离提供基础。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建立并理解溶解度的概念;②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②了解数据处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基于此,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为:(1)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分析:通过第一课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条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物质溶解性的知识;数学中已经学习了函数及其图像,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意义也有了了解,这都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从定量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溶解度却缺乏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所以需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点拨才能达成目标。
2、学生的情感水平状况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的水平,但数据处理水平尚须增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三、教学方法1、教法:(1)问题探究一讨论法:本节课主要以设置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点拨释疑等方法使学生感受溶解度概念等知识获取的过程。
(2)比较—归纳法: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溶解度概念的要素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规律性知识。
(3)多媒体教学法,在绘制溶解度曲线图时,引入了ExceL散点图,使重点知识表现更加生动、直观。
2、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法: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领悟溶解度概念的形成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18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
观看
学生猜想
1.溶剂的量
2.温度
学生设计实验
1.取一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溶液,再加一定量溶剂,观察是否溶解
2.取一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溶液,再加热,观察是否溶解
实验验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水平
四、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协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魅力和化学之美。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1.学科价值
本节课是北京版教材第九章第三节“溶解度”的第一课时,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中“水与常见的溶液”这个主题下的内容,溶液既是存有于我们身边的重要化学物质,与自然、人类生产和生活存有着密切联系,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本章内容一共包括三节,基本是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的顺序展开,本节课是在第一节建立了溶液和浊液的区别,理解了溶液的组成以及第二节从定量的角度掌握了溶液的浓度表示之后,进一步研究溶液因为某些条件的改变所发生的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变化,进而为学生后续建立溶解度概念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后续酸、碱、盐的学习以及高中研究溶质在溶剂中的行为(如:离子反应、电离、水解等)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掌握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2.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以“流言终结者——探秘天气瓶”为情节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逐步构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概念,并解决本节课的情景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巩固知识,完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达到知识和水平上的提升。同时通过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化学之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_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能熟练说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
二者的判断;
2.通过小组讨论,能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的一般方法;
3.基于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的理解,能独立分析解决生活
中的结晶问题。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器材与用品:氯化钠、高锰酸钾、水、药匙、玻璃棒、50 mL烧杯、水槽、酒精灯、火柴、铁架台、石棉网
【教学过程】
【点拨】绝大部分固体物质
【教学反思】。
北京课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3 溶解度 课件PPT》最新精品优秀完美获奖实用观摩课赛教课ppt
图9-12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图9-12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图9-13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如NaCl
3: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Ca(OH)2
1. 欲使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 2.欲使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
170
160
(1)列表法(表格法):
15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40
. .
温
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
溶 解
度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 g
(2)溶解度曲线
130
120 110
法?
3.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A30 ºC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B 30 ºC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 C 90 ºC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D 90 ºC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
4.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某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为不饱 和溶液
(2)某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洗出
(3)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克
例1:20º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其含义是什么?
及时巩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20ºC时, 23克氯化钾溶于水得到100克饱和溶液, 则氯化钾在20ºC 时的溶解度为23克。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9章 溶液 整理与复习》_4
九年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描述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和溶质、溶剂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
2、准确领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3、记住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
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准确描述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并会简单的应用。
4、记住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解题水平。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水平。
教学重点1.理解溶液概念2.能够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知道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知道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如何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黑板教学过程视频:笑星周星驰的电影片段-----公堂上的糖水砒霜引出,今天我们复习第九单元溶液首先看知识网络:一、知识结构二、知识回顾(一)溶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能够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剂一般是液体,常用的溶剂是水,汽油、酒精也能作溶剂。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能够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有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3、影响溶解的因素:温度、固体颗粒大小、搅拌。
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释】(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体中。
而溶液绝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 课件3
溶液的种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概念、溶解性
溶 解
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及其含义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影响因素 外因:温度
度
概念 结晶
蒸发结晶
结晶方法 概念
降温结晶
气体溶解度 影响因素:压强、温度
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知识网络
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与知不饱识和回溶顾液
1.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___不__能__再__继__续__溶__解__某__种__溶__质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_还__能__继__续__溶__解__某__种__溶__质_____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例题解析
本课小结
溶液的种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概念、溶解性
溶 解
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及其含义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影响因素 外因:温度
度
概念 结晶
蒸发结晶
结晶方法 概念
降温结晶
气体溶解度 影响因素:压强、温度
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例题解析
变式题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是_加__入__硝__酸__钾__(_溶__质__)_[或__降__低__温_ 度, 或__蒸__发__水__(_溶__剂__)_,__任__答__一__条__即__可__]___(任写一种)。 [方法点拨] 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分两种情 况:一是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向溶液中加 入相应的溶质,如果不溶解,则溶液饱和,反之,溶 液不饱和;二是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存在时,看固体 溶质是否减少,若不减少,溶液饱和,否则溶液为不 饱和。
知识回顾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第三节 溶解度 课程教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根据溶解度表分析问题。
温度/℃
物质/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配制20 ℃的KNO3饱和溶液,计算溶质、溶剂的质量比____________(得分率95%)
2. 20℃时,把40gKNO3固体放在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得分率80%)
二、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
1.t2℃,甲乙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填“>”或“<”或“=”)乙。
(得分率100%)
2.将t1 ℃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该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分数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得分率90%)
3.若将t1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该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溶质的质
量分数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得分率85%)
4.如何从甲物质的溶液中得到甲物质的晶体?(得分率80%)
教学反思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在本节着重突出了以下设计思想:
1.加强实验,实验是抽象思维的材料和基础;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实验的机会,可以给学生
更多的感性认识。
2.加强过程教学,渗透液体压强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相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设计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下列相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准确的是()
A20 ℃时,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18.0 g。
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C20 ℃时,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教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单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