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专题五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讲义
专题05 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讲】-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解析)
专题05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电磁学中的应用【要点提炼】1.电磁学中的功能关系(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 电=-ΔE p 电。
推广:仅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守恒;仅电场力和重力及系统内弹力做功,电势能和机械能之和守恒。
(2)洛伦兹力不做功。
(3)电磁感应中的功能关系其他形式的能量――→克服安培力做功电能――→电流做功焦耳热或其他形式的能量2.电路中的电功和焦耳热(1)电功:W 电=UIt ;焦耳热:Q =I 2Rt 。
(2)纯电阻电路:W 电=Q =UIt =I 2Rt =U 2Rt ,U =IR 。
(3)非纯电阻电路:W 电=Q +E 其他,U >IR 。
(4)求电功或电热时用有效值。
(5)闭合电路中的能量关系电源总功率任意电路:P 总=EI =P 出+P 内纯电阻电路:P 总=I 2(R +r )=E 2R +r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I 2r =P 总-P 出电源的输出功率任意电路:P 出=UI =P 总-P 内纯电阻电路:P 出=I 2R =E 2R(R +r )2P 出与外电阻R 的关系电源的效率任意电路:η=P出P总×100%=UE×100%纯电阻电路:η=RR+r×100%由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可知: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 m=E24r。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④当P出<P 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
3.动量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1)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导体在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作用下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过程中由动量定理有:BL I1Δt1+BL I2Δt2+BL I3Δt3+…=m v-m v0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I1Δt1+I2Δt2+I3Δt3+…得BLq=m v-m v0,在题目涉及通过电路横截面的电荷量q时,可考虑用此表达式。
5.5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
5.5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5.5 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它们在解决各种力学问题和能量转换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概念,并通过一系列具体例子解释其在解析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一、动力学方法的概念和应用动力学方法是一种研究力学现象的方法,它主要涉及力、质点、运动和力学定律等内容。
通过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时间定理等概念,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力学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该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通过求解这个力学模型,我们可以推断物体的加速度,并进一步分析它的运动状态。
此外,动力学方法还可以被应用于解决碰撞问题。
通过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时间定理,我们可以计算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动量和能量变化。
这种分析方法在交通事故研究、运动员撞击分析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二、能量观点的概念和应用能量观点是研究物理系统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在任何时刻保持不变。
能量观点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能量观点来解析简谐振动问题。
在简谐振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由动能和势能组成。
通过计算系统在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点的动能和势能,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运动特性,例如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此外,能量观点也适用于解析机械能转换问题。
通过应用能量转化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系统中的机械能的变化,进而分析能量的流向和转化过程。
这对于研究机械系统的效率和能量损耗等问题非常重要。
三、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综合应用这两个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例如,在解决物体自由落体问题时,我们可以同时使用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为常数。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一、滑块——木板类模型
1. 把滑块、滑板看作一个整体,摩擦力为内 力,则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和滑板组成的系 统动量守恒。 2.由于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系
统机械能不守恒。应由能量守恒求解问题。
1.有一质量为m=20千克的物体,以水平速度v=5米/ 秒的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质量 为M=80千克,物体在小车上滑行距离ΔL=4米后相对 小车静止。求: (1)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2)物体相对小车滑行的时间内,小车在地面上运动 的距离。
解析 木块m和物体P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遵守动 量守恒、能量守恒. (1)以木块开始运动至在斜面上上升到最大高度为研究过 程,当木块上升到最高点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据动 量守恒,有 mv0=(2m+m)v①
根据能量守恒,有 1 2 1 mv0 = (2m+m)v2+fL+mgh② 2 2
碰后木块1停留在木板3的正中央,木板3碰撞前的初速
度v0为多大?(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解析 设木板3的初速度为v0,对于3、2两木板的系统,设碰撞后 的速度为v1,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
量守恒定律得:
2mv1=3mv2 木块1恰好运动到木板3的正中央, 则据能量守恒有:
解析 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示 由动量守恒定律(m+M)V=mv
V=1m/s
由能量守恒定律 μmg L = 1/2 ×mv2 - 1/2 ×(m+M)V2 v m ∴μ= 0.25
M
对小车 μ mg S =1/2×MV2 ∴ S=0.8m S
L
m
M
V
2.如图所示,两块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的木板放置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1质量也为 m(可视为质点 ), 放于木板2的最右端,木板3沿光滑水平桌面运动并与 叠放在下面的木板2发生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如果要求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专题探究五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课件
(1)在木板(mù bǎn)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为使木板和物块发生相对运动,拉力F至少应 为多大?
de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μ,其他位置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
2021/12/8
第八页,共四十九页。
(1)求v0的值;
解析:(1)由题意知小圆环在 ab 轨道上运动时只受重力作用,即小圆环在 ab 轨道上
做平抛运动,初速度为 v0,则 x=v0t,h= 1 gt2,得 v0= 3 30 m/s.
2021/12/8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考点三 应用(yìngyòng)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滑块—滑板” 问题
1.问题(wèntí)分类 水平面上的“滑块—滑板”问题(wèntí)和在斜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 2.处理方法
往往通过系统内摩擦力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系统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既可由动能定理和牛顿运 动定律分析单个物体的运动,又可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动能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在能量转
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经过时间t物块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jìngzhǐ).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1 mv2 2
ACD
B.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1 mv2 2
C.系统摩擦生热为 1 mv2 2
D.电动机多做的功为 mv2
2021/12/8
第三页,共四十九页。
【典例1】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m=0.1 kg的小球自水平平台顶端(dǐngduān)O点水平抛出,小球恰 好无碰撞地落到平台右侧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A并沿斜面下滑,斜面底端B与光 滑水平轨道平滑连接,小球以不变的速率过B点后进入BC部分,再进入竖直圆轨道内侧运动.已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座六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干涉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 一点叠加时,其振幅相加而产生 的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干涉 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衍射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 孔时,会偏离直线传播路径而绕 到障碍物后面继续传播的现象。 衍射现象也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 。
偏振现象
光波是横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 传播方向。当光通过某些物质或 经过反射、折射后,其振动方向 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偏振 。偏振现象在光学仪器、光学通 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类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电场方向和垂直于电场方向的两个分运 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如速度 、位移等。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动量守恒,并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03
能量转化与损失
讨论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损失情况,包括动能、势能以及内能的变
化,解释完全非弹性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原因。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规律
阐述弹性碰撞中物体间无机械能损失,遵守动量守恒和机 械能守恒定律,给出弹性碰撞中两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式 。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与 合力方向相同。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人教版物理高考复习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ppt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以初速度v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x距离后与一质量为M静止的橡皮泥块 Q发生碰撞,且碰撞时间很短,碰后两者粘在一起,共同速度为v′.已知物体P运动时所受水平面的阻力 大小恒为Ff,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面的阻力Ff做的功为Ffx B.由于受到水平面阻力的作用,所以P、Q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 C.P、Q碰撞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为1/2mv2-1/2(m+M)v′2-Ffx D.物体P克服外力做的总功为1/2mv2-Ffx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
(2)由(1)知 P 的位置到小车左端的最大距离 xmax=Δx=0.937 5m
假设滑块 B 从小车左端刚好不脱离小车时,滑块 B 和小车 的共同速度为 v 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BvB=(mB+M)v 共′
由功能关系得 12mBv2B=12(mB+M)v 共′2+2μmBgxmin 解得 xmin=0.47 m 故 挡 板 P 的 位 置 到 小 车 左 端 的 距 离 x 的 范 围 为 0.47 m≤x≤0.94 m [答案] (1)1.5 J (2)0.47 m≤x≤0.94 m
[答案] AC
5
考点一 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考向2 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例2]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P、Q两物块,它们在t=4 s时发生碰撞,图乙是两者的位移图象, 已知物块P的质量为mp=1 kg,由此可知( ) A.碰撞前P的动量为16 kg·m/s B.两物块的碰撞可能为弹性碰撞 C.物块Q的质量为4 kg D.两物块碰撞过程中P对Q作用力的冲量是3 N·s
9
解析
则滑块 B 从滑上小车到与小车共速时的位移为 xB=v-2共-2av2B=1.312 5 m 小车的加速度 a 车=μmMBg=43m/s2 此过程中小车的位移为 x 车=0--2va2共 车=0.375 m 滑块 B 相对小车的位移为 Δx=xB-x 车=0.937 5 m<L,故滑 块 B 未脱离小车, 滑块 B 对小车做的功 W=μmBgx 车=1.5 J
高中物理《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优质教学课件
(2) 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点 O′的距离 .
• 问题: • (1) 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物块速度有何特点?
• 答案:小物块到达轨道最高点时,和小车在水平方向上 具有相 同的速度,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
• (2) 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车最终静止,物块相对小车的运动 情况是怎样的?
弧轨道 AB 在最低点 B 与光滑水平轨道 BC 相切. 质量 m2 = 0.2kg 的小球 b 左端连接一轻质弹簧,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
,另一质量 m1 = 0.2kg 的小球 a 自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
,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 B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小球 a 重力的 2
倍 .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 = 10m/s2. 求: (1) 小球 a
块并留在其中 ( 时间极短 ) , g 取 10 m/s2 。求: (1)子弹射入物块后,物块的速度。
(2)物块最终的的速度。
(例 2 】如图所示,小球 A 质量为 m ,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 另一端固定在 O 点, O 点到光滑水平面的距离为 h. 物块 B 和 C 的质量分别是 5m 和 3m , B 与 C 用轻弹簧拴接,置于光滑的水 平面上,且 B 物块位于 O 点正下方 . 现拉动小球使细线水平伸直 ,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 B 发生正碰 ( 碰撞时 间极短 ) ,反弹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h/16. 小球与 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求碰撞过程 中 B 物块受到的冲量大小及碰后轻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
• 答案:小物块相对小车,先向左减速然后滑上圆弧,再下来, 然后相对小车向右滑动,直至相对小车静止 .
拓展: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 245 g 的物块 ( 可视为质点 ) 放在质量为 M = 0.5 kg 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 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0.4 。质 量为 m0 = 5 g 的子弹以速度 v0 = 300 m/s 沿水平方向射入 物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强化五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2.模型特点 (1)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的形变会具有弹性势能,系统的总动能将 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
机械能守恒. (2)在动量方面,系统动量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 (4)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例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 kg、3 kg的滑块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 现使滑块A以4 m/s的速度向右运动,与左侧连有轻弹簧的滑块B发生
碰撞.求二者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滑块B的最大速度.
模型2 “滑块—木板”模型 模型特点 (1)当滑块和木板的速度相等时木板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也 最大. (2)系统的动量守恒,但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 移的乘积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 能损失最大.
求: (1)小球从A点进入圆管轨道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
例2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平板P1、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 m.P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置 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 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 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与P2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专题强化五 动力学、动量和 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①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 律);②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 定律);③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熟练应用三大观点分
析和解决综合问题是本专题要达到的目的.
专题(29)专题五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热考点整合回扣练专题(29)专题五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知识点一力的三个作用效果与五个规律知识点二常见的力学模型及其结论命题热点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选择力学三大观点的一般原则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两球在t 0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m a >m bB .m a <m bC .m a =m b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由图象知a 球以一初速度向原来静止的b 球运动,碰后a 球反弹且速度大小小于其初速度大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a 球的质量小于b 球的质量。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 )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mv 0M ,方向水平向右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mv 0M +m ,方向水平向右【答案】D【解析】由于盒子内表面不光滑,在多次碰后物体与盒相对静止,由动量守恒得:mv 0=(M +m )v ′,解得:v ′=mv 0M +m,故D 正确。
3、(多选)A 、B 两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 、b 分别为A 、B 碰撞前的x -t 图象。
c 为碰撞后它们的x -t 图象。
若A 球质量为1 kg ,则B 球质量及碰后它们的速度大小为( )A .2 kg B.23kgC .4 m/sD .1 m/s【答案】BD【解析】由图象可知碰撞前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 a =4-102 m/s =-3 m/s ,v b =4-02 m/s=2 m/s ,碰撞后二者连在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v c =2-44-2m/s =-1 m/s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专题探究五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考真题演练
高考真题演练
C. 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 μmgx
B. 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
A. 重力对物体做了功
01
03 02
高考真题演练
01
D.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
02
【答案】BD
03
【解析】A.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的位移方向水平,故 重力对物体不做功,A错误;
高考真题演练
01
02
分析案例
仔细阅读案例,理解案例中的物 理现象和过程,明确考查的知识 点。
建立模型
02
03
解决问题
根据案例中的信息,建立物理模 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 。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 决案例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 论。
06
复习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
动力学基本观点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通过受 力分析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物体的运
能量问题中的动力学方法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能量问题中常用的动力学方法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动量的变化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动量定理, 可以求解一些涉及碰撞、反冲等问题的动力学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解决能量问题中动力学方法的核心。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分析物体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进而求解相关的能量问题。
01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
02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
03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
高考物理复习 专题五 第1课时动量观点的应用课件
中的加速度a,对于车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M+m)a
①
系安全带时,刹车过程中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为
F1=ma
精选ppt
8
不系安全带时,设刹车过程中硬物对乘客的作用力为
F2,对乘客用动量定理得 -F2t=-mv1-mv0 ③
又v1=0.2v0
④
F1/F2=1/20
⑤
联立上式得 =0.6
20
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
精选ppt
7
(1)要求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应分析是系安全带的情况还是不系安全带的情况?
答案 分析系安全带的情况,因为系安全带时,车人
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2)如何表示不系安全带时,乘客受到的作用力呢?
答案 应用动量定理表示.
解析 设车的质量为M,乘客的质量为m,刹车过程
精选ppt
2
4.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 矢量和 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 动量p′); 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或Δp1=-Δp2(相互作用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 量增量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0.6
精选ppt
9
1.动量定理常用于处理瞬时作用(如碰撞)问题, 题目特点是涉及求时间或者已知时间的问题.
2.动量定理是一个与具体物理过程有关的物理矢 量规律,所以,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明确力的冲量及 研究对象和初、末状态的动量以及各量的正、负号.
3.动量定理是合外力的冲量跟动量变化之间的关 系,要注意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的冲量 的矢量和,区分清楚合外力的冲量与某一个力的冲量.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五专题 动量与能量
20XX 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五专题 动量与能量一、知识概要注意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二、对比区别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1、⎪⎪⎪⎪⎩⎪⎪⎪⎪⎨⎧⎩⎨⎧=⎩⎨⎧=总功总冲量一般由动能定理求解変力做功,方法较多,恒力做功功(标量)定理求解変力冲量,一般由动量恒力冲量的方向决定)冲量(矢量,方向有力αcos FS W Ft I 2、⎪⎪⎪⎩⎪⎪⎪⎨⎧==--=----=--k K k mE P m P E v mv E v mv p 222122或二者大小关系瞬时状态量大小有关)(只跟动能(标量)瞬时状态量同向)(方向与动量(矢量)3、⎩⎨⎧----差(顺序不能变)等于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动能变化量(标量)要规定正方向)矢量差(顺序不能变,等于末动量与初动量的动量变化量(矢量)⎪⎪⎪⎪⎩⎪⎪⎪⎪⎨⎧⎪⎪⎩⎪⎪⎨⎧-=⋅⋅⋅++-=⎩⎨⎧-=⋅⋅⋅++-=20221202021021212121cos 4mv mv W W mv mv S F mv mv Ft Ft mv mv t F t t t t 于动能变化量各外力所做功的总和等变化量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动能定理(标量表达式于动量变化量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等变化量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动量定理(矢量表达式、合合α 5、⎪⎪⎪⎩⎪⎪⎪⎨⎧⎩⎨⎧某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意问题)表达式,守恒条件,注机械能守恒定律(标量问题)达式,守恒条件,注意动量守恒定律(矢量表6、功能原理⎪⎪⎩⎪⎪⎨⎧-=-=初末其他初末其他于系统机械能增量其他力所做功代数和等内部弹簧弹力做功外,对系统,除重力及系统于机械能增量其他力所做功代数和等对单个物体,除重力外E E WE E W 7、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 三、注意事项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动量;功是力对位移的积累,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能量;冲量和动量的变化、功和能量的变化都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对此,要像熟悉力和运动的关系一样熟悉。
高考物理知识体系总论:动量能量综合应用讲义(教师逐字稿)
动量和能量综合应用讲义(学霸版)课程简介:PPT(第1页):同学好,我们又见面了,上次课讲的内容巩固好了么,要是感觉有什么问题,可以课后和我联系,我们今天的内容是关于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PPT(第2页):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部分是选修3-2的重点内容,主要考察内容就是多过程问题的应用,同学要重视条件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题型巩固。
PPT(第3页):我们看一下目录,还是老样子,梳理知识体系和解决经典问题实例。
PPT(第4页):我们先来看一下知识体系的梳理部分。
PPT(第5页):这是我们关于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的总框架PPT(第6页):OK,我们先说一下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
1.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在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不对过程变化的细节做深入的研究,而只注重运动状态变化的结果及引起变化的原因。
简单地说,只要求知道过程始末状态的动量式、动能式以及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对问题求解。
2.利用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它们可以写出分量表达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没有分量表达式。
(2)从研究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研究单体,又可研究系统,但高中阶段一般用于研究单体。
(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它们研究的是物体系统。
在解答力学问题时必须注意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当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后,可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未知量,选择研究的两个状态列方程求解。
(4)中学阶段凡是可以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解决的问题,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也可以求解,且用后者一般要比用前者更简便。
若涉及曲线运动(a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一般不考虑用力和运动的方法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专题定位本专题解决的是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物体运动的多过程问题.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命题情景新、联系实际密切、综合性强,是高考的压轴题.应考策略本专题在高考中主要以两种命题形式出现:一是综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二是运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电场、磁场内带电粒子的运动或电磁感应问题.由于本专题综合性强,因此要在审题上狠下功夫,弄清运动情景,挖掘隐含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规律和方法.1.动量定理的公式Ft=p′-p除表明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F为变力时,F应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2.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守恒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②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③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过程.3.解决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常涉及受力、加速度或匀变速运动的问题.(2)动量的观点:主要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以及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3)能量的观点:在涉及单个物体的受力和位移问题时,常用动能定理分析;在涉及系统内能量的转化问题时,常用能量守恒定律.1.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1)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若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若涉及位移的问题,应选用动能定理;若涉及加速度的问题,只能选用牛顿第二定律.(2)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若涉及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时,应选用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根据能量关系分析解决.2. 系统化思维方法,就是根据众多的已知要素、事实,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将其各部分连接成整体的方法.(1)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即把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比较复杂的运动.(2)对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物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就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 题型1 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例1 (2013·广东·35)如图1,两块相同平板P 1、P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 ,P 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 ,物体P 置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m 且可看作质点.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 与P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图1(1)P 1、P 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 1和P 的最终速度v 2. (2)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 解析 (1)P 1和P 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mv 0=(m +m )v 1①解得v 1=12v 0P 在P 2上滑行过程中,P 1、P 2、P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2mv 0+2mv 1=4mv 2②解得v 2=34v 0(2)P 1、P 2、P 第一次等速时弹簧压缩量最大,由能量守恒得μ·2mg (L +x )+E p =12×2mv 2+12×2mv 21-12×4mv 22③P 刚进入P 2到P 1、P 2、P 第二次等速时由能量守恒得μ·2mg (2L +2x )=12×2mv 20+12×2mv 21-12×4mv 22④由③④得:x =v 2032μg -L ,E p =mv 2016. 答案 (1)12v 0 34v 0 (2)v 2032μg -L mv 216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b 球用长为h 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 的出口C 处.质量也为m 的小球a ,从距BC 高为h 的A 处由静止释放,沿ABC 光滑轨道滑下,在C 处与b 球正碰并与b 粘在一起.已知BC 轨道距水平地面ED 的高度为0.5h ,悬挂b 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 .试问:图2(1)a 球与b 球碰前瞬间的速度为多大?(2)a 、b 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若细绳断裂,小球在DE 水平面上的落点距C 处的水平距离是多少?若细绳不断裂,小球最高将摆多高?(小球a 、b 均视为质点) 答案 (1)2gh (2)细绳会断裂,落点距C 处的水平距离是22h 解析 (1)设a 球经C 点时速度为v 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12mv 2C解得:v C =2gh即a 球与b 球碰前瞬间的速度为2gh(2)设a 、b 两球碰后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mv C =(m +m )v解得:v =v C 2=2gh2两球粘在一起被细线悬挂绕O 摆动时,由F T -2mg =2m v 2h解得:F T =3mg由于F T >2.8mg ,细线会断裂,小球做平抛运动. 设平抛运动时间为t ,则有0.5h =12gt 2,解得t =h gx =vt =2gh 2·h g =22h 小球在DE 水平面上的落点距C 处的水平距离是22h题型2 动量和能量观点在电学中的应用例2 (20分)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A、B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A球是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B球不带电,两球相距为L.从t=0时刻开始,在两小球所在的水平空间内加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与A、B两球的连线平行向右,如图3所示.A球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并与B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设两球间碰撞力远大于电场力且作用时间极短,每次碰撞过程中A、B之间都没有电荷量转移,且不考虑空气阻力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问:图3(1)小球A经多长时间与小球B发生第一次碰撞?(2)小球A与小球B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3)第二次碰撞后,又经多长时间发生第三次碰撞?解析(1)小球A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L=12at21(1分)a=qEm(1分)解得:t1=2mLqE(1分)(2)小球A与小球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设A球碰前速度为v A1,碰后速度为v A1′,B球碰前速度为0,碰后速度为v B1′,则mv A1=mv A1′+mv B1′(2分)1 2mv2A1=12mv A1′2+12mv B1′2 (2分)联立得:v A1′=0 v B1′=v A1v A1=at1=2qEL m所以v A1′=0(2分)v B1′=2qELm(2分)(3)第一次碰撞后,小球A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B以v B1′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小球发生第二次碰撞的条件是:两小球位移相等.设A球第二次碰撞前速度为v A2,碰后速度为v A2′,B球碰前速度为v B2,碰后速度为v B2′,则v A2=at2=qE m t2v B2=v B1′=2qEL m12at22=v B2t2解得:t2=22mL qEv A2=at2=22qEL m又mv A2+mv B2=mv A2′+mv B2′1 2mv2A2+12mv2B2=12mv A2′2+12mv B2′2联立得:v A2′=v B2 v B2′=v A2所以v A2′=2qEL mv B2′=22qELm(4分)第二次碰撞后,小球A做初速度为2qELm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B以v B2′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小球发生第三次碰撞的条件是:两小球位移相等.设第三次碰撞A球碰前速度为v A3,碰后速度为v A3′,B球碰前速度为v B3,碰后速度为v B3′,则v B3=v B2′=22qEL m2qEL m t3+12at23=v B3·t3解得:t3=22mLqE(5分)即完成第二次碰撞后,又经t3=22mLqE的时间发生第三次碰撞.答案(1) 2mLqE(2)A球的速度大小是0,B球的速度大小是2qELm(3)22mLqE如图4所示,相距都为L的两足够长的平行金属直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θ,通过最低点的PQ用一段很小的圆弧连接(长度可以忽略),PQ的左侧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1、磁场方向垂直左导轨的匀强磁场中,PQ的右侧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2=2B1、磁场方向垂直右导轨的匀强磁场中,PQ圆弧处没有磁场.现有电阻都为r、长度都为L、质量分别是m1、m2,m2=2m1的导体棒AB、CD分别静置于两导轨的足够高处,导体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现先释放AB 棒,当AB 棒速度稳定时再释放CD 棒.一切摩擦不计,试分析下列问题:图4(1)求AB 棒的稳定速度v 1;(2)试分析AB 棒稳定运动时自由释放后的CD 棒的运动状态;(3)当AB 棒运动到最低点PQ 时,立即锁定它,不让其运动,随即解除锁定,随后会与下滑的CD 棒发生弹性碰撞.试求AB 、CD 棒在运动停止前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电流. 答案 (1)2rm 1g sin θB 21L 2(2)CD 棒静止不动 (3)m 1g sin θB 1L解析 (1)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 =B 1Lv 1 电流I =B 1Lv 12rAB 棒所受到的安培力F 安1=B 1LI =B 21L 2v 12rAB 棒稳定后有B 21L 2v 12r=m 1g sin θ由上述解得v 1=2rm 1g sin θB 21L2(2)CD 棒释放前瞬间所受到的安培力为F 安2=B 2LI =B 1B 2L 2v 12r将B 2=2B 1代入上式得F 安2=B 21L 2v 1rCD 棒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为G 2=m 2g sin θ=2m 1g sin θ因B 21L 2v 12r=m 1g sin θ,即F 安2=G 2,故CD 棒静止不动(3)CD 由足够高滑下来,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F 安2=B 2LI ′=B 22L 2v 22r又F 安2=B 21L 2v 1r解得v 2=12v 1两棒弹性碰撞,动量守恒m 2v 2=m 1v 1′+m 2v 2′机械能守恒:12m 2v 22=12m 1v 1′2+12m 2v 2′2由以上解得:v 1′=2v 13v2′=v1 6由上述可知AB棒以v1下滑时速度最大,产生的最大电流I max=B1Lv12r=m1g sin θB1L8.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审题示例如图5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够长)与半径为R=0.8 m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在B点相切,D点为半圆轨道最高点.A点的右侧等高地放置着一个长为L=20 m、逆时针转动速度为v=10 m/s的传送带.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接.甲的质量为m1=3 kg,乙的质量为m2=1 kg,甲、乙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乙,烧断细线,甲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并可以通过D点,且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甲的重力.传送带与乙物体间动摩擦因数为0.6,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甲、乙两物体可看做质点.图5(1)求甲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2)若甲固定,乙不固定,细线烧断后乙可以离开弹簧后滑上传送带,求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以后,求甲和乙能否再次在AB面上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时甲乙的速度;若不会碰撞,说明原因.审题模板答题模板(1)甲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0,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 2m1v20=m1g·2R+12m1v2D在最高点D,由牛顿第二定律,2m1g=m1v2D R联立解得:v0=4 3 m/s (4分)(2)甲固定,烧断细线后乙的速度大小为v乙,能量守恒得E p=12m1v20=12m2v2乙得v乙=12 m/s (2分) 之后乙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μm2g=m2a得a=6 m/s2 (2分)乙速度为零时离A 端最远,最远距离为:s =v 2乙2a=12 m<20 m(2分)即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12 m.(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后,设甲、乙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甲、乙分离瞬间动量守恒:m 1v 1=m 2v 2甲、乙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E p =12m 1v 20=12m 1v 21+12m 2v 22解得:v 1=2 3 m/s ,v 2=6 3 m/s(4分)之后甲沿轨道上滑,设上滑最高点高度为h ,则12m 1v 21=m 1gh得h =0.6 m<0.8 m(2分)则甲上滑不到等圆心位置就会返回,返回AB 面上速度仍然是v 2=2 3 m/s(1分)乙滑上传送带,因v 2=6 3 m/s<12 m/s ,则乙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后向左匀加速. 由对称性可知乙返回AB 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为v 2=6 3 m/s(1分)故甲、乙会再次相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2 3 m/s ,方向向右,乙的速度为6 3 m/s ,方向向左答案 (1)4 3 m/s (2)12 m (3)甲、乙会再次碰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2 3 m/s ,方向向右,乙的速度为6 3 m/s ,方向向左(限时:60分钟)1. 如图1所示,在离地面H =5.45 m 的O 处用长L =0.45 m 的不可伸长的细线挂一质量为0.09 kg 的爆竹(火药质量忽略不计),把爆竹拉起至D 点使细线水平伸直,点燃导火线后将爆竹静止释放,爆竹刚好到达最低点B 时炸成质量相等的两块,一块朝相反方向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的A 处,抛出的水平距离s =5 m .另一块仍系在细线上继续做圆周运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 =10 m/s 2,求:图1(1)爆竹爆炸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0;(2)继续做圆周运动的那一块在B 处对细线的拉力的大小; (3)火药爆炸释放的能量E .答案 (1)3 m/s (2)12.55 N (3)2.88 J解析 (1)设爆竹的总质量为2m ,爆竹从D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2mgL=12×2mv20解得v0=3 m/s(2)设爆炸后抛出的那一块的水平速度为v1,做圆周运动的那一块的水平速度为v2. 对抛出的那一块,有:s=v1tH-L=12gt2解得v1=5 m/s以爆炸后做圆周运动的那一块的水平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2mv0=mv2-mv1在B处,对于做圆周运动的那一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T-mg=mv22 L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做圆周运动的那一块对细线的拉力F T′=F T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 T′=12.55 N(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E=12mv21+12mv22-12×2mv20解得E=2.88 J2.如图2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0.80 m的水平桌面一端的边缘放置一个质量m=0.80 kg 的木块B,桌面的另一端有一块质量M=1.0 kg的木块A以初速度v0=4.0 m/s开始向着木块B滑动,经过时间t=0.40 s与B发生碰撞,碰后两木块都落到地面上.木块B 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的D点.设两木块均可以看做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D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0.60 m,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图2(1)两木块碰撞前瞬间,木块A的速度大小;(2)木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3)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答案(1)2.0 m/s (2)1. 5 m/s (3)0.78 J解析(1)木块A在桌面上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a=5 m/s2设两木块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v0-at解得v=2.0 m/s(2)两木块离开桌面后均做平抛运动,设木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12gt′2,s=v2t′解得:v2=s g2h=1.5 m/s(3)设两木块碰撞后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1+mv2解得:v1=Mv-mv2M=0.80 m/s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E损=12Mv2-12Mv21-12mv22解得E损=0.78 J3.坡道顶端距水平滑道ab高度为h=0.8 m.质量为m1=3 kg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滑道ab时无机械能损失,放在地面上的小车上表面与ab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紧靠水平滑道的b端,左端紧靠锁定在地面上的挡板P.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P 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2=1 kg的物块B相接(不拴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B恰好位于小车的右端,如图3所示.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成整体D压缩弹簧,已知D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图3(1)A在与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2)求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d=1 m时的弹性势能E 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3)撤去弹簧和挡板P,设小车长L=2 m,质量M=6 kg,且μ值满足0.1≤μ≤0.3,试求D相对小车运动过程中两者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计算结果可含有μ).答案(1)4 m/s (2)10 J (3)①当0.1≤μ<0.135时,摩擦生热80μ J.②当0.135≤μ≤0.3时,摩擦生热10.8 J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1gh=12m1v2解得v =4 m/s(2)A 与B 碰撞结合,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m 1+m 2)v 1得v 1=3 m/sD 压缩弹簧至最大压缩量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m 1+m 2)v 21=E p +μ(m 1+m 2)gd 得E p =10 J(3)设D 滑到小车左端时刚好能够与小车共速,速度大小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m 2)v 1=(m 1+m 2+M )v 2即v 2=1.2 m/s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1(m 1+m 2)gL =12(m 1+m 2)v 21-12(m 1+m 2+M )v 22 得μ1=0.135①当满足0.1≤μ<0.135时,D 和小车不能共速,D 将从小车的左端滑落产生的热量为Q 1=μ(m 1+m 2)gL解得Q 1=80μ J②当满足0.135≤μ≤0.3时,D 和小车能共速产生的热量为Q 2=12(m 1+m 2)v 21-12(m 1+m 2+M )v 22 解得Q 2=10.8 J4. 如图4所示,在一绝缘粗糙的水平桌面上,用一长为2L 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和B .A 球带电荷量为+q ,B 球不带电.开始时轻杆的中垂线与竖直虚线MP 重合,虚线NQ 与MP 平行且相距4L .在MP 、NQ 间加水平向右、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A 、B 球恰能静止在粗糙桌面上.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图4(1)A 、B 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A 球带电荷量为+8q 时,B 球带电荷量为-8q ,将A 、B 球由开始位置从静止释放,求A 球运动到最右端时距虚线NQ 的距离d 及AB 系统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所运动的总路程s ;(3)若有质量为km 、带电荷量为-k 2q 的C 球,向右运动与B 球正碰后粘合在一起,为使A球刚好能到达虚线NQ的位置,问k取何值时,C与B碰撞前瞬间C球的速度最小?C 球速度的最小值为多大?(各小球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且各小球间的库仑力忽略不计)答案(1)qE2mg(2)8L(3)k=32时C球的速度最小值,最小值为6+qEL m解析(1)以A、B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则有qE=2μmgμ=qE 2mg(2)从静止开始至A球运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场力对A球做功W A=8qE×3L电场力对B球做负功W B=-8qE[4L-(2L-d)]=-8qE(2L+d)摩擦力对AB系统做负功W f=-2μmg(3L+d)=-qE(3L+d)由动能定理可知W A+W B+W f=0得d=5 9 L分析运动过程后可知,AB系统最终静止在电场中,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8qEL-2μmgs=0则s=8L(3)C与B球碰后,C与AB系统共同速度设为v1,由动量守恒可知kmv0=(km+2m)v1v1=kk+2v0C与B碰后至A滑到虚线NQ位置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qE·3L-k2qE·2L-μ(km+2m)g·3L=0-12(km+2m)v21联立解得v0=qELmk+6k+当4k=6k,k=32时,v0有最小值v0minv0min=6+qE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