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8.30、愚公移山教案5

合集下载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愚公移山》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1.《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愚公移山》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

2.课堂讨论法。

3.观看视频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1.学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生可以学习《愚公移山》的基本词汇和句型,例如:“愚公”、“移山”、“不屈不挠”等。

3.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愚公移山》的理解和感受。

3. 练习1.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4.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和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地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愚公移山》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愚公移山》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愚公移山》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但是,有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步,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愚公移山 教案

愚公移山 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了解愚公精神的含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分析愚公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思考能力。

2.正确理解并表达愚公精神。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故事情节和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愚公移山》的素材和分析资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问题,提前准备好学生分组。

六、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吗?你们对愚公精神有什么了解和思考?2.故事讲解(约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情节和内涵,讲解愚公移山的动机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愚公精神的含义。

3.讨论和思考(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1)你们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2)你们认为愚公为什么要移山?(3)愚公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4)你们认为愚公的行为有何意义和价值?4.小组展示(约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思考。

5.总结(约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愚公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1.请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他们对愚公精神的理解和思考。

2.请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或资料,了解其他体现愚公精神的人物或事迹。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理解了愚公精神的内涵。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掌握相关的汉字词语,以及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发展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寓言故事。

4.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书籍或故事视频。

2.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练习题。

3. 黑板、粉笔或白板、白板笔。

4. 学生练习本和纸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图片、谈论或播放寓言故事的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愚公移山》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导读(10分钟)教师给学生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然后,教师可以逐段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

3. 阅读和理解(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独立阅读《愚公移山》,并提供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题。

学生可以根据练习题的要求,找出故事的主题、主要角色、故事的发展过程等。

4. 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愚公移山》故事的含义和寓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5. 口头表达(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自己对《愚公移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角色和故事的教训等。

6. 总结和归纳(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故事中的重要词汇、表达方式和寓意。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故事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并以此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四、巩固和拓展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读后感或者创作一个漫画展示故事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体会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愚公移山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

愚公移山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

愚公移山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的1.反复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的思想好处。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由整理]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的歌曲。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这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愚公移山,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正课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讨论:(板书: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2)齐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愚公移豫南汉阴)(3)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4)分主角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讨论归纳: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4)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透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能够以古喻今,也能够远喻近,还能够小喻大。

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完美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讨论,小结: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

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

教案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愚公移山优秀教学案例

教案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愚公移山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通过展示愚公移山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愚公要移山?”“愚公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愚公为什么能够成功移山?”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5.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6.注重课堂互动与生成:在本案例中,教师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同时,教师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培养并重:本案例在教授课文内容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使学生领悟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4.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本案例中,教师运用了讨论法、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或故事,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愚公移山》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正确翻译文言文。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愚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一个知名人物,关于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个人物被人不断称颂?二、作家作品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

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本文体裁是寓言。

三、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朗读录音。

2、积累文言词语方: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且:面山:惩(chéng):塞(sè):迂(yū):聚室而谋:。

室,汝:毕力平险:毕,指通豫南:指,汉阴:杂然相许:杂然,许,献疑:以:曾(céng):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常与“不”连用。

损: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且:焉: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

荷(hè):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

叩,箕畚(jīběn):孀(shuāng)妻:遗男:始:龀(chèn):寒暑易节:。

易,。

节,始一反焉:反,四、翻译课文1、翻译第一遍翻译:第二遍翻译:五、课堂总结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先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解释,再逐字逐词正确翻译。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愚公移山教学目的:1.重点生字新词。

2.学习愚公移山精神,树立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解决问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征。

2.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决问题。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问:什么是“寓言”?(查字典,先解释“寓言”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根据字典中“寓言”的词条解释它是什么体裁。

)3.教师总结和自述: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

这一堂课,请同学们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

二、学生自读。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黑板上的单词。

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在这些单词下面加上强调符号。

教师进行跨行检查,随时了解学生的自我阅读情况。

3、任务: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B部分教学要点:性格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

教学过程一、学生们提出了质疑。

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

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教读新课。

1.初步明确“人”和“物”: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

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

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2.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问题:请计算有多少人参与了山区搬迁?4.问:移山难吗?他们工作努力吗?(移山确实非常困难。

面对艰巨的任务,它最能体现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词汇,如“惩、贷、箕畚、雍、孀、龀”等,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观点。

3.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层含义,体会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应该培养勇敢、坚持和不畏艰难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需要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特别是愚公这个角色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2.难点:愚公移山深层含义的理解。

学生需要理解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以及它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使用故事导入或者视频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梗概,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个初步了解。

2.整体感知:学生通读全文,对故事有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讲解,扫清阅读障碍。

3.深入学习:学生分段阅读,逐段理解。

教师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4.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归纳小结:在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

同时,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问题讨论等内容。

同时,可以使用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素材来辅助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记忆理解能力。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2)能够分析并阐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3)能够运用文中的典故和寓意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运用文本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分析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3)学会运用文本中的典故和寓意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1)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如何从文本中提炼出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寓意和启示;(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拓展:(1)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3. 思考如何将愚公移山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工作计划。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运用;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感悟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3. 长期跟踪:关注学生在后续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评价愚公移山精神对其成长的影响。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难点: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愚公的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引入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0 分钟)
- 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大意。

3. 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15 分钟)
-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描写愚公的语句。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10 分钟)
-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表达故事道理的语句。

- 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 总结(5 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愚公的人物形象。

6. 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从《愚公移山》中得到的启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愚公移山说课稿

教案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愚公移山说课稿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寓言故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技术工具: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发兴趣、辅助认知、增强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关键词语、句子理解故事内容,培养概括、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寓言故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
(2)树立坚定信念,懂得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3)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生字词、句子理解和复述故事的能力。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1.对一些生僻字的认识和书写;2.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入理解;3.对寓言故事特点的把握;4.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品质,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愚公移山 教案

愚公移山 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教案标题:愚公移山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2. 通过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讲述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包括故事的起因和主要人物。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核心活动一:阅读与理解故事2. 学生个别阅读《愚公移山》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3. 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讨论问题,分享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核心活动二:团队合作游戏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愚公和几位山神。

5. 每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新演绎《愚公移山》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添加自己的细节和情节。

6.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合作完成任务,在演绎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核心活动三:表演展示7. 各小组轮流表演他们重新演绎的《愚公移山》故事。

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8.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各组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结尾活动:9.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以及如何将这些教训应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10. 以班级合影的形式作为本节课的纪念,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愚公移山》故事的复印件;2. 组装器材,如头饰、服装等,用于角色扮演;3. 班级摄影设备。

评估方法:1. 学生个别阅读理解问题的回答;2. 学生在小组合作游戏中的表现;3. 学生表演的创意和表演技巧。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团队合作经历的短文,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以加深他们对《愚公移山》背后寓意的理解。

注: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修改。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的讲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通过故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功能。

2.理解《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3.学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故事PPT。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

2.准备录音设备和磁带。

3.打印故事文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高山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什么样的高山?你有没有想过如何才能移动一座高山?”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提出《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2.故事讲解(2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故事《愚公移山》的文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并解释故事中一些重要的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愚公”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想法和坚持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故事中的两座山分别代表什么?愚公要移山的目的是什么?(3)故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愚公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4)故事中的愚公家人是如何支持他的?4.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扮演故事中的愚公、愚公的儿子、愚公的女婿和邻居,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的心理变化。

5.制作故事PPT(3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故事PPT。

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尝试制作故事PPT。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选择合适的图片和文字来展示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六、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强调故事《愚公移山》所传达的寓意和价值观。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课文简介《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为了解决家门口两座大山挡路的问题,决心开山填海,最终感动上天的故事。

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学习运用生动的描写方法,刻画愚公形象。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把握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以及神仙的出现。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如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讲述愚公移山的传说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呈现:分段讲解故事情节,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渲染。

概括:总结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

练习:让学生续写或改编故事结尾,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课后延伸:推荐阅读《列子》等古代文学作品,拓展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使用PPT等工具展示愚公移山的传说故事和生动描写。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朗读齐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列子》等古代文学作品的任务,扩展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六、课后延伸阅读笔记:鼓励学生写下阅读心得和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分享: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和体验。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愚公精神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合《愚公移山》教案设计可知,此次课堂聚焦于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及塑造刻画愚公形象上,尤其侧重理解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讲解、小组讨论、朗读齐读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同时,课后延伸作业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一系列延伸活动中,不仅锻炼学生阅读、写作、交流等各方面能力,更为培养具有担当与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埋下伏笔。

2016年秋季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8.30、愚公移山课件1

2016年秋季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8.30、愚公移山课件1

全家 商量
你们 全 险峻的大山一直 纷纷的样子 赞同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提出疑问 介词,凭 加强语气 “连…都…”

汉水南岸
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 焉 置土 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大家)纷纷 之于 削减 ;这样 “把……怎么样” 况且 哪里 安放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比 到 对于
连词,表修饰 4、而: 面山而居 聚室而谋曰 表顺接 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转折
• 5、之:河阳之北 的 • 跳往助之 代词,他们 • 辍耕之垄上 动词,去,往 •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指蒋氏自己 凭 • 6、以:以君之力 把 • 必以分人 •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讨论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之:的 阳: 山南水北
rèn
见方,方圆
长度单位(七尺 或八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chéng 苦于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停顿
yū 将近
对着,向着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阻塞
曲折,绕远
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穷尽 愁
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无”没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 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
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持,拿 害怕 停止
cuò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 山上的一根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山上的土石怎么 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 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即 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 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 无穷无尽的。可是这山不会再增高了,哪愁挖不平 呢?”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教案学习目标★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明确故事寓意★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教学重点★明确故事寓意★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教学设想★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2、通晓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3、理解词的含义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属于文学作品范畴。

愚公是作品中一个艺术形象。

这是一幅放大的书中插图,请说出图中各种景物、人物的名称。

(“太行、王屋二山”、“云层”、“夸娥氏二子”、“愚公”。

教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这篇故事的内容是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仔细体会。

二、检查作业1、注音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魁父()2、解释加点的词惩山北之塞()指通豫南()毁山之一毛()寒暑易节()三、师范读课文1、对照书中的注音,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读流畅。

2、学生齐读课文。

分小组或分男生女生读。

3、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四、学生品读课文1、理解读。

对照书中的释义,默读课文。

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根据教师提示的要求,学生读特定的句子(如教师提示:“请读出写愚公移山方法的句子,……原因的句子、……结果的句子”)2、理解说。

(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说的内容和要求,先个人思考,后小组交流,每一小组推派一人在全班交流)①说故事内容②说故事寓意③用现代文分角色表演。

3、理解写。

①感悟道理:愚公不畏困难移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后代人。

愚公认识山不加增,人力能战胜自然的道理。

②设计板书:苦愚愚公:利移山不愚公理移山智叟:知难而退无所作为不智讥讽阻拦五、课堂检测1、注音:万仞()孀妻()迂()曾不能()一厝()朔东()智叟()2、解释词语惩_____ 险______诸______ 箕畚_____ 心_____ 虽_______ 匮_______感________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文言词的含义2、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学生提出质疑的词语,互动解疑2、小组汇报交流网上搜集到的信息3、背诵课文某一段落二、品读课文(教师设问激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以下设疑供选择。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教案教案主题:《愚公移山》教学教案教学年级: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课文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读通课文《愚公移山》,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其中的关键句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理解并欣赏课文中的奋斗精神。

二、教学准备:课件,课文《愚公移山》,图片,黑板,粘贴纸,笔,背景音乐《愚公移山》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愚公移山这一故事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第一遍,教师将课文用朗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氛围。

(2)第二遍,教师逐句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理解错误。

(3)第三遍,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并逐段解读课文的意思。

3. 识字学习:教师将课文中生词进行注释和解释,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词语。

4. 情感教育:(1)教师组织学生反思课文中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的决心。

(2)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趣。

5. 口头操练:教师带领学生尝试朗读课文,并教授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技巧。

6. 听写训练:教师将课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子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听写这些句子,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堂小结:教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愚公移山》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多种方式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

通过音乐和图片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对故事中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在口头操练和听写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和听写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案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案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3.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如“愚、公、移、山、智、坚”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寓意,理解坚持、勇敢、面对困难等品质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讨论。
2.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a.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写作练习: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坚持、勇敢面对困难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提示:可以参考愚公移山的故事,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
4.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
提示:家长可陪伴孩子阅读,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提炼寓意,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b.愚公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c.故事中的智叟和愚公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谁?
3.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a.根据课文内容,连线匹配生字词和解释。
b.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完成句子。
c.根据故事情节,排序句子。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提问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b.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说课稿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本文有如下特点:
(1)浓郁的神话色彩。

(2)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

(3)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三年级阶段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里,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

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
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穿插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

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三:合作讨论,探究质疑。

此版块共设置了11个问题(略),通过问题的解答即熟悉了课文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

四:拓展延伸,能力训练。

由课内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文段阅读,具体见教案。

五:布置作业,强化巩固.
此环节设置一道题目,供课外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题目是:本文是传统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阅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请你写一篇感受。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不“愚”-----勇往直前
智叟不”智“-----成为笑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