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2_1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一、教材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数学中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
•理解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
•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比例在实际问题中求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简单回顾在学习小数时学到的一些知识,比如0.5(50%)、0.25(25%)等。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 详细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0分钟)通过多个样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分配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教师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比例分配问题,比如商品采购中的比例分配、成绩的比例计算等等。
3. 比例分配的求解方法(25分钟)在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基础上,教师将解释如何利用比例分配问题中的数值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将行进步骤分开进行讲解:首先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之后成立方程,最后求解未知数。
例子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公司年终奖金分配、班级各项学习分配等。
4. 拓展练习(20分钟)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比例分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练习,让他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
5. 检查巩固(10分钟)教师进行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小学数学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节奏,以保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要通过合理的练习与检查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体会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找出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请问汽车需要多少小时到达乙地?”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问题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境,如:购物、生产、交通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给出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学生解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分配的含义与关键词。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常用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
三、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
2.示范。
3.练习。
4.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分配吗?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如:分数、倍数、百分数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比例分配的例子。
2. 介绍比例分配1.介绍比例分配的含义和基本概念,并且完整地讲解了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以比例分配电影票为例,向学生演示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实例讲解老师可以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1. 视频讲解找一段比例分配的实例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并且理解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文字讲解给学生讲题目的原题,或者设计自己的题目,一步一步地进行详细讲解。
4. 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且加深印象。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逐渐提高难度。
5. 总结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带前导问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2.完整概括:总结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并且为下节课预告。
七、教学评估老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评估:1.练习问答:抽取部分学生完成练习题,并且在班上评选出优秀学生。
2.课后问卷:出题理解、难度设置效果和学生反馈。
3.学生思路展示:选学生代表上课展示自己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评估。
八、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过程等,对下一次教学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一、教学背景《按比例分配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教材提供了两种解法,一是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
二是把比转化成份数,注意联系生活工作实际导入例题,使学生从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
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75页的例5,“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第76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经历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学案纸。
二、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激趣引新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故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到了一个很荒凉的地方,猪八戒喊了起来:不行了,我走不动了,又饿又累。
说着,猪八戒趴在地上怎么也不愿意起来。
孙悟空见了,一个筋斗云翻到很远的地方,弄了好多桃子来。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粉笔、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然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将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科书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00颗糖果,他想将这些糖果按比例分配给他的四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相同比例的糖果。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教科书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一家公司生产了1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4:3:2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请问每个部门能分到多少台产品?”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科目的考试。
如果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分别是80分、90分和85分,请问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分数分别是多少?”4. 解答:我邀请学生上台解答练习题,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同时,我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公式,例如:“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总量× 比例 = 分配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家公司生产了2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2:3:5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秋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秋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是六年级上数学教学中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课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运用场景;2.掌握比例的求解方法;3.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例的概念及其运用场景;2.比例运算的方法和技巧;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显示一张图片向学生引出本课的话题,“你们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商场打折,平摊一笔开销等等,这些与什么有关呢?”。
2.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比例和比例相关概念,并且向学生解释比例的运用场景。
然后,教师逐一讲解比例的运算方法和技巧,其中涉及到基数、同比例系数等相关概念,最后对学生进行比例的运算练习。
3.例题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问题的例题向学生展示比例的运用场景,通过布置多个应用场景的例题,学生与老师共同进行讨论,最后进行答案对比,确保学生理解到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
4.题目练习(40分钟)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比例解决练习,其中对学生提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
5.讲解与总结(15分钟)教师在结束课堂练习后进行对做题情况的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然后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重难点内容,以达到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
五、教学资源•课本教材《数学6年级上册》(苏教版秋);•课件:比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题:实际问题的比例运算;•练习题:实际问题的比例练习。
六、教学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比例的概念及其运用场景;•学生能否熟练掌握比例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否独立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概念讲解、例题讲解、题目练习的模式出发,让学生逐渐了解到比例运用实际问题、掌握比例运算方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运用。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步骤。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按比例分配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思考题:布置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之小组合作环节的详细设计1. 小组划分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角色分配: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2. 任务布置问题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班级活动经费、规划学校花园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找出比例关系、如何列出算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关系?2.呈现(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关键。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巩固比例分配的方法。
2.通过练习题的讲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加强学习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实际问题的表述,并将其转化为比例关系。
2.学生需要将比例关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将上节课练习的题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新知讲解老师让学生回忆比例分配的概念,并让学生看下面的例子:例1:小明妹妹今年9岁,他哥哥今年13岁,他们三兄妹在家玩耍时,他们的妈妈买了10个苹果,小明说按照他们的年龄比例分配,各自分到几个苹果?老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转化为比例分配问题。
年龄比例为2:3 (小明的年龄比例为1, 妹妹的比例为2, 哥哥的比例为3),总数为10个,得出小明分到2个苹果,妹妹分到4个苹果,哥哥分到6个苹果。
老师再给学生看下面的例子:例2:小华在草地上撒播小麦粒,每平方米放100颗,他拿了10斤小麦(1斤=500克),问他最多可以撒多少平方米?老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转化为比例分配问题。
10斤小麦为5千克,每平方米放100颗小麦,因此放下的小麦重量和面积之间的比例为1:10,因此最多可以撒100平方米。
三、练习1.【例3】王老师准备让班里学生出去郊游,他准备给每个学生发放一袋糖果,班里有40个学生,他一共买了50袋糖果,请问每个学生可以分到几袋糖果?答:每个学生可以分到1.25袋糖果。
2.【例4】农夫A种了1200棵桃树,农夫B种了2400棵桃树,收成时他们按照比例分收入,A收入7000元,问B收入多少元?答:B收入14000元。
3.【例5】某工厂投资了两个生产车间,第一车间投资了30万元,第二车间投资了20万元,他们的年产值之比为2:3,年产值共40万元,则第二车间的年产值为多少万元?答:第二车间的年产值为24万元。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是对比例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拓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假设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的数量和女生的数量之间的比例是2:3,现在要根据这个比例分配一些物品,问如何分配?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决。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分配物品、分配时间等。
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成比例的?哪些不是成比例的?”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两辆汽车多久后相遇?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解60x + 80y = 120的解,其中x表示第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y表示第二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一、课前预习1.请阅读课本第X页X题到第X页X题并做完练习。
2.根据课本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导入新课1. 学生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报告。
老师通过一组投影或者手写在黑板上的数据,如下:A村:玉米400公斤,小麦300公斤B村:玉米200公斤,小麦150公斤C村:玉米300公斤,小麦450公斤请问各村应当按什么样的比例分配物资,才能保证公平合理?2. 教师讲解通过上面的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到,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讲解课本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比例的概念。
2.比例的性质。
3.比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比例的应用,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比例。
1. 导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定义:两个有关系的数或量之间的比值称为比例。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展示比例的概念。
例如,购买水果时,如果2个苹果的价格是1元,那么3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答案是1.5元,这里的1∶2就是一组比例,称呼为比例的第一项和比例的第二项,中间用冒号分隔。
3. 讲解比例的性质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四个数(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成比例时,它们中间项和两端项的乘积相等。
2.如果a∶b=c∶d,那么,$\\dfrac{a}{b}=\\dfrac{c}{d}$。
3.如果a∶b=c∶d,那么,a+b=c+d。
教师讲解时,可以结合实例讲解比例性质的应用。
4. 讲解比例的应用比例是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之一。
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会涉及到很多比例问题,比如说化妆品的配方,药品的配方等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2.准备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并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并能够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
2.了解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法,掌握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两种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3.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性质。
2.提出实际生活中使用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3.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出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概念。
B. 主体教学1.介绍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2.提供多组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
3.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解决分配比例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C.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其他需要运用比例的场景,让学生继续探索比例的应用性。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竞赛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2.要整体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估。
3.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在授课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其实际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3.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实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3: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2)-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3: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2)-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学习,是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步骤。
本次课的重点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来介绍如何计算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创新点在于让学生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懂得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1.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2.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如何理解实际问题;2.让学生掌握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六、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内容。
七、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与学生一同回顾上一次课所谈到的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同学们对本节课能运用到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知识点讲解1.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解题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3.示范演练为了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讲解完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解题方法之后,老师应该给同学们提供对应的习题,并在解决习题时注重引导同学们理解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实际问题解决的技巧及方法。
在协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如何互相合作,如何取长补短。
5.总结课堂结束前,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并让同学们进行小结。
共同梳理今天所学知识点,并带领同学们留下思考问题,以促使同学们对知识点深入思考。
八、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以作业、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等形式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九、扩展延伸1.深入理解现实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方法,提高其掌握能力;2.通过考试试题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并完善所学知识点。
十、教学心得与体会本课设计灵活,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后,对于比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教师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按每家人数分。
按每家的用电量分。
你认为哪种分发更合理。
3、练习十四第1题。
二、新课
1、教学例5
(1)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 ,黄色方格占25 。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 ,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
(2)解答例5。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ⅰ3+2=5 30÷5×3 30÷5×2
方法ⅱ30×33+2 30×23+2
方法ⅲ30÷(1+32 )
4、练习十四第4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
板
书
设
计
方法ⅳ30÷(1+23 )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 ,黄色方格占25 。)
(4)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
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也可以让学生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5后的试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说解题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归纳(讨论)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
一、导入
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教学内容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是课本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所学的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