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摸索,我们运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即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运用,再学习、再实践、再运用,自主地学习知识,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达到触类旁通。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学初探现在大量老师使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提出任务---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反馈与小结,也有许多老师采用这样的方法:提出任务---学生自学与操作---反馈与评价。
对上面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我们提出了第三种方法:导入任务(更高要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探究质疑---反馈与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有的甚至连问题也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得到的。
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师生共同探究,或是由学生教学生,由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最后进行展示与评价。
这种方法是前两种教学方法的改进与综合,减少了教师的讲解过程,增加了分析讨论、质疑解惑的环节,使学生有参加与表现的机会,初步实现了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把一学期或一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置。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第 1 期 7
S IN E E H O O YIF R TO CE C &T C N L
科技信息
“ 任务驱动法” 《 在 信息技术》 教学中的应用
肖七妹 ( 尤溪职 业 中专学 校 福 建 龙溪
35 0 ) 6 10
【 要】 摘 从事教学多年 , 深感信息技术知识点多, 操作性要求 高, 学生不容 易掌握。我们发现应 用“ 任务驱动” 法教 学, 能起到很好 的效果。 在老 师的辅导下 , 学生经过 自主思考 , 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 的同时掌握相 关知识 , 称为“ 任务驱动” 学法 。 教 【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信 息技术 ; ‘ ‘ 法; 应用
从事信 息技术教学多年 .深感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 . 共性 问题 , 由教师统一示范 . 可 集体解决 ; 对个别学生 的个别问题可作 知识点多 , 操作性要求高 , 学生不容易掌握 。 在近几年的教学模 式探讨 单独辅导 。 这是学生消化 和吸收知识的阶段 . 是学生 由不会 到会 . 由初 中. 我们发现“ 任务驱动 ” 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 中进 行应 用 . 能起到很 识 到熟 练掌握 的阶段 . 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 . 发挥各种能力的 好的效果。 阶段 , 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 的一半左右 . 教学进程 中是一个紧 在 “ 任务驱动 ” 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 的任务 张 的高 潮 期 为线索 . 把教学 内容巧妙 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 中 , 学生 自己提 出问 让 这一 阶段 的特点 是 : 大部分学生能迅速掌 握基 本方法 . 消化教师 题, 并经过思考 和老师 的点拨 . 自己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 的同时 . 学 所讲 的或书上所介绍的内容 , 兴趣更浓厚 , 信心倍增 。 进度快的同学可 生培养 了创新意识 、 创新 能力以及 自主学 习的习惯 . 学会如何去发现 探 索教师未提到内容 . 或提前 自学后阶段的教学 内容 教 师主要是辅 问题 、 思考问题 、 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 导、 答疑和释疑 . 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和兴趣 点. 时调整教 及 那么 ,任务驱 动法” 信息技术》 “ 在《 课教学中应如 何运用?笔者认 学方案 和控制教学进度 第 三阶段 : 平等交流 为任务驱动教学方 法在教学过程 中, 大致 可分为五个阶段性 : 任务 布 置, 学生操作 , 平等交流 , 巩固创新 . 总结提高。 “ 任务驱动” 教学法 已经形成 了“ 以任务为主线 、 学生为主体 、 教师 第一阶段 : 任务布置 为主导” 的基本特征 . 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有两重 任务布置的关键是把好任务设计关 在信息技术课 的教学中 .任 含义 : “ 一是从讲授 、 灌输 , 转变为组织 、 引导 ; 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 务” 直接影 响教 学效果 , 因此 ,任务” “ 设计 、 编排非常关键 。首先 , 任 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 、 “ 讨论 , 同学 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 共 务” 设计要有明确的 目 . 标 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 目标的框架上 . 把总 目 教师必须明确 自己所担当的角色. 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 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 目 . 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 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 个 输被动接受 的, 而是在教师的指 导下 . 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 的。 在整个 容 易掌握 的“ 任务” 通 过这些小 的“ . 任务” 来体 现总 的学 习 目标 第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可有可无 、 无事可做 , 而是 比传统教学 中的作用 二 . 任务” 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学生 , “ 设 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 更加重要、 更加不可缺少 往会有很大 的差异。 教师进行 “ 任务 ” 设计时 , 要从 学生实 际出发 . 充分 上例操作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文字底部配上图画的效果 一 考虑学 生现有 的文化 知识 、 认知能力 、 龄 、 年 兴趣等特点 , 到因材施 位同学利用 “ 于文字下方” 做 衬 的环绕方 式 . 于是使得图 片和文 字能够 教。 第三 ,任务” “ 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 、 难点。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 重叠放置 , 但是图片被“ 在了文字下 面 . 压” 效果不好 . 因为 图片 的色彩 文字尽管覆盖在 上面 . 却有点显乱 . 过交流讨论 . 通 想 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任务 ” 计时要考虑“ “ 设 任务 ” 的大小 、 知识 对 比比较鲜 明, 点的含量 、 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四. 布置任务” 前后 第 以“ 的方式引 出最后一招 , 将图片设置为“ 水印” 最后 的效果十分满意。 二个 问题 . 第 入有 关概念 , 展开教学 内容。在传统 的教法 中, 引入有关概念时 . 往往 是 “ 小块 文字如何编辑 ” 大家知道 WO D 0 3 . R 2 0 的文字 编辑是从左到 是按 “ 提出概念一解释概念一 举例说 明” 的顺序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 中 右 。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先在左边写一小段, 然后在右边写一小段 . 怎么 引入新概念 、 新知识时 . 以学 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 . 布置任务一 办 ?有些同学巧妙利用 ” 图” 应 以“ 绘 工具栏里的“ 文本框 ” 竖排文本框 ” 和“ . 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一归纳结论 ” 的顺序引入有关 概念 . 展开教学 内 于是就可 以只在文本框范围 以内写文字 了 .其 他地区一律不会受干 容。教师主要是提 出具体任务和要求 . 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 扰 。 而且利用 “ 线型” 线条虚实” 和“ 将文本框线进行随意美化 但是 . 有 方法 上 的 阐述 。 的学 生不想要这个文本框 的边框 线 . 他们就想 出将 “ 线条颜 色” 设置 这一阶段 的特点是 : 精心设计任务 . 注重方法上 的指导 . 还可结合 成 “ 或“ 无” 白色” 。于是 . 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 。 实际应用做一些启发性 的提问 . 使学生知道从哪里 人手做 . 以及在哪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 角色转换 , 重在启发 , 集思广益 , 开拓思路 . 鼓 些方面可以做些变化 这一 阶段 的关键是教师 引而不发 . 分调 动学 励创新 同 时在教学节奏上给学生一个放松的时间 充 生的操作欲望和好 奇心 第 四阶段 : 固创新 巩 如在 已经讲解 了 WO D 0 3的文字处理 .图形处理 和艺术字 处 R 20 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 , 时做好评价工作 , 及 查漏补缺 . 讲解一些 理工具 的基础上 , 布置上机任务 : 自己上机 设计制作一 份 A 纸 张大 共同的难点和重点 . 4 并触类旁通 给出大量应用实例 . 一步加深学生 进 小 的彩报 , 要求 内容健康积 极 向上 . 版面设计不 拘一格 . 字优美 流 对所 学知识 的理解 。 文 教师将学生 的作 品进行点评 、 交流 , 以教师点评为 畅. 色彩搭配美 观大方 辅. 尽可能开展一些热 门问题 的讨论 . 还可 以进行作 品欣 赏或方法交 第二阶段 : 学生操作 流. 让学生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 发 . 看一看其它 同学是 如何 完成该任 信息技术课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 “ 百看 不如一练”学 生亲 务的 . . 在方法上和 自己有什么 不同 . 在任务完成后学 生在看了别人 的 自上机动手实践远 比听老师讲 、 看老师示范有效得 多。 通常 . 教师对知 作品或方法之后 , 又会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 涌起再度尝试 的欲望 . 在 识进行演示 、 讲解 后 , 关键 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 实践 . 学生在 实践 这一个阶段 . 让 学生进一步巩 固所 掌握的知识 . 同时在 得到启发后作进 中把握真知 、 掌握方法 理想 的教学环境是在一人 一机的电子教室或 步调整和创新 . 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 . 进而灵活应用所学 的知识 . 提 多媒体教室上课 高创作水平。 上例 中在教师引导后 , 多学生 已经跃跃欲试 了。 很 这时候 . 让学生 第五阶段 : 总结提高 自己去采集 资料 , 资料采集完后他们 又提出了一些要求 . 比如在文字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 . 学 底下配上 图画 . 在一张纸上分小块进行 编排 . 艺术字或 图画需要 倾斜 生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 这就存 在学 习能力不 同的 同学 . 在同一 定 的角 度放 置等等 这 就要让 他们 根据 自己的需要 .综合使 用 节课 内所掌握的知识 多少也不同 . 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 WO 2 0 RD 0 3的文字处理 . 图形处理 和艺术字处理工具 . 努力 去实现他 知识点的疏漏 针对这些 问题 . 就要求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 们 的这些要求 教学 的同时 . 要加强课 堂小结和知识点的 回顾 . 使学 习能力差 的同学 教师应 留给学 生充足 的操作 时间 . 让学生大胆去试 . 使他们在使�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将中学信息技术列入必修科目。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着重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创设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中具有明显优势并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应用。
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我浅谈一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5步教学法”为:①、创设任务情境②、提出具体学习任务③、学生以任务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学习④、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⑤、学生成果展示与评价1、任务情境的创设教学是师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为追求真理而掌握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自觉地创设情境。
可以有:①、设“疑”引发激情:顾名思义,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导入新课。
②、引“趣”激发热情: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欲望、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趣,往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在幽默的课堂情境中学习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运用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各种创设乐学情境的积极因素,使学生时常体验到一种“轻松感”,使他们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鼓励,创造力得到发展。
2、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②、“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
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实际 问题来把这 些操 作串接起 来讲解 , 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
在实际操作 中碰 到类似的 问题就能 自己去分析解决。 五、 拓宽认知。 促进发展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 用计算机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所以, 教师应 当在原有知识基础 上, 充分 利用 现有工具软件 , 进行拓 宽知识面教 学, 息技术课 信
、
创设情境 。 启迪 思维情境 , 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 同时 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兼有情感 因素, 不仅能 引发人们思考 , 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 好的情境 , 学生产生兴趣 , 是 产生联想 的物 质基础 , 在课堂 教学
中, 充分利用情境教学, 能起到举一反三 , 融汇贯通 的 目的。 我在 务 , 通过 自主操作 、 集体讨论, 决问题 , 解 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 教学 回收站 时, 了一 段录相 , 相的 内容 是一对新婚夫妇 , 放 录 有 用的方法 。跟其它学科相比, 软件 的操作变化 多端 , 而且这些操 了一个新家 , 搬家那天 , 他们把所 有的废 品扔 在斗车准备 处理 , 丈夫扫视一 眼斗车里 的废 品,发现初恋 时送给爱人 的一对 小泥 人, 随手从斗车里捡 了回来 , 其他废 品倒入 了垃 圾车 , 搬到新居 后, 妻子突然想起 他们 之间恋爱时的信件 也被 当作废物处理 了, 作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 以如果仅仅单独的罗列这 些基本操作会使 学生感到无所 适从。如果教师通 过一些具体 的
俞
பைடு நூலகம்
永
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 可以把文件 比作不同 种类 的动 物或植物 , 不同动物它 的属科 不 同, 秉性不 同, 文件 也
态度 、 学习效果 。 只有积极调动学生, 能够让他们主动参 与, 思维 可 以看成一个对象, 它有文件名 、 文件类型、 小、 大 最后修 改的 日
让“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动”起来
让“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动”起来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任务驱动”特别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述说如何让“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灵动起来。
一、精心导入任务,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把任务的精心导入纳入到“任务驱动”中来,作为“任务驱动”之一,并和“任务驱动”连为一体。
在精心导入的任务中,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
示例:第十三课《家乡小树影成行》,教材以具体操作步骤为任务,以知识点论述知识点,完成“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学习目标的编写。
首先增添了导入任务,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图画。
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画,说说图画中的内容,谈谈图画中缺少的内容,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精心导入中,学生兴趣大增,发现小河里有小朋友们的倒影,却没有树和花儿的倒影。
这样就自然过渡到“翻转/旋转”的授课内容上。
在学生掌握“翻转/旋转”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小河里应该还会有些什么?学生很快就会联系实际生活,回答还有小鱼儿、荷叶、青蛙……此时因势利导,小鱼儿会来来回回的游,再次精心导入“拉伸/扭曲”知识点。
导入不仅仅包括课前导入,也包括课堂上每个任务前的导入,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
把任务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敏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
二、操作练习任务,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操作练习任务,是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
可以把操作练习任务分为两类:集体操作练习任务和个别操作练习任务。
首先,在设计操作练习任务时,操作练习的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合理,以便学生提高操作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内容安排要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以提高操作练习的效果。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任务在“驱动”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
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随着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如何学好信息技术知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工具驱动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着重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包括任务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了解问题的实际,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2.1 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的关键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任务目标和任务内容。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需要结合中小学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目标。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设计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等任务;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如“设计一个数字报告”等任务。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设计好任务的情境和背景,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2 教学实施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合作状态。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学生在任务中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互助互学,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2.3 任务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任务评价应该基于任务目标和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例如,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效果、表达和展示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什么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这些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求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而任务驱动则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强调学生在与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等密切相关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最重要的因素。
其中,情景强调的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分析学习者特征以及选择与利用合适的媒体,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建。
协作则强调独立学习和集体合作学习,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并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应该与其他成员进行分享。
意义建构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这种建构着眼于将当前所学内容进行组织结构上利于理解、吸收,并进行重新梳理、构架,以利于在学习者大脑中的长期存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推荐5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推荐5篇]第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任务驱动法俨然成为当前各专业教学的方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是指从表到里、逐层递进的教学思路,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理论。
信息技术课是互联网迅速发展而衍生的专业教学课程,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对于现代人们日常办公与生活交流愈来愈重要,许多学校都相继开展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计算机能力。
1.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由于小学生自身条件与学习基础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知识领悟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而传统固定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这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理念不符。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来制定教学任务,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的潜在能力。
例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制定一个任务主题,引导学生对任务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当对办公软件word字体如何设置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有关办公软件word字体设置和变化的主题任务,比如当你参加校园演讲比赛时认为在自我介绍阶段word字体设置为怎样的颜色更好。
这样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并提出自身的看法,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宋体字样相对较好,有的学生可能人认为黑体字更好,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取得的成就与任务主题设置有着直接的关联。
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从学生的角度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集体学习的任务,我们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完成自己的分工任务,最后把所有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教科书。
这样的任务形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或者说,让我们感到很自由,很有积极性。
这样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非常显著。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课程设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的任务,每个任务是一组活动的集合,学生需要将任务及其活动完成后,可以进入下一个任务的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追求的是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体地位,希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形成知识的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任务驱动的教学法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既能帮助学生将知识从书本转为实践,又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的抽象概念具象化、可操作性更强,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例如,在信息安全领域,可以将其分为许多任务,比如:密码学的学习、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的防范、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黑客攻击的防范等等。
对于每个任务,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阅读、观看视频、问答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们需要更好地协作、沟通和交流,这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点。
在合作中,学生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保持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也能迅速地与他人合作。
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远、更快。
最后,个人认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推广和推崇的,无论在高中阶段还是在其他教育阶段。
学生们更注重实践与动手操作,因此,让他们通过任务完成的方式学习更可取。
此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巧和思考能力。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必须实施 “ 任务驱动” 。
一
、
什么是 “ 任务驱动”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有没有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可以同时解 决以上 问题。达到 一举多得 的效果昵 ?有 ! 如果是带有明确的任务去学习和使 用计算机.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和使用计算机 的方法.
21 0 0年
‘ 和田师 范专科学校学报 》( 文综合版 ) 汉
J1 0 0 2 卷第二期 u. 1 第 9 2
总第 6 4期
“ 任务驱动法"在 《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翟红普
( 和田地区实验中学 新疆和田 88 0 ) 400
L 捅 要 J 着时 进步,计 随 代的 算机已 走入千万 普通百 姓家,互 联网的 的期望变为失望,不论学生的计算机 “ 功底”多么参差不齐,都不
所谓 “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 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 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 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 践活动。 任务驱动” “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 法。它要求 “ 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 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 ・ 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f实 U
特的 优越性的 喜爱。因此,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 把他 们对计 算机课 逐 层深入的 学习 途径. 便于学生 循序渐进地学习 信息 技术的 知识和
个知识模块讲授完的时候,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知识的数学建 模活动,组织好学生分组完成问题的建模和模型的求解,并要求学 生利用自 修时间完成论文的写作。论文可以作为学生平时考核的一 个参考。教师平时要多做数学建模教学资料的收集,注意收集和学 性和实用性。一般教学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学软件的教学, 生生活相近或和学生专业相关的题材作为数学建模的题 目。例如, 主要有 Mac ac, al Mal , i o和 L g 软件等;另 人口发展预测问题,投资的最大收益问题、大学生毕业选择单位问 t m t M p , ta L d h i a e b n io n 部分是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情景,学 题、安排赛事排表问题等等。 )开设数学建模课外活动。 2 数学建模 生通过分析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并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模型的求解。 能力的形成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方法培训的一种综合 在实验课 中,学 生可以分组学习,共同完成。 由于课 时问题 . 效果,为了更全面、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的能力,除了要在 可以把学生分好组,然后通过组织课后学习小组来完成教师布置的 课堂中引入数学建模教学外,还应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请 闯题 。 专家做数学应用的报告,举办数学建模专题讲座.开展数学建模竞 2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 . 赛活动等等。 () 1 数学建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数学建模 三、小结 是把现实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假设简 总 之, 高职高等数学的 教学应该要区别 于普通高等院 校的高 等 化成数学模型 ( 数学函数、图表或几何图形等) 再利用数学的知识 数学教学, , 教学改革 应结 “ 合 高职” 特色, 材编写、 从教 教学内容、 求解并加以验证的一项数学活动。数学建模问题涉及到社会实践的 课程设置到授课方式都要体现出高职培养模式的特点,这样才能有 方方面面,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 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高职生。 密切关 系.同时可以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广泛.从而认识 到 参考文献 : 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体验 [] 1杨伟传. 高职高等数学模块组合教学探索与实践[]井冈山医专学报。 J. 到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 2 0 ( ). 08 5 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 周恩. 2 ] 影响我院高等数学教学质量 的原因及对策[]井 冈山学院学报 。 J. () 2 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数学建 20 ( ). 08 4 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 [】 3仲生仁. 谈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课程的教学[]甘肃科技纵横。08 6. J. 20 () 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数学建模中,学生面对的是 [ 李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 高等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 M. 04 ‘ s sin g r h mac ahn aatrt Hih r/ o cI c o h Ma i T sc n a 个实 际问题 ,必须通 过充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 之后,对 问题进行 Di usos nHi e te ts ecigChrceiisi ge 、 蛀 na C l g ol e e 合理的假设之后, 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并验证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A s a t hs p p r p u e o a o a hg e te t sta h n eo m b t c:T i a e mp d v c t n l ih r mah ma c e c i g rf r r s i i 学生摆脱了传统课堂的“ 概念一 定理一 例题一 练习” 的教学模式的教学 s o l e c o dn ' c t n l faue po n n aueo t ̄hn ,Orpe c t h u db c r igt v a o a ” e tr , r mie t e tr f e ig t r sn a o‘ o i f c 弊端,学生不再只会模仿和按类型和方法解题,而是创造性的提出 p fs in la d te t s o o ain le u ain e c ig c n o ta d ta h n o r e s a n h i fV c t a d c l ,ta hn o t n e c ig o me o o n 问题和解决问题。 真正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其运用程度也越来越广泛。
任务驱动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出发点,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从增添任务教学趣味性、把控任务教学节奏和注重任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通过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引言:小学教师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通过实践对知识产生思考,进而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同样,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是实用性极强的科目,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操作的水平,认真设计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增添任务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
因此,教师应在进行任务教学的设计时,可以增添一些趣味性,避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兴趣减弱,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降低[1]。
教师通过在任务教学设计中增添趣味性,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进而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充分掌握。
以“给动画添加背景”这部分内容为例,这节课主要介绍幻灯片的背景设置,包括“设置幻灯片背景”和“应用设计模板”两项。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两张贺卡,一个是有背景,一个没有背景的两张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后选择哪个更悦目,并说明理由。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 “运用哪个菜单下的中个命令设置背景让幻灯片变悦目?”随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本次课题的教学。
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幻灯片中添加背景的制作方法,还能通过在对比选择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课程与课堂设计是广义教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是从课程整体的高度来勾画一门课程怎么教学,课堂设计是根据课程设计按照课节划分进行分段细化,至于应该采用哪种具体教学发的问题,只是针对某堂课中的某个部分教学内容而言的。
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体现在教学结构的精心设计上。
教学结构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巧妙地结合成有机的整体。
教学结构与教学过程的完美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教无定式,重在有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唯一原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活”。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其独特之处,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框架,精心设计符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学结构,博采众家之长,走自己的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组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科学合理地完成好这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的基本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的帮助者、促进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属于启发式的、探究式的学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一、以任务为中心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打破单纯按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学科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展开,而是跳跃式、“超链接”式的。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驱 动 ”教 学法 要 师生 改变 传统 的观念 和 角色 ,学 生在 学 习中 到充 分 的 发挥 。 起 主 导作 用 ,教 师在 教学 中起 组 织 、 引导 、促进 、控制 、咨 5 教师应适时进行 归纳总结 询 的作用 。在 信 息技 术课 教 学 中,学 生在 教 师 的组 织 、引 导 任 务 驱 动 的 教 学 思 想 , 是 将 新 知 识 分 解 到 一 些 任 务
下 ,用 不 同 的方法 完 成活 动 “ 务 ” ,在 这个 过 程 中 ,学生 中 , 忽 略 知 识 的系 统 性 、 逻 辑 性 和 完 整 性 , 知 识 在 学 生 任 的知 识 、思维 、技 能和情 感得 到 锻炼 和熏 陶 。设 计 时重 点考 头 脑 中还 是零 散 的 ,在 一节 课 或 一个 单元 之 后 ,教 师 要 引
信 息技术 是一 门 以上 机操 作 教 学 为主 的 学科 ,它更 多 地体 现 教 师和 学 生 的互 动和 交 流 , 总体 上来 说 是 以学 生 为主 体 , 教 师辅 导 参与 。具 体 的教 学涉 及教 师讲 授 、操 作演 示 、设置 任 务 以及评 价 总结 。
任 务 驱 动 是 将 要 学 习 的 新 知 识 隐 含 在 一 个 或 几 个 任 务 设 计难 度 适 当 的任 务 ,要 从 学生 实 际 出发 ,充分 考虑 学 生现 之 中 ,学 生 学 习 时对 任 务 进 行 分 析 、讨 论 , 找 出解 决 问题 有 的文 化 知识 、认 知 能力 、年 龄 、兴 趣等 特 点 ,遵循 由浅入 的方 法 , 明确 要 涉 及 哪 些 知 识 ,并 找 出哪 些 是 旧知 识 , 哪 深 、 由表 及里 、循 序 渐进 等 原则 。对 于 新 内容或 一些 有 难度 些 是 新 知 识 ; 同 时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紧 紧 围绕 一 个 共 同任 的 “ 务 ”,教师 最 好 能事先 演 示或 给 出清 晰 、详尽 的操 作 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的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国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教育理论和观念陈旧落后,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信息文化)的培养;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教材偏重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难度较大,不适合中小学的生的认知心理过程,有的教材强调实用性的简单操作,知识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把语、数、英等基础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移植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来,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阻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什么是建构主义呢?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因此,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全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就诞生了。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近年来,本人先后担任了初二、高一、高二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并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愈发重要。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们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目前关于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急需深入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任务驱动法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教学原则,为后续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 探究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分析任务驱动法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方法,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
3. 分析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为教育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
4. 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启示,为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通过以上目的的研究,将对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研究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习者通过实际的项目任务进行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研究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师生之间更加互动和合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正确地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了解网络安全知识等。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现代的小学生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非常感兴趣,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提升自己。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其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正文2.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指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应用于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应用技能、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
老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使用特定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学会使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比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引导策略,凸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改变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被动思考、被动学习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任务,以任务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意义很多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上能接触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
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没有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操作方法也没有掌握,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无效的。
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有趣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知识。
通过自主探究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能增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
教师把教学内容与任务结合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进而强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原则1.布置的任务要贴近生活信息技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运用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实用性。
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日常生活融合,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事件,结合生活经验利用自己的思维完成。
教师让学生把生活与信息技术知识结合,便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学生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作用
…
横
大功告成时 , 一种收获的喜
悦 、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 立 刻 又在 考虑 :我不 能 自 做, 得留下 , 存在哪呢? 接着
就 学 保 存 操 作 。 然忙 碌 了 虽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 信 息 技 : 课 上 的 作 用 7 i t
。黑龙 江 / 洪艳 王
节课 , 但虽感觉 累却不感
、
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习者 的成就 动机 。成就 动机是学 管 “ 全体广播教学” 学生只能用视 上不 可能将一个 软件的所有功能
生学 习和完成 任务 的真正 的动力
系统 。任务作 为学 习 的桥梁 ,驱 “
觉、 听觉 , 不能 操纵 计算机 , 但是 都学到 , 也没必要这样做。信息技 这时 的学生求知 欲望 最强 ,他们 术老师在 教会学生信 息技 术基础 是教会学 习方法 。“ 任务驱动” 正 也就是说 ,任务驱动 ”创设 着一 好 给 了学生 这样一个机会 。在 一 “ 种适当的情境 ,引起 了学 生的认 堂课上 ,不 可能所有 的学 生的学 知的冲突 ,使学生产 生了一种悬
生的求知热情。 三、 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习进度都 一样 。掌握快 的学 生在
动”学生完成任 务 的不是 老师也 迫切地想知道完成这 个任 务要做 知识 的同时 ,更重要 的任务应该 不是“ 任务 ”而是学 习者本身 , , 更 哪些准备, 或按什么方式来学习,
进一 步说是 学 习者 的兴 趣所 在 。
二、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 任务驱 动” 引发 的学生 的无穷 的 任务驱 动教 学本质上 应是通 务驱 动” 目的。这时 , 的 老师布置 创造力 。信息技术 学科是开放性 过“ 任务 ” 诱发 、 来 加强 和维 持学 完 成任 务需要进 行 哪些步 骤 , 尽 的、 知识更新极快 的学科 , 在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堂 创 新
都市家教 88
【摘 要】“任务驱动”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遵循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设想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可以由先前的“教”达到“不教”,使学生原先的学会转化为会学。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特定的任务为驱动。
具体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和基于这个目标的若干任务进行。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对教学内容的主动学习,对任务的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提出新的任务,形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信息技术知识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下边我从三个方面述说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任务驱动”。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
一、“任务驱动”在创设情境中应用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
在情境的作用下,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适应新知识、技能的学习。
在创设情境的任务中,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
先让学生去思考。
示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五课《鸭妈妈的家》,教材以画图软件工具应用的学习,以画鸭妈妈的家为任务,完成“直线”和“燃料桶”和规则图形等工具应用。
这节课我首先设计趣味导入,增添了导入任务,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图画。
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画,说说图画中的内容,同时来说创设了问题情境:森林里住着汤姆和他的朋友们,有小猪、米老鼠、蝌蚪……一天,
鸭妈妈领着她的孩子们也来到了森林里,但是,他们没有住的地方。
维尼和他的朋友们决定帮鸭妈妈盖一个新家,我们也来帮助他们好吗?通过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入今天的任务,要画一座房子,把任务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敏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在操作练习中应用
操作练习任务,是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
可以把操作练习任务分为两类:集体操作练习任务和个别操作练习任务。
首先,在设计操作练习任务时,操作练习的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合理,以便学生提高操作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内容安排要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以提高操作练习的效果。
1.集体操作练习任务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此类操作练习的任务设计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难度。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及时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对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及时评析,逐步培养学生对作业质量的自我检查意识,并能够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做到精益求精。
2.个别操作练习任务
操作做得优秀的学生在网络平台演示操作,教师对其进行鼓励和赞赏,共同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其他学生得到启发和激励,做到“兵教兵”,真正把任务落到实处。
操作练习任务让学生动起来,以达到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
同时,通过反复操作练习,还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勤于实践和学习态度。
三、“任务驱动”在解决问题中应用建构主义者设计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和引导,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
要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作出合理的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所以教师在设计的任务同时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分析的空间、探索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拓展的空间等。
任务要富有挑战性,要能提供想象创意的空间,要能激发好奇心,要具有一种
内在的激励因素,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示例:《鸭妈妈的家》,教材以具体操作步骤为任务,按部就班地阐述了规则图形的应用。
通过问题任务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设计此课时老师:来看这几个图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都何以看成规则图形。
它们分别可以用矩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和椭圆工具画出来。
观察,图形之间有什么不同?轮廓线和填充色之的颜色与颜料盒中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教师的展示,学生很明显的规则图形之间的不同,有的有轮廓线,有的没有;有的有填充色,有的没有。
那么轮廓线和填充色之的颜色与颜料盒中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
刚刚我们已经画好了鸭妈妈家的屋顶,请小组讨论下,结果刚刚学到的规则图形工具,看看剩下的地方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
师出示样例图
师:观察样例图,看看都什么地方,可以用到样式几来画?怎么画法?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掌握刚刚学会工具及工具的样式。
并且可以兴一反三。
问题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所学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达到所需的效果。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和编排,只有“任务”明确、编排合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任务提出让学生进入了学习情景,确立了学习目标。
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完成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普兰店市炮台第二中心小学 王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