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主题讨论
IGBT模块三电平电路故障时关管顺序的讨论
IGBT模块三电平电路故障时关管顺序的讨论IGBT模块三电平电路故障时的关管顺序----传统办法在1字形二极管钳位三电平电路中,当发生短路故障或过流故障时,传统的关断IGBT的做法是,检测到故障的驱动器把故障信息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先把外管关断,再关断内管。
这样的特定的关断顺序的原因是:1. 如果错误地先把内管关断,那么内管IGBT就会承担整个母线电压,这样内管会严重过压而马上损坏;2. 如果先关外管,外管的电压会被钳在半个母线电压上,不会出现过压,然后再关断内管,内管就安全了。
三电平电路故障时的传统关管顺序的时序关系:上图是一种三电平拓扑的传统故障管理的典型时序,当短路响应时间过了后,驱动器才能向控制器确认故障,而控制器确认故障则需要2us的时间。
也就是说,到控制器确认故障时,短路已经发生了10.5us了(8.5us短路响应时间+2us确认时间)。
这个时间还是理论上的最短时间,没有考虑控制器的计算时间及传输延时。
所以,三电平中的短路时间,一般都会略高于10us。
CONCEPT提出一种新的方法CONCEPT提出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有源钳位功能提供的优势,忽略1字形三电平的关管顺序。
当IGBT检测到故障时,无论是内管还是外管,马上把对应的IGBT关掉,然后再向控制器报告;如果检测到故障的通道是内管,会马上给内管IGBT发关断指令,这样会导致内管IGBT过压,但实际上内管IGBT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被关断,因为有源钳位功能把内管电压钳住,而不会出现过压。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一创新性的提法,我们做了一系列验证实验。
三电平电路中有源钳位功能的有效性的研究以下测试将研究在错误的关断时序时,有源钳位功能如何保护三电平电路中的IGBT模块。
IGBT under test: F3L200R07PE4, 650V/200A, NPC1, 1字型三电平模块;IGBT driver: 2SC0108T2D0-12, CONCEPT,该驱动装备有源钳位功能;有源钳位门槛(TVS击穿的典型值)设为,479V(1mA,25℃);以支持870V的最大直流母线电压Vdc(每个半直流母线电压均设为相同值以便于测量)。
2014年长春市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模块三讨论3
1.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答: 一、合理分配回答对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分配问题上存在这样一些方式:(1)有的教师专挑后进生回答问题以避免他们开小差:(3)有的教师倾向于照顾绝大多数中等生;(3)有的教师喜欢针对具体的学生提具体的问题,如把复杂的问题分配给优等生回答,而简单的问题分配给后进生回答;(5)有的教师倾向于把提问范围集中于教室的右边(或左边),有些教师的问题分配范围像一把扇子,有的像三角形,而有的教师喜欢向前面几排的学生提问,有的喜欢向中间的学生提问,有的则喜欢向后面几排的学生提问。
更有的教师喜欢按着座位次序来提问也有的教师喜欢向一些优等生提更多的问题。
我们认为,这些具体分配方式不是不可以的,但它们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引起课堂提问中存在消极影响。
如第一种方式就极易造成一种不平等现象,给后进生造成一种打击或排斥,将提问变成一种惩罚,给学生以打击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的“边缘人”,不愿意参与课堂提问,甚至脱离了课堂教学,这样课堂提问的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
认为课堂教学以一般学生的水平为出发点而过多地提问具有一般水平的学生。
课堂提问往往无法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或无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无法达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后进生得不到激发,甚至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打瞌睡”的现象。
又如若长期实行第四种方式,学生便会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如果他们想得到教师的注意,那么就可以到教室的“动感地带”去,相反,如果他们由于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很疲倦或需要干别的事的话,那么就可以到教室的“冷漠地带”去。
如果是按次序回答的更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觉得反正提问与己无关,就不会认真思考,这样也就达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
这种现象是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
第五种提问会使课堂成为个别优秀生与老师的表现场地,而大部分的学生呢,则成了陪衬,成了绿叶,成了看客。
模块三的总结与反馈
第一问:做了什么事情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第一、二、三模块。 2、分析了一个必选案例和一个可选案例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完 成的报告总结。 3、在班级讨论区针对老师布置的问题进行发帖回复。 4、听取了别的小组的报告并作了反馈。 第二问:有什么收获 1、在案例分析中吸取了老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以后的 教学由很大的促进作用。 2、补充了自己在教学当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学习到很多新的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3、小组的交流意见使自己能吸取到更宝贵的教学经验。 第三问:意见和建议 1、能否将凳子改为有靠背的椅子,这样坐太辛苦了。 2、老师能否先将要完成的任务告知学员,让我们有目的地去学。 3、学员任务太多了,能否减负,减少上交的作业数量。
模块三案例分析讨论结果
【模块三必选案例】班级: 2014年山西教育技术中级二期042班小组: G 组小组成员: 史继蕊、张丽琴、郝永红、康素芳、石艳萍、张煜、雷洪艳总结人姓名: 雷洪艳G 组《有理数的乘方》讨论结果感谢G 组老师们对我的信任,第三模块的案例分析总结让我来完成,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1、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的七位老师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认识,但也存在个别的独到见解。
大家都认为:陈老师使用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不同的认识:我和张丽琴老师还另外认为陈老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也不容忽视。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我组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或深或浅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发现: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策略。
不同之处则是着眼点略有差异,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自己对陈老师诸多教学策略所体现的地方进行了各自独到的理解。
比如:康素芳老师认为陈老师的情景教学策略体现在:请大家动手折的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的活动。
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体现在:学习幂的符号规律时,老师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究的全过程。
启发式教学策略:体现在“回答上面折纸问题中折10次、20次、30次、50次以致100次的层数了,你能用新学习的乘方运算表示上面的结果吗?”张丽琴老师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1)情境教学策略。
他引导学生动手折纸,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 自主学习策略。
陈老师用运算题启发学生思考,对幂的符号规律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
(3)探究、启发式教学策略。
他启发学生边练习边思考从进而得出结论。
郝永红老师认为陈老师的情境教学策略体现在引导学生折纸并思考解释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体现在新授讲解有理数乘方概念时,由小学时学会的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体体积公式等去解释,引导学生把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
《模块三学习体会[全文5篇]》
《模块三学习体会[全文5篇]》第一篇:模块三学习体会模块3学习体会通过模块三的学习,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网络媒体素材的加工方法、学会了获取图像、学会了处理动画素材的方法、懂得了规范教案的基本内容,也更深刻认识到:授导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之处。
这一模块的内容和我们的教学工作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真正解决了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我为此次能加入到“国培”之中深感高兴。
授导型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之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将课堂的发语权归还给学生。
模块中列举的几节展示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让课堂精彩纷呈,闪现无数教学亮点。
对照名师,发现自己的教学水平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肤浅、那样的不如意。
以往的教学只要课堂上一出现沉闷、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时,我只是一味地责怪学生接受能力太差、基础不强,枉费了教师精心准备的课程。
现在才明白:学生是无辜的。
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就是教师在授课前对班级学习者缺少学情的具体分析。
因此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现脱节现象,因而才会有沉闷、不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归纳准确的知识点,尤为重要的就是备课内容一定要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这就要求我必须精心研究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已掌握的知识程度、面临即将接受的新知识有可能会出现的疑难之处和困惑点,这些情况都应该成为我备课时的重头戏。
因此说“国培”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参加培训,让我终身受益。
我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研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上也精彩不断。
王成丽第二篇:模块三学习感言模块三学习感言从最开始接到国培的信息后,我就非常开心,感觉这是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也是我接受培训的最好的培训,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理念,一流的学习模块,我就像一个从没有见过海洋的孩子一样,对海洋充满了幻想。
高中职务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模块讨论精华帖
高中职务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模块讨论精华帖模块一讨论:合作学习,让课堂呈现精彩个人得分:5分一、自身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来突破重难点。
如在《作文用例——多材一用》这一课中,我制作了学案,给出多个范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让多个材料为一个论点服务呢?作文可以通过哪些结构方式来实现‘多材一用’?”并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出规律。
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典型范例,使学生有一个模仿的对象,不至于无从下手,从而调动学生练习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突破重难点。
在教授微型小说《差别》这一课时,设计了,情景演绎”,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理清情节,把故事编成小品,进行表演。
这一“合作学习”的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人物、情节,为后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作铺垫,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文言句式之倒装句》这堂课主要想教给学生辨识倒装句类型的方法,学生知道文言文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让他们树立起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在这一课中设计了“合作学习”的环节,借助集体的力量,激发学习灵感,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如果用得恰到好处,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让课堂呈现精彩!!!二、遇到的困难1、学生的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我们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预设的、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形成思维“惰性”,因此他们还不习惯“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停留于表面。
由于课上时间紧或者安排不合理等,“合作学习”只是一个环节,体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课堂气氛的热烈,而需要讨论的问题并未能落实到,思考浮浅。
3、有时“合作学习”成为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
有些组有个别同学思维特别活跃,反应快,又善于表达,所以会扮演着“合作学习”的主角。
而同组的其它学生则成了听众,他们往往会因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只能由被动地“听老师讲”转入了被动地“听同学讲”的现状里。
语文模块三作业主题单元如何学小说
主题单元标怎样学习小说题作者姓名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科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初三所需时间7课时(说明:课内共用4课时,课外共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共有五篇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心声》《白色鸟》。
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现代的更多当代的。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会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少年儿童的形象,感受他们的独特生活和思想,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学习本单元后,要学会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把握。
把握主题,首先要认真通读作品,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透过故事情节探寻蕴含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本身是重要的。
其三是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链接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迅与《呐喊》、莫泊桑与曹文轩的主要作品。
2.了解小说三要素在小说构成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提高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2.鉴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小说世界,熏陶真、善、美的人生观。
对应课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1.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模块三案例总结
我是第三模块案例的领取人,在读过他们的案例分析后发现我们每个成员对案例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小组成员的帖子、以及我们之间交流的情况做一下总结: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第1题中的教学模式:我们小组成员都共同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使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教学模式。
448认为陈老师使用了问题框架学习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447也认为陈老师使用了以学为主的发现式教学模式,问题框架学习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443认为(1)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2)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3)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4)探究性教学模式.此外,我认为陈老师还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比如:陈老师在计算机上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
而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也均在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涉及。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案例的第2题中大家一致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教学策略。
443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动机教学策略和自主学习策略。
447认为教师教的情景教学和学生学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是陈老师的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体现在:请大家动手折的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的活动。
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体现在学习幂的符号规律时,老师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究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动机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计算机教学策略。
3、陈老师设计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
G组的全体学员意见一致:认同陈老师设计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
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剂良药。
通识培训模块三讨论题答案
因此,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开心,是不是自己把有些事情想得太严重了,或是会错了意。换个想法,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换个心情!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模块三讨论题答案--2. 举出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实例。
2. 举出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实例。
不合理信念是人心烦意乱,焦虑苦闷,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甚至产生神经症等精神疾病,后果十分严重。
在学生当中存在大量的这样的现象。
因此,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提到一定的高度加以认识。
我在教学当中就有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经历。
下面我就简要地叙述一下。
我们班有一名女同学,在她担任班干部期间,曾给一位男同学写过一封信,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此事后来为同学所知道,被当众开过玩笑。
此后,该女同学便对学校生活形成恐惧,自觉被人瞧不起,责备自己做了蠢事,不愿来上学,后来我知道后就主动找她与她谈论。
在了解基本情况、确定心理问题之后,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与她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的辩论上——问:你说你做了件蠢事,而且别人都知道,都记得你做了件蠢事,是吧?答:他们肯定见到我就想起那件事。
问:你怎么证明?(质疑式)答:我猜想的。
问:那是不是真的那样呢?别人一见你就想起那件事?答:反正我做了件蠢事别人都知道了。
问:别人可能知道了,但是不是一定都记得它呢?答:我想应该是的。
问:那么说,你做了什么事,别人都会记隹的?答:我想是的吧。
问:那你做过多少事呢?答:我做过的事当然很多。
问:别人都记得吗?别人是不是满脑子不想别的事了,都记得你的事?(夸张式)答:(笑),不是的,是我自己那么猜想的。
问:那么说,是你头脑中的想法,而不一定是现实了?答:嗯......也许是吧。
问: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假设这是件蠢事,你做了件蠢事,又怎样呢?答:我后悔死了,别人会因为我做那件事,而不愿再和我多交往,我最怕人都不理我了。
问:无法忍受,是吗?答:(不加思索)是的。
问:那就是没有什么事比这件事更难以承受了,你能说通这个道理吗?答:.....嗯...... 问:你能举出个更让人难以忍受的事件来吗?答:那当然也有,有些冤屈还是历史性的呢!问:这么说,即使别人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和你交往,也只是件不愉快的事而已,并不是绝不能忍受。
讨论之我拙见 模块三话题
关于【讨论】我的小看法:
1.讨论了为了交流【各自的思想】,寻求【正解】
有些问题就是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
2.讨论的前提是,【有自己初步的认识】
讨论之前,建议先让同学自行思考一段时间.
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平时强调)
3.讨论的形式可以多样.人数,人员都可以多样
2人或者2人以上,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讨论可以分组,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4.讨论升级到【辩论】
讨论的激烈和有逻辑感,就上升到【辩论】
真正到【学术辩论】的高度,这是终极目标.
5.讨论只是【思维活动】外在表现方式的一种,
教师要关注的根本,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度.
6.教师抛出强的【矛盾】,刺激【讨论】
矛盾的强弱,直接影响讨论的热度和深度.
7.讨论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不善于表达的同学,锻炼口头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即:有理有据,严谨而富有逻辑感。
简洁。
清晰。
8.给与【指导与肯定】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般只给与指导和肯定,以及刺激【竞争】,尽量不要批评,
因为这是培养他们【辩论精神】的初期,
以保护为主,以促进发展为主,
给他们【成就感】
暂时回顾到这些
【个人观点】====================请多多指正】。
主题研讨题目
模块七:请您结合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的实际,与学伴一起讨论:1.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主要学习环境有哪些形式?2.在我们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这些环境的,这些环境在用来支持单元教学活动时有哪些不同?3.根据模块三中设计的单元学习计划,提出哪些相应的学习环境的要求?模块一:在研读了“长春四十八中的成长故事”和“无声的课堂”之后,您是否也回想起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些许变化?那就讲讲您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吧。
模块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存在的问题,每个人会有自己地考虑角度,请结合自己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研讨记录表(表2-3)。
在论坛上与学习同伴讨论分析的问题、原因、改进方法。
你可以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整合效果的优化等方面来参与讨论。
你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特别是案例2-4、2-5和2-6,来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
模块三:请您结合工作实际,初步设想您要设计的主题单元教案的主题。
您可以与学伴一起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为您的主题单元教案选择合适的主题:(1)这一主题是否来源于您所任教的课程?(2)这一主题能否包含多样的学习目标?(3)这一主题能从哪些方面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4)这一主题是否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挑战?模块四:对于您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您觉得它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您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您结合MiniQuest模式的各要素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并与学伴共享。
模块五:在教育技术初级培训中,您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检索与获取的方法,在本模块中,我们拓展初级培训的信息资源获取方法,请您将所知道的搜索资源、加工编辑资源的方法、技巧、小工具在本论坛中共享。
如果您有经常使用的学科教学网站,也可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模块三主题单元学习设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有关汉字的字谜、谐音的歇后语和笑话、汉字的起源的主题资源。
常规资源
教材、相关书籍、照相机等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专题三
“有趣的汉字”分组活动和交流
所需课时
4 课时
专题三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专题是“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的学习重点部分,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 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体会汉字的有趣;搜集 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以及通过其他活动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老师要引导学生 多渠道去搜集资料,包括网络查询、图书馆查找资料、询问周围的亲人好友、拍摄等。学生要团体合作,协调分工, 积极认真,最后以组织开展活动和展示相关材料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互相交流评价得到提升。
《遨游汉字王国》主题单元教案
主题 单元标题
遨游汉字王国
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历史 +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小学五年级
所需时间
2周
主题学习概述 (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对应课标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模块三 《有理数的乘法》讨论结果
XXX班B组《有理数的乘法》讨论结果先说点废话:我们XXX班B组共有七位成员,但不知道为什么领取案例的老师缺席,个人作业不完成、其所领取的案例也不总结讨论结果,风闻其他组也有类似情况出现,导致同组学员的成绩险些因此受到影响,受元老师之命我只好代为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
但我要发一下牢骚:我们是教师,是教育先行者,自身的知识、道德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无知、无德何以为师,故需修德、修知。
如今我们相聚在这里修知,为了知识的传承,如有人掉队我们会无怨地帮扶,但是搞个人特殊主义,这已经超出我们帮扶的范围,这是赤裸地藐视知识,藐视文化传承,如此这般何以为师?无故置队友不顾,德行在哪里?无德,何以为人师?一个搞特殊主义,两个人搞特殊主义,三个,四个……秩序何在?无秩序,家以何为家?国以何为国?愤怒之余,痛惜!教育之悲哀,国之悲哀……言尽!希望以后此种行为先从我辈教师行当中杜绝。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我们小组认为陈老师教学设计使用了:(1)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手折纸,让学生发现每次折叠的层数以倍数的形式增加,从而认识乘方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新知;还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直至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思和概括,都符合该教学模式的特点。
(2)探究性教学模式,陈老师按照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问题的设计方面,他既注重了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又注重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符合探究性教学模式。
(3)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①呈现先行组织者。
②呈现新学习内容。
③知识的整合协调。
④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动手折叠,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的关系,归纳出每一次折叠的层数都是上一次折叠层数的2倍”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
最新音乐模块三主题单元设计作业
在本单元中,我把本单元设计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什么是民间音乐?民间音乐的起源是什么? 通过图片,视频等简要介绍民间音乐的概念和起源。专题二:民间音乐有哪些分类?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风俗习 惯,人文精神的理解,讲解民间音乐的分类。专题三:民间音乐对现代音乐起到了哪些影响?通过对现代音乐的和民 间音乐的分析来了解民间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源于教材,且基本覆盖了教材的全部要求,又不 拘泥于教材,适当的尽享了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对民间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专题一
民间音乐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民歌?
所需课时
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先播放本地的民间音乐导入对民间音乐起源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讨论本地的民间音乐的提点。总结归纳, 再作简要分析。引出民间音乐的概念,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民间音乐,发现身边的人文艺术,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 形式让学生去收集身边听过的民间音乐,然后上台展示,让学生明白自己身边的音乐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旋 律?有什么特点?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交流讨论——学生展示——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民间音乐以 及民间音乐的起源是什么。
小学美术《有哪六个模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主要围绕《有哪六个模块》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模块:
1.模块一:色彩与线条
-色彩的认识与运用
-线条的种类与表现
2.模块二:形状与空间
-形状的描绘与创意
-空间的表现与感受
3.模块三:构图与比例
-构图的方法与技巧
-比例的掌握与应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美术中的六个基本模块。这些模块包括色彩与线条、形状与空间、构图与比例、质感与光影、民间美术以及创意与实践。它们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美术作品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六个模块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它们表达情感和形象。
-突破方法:结合实际物体和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空间关系,逐步掌握透视法。
(3)构图与比例的运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忽略构图与比例的重要性,导致作品美感不足。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构图与比例对作品美感的影响,并学会运用。
(4)质感与光影的表现:学生对物体质感与光影变化的描绘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训练。
-突破方法: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创意主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表现手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哪六个模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形状和构图?”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美术基本元素的奥秘。
小学美术《有哪六个模块》教案
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美术常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美术元素,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化素养。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六个模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美术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介绍三原色及其混合原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
(1)绘画技法的运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运用所学技法表现自己的创意。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示范、指导,让学生多加练习,逐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手工制作技巧的熟练度: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熟练掌握制作技巧,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举例:教授剪纸的基本技巧,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示范如何剪出各种动物形象。
(3)设计原则: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均衡、色彩搭配等,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并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举例:分析名画《星空》的色彩搭配和构图,让学生了解如何在作品中运用色彩和构图原则。
(4)美术常识:重点讲解三原色、线条、形状等基本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1.教学重点
(1)绘画技法的掌握:重点讲解线描画、水彩画、蜡笔画等基本绘画技法,并通过实例演示,使学生掌握不同绘画技法的特点及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主题讨论
福特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告诉我们善于观察、勇于发现问题十分重要。
把它放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就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通过这段时间对《小课题研究》的学习和老师的辅导,我发现了小课题研究强调的就是问题的发现,从福特的故事中我得到以下启示:
1.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我认为,一个好老师,最大的本事,是发现学生的长处,特别是后进生的优点。
当老师,最大的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的优点发扬光大,哪怕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优点。
我始终坚信:学生好坏在老师,只有老师不断的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学生才会不断进步。
2.提高对身边问题的敏感性,敢于质疑。
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要轻易放过一个问题,因为小问题往往会引发大问题。
例如在处理学生打架的问题上,自己一定要及时跟进问题的解决进度,一定要确保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了才算完成,不然会引发新的问题。
3.不断的学习与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才会拥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4.多与学生、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流。
作为学校的中层很多时候我们想问题都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样子很容易受到主观意志所限制,从而无法发现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很
多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多与学生、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流,从交谈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对于小课题研究,我觉得一定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要有求知若渴向有经验老师学习的动力,还要有努力专研难题的精神,最后还要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