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合集下载

思修-第五章

思修-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重点提示一、公共生活及其主要特点。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百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其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

2.助人为乐。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乐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这就是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要珍惜和爱护,使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状态,这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

4.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目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5.遵纪守法。

即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

四、大学生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10页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10页
•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 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 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①继承性。②基础 性。③广泛性。④简明性。
整理课件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 1.文明礼貌 • 2.助人为乐 • 3.爱护公物 • 4.保护环境 • 5.遵纪守法
整理课件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整理课件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整理课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A
整理课件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1.公共生活的含义 •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 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②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 ③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④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整理课件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①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条件。
• 1.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 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整理课件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整理课件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 1.指引作用(对象为本人) • 2.预测作用(对象为他人) • 3.评价作用(对今后的影响,警戒与示范) • 4.强制作用(对象为人们相互的行为) • 5.教育作用(制裁、预防违法行为, 是最后保障)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本章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人类公共生活的特点、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和维护公共秩的基本手段。

了解社会公德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自觉增强公德意识、实践公德规范。

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强化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本章教学重点理论方面的重点,是人类公共生活领域的形成、发展、运作的特点,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手段。

知识方面的重点,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相关法律规范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难点用所知的社会公德规范和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本章教学热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公共领域中的无序和不规范现象大量存在。

有些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也同样存在,比如招生问题、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网络文明问题等等。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如何规范这些方面的秩序,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促进公共生活领域的整体文明程度?对这些问题,需要思考。

更需要行动。

实践活动1、道德与法律提示:以“法律更能促进良好的社会秩序/道德更能促进良好的社会秩序”为辩题在班级进行一场辩论赛。

令我深恶痛绝的十种校园不道德现象提示:依次写出令你深恶痛绝的十种校园不道德现象。

2、两个百分百提示:某高校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是这l00%的学生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你认为症结在哪里?为校园文明出招提示:你理想中校园文明是什么样的?为校园文明献上一言一策吧。

3、网络我与现实我提示:如果说传统道德是一种“熟人道德”,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打交道的大都是符号、是陌生人。

带着“现实的我”走入“虚拟的世界”,凭着自己的良心、良知去想去做,自觉自愿地讲求道德,自觉地把握自己、检验和校正自己。

请写一份“我的网络道德准则”,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5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5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阐明三大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具体要求及必要性、积极性;强化公德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教学难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音播放、学生讨论⇔学时安排:3学时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什么是公共生活?一般来说,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是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对社会的客观要求的表达,它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封闭性、独立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私人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

而所谓“公共生活”,实际就是不同背景、利益、兴趣的人们彼此在一起的生活。

它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的丰富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它强调对话、交流、共同参与、彼此分担和共享。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则随着国家调控规范化、理性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之间闲暇时间的增多,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也在迅速拓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扩展,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也在不断地扩大,从传统的医院、体育场、商店、公路、公共交通工具、车站、学校、影剧院、图书馆、码头、公园等扩展到人才市场、证券交易所等等,及至现在的网络世界。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传统公共生活领域主要局限于“熟人社会”,而现代公共生活则更像是“陌生人世界。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如购物、歌厅娱乐、上网、健身等等。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使其充分认清公共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教学重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及特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社会生活基本是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

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共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一、什么是公共生活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社会公共生活的三个主要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二、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 要前提。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的基本保证。
三、维护公共生活的基本手段
道德与法律,是当代人们建立和维护社会 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 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 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网络可以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 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发展。 网络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软件、影视作 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盗版 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的欺诈与 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 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
3、处罚程序
专设“处罚程序”一章,分三节对调查、
决定和执行程序作了规定。 在调查程序中,规定了告知权利、表明身 份、回避等程序。在传唤时间上规定,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 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 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规定可能适用行 政拘留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 时。 此外,还规定了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 守法”。 公民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认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内心认同,并在 自己日常生活中实践。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同是维护社会公共 秩序的基本手段。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在 的作用,正确把握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 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自觉遵守公共 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五章__遵守社会公德_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__遵守社会公德_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社会公德B. 职业道德C. 家庭道德D. 生活道德难易程度:易答案 A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活动的场所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型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在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这体现着社会公共生活具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时间的长久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难易程度:中答案 A3.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这体现着公共生活具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时间的长久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难易程度:中答案 B4.下列网络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是()A.通过网络浏览新闻B.沉迷网络色情游戏C.下载网络游戏D.收发电子邮件难易程度:易答案 B5.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这句话说明公德具有()A.继承性B.基础性C.广泛性D.简明性难易程度:易答案 C6.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体系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状态。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公共秩序也有了新的领域,下面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A.工作秩序B.教学秩序C.交通秩序D.网络秩序难易程度:易答案 D7.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明礼诚信、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C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敬业奉献、遵纪守法D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难易程度:难答案 A8. ( )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 通过,自2006年3月起实施。)
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 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 共6章119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 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 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以及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私人生活是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 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私性。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 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公共生活的特点: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前不久,一居民到某医院看病,结果在 医院突然死亡,家属认为是医院抢救不当 造成,于是将花圈摆放在医院门口,并打 出标语对医院进行攻击。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肇事 者一般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但《治安管 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 团体、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 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 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 处500元以下罚款。医院门外摆花圈不仅遭 拘还罚款。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 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窃信事件19岁的马蕾蕾(化名)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的大四学生,2005年她向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内的数所国外大学递交留学申请。

当她得知同班女生陈馨(儿名)的申请已被明尼苏达大学接收后,便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陈馨的明尼苏达大学邀请信,并冒名陈馨用E-mail与美国校方联系,拒绝了学校的留学邀请,同时推荐了她自己。

陈馨因为迟迟没有收到明尼苏达大学的正式邀请。

于是发信询问美国校方,才发现因已被人冒名而被拒绝了邀请。

经过陈馨和班系师生的调查,取证,很快就查明真相——同一个班上的马蕾蕾在捣鬼。

此事在3月底一经曝光,就不断有人在网上发帖指证马蕾蕾还窃取了其他人的留学邀请信,具体数量目前难以统计,校方目前也还没有准确数据公布。

但记者在BBS上所见就有3人以上指证。

一时间中科大人心惶惶,许多学生疑心自己的邀请信被窃取,纷纷与所申请的大学联系;有些接到相信而不甘心的,又再次与学校确认是否属实;甚至有学生发表联名公开信,要求严惩肇事女生。

据了解,马蕾蕾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人赫赫有名的中科大少年班,在大学期间表现突出,担任学生于部,被评为2003-2004年度优秀团员,而且事发前已经收到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邀请信。

网络上沸沸扬扬的一周讨论后,中科大校方于4月1日下午在科大BBS上发表了对窃信事件的情况说明。

说明中称:3月31日,经违纪学生家长和本人要求,考虑在校压力过大,为避免意外事件发生,经向学校有关领导请示,同意其回家等待处理结果。

4月1日下午,学校召开校长工作会议,决定对马蕾蕾同学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对受害同学希望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做法,校方将给予尊重和协助。

4月2日上午,中科大BBS上又贴出了中科大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程艺对这一事件的回复。

程艺表示:连日来,校方对事件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取证,对马蕾蕾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坦言深感平时缺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引导,对出现此类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讲稿)导入上一章,我们学习了道德的最基本的知识,搞清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和基本内容。

本章,我们将学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和法律规范。

本章共三节,其构成可以说是一体两翼。

一体是指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两翼是指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两种最基本的手段:道德与法律。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首先是从家庭生活开始的,将来参加工作之后,还有职业生活。

但一个人除了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之外,还会同时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那就是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的含义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私密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私人...、封闭性...和独立性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

公共生活就是超越了特定的私人生活空间的社会生活,它的活动空间为面向不特定人群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学校、公共交通工具、马路街道、影剧院、图书馆、体育与休闲场馆、博物馆、公园与广场、旅游景点、人才招聘市场、各种商品和金融交易市场、网络世界,等等。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5、公共生活的规范性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一)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良好的秩序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才能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惩治邪恶,保障人们正当的权利。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000001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000001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大学校园中诸如: 浪费粮食、大声喧哗(夜半歌声)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冲厕所 上课迟到、衣冠不正进教室 手机铃声此起彼伏 新生报到时常遇到的称谓“喂” ……等不道德现象和不文明行为时有所见。
请同学们为这几幅画题名 :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1、特别之处: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 行为;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 察的执法行为。
2、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 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 安管理职责。
二、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3、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 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 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 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 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 合的原则。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要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在网络 生活中加强公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利用网络获取有益的知识,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 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 拟时空。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 络秩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 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 秩序、网络秩序等。 •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 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 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 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

【精华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第五章

【精华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演示,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这一章讲的核心内容就是了解、理解公共秩序的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用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来维护公共秩序。

本章内容如果定位请看,社会生活分三个部分: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职业生活,每一部分有不同的道德来规范。

这种从宏观上的定位,就可以明白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处在社会生活的什么位置。

它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地位日益变得重要,因此,公德建设的任务也日益突出。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第一节是全章的基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比较一下和私人生活的差别。

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

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其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对别人产生直接影响和关系,是小范围的私事。

它和公共场所不同。

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

大学思修讲义: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大学思修讲义: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教学目的学习公共生活的特征,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并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认识法律在公共生活中作用,了解公共生活的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规范,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

二、教学重点1.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 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三、教学难点1.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 公共生活社会公共生活是相对于职业和家庭生活来说的。

私人生活是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独处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公共生活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介入的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生活方式。

公共生活作为一定的公共生活平台和生活范围,任何人都可以涉足,它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公共生活包括娱乐、求知、旅游、体育、饮食、买卖等在户内外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其范围包括公园、影剧院、商场、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休闲娱乐场所等等。

公共生活的质量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提高人们理性生存程度的重要条件。

没有高质量的社会公共生活就没有完善的人类生存样态。

社会公共生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

2.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思想道德教育与成才_05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教育与成才_05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案例3 :视屏(日本地震)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 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 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内容
文明礼貌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现状 (视屏 )
公共生活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
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 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 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公民道德
社会公德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一种场所道德的性质,这就 是说你进入这个场所,你就要遵守为了维护这个场所的公共秩 序所要遵守的道德要求。而相对于社会其他道德原则规范而言, 社会公德又具有底线即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 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虽然也涵盖了社会公德的要求,但它 主要不是指社会公德,而是一个社会或国家对它的全体国民或 公民提出的普遍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所表明的是一个国家 的任何一个国民或公民对社会和国家都要尽到的道德义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
内容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视频]欣月童话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不文明图片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提问]在我们校园里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 1.打饭、取钱时不排队、插队 2.不爱护公共卫生 3.不尊重他人,特别是不尊重老师、后勤工作人员 4.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 5.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让座 6.在宿舍里打扰别人休息 7.在自习室不关手机铃声、大声说话、吃东西等 8.上公共厕所不冲水 9.不爱护学校公共设施、践踏草坪 10.在自习室、食堂占座 11.一味地与他人攀比 12.情侣不分场合搂搂抱抱
(一)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
道德: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 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 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 活动的总和。
法律: 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 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从调整对象上看 2.从调整范围上看 3.从调整内容上看 4.从调整手段来看 5.从追求目标来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内容: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在她最后生活终了的时候,我们不要只记得她对人类工作上的成果。

比起她纯学识上的成功,她在道德上、人格上的崇高品格对将来、对历史的作用更为重要。

她的力量、她的愿望的单纯,她的对科学客观的认识,她的坚忍不拔,这些优秀品格每一件都难能可贵,而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一旦她认定了一条路是正确的,她就坚决地走决不改变。

——爱因斯坦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我们就接受着来自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道德熏陶。

对大学生来说,我们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系统的道德教育,每个人都有了相对独立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但是,人的道德修炼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从理性高度把握道德的时代要求并内化于自身,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今天我们的专题讲解,先从几个案例分析入手。

链接案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学里学到您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里。

”“在幼儿园里学到什么?”“我在幼儿园里学到:要乐于同别人分享你的一切东西;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地与别人争;永远不要打人;把你找到的东西放回原处;你弄乱的一切要由你来负责整理得井井有条;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你伤害别人的时候要道歉;要知害羞,要有廉耻之心;在踏入社会的时候,要随时注意交通安全;要相互团结,彼此互助。

思考题:上述故事中包含了哪些美德?对我们有何启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其他美德吗?一位著名学者应邀去某大学作报告。

报告会前,他问学生中国现代社会最缺什么,台下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缺德”。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链接案例: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到一家著名的国外大公司去求职,很快被录用了。

公司的员工对此很惊诧,问公司的总裁为什么。

总裁说:“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他在门口蹭掉脚上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

当他看到那位残疾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

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有礼貌又有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 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 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 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讨论:
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 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
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的精神保障。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教学重点:
•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 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两个概念的区别 问题。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 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 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 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 会风气。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强调自律,通过道德教育、道 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观念意识,作用
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3、必须提出书面申请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 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的公安机关亲自 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 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负责人应 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如 实填写申请登记表。
案例:
• 2005年6月,某市部分退休职工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医 保问题没有解决,且长期上访无果,要求游行请愿,并委 托退休职工王某、张某、佘某等3人向市公安局递交了游 行申请书。
• 市公安局对其许可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申请 请愿游行的具体时间不清楚,游行后的解散地点未注明, 申请人的代表资格未见《委托书》,参加请愿游行人员的 身份不明,情况不详,且游行的线路涉及到数百个门店及 行政企事业单位,治安交通环境复杂,请愿游行必将给途 经的经营环境及机关工作秩序、交通秩序造成一定 影响。 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二条规定,决定不予许。
人民网2005年推出的日常生活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比活动的网友投票结 果。
[本校调查]
大学校园公德现状(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及大 型集体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表现)
• 迟到旷课

随地吐痰
校园

践踏草坪
十大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不文

乱扔垃圾
明现 象

占座不到

考试作弊

损坏公物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的,以及其他妨害
公共安全的行为,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 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 他人身体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的含义 、 2、社会公德的特点:( )继承性(2)基础性(3) :(1)继承性( )基础性( ) 、社会公德的特点:( 广泛性( ) 广泛性(4)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 护环境; 、 护环境;5、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基本要求:相互关心、遵守秩序、有礼貌。 社会公德基本要求:相互关心、遵守秩序、有礼貌。 文明礼貌基本内容和要求:尊重别人、节制自已。 文明礼貌基本内容和要求:尊重别人、节制自已。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刘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某晚在公路上行驶时, 刘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某晚在公路上行驶时, 一行人突然横穿马路,他因躲闪不及将对方撞伤。 一行人突然横穿马路,他因躲闪不及将对方撞伤。 刘某应承担何种责任? 刘某应承担何种责任?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2000年12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2000年 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 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 议通过 )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 一、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 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 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 受损害; 受损害; 违反国家规定, (三)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 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3、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在各地举 、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 行的纪念抗日战争活动中, 行的纪念抗日战争活动中,一群有志青年准备自 发组织一场“ 坚火车站门口。他们应该如何 行活动,预选地址在火车站门口。 办理申请手续?申请能得到批准吗? 办理申请手续?申请能得到批准吗?
四、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 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 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非法截获、篡改、 (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 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利用互联网实施本决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 五、利用互联网实施本决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 第四条所列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 第四条所列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 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 1、某区某企业退休职工因企业不发放退休工资,多 、某区某企业退休职工因企业不发放退休工资, 次找企业领导协商, 次找企业领导协商,均被企业领导以企业困难重为借口予 以搪塞,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明下, 以搪塞,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明下,他们决定在企业所 在市区举行游行活动,以造成社会压力,迫使企业为其发 在市区举行游行活动,以造成社会压力, 放退休工资,但被企业领导强行制止,他们应该怎么办? 放退休工资,但被企业领导强行制止,他们应该怎么办?
日以下拘留、 日以下拘留 元以下 扰乱车站、码头、 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 罚款或者警告。 市场、商场、公园、 站、市场、商场、公园、影 罚款或者警告。 剧院、娱乐场、运动场、 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 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 序的 日以下拘留、 元以下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 日以下拘留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 船只等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罚款或警告 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结伙斗殴等流氓行为, 结伙斗殴等流氓行为,造谣 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惑众、煽动闹事的行为, 惑众、煽动闹事的行为,谎 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 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 拒绝或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 行为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范 〖视频〗:《社会公德心中的黄线》 视频〗 社会公德心中的黄线》
《旅 游 切 莫 有 陋 习 》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虚拟与现实 首先, 首先,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人的自然本性 提供了一个无限放大的机会, 提供了一个无限放大的机会,有利于克服现实交往的不平 等性,有利于缓解现实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 等性,有利于缓解现实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 其次,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也为虚假的甚至是带有欺 其次, 骗性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方便,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骗性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方便,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第三,网络交往过程中, 第三,网络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经常面临网上网 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以至产生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以至产生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第四,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 第四,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跨时空、 多向的交流技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多向的交流技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很容易使人沉溺其 中。
三、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 (一)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 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 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二)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 (四)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 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 (五)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 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区别、联系 、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区别、 2、公共生活的形成与发展 、 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 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 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 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违反公共秩序 、 违反《条例》 违反《条例》的表现 违反《条例》 违反《条例》应受到的处罚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 日以下拘留、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 日以下拘留 元以下 罚款或者警告 事业单位的秩序, 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 生产、营业、医疗、 作、生产、营业、医疗、 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 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 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三)《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光明造纸厂位于某河流中上游。 光明造纸厂位于某河流中上游。1998年6月,环境 年 监测站对该造纸厂的污水进行监测,发现该厂 对所排放 监测站对该造纸厂的污水进行监测, 的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够,多种污染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 的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够,多种污染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 遂向该厂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但光明纸厂不予理会, 遂向该厂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但光明纸厂不予理会, 没有采取任何净化措施。 没有采取任何净化措施。1998年10月,市环保局按照国 年 月 家有关规定向其征收排污费, 家有关规定向其征收排污费,但该厂领导却以经济效益 不好为由,拒绝缴纳。 不好为由,拒绝缴纳。 环保局在多次征收未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起诉, 环保局在多次征收未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光明纸厂缴纳应缴排污费。 要求光明纸厂缴纳应缴排污费。 问题:市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 问题:市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
(二)网络道德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二)预测作用(三)评价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四)强制作用(五)教育作用 强制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某日上午,近千名受道路开通影响的某花园业主 、某日上午, 拉着字体统一的横幅标语、 拉着字体统一的横幅标语、喊着各种口号出现在公共交通 要道上。随着业主越聚越多,开始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要道上。随着业主越聚越多,开始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现场警察介入后将部分牵头业主带离现场,而业主们的口 现场警察介入后将部分牵头业主带离现场, 号中也因此加入“马上放人”等字眼。在各地的楼盘, 号中也因此加入“马上放人”等字眼。在各地的楼盘,常 有业主因消费权益受损而群起声讨的事件发生, 有业主因消费权益受损而群起声讨的事件发生,但这次有 些不一样,不但业主们走出社区来到了公共交通道路上, 些不一样,不但业主们走出社区来到了公共交通道路上, 而且事件中有业主被警方带走。那么, 而且事件中有业主被警方带走。那么,本次事件中警察将 个别业主带走是否合法,业主该不该如此维权呢? 个别业主带走是否合法,业主该不该如此维权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