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3章

合集下载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有人体产热及室内热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人体产热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及衣着等有关;室内热环境因素涉及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依据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以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及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为辅助指标划分的,分为5个热工气候区,具体划分及设计要求如下:。

(完整版)土力学(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

(完整版)土力学(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

2-10章第二章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2154.3249.72cm g V m =-==ρ%3954.3228.6128.6149.72=--==S W m m ω 3/32.17.2154.3228.61cm g V m S d =-==ρ 069.149.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V m WV s sat ρρ⋅+=W S m m m += SW m m =ω 设1=S m ρω+=∴1VW S S S V m d ρ=WS W S S S d d m V ρρ⋅=⋅=∴1()()()()()()3W S S WS SW W satcm /87g .1171.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ρωρωρωρωρρωρρωρρρωρW S d 有(2)()3'/87.0187.1cm g V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sat W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3'3/7.8107.18/7.181087.1cm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柳孝图-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柳孝图-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章1.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由【例 1. 4-2】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

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

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答:略4.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

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而的最髙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规范标准答案(全)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规范标准答案(全)

2-10章第二章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2154.3249.72cm g V m =-==ρ%3954.3228.6128.6149.72=--==S W m m ω 3/32.17.2154.3228.61cm g V m S d =-==ρ 069.149.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V m WV s sat ρρ⋅+=W S m m m +=Θ SW m m =ω 设1=S m ρω+=∴1VWS S S V m d ρ=Θ W S W S S S d d m V ρρ⋅=⋅=∴1()()()()()()3W S S W S SW W satcm /87g .1171.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ρωρωρωρωρρωρρωρρρωρW S d 有(2)()3'/87.0187.1cm g V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sat W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3'3/7.8107.18/7.181087.1cm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柳孝图《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详解(建筑光学)【圣才出品】

柳孝图《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详解(建筑光学)【圣才出品】

第2篇建筑光学第1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1.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为5W,试求:①这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量;②如它向四周均匀发射光通量,求其发光强度;③离它2m远处的照度。

解:(1)对于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其光视效率是0.96,则这个光源发出的光通量是2.一个直径为250mm的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内装一个光通量为1179lm的白炽灯,设灯罩的光透射比为0.60,求灯罩外表面亮度(不考虑灯罩的内反射)。

解:3.一房间平面尺寸为7m×15m,净空高3.6m。

在顶棚正中布置一亮度为500cd/m2的均匀扩散光源,其尺寸为5m×13m,求房间正中和四角处的地面照度(不考虑室内反射光)。

解:4.有一物件尺寸为0.22mm,视距为750mm,设它与背景的亮度对比为0.25。

求达到辨别几率为95%时所需的照度。

如对比下降为0.2,需要增加照度若干才能达到相同可见度?解:求视角图1-1 视觉功效曲线图(辨别几率为95%)由于c=0.25,由上图可知所需照度E=70lx若对比度下降0.2,则所需照度E=125lx5.有一白纸的光反射比为0.8,最低照度是多少时我们才能看见它?达到刺眼时的照度又是多少?6.试说明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和联系?答:(1)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的区别与联系光通量是指标准光度观察者对光的感觉量,常用光通量表示一个光源发出光能的多少。

发光强度是指特定方向上照射的光通量除以该立体角的商。

光通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2)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与联系照度是指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的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

亮度就是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立体角投影定律示某一亮度为Lα的发光表面在被照面上形成的照度值的大小,等于这一发光表面的亮度Lα与该发光表面在被照点上形成的立体角Ω的投影(Ωcosi)的乘积。

7.看电视时,房间完全黑暗好,还是有一定亮度好?为什么?答:房间亮点好。

土力学[第三版]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解析[全]

土力学[第三版]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解析[全]

2-10章第二章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2154.3249.72cm g V m =-==ρ %3954.3228.6128.6149.72=--==S W m m ω 3/32.17.2154.3228.61cm g V m S d =-==ρ 069.149.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V m WV s sat ρρ⋅+=W S m m m += SW m m =ω 设1=S m ρω+=∴1VW S S S V m d ρ=WS W S S S d d m V ρρ⋅=⋅=∴1()()()()()()3W S S W S S W W satcm /87g .1171.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ρωρωρωρωρρωρρωρρρωρW S d 有(2)()3'/87.0187.1cm g V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sat W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3'3/7.8107.18/7.181087.1cm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如果要求墙体的总传热系数不超过 1.0W / (m2- K), 则还应增加厚度
为多少的保温层(假定拟采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0.035W/
(m-K)) ?]
解:(1)
te
①求露点温度:当 ti=20 ° C, (Pi=50%时,査表可得 P=Ps*(Pi=1175Pa
对照表可知露点温度为 9.5 ° C, 此温 度相当于 Oi 值。如图所示

同之处?各适用什么情况? 答:(1) 异同点 围护结构材料层表而蓄热系数 y 与材料蓄热系数 s 的物理意义是相同, 其定义式都是材料层表面的热流波动 振幅与表面温度波动振幅的比 值,差异仅在于计算式的不同。当边界条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两者在数值上 也可视为相等。 (2) 适用情况 在建筑热工学中, 材料蓄热系数适用于物体在谐波热作用下, 半无限 厚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 Aqo 与温 度波动振幅 Af 的比值计算。材 料层表而蓄热系数适用于工程实践中, 有限厚度的材料层, 其表面的 热流波动振 幅 Aq 与表面温度波动振幅 Af 的比值计算。
材料导热系数的取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 方而: ①材质的影响。 不同材料的组成成分或结构的不同, 导热性能各不相 同。矿棉、泡沫塑料等材料的导热系数 值较小,砖砌体、钢筋混凝 土等材料的导热系数值较大, 金属建筑材料如钢材、 铝合金等的导热 系数值更大。 ②材料干密度的影响。 材料干密度反映材料密实的程度, 材料愈密实 干密度愈大,材料内部孔隙愈少,导热 性能愈强。一般来说,干密 度大的材料导热系数也大, 尤其是像泡沫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等一类 多孔材料,表现 得很明显;但是也有某些材料例外,如玻璃棉这类 材料存在一个最佳干密度,即在该干密度时,其导热系数值最 小。 ③材料含湿量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增大必然使导热系数值增大。 3. 对流换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与哪些因素有关?通常在 工程中如何取值? 答:(1) 物理意义 对流是指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互相掺合所引起 的传递热能。对流换热只发生在流体之 中或固体表面和与其紧邻的 运动流体之间。 (2) 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 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 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 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1.2章1.传热有哪几种方式?各自的机理是什么?答: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其传热机理分别是:(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固体导热是由于相邻分子发生的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热能传递;液体导热是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着的分子振动引起;气体导热是通过分子无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而导热。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3)辐射传热以电磁波传递热能。

凡是温度髙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物体原子中的电子振动或激动,就会从表而向外界空间辐射出电磁波。

2.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试列举一些建筑材料的例子说明。

答:(1) 物理意义材料导热系数是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 厚的材料,两侧表而的温差为1°C,在1 秒钟内通过1 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它反映了壁体材料的导热能力。

(2)影响因素材料导热系数的取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而:①材质的影响。

不同材料的组成成分或结构的不同,导热性能各不相同。

矿棉、泡沫塑料等材料的导热系数值较小,砖砌体、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导热系数值较大,金属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的导热系数值更大。

②材料干密度的影响。

材料干密度反映材料密实的程度,材料愈密实干密度愈大,材料内部孔隙愈少,导热性能愈强。

一般来说,干密度大的材料导热系数也大,尤其是像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一类多孔材料,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也有某些材料例外,如玻璃棉这类材料存在一个最佳干密度,即在该干密度时,其导热系数值最小。

③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材料含湿量的增大必然使导热系数值增大。

3.对流换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与哪些因素有关?通常在工程中如何取值?答:(1) 物理意义对流是指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所引起的传递热能。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完整资料).doc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完整资料).doc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完整资料).doc第 3 页共 4 页【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2-10章第二章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2154.3249.72cm g V m =-==ρ%3954.3228.6128.6149.72=--==S W m m ω3/32.17.2154.3228.61cm g V m S d =-==ρ 069.149.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 V m WV s sat ρρ?+=W S m m m += SW m m =ω 设1=S m ρω+=∴1VW S S S V m d ρ= WS W S S S d d m V ρρ?=?=∴1()()()()()()3W S S WS SW W satcm /87g .1171.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ρωρωρωρωρρωρρωρρρωρW S d 有(2)()3'/87.0187.1cm g V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sat W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3'3/7.8107.18/7.181087.1cm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第 3 页共 4 页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题答案全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题答案全

2-10章第二章2-2、有一饱与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2154.3249.72cm g V m =-==ρ%3954.3228.6128.6149.72=--==S W m m ω 3/32.17.2154.3228.61cm g V m S d =-==ρ 069.149.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与密度、有效密度与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V m WV s sat ρρ⋅+=W S m m m +=Θ SW m m =ω 设1=S m ρω+=∴1VW S S S V m d ρ=Θ WS W S S S d d m V ρρ⋅=⋅=∴1()()()()()()3W S S WS SW W satcm /87g .1171.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ρωρωρωρωρρωρρωρρρωρW S d 有(2)()3'/87.0187.1cm g V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sat W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3'3/7.8107.18/7.181087.1cm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与相对密实度Dr,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建筑热工学建筑热工学的任务是依照建筑热工原理,论述通过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防护或利用室内外气候因素,解决房屋的日照、保温、隔热、通风、防潮等问题,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并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第1章室内外热环境1.1 复习笔记一、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1)室内热环境主要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

(2)各种室内微气候因素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室内热环境。

2.人体热平衡与热舒适(1)热舒适热舒适是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

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热舒适程度主要反映在人的冷热感觉上。

(2)热平衡人们在某一环境中感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是: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即保持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q=qm±qc±qr-qw式中qm—人体产热量,W/m2;qc—人体与周围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量,W/m2;qr—人体与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W/m2;qw—人体蒸发散热量,W/m2;△q—人体得失的热量,W/m2。

从上式看出,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换热的余量即为人体热负荷△q。

△q值与人们的体温变化率成正比当△q>0时,体温将升高;当△q<0时,体温将降低。

当△q=0,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在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

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能达到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3.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①qm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②单位时间内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新陈代谢率,通常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W/m2(人体表面积),1met=58.2W/m2。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第三版(柳孝图)建筑物理复习笔记】=txt>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 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

建筑物理第三版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答案【篇一:建筑物理_陈仲林_课后习题及答案(1)】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 3 ② 5 ③ 7 ④ 10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 3 ② 5 ③ 6 ④ 10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

① 0 ② 13③ 7 ④ 10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 db。

① 80 ② 50③ 40 ④ 30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① 20 ② 10③ 8 ④ 3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①侧墙②银幕③乐池④后墙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①缩短T60 ②强吸声③墙面油漆④调整比例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

①3② 6 ③ 5 ④ 10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① 20ms65db ② 70ms64db ③ 80ms45db ④ 30ms75db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①生活②交通③工业④施工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

① 2 ② 5③ 3 ④ 10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 3 3 4 2 1 4 4 1 4 2 4 2 32 3 32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①高频吸收增加②中低频吸收增加③共振吸收增加④中低频吸收减少2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 db。

① 50 ② 110③ 80④ 1003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①微孔吸声②共振吸声③板吸声④纤维吸声2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