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斯的"制度"谈起到中国的"供给侧"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编号020******* 课程名称(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主讲教师钟坚评分学号姓名专业年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题目:经济学理论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当现有制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时,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中国经济若要有所突破,创新制度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新1 道格拉斯•诺斯与新制度经济学道格拉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早期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经济史分析中,成为新经济史学界的代表人物。

在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上,诺斯创建了制度变迁理论。

他认为,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激励的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种制度的产生是有代价的,除非其所带来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否则这种新制度不会出现。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因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

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

在看待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时,诺斯认为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

诺斯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来研究,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使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更为成熟和完善,为人们思考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开阔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刻的思路。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直接经济利益 ,这就给经济活动主体合理使用生产资源、优化配 当资源 出现稀缺 的时候 ,必须界定产权 。特别是 自然资源的
( ) 家理 论 。 产 权 是 制 度 的核 心 ,对产 权 的 尊 重一 方 面 来 置 资源 提 供 了动 力 ,促 进 我 国 经济 可 持 续 增 长 。 2国 家 的 制 度 功 能 出现 , 国家 理 论 也 就 围 绕 制 度 而展 开 。 国 家 制 定 产权 不 存 在 或 没 有被 履 行 时 .即 当经 济 资 源是 开 放 的 时候 .它 将 ” 制 度 、决 定 产权 结 构 ,且 最 终 对 造成 经 济 增 长 、衰 退 或停 滞 的 产 遭到各种可怕的攫取 。这种攫取 的界限是直到它们 的边际价值等 于 零 无论 从 经 济 、社 会 还 是 可持 续 发 展 的 角度 看 这 种 攫取 都 权 结 构 的效 率 负责 。 制 度 变迁 分 为 诱致 性 变迁 和 强 制性 变 迁 。前 者 指 个人 或 团体 极 具破 坏 力 。于 是 过 度 捕捞 、过 度放 牧 、过 度 抽取 地 下 水 以及 过 受 到 制 度潜 在 利 益 驱使 , 自发组 织 和 倡导 的制 度 变迁 , 自下 而 度 使 用 “ 球 共 用 品 ” 这 些行 为造 成 可 怕 的 后 果 .使 鱼类 的 生 是 全 。 上 的 变迁 后者 是 指 以法 律 和 命 令 等 形 式 推 行 和保 障 的 制 度 变 殖 循环 体 系受 到破 坏 、恢 复 困难 ;使 草 原 退 化 、沙 化 ;使 水循 环 迁 ,是 白上 而 下 的 变迁 。诺 斯 认 为 多 数情 况 下 制 度 变 迁应 采 取 系统收到破坏 . 可用水减少.使臭氧层破坏 . 造成温室效应等等。 渐 进 的 组 织 演进 方式 , 表 现 在社 会 文 化 中 的知 识 技 能 和 行 为规 没 有人 承 担 经 济 资源 损 耗 的 代价 ,没 有人 承 担 环境 退化 所 造成 的 范 使 制 度 变迁 绝 对 使 渐 进 性 的 且 是 经 济依 赖 的 但 制 度 变 迁也 全部损失 .结果经济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这就形成了所谓 。 有 爆 发 性方 式 的 .如 战 争 、革 命 、入 侵 和 自然 灾害 就 是这 一 变 迁 的 “ 同使 用 的悲 剧 因 此 界 定 和 保 护 产 权 .是 合理 使 用 和 共 。 方式的原因。 保 护 经 济 资源 的有 力 工 具 。 明确 界 定 产权 可 以降 低或 完 全 消 除市 场 的不 确 定 性和 信 息不

从诺斯的"制度"谈起到中国的"供给侧"_规章制度_

从诺斯的"制度"谈起到中国的"供给侧"_规章制度_

从诺斯的"制度"谈起到中国的"供给侧"昨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公布了一则消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鼻祖道格拉斯·诺斯与世长辞,享年95岁。

印象中,经济学大师普遍高寿。

而这种高寿自然与他们在思想上的不断追求所迸发出的无限生命力不无关系。

诺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自1946年开始了他长达70年的执教生涯。

诺斯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如今斯人已逝,但诺斯留下制度思考范式依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理性光辉。

我们缅怀诺斯,不仅仅因为他是经济学的巨擘。

事实上,诺斯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一座绕不开的丰碑,他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中也拥有着特殊的地位。

提及新制度经济学,或许“学术范儿”略浓;但若谈到“供给侧改革”,绝对是近期的热词。

进入11月以来,中央高层频频提及供给侧改革。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供给侧改革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

何谓新制度经济学?制度是经济增长的终极决定方式,制度成本高,国家或成为失败国家,或者跨不过去中等收入陷阱;制度成本低,便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直至成为发达国家。

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降低制度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

从诺斯的制度范式来分析,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供给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困扰企业种种制度性桎梏一举打破,实现企业的制度松绑;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更是通过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长期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被视做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面对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出口、投资已经逐步显现乏力,于是政府不断发力促进消费。

然而我们的消费不是需求不足,看看近两年愈发红火的跨境电商,看看每年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连马桶盖也要远渡重洋奔赴日本购买,便可知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十足。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doc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doc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7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一、中国:悄然兴起的“诺斯热”说明了什么?在中国,“史学危机”已是谈论了多年的话题,在一次更甚于一次的商业化大潮中,专家的呼吁不过如几只“泣血杜鹃”的哀鸣,根本无济于事。

然而,在大洋彼岸只有200 多年历史、也是世界上最为商业化的国家美国,道格拉斯·诺斯却名噪一时。

他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提出“制度变迁”理论,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5 年3月,诺斯教授应邀来华,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并作题为“制度变迁理论纲要”的演讲。

光明日报以“中国过渡经济学诞生”为题作了报道。

诺斯是美国“新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1989 年,他的著作《西方世界的兴起》在中国翻译出版,诺斯开始为中国经济学界所知晓;1991 年,他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由中国两家权威出版社出版;1994 年,他的新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也在中国出版。

至此,诺斯在中国经济学界成名知名人物。

在中国,一段时期以来,历史及经济史如此之冷,而诺斯却如此之“火”,的确是一个强烈的反差。

那么,中国的“诺斯热”说明了什么?很明显,诺斯在中国走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处在改革过程中,处在由传统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用诺斯的专门术语讲,就是处在“制度变迁”中,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我国的改革提供了某些颇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诺斯热”也说明,中国的经济改革遇到了传统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史:是远离现实的“学问”吗?中国改革需要制度变迁理论,呼唤过渡经济学产生。

这就是“诺斯热”的原因。

然而,改革模式的选择,发展道路的选择,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都与我们自己的不可割断的历史有关。

正如诺斯反复强调的“你过去是怎么走过来的,你的过渡是怎么进行的”〔1〕。

然而,可悲的是,诺斯的学说,被中国经济学界所重视的,仍只是他的“经济”而不是“史”。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诺斯(Douglass Cecil North)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制度的概念及作用在诺斯的理论框架中,制度是指一系列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形式,旨在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协调问题。

制度可以分为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形式制度包括法律、宪法、条例等明确规定的规则,而非形式制度则指习俗、行为习惯、信用等无形的规范。

制度在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度为经济主体提供了稳定的框架,使其能够有序地开展经济活动。

其次,制度对于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最后,制度还对经济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诺斯的制度变迁观点1. 制度演化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产物,通过演化和适应的过程不断发展变化。

他提出了制度演化论,认为制度变迁是由于不断调整和演化的结果。

制度的变迁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内在经济与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和调整。

2. 制度的路径依赖诺斯进一步提出了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的演化进程是具有惯性的。

过去的制度安排和历史上形成的习俗和规定会对现有制度的选择和变迁产生深远的影响。

路径依赖的存在导致了现有制度的惯性,并使得社会难以从一种制度转变为另一种制度。

3. 制度的转型尽管路径依赖的存在会使得制度难以转变,但诺斯认为转型是可能的。

当制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制度会面临适应性危机,必须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在转型过程中,关键的改革策略是改变激励机制和重新分配权力,以促使新的制度产生。

三、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意义1. 解释经济发展差异制度变迁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顺利,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和变迁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作用。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诺斯一直致力于发展一种分析长期制度变迁的框架,而《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是诺斯对制度研究的系统总结。

诺斯的结论和研究,不仅涉及到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对当今中国更有实践意义。

标签:诺斯制度变迁中国诺斯把制度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供求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制度的变迁。

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了制度变迁理论。

把诺斯的制度变迁引入中国近二十年,中国学者从介绍、传播新制度经济学,转向分析和研究,并应用其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一、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变迁的定义。

诺斯给制度下了定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

制度变迁包括制度创新。

2.制度变迁的原因和条件。

诺斯从相对价格变动中去寻找制度变迁的原因。

诺斯认为农奴制度的兴起是由于土地丰裕而劳动力短缺,因而建立一种农奴——领主契约是有效率的,随着人口增长,要素价格发生变化,于是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诺斯根据成本受益分析方法,只有当制度变迁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其产生的预期成本时,制度变迁才能实现,反之,制度变迁将受到阻碍。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潜在利润就是指外部利润,是指在现有制度下不可能得到的利润。

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风险的分担。

由于生产中的规模经济的要求,以及实现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成本,经济组织有必要进行创新。

诺斯断言大多数都是风险的厌恶者,如果有能克服风险倾向的制度创新,制度就会发生变迁。

3.制度变迁的路径。

由于市场不完全,制度变迁不可能总是按过去的选择一直进行下去而不发生改变,可能一个偶然事件就会改变制度变迁的方向。

借鉴诺斯的理论探析中国改革的路径依赖特征及成因解析

借鉴诺斯的理论探析中国改革的路径依赖特征及成因解析

借鉴诺斯的理论探析中国改革的路径依赖特征及成因对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的“路径依赖”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改革的整个历程当中,始终存在着对“路径依赖”的争议。

改革不能简单地认为大方向和总目标是明确的,就在旧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以为总有一天会实现改革的总目标。

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路径依赖,在某一阶段的某一路径或决策的选择误差可能会导致经济进入无效率的状态,使改革迷茫和障碍。

中国改革总体的目标就是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体制变迁,在市场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然而,这些成效并不足以支持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完全进入市场经济。

制度变迁的实质是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财富、收入、政治权利的重新分配,必然会受到各利益集团的干扰和左右,一旦某一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反馈被制度变迁系统所接受,随着这种选择本身的发展和积累效应,经济体制的变迁会产生惯性,制度变迁发生时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条件,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都会造成改革过程变迁的路径依赖。

偶然事件可能会使制度变迁引入一种特定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诺斯路径依赖的主要理论我国改革的路径依赖性是制约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此,解决这一难题,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系统工程,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国家一些成功的经验方法。

而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的“路径依赖”理论,为我国经济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理论。

1.“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诺斯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理论。

诺斯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而人们一旦确定了一种制度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

关于诺斯悖论的理解

关于诺斯悖论的理解

关于诺斯悖论的理解诺斯认为,国家是以经济人的行为方式采取行动的,国家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规定竞争和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为统治者的所得最大化提供一个产权结构;二是在第一个目标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

然而,国家的上述两个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第二个目标包含一套能够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的有效率的产权,而第一个目标是要确立一套规则以保证统治者自己收入的最大化。

在统治者自己收入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一方面,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

国家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产权就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实施,其主导作用是其它组织无法替代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是维护有效产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有效产权。

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介入常常侵犯私人的财产权利,危及有效产权制度,同时,由于国家及其代理人的经济人性质,还常常私利维护一些无效产权,从而制度残缺,导致制度失衡。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又常常成为有效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这就是有名的“诺斯悖论”。

“诺斯悖论”实质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国家办不成的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国家是一种“制度”结构,它的职能是生产与出售一种确定的社会“产品”,即安全和公正。

但是,它如何去确保安全和公正?人们把权力的垄断权交给了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

但是,国家要收入才能运转。

国家的活动不是免费提供的,它必须付钱给公务人员。

税收的作用就在于国家获得稳定的财源,它实际上是公民支付给国家提供和保护公共财产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和安全的一种费用。

其实,在制度变迁领域也存在“诺斯悖论”。

如前所述,国家是制度变迁的显著主体,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进行制度供给。

然而,国家供给的制度可能实现了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的一致,但事实上,国家进行的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存在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的不相一致,导致制度缺陷,影响制度效率。

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对诺斯教授演讲的评论

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对诺斯教授演讲的评论

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评诺斯教授的讲话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诺斯教授的演讲《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进行深入的回顾。

作为新经济史的开拓者之一,诺斯教授的理论框架对理解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次演讲中,诺斯教授基于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诺斯教授的演讲进行概述,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评论,以期对中国改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诺斯教授的演讲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他回顾了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概念,强调了历史因素和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在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都是路径依赖的典型案例。

诺斯教授讨论了中国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制度惯性、既得利益和改革动力不足。

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对诺斯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详细的回顾。

我们认为,诺斯教授的路径依赖理论为我们理解中国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

同时,他对中国改革进程的分析和评价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还需要注意路径依赖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中国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评论诺斯教授的讲话时,我们将采取客观全面的态度,承认他的理论贡献,指出他的不足,为中国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2、路径依赖理论综述路径依赖理论来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经济学理论,是理解社会经济变化的重要视角。

诺斯教授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一种系统或经济模式,一旦形成,由于其固有的结构特征和惯性,将对未来的发展路径产生强烈的约束和影响,使系统可能长期锁定在特定的路径中,难以改变。

在诺斯的理论框架中,路径依赖具有以下核心要素:初始条件的重要性。

系统发展的起点将对未来的路径选择产生深远影响,不同的初始条件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长期发展轨迹。

增加回报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作者:杜宛玥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9期一、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一)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1、制度的起源制度的起源是制度经济学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诺斯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认为人都是具有自利性的,总是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有限、获取信息的手段有限、所获得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性等等原因,在交易中就会出现诸如欺诈和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和交易后果具有不确定性、人与人之间出现利益冲突,最终损害自己的利益,而制度就是人们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而缔结的契约。

2、制度变迁的动力有关制度变迁的概念,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

制度变迁包括制度创新。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力是在于经济主体追求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由于生产中的规模经济的要求,以及实现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成本,经济组织有必要进行创新。

诺斯认为大多数经济主体都不愿意面对交易中的风险,如果有能克服风险倾向的制度创新,制度就易变迁。

3、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和性质,是制度经济学家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诺斯从人的自利性这一视角出发,认为制度变迁的主体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无论是政府、团体或个人。

他强调稀缺经济下的竞争导致企业家和组织加紧学习以求生存,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潜在利润”,创新现有制度。

诺斯认为个人的行动由共同的协议和制度所约束,正是制度使个体不仅关注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且关注个体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制度变迁的主体主要有两种,即初级行为团体和次级行为团体,分别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

4、制度变迁的方式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方式分为渐进式变迁和革命式变迁,并且他强调渐进式变迁是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 上海 200083)摘 要 :产权理论 ,国家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石 ,在探讨该该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该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产权 ;国家 ;意识形态 ;路径依赖North ’s T heory o f I 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ts Impl icatio nsHE Zhi - mei( S chool of Eco nomics , Shanghai Universit y of Finance and Eco nomics , Shanghai 200083 , P. R. China )Abstract :The t he o ries of p ropert y right s , st at e and ideology are t he t hree t heo retical bases of No rt h ’s t heo ry of instit utionalchange. This paper , based o n a d iscussio n of it s inherent log ical st ruct ure , analyzes it s impact o n and implicatio ns for t he Chinese eco no mic reform.Key wo rd s :instit utio nal change ; p ropert y right s ; st at e ; ideolo gy ; pat h dependence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总第 104 期)文章编号 :1003 - 6636 (2003) 03 - 0054 - 05 ;中图分类号 : F09 ;文献标识码 :A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Ξ何智美诺斯是新经济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主要贡献被认为是 ,形成了包括政治 、经济和社会因素在 内的广泛分析框架 ,构造了一个以制度 、制度结构 、 制度变迁与创新为主轴的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 。

从“诺斯悖论”看政府与市场关系

从“诺斯悖论”看政府与市场关系

从“诺斯悖论”看政府与市场关系最近,关于政府经济角色的话题引起热议。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干预是不是过度了?政府有没有能力包打天下、解决一切问题?是不是该重新认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这正应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论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怎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闭幕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这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

这些议论还使我们想起经济学中有名的“诺斯悖论”,它对于政府的作用有精辟的分析。

“诺斯悖论”是其他学者根据美国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思想提出的概念,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经济活动当中,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制定游戏规则,特别是界定产权制度的基本规则。

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财产权利就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实施。

因此,国家积极发挥作用是保障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

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介入又容易侵害个人的财产权利,危及有效产权安排。

国家常常会建立和维持无效的产权制度,从而导致所有权残缺,造成无效产权,妨碍经济发展。

用诺斯本人的话说就是,“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这就是国家的两难或者“诺斯悖论”。

诺斯不仅提出了国家的两难,而且揭示了其根源:一方面,政府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代理人,要建立和维护有效产权制度,实现产出最大化,增进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集团干扰、政府的有限理性和思想观念等原因,一些无效的产权制度很难突破,偏离社会利益。

这样的冲突与博弈决定了一国的产权制度会在有效和无效之间徘徊。

如何走出这个两难,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诺斯给出的答案是:首先,明确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基本职能——为产权的运行提供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而不应过多地成为产权主体。

这实际就是政府要多当裁判员、少当运动员。

其次,利用宪法与法律制约和遏制利益集团对产权的干扰,建立有约束机制的行政体制,通过宪法秩序保证产权规则的长期稳定性,使之不受政府和领导人更替的影响。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分析--以诺斯的制度理论透视当下中国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分析--以诺斯的制度理论透视当下中国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分析--以诺斯的制度理论透视当下
中国经济改革
王磊;赖石成
【期刊名称】《现代管理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经济学理论所讲的制度包括三个部分,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特征。

而人类行为有两个具体的方面,动机,对环境的辨识。

诺斯关于制度的理论包括制度与生产关系,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约束,制度的成本与效率,制度的公平与权威等,这些内容结合中国当下改革,指导意义重大。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王磊;赖石成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J], 杨来科
2.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学分析 [J], 杨来科
3.对中国20年经济改革的批判性透视 [J], 何清涟
4.重庆大学社推精品丛书透视中国经济改革30年 [J], 杨嘉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透视——兼论坚持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理论基础 [J], 霍德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 度 变 迁 纲 要——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制 度 变 迁 纲 要——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制度变迁纲要——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理论诺思的制度理论有三大理论基石:1、描述一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集团的产权理论;2、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3、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

1.国家理论关于国家的存在有两种解释:契约论(以卢梭为代表?)和掠夺(剥削)论(以马克思为代表?)。

契约论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

掠夺论认为认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

诺思认为两种理论都是不全面的(pp.22),因为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的得利,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得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得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得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

他提出了“暴力潜能”分配理论把两者统一起来。

契约论假定主体间暴力潜能得平等分配,而掠夺论假定不平等的分配。

诺思构造了一个统治者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国家模型,该模型中的国家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国家为取得收入而以一组被称为「保护」和「公正」的服务作为交换;第二,为使统治者收入最大化而为每个不同的集团设计不同的产权;第三,面临能够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对手的竞争,这些对手是其他国家和现存政治─经济单位中可能成为潜在统治者的个人。

在这个模型里,诺思解释了经济史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解释了产生无效率产权与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扩展趋势;另一方面,解释了导致经济变迁并最终致使经济衰退的所有国家的内在不稳定性。

诺思的国家模型有四个主体:统治者、代理人、竞争者和选民(如下图所示)。

统治者与选民的关系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诺思认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

它有两个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二是,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pp.24)。

由这两个目的可以得出3个重要的推论:1、这两个目的并不完全一致,经常存在着持久的冲突;2、国家基础结构的创立旨在界定和实施一套产权,并指定统治者代理人的权力代表;3、统治者提供的服务有着不同形态的供给曲线。

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

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

金融经济FINANCIAL AND ECONOMIC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王亮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摘要:西方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制度的价值、性质和其改革变迁的深入研究,对于处于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进程中的我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能够帮助我国把握改革的本质,抓住改革的核心,奠定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根基。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度经济学;经济制度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超越经济范畴的综合性、系统性改革的一部分。

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理论都无法作为其理论基础,西方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启发。

一、经济制度的价值制度学派的代表凡勃伦认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是制度的发展。

新经济史学派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产业革命以及相应的技术变革,而是制度的变化。

诺斯和托马斯通过对公元900-1700年间西方经济史的研究,认为产业革命不是西方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是经济增长现象的一种表现,甚至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的起源和动力可以追溯到前几个世纪产权结构的缓慢确立过程。

产权制度的确立为社会资源的配置创造了条件,从荷兰到英国,最先的资本等要素市场的形成、产权制度的确立、公司制度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发育等制度的创新,为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鲜明对比也充分地说明了,制度的改进完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就。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有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及其要求。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就是制度,生产力就是经济发展现实要求。

我国当前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应该从制度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抓住改革问题的本质,取得改革的成功。

论诺斯经济增长论对中国的启示作用

论诺斯经济增长论对中国的启示作用

论诺斯经济增长论对中国的启示作用陈玉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进行两次制度改革,先是经营权的改革,包括扩权、让利和实现责任制,后是所有权的改革,包括抓大放小、调整布局和实行股份制。

当前,中国各个社会群体暴力倾向的涌动,表明社会矛盾激化,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因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各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利益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在一个社会中由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法律制度决定的社会具体利益制度安排不合理。

而作为新经济史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93年曾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格拉斯•诺斯的经济增长论,对现代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精辟地解释了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新古典经济学中作为外生变量的制度看做内生变量,特别是他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地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经济现实和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可以得出诺斯的制度演化理论更注重对制度短期内的调整研究,强调连续性的变革,及制度变革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是“体制内”的致富理论,这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相适合。

在今天,国人在经历了长期的贫穷后,寻求富裕的愿望日益强烈,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求富的理论,成为在中国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诺斯的可借鉴之处。

由于诺斯理论较强的解释力,又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现实的需要,诺斯的制度变迁思想受到了中国学者的欢迎。

吴敬琏对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初步的介绍并就其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对于中国改革的意义作了分析。

此外,还有易宪容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归结为一种合约理论,并对之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国外学者福格尔概括了诺斯在利用经济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在于提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制度形成的交易成本对制度安排有重要影响,明确区分组织和制度,提出偶然性在制度变迁中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都是当代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主要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两大流派,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阿尔琼·马歇尔等。

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改革理论。

本文将从理论内涵、理论特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两种理论体系的异同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一、理论内涵和基本观点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通过激励个体的生产动力和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经济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越性,认为要发展经济,必须加强市场的作用,促进供求自由竞争。

新供给经济学则强调供给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扩大产出规模和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则着眼于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举措。

该理论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主要观点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

“去产能”是指通过减少过剩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去库存”是指通过促进消费和调整存货结构,解决库存积压问题;“去杠杆”是指通过减少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降低经济风险;“降成本”是指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补短板”是指通过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弥补社会发展中的短板。

二、理论特点和实践意义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特点在于重视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主张通过激发生产动力和提高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体系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也存在着市场失灵、资源扭曲分配不均等问题,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该理论体系的局限性和不足也逐渐显现了出来。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对于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经济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我们来梳理一下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要点。

西方供给学派强调的是通过提高生产率和供给效率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效率,因此需要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来改善经济的供给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比之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则更加注重结构性改革的主题。

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于2015年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要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手段来解决当前供给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等问题,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以上理论要点来看,虽然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二者都强调了供给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这表明,无论是西方供给学派还是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理论,其核心观点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在具体政策实施方面,西方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降低成本、推动创新等途径来改善供给结构,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更加注重改革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中,还强调了提高政府效能,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等,这些理论要点反映了我国政府在推动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政策思路和实践经验。

在比较研究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时可以发现,二者在理论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异同,但都强调了优化供给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在具体政策实施上,各国的政策思路和实践经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以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为目标。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研究二、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概述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主要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新古典经济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罗伯特·博尔德和阿瑟·拉弗尔。

该理论流派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激励生产者提高生产率和生产资本,以实现经济增长。

该理论强调市场的自发性和激励机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减税、放松管制、改善生产环境等方式激发生产者活力,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该理论流派也注重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发挥,提倡私有化、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以增强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三、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概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提出,主要来源于对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观察和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强调通过优化供给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上,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市场机制等,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比较分析1. 对激励机制的认识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注重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主张通过减税、放松管制等方式激励生产者,以推动经济增长。

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也认识到了激励机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发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3.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认为,通过提高生产率和生产资本以实现经济增长,强调通过放松管制、优化环境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也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性,同时更加注重了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五、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通过对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一是要注重激励机制,通过降低税负、减轻企业负担等方式激励生产者;二是要注重市场机制的发挥,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三是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倡导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

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

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西方制度经济学对于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启示也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我认为的西方制度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启示:一、制度性障碍的识别与解决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性障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解决这些制度性障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如行政审批过程繁琐、市场准入壁垒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开展制度改革,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打破行政体制壁垒,构建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型企业的成长等措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政府与市场的优化协调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的有效运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和优化对市场进行引导,以便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应该通过梳理过程、优化环节,以及协调上下游企业等措施,使得市场的机制更加有效,真正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三、完善产权保护机制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保护产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才能够实现市场的有效运作。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完善产权保护机制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让社会各界都明确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提高产权保护的效果,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西方制度经济学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解决制度性障碍、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产权保护机制这三个方向都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措施。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经验,不断地深化改革措施,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稳健、深入、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诺斯的"制度"谈起到中国的"供给侧"
昨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公布了一则消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鼻祖道格拉斯·诺斯与世长辞,享年95岁。

印象中,经济学大师普遍高寿。

而这种高寿自然与他们在思想上的不断追求所迸发出的无限生命力不无关系。

诺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自1946年开始了他长达70年的执教生涯。

诺斯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如今斯人已逝,但诺斯留下制度思考范式依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理性光辉。

我们缅怀诺斯,不仅仅因为他是经济学的巨擘。

事实上,诺斯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一座绕不开的丰碑,他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中也拥有着特殊的地位。

提及新制度经济学,或许“学术范儿”略浓;但若谈到“供给侧改革”,绝对是近期的热词。

进入11月以来,中央高层频频提及供给侧改革。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供给侧改革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

何谓新制度经济学?制度是经济增长的终极决定方式,制度成本高,国家或成为失败国家,或者跨不过去中等收入陷阱;制度成本低,便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直至成为发达国家。

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降低制度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

从诺斯的制度范式来分析,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供给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困扰企业种种制度性桎梏一举打破,实现企业的制度松绑;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更是通过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长期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被视做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面对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出口、投资已经逐步显现乏力,于是政府不断发力促进消费。

然而我们的消费不是需求不足,看看近两年愈发红火的跨境电商,看看每年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连马桶盖也要远渡重洋奔赴日本购买,便可知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十足。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下中国的消费面临着“供需错位”的矛盾。

一方面,传统中低端消费供给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供给不足。

所以我们才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将之转化为有效产能。

这也正暗合了诺斯的产权理论,即经济能否增长往往受到有无效率的产权的影响。

诺斯曾经说过:“历史总是重要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

”时间不会因为谁的伟大而停止,但思想确实可以超越眼下。

在人人都想成为大师的今天,诺斯这样的大师过于稀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