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疫及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一起绵羊痘疫病的诊断和防制

一起绵羊痘疫病的诊断和防制

5 在绵羊痘 常发地区的羊群 ,每年应定期进 . 4
行预 防接种 。一D H
51 .加强饲养管理 , 注意防寒保暖, 增加机体 的
( 接4 上 9页 )
及饮食欲转入正常。 ( '2 1 年 5 1 - )0 1 月 7日上午, 凤翔镇丰禾村王
三、 典型病例 ( )0O年 3 2 一 21 月 6日上午 , 高峰乡麻地湾村
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 呼吸急促 , 全身皮肤 , 特别是乳 房、 阴门 、 口腔周 围、 四肢内侧 、 内侧等少毛区或 尾 无 毛区有大小不等的水泡( 1见 9 图 , 4页 )个别水 , 泡破裂后有淡黄色的液体流出 , 形成褐色结痂( 图 2 9 页) . 4 。其中一例病情较为严重的羊只眼脸肿 见 胀, 眼角内流 出大量脓性分 泌物 , 两眼睑被脓性分 泌物粘连在一起 , 导致双眼无法睁开 。部分羊伴有 吞咽困难 ,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症状。 2病理解剖 经过对病死羊的剖解发现 ,羊体明显消瘦 , 一 般在咽 、 气管 、 支气管粘膜上有浅灰色小结节且混 有浆性或脓 I分泌物 , 生 肺表面散在分布有黄豆大至
05 , . mL 建立 免疫带 。
5 购进羊只必须隔离观察 ,确认无病后方可 . 2
混群饲养 ,检疫部门要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
发现病羊要及时处理 , 防止疫病大面积传播。 5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 , - 3 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 ,
羊粪经生物热发酵处理后再利用。 ’
5小结 与讨 论
欲未减 ; 门外挂约 2c 阴 5m的胎衣 , 口未缩 , 宫 宫内 有大量的胎衣 , 且与子宫粘连 , 胎衣有弹性 , 内粘 宫 液较多 、 无色 、 透亮 、 无腥臭气味。诊为未感染 型胎 衣不下 ,用 冲洗子宫 的方法进行处理 ( 方法如前 述 )5 , 小时后 , 胎衣完全排出体外。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l 饲养管理
绵羊痘 的诊断与 防控 措施
张 洪伟 ( 河 南省扶 沟县 动物卫 生监 督所 4 6 1 3 0 0 )
绵羊痘又名绵 羊天花 ,是 由痘病 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
病变发展到 丘疹 期而中止 。结节稍增 大 ,坚硬称为 “ 石 痘” ,并不形成水 疱或者脓疱 ,即逐 渐吸收 消散而痊 愈 ,多 发 生在 营养好 ,体质 健壮的成年羊 。个别 病情严重 的,痘疱
在于痘浆 、痘疱上皮和粘膜 分泌物 内,随着脱落 的痂 皮 、分
根据 流行病学 ( 冬 季寒 冷季节 ) 、临床症 状 ( 粘 膜 ,皮
肤少 毛和无毛 处 的部 位形 成痘 疹 ) ,病 理部 检特 点 ( 粘膜 、 皮肤 出现 明显 的痘疹 )可作出初步诊断 。
5 . 2 鉴 别诊 断
肺叶上分布有大小不等 的灰 白色结节 。
5 诊 断
5 . 1 临床 诊 断
绵羊 、山羊 、禽类 、猪 、牛 、马等都是易感动物 ,家 畜
中以绵羊痘最 常见 ,在养羊 区广 泛流行。外来品种 的羊易感
性高 ,本地羊有一 定的抵抗力 ,尤其 羔羊最易感染 ,病情 也 较严重 。患病 或病 愈的绵羊是本病 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 常存
1 病 原
颜 色为黑 红色 .称 为 “ 出血痘 ”或者 “ 黑痘 ” :继 发感染 坏 死杆 菌时 ,转变成 恶性 型 ,多 以死亡 告终 ,常 见于 营养 不
引起绵羊 痘的病原微生 物为痘病毒群病毒 ,一 般呈砖形 或者 卵圆形 ,其只能在有生命 的活细胞 中繁殖 。在寄生的细 胞中产生嗜酸性细胞浆包 涵体 。痘病毒对 干燥 和寒冷抵抗力 很强 ,可 以存活数周 至半年 ;对腐败 的抵抗力 很弱 。一般 的 消毒 药可将其灭 活 ,3 %的石 炭酸 、碘 酊 、2 %的福 尔马林均 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羊痘病的预防和治疗

羊痘病的预防和治疗

羊痘病的预防和治疗作者:刘文静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8期刘文静辽宁省建平县北二十家子动物卫生监督所 122421今年4月份,笔者接到建平县北二十家子镇一个养羊户求助。

畜主陈述自家羊尾根和肚皮等处有红斑和水泡,笔者和村兽医立即前往诊治,经现场诊断为绵羊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羊痘。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羊传染病,发病快、易传播,而且管理不当容易传染给饲养人员,对养羊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把有关的现场诊治及相关羊痘流行病学特点详细记录下来,希望能给更多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1 羊痘及其流行病学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是绵羊痘,侵害山羊的是山羊痘,山羊和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的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

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

羊痘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是一般的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死,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6~8周。

病毒在痘疱浆汁或水疱内含量较多,在干燥痘浆或痂皮内能生存数年,抵抗力较强。

羊痘可全年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发。

南方地区山羊痘病多发生在霉雨季节,蚊虻活动频繁可加速传播。

羊痘一般呈急性经过,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为1%~2%,而患病羔羊的死亡率则很高,可达50%以上。

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羊痘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病毒存在于痘疹、水疱液、痘痂上皮和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过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黏膜而传染。

羊痘的传染途径为接触性感染,包括人、车、牧草、饲料、土壤和器具等,只要被羊痘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成为媒介。

人患羊痘是接触了感染羊痘病毒的羊或被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的,因此多发生在饲养员、兽医及屠宰人员中,目前没有人传染人的报道。

羊痘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痘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36羊痘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李宏丽(辽宁省北票市凉水河动物卫生监督所122100)摘要:羊痘病是由于羊痘病毒引发的,多发于绵羊、山羊的高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综合防控措施,避免其传染扩散。

关键词:羊痘病;综合防治;流行病学羊痘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发的,多发于绵羊、山羊的高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患病后羊皮肤以及部分黏膜会出现痘疹,特别是无毛部位的皮肤出现典型痘疮,严重影响羊的正常生产,且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常常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养羊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流行病学羊痘病多发于绵羊与山羊,但不同种类羊之间不会发生交叉感染,自然痊愈的羊会产生抗体,终身免疫,幼崽也可以从母体获得抗体,但是抗体存在时间相对较短。

羊痘病毒的传染介质主要包括病羊污染的水、饲料、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皮毛等,羊痘病毒通常存在于痘疹中,患病羊身上脱痂以及分泌物混入饮用水、饲料,导致饮水、饲料成为污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羊,绵羊痘病的感染潜伏期一般为6~8d,山羊痘病的感染潜伏期为5~14d。

冬季以及初春为羊痘病的高发期,饲喂管理制度不当,严寒高湿的气候均易引发羊痘病流行。

2临床症状病羊最初表现为鼻孔堵塞,影响呼吸,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精神不振等,伴有流涕、眼结膜出血等症状。

病症出现2~4d后,病羊皮肤出现红斑,突出于表面,形成痘疹,少毛或裸露皮肤包括耳部、口部、乳房、阴部痘疹严重,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部分病羊的口中、舌头等部位也会出现痘疹,并逐渐溃疡,影响病羊的正常采食。

通常,患有痘病的羊免疫力低下,常常伴有呼吸道疾病、流产、肺炎等并发症,体温显著上升。

由于羊痘病表征明显,伴有高热,以及结膜的卡他性病变,临床确诊相对较为简单。

3治疗措施及时发现病羊并做好隔离、封锁工作,对羊圈等处应采取消毒措施。

对于病羊的排泄物应单独存放,须经发酵后方可用于肥料使用。

关于绵羊痘的防治措施

关于绵羊痘的防治措施
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以便采取更有效的 防控措施。
封锁疫区
疫区划定
根据疫情发生范围和情况,对疫区进行合理划定,并采取相应的封锁和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禁止移动
在封锁期间,禁止疫区内的动物和相关物品的移动和交易,以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扑杀病羊
病羊处理
一旦确诊绵羊痘疫情,应立即对病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以消除传染源。
绵羊痘的传播途径
绵羊痘病毒主要通过 呼吸道、消化道和皮 肤伤口等途径传播。
昆虫和寄生虫也可能 成为传播媒介。
当健康羊与病羊直接 接触,或者接触到病 羊的污染物时,就可 能被感染。
绵羊痘的症状表现
绵羊痘的潜伏期一般为4-12天 ,发病初期病羊会出现体温升高
的症状。
随后在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随 着病情发展,斑块会变成丘疹、
接种方法
绵羊痘疫苗通常采用皮下 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进 行接种,确保疫苗充分吸 收和发挥作用。
强化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
01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羊只获得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
其他必需营养素,以提高免疫力。
饲养环境
02
保持羊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干燥卫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
境,减少应激反应。
健康监测
03
畜牧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牧兽医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责任与义务
要点一
养殖者责任
绵羊痘的防治是养殖者的责任,他们应当按照相关法 规和技术规范,做好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
要点二
政府部门义务
政府畜牧兽医部门应当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及时采 取措施控制疫情,为养殖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 养羊技术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 养羊技术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养羊技术绵羊痘也叫做绵羊天花,是感染绵羊痘病毒所致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可达100%,妊娠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检疫人员在屠宰检疫时必须按照宰前、宰后检疫程序操作,方可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发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1、宰前检疫群体检疫。

根据羊群的产地、种类以及入场时间来分批分圈,然后进行检查。

首先对羊群进行静态检查,即检疫员进入到圈舍内,在不会影响羊群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如立卧姿势、反刍、呼吸以及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等状态,并观察看是否存在流涎、气喘、咳嗽等症状。

接着要对羊群进行动态检查,即在轰赶圈内羊群或者卸载后驱赶到饲养圈内的过程中,对机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走动困难、步态不稳等情况。

最后是对羊群进行状态检查,即在采食过程中,观察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贪饮、少食或者停食等症状,还要观察粪尿颜色、气味、形态存在异常。

个体检疫。

通过群体检疫将弱羊以及疑似病羊隔离,然后逐只进行个体检疫。

主要采取视诊、触诊以及听诊等方式,如有需要还可采取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检查被毛、皮肤,观察被毛是否光滑、平顺或者杂乱不整、发生脱落等,皮肤是否存在红肿、瘢痕、溃烂等。

检查五官,即观察眼和结膜是否存在潮红、苍白、黄疸、发绀、肿胀、溃疡、出血以及结节等症状;鼻镜湿润、光滑与否,鼻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分泌物,鼻黏膜是否发生肿胀、破溃;口腔是否散发异味,口腔以及舌黏膜是否发生肿胀、破溃等。

疫病症状。

发病初期,羊群中只有少数羊出现发病,接着快速蔓延至全群。

病羊的主要特征是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脉搏、呼吸加快,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者完全废绝,往往呈俯卧状。

眼结膜肿胀、潮红,有黏性鼻液从鼻孑L流出,症状较严重时会在眼角处堆积有乳白色的脓样分泌物,羞明流泪,角膜变得混浊,视力下降,有浆液性、黏液性和脓性鼻液流出,部分甚至在唇部也出现水泡,严重时唇上的水泡会发生溃烂,出现上述症状经过1一4天就会在机体少毛或者无毛处开始出现圆形的红色斑点,如上下唇、眼睑、鼻孔、胸腹部、尾根部、外阴部、乳房以及周围等;部分已经形成如同黄豆或者蚕豆大小的丘疹,用手指按压褪色,且触感较硬。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点是发热、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和溃疡。

羊痘病毒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染性。

在流行病学实验室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羊痘病的诊断和防控。

实验室诊断:1. 病毒分离:流行病学实验室中可以对患有疑似羊痘病的羊体内组织进行取样,并进行病毒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

通过病毒分离,可以明确疾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而不是其他病原体。

2. 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可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病毒在患羊体内的存在。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确定疾病的诊断,并且对不同病毒株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3. 分子生物学方法:羊痘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DNA,在样本中放大并检测病毒的存在。

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羊痘病。

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对于未感染的羊群,可以通过注射羊痘疫苗来预防羊痘病的发生。

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羊只免受病毒感染。

2. 动物隔离:在发生羊痘病的地区,患有病毒感染症状的羊只应迅速隔离,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3. 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畜舍和周边环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羊痘病的传播。

4. 及时报告:一旦发现羊只出现疑似羊痘病症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流行病学实验室在羊痘病的诊断和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室诊断,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疫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对于未感染的羊只,可通过疫苗接种等方法进行预防,进一步控制病毒的传播。

羊痘的流行特点 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 养羊技术

羊痘的流行特点 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 养羊技术

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养羊技术羊痘是羊感染一种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也发生羊痘。

羊痘是畜禽痘病中症状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羊痘病毒而导致。

主要特征是在病羊少毛或者无毛的皮肤以及黏膜上形成特征性的痘疹。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1、流行特点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冬末春初季节发病率较高。

开始是通常只有少数羊发病,然后逐渐扩散至全群。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羊、恢复期的病羊以及病死羊尸体,尤其是处于痘疹成熟期、结痂期和以及脱痂期具有更强的传染力。

病羊可经由痘疹渗出液、脓汁、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的痘痂以及上皮细胞排出病毒,并不断传播。

病毒不仅能够经由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也能够经由皮肤和黏膜损伤侵入机体。

羊场引进了体表带病毒或者处于潜伏期的羊,或者与带毒或者发病的羊混群放牧,或者之前发生该病后没有完全将病原杀灭就再次引进下批不具有免疫力的羊等,都会导致羊群突然出现发病。

所有接触病羊及其污染物的器具、土壤、垫草、饲料、饮水、栅栏、车辆、人,排出的粪便、皮毛产品以及体外寄生虫等,都可作为该病的传染媒介。

一般来说,羔羊最容易感染该病,且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情况下,该病具有大约1周的潜伏期,有时能够达到2周。

病程初期只有少数羊出现发病,之后扩散至全群。

病羊典型症状是初期体温急剧升高,且达到42℃时持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黏膜潮红,早期流出清液,后期流出脓液,呼吸急促,脉搏加速,持续寒颤。

发病经过4天,先是形成痘疹,之后出现红斑,再经过1~2天会形成丘疹,在皮肤表面突出,后期逐渐扩大,呈淡红色,并形成隆起的球状结节。

再经过2~3天,随着内容物的持续增加,结节会形成水疱。

病程后期,会呈脐状,中间存在凹陷。

在发生以上变化的过程中,病羊体温有所降低,水疱发生化脓。

如果病羊没有出现并发感染,几天内脓疱就会干瘪,最终变成痂块后脱落,形成灰褐色的瘢痕,并逐渐康复,病程一般可持续2~3周左右。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与预防措施一、引言羊梭菌感染,又称羊痘,是由羊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对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明显,预防措施得当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梭菌感染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二、羊梭菌感染的症状1. 发病初期:病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可达41-42℃,呼吸加快,心跳加速。

2. 皮肤症状:发病1-2天后,病羊皮肤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形成水疱。

水疱破溃后,流出黄色液体,形成溃疡。

随后,溃疡逐渐结痂,痂皮脱落。

3. 肺炎症状:部分病羊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肺炎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

4. 消化道症状:病羊可能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有时带有黏液和血液。

5. 全身症状:病羊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三、羊梭菌感染的预防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避免拥挤,降低饲养密度。

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羊只抵抗力。

2. 定期消毒:定期对羊舍、用具、饲料等进行消毒,可用10%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剂。

3. 免疫接种:对健康羊只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只的特异性免疫力。

目前市售的羊痘疫苗有单价苗和联苗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4. 隔离观察:新引进的羊只需隔离观察21天,确认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

5. 及时处理病羊:发现病羊后,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对病死羊只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6. 健康监测: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疑似病羊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采取相应措施。

7. 避免交叉感染:羊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饲养员、兽医等工作人员进入羊舍时,需更换工作服、鞋帽,并做好消毒工作。

8.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羊梭菌感染的认识,加强疫病防控意识。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四、结语羊梭菌感染对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了解其症状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羊痘及其防治

羊痘及其防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4 年
3 O 卷
第1 1 期
疫 病 防 控
羊 痘 及 其 防治
贡 保 当知 南 交 加
7 4 7 1 0 0 ) ( 甘肃 省甘南藏族 自治州夏 河县牙利吉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甘肃甘南
羊 痘 对夏 河 县 养羊 业危 害极 大 ,所 以 ,夏 河 县连 年 开展 该 病 经2— 5 d 变成 脓泡 ,中央 可有 脐 凹 ,体 温再 次 上升 ,一 般 持续 2 d
接触 性传 染病 ,具有 典型 病理 过程 。 ( 3)加强 饲 养 管 理 ,搞 好 围 内卫 生 。 未 发生 羊 痘 的地 方 , 给健 康羊 注 射 羊痘 弱毒 疫 苗 ,建 立 免疫 带 。 已发 生羊 痘 的地 区 ,
2 病 因分 析
① 疫点 出现后 未 能 适 时报 告 或通 报 ,也 未 进行 封 闭 隔离 ,让 要 严 加 封 锁 ,隔离 病 羊 ,进 行 治 疗 。病 死 羊 尸体 必 须 无 害 化 处 病 羊 自由活 动或 将 病羊 随 意 出售 。② 未 将 羊痘 列 为产 地 、市 场 和 理 。病 羊 圈舍 及 护 理用 具 要 3 %来 苏 尔 或 3 %石 碳 酸 消 毒 ,把 疫情 流 通环 节 上 的主 要 检疫 或免 疫 对 象 ,病 羊或 带 毒 羊任 意 流动 ,甚 控 制 在最 小 范 围 内。羊 痘 流行 地 区应 严 格 限制 运 出羊 只及 各 种畜
的 计划 免 疫 ,疫 情 有所 缓解 ,虽 然采 取 了综 合 防 控措 施 ,仍 然 呈 左 右 。最 后 脓 泡变 干成 黑 褐 色 的痴 皮而 自愈 。有 的病 羊 还会 出现 现 散发 状态 ,给养羊 业带 来很 大 的经 济损 失 。 腿 瘸 、眼 瞎 、咳嗽 、拉稀 等 症状 。

绵羊痘疹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绵羊痘疹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绵羊痘疹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绵羊痘疹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危害养羊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接触病羊及圈舍用具,空气飞沫感染,传染途径如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等。

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
绵羊痘疹的临床症状
潜育期一般为6~8天,初期只有单独的羊发病,然后逐渐扩展到全组,患病的羊体温41-42℃上升,无精打采,食欲减退,出现流泪、鼻涕,2~3天出现粉刺,皮肤表面为红硬结节,3天后出现水泡,数日后干燥伞发生部位从头部、眼、嘴、鼻端、躯干、四肢内侧,乳房部、外阴部致全身。

绵羊痘疹的治疗措施
1、发现病例立即隔离,严格消毒,防止病原扩散。

2.皮肤粘膜痤疮可用0.1%高锰酸钾灭菌,再涂抹甲基紫溶液或碘甘油。

3、继发感染的:取青霉素80-16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用水10-20毫升、聚肌胞4-10毫升、扑尔敏4-1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用5-7天。

4、中药:双花60克、连翘60克、生石膏100克、地丁60克、黄芩60克、苦参100克、板蓝根100克、元参100克、地肤子100克、大黄60克、大贝60克、蝉蜕50克、共研细末,每次每只分别3-10克拌料喂,每日两次。

5、有条件的可用免疫血清皮下注射一次。

以上就是度对绵羊痘疹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的介绍,除了治疗之外,还要注意绵羊痘疹的预防,引进羊只必须经过严格检疫,不购疫区羊只,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每年坚持一次羊痘疫苗注射免疫计划。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绵羊痘是一种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潜伏期7-21天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绵羊或接触患病动物排出的体液和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

绵羊痘主要表现为皮肤感染,病变表现为水疱和痂皮结构,通常在2-4周后自行消退。

绵羊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虽然对动物的影响较小,但对人的危害较大,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将讨论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诊断:
1.临床表现
绵羊痘病毒感染后,动物体表出现病变,首先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水泡,后期出现痂皮,治疗后症状逐渐消退。

2.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确定病原体的存在,采用PCR扩增方法从刮取物或水泡液中检测病原体,确定绵羊痘病毒为引发皮肤病变的病原体。

预防和治疗:
1.切断传播途径
在传染源集中的地方,防止动物随意乱跑,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动物要分开圈舍,以防传播和交叉感染。

2.动物管理
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注重卫生和抗菌消毒。

全面检查所有动物的健康状况,若有患病动物及时实行隔离和治疗,并及时通报疫情有关部门。

动物在非疫区时,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增强防疫能力。

3.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绵羊痘,应及时实行隔离和治疗,采用抗生素、消炎药物等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同时可以采用热敷、保湿和休息的方法加强病情控制。

总之,绵羊痘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从预防入手,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动物管理,提高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等,对已经出现的疫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并通报有关部门,避免疫情扩散,切实保障人畜健康。

绵羊痘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

绵羊痘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

2023年第09期作者简介:秦伟(1986~),女,本科,山东临朐人,助理兽医师。

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09.0301发病原理绵羊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的科山羊痘病毒。

病毒外观呈砖形或纺锤状,其中的黏膜主要包含着宿主细胞的增殖成分以及某些特殊类别的蛋白物质。

该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对冷及干燥性具有十分强的抵抗力,例如在20m i n 内将温度升至55℃以上或在1d 内将温度持续保持在37℃左右即可完全杀死病毒,在零度以上最少可以保存一个月。

将该病毒置于pH 3的条件下,可以逐渐使其失去传染性。

强光或紫外线照射可将其彻底灭活。

用0.5%的福尔马林、3%的石炭酸、0.01%的碘溶液、3%的强硫酸或强盐酸可使其彻底失去感染力。

2流行特征本病主要经由动物的呼吸道传播,损害动物的皮肤或身体黏膜组织,动物的皮肤或身体黏膜组织也可成为主要传播的途径。

与患病绵羊接触过的各类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各类绵羊极易感染,其中以细毛绵羊最易感染。

本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气候较为寒冷的季节,饲养人员不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或使病情更为严重。

3临床表现病初患畜会有痘疹、丘疹、荨麻疹等症状,呈现出一种圆形,表面微微红色,突出状,四周较为整齐,并伴随有水肿、水泡、流脓、结痂等不同症状。

颜色此时也由微红逐渐变为深红色、紫红色,严重时还会出现血痘,并逐渐蔓延至全身等临床表现。

痘疹、丘疹、荨麻疹的发展过程缓慢,呈现的红色不明显,只是手摸较硬的小痘疹、丘疹、荨麻疹等,患病绵羊一般不会蔓延至全身。

仔细翻开绵羊的羊毛,可发现绵羊皮肤上有痘疹、丘疹、荨麻疹掉落的伤疤。

4疾病变化该此病会损害绵羊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影响正常功能,在这些消化道和呼吸道器官中可以明显看到大小不同的结痂、结节、痘疹、丘疹、荨麻疹以及常见的溃疡溃烂等状况,情况较为严重时还可发现部分绵羊的脏器系统器官表面出现一些白色的斑状物。

羊痘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痘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姜 卓(大连市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600)羊痘又被称为“羊出花”“羊天花”等,是一类人畜共患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包含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两种。

该病具有广泛传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可感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羊只,且羊只对痘病毒的易感性与性别无关。

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一旦暴发将面临严重死亡,因此一经发现应严格进行封锁、隔离、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1 流行特点羊痘病在全年内均可发生,不受季节影响,特别是在春冬时期羊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应激因素多,抗病能力弱,更容易发病。

年龄越大的羊只对该病毒的抵抗力越高,死亡率较低,妊娠期母羊感染后表现为流产或产出死胎,哺乳期母羊表现为产奶量下降。

羊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羊,通过呼吸道和损伤的粘膜组织感染,主要存在病羊的脓包和丘疹组织中,破裂后可以污染饲草料、垫料、水源以及周围环境,传染性极强。

研究表明,一旦在羊群中发现且没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封锁隔离,将造成整个羊群全部感染,该病在发生过羊痘病的地区常呈周期性发病,在新疫区则为暴发性流行。

2 临床症状羊群在感染绵羊痘病毒后,会经过6~8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患病羊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随后进入临床发病期,体温升高至41~42℃,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并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整个患病过程分为4个时期,即感染前期、发痘期、化脓期和结痂期。

2.1 感染前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鼻子有鼻液,眼角有泪痕且眼结膜潮红.2.2 发痘期首先在羊毛较少的部位(眼圈、鼻子、嘴等)出现痘疱疹,后逐步发展到全身。

2.3 化脓期痘疱疹的中心位置变红,出现丘疹和白顶脓泡,部分脓泡会有脓液渗出,伴随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体征。

2.4 结痂期脓泡破裂后开始结痂,由原来的棕红色逐渐转变成黄棕色,脱落后留下红斑,红斑逐渐变浅后退去。

3 鉴别诊断羊痘病的初步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需确诊应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采用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绵羊痘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

绵羊痘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

绵羊痘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1 发病原理绵羊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的科山羊痘病毒。

病毒外观呈砖形或纺锤状,其中的黏膜主要包含着宿主细胞的增殖成分以及某些特殊类别的蛋白物质。

该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对冷及干燥性具有十分强的抵抗力,例如在20 min 内将温度升至55 ℃以上或在1 d 内将温度持续保持在37 ℃左右即可完全杀死病毒,在零度以上最少可以保存一个月。

将该病毒置于pH3 的条件下,可以逐渐使其失去传染性。

强光或紫外线照射可将其彻底灭活。

用0.5%的福尔马林、3%的石炭酸、0.01%的碘溶液、3%的强硫酸或强盐酸可使其彻底失去感染力。

2 流行特征本病主要经由动物的呼吸道传播,损害动物的皮肤或身体黏膜组织,动物的皮肤或身体黏膜组织也可成为主要传播的途径。

与患病绵羊接触过的各类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各类绵羊极易感染,其中以细毛绵羊最易感染。

本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气候较为寒冷的季节,饲养人员不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或使病情更为严重。

3 临床表现病初患畜会有痘疹、丘疹、荨麻疹等症状,呈现出一种圆形,表面微微红色,突出状,四周较为整齐,并伴随有水肿、水泡、流脓、结痂等不同症状。

颜色此时也由微红逐渐变为深红色、紫红色,严重时还会出现血痘,并逐渐蔓延至全身等临床表现。

痘疹、丘疹、荨麻疹的发展过程缓慢,呈现的红色不明显,只是手摸较硬的小痘疹、丘疹、荨麻疹等,患病绵羊一般不会蔓延至全身。

仔细翻开绵羊的羊毛,可发现绵羊皮肤上有痘疹、丘疹、荨麻疹掉落的伤疤。

4 疾病变化该此病会损害绵羊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影响正常功能,在这些消化道和呼吸道器官中可以明显看到大小不同的结痂、结节、痘疹、丘疹、荨麻疹以及常见的溃疡溃烂等状况,情况较为严重时还可发现部分绵羊的脏器系统器官表面出现一些白色的斑状物。

5 诊治5.1 初步诊断可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羊的临床发病过程及症状表现、病理解剖特征等,进行初步诊断;还要与荨麻疹、丘疹、病毒性湿疹等相似症状的不同疾病进行鉴别。

绵羊痘的检疫与防控

绵羊痘的检疫与防控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防控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热性传染病,在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和严重,患羊最具典型病理特征是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形成特异的痘疹。

本病传播速度快,感染面广,且有较高死亡率,经常引起羊场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对羔羊的危害相比成羊较为严重,对妊娠母羊可造成大批流产甚至丧失生产性能,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可缓解病情,可定期接种羊痘疫苗进行积极预防。

1流行病学绵羊痘发生于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和北非国家,流行时间长且范围广。

近些年欧洲一些国家采取强制净化手段,本病已经消灭,但在欧洲的东南部则尚有地方性流行,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吉林省等许多地区均有发生。

引起绵羊出现痘病的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

病毒粒子相较于其他动物痘病毒略显稍小且细长,性状基本相同。

病毒粒子具有囊膜,能在易感动物的上皮组织和睾丸内进行培养繁殖,也可在发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细胞、猪肾细胞、兔肾细胞中繁殖。

痘病毒繁殖时,可在受感染的细胞浆内形成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大小约5~10μm,包涵体内有许多小颗粒,即原体小体,也就是病毒抗原。

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20min或37℃24h均可使病毒灭活。

对寒冷及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个月,常用消毒剂如0.5%福尔马林、0.01%碘溶液等可在数分钟内使其灭活。

因绵羊痘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传播非常迅速,所以自然状态下,羊群中有一只发病,很快即能在全群其他羊只身上发现同样病灶,如不采取及时隔离治疗,死亡率较高,特别是羔羊和老弱孕产母羊。

所有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均易感染,但从易感性和病发程度上分析,细毛羊较粗毛羊易感,病情严重;羔羊较成年羊体质偏弱,羊群中一旦流行痘病,羔羊首先出现病症,而且病情较重,总体上看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

因此导致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存在较大差异,如成年羊的病死率为20%~50%,羔羊的病死率可高达80%~100%。

绵羊痘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

绵羊痘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

或投与磺胺制剂袁对控制合并症有一定效果遥
预防用血清的剂量为羔羊皮下注射 10耀 20m L袁 成年羊
为 20耀 50m L遥 治疗剂量为预防剂量的二倍遥
现在常用疫苗为羊痘氢氧化铝甲醛疫苗袁可以应用于成
年羊尧羔羊尧怀孕母羊和瘦弱羊袁成年羊皮下接种 5m L袁羔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m L袁接种第 6 天部分羊只可得到免疫力袁第 10 天均可获得
草食动物
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袁呈流 行性遥 其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遥 病羊的 死亡率很高袁常引起妊娠母羊流产袁多数绵羊在发病后即丧 失生产力袁使养羊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遥 1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较长袁一般是 4耀 12d袁个别的可长达 16d曰人工感染的潜伏期短袁一般是 2耀 6d袁平均为 3耀 4d遥 本病 典型的发痘过程可分 4 个阶段遥
155923 D O I:10援3969/J.IS S N 援1671-6027援2019援03.051


痘 奏黑

的 江
省 集
临 贤
县 二


床 农



表 牧

长 山

现 黑
与 龙
江 集
防 贤
治 揍 方

鉴别诊断院 痘疹在形成脓疱或
痂皮以后袁容易与丘疹性湿疹尧螨病
和绵羊脓疱性口炎混淆袁 应注意区
别遥
4 防治方法
目前对绵羊痘还没有特效疗法袁化学药品或抗生素均无
疗效遥 用抗绵羊痘高度免疫血清治疗袁也仅能在发病初期有
极微的疗效遥 因此袁当发现本病时袁应将病羊隔离袁注意护理袁
加强饲养管理袁使羊舍干燥袁通风良好遥 在病羊发高热和发痘

羊痘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

羊痘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

羊痘的综合防治措施绵羊痘(Sheeppox)和山羊痘(Goat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羊痘的临床症状与诊断羊痘,俗名羊天花,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旦羊群感染本病,放牧人员应高度重视,立即采取防控措施,严防扩散给周边羊群和饲养工人。

病因病原体为病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季多发,传染很快。

潜伏期6天~8天,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成为传播媒介,病羊痊愈后能获得终生免疫。

临床症状病羊最初精神沉郁,体温明显增高,可达41℃~42℃,食欲减退或废绝。

结膜肿胀潮红,流泪,流黏性鼻液,2天~3天后出现本病典型症状,即在羊体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诊,如: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内侧、乳房、阴唇、阴囊、包皮及尾内无毛处。

病羊眼结膜潮红,流浆性或脓性鼻液,呼吸快,体温高,精神委靡,食欲减少。

羊痘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约为1%~2%,对羊羔危害严重,死亡率达20%~50%。

诊断羊痘很好确诊,根据临床症状如:毛稀处、乳房、四肢内侧、阴唇、包皮、尾部发生丘疹、水泡、脓疮、或干痂等病变。

可考虑是“羊痘”。

要特别注意与“口蹄疫”相区别。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

严禁从疫区购买羊只及羊肉、羊毛、羊皮等产品。

发生疫情时,一定要划区封锁,隔离消毒。

二、羊痘的防治每年定期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山羊可用山羊痘细胞化弱毒冻干疫苗,大、小羊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免疫期为一年。

1. 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

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

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

病初可注射免疫血清,体重大者应多加注射,但血清较贵,不太划算,故宜用于贵重的种羊和幼羔。

羊痘的防控技术

羊痘的防控技术

羊痘的防控技术*导读:国内异地引种时,应从非疫区引进,并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

调运前隔离21天,并在调运前15天至4个月进行过免疫。

……绵羊痘(Sheep pox)和山羊痘(Goat 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流行特点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

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二、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1 天。

典型病例:病羊体温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泡,严重的可形成脓胞。

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非典型病例:一过型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三、病理变化咽喉、气管、肺、胃等部位有特征性痘疹,严重的可形成溃疡和出血性炎症。

四、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病羊,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疫情处理(一)、发现或接到疑似疫情报告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

对疑似病羊及同群羊应立即采取隔离、限制移动等防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羊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疫及防控措施
作者:陈永军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2期
摘要:在家畜痘病中,绵羊痘是最严重的一种,是由于感染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存在特异的痘疹。

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可快速传播,大面积流行。

该病会导致病羊采食减少,膘情较差,饲养成本增加,妊娠母羊容易发生流产,影响养羊效益,应加强检疫和防控。

关键词:绵羊痘;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宰后剖检;疫情处理;对症治疗;饲养管理;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S858. 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2-0105-01
1 流行病学
绵羊痘是全世界养羊国家都能够发生的一种疾病,在羊群中会从少到多不断扩散。

自然感染时,只有绵羊会感染发病,其中细毛羊的易感性要高于粗毛羊。

发生比较严重的疫情时,羔羊非常敏感,且发病率高,症状也相对较重。

不同羊个体具有不同的抵抗力,具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病羊和带毒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由呼吸道传播、感染。

另外,饲养人员、垫料、草料、用具等都是该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该病在产羔季节最容易发生,且羔羊期的死亡率最高,妊娠期母羊通常会发生流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来说,通常在冬末春初容易发病,且气候寒冷、缺乏饲料、管理不当、营养不足,都能够诱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具有6~8天的潜伏期,病羊表现出体温升高,呼吸即可,脉搏增数,结膜潮红、肿胀,有黏液性鼻液流出,经过l—4天开始出现痘疹,这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通常是在毛少或者无毛部位出现痘疹,如眼睑、鼻部、嘴唇、腋下、尾根、乳房以及母羊阴唇、公羊阴鞘等处。

开始时是红斑,经过1-2天变成球状丘疹,在皮肤表面突出,用手指按压能够褪色,并逐渐变成水疱,里面存在黄色的清亮液体,且中央往往会发生下陷,如同脐状。

水疱在2~3天之后会变成脓疱,如果没有出现继发感染,会在几天内不断干燥形成棕色痂皮,其下面会生长新的上皮组织,并逐渐愈合,病程一般持续2—3周。

部分病羊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或者
经过,例如,“顿挫型绵羊痘”只会使病羊出现体温升高和黏膜卡他症状,不会形成或者只形成少量痘疹,或者形成硬结状的痘疹,且经过几天就会逐渐干燥,并发生脱落,无法形成水疱和脓疱,也叫做“石痘”;还有一种会导致病羊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痘疱内发生出血,脓疱彼此融合形成大的脓疱,或者伴有皮肤坏死,甚至出现坏疽,形成溃疡,这类病羊往往会由于发生败血症或者脓毒败血症而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20%—50%。

3 宰后剖检
典型病变是病死羊的咽喉、肺脏、气管以及第四胃等处出现痘疹。

在嘴唇、胃肠、食道等黏膜上出现不同大小的痘疹,呈灰白色的扁平状,其中部分表面会发生破溃而出现糜烂以及形成溃疡,尤其是唇黏膜和胃黏膜表面病变更加明显。

但气管黏膜以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肾脏、心脏等黏膜或者包膜下,会形成灰白色的半球形或者扁平状结节,特别是肺脏发生的病变类似于腺瘤,通常是在肺脏表面发生,切面质地均匀,性状相同,但质地坚硬,且数量不同。

有时在这类病灶的周围存在充血和水肿等。

4 防控措施
疫情处理。

病羊要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病羊出户或者出村,不允许上市交易,避免病羊流出。

同时,要对羊舍进行整体消毒,并将疑似污染物(如羊粪、垫料等)清理干净,且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

病羊污染的水槽、用具以及其他污染物,常进行暴晒或者喷洒2.5%氢氧化钠进行消毒,还要注意对棚舍外部环境进行喷洒消毒。

如果病羊症状严重或者发生发生死亡,要及时进行扑杀、深埋,严格采取无害化处理。

对症治疗。

病羊症状较轻时,可采取对症用抗菌消炎药的方式治疗。

例如,每只病羊可肌肉注射320万IU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l周,或者直到康复。

病羊症状较重时,可破溃的表皮使用消毒碘进行严格消毒,接着在破溃的溃疡面上喷洒冰硼散,连续使用3~4天,直到溃疡面结痂。

同时,还要采取治疗,如果发生心衰时可配合使用毒毛旋花子甙,能够减轻心衰症状。

加强饲养管理。

羊舍要选择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建设,经常清扫,确保环境卫生良好。

定期进行消毒,通常使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喷洒污染的场地,经过10~15 min即可杀死病毒,也可使用10%的苛性钠溶液,经过30 min也能够将病毒杀灭。

在圈门等羊频繁出入的地方,要铺垫2—3 cm厚的生石灰。

羊要加强保暖,且确保每只羊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春冬季节,要注意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并适当进行补饲,确保羊摄取全面营养,提高机体抵御寒冷以及抗病力。

预防接种。

羊群每年定期接种绵羊痘活疫苗,也就是羊痘鸡胚化弱毒羊体反应活疫苗,羔羊、成年绵羊、瘦弱羊以及妊娠母羊都可使用,且山羊也可使用。

羊一般在接种4-6天会形成良好的免疫力,能够持续1年保护。

注射剂量要按照说明书使用,一般不同大小的绵羊都可在股内侧或者尾内侧皮内注射o.5 mL。

小于3月龄的哺乳羔羊,可在断乳后进行1次加强免疫。

注射疫苗后,一般经过5~8天即可在注射部位出现豌豆大小至核桃大小的硬结肿胀,但经过l—2周就会消失。

由于该疫苗是一种活苗,要注意避免受热和散毒,余下的疫苗以及空瓶禁止随意丢弃,必须进行加热或者消毒灭菌才能够扔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