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发展观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观
3
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要注重矛盾的平衡和稳定,确保社会稳定 和和谐。
总结和展望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它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指导我们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唯物辩证法强调 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唯物辩证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启示
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 的辩证规律,指导我们对历史进 行科学研究和评价。
生物进化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生物进化是矛盾 和斗争的结果,促进了生物界的 多样性和适应能力。
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是矛盾的结果,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为社会主义革 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源自唯物辩证法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唯物辩证法强调 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唯物辩证法着重 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民群 众分配不公的问题。
1 矛盾统一法则
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这些矛盾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得到解决,推动事物的发展。
2 质量互变定律
事物的质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生质变。
3 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但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的优点,形成更高级 的事物。
唯物辩证法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科技进步是由 矛盾推动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
唯物辩证法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
科学技术创新
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注重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推动科 技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思考
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思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开始阶段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强调人民利益至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那么,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了辩证法思维呢?下面就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角度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思考。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
辩证法思维强调事物的全面性和多元性,不同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能片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能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以及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辩证法思维重视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均衡与协调。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比如,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发达地区而忽视欠发达地区,不能只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不能只顾及少数群体而忽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
只有实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发展。
辩证法思维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并且要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长远规划和资源保护,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牺牲未来的发展空间。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思考不仅指导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思考是一种高度综合和统筹兼顾的思维方式,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我们按照辩证法的原则来统筹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概述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概述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包含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论,用于解释世界的本质和现象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强调变化、发展和矛盾的存在,它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它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唯物辩证法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充分地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强调矛盾和对立的存在。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产生矛盾和冲突。
唯物辩证法认识到矛盾和冲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和冲突就没有发展。
通过对矛盾和冲突的理解和解决,可以推动事物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转化。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指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矛盾和冲突,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注重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通过量的积累和积聚而发生质变,并达到新的阶段和状态。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强调,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充分地积累和积聚,通过渐进的改变和升级达到质变的结果。
只有正确地把握和利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世界具有客观规律和客观规律性。
它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规律性进行的,不是任意的、偶然的。
唯物辩证法认识到,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受到客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的制约和驱动。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认为,只有正确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第五,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强调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预测。
它认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趋势和方向,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来揭示和预测。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思维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旨在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层次内涵。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是辩证法思想的核心理念,下面就进行详细阐述。
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1.辩证法强调唯物主义精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源于唯物主义的思想精神,即关注事物的实质和本质,注重从物质世界出发,研究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本质特征,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主义是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重要源泉。
2.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辩证法强调批判性思维和革命性思维,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
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是思维的局限,无法真正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容易陷入表象和片面的认识之中。
辩证法要求我们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并不断深化和拓展认识。
3.强调综合和全面性思维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强调综合和全面性思维,即将客观事物所有方面和层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分析。
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4.注重实践和变革辩证法的思想强调实践和变革的过程。
只有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并不断革新和变革实践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才能不断地提高认识和思想水平。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方法论1.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强调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归纳即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共性的规律和特点,而演绎则是从一般规律推演具体事物。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认识过程。
2.阶段性思考和分析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强调阶段性思考和分析。
即把事物的发展过程看做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思考和分析,以此来得出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结论。
3.对立统一的思维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强调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
即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统一的。
只有通过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4.辩证逻辑的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强调辩证逻辑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发展的实质发展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
整个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由无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认识永远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要不断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战胜(代替)旧事物。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二、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是指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本身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最终会走向灭亡;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新成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道路是曲折的,是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旧事物总会顽强的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需要有一个过程。
要求: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要有走曲折的路的思想准备,接受挫折与考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译文: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
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
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
辩证法及唯物史观总结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重视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四、辩证法的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原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它强调对事物和现象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包括对矛盾的认识、变化的认识和发展的认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有所体现:
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指的是对现实和现存制度的批判,追求社会的革命和进步。
它鼓励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性思考,揭示社会矛盾和不公正,追求社会变革和改善。
这种批判精神要求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对现状进行变革的思考和行动。
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创新意识强调对新事物和新思维的接受和探索。
它鼓励人们开拓思维,超越传统观念和既定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创新意识强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尝试新的观点和方法,并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相辅相成。
革命批判精神为创新提供了动力和动因,而创新意识则为革命批判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路径。
二者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实践中,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社会变革、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
通过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思维,人们可以超越旧有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展开全文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因:
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理解,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的原理及方法论(或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或矛盾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要记得这三种情形)〖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浙江省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第二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创新意识教案
第二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创新意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津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以判断题、选择题、综合题形式考查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道路与趋势、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以判断题、选择题形式考查创新的有关知识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bc3.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辩证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c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准确理解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发展代表着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趋势。
从方向上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而发展只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绝不是事物简单的数量增减和位置变动。
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以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都是不科学的。
考向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1.(2017·11月浙江选考)借助导航、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自行车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再度风靡城市,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
这表明( )①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新事物②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形式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体现了②④;①说法过于绝对;③与题意不符。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我竭力告诫自己要蔑视权威,命运却 使我成了权威。 ——爱因斯坦 他深恶痛绝那些僵硬的训导者,他用 新方式感知旧事物而重建新世界,向因袭 的智慧提出了深透的挑战。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高中 生应该如何实现自我升华、自我 更新?
知识整理篇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方法论)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 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破)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 新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辩证的思维观 念,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意识的哲 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
现代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哪些影响呢?
虽然马路越造越宽 堵车依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擦擦撞撞精彩让我烦心 停不到车会心疼汽油钱……
——摘自上海世博会汽车馆
消极因素
我们常说,不破不立。“破”和“立”有什么 关系? “破”和“立”是一种对立的统一。破是 手段、途径,立是目的。没有破就没有质变, 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立是在 破的基础上的立,是不能离开破的立,它是对 “破”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 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知识总结篇
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 ①辩证法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 的同时存在着否定;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 灭亡的理解; • ②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 方面去理解的; •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知识整理篇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⑴肯定的同时即包含着否定 ⑵一切都是暂时的 ⑶不崇拜任何东西,辨证法的本 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观点 唯 物 辩 证 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总 特 征
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实质和核心) 根本要求 ——创新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观点 根本分歧
联系 唯物 的 辩证法 观点
形而 上学 孤立 的 观点
发展 的 观点
静止 的 观点
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 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辩证法: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发展。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 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 俱进。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 认识论: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5.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A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F 墨守成规 B 滴水石穿 C 物极必反 D 刻舟求剑 E 断章取义
G 失败乃成功之母
H 统筹兼顾
I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J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答案:
ADEFJ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一分为二
全面 的 观点
片面 的 观点
承 认 矛盾
否 认 矛盾
是否承 认矛盾, 是否承 认事物 的内部 矛盾是 事物发 展的源 泉。
1、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 里记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 新。”《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 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①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②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促进民族进步 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④要坚持制度创新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它的核心原理是辩证思维,即针对事物的矛盾,从对立面中发现新的发展方向。
在革命批判精神方面,辩证法认为革命和批判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批判旧的制度和思想观念,才能实现革命的进步。
以下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的拓展:
1. 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
在革命批判中,我们需要对旧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其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才能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2.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革命批判中,我们需要把握社会矛盾的本质,从中找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进而推动社会革命的进行。
3. 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在革命批判中,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推进社会革命的进行,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
4. 辩证法强调历史的必然性。
在革命批判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为社会革命提供理论支持。
总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提供了一种全面深入的思考方式,为社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需要充分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国家间 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需 要运用辩证法分析国家间的相互
影响和作用。
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 处理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
序。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 辩证法将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 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
应对
需要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合理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以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辩证法发展观的未来展望
05
人工智能与辩证法的结合
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辩证法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视 角,有助于深化对辩证法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02
辩证法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哲学基础和指导,帮助解决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道德和价值问题,促进人工智 能的可持续发展。
03
人工智能与辩证法的结合将推动哲学与科学的交叉融合,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的辩证思考
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交流与碰撞,需要辩证地 看待和处理。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更加紧密,需要 运用辩证法分析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和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全球化进程中的矛 盾和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辩证法发展观的实际应用
03
社会发展的辩证分析
总结词
社会发展的辩证分析要求我们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各个方 面,既看
辩证地分析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生 态等多个方面,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同时,要 看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 福祉。
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
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辩证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事物的发展必然是辩证的、矛盾的和不断变化的。
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中存在着矛盾,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对立的统一,事物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辩证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在辩证发展观的看法中,一切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
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斗争和对立的统一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
例如,在社会中,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各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发展观还强调事物的发展具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单向发展。
通过对辩证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到矛盾与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辩证发展观的应用价值在于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矛盾关系,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辩证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事物的辩证、矛盾和发展,是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
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来探讨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 引言:我们将首先简要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正文:2.1 辩证发展观的概念和起源:我们将介绍辩证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它的起源,包括它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过程。
2.2 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我们将深入探讨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包括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等。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否定观共32页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否定观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第二讲发展观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
第二讲发展观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回答了“世界本质”的问题之后,必然会进一步探索世界存在方式的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正确理解。
矛盾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普遍状态。
事物的联系、运动、发展都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了解关于矛盾的理论,对于我们把握科学的发展观、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矛盾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普遍形式1、辩证的矛盾观(1)关于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
它是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叙述的矛盾。
辩证矛盾:指的是客观事物内部对立的因素既统一又斗争地共存在一起,它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
(2)矛盾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自身充满各种矛盾和矛盾运动。
物理、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和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根本研究对象,就是揭露各自特殊研究领域内的各种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只有善于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人才能不断发展。
矛盾作为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
(3)联系、运动、发展、系统和矛盾①联系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总体特征。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总结了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经验,他明确指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马选》3,p60)”联系(或关系):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在社会历史领域,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研究社会形态、各历史事件、人群的活动等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之间和相互之间联系的科学。
·在思维领域,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联系反映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各种知识、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科学领域,有一门新兴学科-------“科学学”。
它是把自然科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从整体上认识它的性质、作用、发展规律以及组织管理科学的原则、手段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引言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而来的。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法”,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分析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指对事物发展的看法和认识,它涉及到对历史、自然、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 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切都在流动中”和“矛盾是事物的本质”等观点,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的雏形。
然而,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唯物辩证法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萨缪尔逊的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之前,英国哲学家萨缪尔逊提出了一种唯物辩证法,他将辩证法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根据他的观点,社会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消长和斗争的推动来实现的。
他强调社会矛盾的阶级性,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3.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将唯物辩证法发展为自己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一切事物都具有物质基础。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运动和变化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阶级斗争的本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4. 当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在当代,唯物辩证法继续发展和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唯物辩证法也需要与时俱进。
当代唯物辩证法研究注重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5. 唯物辩证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唯物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还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唯物辩证法通过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
唯物辩证法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发展观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回答了“世界本质”的问题之后,必然会进一步探索世界存在方式的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正确理解。
矛盾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普遍状态。
事物的联系、运动、发展都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了解关于矛盾的理论,对于我们把握科学的发展观、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矛盾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普遍形式1、辩证的矛盾观(1)关于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
它是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叙述的矛盾。
辩证矛盾:指的是客观事物内部对立的因素既统一又斗争地共存在一起,它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
(2)矛盾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自身充满各种矛盾和矛盾运动。
物理、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和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根本研究对象,就是揭露各自特殊研究领域内的各种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只有善于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人才能不断发展。
矛盾作为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
(3)联系、运动、发展、系统和矛盾①联系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总体特征。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总结了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经验,他明确指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马选》3,p60)”联系(或关系):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在社会历史领域,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研究社会形态、各历史事件、人群的活动等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之间和相互之间联系的科学。
·在思维领域,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联系反映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各种知识、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科学领域,有一门新兴学科-------“科学学”。
它是把自然科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从整体上认识它的性质、作用、发展规律以及组织管理科学的原则、手段的科学。
②联系的几个特点: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一切联系都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联系都是多种形式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
③普遍联系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要从物质世界、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和矛盾联系出发,才能正确认识、改造世界。
④系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系统是联系的一种普遍形式。
·系统还可以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物系统和概念系统。
·系统的基本特征:一是,整体的大系统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
二是,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
三是,整体的大系统具备子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但又以子系统的功能为基础。
四是,系统总是开放的,即系统间都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人类认识史上,系统的概念由来已久。
亚里士多德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命题,表明了他已经猜到整体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机械堆积。
黑格尔说:“一个活的有机体的官能和肢体并不能仅视作那个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因为这些肢体器官只有在它们的统一体里,它们才是肢体和器官,……只有在解剖者手里,这些官能和肢体才是些单纯的机械的部分。
但在那种情况下,解剖学者所要处理的也不再是活的身体,而是尸体了。
”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关于生物有机体不是机械组合的论述,并且进一步指出它也不是化学组合,而是一种生物体的有机结合。
他指出:“无论骨、血、软骨、肌肉、纤维质等等的机械组合,或是各种元素的化学组合,都不能造成一个动物。
”(《马选》3,p536)列宁也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思想,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它们本来应当的那样。
”(《列全》38,p217)·没有联系的思想也就没有系统的思想。
黑格尔在建立他的哲学体系时,实际上也提出了一种宇宙系统论。
马克思则更明确地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加以研究。
哲学上关于联系的思想,是系统论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思想。
⑤联系、运动、发展、系统和矛盾的关系:·联系的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各方的相互作用。
·系统是事物矛盾联系的有机体系,是矛盾体系存在的方式。
·运动、发展是矛盾对立面双方斗争和转化的结果。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立的关键:是否坚持辩证的矛盾观(1)在世界存在方式问题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作为哲学名词“形而上学”一词的两个含义:第一种含义:指一种研究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它研究的对象是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
第二含义: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
但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彻底揭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
·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产生于15世纪后半期。
当时的科学正处于整理材料阶段。
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考察其特性,形成了如:天文、地理、地质、力学、生物、化学等各门研究对象不同的学科。
这种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由英国哲学家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并把它抬高到世界观的高度,就造成了当时哲学的一个特殊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如17、18世纪的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洛克、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等人的哲学)。
有时,形而上学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如中国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
但形而上学是与唯心主义有密切联系,在本质上是与唯心主义一致的。
就是说,它们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是用主观的想象去代替对事物真实面貌的认识和描述。
黑格尔第一个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
他认为辩证法就是概念思维的矛盾发展(绝对精神的矛盾发展),辩证法是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法则。
这有深刻的合理性。
但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头足倒置的,讲的是绝对精神为主体的矛盾发展,而不是客观物质世界本身的矛盾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革命实践经验,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使辩证法的含义取得了科学的形态,这是“辩证法史上”的一个飞跃。
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主要特征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同孤立的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对立。
第二,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同静止的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对立。
第三,全面的观点和方法同片面的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对立。
第四,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性。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内部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的运动是由内部矛盾运动引起的。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认为事物的运动是外部力量造成的。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内在矛盾构成的,事物的联系就是矛盾的联系,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运动推动的。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只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考察事物。
同时,也找不到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根据,只能用外力来解释。
(2)辩证法在本质上与唯物主义一致,形而上学则与唯心主义一致。
辩证法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说明事物;而形而上学则是主观随意地断定事物的联系和转化。
3、诡辩论: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形态和变种。
其实质是否认事物存在的确定性,主观随意地去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诡辩论有相对主义、折中主义、人为扭曲逻辑等多种表现形式。
诡辩论还可以表现为在逻辑上的人为扭曲,如,“四名词错误”。
·辩证法和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辩证法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说明事物的联系和转化;而诡辩论则是主观随意地说明事物的联系和转化。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始终以回答哲学基本问题为前提和基础,是从属于唯物和唯心之间斗争的。
第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从来就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出发点。
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所从属的哲学派别。
如,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三,辩证法本质上与唯物主义一致,形而上学本质上是与唯心主义一致的。
因为,辩证法是如实反映世界的本来面貌,形而上学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它。
5、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说有“两个序列”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和思维(或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世界存在的辩证性;普遍联系、充满矛盾、运动发展是世界存在的客观状态。
思维的(或主观的)辩证法是指人们关于世界存在的辨证性的主观认识,即辩证法理论。
·认识、改造世界的辩证法认识世界是过程:人们认识是过程,真理的获得和发展也是过程。
改造世界也是过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辩证发展的,人们改造自然、社会的成果和能力也是永恒发展、曲折前进、永无止境的。
三、唯物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实质.1、实质是实践活动的批判性质社会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它决定了人与外部世界在认识和改造(实践)的关系上是一种批判性的、否定性的关系。
观念形态的批判活动,是对现存的世界的存在形态进行观念上的否定、批判,并同时提出理想的形态。
实践形态的批判活动,是对现存的世界的存在形态进行实际的即实践的否定,即改造世界的现状,使之符合我们的要求。
马克思在谈到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实质时说:“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选》2,p112,人民出版社95年第二版)与辩证法相反,形而上学的本性则在于它的非批判性。
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一,不承认永恒不变的事物,主张拥有必然性的事物就会发展,而失去必然性的事物一定要灭亡。
恩格斯说:“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
”(《马选》4,p213)·如何区别事物正在发展和正在灭亡呢?黑格尔提出“现实≠现存”。
他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这是说,现在有的一切事物,只有合乎必然性、规律性的就会不断发展成为现实的东西。
虽然有些东西现在还只是萌芽,只要合乎必然性,就会成长壮大。
而失去必然性的事物则不会发展壮大,只会走向灭亡。
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得出了革命的结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该灭亡的,”指出旧社会制度灭亡的必然性。
第二,新事物必然会通过矛盾斗争合乎现实规律地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
第三,批判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在否定中有肯定,即批判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