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萁

合集下载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3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篇1孙桂香20xx、12、24本学期又匆匆而过,现将本学期学生的行为习惯总结如下总结:一、强化日常行为习惯教育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建立良好班风、学风的基础,所以这是我每学期工作的重点。

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及自控能力,常抓长教育,不断规范。

1、建立一日常规首先利用晨间谈话,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平日同学们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将其列出,把全班分成几个大组,轮流进行检查扣分,并由专人记录。

按时统计,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行为差的同学进行处罚,比如抄几篇优秀作文,倒一星期的垃圾等等。

有些同学为了免于处罚,会对自己的行为引起重视,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2、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倾听及良好的作业态度。

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只要做作业,一定要及时、书写一定要整洁。

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

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次看完德育录象,专题教育。

我总要问问同学们讲了什么事,你要注意什么,以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习惯。

3、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主意识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管理,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勤快的学生做得多,懒的同学没事做,考虑后我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班开展了行为惯养成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总结:一、从礼仪、研究、生活和节俭四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惯。

1、礼仪惯我们强调尊重长辈,听从父母的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受到长辈赠送物品时,我们要起立双手接,表示感谢。

上学或外出回家时,我们要有礼貌地问候父母和长辈,向他们说明去向。

在就餐时,我们要让长辈先就座,吃完饭后要向同桌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我们还要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健康,生病时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当有客人来访时,我们要热情周到地接待,使用礼貌用语。

在学校里,我们要尊重老师,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上课时,我们要举手回答问题,跟老师说话时要起立,进办公室前要喊“报告”。

我们也要互相帮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参加升降国旗时,我们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研究惯我们要在礼仪、研究、生活和节俭四个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研究方面,我们要课前预,中年级预要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课前要准备好研究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上课时,我们要保持端正的座姿,正确握笔。

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我们要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住重点,积极思考。

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学会先复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惯。

考试时,我们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惯在生活方面,我们要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的人。

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要快速,做利索的人。

我们要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的人。

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的人。

我们要保持卫生,早晚刷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打闹。

有秩序地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要快,守纪律。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四川省盐源县中学校龙天丽[摘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我校是一所彝族聚居县的县城中学,班主任培养是我校教学教研的重点工作,其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学生生活环境较城里孩子差,他们在学习环境上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指导与帮助。

大多数学生上了高中以后,由于知识复杂程度与难度加大,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学习十分吃力。

中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有必要。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③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学习,同时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

对形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分析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自身因素。

现在的部分中学生从小就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

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难以形成的。

其次,教师方面的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由于青少年身心都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自制能力不够,做事常不能持之以恒,需要教师经常旁敲侧击地进行跟进、督促。

由于受教育条件差的影响,现在有一部份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使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并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的指导、跟进、督促不足,是造成良好学习习惯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为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岞山中心学校成立后,我们初中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积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为本学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

为了切实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初中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后勤主任、大团委及各班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明确的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合力、三个联系”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养成教育。

一个核心,即“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两个合力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和“全校师生的合力”;三个联系是“家校联系”、“学校、社区联系”、“班主任与学科教师联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管理,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机制。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要强调持之以恒,有耐心。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行为训练工作:一是行为训练有侧重点,建立年级训练序列:初一学生刚进中学,带有新鲜感和好奇感。

训练重点是:贯彻《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认真学习、尊师守法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热爱劳动的品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如组织新生入学的行为训练,期初各年级队列训练,学习《守则和规范》,举办“查查找找”讨论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知《守则和规范》内涵,行为上用《守则和规范》要求言行。

初二学生对中学生活已基本适应,处于生理、心理变化时期,成人感、独立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自理、自立、自强,学生多数进入青春期,对异性较为关注。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为了加强学校管理,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文明惯,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本学年围绕“良好惯养成教育”主题,认真努力地进行了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教育。

现总结如下:一、规范校内行为惯,让每个人都知道“好惯”1.整洁入校。

学生进校门时,不分年级、身高,在门口整理仪表。

任何学生不得在校门口逗留或购物。

2.上下楼梯。

学生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走。

楼梯使用按照《学校关于上下楼梯的规定》执行。

3.课间活动。

学生在课间和午休时应进行健康有意义的活动,不得进行危险游戏或追逐打闹。

各班要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有意义的活动。

4.集合。

广播一响,各班应立即组织整队,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学校操场,做到静、快、齐。

无教师带领的学生不得进入学校操场。

放学后,各班也要在老师组织下,整齐有序地排队走出校园。

5.到校、离校时间。

早上7:50之前,学生不得进校。

学生到校后,除当天值日生外,都要自觉早读,不得在校内或教室内打闹或玩耍。

放学后,任何学生不得在校内逗留(辅导学生除外)。

节假日,任何学生不得到校。

6.环境卫生。

每天早晚各打扫一次卫生。

班主任要做好分工,落实到人。

要做到门窗玻璃无尘土,室内外无废纸、杂物,室内桌凳摆放整齐,凳子一律放在课桌下。

早晨,值日学生要坚持早到校,在早读课前打扫完毕。

7.入厕问题。

在厕所不拥挤打闹,做到“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随地撒尿。

二、全员参与,相互配合,让全体学生做到“好惯我能行”。

学生的良好行为惯养成不仅仅靠班主任的努力,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因此,本学年我校教师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1.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即行为惯养成周)中,带领学生认真研究《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就一直把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校一项重点来抓。

具体做法如下:1、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建立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2、遵循教育规律,展开养成教育。

(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我校以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12条习惯》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在此基础上,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

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

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

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

从领导做起,利用时间找典型的学生与之谈话,讲道理,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

浅谈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给予重点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教育中,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的现象令人担忧,教师的不重视和学生自身的忽视导致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愈演愈烈,甚至有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日常秩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因为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学校的秩序造成了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本着为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进行我们中学阶段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更高更好地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阐述首先,从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中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是确保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性教育理念。

其次,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急需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这不仅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确保教育质量,完善教育工作的关键性工作。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提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寄存于人类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将会随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的增值,而这也将会使人们受益终生。

”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们进步的阶梯,而作为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性阶段的中学学生来说,这个潜移默化的成长极为关键。

而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处于劣势,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给予这方面的教育以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学生的道德水准不断提升,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二、当前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简析我国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遍具有淳朴、热情、意志力顽强、心灵纯洁善良等优点,然而这些优点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的,有一部分学生且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正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存在着语言习惯不良的缺点,很多学生语言不规范,甚至有很多学生出口成脏,礼貌用语使用几乎没有,对于师长和同学的尊重也很不够,这就很容易激化学生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校园实践和家长参与,学生们逐渐建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总结范文:
在本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我们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生们逐渐明白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

他们学会了遵守规则、讲究礼貌、尊重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行为养成理论指导。

在校园实践中,学校组织了各种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和亲子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行为习惯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学生们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家长参与方面,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们保持密切联系,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也重视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增强了自律意识和责任心,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品德高尚的社会栋梁。

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总结3篇

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总结3篇

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总结3篇第一篇: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总结3篇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我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及社区实际出发,按照细、活、实、新的管理思路,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中,坚持全面贯彻实施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学习指导,以学促练讲规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成败。

”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从每学年一开始,我校以学习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要求做到熟记于心。

二、用制度约束,以评促练上规范。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法纪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学校制定了各项制度,依据新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重新调整和修改了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力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规范要求。

为加强制度落实,学校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查评和常规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坚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亚父中心学校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作为“校纪”、“校规”,以《文明班级评比条例》及《文明学生评比条例》的量分作为手段,进行“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评比。

尤其是对于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学,及时进行帮助分析、跟踪监督、定时检查;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或经教育暂时还难改的学生,学校领导将密切配合班主任老师进行重点教育与疏导,必要时请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

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因各种原因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文化,还要“育人”。

所以,学校要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完善制度、重管理、树立榜样、引领示范、建立科学的评比机制。

【关键词】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向前迈进,人的各种行为习惯也随之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而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在求学时期形成的。

作为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文化的历史使命,还扮演着“育人”这一重要的角色。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闭塞的山村。

而山村里由于历史原因、生活条件、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原因,因而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如穿戴不整洁、随意吐痰、肆意吸烟饮酒、乱讲粗话脏话、纪律性差、时间观念不强等。

长期与之生活的少数民族学生身上也留下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那么,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其方法如下:1.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学校是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方便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充分利用好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张贴温馨提示牌、标语等,让每位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增强意识。

2.完善制度,重日常管理完善的制度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手段之一,而严肃认真的落实更为重要,加强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才能做好。

学校要紧跟管理步伐,行政领导、值周师生、班主任、住校生管理员每天早晚检查学生寝室,督促学生整理好床单被褥,摆放整齐鞋袜毛巾及洗漱用具;勤洗勤换衣物,保持室内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教室桌椅摆放整齐,果皮纸屑放进垃圾桶里,大力提倡文明礼貌用语,杜绝学生饮酒吸烟。

管理人员要大胆管理,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加强说服教育,并按校纪班规给予处罚。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背景
良好的行为惯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
1. 培养礼貌用语:通过模拟场景和角色扮演,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包括感谢、道歉和请示等。

同时,通过示范和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2. 培养协作能力:通过分组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我们组织了一些小组项目,要求学生互相协助、分工合作,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和解决问题。

3. 培养自律意识:通过设立目标、规划研究时间和个人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我们鼓励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并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高研究效果。

4. 培养责任感:组织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深入
了解社会问题,并提醒他们对社会的责任。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
生能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效果评估
通过参与这些教育活动,初中生的行为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他们的礼貌用语使用更加得体,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也
有所增强。

同时,学生们对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展示出更加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

总结
良好的行为惯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我们组织的
教育活动,初中生在礼貌用语、协作能力、自律意识和责任感等方
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我们也意识到,要持续巩固这些良好行为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一起为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xx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小结

xx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小结

xx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小结
开学以来,我校多措并举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规范和提高。

一、开展“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国旗下讲话。

开学第一周,该校负责人在国旗下围绕“习惯养成教育”作了专题讲话,强调行为习惯对个人成才和生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才的前提条件,生活的必备素质,一旦养成,终身受益。

二、各班上好开学第一课,强调学校行为习惯相关的重要内容。

开学初,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组织专题班会,学习《初中学生一日常规》《班级管理量化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任务和要求,增强了学生的纪律观念和习惯意识。

三、严抓严管两课一操的整队速度和行进纪律。

针对疫情期间集体活动少,养成了部分班级学生两课一操行动迟缓,纪律涣散等情况,学校召开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专题会议,组织观看了优秀的队列队形相关视频,将其分享到各班,要求在两课一操期间做到整队动作迅速、队列队形整齐,行进快慢适度等。

学校还将两课一操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以此督促班主任坚持跟班,及时发现和解决突显出的问题,确保上好两课一操。

四、开展安全常态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安全防范习惯。

该校以安全教育为契机,春季开学后相继组织了“安全消防演练”和“防踩踏演练”,在紧张有序的演练过程中,养成了学生遇险不惊的习惯。

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学生竞争意识。

学校坚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宿舍进行表彰奖励,并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颁发文明班级、宿舍流动红旗,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教育系统在2023年积极推行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本文将总结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推行,标志着中学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育方式。

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这样的转变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明确了学生在校园内外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学生被要求遵守课堂纪律、校园秩序以及社交礼仪等。

这些规范的制定和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要求。

其次,学校加强了对学生行为的规范监督。

教师和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引导,及时制止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包括社交礼仪培训、道德讲座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水平。

三、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

通过规范的培训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学生逐渐形成了遵守纪律、守规矩的良好习惯。

学生通过参与班级、学校各类活动,学会了遵守秩序、合作学习、尊重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认识到自己应当遵守法律、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等社会公德。

四、家校合作的推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XXX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XXX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XXX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教育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就使得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变得日益突显起来。

XXX中学一直致力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总结XXX 中学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做法和效果,希望能给其他学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关键,而学习和生活中的品行习惯是必须形成和培养的。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在未来事业的发展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因此,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乃至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XXX中学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目标XXX中学通过制定目标,意识到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打造了“爱我所爱,德我所德”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俭、感恩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1.稳固道德基石:坚持“以德树人”,对全体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行,让学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延伸至课堂、餐厅、宿舍、课外活动等;2.引导行为规范:学生日常生活中行为的举止、言辞、礼仪等都要有规范,XXX中学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及引导,从而形成浓厚的“行为规范氛围”;3.提高自我管理: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个人行为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更好的发展;4.推动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推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个人综合素质,增强与成长;5.注重师生互动: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要密切,形成师生互动的一种良好氛围,通过师生互动和交流来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

效果分析XXX中学所推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关于德育的相关政策,注重总结本校德育教育的经验,并从多个角度制定课程、活动规划,深入挖掘“爱我所爱,德我所德”的内涵,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氛围。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中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在2023年,我们对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深入总结和研究,下面将对其进行____字总结。

首先,我们认为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积极向上、自律自强的行为习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适应、合作、体验、探索等相关经验,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一、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因此,我们将继续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潜能。

同时,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学生秩序教育,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第一场所,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最初起点。

我们将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在家庭和学校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通过家长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深入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共同制定针对性的行为养成计划,从而形成家校一体的力量,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课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我们将继续注重课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的改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为此,我们将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重视课外活动的规范管理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们将进一步重视课外活动的规范管理,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面将对2023年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总结。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习惯。

2023年的教育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同时,在课外时间,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选择和决策。

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还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是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追求自我发展的重要能力。

2023年的学校积极开展时间管理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计划和利用习惯。

学校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时间管理的培养,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衡量时间,做到高效学习和充实生活的平衡。

三、加强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身体健康是学生快乐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鼓励学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营养教育,推广健康饮食概念,让学生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

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促进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如班级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在社交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开展社交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习惯养成与行为养育工作总结

学生习惯养成与行为养育工作总结

学生习惯养成与行为养育工作总结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行为养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针对学生习惯和行为的有效引导和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我将对学生习惯养成与行为养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学生习惯养成工作总结1.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们通过明确习惯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日常教育中,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计划。

例如,在课堂上强调纪律要求,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习惯等。

2.建立规范化的习惯养成机制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的机制。

比如,每周评选学习榜样、行为模范,给予他们奖励和表扬,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习惯;同时,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做到有错必改,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习惯养成计划。

3.家校共育促进学生习惯的形成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我们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学生在学校的习惯培养情况,并邀请家长参与学生习惯培养的活动。

同时,学校还组织家长培训,提供习惯养育的指导,让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引导。

二、行为养育工作总结1.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在行为养育工作中,我们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定,并在学生中广泛宣传,使学生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

同时,我们还定期进行行为规范的检查和评估,对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

2.加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行为养育工作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通过组织情绪管理培训、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主动解决问题,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注重行为养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结合我们坚持将行为养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通过开展各类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行为素养和道德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任何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如
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即使学校德育工作力度再大也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学生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 作就会轻松自如地顺利进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 生环保意识增强了,如:学校的草坪,几乎看不到学生上去 踩踏,教学楼走道和教室地板上的垃圾、废纸也不见了,校 园里学生吃槟榔的现象没有了;文明礼仪程度也得到改善, 如学生遇到陌生人,都能主动打招呼,遇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学生之间也相互问好。学生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改观,学校 里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蔚然成风,学校校风学风、环境 卫生都有明显的改观,受到上级领导、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 一致好评。去年11月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局“星级学校”的 验收检查,被评为“四星”级学校。
然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却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法国学者培根就曾经 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针对现实存在 的种种情况,我们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从德育工作入手,在德 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把“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健体” 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贯穿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如把德育 工作融入学校的行政管理中;融入所有课堂教学中;融入各种 会议中;融入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中;融入各种团队活动中; 融入日常生活、言传身教、情感交流中;融入校园环境中等等, 让它渗透到每一个层面、每个角落,作用于其中。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 抓,特别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 文体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活动内容,进而在做 人、做事、学习、生活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教育
宁夏固原回民中学 756000 戴勇毅[内容摘要] 要让孩子从小具备成功者的素质,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培养一生的好习惯。

笔者通过对少数民地区小学生行为习惯特点的分析及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原因的探究,进而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措施的探讨。

从家庭、社会、教师不同角度阐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将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庭社会教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在具体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探究其特点与形成原因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

那么,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探究其特点,分析其成因。

(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特点分析
1、控制能力差。

自我控制能力相比初中时期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

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

如感兴趣的活动,能坚持四十分钟以上;不感兴趣的活动,在成人的要求和督促下,才能坚持十五分钟以上。

2、自我评价能力差。

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

3、辩别是否能力弱。

如喜欢交朋友,邻里的伙伴,同座的同学,给他东西吃的高年级学生,均可能成为朋友,朋友关系很不稳定。

4、对家长、老师比较信任,特别是对老师说的话。

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在家中表现明显。

5、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强。

自已的行为容易受到外介的诱导,跟着好学好,看到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不自觉的模仿。

6、民族特点习惯突出。

少数民族特有的纯朴、讲义气也在小学生身上得到耳目渲染,给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
学生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

【1】主观因素是指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

有如下几个方面:(1)自尊心的增强和成人感的出现,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

当父母严禁孩子单独外出自由活动时;当家长批评他们,并把他们与优秀的亲戚子女作比较,逼他们用功读书时,他们对家长不满。

当他们受到老师的当众批评时,他们会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感到没面子,继而产生逆反情绪,与父母或是教师发生冲突,有的学生竟对父母的责骂训斥进行反抗。

(2)自我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他们偏激、扭曲的个性。

他们因知识、思考能力的局限,对人对事的评价常常是偏激的,不成熟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比如看到好朋友被人欺侮,他们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却没想过谁对谁错,也没思考过用其它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性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他们的恐慌和盲目表现,常引发一些超常行为的发生。

随着生理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性心理开始萌动,他们内心不安、恐慌,同时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吸引异性的举止上。

有时,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做些超常行为。

【2】客观因素,学生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必然要受到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有如下几个方面1、家庭是影响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外因是家庭的气氛和教育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素质较低,家庭教育滞后软弱。

可以说,不少人家的家庭教育不当和不利的家庭环境是具有不良日常行为的学生的发源地。

2、学校教育条件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在农村读书根本就没有出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流失大,甚至根本就不读书。

教育环境差。

在大力推进素质
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举步维艰。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家长和群众看学校的工作成绩,不是看怎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得怎样,而是只看学校送走了多少个重点高中生。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只是水中花、镜中月。

搞形式,走过场,考核时就是看总结,只要总结写得好评价就好。

另外,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3、急剧变化的社会带来的冲击。

近几年,由于国家教育制度、用人制度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许多学生认为读书无前途,还不如做生意。

书读出来今后当个老师还没有哥哥开车挣钱多,爸爸妈妈开商场又不累,又自由,挣钱还多,所以不愿读书。

的确,社会在骤然变化的进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阴暗面,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和不平衡,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外刺激夹击着学生自我,再加上一些成人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的不理解和伤害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罗织着这些学生的内心丰富而又复杂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了一张张害人的无形之网,最终导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

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

正因为如此,我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去做。

譬如,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餐排队,可以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如,组织班干部每天早上对学生进行零用钱登记,原则上不准学生带钱到学校来,即使带来了也要向老师说明用处,这样就杜绝了学生买零食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养成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如有些学生总是上课睡觉,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多数是因为作息时间不好,导致第二天上课睡觉,针对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放学午餐后就就睡觉半小时,晚上自习后就休息,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引导。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