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合集下载

浅析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及影响

浅析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及影响

使得苏 歆经济比 例关系 不协调, 产业结构畸形恶化; 第二, 斯大林在制定计划中的冒 险主义 使原本就非常 繁难的工业 化工 作变 得更为困 难。
【 关键词 】 斯 大林; 工业化 ; 工业化 思想


斯 大林工 业化思 想的 形成
列宁 逝世 后 , 斯 大林 成 为党和 国家 主要 领导人 。列 宁提 出发 展 大 工业 、 实现 国 家工业 化 的 战略 目标 , 布尔 什 维 党内 对此 并没 有 什 么分歧 。在斯 大林 看来 , 要发 展生 产力 , 建立 社会 主义 物质基 础 , 也 必须 首先 要 实现 社会 主 义工 业 化 。但 在 工业 化 的道 路和 方针 上 却 出现 了分歧 。为此 , 斯 大林 先后与 托洛 茨基 、 普列 奥布 拉任斯 基 、 季 诺 维也 夫 、 加米 涅夫及 布哈林 展开论 战 。 第 一次 争论 在 托洛 茨 基 、 普列 奥布 拉 任斯 基 和斯 大 林 、 布 哈 林 之 间展 开 。托洛 茨基认 为 “ 要加 速工业 化资 金积 累 , 必须 …实行 坚 决 的 再分 配 国 民收 入 ( 反 对 耐普 曼 、 富农 、 官 僚 主义 者 )的 阶级 政 策。 ” 普列 奥 布拉 任斯 基认 为 要通 过增 加工 业 固定 资本 扩大 生 产 来 解决 商业危 机 。 为此他 提出 了著名 的“ 社会 主义原 始积累 ’ 理 论。 Ⅲ 但 斯 大林 和 布哈 林坚 决 反对 他们 的 观点 。他 们认 为 只有 大力 发 展 城 乡间 、 工农 间的 流转 , 活跃 农业 经济 , 促进农 民对 消费 品和 生产 资 料 的需 求 , 并扩大 市场 容量 , 才能 为大 工业 提供 日益增 长的积 累 , 促 进 社会 主义工业 化和整 个 国民经济 的发展 。 第二 次争 论在 斯大林 和布 哈林 之 间进行 。布 哈林 指出 , 工业 要 在 农业 高速发 展 的前 提下进 行 。斯大 林却认 为 , 为 了装 备农业 和 改 造农民, 必须 7 3 0 '  ̄工业 化 速 度且 向农 民征 收 高额 贡税 。由此 , 斯 大 林 明确 提 出 了工业 化 主张 , 且 对布 哈 林 的工业 化 主张 进 行了 批判 。 同时, 斯大 林 的社 会主义 工业 化思想 也在这 一论战中 得 以完 善 。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工业化与集体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工业化与集体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工业化与集体化苏联在20世纪初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斯大林时期,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政策,这些政策对苏联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工业化的背景与意义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一战到内战,苏联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加上全球大萧条的冲击,国家面临着经济崩溃的危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的政策。

工业化的意义在于推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提高国家实力,为苏联在世界舞台上争取更大的声望和影响力打下基础。

二、大规模工业化的实施苏联工业化的实施采取了大规模的集中和计划经济的方法。

政府对工业进行了全面控制,通过五年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统一调动国家资源,加大对工业投资的力度。

工业重点从农业转向重工业,重点投资于钢铁、煤炭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苏联建立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三、集体化农业与农业现代化苏联在工业化的同时,也开始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集体化农业的目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能,改善农民生活,为工业化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在集体化农业的实施过程中,苏联政府通过推广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模式,将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社会主义的农业经营方式。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农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综合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四、工业化与集体化的成果与代价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集体化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成就。

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幅度增长,重工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工业产值最大的国家之一。

农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解决了农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苏联实现了从倒退的农业国家到强大的工业国家的转变。

然而,工业化和集体化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剧增,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集体化过程中,农民被迫放弃了私有土地和自主经营的权利,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本文概述了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介绍了斯大林工业化思想的具体内容:首先,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和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且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工业化强调高速度;用全民财产、国营企业的收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积累资金。

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经济独立的地位。

但权利过分集中造成个人迷信和崇拜的盛行等,都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灾难性后果。

标签:斯大林;重工业;高速度;影响一、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形成背景纵观苏联历史,斯大林时期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这一时期,俄国从贫穷落后,屡遭外国列强欺辱的弱国变成了农业集体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强大工业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1、国际背景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欧洲革命出现了短暂高潮,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但这些革命由于帝国主义的镇压很快夭折,革命陷入低潮。

此后,苏联成了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都对这个新生政权虎视眈眈。

1918年,帝国主义纠合多国,勾结俄国国内反动势力,对其发动大规模武装干涉和反革命叛乱,直至20世纪40年代苏联都始终处于备战或战争状态。

斯大林分析这一时期的形势,认为苏联要短期内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强国,必须实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如果自己国内不能出产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如果停留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即不得不使国民经济受制于那些出产并输出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不可能保持经济上的独立。

”[1]这种危机感,使斯大林竭尽全力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国内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主政苏联。

由于国内环境取得相对稳定,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取得了着实成效,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

但后期在政策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923年的“销售危机”,使工业品出现大规模积压,致工厂无法正常生产;1926年出现“商品荒”,主因是国家集中生产工业品忽视轻工业;1927年底的“粮食收购危机”给工业化进程带来巨大威胁。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知识导航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知识导航人民版必修2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知识梳理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方针: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工业化成就:①两个五年计划都提前完成。

②用十多年时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⑤工业总产值实现了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方针提出的背景(1)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

(2)斯大林认为,摆脱粮食困难的出路在于尽快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3)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过程(1)从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

(2)1930年3月,斯大林为此写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

3.结果: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影响: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1)经济方面: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手段。

(2)政治方面: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

②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

③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成为一股社会风潮。

为了维护领袖权威,达到舆论的高度一致,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一)工业化之路;1、原因:⑴国内:1925年,苏联经济恢复,但仍是一个落后农业国。

⑵国际:面临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

2.目的:⑴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⑵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过程:⑴开始:1925.12联共(布)十四大⑵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4、特点: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5、成就:到1937年,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1)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高积累政策(3)农民的牺牲与贡献(4)苏联人民建设的热情6、问题: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结构不合理(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背景:农业的落后;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2、过程:开始: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1937)3、手段:行政手段,强制(消灭富农阶级)4、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影响:1)积极性:①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②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2)消极性:农业集体化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2、形成的原因:1)外因: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封锁2)内因: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历史传统的制约(根本原因)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3.特点:高度集中,高度集权⑴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⑵政治:高度集权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斯大林⑶思想文化:高度集中(行政干预手段管理思想,个人崇拜) 4.评价⑴功绩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结果: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成为工业国。 原因: 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特别是农民的贡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
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 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内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既要 看到,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看到,这条 工业化道路并不是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 律,而是以人民付出较大牺牲和代价而取得的。
4、特点:
材料一: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 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 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材料二: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 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1、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 带有什么问题? 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全盘集体化); 问题:采用行政命令,不可避免出现强迫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
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代是否会继续坚持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道路 还是走斯大林自己的道路?
斯大林模式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程标准: 1、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1原因: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第一次吃葡萄──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以上。

在列宁看来, 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电气化,电气化就是工业化。

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

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

列宁意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这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出路。

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而且采取了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了前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其结果使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业生产大幅度滑坡,导致了30 年代发生大饥荒,农业和轻工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战争的爆发使前苏联工业化进程中断。

战后,前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达摩克利斯剑之双刃──前苏联工业化道路探索失误的辩证评价首先,苏联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当时形势下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以牺牲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暂时利益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巩固政权和保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且对于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而言,往往在工业化初期也很难避免,但在二战结束后,前苏联继续推行这一战略已经失去了这一前提及这一合理性。

浅析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及影响

浅析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及影响

浅析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及影响文章概述了斯大林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介绍了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内容:以工立国,以农辅建;高速发展、高度积累资金的工业化;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分析了斯大林工业化思想的影响:积极方面,第一,他使苏联完成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飞跃;第二,斯大林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斯大林还非常善于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

消极影响:第一,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使得苏联经济比例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畸形恶化;第二,斯大林在制定计划中的冒险主义使原本就非常繁难的工业化工作变得更为困难。

标签:斯大林;工业化;工业化思想一、斯大林工业化思想的形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列宁提出发展大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布尔什维党内对此并没有什么分歧。

在斯大林看来,要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也必须首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但在工业化的道路和方针上却出现了分歧。

为此,斯大林先后与托洛茨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及布哈林展开论战。

第一次争论在托洛茨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斯大林、布哈林之间展开。

托洛茨基认为“要加速工业化资金积累,必须…实行坚决的再分配国民收入(反对耐普曼、富农、官僚主义者)的阶级政策。

”①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要通过增加工业固定资本扩大生产来解决商业危机。

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

[1]但斯大林和布哈林坚决反对他们的观点。

他们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城乡间、工农间的流转,活跃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并扩大市场容量,才能为大工业提供日益增长的积累,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争论在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间进行。

布哈林指出,工业要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斯大林却认为,为了装备农业和改造农民,必须加快工业化速度且向农民征收高额贡税。

由此,斯大林明确提出了工业化主张,且对布哈林的工业化主张进行了批判。

苏联工业化再认识

苏联工业化再认识
(二 )政策实施 在 苏 联 进 行 工 业 化 的 过 程 中 , 重 工 业 的 增 长 指 标 较 高 。 在 苏 联 的 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 完 成 后 , 重 工 业 实 现 了 241% 的增 长 , 而 轻 工 业 实 现 了 130%的 增 长 , 两 者 之 间 的 比 值 为 1.85:1。 虽 然 在 日后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出现 了不 少 问题 和 困难 , 但 是 在 工 业 化 的初 始 阶 段 , 以 发 展 重 工 业 为 先 的工 业 化 方 针 还 是 取 得 了可 喜 的 成 果 。 具 体 来 说 ,到 1932年 ,苏 联 的工 业 总产 值 在 国 民经 济 中 的 比 重 上 升 到 了 70%,生 产 资 料 制 造 行 业 的 比 重 上 升 到 了53.3%。 对 比世 界 所 有 国 家 来 说 , 苏联 在 第一 个 五 年 计 划 结 束 后 ,其 工 业 发 展 速 度 已经 达 到 了 世 界 第 一 的水 平 ,工 业 产 量 已经 上 升 到 了世 界第 二 的位 置 。 在 第 二 个 五 年 计 划 完 成 之 后 , 苏 联 的 工 业 发 展 更 进 一 步 ,工业总产 值相较 第一个五年 计划而言提 升 了超 过1倍 , 重 工 业 在 所 有 工 业 中 的 比 重 达 N57.8%, 高 出 了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增 长 速 度 更 是 达 到 了世 界 水 平 的 14倍 。 在 重 工 业 不 断 发 展 的 背 景 下 , 轻 :工=业 的 发 展 却 略 显 缓 慢 ,甚 至 有 些 跟 不 上 时 代 步 伐 ,导 致 苏 联 的基 础 生活 受 到 了 不 小 影 响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斯 大 林 明确 指 出 :重 工业 已经 实 现 了恢 复 和 发 展 , 现 在 应 该 转 向轻 工 业 ,使 轻 工 业和 重 工 业 实现 同步 发 展 。

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陆南泉摘要斯大林的超高速工业化道路,不仅是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形成与全面建立的重要因素,也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三大社会支柱之一。

正确认识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对理解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存在的弊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工业化主要弊端作者陆南泉,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07)。

农业全盘集体化、超高速工业化和政治大清洗,是形成斯大林—苏联模式的三大社会运动,亦是构成这一模式的三大社会支柱。

对于农业全盘集体化与政治大清洗这两个问题,人们的认识较为一致,普遍持否定态度。

但对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至今看法并不一致,不少人把工业化与打败德国法西斯作为肯定斯大林的主要依据。

因此,如何全面的认识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仍是一个十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基本上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工作。

但此时的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因此,联共(布)党十分关切国家工业的发展问题,以使苏联尽快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5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工业化的方针。

斯大林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的基础。

”[1]尽管1925年提出了工业化方针,但工业化时期并没有正式开始。

因为工业化并不是“十四大”讨论的重点问题,也没有提出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政策、纲领并规定明确的任务。

一般认为,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

而工业化时期的结束,则是在第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业化不仅使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全面建立与日益巩固,并且也使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全面扎了根。

一、斯大林的工业方针导致经济的高度集中斯大林工业化方针的最主要特点是:首先,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

其做法是高积累高投入,把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当时布哈林认为,应该使工业化具有尽可能的速度,但不是把一切都用于基本建设,不能片面追求积累和工业投入,应该在最近几年中坚决把严重的商品荒缓和下来。

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33年-1937年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第三个五年计划
4、斯大林工业化道路的成果和问题
成果:
1)基本实现工业化,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总产值实现了 大跨越,到二五计划完成时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奠定了卫国战争的物质基础 问题: 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 的经济结构,农业为经济付出的代价过大。 一五计划,使得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斯大林农业化道路
二、斯大林农业化道路
1、背景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2、方针制定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3、时间 1929-1937 4、方式:强制推行 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1937)→在全盘集体化 基础上消灭富农
个人崇拜 民主法制 破坏 压制学术思想 的创造性
思 思想文化单一、 能统一全国人民 的意志 想 个人崇拜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国民素质得到提高; 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政治: 高度集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企业 经济 经济效益低下 ;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 停滞不前
功 绩
弊 端
基洛夫被暗杀 — 苏联“大清洗” 的导火索
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 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 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 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 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 掌长达10分钟之久。 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 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少的 一个,缺票270张,而基洛夫 只缺3张。 斯大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但是,基洛夫这位在党内外 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场经济体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两党 制。

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

梁孝: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半个世纪间经历急剧的兴盛与衰亡,斯大林模式也因此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

如何认识、评价斯大林模式,在更深层次涉及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尝试以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为线索,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的结构性特征出发,把斯大林模式定义为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1[1],澄清传统认识中的错误,批判一些流行的错误思潮。

一、传统认识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定位及其悖论“斯大林模式”是指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制度建立在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是经济、政治和文化高度集中。

与此同时,苏联形成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体系。

教程的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形成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以下简称为传统认识)。

但是,这一传统认识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定位却存在明显悖论,并且能够衍生出否定性结论。

在传统认识中,斯大林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进行定位的。

它认为历史发展有必然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与相应的生产关系形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决定着社会整体形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领域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形成前后相继的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是继资本主义之后的更高的一种社会形态。

从经济基础来说,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因此,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必将取而代之,社会发展随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这些内容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常识”。

但是,这种认识中存在深刻的悖论,一直困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研究和思想教育工作。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方式 4、富农政策
强制推行 消灭富农
5、பைடு நூலகம்响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 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 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 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 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目的、时间)
2、工业化的进程 一五计划:1928—1932 (特点)
二五计划:1933—1937
3、工业化的巨大成果及存在问题
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形成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背景 (原因、目的)
2、时间
1929-1937
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基本适应的,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时有利于保证党的领导,维系政局 的稳定;
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 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 展。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高度集权,个人专权
政治 开展大清洗运动
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思想文化 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
创作的多样性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

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目的: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3、过程:
(1)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召开,
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1926年开始,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
业化建设时期;
(3)1928--1932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4)1933--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
1、背景: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种落后的个体 小生产农业。
2、过程:
(1)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 集体化方针; (2)1929年下半年开始,苏联进行大规模、群众 性的集体化运动; (3)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3、评价:
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消极作用: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 集体农庄,抹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积极作用: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
(三)斯大林模式
1、原因: 2、概念: 3、表现:
4、评价:
(三)斯大林模式
1、原因:
(1)苏联历史上长期的专制传统;
(2)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概念:
斯大林模式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以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其形成的标志。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4、评价:
(1)积极作用:到1937年,苏联形成了比
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
一位、世界第二位。
农业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为工业化 付出的代价过大。
(2)消极作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2、过程: 3、评价:

〖2021年整理〗《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点解析

〖2021年整理〗《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点解析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点解析1、工业化:1926年,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成就:不到10年时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德、法、英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影响:为维护苏联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奠定了经济基础(积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消极)。

2、农业集体化(1927—1932):背景: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内容:加速实现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作用:力图把技术落后、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改造成采用先进技术和集体经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特点:通过行政手段组建集体农庄;认识:经济建设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不能虚假、冒进。

3、五年计划:1928年起开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体制:国家计划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

影响: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4、肃反运动(1934—1938):导火线: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被刺案件。

事例:四次莫斯科大审判;特点:肃反扩大化,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后果: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干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强化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影响了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

5、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制定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特点):30年代形成的过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及以个人专断为特征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严重压制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教训:严重压制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更严重的是致使社会主义丧失自我完善的活力和机会,影响了党心、民心的指向。

6、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和认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②要注重农、轻、重平衡发展,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③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④顺应时代潮流,实行积极有效的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陆南泉摘要斯大林的超高速工业化道路,不仅是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形成与全面建立的重要因素,也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三大社会支柱之一。

正确认识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对理解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存在的弊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工业化主要弊端作者陆南泉,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07)。

农业全盘集体化、超高速工业化和政治大清洗,是形成斯大林—苏联模式的三大社会运动,亦是构成这一模式的三大社会支柱。

对于农业全盘集体化与政治大清洗这两个问题,人们的认识较为一致,普遍持否定态度。

但对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至今看法并不一致,不少人把工业化与打败德国法西斯作为肯定斯大林的主要依据。

因此,如何全面的认识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仍是一个十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基本上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工作。

但此时的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因此,联共(布)党十分关切国家工业的发展问题,以使苏联尽快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5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工业化的方针。

斯大林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的基础。

”[1]尽管1925年提出了工业化方针,但工业化时期并没有正式开始。

因为工业化并不是“十四大”讨论的重点问题,也没有提出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政策、纲领并规定明确的任务。

一般认为,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

而工业化时期的结束,则是在第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业化不仅使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全面建立与日益巩固,并且也使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全面扎了根。

一、斯大林的工业方针导致经济的高度集中斯大林工业化方针的最主要特点是:首先,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

其做法是高积累高投入,把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当时布哈林认为,应该使工业化具有尽可能的速度,但不是把一切都用于基本建设,不能片面追求积累和工业投入,应该在最近几年中坚决把严重的商品荒缓和下来。

他还指出:单纯追求高速度,是“疯人的政策”。

[2]但斯大林还是不顾反对而竭力追求高速度。

当时苏联国家计委制定的“一·五”计划提出两种工业发展速度的方案:初步方案规定的工业发展各年增长率是: 1928年21·4%, 1929年18·8%, 1930年17·5%, 1931年18·1%, 1932年17·4%;最佳方案规定的各年增长速度相应为: 21·4%、21·5%、22·1%、23·8%和25·2%。

联共(布)举行的专门讨论“一·五”计划草案的第十六次代表会议最终通过了高指标方案的五年计划文本。

“二·五”计划工业年均增长率规定为16·5%,并从一开始就提出“五年计划四年完成”,1939年3月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在总结报告中继续坚持“向共产主义前进”的口号,并提出苏联的基本任务是要在10—15年内在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规定为14%。

其次,集中一切力量片面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能实行“‘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3]与此同时,斯大林指责布哈林“右倾”反对派提倡的是“印花布”工业化道路。

实际上,布哈林等人也强调发展重工业的决定性意义,但反对片面发展重工业,主张经济保持平衡发展。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就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一·五”计划期间,在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32%,在整个工业化时期其比重均在30%左右,有时甚至达40%。

在整个工业投资中重工业的投资比重更加突出,“一·五”计划期间高达86%。

再次,斯大林用高积累与剥夺农民的办法保证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一·五”计划末的1932年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比重为27%,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一直在30%左右。

另外,为了高速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还实行榨取农民、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的办法。

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

据估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

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朝着加强计划性、部门原则方向发展从1930年“一·五”计划第三个年度计划开始,随着工业化的推行,苏联国民经济年度计划不再是一些控制数字,而是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必须执行的国家计划,从而也就改变了计划的性质。

斯大林在评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时说:“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

”[4]在斯大林看来,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

苏联在工业化开始后,一方面加强计划性,加强对经济的计划领导,靠行政命令的指令性计划来管理经济;另一方面着手在工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组。

通过不断改组,在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工业形成了以加强国家集中计划管理为目的的部门管理体制:部—总管理局—企业。

总管理局是部的主要机构,也是部领导企业的中心环节。

这一领导体制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

苏联工业化时期工业管理体制的主要变化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指令性计划制度。

这是苏联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内容。

其次,不论部还是总管理局作为国家行政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与指挥,都是通过行政方法实现的。

第三,与上述特点相关,企业实际上是上级行政机关的附属品或派出单位。

第四,形成部门管理原则,这有利于中央对分布在全国各地企业实行集中领导。

第五,由于工业管理体制的上述变化,使得工业化时期力图实现扩大企业权力和加强经济核算的目的实际上都落空了。

第六,工业企业管理一长制得以实际执行。

与一长制相适应的工业管理系统实行垂直单一领导制,即下级只接受上级行政首长的指令,上级各职能管理机关只是行政首长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越过行政首长给下级下达指令。

这些措施,加强了领导体制的集中程度。

第七,在工业化时期,企业国有化迅速发展。

到了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1932年)私人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就只占0·5%。

这里可清楚地看到,苏联在工业化时期的工业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

这是苏联全面推行指令性计划的基础,也是使计划范围大大扩大和国家成为工业管理的主体与中心的必要条件。

以上分析说明,从体制角度来看,工业化运动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斯大林的工业化运动历经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大体上花了13年时间(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被打断)。

如果说, 1929年全面中止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思想占主导地位标志着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得以初步确立,那末,随着斯大林工业化方针的全面贯彻,到战前的1941年,不只是斯大林工业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模式全面建立和已扎了根,而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已全面建立并扎了根。

这是因为:第一,在工业化运动期间,斯大林不只在苏联创造了“世界上所有一切工业中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并且使之成为“按照计划领导”的“统一的工业经济”;[5]第二,在工业化运动过程中,对整个经济的计划性管理大大加强了,行政指令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第三, 1929年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快速推行,农业也受到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统制;第四,工业化运动时期,斯大林逐个击败了他的对手,接着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最后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并把这一模式一步一步地推向极端,斯大林成了独揽大权的最高统治者,他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力与专政机器,使全党、全国人民服从于他一个人。

从而使社会主义遭到了极大的扭曲。

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决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工业化应遵循的共同规律超高速地发展重工业,以高积累与剥夺农民的办法集聚资金,是斯大林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战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整个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7%,其中甲类工业增长速度为21%,而乙类工业增长速度仅为11%。

在这期间,全部工业增长了5·5倍,甲类工业增长了9倍,而乙类工业只增长了3倍。

在13年的工业化期间,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从39·5%上升到1940年的61%。

重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机器制造业的产值在1940年已占全部工业产值的30%左右。

为了保证重工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大大增加了对重工业的投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工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中的比重,平均要超过30% (而1918—1928年期间,只占11·9%)。

为了筹集大量资金保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只能采用提高积累压低消费的办法。

在工业化前的1925年,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比重为16%,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1932年增加到27%,在整个工业化时期这个比重一般都保持在30%左右。

通过农民缴纳“贡税”也是积聚工业化所需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斯大林对完不成国家规定任务的地区,轻的是停止供应商品,重的是把地方干部送上法庭,或是整村的人口迁至边远地区。

更有甚者,在1932—1933年,乌克兰歉收,斯大林动用警察、国家安全机关强行收粮,致使400万人饿死。

[6]事情发生后,直到1933年夏季,苏联政府都没有对乌克兰提供任何食品援助,更没有采取措施消除饥荒后果,而是继续出口粮食。

斯大林在1942年8月会见英国领导人才谈到:“这的确是一次恐怖事件,它持续了多年,但是,为了我们工厂里出现新的机器,田野里奔跑着拖拉机,这是必要的。

”[7]不久,斯大林在雅尔塔承认,乌克兰约有1000万人死于饥荒和政治迫害。

在乌克兰的每个村庄中,在饥荒中死亡的人数高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人数。

对此,戈尔巴乔夫说:“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

”[8]苏联人民为工业化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苏联历史学家Ο·И·什卡拉坦根据列宁格勒的材料计算表明, 1930年所有部门的工人实际工资水平比1928—1929年低。

苏联只是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工资才开始回升,于1960年才达到1928年的水平。

[9]至于广大农民,不仅长期处于困苦状态,而且还发生了大量的人员死亡。

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上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比例严重失调,农业长期落后。

这些至今还影响着苏联继承国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经济的发展。

另外,大量投资,大规模地上基建项目,仅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建成了1500多个大工业企业。

但由于基建项目过多,战线拉得过长,往往造成巨额资金长期被冻结在未完工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