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课堂实录与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战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赤壁之战》原文,感受语言魅力,理解故事情节。
2. 故事梗概: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3. 人物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4. 战略战术探讨:讨论《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和总结《赤壁之战》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难点: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战略战术和人物形象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战争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战略战术。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理解故事情节。
3. 故事梗概: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4. 人物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5. 战略战术探讨:讨论《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战术,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和总结《赤壁之战》的主题思想。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分享交流能力。
(完整word版)《赤壁之战》教案.doc
赤壁之战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重点掌握“方” 、“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 、“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教学设想:1、课文较长,不宜逐段串讲,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凭借注释和运用工具书读懂课文,弄清大意,教师只讲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师生结合,逐段提出问题进行研讨,把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最后归纳总结。
3、充分利用《赤壁之战形势图》,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三、教学时数:四教时四、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
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 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
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
当时曹军号称80 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 3 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
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
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胜多,击败曹军的呢 ?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司马光(公元 1019—— 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
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
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 19 年,自 1066—— 1084)。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精力尽于此书” 。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共294 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 年),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 959 年),凡 1362 年。
小学语文《赤壁之战》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赤壁之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团结合作、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赤壁之战》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理解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重点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使用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利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与安排5.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2 课堂讲解与互动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3 练习与巩固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提供相关的拓展材料和阅读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赤壁之战》篇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内容2、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能力目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学法指导:诵读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知识链接:●赤壁之战的典故和典故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苦肉计官渡之战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成语三分天下鞠躬尽瘁●历史已经随着江水远去,硝烟已经散尽,很多人说曹操如果听取贾诩的建议就不会失败,但我想曹操有他自己的看法在感叹曹操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羽扇纶巾”的周瑜,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和乌林那惊天动地的一把大火公元209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被映红了……此正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复习提纲:教材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将军禽操2.五万兵难卒合3.顷之,烟炎张天4.雷鼓大震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荆州与国临接2.备南走3.致殷勤之意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7.鼎足之形成矣 8.刘琮束手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11.权起更衣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3.地方数千里 14.当横行天下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6.邂逅不如意17.初一交战 18.去北军二里余19.北军大坏 20.北面而事之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敬贤礼士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3.必蹶上将军4.乘犊车,从吏卒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6.可烧而走也7.瑜等率轻锐 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10.操悉浮以沿江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一)实词1.此帝王之资也2.二子不协3.与操有隙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7.如其克谐8 肃宣权旨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0近者奉辞伐罪 11.权以示群下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13.不复料其虚实14今以实校之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24.上建旌旗2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二)虚词1.比至南郡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3.向察众人之议4.累官故不失州郡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6.顷之,烟炎张天五.特殊句式1.刘备天下枭雄2.我,子瑜友也3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豫州今欲何至5.行将为人所并6.我,子瑜友也7.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于)江东8.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导学案2(鲁人教版必修1)《赤壁之战》教案设计5(鲁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一)认识孙权的形象——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7赤壁之战_人教版-word文档资料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7赤壁之战人教版2019一、多元朗读,音像助解师: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弄清楚了《赤壁之战》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那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写的,上节课我们又了解了火烧赤壁的过程。
今天这一节让我们把赤壁之战进行到底。
(点击课件动画标题:赤壁之战,画面出现人物头像、大江对垒的兵船。
)生:呀!……(情不自禁地为精美的课件发出赞叹。
)师:啊,美吧!下面,我们紧接上节课的内容,一起回顾黄盖火烧曹营的经过。
谁来介绍一下。
(指名一位学生作答。
)生:火烧曹营的过程是这样的:黄盖先给曹操写了一封诈降信,曹操信以为真。
于是,黄盖趁着东南风这一天带着火船出发,快到曹操军营的时候,就把船点燃冲向曹营。
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无法散开,一下子都烧了起来了。
最后曹操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不计其数。
师:(配合学生所说,逐步对应地演示火烧赤壁的动画。
将近收尾时,放出音响,课件徐徐出示相关段落的文字: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岸。
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师:这就是描写周瑜黄盖火烧赤壁的精彩片断,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要说?你觉得这一段该怎么读?为什么?生1:我感受到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个个死的很惨。
生2:我感受到那些死掉的兵士很可怜。
生3:我感受到打仗都是那些无辜的百姓遭殃。
体会到曹兵的死很悲惨,因为那些兵士也是百姓,为曹操卖命是不值得的。
生4:曹操想夺取东吴,以为势在必得,结果却大败而回,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生5:曹操败得真惨,人马都没了。
师:哪些词句特别让人感到伤亡的惨重?生:“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生说,师将箭头光标转为电子绘图笔在课件上画。
)师:口恩,说你的体会——生:“哭声、喊声、烧死、淹死”说出了他们的悲惨,师:“不计其数”呢?生:“不计其数”则写出了伤亡的人数非常多。
师:是啊,多得——生:数不过来。
小学语文《赤壁之战》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赤壁之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对故事进行分析和评价。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表达思想和创造力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故事中的英雄情怀和智慧,培养爱国情怀和正义感。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培养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的故事文本,包括主要人物、情节描述和对话。
2.2 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如《三国演义》原著和相关的历史图片。
教学多媒体课件,如动画视频、图片和音乐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动画视频或图片,引起对故事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答阅读中的疑问和解决问题。
3.3 分析和评价: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和智慧之处。
学生通过评价和表达,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阅读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学生通过互相评价,给予同伴在阅读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反馈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阅读: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相关章节,深入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和历史。
5.2 创作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与赤壁之战相关的故事或剧本,并进行表演。
5.3 家庭作业: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引导性问题: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赤壁之战》背景资料,并通过预习,大致了解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教师:挂图、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知道这是一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以少胜多根本原因,从中获得启发和收益。
二、抓住重点认真分析1.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这部分的意思是:黄盖诈降,驾船火烧曹营,大败曹军。
)(2)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
再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
思考“火攻”分几步。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
4.分组讨论分析。
(出示下面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认真分析归纳合并。
)第五自然段: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
第六自然段:趁东南风,黄盖驾船驶向曹军。
第七自然段:黄盖的船中装的全是火药。
第八自然段:黄盖驾船直冲曹军,曹操毫无防备。
第九自然段:黄盖命令士兵点火,火烧曹营。
第十自然段:曹营中火光冲天,乱成一片。
第十一自然段:曹军大败,曹操逃跑了。
学生汇报:(第五自然段为一层: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第六自然段至第八自然段应合在一起,是写黄盖趁东南风,驾着装满火药的船,飞快地驶向曹军。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精品3篇)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精品3篇)【赤壁之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并复述这些内容。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能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并复述这些内容。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能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并复述这些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近名著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问:“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2、交流:你对《三国演义》知多少?(三国的名称、三国的主要人物、三国所处的位置等等)3、在一千七八百多年前,魏国的曹操打败了蜀国的刘备,企图一鼓作气消灭东吴,一统天下。
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于是在赤壁爆发了一场有名的“赤壁之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设疑:“赤壁之战”发生在遥远的一千七八百多年前,可为什么历史要记录下它?人们又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津津乐道?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思考。
注意读准字音,并理解文中的词语。
2、交流——“步步为赢”(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调兵( )将自不( )力波浪( ) ( )不防备迎风( )望丢( )弃( ) 无心( )战不( )其数(2)你理解了其中的哪个词语?(3)选择1个或几个补充完整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和《赤壁之战》有关的话。
三、突破重点,精思研读(一)理清“火攻”的步骤1、师生合作读文章第3段。
对呀,3万对50万,如此悬殊的兵力,黄盖也深知寡不敌众,所以他对周瑜说:“( ),但因为他看到曹军的( ),于是他信心十足地提出:“如用( )。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导言《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大约发生在公元208年左右。
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的关键之战,奠定了今日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设计思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一、课程分析1.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学习牟实、准确的历史表达方式,运用人文思维去描述局面和情况。
2. 教学内容(1)历史发生背景。
(2)赤壁之战发生的原因。
(3)赤壁之战的经过。
(4)赤壁之战的胜败原因。
(5)赤壁之战的意义和影响。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和今日的影响。
二、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可以将学生引入当时的军事环境,让他们想象并感受当时的气氛、压力等。
2.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 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旨在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PPT或小组项目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此事件的理解和研究。
4. 布兰考夫教学法布兰考夫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疑虑、想法等来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答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影片、图片等方式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 问题探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起因、经过和胜败原因等方面。
《语文教案-赤壁之战》
《语文教案-赤壁之战》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人物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协作、智慧与勇气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赤壁之战》原文阅读与解析。
1.2.2 相关知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介绍。
1.2.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理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和特点。
2.1.2 分析文章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古代战争术语和战略战术。
2.2.2 深入剖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新课3.1.1 图片展示:展示赤壁之战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3.1.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对三国时期的了解,引出《赤壁之战》。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3.2.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3 课堂讨论3.3.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3.2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3.4 教学解析3.4.1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解答学生疑问。
3.4.2 艺术特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3.5 实践与拓展3.5.2 推荐阅读:教师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环节,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2 读后感评价: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小组讨论评价:对各小组的讨论汇报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资源5.1.1 课文文本:《赤壁之战》原文。
《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赤壁之战》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赤壁之战》背景资料,并通过预习,大致了解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教师:挂图、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知道这是一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以少胜多根本原因,从中获得启发和收益。
二、抓住重点认真分析1.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
再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
思考“火攻”分几步。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
4.分组讨论分析。
第五自然段: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
第六自然段:趁东南风,黄盖驾船驶向曹军。
第七自然段:黄盖的船中装的全是火药。
第八自然段:黄盖驾船直冲曹军,曹操毫无防备。
第九自然段:黄盖命令士兵点火,火烧曹营。
第十自然段:曹营中火光冲天,乱成一片。
第十一自然段:曹军大败,曹操逃跑了。
学生汇报:下面我们分组朗读火攻这四步的内容。
请大家继续分组讨论,把火攻这四步用小标题或简明的提纲概括出来。
学生汇报或抽小组代表到黑板板书出来。
写诈降书,施火攻计满载火药,借东南风火船冲曹,大火漫天带兵追杀,曹军大败老师小结:火攻的四步,这种小标题,还有的同学编的跟这种意思相同,但表达有所不同。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及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率领、相持、计策、失信、眺望、波浪滔天、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板书同学们,最近班上哪些同学写字有进步请一名代表,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板书:17赤壁之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围绕课题的“战”字想一想,课文会写一些什么内容(学生可能提出:交战双方是谁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交战交战结果怎样等)2.激励学生积极读书。
教师导语: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
怎么读呢自由选择,当读到你愿意读的段落时,可站起来读。
(读后,了解读的情况并表扬多读的同学。
)(三)了解“认识起点”,据实施教1.直接了解,开门见山。
教师设问:学这篇课文前,有谁了解“赤壁之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2.设计情境,展现已知。
教师出示作战图和人物画像。
启发学生:谁能利用老师提供的作战图和人物画像,把“赤壁之战”向同学们作个简要介绍(学生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也可按时间、地点、人物、力量对比、经过、结果的方式介绍。
)(四)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
2.交流回答。
(五)作业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激励学生深究,深入剖析1.利用兴趣,直入重点。
教师询问:读课文的时候,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根据以往对学生的了解,一般学生对“火攻”一仗的过程有兴趣。
引导学生在书中找到这一部分,明确阅读范围。
)2.分组活动,自学探究。
赤壁之战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赤壁之战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赤壁之战教案与反思第1篇】1、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理解掌握自不量力、计策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课文主要意思。
4、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2、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改课文分段。
3、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3万 >80万)(1)、问:哪个多,哪个少?指名学生回答。
如果你手上有三万兵,你能打败人家的80万大军吗?(2)、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叫周瑜的大将军,以自己的3万军队击溃了曹操的80万军队,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板书:以少胜多)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那么周瑜是怎样以自己区区的三万兵力击败曹操的80万军队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寻找答案。
一起来学习一下(板书:19、赤壁之战)我们先看这个题目题目的之是什么意思?(的)那么,课题的意思就是:发生在赤壁的战争。
究竟这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曲吧!领略一下1700多年前的壮观与激烈吧?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多媒体出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念此词一遍,说三国,道三国,一直以来人们都为三国的故事所倾倒。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三国演义》的故事,更多的是一起来谈三国。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三国吧。
大家看这首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是什么?随机板书:长江再看第二句:浪花淘尽英雄问:《三国演义》大家认识三国演义里面那些人物呢?(指名回答)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还真是了解不少。
今天学习的《赤壁之战》,请大家今天我们要熟悉那些人物?他们是不是称得上是英雄? 1/2 1 2 下一页尾页3、自由读课文。
《赤壁之战》教案鲁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案(鲁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赤壁之战》教案(鲁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培养目标:使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能力训练目标: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
3、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教学时间: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速读引路,精读细品(一)我们已经理清了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这个故事,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还有很多,请你快速默读全文,在你认为需要讨论的地方作上记号,试着给全文提几个主要问题。
(二)教师梳理归纳问题。
(课件显示)1.赤壁之战前,双方的形势怎样?2.双方安排了哪些战术?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80万,原因在哪里?(三)速读与精读结合,解疑1.讲解释疑的方法:(1)寻找式速读全文,找到解决问题的段落。
(找)(2)轻声自读找到的段落。
(读)(3)画下你认为能解决问题的词句。
(画)(4)细读句词,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议)2.学生按以上四步自读自悟1、2两个问题。
3.自学反馈。
4、仍用四步法小组学习讨论交流问题3。
教师相机引导,共同整理,达成共识。
(四)小结(略)。
(五)教师引导,学生解疑。
1、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2、“火攻”能够得到实施,东南风是重要的条件,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3、火攻之计妙在哪里?(六)共同整理,达成共识:1、火攻的四步:(略)2、火攻之计妙体现在:①、妙在火攻前的假降。
②、妙在火攻气势好。
③、妙在点火时机准。
(七)论英雄。
(板书)三、总结。
1、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益?2、教师归纳总结。
(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它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采用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1一、教学目的: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到从历史开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应该希望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
四、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有关三国演义故事集五、教学时间:第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解题引趣,导入新课。
1、解题。
(1)请齐读课题赤壁之战(2)“赤壁〞是地名,你能否把题目变成一句话。
(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
)(3) 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2、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1)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比照方何(能否用课文中的比方告诉对方)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比照悬殊。
(鸡蛋-----碰(击)------------------------石头)(2)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以少胜多)(3) 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4) 出示写有上面这段话的幻灯片。
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5) 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6)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用火攻打败曹操的。
赤壁之战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赤壁之战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赤壁之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一)了解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理清课文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编而成的。
哪位同学知道“三国”是哪三国?他们的首领各是谁?(“三国”是魏、蜀、吴。
他们的首领分别是:魏是曹操;蜀是刘备;吴是孙权。
)“三国”是怎样形成的呢?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雄心勃勃,想进一步夺取长江下游孙权的地盘。
当时曹、孙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强大的曹军,孙权联合没有地盘的刘备共同抵抗,公元xxx年冬在赤壁与曹军交战。
课文讲的就是这次战役的故事。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
这一战局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后来魏、蜀、吴三国成鼎立局势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赤壁”这个地方在哪里?交战双方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打仗?结果怎么样?)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首先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录音,找一找课文中是谁和谁在打仗。
带着问题听录音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率领的80万大军和周瑜的3万兵士作战。
《赤壁之战》课堂实录与反思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课堂实录与反思教案教学设计天山雪莲实录片断一:师:上节课,同学们已充分朗读并交流了相关的资料。
这节课,让我们跨过时空,走进历史,去体验《赤壁之战》这闻名战争的整个过程。
现在,请大伙儿再读读战争起因及战前预备部分,找出有关交战双方的语句,选定一方与你的合作伙伴讨论研究,一会儿派代表上台来作战前形势分析(师出示示意图)。
(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讨论,不时发出争议声,师也边巡视边寻机参与讨论。
)生:我是曹操,已统一了北方,为了能早日统一中原,现在带领80万大军南下,先夺取东吴,后踏平蜀川。
现在已到达长江北岸,惋惜我军乃北方人氏,不熟水性,只能等练好了水上作战的本领才能渡江,真是急死我也!生:(补充)只是,我兵多将广,拿下东吴不在话下。
瞧,有一谋士给我献上一计,让我把船用铁索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确实像在平地一样。
将士们不用担忧坐不惯船了,看来,我们可赶忙渡江了,哈哈哈……(作仰天大笑状)生:我是东吴都督周瑜,看(边说边指着示意图),曹军80万大军已驻扎在北岸了,我也调兵遣将,在赤壁那个地点安营扎寨,与曹兵隔江相对,我方只有3万,兵力悬殊,看到双方日夜操练,我真是心急如焚啊,如何样才能保住东吴,我得与众将士好好商量计策才行(作着急忧思状)。
师:刚才,周曹双方的杰出分析,让我们对战局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为我们留下了一处摸索空间:周瑜一方有何良策,以克敌制胜,以少胜多呢?下面请同学们连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略)。
反思: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及阅读教学时指出:“要幸免繁琐余外的内容分析。
”战因和战前预备不是课文的重点,而且这一段语言浅显,内容易明白。
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明白得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有关角色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使教材中的文字变成学生生动的语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讨论的对话和介绍中有效地培养了学习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教案+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目标】1. 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2.认识曹操等人物形象,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 通过品读、联想、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重点】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难点】1、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具、学具】1.教具:PPT课件2. 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赤壁之战》的资料。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感受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2. 学习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3. 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理解题意,了解背景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之”的意思。
2、(课件出示有关赤壁之战的资料、图片等)引导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的知识,介绍你所知道的“赤壁之战”,了角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3、(课件演示赤壁之战精彩瞬间)二、读通课文,质疑问难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个别学生轮读课文,检查通读课文效果,随机进行教学处理。
(1)联系上下文理解“隔江相对”,(课件演示两军对阵图)(2)理解“调兵遣将”,比较“遣”与“遗”的字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之战》课堂实录与反思教案教学设计天山雪莲
实录片断一: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充分朗读并交流了相关的资料。
这节课,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历史,去体验《赤壁之战》这著名战役的整个过程。
现在,请大家再读读战争起因及战前准备部分,找出有关交战双方的语句,选定一方与你的合作伙伴讨论研究,一会儿派代表上台来作战前形势分析(师出示示意图)。
(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讨论,不时发出争议声,师也边巡视边寻机参与讨论。
)
生:我是曹操,已统一了北方,为了能早日统一中原,现在率领80万大军南下,先夺取东吴,后踏平蜀川。
如今已到达长江北岸,可惜我军乃北方人氏,不熟水性,只能等练好了水上作战的本领才能渡江,真是急死我也!
生:(补充)不过,我兵多将广,拿下东吴不在话下。
瞧,有一谋士给我献上一计,让我把船用铁索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真的像在平地一样。
将士们不用担心坐不惯船了,看来,我们可马上渡江了,哈哈哈……(作仰天大笑状)生:我是东吴都督周瑜,看(边说边指着示意图),曹军80万大军已驻扎在北岸了,我也调兵遣将,在赤壁这个地方安营扎寨,与曹兵隔江相对,我方只有3万,兵力悬殊,看到双方日夜操练,我真是心急如焚啊,怎样才能保住东吴,我
得与众将士好好商议对策才行(作焦急忧思状)。
师:刚才,周曹双方的精彩分析,让我们对战局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又为我们留下了一处思考空间:周瑜一方有何良策,以克敌制胜,以少胜多呢?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略)。
反思: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及阅读教学时指出:“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
”战因和战前准备不是课文的重点,而且这一段语言浅显,内容易懂。
于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有关角色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使教材中的文字变成学生生动的语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的对话和介绍中有效地培养了学习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录片断二:
师:成功是令人关注的,失败也同样。
战斗战束后,大获全胜的东吴和惨败而归的曹操,同时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吸引了无数言辞犀厉的记者(指指同学们)。
现在,你们可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一方组成研究小组,这时,你既是一方将领或谋士,也是一方来采访的记者,即可采访对方,也可被对方采访。
(创设的有趣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引起了探究质疑的好胜心,讨论了几分钟后……)
生1:黄盖……(师打断:请注意礼貌),请问黄盖老将军,你是在什么启发下想到用火攻这个办法的?
生a:当我看到曹操把船连在一起时,我就想到如用火攻,他们想逃都逃不了了。
生(同组的补充):还有曹操轻敌多疑,可以利用他的这种性格用火攻。
师:除此之外,还有理由吗?
(无人回答)
师(补充):用火攻还有一个原因是双方兵力悬殊,相持下去对东吴没有好处,所以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生2:请问黄盖老将军,你认为火攻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b:关键是东南风,没有东南风,火攻计划布置的再周密,都不可能成功。
生2:据我所知,战前一直是西北风,你怎么知道那天是东南风?
生b:这是……这……
师:是啊,没有东南风,火攻就无法施行,你是如何得知那天有东南风的呢?谁能帮助他。
生2:我知道,是孔明“借”来的(手持《三国演义》),其实他早就测知那天会有东南风了,这里面还有故事呢……师:对,有句成语就出自此,(出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想详知这其中的故事,课后请来借阅《三国演义》,请继
续。
生3:那你为什么要给曹操写诈降书呢?他会相信你吗?你又是怎样写的?
生c:我写诈降书是为了能接近曹营,只有与曹营近距离,这样火攻才能成功。
为了让曹操相信,我在信上写着:尊敬的大将军,我是周瑜手下的一员老将,叫黄盖,周瑜年少得志,很自以为是,我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您的八十万大军,为了城内的老百姓,还是趁早投降,可他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不但不听我的劝说,还叫人狠狠打了我几十军杖,打得我皮开肉绽,叫我老脸往哪搁呀(众生大笑)!我可不想白白送老命,因此,我将带上我的兵士和粮草,投奔大将军您……
师:噢,这位同学,你是从哪知道“苦肉计”这个故事的?生c:我课前就阅读了《三国演义》了,这里面还有几个小故事呢,我可以为大家讲讲……
师(打断):是的,这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歇后语,(出示)周瑜打黄盖——
部分学生(回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生d:请问曹丞相,您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了,怎么会被他的一封诈降信骗倒呢?
生4(作伤心状):唉,都怪我太骄傲轻敌了,黄盖诈降,其实我也怀疑过,还派人去打探过呢,只恨对手太狡猾,早有
准备,我又操之过急,被黄盖的花言巧语蒙痹了,这真是“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手指扮周瑜的学习)千虑,必有一得啊!”
作者邮箱: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