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之花
作者:刘稚亚
来源:《经济》2014年第06期
1991年的10月,田凤银来到怀柔最美的长城——箭扣长城写生。
北京的秋天,天高气爽,格外美丽。
田凤银被长城内外秋色所陶醉,支起画架,不停地画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从身边匆匆下山的游客。
当她看不清画布时,才知天已黑了,周围一个人都没有,然而此时,已看不清下山的路。
当时的箭扣长城还未对游人开放,如果贸然下山很有可能掉下万丈山涧。
10月的北方,山区格外的冷,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还是10多摄氏度,到了夜间温度已接近零摄氏度。
田凤银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她又冷又饿,远处山坳里的鸟叫声平添了恐怖的气氛。
“当时我就哭了,觉得自己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报答生身父母了。
于是我摸索着在速写本上给大哥留了我人生的第一份遗书。
”田凤银回忆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遗书的内容大致是希望哥哥们能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另外把我当时已经画好的30多幅油画拜托老师卖掉,用卖画所得赡养父母。
”
就这样,她又怕又冷又饿,抱着画板晕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了当地的卫生院。
原来是她住宿的那家大嫂,见她深夜未归,便召集村民们上山把她救了下来。
“就在那一刻,我爱上了长城,爱上了祖祖辈辈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淳朴善良的人们。
”田凤银讲到这里,眼睛有些湿润。
风景处处有,长城只有中国有
多年以后,田凤银对长城的驾驭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她发誓要画出长城的千娇百态,并且将长城的美传递到世界的每一处。
几十年来,但凡有空闲的周末和假期,她都会背着画板和颜料,爬上长城的各大峰火台。
“可见作为一名画家,除了要有绘画的天赋和对画作的执着之外,体力和记忆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田凤银笑道。
谈及为何对长城这么迷恋,田凤银告诉《经济》记者:“我是在长城脚底下长大的,它伴随着我一路成长,我相信长城才是我真正的归宿。
”对于这个投入了一生精力和感情的中国象征,田凤银简单地用一句话回答了问题,“风景处处有,而长城只有中国有。
”
这位热爱长城的女画家也成功地将长城带出了国门。
2005年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法国美协主席阿尔芙莱德先生在巴黎街上散步。
在一个书窗前,他被一本杂志的内刊所吸引,他拿过来一看,是《中国画报》英文版(2005年第3期总681期)。
当他仔细阅读了那篇题为《A Young Painter Blossoms》的文章和作品插图时,他忽然想到自己10年前曾在巴黎的一个画廊看见过这位画家的作品。
当时,那几幅画就打动了阿尔芙莱德先生,他觉得自己从来没看到过这种表现技法的油画,那样轻松、自由、不拘一格,这样的作品在油画大师云集的巴黎凸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
更让他感动的是,这位画家出身贫寒,是农民的女儿。
而在法国,油画则是贵族们的专属,这使阿尔芙莱德感到不可思议。
于是他开始寻找这位传奇的女画家。
历经种种周折,阿尔芙莱德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帮助下终于联系到了田凤银,并邀请她参加即将在巴黎开展的“品味中国”邀请展。
田凤银精选了13幅长城和风景题材的油画参展,也正是这13幅油画,为她打开了世界艺术之门,赢得了法国民众的赞誉。
展会结束后法国多家媒体纷纷以“长城脚下放羊娃,成为当今世界著名画家”为题进行报道,田凤银就像安童生笔下的灰姑娘一样,传奇般地走进了法国的艺术殿堂。
回忆起第一次去法国的经历,田凤银至今还有些腼腆。
“那时候从没出过国,也不懂法语,更不懂西方的礼节,和阿尔芙莱德的交流都是通过画画来解决。
”她说,画展开幕式的当天晚上,阿尔芙莱德邀请她吃晚饭,并给她斟满了一杯红酒。
那是她第一次喝法国的红酒。
随后,阿尔芙莱德又递给她一只生蛤蜊,这也是她第一次吃生蛤蜊,并不知道要滴柠檬汁,结果只好就着红酒生吞了下去。
在吃西餐时,阿尔芙莱德先生在纸巾上画了个鱼和牛,意思是:你吃牛排还是吃鱼?田凤银在被逗笑之余也暗暗决定回国后要努力学习法语。
此后,应法国美协邀请,田凤银多次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和秋季沙龙邀请展。
2006年11月,在法国秋季沙龙一次展会上,田凤银的油画作品《长城内外栗花香》被卢浮宫亚洲馆收藏。
这次画展在法国又一次引起轰动,田凤银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造诣,被法国民众称之为“第二个莫奈”。
回忆起这段往事,田凤银说:“我是位幸运的画家,是长城给了我力量、灵感和机遇。
”
为了学好法语,田凤银争取到了法国国立美术学院学习的机会。
求学期间的一天傍晚,田凤银跟阿尔芙莱德去塞纳河边散步,他教她一些法语日常用语,每当田凤银学会一句,他都会拍手叫好。
月光照在塞纳河上,泛起一道道银光。
田凤银感慨地对阿尔芙莱德说:“月亮站的那么高,所以全世界都能看到。
而你把我的长城作品带到了法国的艺术殿堂,让长城像月亮一样被全世界所注目、所欣赏。
长城是中国的名片,通过画展,很多人都想到中国去看长城。
所以,你不光是我的朋友,也是中国人的朋友。
但愿我能成为中法艺术交流的民间大使,愿中法人民的友谊像月亮一样永存。
”阿尔芙莱德激动地说:“我们的友谊像月亮一样永恒,中法人民的友谊也像月亮一样永恒。
”
随后,田凤银便开始了她的“民间大使”之路。
2009年8月12日至9月30日她在北欧四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以中国长城为主题巡展。
仅开幕式当天,门票就售出了6000多张,这种盛况在人人自称为艺术家的挪威实属罕见。
挪威当地报纸均大篇幅地报道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画家和此次画展,奥斯陆市长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将田凤银称为“爱国英雄”,因为他知道,没有对自己祖国的爱,是画不出这样厚重的作品的。
2009年11月3日至20日她在法国财政部举办了题为《中国·长城·风光》个人画展,期间,法国财长拉加德、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等参加画展开幕式,其《长城·桃花盛开》被法国财政部收藏,《长城·春》被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收藏……
这次画展结束后,法国财长拉加德女士希望田凤银加入法国国籍,被田凤银婉言谢绝了,她说:“我担心加入法国国籍便画不好长城了,况且我的母亲年事已高,不能随我一起来法国。
”
塞纳河畔的中国凤凰
编者按:“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的风云人物,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还有什么新的梦想、新的追求?我刊从本期开始推出《中国梦·我的梦》栏目,力图从他们身上汲取引领当代社会前行的正能量;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理想,建设美好家园。
田凤银的艺术造诣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阿尔芙莱德。
之后他先后5次来中国,到田凤银的家乡考察,来寻觅画家的成长历程。
在2010年5月,当身为法国财政部总督察的阿尔芙莱德先生再次来到田凤银的家乡时,他告诉田凤银:“你的艺术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法国,属于全人类。
我要把你的成长历程写出来,让欧洲的艺术青年学习。
”就这样,在2011年8月,名为《塞纳河畔的中国凤凰》传记小说,在法国出版发行。
2012年,由人民画报摄影出版社翻译中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的纯青,田凤银的荣誉越来越多,她的清净也越来越少。
尽管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她仍然积极投身于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她愿意为每一位倾听者诉说她与长城的故事,告诉他们她每一幅画作的意义。
她奔波于各大高校以及中小学校,为学生们开设《中国梦——从我做起》系列讲座,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令人吃惊的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免费的,尽管她完全可以收取高额费用。
“长城本来就是属于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我想把长城的精神传递下去。
”田凤银告诉记者,“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被长城坚忍的精神所感染。
家乡曾经有位老师向学生们讲述我的故事,告诉他们我的长城梦,然而学生们不为所动。
直到这位老师提到我卖一幅画,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孩子们这才哗然。
这种现象是不健康的,十来岁的孩子就懂得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这也与当今浮躁的社会有关。
”
“有一首歌叫…再回首‟,我很喜欢听。
我的艺术之路刚刚迈出第一步,不敢回首。
只因我的故事与那条陪我长大的母亲河和经历风霜雪雨却依然巍峨屹立的长城连在一起,所以我同你一起重温了我的故事。
因为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条母亲河的温和和中华长城的雄壮。
”采访临近结束,田凤银的眼眶不禁湿润,“不管我的艺术道路走多远,我永远是长城脚下一棵小草。
”
后记:“她歌唱故土的美景。
故土是孕育着启示的源泉。
她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时光,像一位城市的摄影师用老成的眼力抓住瞬间的变化,在她熟悉的故土上全方位地拍摄阳光照人的景象。
在雄伟壮丽的长城的罩扶下雉墙山岗、陡峭山谷、苍劲大树、寂静湖泊、多鱼的河流以及象征怀柔的栗树的栗花。
她的色彩缤纷、色调奔放、光亮迷人及静静的悦耳旋律引人入胜。
她的作品反映了自然的美和宁静而使之平和。
静、洁,宁就是本质。
这是她献给我们的付出。
这种付出也是最珍贵的、最真实的,是出于内心的声音。
”——选自《一见倾心》,法国原美协主席、法国财政部总督察、法国签约幽默作家阿尔芙莱德·吉尔德(Alfred Gilder)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