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省考行测常用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

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

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行测数学秒杀实战方法)

本文旨在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提供行测数学常用公式的汇总,以及实战方法的分享。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是行测数学基础,考生必须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是:

加法:两数相加,和为两数之和。

减法:两数相减,差为被减数减去减数。

乘法:两数相乘,积为两数之积。

除法: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为被除数除以除数的结果。

二、百分数、分数、比例

百分数、分数、比例是行测数学中常用的概念。考生需要掌握它们的相互转换以及应用。

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分子为百分数的数值,分母为100.

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将分数化为小数,再将小数乘以100,加上百分号即可。

比例的应用:比例是行测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考生需要掌握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行测数学中常用的统计概念。考生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及应用。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等于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中位数: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后,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

四、排列组合

排列组合是行测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考生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及应用。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的不同情况的个数,称为n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n,m)表示。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不考虑它们的顺序,称为n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表示。

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

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大全〔行测数学秒杀实战方法〕

目录

一、根底代数公式1

二、等差数列2

三、等比数列2

四、不等式2

五、根底几何公式3

六、工程问题4

七、几何边端问题4

八、利润问题4

九、排列组合5

十、年龄问题5

十一、植树问题5

十二、行程问题5

十三、钟表问题6

十四、容斥原理7

十五、牛吃草问题7

十六、弃九推断7

十七、乘方尾数7

十八、除以"7〞乘方余数核心口诀8

十九、指数增长8

二十、溶液问题8

二十二、减半调和平均数9

二十三、余数同余问题9

二十四、星期日期问题9

二十五、循环周期问题9

二十六、典型数列前N项和10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3. 完全立方公式:〔a ±b)3

=〔a ±b 〕(a 2

ab+b 2

)

4. 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 ab+b 2

)

5.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

b n

(1)s n =

2

)(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项数n =

d

a a n 1

-+1; 〔4〕假设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假设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1n 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1〕a n =a 1q

〔2〕s n =q

q a n -11 ·1)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一、数据分析类公式

1.平均值公式

平均值=总和÷样本数量

在数据分析中,计算平均值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

据的集中趋势。

2.中位数公式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分为两等分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对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更具有稳定性。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奇数,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值;对于数据量为偶数,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3.众数公式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频率出现最高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众数可分为单峰众数和多峰众数。

4.极差公式

极差表示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数据的离

散程度。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百分位数公式

百分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一些百分比位置的值,可以用来描述整体数据

的分布情况。

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n,取第p百分位数,计算公

式为(n+1)×p/100。

6.方差公式

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性的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Xi-平均值)^2]÷样本数量

7.标准差公式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的波动性,标准差越大,说明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标准差=方差的开方

二、比例计算类公式

1.百分比公式

百分比=(所占数÷总数)×100%

在数据比较和分析中,百分比是比较常用的计算方式,可以用来描述

数据的相对大小。

2.比例公式

比例=(所占数÷总数)×比例基数

比例基数可以是任意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增长率公式

增长率=(现在数值-原始数值)÷原始数值×100%

增长率是用来比较两个数值之间的增长或减少幅度的指标。增长率为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一、比例关系公式:

1.同比例的两个量之积等于它们的一平方。(a/b=c/d=>a*d=b*c)

2.两个量成反比例,其乘积等于常数。(a/b=c/d=>a*b=c*d)

二、百分数关系公式:

1.百分数x%等于小数x/100。(x%=x/100)

2.数x占总数y的百分比等于数x与y之比乘以100%。(x/y×100%)

3.两个百分比相加、相减等于数与数相加、相减。

三、平均数关系公式:

1.平均数=和/个数。

2.和=平均数×个数。

四、利率、利息和本金关系公式:

1.简单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

2.平均利率=总利息/总本金

五、速度、时间和距离关系公式:

1.速度=距离/时间。

2.时间=距离/速度。

3.距离=速度×时间。

六、面积和体积关系公式:

1.长方形面积=长×宽。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圆面积=π×半径的平方。

4.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5.球体体积=4/3×π×半径的立方。

6.锥体体积=1/3×底面积×高。

七、等差数列关系公式:

1.第n项=首项+(n-1)×公差。

2.前n项和=(首项+末项)×n/2

八、等比数列关系公式:

1.第n项=首项×公比的(n-1)次方。

2.前n项和=(首项×(公比的n次方-1))/(公比-1)。

国考笔试公式

国考笔试公式

国考笔试公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分为两种情况计算:一般职位(考生只需参加公共科目考试)成绩计算方式:(行测+申论)/2*50%+面试*50%)。因为行测和申论的总分是200分而成绩计算是百分制,所以要除以2。特殊职位(考生除参加公共科目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面试成绩各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公共科目笔试、面试、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1、笔试、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各为50%。考生权重成绩的计分公式为: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2、笔试成绩的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3、报考公安机关职位笔试成绩的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公安专业科目成绩×30%。

4、笔试阅卷结束后,由公务员局根据成绩汇总分析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

5、面试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能录用。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行测公式汇编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特性

奇偶特性: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整除特性:

能被2, 4, 8, 5, 25, 125整除的数的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或9整除;

如果a:b = 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a = (m/n) * b(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a:b = m:n(m,n互质),则a±b 应该是m±n 的倍数。

二、乘法与因式分解公式

三、等差、等比数列

“中项公式”一栏的a、b加个注释四、余数问题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最小公倍加

如果一个被除数的除数不同,余数相同,那么这个数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几个除数的公倍数加上除数共同的余数。

如果一个被除数的除数不同,除数与余数的和相等,那么这个数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几个除数的公倍数加上除数与余数的和。

如果一个被除数的除数不同,除数与余数的差相等,那么这个数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几个除数的公倍数减去除数与余数的差。

五、溶液问题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

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浓度

六、利润问题

利润= 卖出价-成本

公务员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公务员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一、基础代数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 2-b 22.完全平方公式:(a±b)2

=a 2

±2ab+b

2

完全立方公式:(a±b)3=(a±b)(a 2 ab+b 2)3.

同底数幂相乘:a m ×a n =a m+n (m、n 为正整数,a≠0)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n

(m、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p a

1

(a≠0,p 为正整数)

4.等差数列:

(1)s n =2

)(1n a a n ⨯+=na 1+21

n(n-1)d;

(2)a n =a 1+(n-1)d;

(3)n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a+b;

(5)若m+n=k+i,则:a m +a n =a k +a i ;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5.

等比数列:

(1)a n =a 1q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4)若m+n=k+i,则:a m ·a n =a k ·a i ;(5)a m -a n =(m-n)d

(6)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1为首项,an 为末项,q 为公比,s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2+bx+c=a(x-x1)(x-x2)

其中:x1=a ac b b 242-+-;x2=a ac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它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文字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方面。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行测的公式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国考省考行测的公式汇总。

一、文字理解

1.追求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行测中,理解题目的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长篇阅读材料。为了追求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空读法:快速浏览整篇文章,了解大意和段落结构。

-分段阅读法:对文章进行分段阅读,理解每一段的主旨和要点。

-标记法:使用笔记本或者考试纸上的便签,标记关键词和关键句,方便后面查找。

2.推理判断的常用逻辑

行测中的推理判断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逻辑关系和推理方法:

-全部推断法:通过观察或者推理,得出一个全部的结论。

-对应推理法: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对应关系进行推理。

-排除法:通过排除其他选项,确定最合适的答案。

-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数量关系

1.比例关系

行测中经常出现比例关系题目,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比例公式:

-速度=距离/时间

-面积=长度*宽度

-扇形面积=(弧长*半径)/2

-比例=较小数/较大数

2.积分关系

积分关系是数量关系题目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涉及到正比例、反比例和多元线性关系等。常见的积分关系公式有:

- 正比例关系:y = kx(其中k为比例常数)

-反比例关系:y=k/x(其中k为比例常数)

- 多元线性关系:y = ax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详解与常用公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详解与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

基期和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

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

多少是量;快慢是率

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

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国考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国考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国考行测常用公式汇总行测中常用的公式汇总如下:

1.面积公式:

-矩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

2.周长公式:

-矩形的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4×边长

-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

3.速度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4.平均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5.利率公式:

-简单利率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复利公式:总利息=本金×(1+利率)^时间-本金6.百分数公式:

-数值=百分数×基数

-百分数=数值÷基数×100

7.利率换算公式:

-年利率=月利率×12

-年利率=日利率×365

8.容积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矩形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π×半径×半径×高

9.等差数列公式:

- 第 n 项公式:an = a1 + (n - 1) × d

- 前 n 项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

10.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

11.三角函数公式:

-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 × cosC

12.排列组合公式:

-排列公式:n个不同的物体中,选择r个的排列数为:A(n,r)=n!÷(n-r)!

-组合公式:n个不同的物体中,选择r个的组合数为:

C(n,r)=n!÷(r!×(n-r)!)

以上是常用的行测公式汇总,在备考行测时,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应用场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在实践中多加练习,运用灵活。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平均值增长率.doc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平均值增长率.doc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平均值增长率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目中很多题目都要用到公式解答,这些公式很简单,但公式数量较多,有些公式比较相似,容易混淆,一些题目用这种公式做可以,用那种公式做也行,但有些公式用起来简单,有些用起来复杂,所以我们做题,除了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公式。

题目不会没关系,会用公式是关键,今天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就给大家分享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平均值增长率相关公式。

平均值增长率相关公式

平均值增长率:平均值增长率=,其中分子是总数量的增长率为a,分母是总份数的增长率为b。

公式推导。我们已知增长率=,同理可得:

平均数的增长率=

我们来通过真题练习一下公式运用。

(材料节选)

【例1】2013年全国商品房单位面积的平均销售价格约比上年增长了:

A. 4.4%

B. 7.7%

C. 11.1%

D. 15.5%

【解析】

题目中单位面积的平均销售价格即为平均数,问比上年增长,并且选项是百分数,判断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增长率。代入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可得增长率为=0.09 1.173,可以用直除法商一位,商首位为7,只有B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

2017年,某省苹果的挂果面积为726.21万亩,同比增长4.1%;梨的挂果面积为61.29万亩,同比增长-1.0%;柑橘的挂果面积为40.26万亩,同比增长4.5%;桃的挂果面积为45.05万亩,同比增长5.8%;猕猴桃的挂果面积为64.76万亩,同比增长10.8%;葡萄的挂果面积为54.08万亩,同比增长3.5%;枣的挂果面积为262.74万亩,同比增长12.6%;柿子的挂果面积为37.80万亩,同比增长0.4%;杏的挂果面积为45.42万亩,同比增长4.1%;石榴的挂果面积为6.51万亩,同比增长4.7%;樱桃的挂果面积为10.92万亩,同比增长10.4%。

行测答题技巧:概率问题基本公式

行测答题技巧:概率问题基本公式

⾏测答题技巧:概率问题基本公式

最近在各省考、联考和国考中,概率问题,可以说是屡次出现。例如:在2010、2011的联考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在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过,联考历来以国考为风向标,⽽概率问题也将成为排列组合中考核的要点,所以必须引起考⽣⾜够的重视。⽽很多考⽣,对此把握的并不是很好。此类问题,在理解其实质和内涵后,计算过程相对来说⽐较简单,所以考⽣⼀定要重点掌握。下⾯简单介绍⼀下概率问题的⼏个基本公式:

概率=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

这个公式中,满⾜条件的情况数和总情况数的算法源于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考⽣根据题意判断即可,⽽对于分情况概率和分步骤概率的解法,也是基于排列组合问题,⽤加法,分步⽤乘法,因此有了下⾯的两个公式:

总体概率=满⾜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分步概率=满⾜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

举个例⼦,⼀个盒⼦⾥放了3个红球,6个⽩球,如果在盒⼦⾥⾯摸取⼀个球,那么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实际上此题⾮常简单,就是应⽤前⾯刚提到的公式:

概率=满⾜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

所以根据公式:摸到红球的概率=3/9=1/3;

再举个例⼦:有两枚硬币,现在随机投掷,每个硬币投掷⼀次,问两个硬币正⾯都朝上的概率为多少?

此题可以看成是分步概率,投掷第⼀个硬币时正⾯朝上的概率为1/2,⽽在此基础上投掷第⼆个硬币,正⾯朝上的概率仍然是1/2,所以此题答案为:(1/2)×(1/2)=1/4;

下⾯列举⼏道题⽬来具体讲解概率问题的解题⽅法。

题⽬1:某⾼校从E,F和G三家公司购买同⼀设备的⽐例分别是20%,40%和40%,E,F和G三家公司所⽣产设备的合格率分别是98%,98%和99%,现随机购买到⼀台次品设备的概率是:

国考行测计算方法

国考行测计算方法

国考行测计算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

称行测)是考生必须要进行的科目之一。对于行测考试中的计算题,

许多考生并不是很擅长。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行测计算题的算法。

一、数字关系

数字关系是国考行测中常常遇到的一类计算题型,其中主要包括数列、数字推理、数字分类和数字运算四个方面。数字关系题虽然看起来比

较简单,但其实需要考生运用正确的计算方法才能拿高分。对于数字

关系题,以下是一些计算技巧:

1. 认真分析数字规律,找出规律性,通过规律性求解

2. 对于每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加减、乘除、相减相加等来解决

3. 对于数列题型,可通过分析其中的相邻项之间的关系,找出通项公

式以求解

4. 对于数字分类题,需要建立分类标准,并且要有条理地进行分类,

这样才能找出规律

二、速算技巧

速算技巧是行测计算题的一大利器。考生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的口诀、规则和公式来增加计算的速度、准确度和正确性,以下是一些值得掌握的速算技巧:

1. 九九乘法口诀

2. 百分之几的计算

3. 整数的平方、立方和倒数的口诀

4. 除法的近似值取整规则

5. 相邻数间乘除的比较、大小游戏

三、概率与统计

在国考行测中,概率与统计题也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计算内容之一。概率与统计题需要考生了解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例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且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和方法。以下是一些概率与统计题的计算技巧:

1. 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

2. 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3. 根据概率分布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国考行测——盈亏知识点

国考行测——盈亏知识点

国考行测—盈亏问题常用知识点梳理

盈亏问题常用知识点梳理

我们发现盈亏问题可以采用方程法求解,也可利用公式或转化后利用公式求解。

由于分配会出现正好分完、有剩余和不足三种情况,因此,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会出现不同的组合。

盈亏问题常用公式

盈亏组合公式

一盈一尽盈数÷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对象数

一亏一尽亏数÷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对象数

一盈一亏(盈数+亏数)÷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对象数

两次均盈(大盈数-小盈数)÷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对象数

两次均亏(大亏数-小亏数)÷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对象数

典型例题集锦

【例1】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若每只猴子分6个梨,则多出12个梨。若每只猴子分7个梨,则还差11个梨,问一共有多少个梨?()

A.120

B.145

C.150

D.130

【答案】C

【考点】盈亏问题之“一盈一亏”

【解析】根据公式,猴子数=(12+11)÷(7-6)=23只,则梨子数=6×23+12=150个。因此,答案选择C 选项。

【点拨】本题为标准的盈亏问题。直接利用公式即可。

【例2】北京十九中某班同学去划船。若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可以坐8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每船恰好可以坐12人,问这个班共有几名同学?()

A.38

B.42

C.48

D.56

【答案】C

【考点】盈亏问题之“一盈一亏”

【解析】本题需要转化。若不增加船,则每船8人,多8人;若不减少船,则每船12人,少12人,属于“一盈一亏”。根据公式:船数=(8+12)÷(12-8)=5只,则人数=8×(5+1)=48人。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点拨】本题属于盈亏问题的变形,需要转化后,再利用公式求解。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考公式汇总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考公式汇总

No.1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No.2 年均增长率

如果基期量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No.3 间隔增长率

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No.4 混合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No.5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No.6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No.7 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No.8 比重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是10%,“二成”代表的是20%,以此类推。

No.9 倍数

A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No.10 翻番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是原来的8倍。

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平均公式

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平均公式

平均公式 2018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行程问题”是历年各种公务员考试考查的重点题型,也是每次考试几乎都会涉及的常考题型,更是考生望而生畏的“难点题型”。行程问题的考点非常多样化,基本行程中,考察最多的就是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2v1v2/(v1+v2)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推导如下:假设一段路程长度为2s,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那前一半路程的时间为s/v1,后一半路程的时间为s/v2,总的时间为s/v1+ s/v2,那么平均速度为路程除以时间,即2s/(s/ v1+ s/ v2)=2v1v2/(v1+v2)。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使用前提:以两个不同的速度(v1和v2)行驶的距离是相同的,求平均速度既可以使用该公式。该公式经常用于往返,上下坡等问题当中。【例1】某人开车从A镇前往B镇,在前一半路程中,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前进;而在后一半的路程中,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前进。则此人从A镇到达B镇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 A.60 C.90 B.80 D.100 【答案】B 【解析】前后半路程相等,符合使用前提,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2×60×120/(60+120)=80,答案选择B。【例2】小伟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伟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校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时 36 分钟,假设小伟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伟家到学校有多远?() A.2400米 C.1600米B.1720米 D. 120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省考行测常用公式大全

目录

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及性质 (4)

一、基础公式 (4)

二、基本数列 (4)

三、行程问题 (4)

四、工程问题 (5)

五、浓度问题基本公式 (5)

六、几何问题常用公式 (5)

七、排列组合问题 (6)

八、容斥公式 (6)

九、盈亏问题基本公式 (6)

十、利润问题基本公式 (6)

十一、银行利息问题基本公式 (6)

十二、年龄问题重要结论 (7)

十三、方阵问题常用公式及性质 (7)

十四、植树问题基本公式 (7)

十五、牛吃草问题 (8)

十六、鸡兔同笼问题 (8)

十七、时钟问题基本性质 (8)

十八、闰年、平年判断方法 (8)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10)

一、平均增长 (10)

二、同比增长 (10)

三、环比增长 (10)

四、比重 (11)

五、平均数 (11)

六、拉动增长率 (11)

七、贡献率 (12)

八、倍数与翻番 (12)

九、人口自然增长率 (12)

资料分析——30秒速算法 (14)

一、错位相加(减、乘、除) (14)

二、尾数法 (15)

三、截位法 (16)

四、混合增长率速算法 (19)

五、乘除转换法 (20)

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及性质

一、基础公式

①完全平方公式:(a ±b)2

=a 2

±2ab+b 2

;②平方差公式:a 2

-b 2

=(a+b)(a-b);③完全立方公式:

(a ±b)3

=a 3

±3a 2

b+3ab 2

±b 3

;④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 ab+b 2);⑤裂项公式:

)(d n n d

+=n 1-d

n +1;

⑥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

+bx+c=a(x-x 1)(x-x 2)]: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4ac≥0);

韦达定理:x 1+x 2=-a b ,x 1·x 2=a

c

⑦均值不等式:

n

a a a a n

++++ 321≥n n a a a a 321⋅⋅,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等号成立。

二、基本数列

1.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a n =a 1+(n-1)×d(其中,a 1为首项,d 为公差);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2

1n(n-1)d=

2

)(1n

a a n ⨯+(其中,a n 为末项)。若a、A、

b 成等差数列,则2A=a+b;若m+n=p+q,则a m +a n =a p +a q ;若m+n=2p,则a m +a n =2a p 。(m、n、p、q 均为自然数)

2.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a n =a 1q n-1

(其中,a 1为首项,q 为公比,且q≠0,a 1≠0);

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q=1);S n =

q

q a n -111)-((q ≠1)。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

=ab;若m+n=p+q,则a m ·a n =a p ·a q ;若m+n=2p,则a m ·a n =2p a ;

n

m

a a =q (m-n)

。(m、n、p、q 均为自然数)

三、行程问题

1.平均速度

①若物体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2

1v v v +=

;②若物体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

1212v v v

v v +=。

2.核心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3.相遇问题

①基本公式:相遇时间=路程÷(速度1+速度2);

②从两地同时出发的直线多次相遇问题中,第n 次相遇时,每个人走的路程等于其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的(2n-1)倍。

③环线相遇问题中每次相遇所走的路程之和是一圈。如果最初从同一点出发,那么第n 次相遇时,每个人所走的总路程等于第一次相遇时其所走路程的n 倍。

4.追及问题

①基本公式: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②环线追及问题中每次追及的路程之差都为环线长度。如果最初从同一点同向出发,那么第n 次追及时,总路程差为第一次追及时路程差的n 倍。

5.流水行船问题基本公式

①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②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四、工程问题

核心公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五、浓度问题基本公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六、几何问题常用公式

①梯形面积=

2

1

(上底+下底)×高;②扇形面积=360

2r n π=2Lr

(L 是扇形弧长,n 是扇形的圆心角);

③正方体表面积=6a 2,正方体体积=a 3(a 为棱长);

④长方体表面积=2(ab+bc+ac),长方体体积=abc(a、b、c 为长方体的3条棱长);④球体面积=4πr 2

,球体体积=

3

4πr 3

(r 为球体半径);⑤圆柱体体积=Sh=πr 2

h(S 为圆柱底面积,r 为底面圆的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