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筹建中的国家棉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截止2014)
98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海洋大学
99
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100
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1
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102
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103
43
国家防爆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
44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45
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6
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7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166
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三元集团公司
167
国家泥水平衡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68
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169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75
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宁夏农林科学院
76
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敦煌研究院
77
国家固态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78
国家固体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79
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一)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已成为当下重要的国家战略。
其中,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旨在推动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原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集合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聚焦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同时,通过开放科研平台,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三、实施计划步骤1.中心选址:首先,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地域分布均衡原则,选择具有较好科研基础和产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中心选址的优先考虑因素。
2.建设硬件设施:投入资金建设科研设施、实验基地、创新平台等,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组建科研团队:通过招聘、合作等方式,吸引和整合国内顶尖的科研力量,组建多元化的科研团队。
4.开展技术研发: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持续投入和研发。
5.推动产业合作:与产业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6.开放科研平台:对外开放科研平台,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也可为其他级别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五、创新要点1.聚焦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2.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心将与产业界、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
3.开放式创新平台:中心将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力。
六、预期效果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级和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智平 任恩恩 南志标 吴建平 余四九 曹 洁
周文学 孙中心 刘湘涛 高雄厚 何忠茂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甘肃省农产品储藏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甘肃省现代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业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风沙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聚合物配混改性成套技术及装备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鲑鳟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膜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太阳能工程技术中心 甘肃省涂料、颜料工程技术中心 甘肃省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中药炮制及质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动物源性制品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甘肃省风电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合成橡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建筑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甘肃省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天然产物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2005 2005 2005 2006 2006 2006 2007 2007 2008 2008 2008 2008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甘肃省农科院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凯奇生物工程公司 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兰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 研究所 西北民族大学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 院 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 州化工研究中心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轻工业研究所
建设区域品牌专用棉生产技术体系,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品市场需求和棉花生产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内棉花产不足需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1 3 棉 纺市场 的专用性 需求 .
原棉作 为纺织 工业 原料 , 用途是各 种各 样的 , 同种类 的纺织品对原棉质 量的要求差别 很大 。加 之 不
近年来棉纺机械的不断改进, 高效高速纺纱设备对棉纤维的强度和细度要求更高。因此 , 专用棉在世界 棉花贸易 中呈 现 明显 的竞 争优势 , 需求增 长强劲。而我 国棉纤 维绒长单一 、 维强度等指标 与 国际高 品 纤 质棉相 比还有 较大 的差距 , 棉花纤维 品质 和类 型难于满足纺织 工业发展 的需求 。另外 , 国棉花种植 缺 我
之不 断增 加 , 国内棉织 物消费量每年 以超过 1 %的速度递增 。2 0 年 以来 中国纺 织 品服 装 出 口以每 年 0 01
两位数 的增幅递增 , 步加大 了原棉 的需求量 。近来 出现 的纺织 品贸易摩 擦从 另一 个侧 面应 证 了我 进一 国纺织 品强 有力 的竞 争力和竞争地位 , 我国的棉纺织业仍 将处于一个快 速发展 的态势 。因此 , 国纺 织 我
乏 品质 区域 化布局 , 同一个生态 区种植 多个品种 , 在 品种杂乱 , 加之收购过程 中不同纤维长度 原棉混 杂 , 造 成原棉 品质不一致 , 于满足纺织 品的质量 要求 。 难
14 新疆 棉花资 源优 势 .
19 年 以来 , 99 新疆棉花年 际种植面积基本稳定 在全 国的 14 总产稳 定在全 国的 13每年为 国 内其 /, /, 他 省区棉纺企业 提供原棉 10 0 以上 。新疆 棉花资源总量 占世界 的 8 0 ×14 t %左右 , 产量水平 处 于世 界领 先 , 界上最 大的棉花生产 区域。20 是世 06年新疆 棉花种植面积 占全 国的 2 .%, 38 总产量5 ¥ ) 11 8 0 84 (2 :8 —14
增进中外棉花行业技术交流 推动我国棉花产业升级——记中美国际棉花技术交流高层峰会
工 、 验 、 易 、 策 等 方 面进 行 了 详 细 的 论 述 , 参 会 者 了 检 贸 政 使
解 到 国内 外最 新 发 展 动 态 , 以资借 鉴 。
1 棉花 市 场
1 中 国 棉 花 协 会 副 会 长 史 建 伟 , 了 题 为 ( 0 7 度 棉 花 . 1 作 ( 0年 2
究所 等 l余 家 涉 棉 机 构 代 表 , 国A M大 学 帕 内 尔教 授 等 五 0 美 &
位 专 家 , 以及 国 内 棉 花 加 工 领 域 的 1 0 0 多名 企业 代 表 参 加 了
会 议 。 《 国棉 花 加 工 》 中 国棉 花 工 业 网等 行业 媒 体 也 应 邀 中 、
1 农 业 部 农 村 经 济 研 究 中心 杜 珉 主 任 , 了 题 为 《 国 棉 - 2 作 中 花 国 际 竞 争 力 分 析 》 主 题 演 讲 , 我 国 棉 花 国 际 竞 争 力 进 的 对 行 了定 性 和 定量 分 析 。定 性 分 析 的 主 要 指 标 选 定 了生 产 竞 争 力 和 出 口竞 争 力 , 中 前 者 体 现 为 单 产 、 获 面 积 、 产 量 、 其 收 总 生 产 成 本 , 者 体 现 为 出 口量 、 岸 价 格 。定 量 分 析 主 要 有 后 到
局 、 社 郑 州 棉 麻 工 程 技 术 设 计 研 究 所 、 徽 财 经 大 学 棉 花 总 安
工程 研 究 所 、 国农 科 院 棉 花 研 究 所 、 疆 农 科 院 农 机 化 研 中 新
形 势 分 析 》 主题 演讲 , 结 分 析 了20 年棉 花热 点 问 题 。 国 的 总 07
工技 术 的设 想 等方 面与 大 家 进 行 了交 流 。 ” 一 五 ” 间 是 兵 十 期
【免费下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的研究开发实体。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序号中心名称依托单位再支持1★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 1次2★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 1次3★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次4★国家数据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次5★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6★国家固体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7★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3次8★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次9★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 5次10★国家纤维增强模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3次11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工分公司12★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2次13★国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2次14★国家通用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15★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次16★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黎明化工研究院 5次17★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3次18★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东北大学 2次19★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5次20★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天动力研究所21★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122★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23★国家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服装集团公司24★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 5次25★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3次26★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27★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院 1次28★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次29★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5次30★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1★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32★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5次33★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4次34★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次35★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3次36★国家玻璃纤维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次37★国家工业控制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O 二研究所38★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1次39★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4次40★国家移动卫星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41★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次42★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43★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4★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长沙)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长沙矿冶研究院 4次45 国家半导体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46★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1次47★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3次48★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3次49★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4次50★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次51★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1次52★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53★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4★国家医用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55★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3次56★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次57★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58★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山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次59★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60★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 1次61★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62★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 1次63★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3次64★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铁研究总院 5次65★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 3次66★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67★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68★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深圳国家生化工程技术开发中心69★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70★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新杨家禽育种中心71★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72★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燃烧工程中心 1次73★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74★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次76★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7★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78★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科学技术厅79★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80★国家新型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次81★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工具研究所 3次82★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83★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84★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业科学院85★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杨凌、新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排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86★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187★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化工研究院88★国家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89★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0★国家感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91★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192★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93★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武汉)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94★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95★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96★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97★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华大学98★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99★国家铁路智能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道科学研究院100★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软集团有限公司101★国家真空仪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102★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103★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4★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105★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106★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107★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08★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109★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110★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通视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111 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汽车研究所 1112★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化集团公司113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1114 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鞍山矿山研究院115 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工业大学116 国家医用诊断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17 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8 国家微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大学,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119 国家光刻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120 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林业研究所121 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122 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西域实业公司123 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124 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5 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126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学院127 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28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矿山研究院 1129 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30 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131 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三元集团有限公司132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133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4 国家超精密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机床研究所135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136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137 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138 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139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140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1 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142 国家水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143 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44 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145 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川集团有限公司146 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147 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148 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化工研究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国家农业现代化装备研究中心
4
机、系列青饲收获机 、粮食仓储机械、系列粮食烘 干机械、棉花加工成套设备与系列种子加工成套装 备等。
3 节水 灌溉
从事节水灌溉装备技 术研究和开发已有 4 0多 年历史 ,共完成科研成果项 目 10多项 ,其 中省部 0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国 农 业枫 械化 科字研 究院 l 】
— —
国家农 业现代 化装备研 究中心
改制,促进集团经济发展 ,把企业做强、做大 ,形 成现代农业装备 、 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工程液压 机械、机 电与材料 、报刊出版、建筑 没计与房地产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建有国家农业机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机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亚
太农业装备信息 中心、中国农产 品加工信息 网;是 国家农 机具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全国农业机械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 、全 国农 用运输车标 准化技术 委员 会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及 中国食 品与包装机械协会
开发等功能和资源相关多元 化的六大业 务板块 ,构
出1 自主经营权 ,独立的外事审批权和护照、签证 2 1 自办权 ;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程咨询 、工程设计 、工程承包、工
耕整 、种植机械和植保机械专业是我院设立较
早 的专业 。近 5 0年 来 ,紧 跟 国外 先 进 技 术 发 展 趋
程成套甲级资质 ,并通过 了 IO 90 质量管理体 S 01 系认证。与 国内 2 0 50多个科研 单位和 生产 企业 、 国外 4 0多个学术 团体和 国际组织、8 0多个国家的 农机科研机构和农机生产厂商有着科技和人才的交 流与合作。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是从事农业装备技 术基础 、应用、开发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 、面向 “ 三农” 的研发机构 。建院以来 ,建立了耕作 、种 植、植保、灌溉 、收获 、干燥 、畜禽养殖 、饲料 、 农产品加工、草原建设与畜牧工程 、工程设计与勘 察等体系完善的科研开发和 自动化 、液压 、工艺材 料配套专业研究机构 ,先后共 向社会提供 了九大类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模拟测试(8)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模拟测试(8)一.选择题当前,世界棉花产量1/5集中在我国,我国棉花生产87%集中在新疆。
新疆棉花质量优,单产是美国棉花的近2倍、印度棉花的约4倍。
我国纺织工业多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印度纺织工业落后。
1.美国棉花单产较低的原因是A.农业劳动力短缺B.土壤贫瘠C.棉花的品种单一D.自然灾害多【解析】美国棉花带位于南方亚热带区域,易遭受旱涝、飓风等灾害,且南方气温高,病虫害多,单产量低;美国棉花种植高度机械化,农业劳动力需求小;美国南方土壤肥沃;专门化经营优质品种,利于推广良种,提高产量。
答案D2.我国纺织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需求B.原料供应C.政府政策D.人力资源【解析】服装工业是纺织品的主要市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处亚热带、温带,四季服装需求量大,纺织业发达。
答案A3.在与印度进行棉纺产业合作过程中,新疆可以A.引入劳动力B.输出技术和灌溉经验C.引进棉纺织业D.增加产品出海通道【解析】新疆有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灌溉经验,棉花产量高;新疆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高,所需劳动力在减少;新疆产品经印度出海更不方便。
答案B下图为上海市主中心—主城副中心(部分)连线上的租金剖面线图。
4.图示主城副中心中侧重商务的是A.五角场B.花木C.张江D.川沙【解析】图示城市主中心—主城副中心连线上租金剖面线大多呈下降趋势,仅花木副中心的写字楼租金高于主中心,这与其打造的副中心主题侧重商务有关。
答案B5.城市主中心—花木住宅连线租金的最低点位置最可能靠近A.行政区B.风景区C.老码头D.中小学【解析】城市主中心—花木住宅连线租金的最低点应该是交通或环境条件较差的位置。
靠近老码头,往往基础设施陈旧,交通噪音大,居住环境较差,故租金较低。
答案C 副热带高压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
随着季节的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截止2010年底)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材料)
备注:通过验收再建设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资源开发)
备注:通过验收再建设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农业)
技大学,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备注:通过验收再建设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能源与交通)
备注:通过验收再建设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制造业)
备注:通过验收再建设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信息与通信)
备注:通过验收再建设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轻纺、医药卫生)
国家工程中心名单(建设与环境保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是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引下,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产业化;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化实验条件,形成我国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工程中心的组建工作,由国家科技部根据国情需要,统筹规划,统一安排。
目前,已有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布于农业、能源、制造业、信息与通信、生物技术、材料、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轻纺、医药卫生等领域,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发布时间:2021-09-07T10:14:01.150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作者:古再丽努尔·库尔班[导读] 在棉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党和国家以及山东省关于棉花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和规定。
鼓励棉花种植合作组织与棉纺企业签订棉花种植与收购意向书,形成“产、供、销”相结合的产业化经济组织。
市县(区)各级要下大力培植自己的棉花加工龙头企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千方百计增强龙头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辅射带动能力。
本文对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新疆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古再丽努尔·库尔班摘要:在棉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党和国家以及山东省关于棉花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和规定。
鼓励棉花种植合作组织与棉纺企业签订棉花种植与收购意向书,形成“产、供、销”相结合的产业化经济组织。
市县(区)各级要下大力培植自己的棉花加工龙头企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千方百计增强龙头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辅射带动能力。
本文对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引言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也是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棉花产业涉及从农民到纺织工人的近亿人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棉花产业供给与需求、产量与质量、传统模式与创新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棉花产业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全方位监测我国棉花产业全过程发展质量,准确把握我国棉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制约棉花产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1我国棉花产业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棉花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常年种植面积达500万公顷,占全球总面积的17%,棉花年均总产650万吨,占全球的21%。
三所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介绍
三所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介绍河南省科学院商飞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
全院共有39个研究所(中心),1个研究生院,1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39个研究所中,从事种植业研究的有16个,养殖业10个,经济、环境资源8个,农业工程和高新技术5个。
有24个研究所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区)。
全院建有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个分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4个农业部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质检中心,37个部级质检中心;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12座国家农作物圃;1座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有数据量80G以上的大型农业科学数据库。
∙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蜜蜂研究所(北京)∙饲料研究所(北京)∙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北京)∙研究生院(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富阳)∙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油料作物研究所(武汉)∙麻类研究所(长沙)∙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郑州果树研究所∙茶叶研究所(杭州)∙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州)∙柑桔研究所(重庆)∙甜菜研究所(哈尔滨)∙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农业遗产室(南京)∙水牛研究所(南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中国水产研究院——农业部直属的综合性渔业科研机构,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10):86~94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10.012收稿日期:2023-01-1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环渤海盐碱地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 子课题(2021YFD190090308)ꎻ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岗位创新团队项目(SDAIT-03-06)作者简介:王敬宽(1997 )ꎬ男ꎬ山东郓城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研究ꎮE-mail:wjk18253088030@163.com通信作者:柳新伟(1976 )ꎬ男ꎬ山东潍坊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ꎮE-mail:sdxw@163.com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王敬宽1ꎬ吕鹏超2ꎬ张楷悦1ꎬ高枫舒1ꎬ张强3ꎬ柳新伟1(1.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ꎬ山东青岛㊀266109ꎻ2.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ꎬ山东威海㊀264200ꎻ3.乳山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ꎬ山东乳山㊀264500)㊀㊀摘要: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组成㊁稳定性及团聚体中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ꎬ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荒地㊁草地㊁园地㊁耕地)为研究对象ꎬ通过湿筛法将土壤进行粒级分组ꎬ对0~20㊁20~40cm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㊁稳定性及土壤有机碳(SOC)㊁全氮(TN)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ꎮ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含量均以0.25~2mm和0.053~0.25mm粒级为主ꎬ>2mm粒级为最低ꎻ其中ꎬ耕地<0.25mm粒级团聚体含量最高ꎬ其次是园地ꎬ草地与荒地含量最低ꎮ各土层中草地和荒地土壤团聚体MWD㊁GMD和R0.25值较大ꎬ耕地最小ꎬ园地和草地D值较小ꎬ耕地D值最大ꎮ各土层及各粒级土壤团聚体SOC㊁TN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ꎬ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ꎬ表现为园地>草地>耕地>荒地(SOC)和草地>园地>耕地>荒地(TN)ꎬ且土壤团聚体SOC㊁TN含量随粒级减小而降低ꎮ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中均以0.25~2mm和0.053~0.25mm粒级团聚体SOC㊁TN贡献率最高ꎬ分别为59.50%~78.00%(SOC)和59.34%~75.34%(TN)ꎬ这与该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所占比例高有关ꎮ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ꎮ关键词:盐碱地ꎻ土地利用方式ꎻ土壤团聚体ꎻ土壤碳氮中图分类号:S152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10-0086-09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PatternsonSoilAggregatesandCarbonandNitrogenContentsinSalineandAlkaliLandWangJingkuan1ꎬLyuPengchao2ꎬZhangKaiyue1ꎬGaoFengshu1ꎬZhangQiang3ꎬLiuXinwei1(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ꎬ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Qingdao266109ꎬChinaꎻ2.WeihaiServiceCenterfor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ꎬWeihai264200ꎬChinaꎻ3.RushanServiceCenterfor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ꎬRushan264500ꎬChina)Abstract㊀Inordertoexploretheinfluenceofdifferentlandusepatternsonthecompositionandstabilityofsoilaggregatesandthechangeofcarbonandnitrogencontentsinaggregatesinsalineandalkalilandꎬfourlandusepatterns(wastelandꎬgrasslandꎬgardenlandandcultivatedland)intheAgriculturalHigh ̄TechIn ̄dustryDemonstrationZoneofYellowRiverDelta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Thesoilsamplesweredividedintodifferentparticlesizegroupsbywetscreeningmethodꎬandthecompositionꎬstabilityandsoilor ̄ganiccarbon(SOC)andtotalnitrogen(TN)contentsofwaterstableaggregatesin0~20 ̄cmand20~40 ̄cmlayersweremeasuredand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particlesizeofsoilaggregatesofthefourlandusepatternsweremainly0.25~2.00 ̄mmand0.053~0.25 ̄mmꎬandthecontentof>2 ̄mmsoilaggregateswasthelowest.Thecontentofsoilaggregateswithparticlesize<0.25 ̄mmincultivatedlandwasthehighestꎬfol ̄lowedbythatingardenlandꎬandthatingrasslandandwastelandwasthelowest.Ineachsoillayerꎬthemeanweightdiameter(MWD)ꎬgeometrymeandiameter(GMD)andR0.25valueofsoilaggregatesingrasslandandwastelandwerelargerꎬwhilethoseincultivatedlandwerethesmallestꎻthefractaldimension(D)valueofgardenlandandgrasslandweresmallerꎬwhilethatofcultivatedlandwasthelargest.ThecontentchangeofSOCandTNineachparticlesizesoilaggregateandeachsoillayerwerebasicallythesameꎬwhichdecreasedwiththedepthincreaseofsoillayerꎬandshowedasgardenland>grassland>cultivatedland>wasteland(SOC)andgrassland>gardenland>cultivatedland>wasteland(TN)ꎬrespectively.ThecontentofSOCandTNinsoilaggregatesdecreasedwiththedecreaseofparticlesize.ThecontributionratesofSOCandTNof0.25~2.00 ̄mmand0.053~0.25 ̄mmaggregateswerethehighestas59.50%~78.00%(SOC)and59.34%~75.34%(TN)respectivelyindifferentsoillayersofthefourlandusepatternsꎬwhichmightberelatedtothehighproportionofsoilaggregateswiththeseparticlesizes.Theseresultscouldprovidereferencesforrationalplanning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landuseinthesalineandalkaliareasoftheYellowRiverDelta.Keywords㊀SalineandalkalilandꎻLandusepatternꎻSoilaggregatesꎻSoilcarbonandnitrogen㊀㊀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ꎬ也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其组成和稳定性与土壤碳氮含量㊁土地利用方式㊁土壤生物活性㊁土壤侵蚀和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ꎬ其数量和质量可反映土壤养分供储能力ꎬ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3]ꎮ稳定的团聚体和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ꎬ改善土壤透气㊁透水性ꎬ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ꎬ促进土壤结构稳定[4]ꎮ为了分析和评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结构特征ꎬ一般采用平均质量直径(meanweightdiameterꎬMWD)㊁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ymeandiameterꎬGMD)和分形维数(fractaldimensionꎬD)来表征[5]ꎮ已有研究表明[3-4]ꎬMWD和GMD值越大ꎬ表示团聚度越高ꎬ土壤稳定性越强ꎻD值越小ꎬ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越高ꎬ土壤结构愈加松散ꎬ通透性更好ꎮ研究表明ꎬ土壤表层中的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ꎬSOC)约90%储存在团聚体中[6]ꎮ稳定的团聚体对存储于其中的有机碳氮提供物理保护作用ꎬ通过调节其内外氧气和水分的流通情况来降低微生物对有机碳氮的矿化分解ꎬ进而提高土壤有机碳氮的固持ꎻ相应地有机碳氮作为重要的胶结物质可促进团聚体的形成ꎬ对团聚体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7-8]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田间管理方式和植被覆盖类型来影响土壤地表凋落物含量㊁微生物丰度等土壤环境使土壤养分发生改变ꎬ进而导致土壤肥力和结构稳定性发生变化[9-10]ꎮ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㊁水稳性团聚体㊁渗透性等土壤动态质量指标的变异性起主导作用[11]ꎬ因而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提高团聚体结合有机碳氮的能力ꎬ进而增强土壤的碳㊁氮汇功能ꎬ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发挥关键作用[3]ꎮ近年来ꎬ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SOC含量影响的研究较多ꎮ罗晓虹等[12]通过对比6种土地利用方式发现ꎬ竹林和荒草地各土层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ꎬ且竹林土壤各土层中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ꎻTang等[13]研究南方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现ꎬ油松和马尾松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SOC㊁全氮(totalnitrogenꎬTN)含量最高ꎻ李鉴霖等[1]对比发现果园地比农耕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SOC含量高ꎮ山东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地区ꎬ该类土壤盐分含量高㊁养分低㊁土壤结构差ꎬ严重制约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14]ꎮ因此ꎬ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ꎬ对坚守耕地红线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目前ꎬ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分变化㊁水盐运动和碳库储存等方面[15-16]ꎬ而对盐碱地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㊁稳定性及团聚体碳氮含量㊁贡献率的研究较少ꎮ本试验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78㊀第10期㊀㊀㊀㊀王敬宽ꎬ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区荒地㊁草地㊁园地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ꎬ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在0~20㊁20~40cm土层中的分布㊁稳定性及团聚体SOC㊁TN含量的影响ꎬ以期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结构改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与采样点概况研究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18ʎ38ᶄEꎬ37ʎ18ᶄN)ꎬ处于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ꎮ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ꎬ多年日平均气温12.8ħꎬ年均降水量555.9mmꎬ降水季节分布不均ꎬ多集中在夏季ꎬ易造成旱涝灾害ꎬ无霜期年均206dꎮ采样点土壤类型以滨海盐渍土为主ꎬ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含量14.58g/kg㊁全氮1.12g/kg㊁碱解氮45.97mg/kg㊁有效磷4.25mg/kg㊁速效钾164.93mg/kgꎬpH值8.75㊁盐分1.28g/kgꎮ本研究设置荒地㊁草地㊁园地和耕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1)ꎮ其中荒地为撂荒3年ꎻ草地为3年生苜蓿地ꎬ一年刈割3次ꎻ园地种植苹果ꎬ至采样时为3年ꎻ耕地种植模式为3年的小麦-玉米轮作ꎮ㊀㊀表1㊀土壤采样点基本信息土地利用方式经纬度土壤主要扰动方式主要植被荒地118ʎ39ᶄ07ᵡEꎬ37ʎ18ᶄ18ᵡN无无草地118ʎ39ᶄ09ᵡEꎬ37ʎ18ᶄ20ᵡN刈割苜蓿园地118ʎ39ᶄ01ᵡEꎬ37ʎ18ᶄ16ᵡN翻耕㊁除草苹果树耕地118ʎ39ᶄ04ᵡEꎬ37ʎ18ᶄ17ᵡN翻耕㊁灌溉小麦-玉米轮作1.2㊀样品采集与处理于2021年4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在每个划定的区域分别采集0~20㊁20~40cm两个土层的土壤样品ꎬ装入硬质塑料盒(避免运输过程中挤压和扰动ꎬ以免破坏团聚体)ꎮ带回实验室后将土样剔除石块㊁植物根系等杂物ꎬ沿其自然裂隙掰成直径约1cm土块混合后于通风干燥处自然风干ꎬ用于土壤团聚体测定ꎮ1.3㊀测定方法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测定按照Cambardel ̄la[17]的方法进行ꎮ将100g混合土样均匀放置于2㊁0.25㊁0.053mm的套筛上ꎬ调整套筛水面高度ꎬ保证水没过筛底部ꎬ且振动时不没过其顶部ꎬ使土样充分湿润后启动土壤团聚体分析仪(TTF-100型)ꎬ以上下振幅4cm㊁30次/min的频率振动20minꎮ用清水将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冲入烧杯中ꎬ60ħ烘干至恒重(约12h)ꎬ计算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质量ꎮ全土和各级团聚体磨碎过0.25mm筛后采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测定有机碳(SOC)㊁全氮(TN)含量[18]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采用公式(1)(2)计算ꎻ>0.25mm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R0.25)采用公式(3)计算ꎻ分维形数(D)采用公式(4)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公式(5)求出ꎻ团聚体有机碳㊁全氮贡献率(CR)采用公式(6)计算[3]ꎮMWD=ðni=1(RiWi)ðni=1Wi㊀ꎻ(1)GMD=expðni=1WilnRiðni=1Wiéëêêêùûúúú㊀ꎻ(2)R0.25=Mr>0.25MTˑ100%㊀ꎻ(3)M(r<Ri)MT=RiRmaxæèçöø÷3-D()㊀ꎻ(4)lgMr<Ri()MTéëêêùûúú=3-D()lgRiRmaxæèçöø÷㊀ꎻ(5)CR=CiˑWiCTˑ100%㊀ꎮ(6)式中ꎬRi为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平均直径(mm)ꎻWi为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比(%)ꎻMr>0.25为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g)ꎻMT为水稳性团聚体总质量(g)ꎻM(r<Ri)为粒径小于Ri的团聚体质量ꎻRmax为团聚体最大粒径ꎻCi为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含量ꎻCT为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含量ꎮ本研究所列结果为3次重复测定值的平均值ꎬ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19整理ꎬ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ꎬ用LSD法进行差异显著8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性检验(P<0.05)ꎬOrigin2018软件绘图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由图1可知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㊁20~40cm土层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粒级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ꎬ中间团聚体含量所占比例较多ꎬ>2mm及<0.053mm团聚体含量较少ꎮ0~20cm土层中ꎬ>2mm团聚体含量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ꎬ表现为草地最高ꎬ耕地最低ꎻ0.25~2mm团聚体含量ꎬ园地㊁荒地和草地均显著高于耕地ꎬ分别高出60.93%㊁55.51%和46.48%ꎻ0.053~0.25mm团聚体含量ꎬ耕地显著高于园地㊁草地和荒地ꎬ分别高出26.75%㊁31.80%和47.99%ꎻ<0.053mm团聚体含量高低排序为耕地>荒地>园地>草地ꎬ且耕地和荒地显著高于园地和草地ꎮ20~40cm土层中ꎬ>2mm团聚体含量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ꎬ表现为草地最高ꎬ园地最低ꎻ0.25~2mm团聚体含量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ꎬ表现为荒地最高ꎬ耕地最低ꎻ0.053~0.25mm团聚体含量高低排序为园地>耕地>草地>荒地ꎬ且园地和耕地显著高于草地和荒地ꎻ<0.053mm团聚体含量ꎬ耕地㊁草地和荒地均显著高于园地ꎬ分别高出92.79%㊁57.32%和55.44%ꎮ综上结果表明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有差异ꎮ注:同粒级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图1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2.2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由表2看出ꎬ0~20cm土层中团聚体MWD排序为草地>荒地>园地>耕地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ꎻ20~40cm土层中团聚体MWD排序与0~20cm土层一致ꎬ均以草地最大ꎬ耕地最小ꎮ0~20cm土层中团聚体GMD值在0.21~0.37mm之间ꎬ草地㊁园地和荒地均显著高于耕地ꎻ20~40cm土层中团聚体GMD值在0.23~0.36mm之间ꎬ荒地和草地显著高于园地和耕地ꎮ0~20cm土层中团聚体R0.25的大小顺序为草地>荒地>园地>耕地ꎬ与耕地相比ꎬ草地㊁荒地和园地分别显著高出64.39%㊁59.10%和57.25%ꎻ20~40cm土层中团聚体R0.25的大小顺序为荒地>草地>园地>耕地ꎬ与耕地相比ꎬ荒地㊁草地和园地分别显著高出72.64%㊁60.84%和32.50%ꎮ0~20cm土层中团聚体D值大小顺序为耕地>荒地>草地㊁园地ꎬ园地和草地显著低于荒地和耕地ꎻ20~40cm土层中团聚体D值大小顺序为耕地>草地>荒㊀㊀表2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土层深度/cm土地利用方式MWD/mmGMD/mmR0.25/%D值0~20荒地0.69ʃ0.02b0.33ʃ0.02b49.24ʃ1.41ab2.64ʃ0.01a草地0.74ʃ0.02a0.37ʃ0.02a50.88ʃ1.53a2.58ʃ0.02b园地0.66ʃ0.01c0.34ʃ0.01b48.67ʃ0.51b2.58ʃ0.02b耕地0.47ʃ0.01d0.21ʃ0.01c30.95ʃ0.61c2.67ʃ0.01a20~40荒地0.70ʃ0.01b0.36ʃ0.01a51.05ʃ0.62a2.57ʃ0.01b草地0.75ʃ0.01a0.36ʃ0.01a47.56ʃ0.44b2.59ʃ0.02a园地0.57ʃ0.01c0.31ʃ0.01b39.18ʃ0.66c2.42ʃ0.01c耕地0.51ʃ0.02d0.23ʃ0.01c29.57ʃ1.15d2.61ʃ0.01a㊀㊀注:同土层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98㊀第10期㊀㊀㊀㊀王敬宽ꎬ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地>园地ꎬ园地显著低于荒地㊁草地和耕地ꎮ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稳性团聚体MWD㊁GWD㊁R0.25和D值的分析表明ꎬ耕地的土壤稳定性最差ꎬ这与人为扰动影响密切有关ꎮ2.3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SOC㊁TN含量由图2可以看出ꎬSOC和TN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ꎮ0~20cm土层中ꎬSOC含量以园地土壤最高ꎬ其次为草地和耕地ꎬ荒地最低ꎬ三者较荒地分别显著提高26.36%㊁12.58%和10.68%ꎻ20~40cm土层中ꎬSOC含量变化与0~20cm土层一致ꎬ与荒地相比ꎬ园地㊁草地和耕地分别显著提高34.69%㊁14.65%和8.43%ꎮ0~20cm土层中ꎬTN含量以草地土壤最高ꎬ其次为园地和耕地ꎬ荒地最低ꎬ三者较荒地分别显著提高11.73%㊁8.21%和4.40%ꎻ20~40cm土层中TN含量变化与0~20cm土层一致ꎬ与荒地相比ꎬ草地㊁园地和耕地分别提高17.48%㊁12.94%和8.39%ꎮ其中ꎬ两个土层园地SOC含量较耕地有显著差异ꎬ草地TN含量较耕地也有显著差异ꎮ综上表明ꎬ园地(种植苹果)对盐碱地土壤SOC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ꎬ草地(种植苜蓿)对盐碱地土壤TN积累促进作用显著ꎮ同一土层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ꎮ图2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A)㊁全氮(B)含量2.4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团聚体SOC㊁TN分布及贡献率2.4.1㊀土壤团聚体SOC、TN含量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各粒级团聚体SOC(图3)和TN含量(图4)存在显著差异ꎮ整体而言ꎬ团聚体SOC含量表现为园地>草地>耕地>荒地ꎬTN含量表现为草地>园地>耕地>荒地ꎻ随土层加深ꎬ各粒级团聚体SOC和TN含量相对减少ꎻ随粒级减小ꎬ团聚体SOC和TN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ꎬ说明大团聚体可以促进土壤碳氮积累ꎮ由图3A可知ꎬ0~20cm土层中ꎬ园地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SO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ꎬ分别高出6.75%~26.09%(>2mm)㊁13.32%~31.53%(0.25~2mm)㊁15.54%~22.68%(0.053~0.25mm)和15.13%~21.85%(<0.053mm)ꎮ由图3B可知ꎬ20~40cm土层中ꎬ园地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SOC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ꎬ分别高出23.17%~50.71%(>2mm)㊁9.89%~34.96%(0.25~2mm)㊁28.85%~42.70%(0.053~0.25mm)和20.26%~40.49%(<0.053mm)ꎮ由图4A可知ꎬ0~20cm土层中ꎬ草地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TN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ꎬ分别高出2.53%~12.66%(>2mm)㊁2.07%~8.83%(0.25~2mm)㊁4.36%~15.92%(0.053~0.25mm)和3.50%~7.25%(<0.053mm)ꎮ由图4B可知ꎬ20~40cm土层中ꎬ草地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T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ꎬ分别高出23.17%~50.71%(>2mm)㊁9.89%~34.96%(0.25~2mm)㊁28.85%~42.70%(0.053~0.25mm)和20.26%~40.49%(<0.053mm)ꎮ综上结果表明ꎬ园地土壤团聚体对SOC有较好的固持作用ꎬ而草地土壤团聚体对TN有较好的固持作用ꎮ0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图3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图4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2.4.2㊀土壤团聚体SOC、TN贡献率㊀由表3和表4可知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各粒级团聚体SOC和TN贡献率有所差异ꎮ0~20cm土层中ꎬ园地㊁草地和荒地均以0.25~2mm团聚体SOC和TN贡献率最高ꎬ而耕地以0.053~0.25mm团聚体SOC和TN贡献率最高ꎮ20~40cm土层中ꎬ荒地和草地以0.25~2mm团聚体SOC贡献率最高ꎬ而园地和耕地以0.053~0.25mm团聚体㊀㊀表3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土层深度/cm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2mm0.25~2mm0.053~0.25mm<0.053mm0~20荒地9.04ʃ0.34b39.29ʃ2.51ab24.77ʃ1.21c20.07ʃ1.16b草地13.80ʃ0.66a36.59ʃ0.73b26.12ʃ0.78bc14.55ʃ1.37c园地7.00ʃ0.79c42.31ʃ2.61a28.11ʃ2.55b16.10ʃ1.43c耕地5.33ʃ0.44d26.49ʃ0.61c35.17ʃ0.92a23.45ʃ0.64a20~40荒地7.63ʃ0.60c41.76ʃ1.79a26.69ʃ0.81d14.81ʃ0.88b草地19.53ʃ0.95a30.61ʃ0.94b28.54ʃ0.84c15.26ʃ0.62b园地5.99ʃ0.16d32.59ʃ1.51b45.40ʃ0.82a9.93ʃ0.33c耕地10.47ʃ0.40b18.14ʃ0.10c41.36ʃ0.75b19.70ʃ0.95aSOC贡献率最高ꎻ荒地以0.25~2mm团聚体TN贡献率最高ꎬ而耕地㊁园地和草地均以0.053~0.25mm团聚体TN贡献率最高ꎮ综上结果表明ꎬ各土层中>2mm团聚体SOC和TN含量最高ꎬ而在0~20cm土层中>2mm团聚体SOC和TN贡献率反而最低ꎬ这可能是由于该粒级团聚体所占比例低所导致的ꎮ与耕地相比ꎬ草地㊁园地和荒地均降低了0~20㊁20~40cm土层中<0.25mm团聚㊀㊀表4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土层深度/cm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2mm0.25~2mm0.053~0.25mm<0.053mm0~20荒地8.34ʃ0.48b37.56ʃ1.56a23.02ʃ1.04c19.08ʃ0.66b草地12.22ʃ0.43a34.52ʃ1.17b26.84ʃ0.93b14.46ʃ1.21c园地6.55ʃ0.45c36.92ʃ0.36a27.51ʃ1.31b15.22ʃ0.84c耕地4.65ʃ0.36d24.66ʃ0.16c36.20ʃ1.51a22.53ʃ0.40a20~40荒地7.06ʃ0.80c39.79ʃ1.14a27.11ʃ0.80c16.04ʃ1.02b草地17.16ʃ0.43a28.24ʃ1.55c31.10ʃ1.27b16.97ʃ0.47b园地4.94ʃ0.24d31.46ʃ0.78b43.88ʃ0.94a10.38ʃ0.41c耕地10.21ʃ0.61b18.35ʃ0.89d45.09ʃ1.78a21.08ʃ0.17a19㊀第10期㊀㊀㊀㊀王敬宽ꎬ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体SOC和TN贡献率ꎬ说明草地和园地可以促进微团聚体及粉粒黏粒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化ꎬ而荒地可能由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有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ꎮ3㊀讨论3.1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人为活动通过土地利用㊁耕作方式变化及不同农业管理措施等深刻影响着土壤团聚体的组成㊁稳定性及粒级变化[19]ꎮ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含量是土壤物理性质的敏感性指标ꎬ不同粒级团聚体对土壤孔隙度㊁养分供应和固持等具有不同作用ꎬ因此团聚体大小分布状况对土壤质量有显著影响[20]ꎮ本研究表明ꎬ在0~20cm土层中ꎬ园地㊁荒地和草地土壤0.25~2mm团聚体含量最高ꎬ耕地土壤0.053~0.25mm团聚体含量最高ꎻ而20~40cm土层中ꎬ荒地土壤0.25~2mm团聚体含量最高ꎬ园地㊁耕地和草地土壤0.053~0.25mm团聚体含量最高ꎮ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荒地土壤受到的人为扰动少ꎬ地表荒草每年几乎全部死亡凋落进入土壤ꎬ其植物残体及深层根茎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积累[21]ꎬ使土壤颗粒间胶结作用增强[12]ꎬ进而增加了各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ꎻ而对于耕地㊁园地和草地来说ꎬ土壤易受到较为剧烈的人为扰动ꎬ耕地㊁园地翻耕和草地刈割都会导致土壤大团聚体破碎化ꎬ由于园地㊁草地地表凋落物和覆盖物较多ꎬ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强ꎬ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0.25mm团聚体含量ꎬ而耕地各土层大团聚体含量均为最低ꎬ这与姜敏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具有不同影响ꎮ本研究中ꎬ各土层中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均以草地最大ꎬ耕地最小ꎬ说明草地土壤稳定性最强ꎬ耕地土壤稳定性最差ꎮ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R0.25)被认为是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ꎬ可以用来衡量土壤结构的优劣ꎬ其含量越高ꎬ表明土壤抗蚀能力越好[7]ꎮ各土层R0.25均以耕地最低ꎬ说明耕地土壤抗侵蚀能力最差ꎮ通过对比各土层中水稳性团聚体的D值同样可以发现耕地土壤结构易遭到破坏ꎬ稳定性较差ꎮ研究发现ꎬ在表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不吻合的现象ꎬ尤其是在20~40cm土层中ꎬ这可能与盐碱土壤本身结构差㊁地下水位高㊁高盐导致的土壤黏重等因素有关[23]ꎬ同时加上剧烈的人为扰动ꎬ二者综合作用ꎬ就使得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更为复杂ꎮ整体而言ꎬ在盐碱条件下草地表现出更好的土壤结构和团聚体稳定性ꎬ这是由于苜蓿可以产生大量的须状不定根ꎬ随着老根死亡和不断被分解ꎬ产生大量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20]ꎬ且土壤全年覆盖度极高ꎬ说明苜蓿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改良起重要作用ꎮ3.2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土层SOC㊁TN和团聚体SOC㊁TN的影响土壤碳㊁氮含量与土壤肥力和有机物料输入输出紧密相关ꎬ是陆地土壤碳库和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同时土壤性质㊁土地利用方式㊁农业管理㊁地覆植被等均会影响SOC㊁TN的含量及分布[24]ꎮ尤其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对土壤碳㊁氮含量影响很大ꎬ特别是在生态比较脆弱的黄河三角洲地区ꎮ本研究中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㊁TN含量随土层加深均呈逐渐降低趋势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表层土壤优先获得植物凋落物㊁根系分泌物㊁外源添加物等有机物料的输入ꎬ并逐步传导至深层土壤ꎬ因此表现为表层SOC和TN含量高于深层土壤[24]ꎬ这与乔鑫鑫等[25]的研究结果相似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ꎬ各土层SOC含量表现为园地>草地>耕地>荒地ꎬTN含量表现为草地>园地>耕地>荒地ꎬ说明盐碱土壤在人为开发利用后ꎬ通过其植物凋落物㊁根系分泌物和外源肥料等形式提供的碳源和氮源被植物吸收或者分解外ꎬ有更多的碳㊁氮在土壤中积累[26]ꎮ园地和草地的SOC㊁TN含量均高于耕地ꎬ这是因为园地和草地有较多植物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ꎬ且苜蓿属于豆科植物ꎬ与根瘤菌结合具有生物固氮作用ꎬ而耕地中生长的作物大部分被收获ꎬ只有少量植物体残留在土壤中ꎬ且耕作会加快土壤碳㊁氮元素的分解转化㊁淋溶和迁移[23]ꎮ总的来说ꎬ园地和草地均能有效提高盐碱地土壤碳㊁氮含量ꎬ具有良好的生产潜能ꎬ而耕地则需増施有机物料以提高土壤碳㊁氮含量ꎬ维持土壤碳氮库平衡ꎮ土壤团聚体碳㊁氮含量影响着团聚体的形成ꎬ团聚体的组成与稳定性又深刻影响着团聚体碳㊁氮的利用㊁固持与矿化[27]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对2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于团聚体SOC㊁TN含量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随土层深度的变化与各土层SOC和TN含量的变化一致ꎬ各土层>0.25mm粒级的大团聚体均高于<0.25mm粒级的微团聚体ꎬ这与胥佳忆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ꎬ说明土壤团聚体SOC㊁TN含量与土层深度和团聚体粒级均密切相关ꎮ研究发现ꎬ土壤团聚体SOC与TN含量变化趋于一致ꎬ原因可能是土壤碳㊁氮变化通常相辅相成ꎬ各粒级团聚体内氮元素含量随碳元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28]ꎮ从各粒级团聚体SOC㊁TN贡献率可知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均表现为0.25~2mm和0.053~0.25mm粒级贡献率较高ꎬ分别为59.50%~78.00%和59.34%~75.34%ꎬ主要原因是这两个粒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ꎮ总的来看ꎬ草地土壤>0.25mm粒级的大团聚体SOC㊁TN贡献率最高ꎬ而耕地土壤<0.25mm粒级的微团聚体SOC㊁TN贡献率最高ꎬ究其原因是耕地受人为翻耕影响导致土壤中大团聚体破碎形成微团聚体ꎬ而草地根系纵横且覆盖度高ꎬ能够较好地保护土壤中大团聚体不被破坏[23]ꎬ从而提高土壤大团聚体中SOC㊁TN的贡献率ꎮ综上所述ꎬ本研究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组成㊁稳定性及SOC㊁TN含量及其内在机理均产生了一定影响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因人为扰动㊁农田管理和地表植被不同而异ꎬ土壤外源碳㊁氮的输入量明显不同ꎬ进而引起土壤团聚体和碳氮含量的差异ꎮ另外ꎬ土壤微生物是形成土壤团聚体最活跃的生物因素[29]ꎬ因此进一步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含量差异ꎬ还需监测土壤微生物的响应和变化过程ꎬ同时盐碱地土壤pH值和盐分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对团聚体的影响也需进一步探究ꎬ进而更全面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㊁碳氮含量及影响机制ꎮ4㊀结论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域ꎬ分析了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分布㊁稳定性及相关碳氮含量的影响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ꎬ各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组分的百分含量随粒级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ꎬ均以0.25~2mm和0.053~0.25mm粒级为主ꎬ>2mm粒级团聚体占比最低ꎬ且不同粒级均以草地土壤占比最高ꎮ(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ꎬ各土层水稳性团聚体MWD㊁GMD和R0.25均以草地和荒地较大㊁耕地最小ꎬD值均以园地和草地较小㊁耕地最大ꎮ总体来看ꎬ草地更有利于维持或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ꎬ耕地由于受人为干扰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ꎬ进而造成土壤结构退化ꎮ(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ꎬ各土层SOC含量排序为园地>草地>耕地>荒地ꎬTN含量排序为草地>园地>耕地>荒地ꎬ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ꎻ各粒级土壤团聚体SOC㊁TN含量与各土层SOC和TN含量排序一致ꎬ且均随粒级减小而降低ꎮ各土层0.25~2mm和0.053~0.25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碳㊁氮贡献率高达59.50%~78.00%和59.34%~75.34%ꎬ以园地土壤贡献率最高ꎮ综合来说ꎬ草地和园地更有利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和碳氮养分固持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李鉴霖ꎬ江长胜ꎬ郝庆菊.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环境科学ꎬ2014ꎬ35(12):4695-4704.[2]㊀Blanco ̄CanquiHꎬLalR.Mechanismsofcarbonsequestrationinsoilaggregates[J].CriticalReviewsinPlantSciencesꎬ2004ꎬ23(6):481-504.[3]㊀胥佳忆ꎬ李先德ꎬ刘吉龙ꎬ等.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㊁氮含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ꎬ2022ꎬ42(8):438-448.[4]㊀刘帅ꎬ赵西宁ꎬ李钊ꎬ等.不同改良剂对旱地苹果园壤土团聚体和水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ꎬ2021ꎬ35(2):193-199.[5]㊀祁迎春ꎬ王益权ꎬ刘军ꎬ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几种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ꎬ2011ꎬ27(1):340-347.[6]㊀JastrowJD.Soilaggregateformationandtheaccrualofparticu ̄lateandmineral ̄associatedorganicmatter[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ꎬ1996ꎬ28(4/5):665-676.[7]㊀张玉铭ꎬ胡春胜ꎬ陈素英ꎬ等.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碳氮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ꎬ2021ꎬ29(9):1558-1570.[8]㊀黑杰ꎬ李先德ꎬ刘吉龙ꎬ等.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ꎬ2022ꎬ20(3):126-134.39㊀第10期㊀㊀㊀㊀王敬宽ꎬ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截止2010年底)
6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心,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东 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大
豆所
7
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 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8 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重庆三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 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33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
34
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35
国家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
36
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
37
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38
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7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 北京矿治研究总院
心)
8
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9
国家现代地质勘察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勘查研究所
10
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华东理工大学
备注:
通过验收 再建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 国灌排公司
16
国家节水灌溉(杨陵)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
17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天业 (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垦
科学院,石河子大学
18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新疆)
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
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1. 引言1.1 概述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也在持续创新与改革中迎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我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并引领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高效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势在必行。
本文详细介绍了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旨在为相关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促进纺织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全球纺织行业呈现出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迅速崛起的趋势。
尤其是纳米材料、功能性纤维以及智能纺织品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纺织品产业面临着巨大变革的挑战。
同时,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环境友好性以及智能化要求的提高,对纺织品质量和性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产业竞争力,我国纺织行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动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因此,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完善设施和优秀团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势在必行。
1.3 研究意义建设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该实验室将促进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驱动机制,实验室可以推动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与产品改良,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实验室将培养和引进一流人才,并推动人才队伍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通过开展各类科技交流活动、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到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领域的研究中来。
第三,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基于国际合作和交流平台的构建,实验室可以与其他顶级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建设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通过该实验室的运作和推广应用,我们可以为纺织行业开辟一片新天地,并引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共探先进纤维产业新方向
共探先进纤维产业新方向作者:边吉洁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4年第23期2024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会议举办为实现先进纤维新材料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分享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科研成果、创新应用及市场动态等最新信息,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方向、新领域和新增长点,6月6日,以“新赛道·新引擎·新优势”为主题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会议在苏州盛泽召开。
继往开来,擘画产业创新路线图当前纺织行业正处于向更高级形态和更合理结构跃迁的关键期,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挑战。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首先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及联盟应注重发挥平台引领作用,树立行业高质量发展“风向标”。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指出,创新中心围绕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领域,积极构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发展模式,在提升我国先进纤维新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批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并進入成果转化阶段,组建了 7 大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现有联盟成员单位 162 家。
未来,创新中心将和联盟单位一道,继续肩负起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科技创新资源的聚合放大、世界化纤强国发展新格局的构建等重大使命。
创新中心联盟秘书处高欢作《创新中心联盟2022—2023工作报告》。
2023年创新中心联盟吸纳联盟新成员单位19家,构建7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信息交互与活动交流,深化创新合作。
制定“十四五”技术创新路线图,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领纤维研发与应用,获得多项纺织工业科技奖项和专利。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联合申请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推动标准制定,发布实施23项标准。
国家棉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伊犁州伊欣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机采棉加工试验示范项目建成运行
达到了总体设计要求 。下面结合
总体设 计 方案 和项 目中应 用 的新 技术 、 新工 艺 、 新设 备 的使 用情 况
对该 项 目进行 说 明 。
自控 部分 组 成 , 次在 棉 花加 工 首 行 业 采 用 大 中型 P C, 证 了 自 L 保
通 过 一 个 多 月 的试 验 性 运
正 意 义 上 的 自动 化 控 制 、 自动 化 监控 、 因棉 配 车 、 因花 配车 。整 条 工艺生产线既能加工机采棉 , 又
能 加工 手摘 棉 ; 依据 籽 棉含 杂率 、
回潮率 情况 , 既能一 次 烘干 , 能 又
行 , 参 建单 位 的 工 程技 术 人 员 各 根 据设 备运 行情 况 , 次会 商 、 多 多 次 改进 , 补 了许 多缺 陷 , 决 了 弥 解
3 主 要 设 备 的 功 能 与 特 点
31 MQY1 籽 棉 异 性 杂质 清 理 . 5
机
完 全 取 代 人 工 进 行 松 散 籽 棉 喂 料 , 小 时 籽 棉 处 理 量 1 。 在 每 5t 降 低 了工 人 劳 动 强度 的 同时 , 充 分 保 证 了 轧 花 生 产 线 满 负 荷 工 作。
棉业 有 限责 任公 司机采 棉 加工 试 验示 范 项 目” 在 项 目所 有参 建 单 ,
新 工艺 、 设备 的逐 步 熟练 掌 握 , 新 各 类新 设 备 、 工 艺 、 技 术逐 步 新 新 发挥 出 了应 有 的作 用 , 目建 设 项
2 生产 线 电气 部 分 实 施 方 案及功能
外 吸 棉风 机 、 内吸棉 风机 、 总 集 棉 风 机 、 湿 供 热 风 机 等 大 功 加
大城县情介绍
大城县情介绍大城县地处京津走廊,距天津70公里,距北京160公里,是河北省“三沿”县和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
大城县历史悠久,西汉置县,始称平舒,五代时改为大城。
现辖10个乡镇,394个行政村,总面积904平方公里,人口43万。
大城历史悠久,底蕴丰厚。
大城西汉置县,以人性平和宽舒称“平舒”,五代时改为大城。
两千年风雨沧桑,名人辈出,著名爱国总理张绍曾,民族英雄张学良,胡子将军孙毅,中科院院士李春岩教授等都是大城人民的杰出代表,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
境内古文化遗迹燕赵古长城、秦始皇幼子墓、故城遗址、龙冢古墓、齐圪达汉墓、姜太公钓鱼台和现代祖寺生态旅游观光园、神农果园、平原森林观光园交相辉映于城里乡间。
区位优势大城县地处河北省中部,廊坊市最南端,东北毗邻天津市,东南面和西面与沧州市连接。
距天津70公里,距廊坊90公里,距北京160公里。
建国以来,大城县的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县根据省市的公路发展规划,建成了津保公路、廊泊公路为主骨架,连通全县的公路网,并于2006年,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截至2006年底,大城县实现公路通车总里程到达778.67公里,其中省道76.6公里,农村公路702.07公里,公路网密度到达85.6公里/百平方公里,群众通行环境进一步好转。
为彻底打破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全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2007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并明确了“连结沿海、对接天津、畅通物流、做大交通”的交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将开工建设的路线有廊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连接线大城段、津涞线、廊沧高速公路龙街连接线、大城县城连接线等重要干线公路。
届时,我县将形成以廊沧高速公路、廊泊公路、津涞线、津保公路、京沪高速公路连接线大城段、廊沧高速公路龙街连接线为主骨架“三横三纵”的公路网,必将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