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小鬼当家
大班数学:小鬼当家
大班数学:小鬼当家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活动背景:在一次参观超市活动时,孩子们对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满了好奇,这儿看看,那儿摸摸。
当看到收银员阿姨在熟练地结算价钱时,孩子们们也在一边算起了小帐。
超市游戏是我们经常开展的,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平时,我们在游戏中可以看到幼儿用自制的纸币进行买卖。
如、在游戏中经常可以听到“这瓶可乐2元钱,再找你3元钱”,由此引发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活动,本活动是让幼儿在购物记帐的过程中学习减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与《新纲要》中“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的指导思想相符合。
活动目标:核心经验:通过超市购物记帐的游戏学习10以内的减法。
理解减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相关经验:了解购物的过程,知道商品价格与数的关系。
体验游戏的乐趣,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前准备;参观超市,尝试独立去超市购物,了解商品的价格,会用数字记录商品的价格。
环境准备:1、各种小商品(玩具、具用品、食品等)、每人一只篮筐(10元钱币、笔、纸)、算式卡若干、标价贴纸、商品标记等。
2、在活动室中布置一个超市的场景。
3、制作多媒体“超市开业”的喜庆画面。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多媒体“超市开业”的喜庆画面)师:“小朋友,天惠超市开张了,可里面东西还没有整理好,想请小朋友去帮忙,你们愿意吗?”教学建议:1、教师以热闹的画面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关注,教师要表现出喜悦的心情。
2、让幼儿参观布置的超市场景,真实的商品可以引起幼儿想去购物的欲望与兴趣。
二、引导幼儿将商品分类放,并标上价格。
(在桌上预先贴上商品标记)(1)幼儿分类。
(2)师:“你们在整理商品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没价格)(3)幼儿为商品标价,教师提出要求。
商品的价格都在10元以内,商量好了再写价格,不同的商品价格是不一样的,但同样的商品价格是一样的。
教师建议:1、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可能会想到的几种分商品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培养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人民币,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及其含义。
2.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能力,能够完成购物过程中的找零运算。
3. 培养幼儿在实际购物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图片、计算器。
学具:人民币纸卡、购物清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幼儿对购物场景的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人民币实物,让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讲解其含义。
3.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购物案例,让幼儿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进行货币计算,完成购物。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购物案例中的计算问题,进行详细的步骤讲解,引导幼儿掌握货币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购物场景,让幼儿独立完成货币计算,并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面值表格(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方便幼儿记忆)2. 货币计算步骤(列出购物案例的计算步骤,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七、作业设计购物清单:1. 苹果 3元2. 鸡蛋 2元3. 面包 5元4. 牛奶 4元答案:共需14元,可以使用1张10元和1张5元的组合支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购物情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找零,提高其计算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购物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2.初步认识比大小的概念,能用“更大”、“更小”来描述物体大小;3.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用加减法口算简单的数字题目;4.培养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小鬼当家》故事情节及相关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且理解数字的含义;2.培养幼儿分析和比较大小的能力;3.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故事书《小鬼当家》、数字卡片;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桌椅。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10,让幼儿逐个数数,并将每个数字名称记在黑板上;•让幼儿们观察课室中的物品,要求找出最大物品、最小物品,并用“更大”、“更小”来描述。
讲故事(10分钟)•给幼儿们讲述《小鬼当家》故事,故事简述如下:小男孩泰勒的父母出差去了,留下泰勒一个人在家。
泰勒非常兴奋,首先他跑到外面买了一堆食物,然后接着想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泰勒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行家里手,一不小心便弄上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是,他终究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小男孩,通过各种方法,最后把这个家整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了真正的小鬼当家。
•讲完故事后,与幼儿们一起回忆故事中出现的数字,并让幼儿们说出故事中所用的加减法口算题目。
数学认知(15分钟)•让幼儿们手把手地练习数字的书写,一边教书写技巧,一边让幼儿模仿;•用数字卡片让幼儿们认识数字大小,手牵手站成一排,从左边起,按数字大小依次站立,最后数数确认。
加减法口算(15分钟)•让幼儿们根据故事中出现的加减法口算题目,通过手算和心算进行答题练习;总结(5分钟)•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说出数字大小的关系、加减法的概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鬼当家》故事中所出现的数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对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材》中的第四章“小鬼当家”,该章节主要围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简单家务劳动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自己穿衣、整理床铺、收拾玩具、帮忙打扫卫生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事务的技能。
难点: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相关图片等。
学具:幼儿自带的玩具、生活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模拟家庭环境,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 讲解相关知识:通过PPT、教学视频和图片,向幼儿讲解独立生活能力和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4. 实践操作:让幼儿分成小组,按照讨论的结果,模拟家庭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指定的家务任务。
5.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鬼当家——独立生活能力与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一项日常生活事务,如自己穿衣、整理床铺等,并记录下来过程和感受。
2. 答案:幼儿能独立完成指定任务,并记录下来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鼓励。
在小组讨论环节,注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某个家务任务,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0篇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0篇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遵守游戏规则,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值。
让幼儿去超市自主购物,并讨论购物的心情,所购商品的用途、价格等。
2、向父母调查了解一个月家庭各类经费的开支状况(下发调查表)。
3、纸币若干、购物篮若干只,超市场景布置,商品上贴有价格标签。
银行、医院区角设置。
三、活动过程:1、成立"三口之家",宣布"小鬼当家"的游戏开始。
由幼儿自愿组合,三人为一户家庭(爸爸、妈妈、孩子),佩带胸卡标志,编号为"1号家庭""2号家庭"……2、小鬼当家活动一:到银行领工资。
师:(将日历翻到1月1日)小鬼正式当家作主了。
今天是1月1日,是发工资的日子。
每家的爸爸或妈妈去银行取这个月的工资。
每户家庭领取工资10元。
3、小鬼当家活动二:缴水电费。
师:(将日历翻到5日)今天服务公司的人要来收水电费,我们得准备好钱付上个月的水电费。
服务公司的职员(老师扮演),将各家水电费情况通报,根据通报金额挨家收取水电费。
每家将缴清水电费的标记贴在统计表上。
引导讨论:①为什么各家水电费不一样?②平时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用电,可以少付水电费?③如果没钱交水电费,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4、小鬼当家活动三:去超市购物。
师:(将日历翻到10日)从发工资到今天已过了10天。
最近家里的一些物品不够用了,要去超市购买。
每个家庭成员商量一下,想想家里最需要什么?每人还缺少些什么?然后去超市买最需要的商品。
购物后讨论:各家都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教师根据各家代表的回答将商品分吃的、用的、玩的三类列表统计,比较各家消费情况。
幼儿园数学教案:教学反思数学仿编应用题活动《小鬼当家》
幼儿园数学教案:教学反思数学仿编应用题活动《小鬼当家》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让幼儿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并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如数数、比较、分类、组合等。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仿编应用题活动《小鬼当家》进行实践。
教学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数数、比较、分类、组合等。
2. 仿编应用题活动《小鬼当家》。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物品卡片(如水果、玩具等)、数字卡片、比较符号卡片。
2. 环境布置:模拟家庭环境,如厨房、客厅等。
3. 故事绘本《小鬼当家》。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讲述故事绘本《小鬼当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数学元素。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在模拟的家庭环境中,通过数数、比较、分类、组合等活动,解决“小鬼当家”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比较不同种类的水果数量,分类整理玩具,组合餐具等。
3. 仿编应用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仿编《小鬼当家》中的数学应用题,例如,“小鬼有5个苹果和3个香蕉,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4. 分享与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仿编应用题,并与其他幼儿一起讨论解答方法。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进行仿编应用题的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2.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如“数字接龙”、“比较比赛”等,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
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生活情境和故事引导,使幼儿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仿编应用题的活动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参与程度、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品评价:收集幼儿的仿编应用题,评价其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反馈交流:与幼儿和家长进行反馈交流,了解他们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反思《小鬼当家》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反思《小鬼当家》背景本文档针对小学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进行反思,以教材《小鬼当家》为例进行讲解和总结。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小鬼当家》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次数学教学的目标为: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量与重量,并能够正确地称量物品的重量。
2.让学生了解罐装商品的净重和毛重,并了解这些概念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学习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本次数学课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量的认识和计量单位:毫升、升、克、千克等。
2.商品的净重和毛重的概念和区别。
3.学习简单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4.运用测量工具、称量器等工具,正确地量物品的重量。
5.识别商品的净重和毛重,并进行比较。
6.小组集体合作,完成问题解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本次数学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教师讲授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构成等基本要素。
2.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测量工具等,来进行实际量的比较和测量。
3.加强小组合作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解决、思考与交流,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开门红(5分钟)在学生们座位前放置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自行测量并分别称出各物品的重量。
2.新课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毛重和净重的概念,以生活中的罐头商品为例,让学生可以分辨出商品的毛重和净重。
3.学生活动(40分钟)让学生分组互相配合,测量出不同商品的净重和毛重,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整理数据。
4.总结和归纳(5分钟)根据上述活动和领悟,总结出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5.作业布置(5分钟)为学生布置与本次课程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反思《小鬼当家》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反思《小鬼当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有关家庭消费和预算的活动,理解货币的价值和管理金钱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货币加法和减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影片《小鬼当家》,了解家庭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货币的基本概念:纸币和硬币的种类与价值。
2.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例和情境练习计算货币的加法和减法。
3.家庭财务管理:介绍家庭预算和理财的重要性。
4.观看影片《小鬼当家》:通过观看影片,了解家庭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时间:5分钟在本节课开始之前,教师会利用一些问题和活动扩展学生对货币的认知,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通过展示不同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价值。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纸币和硬币有哪些?•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你们认为金钱能够带给人们什么?2. 学习与实践时间:30分钟在本节课的第二部分,学生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学习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家庭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活动1:货币加法运算–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纸币和硬币。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金额,计算出使用哪些纸币和硬币的组合能够得到该金额,并将计算结果写在纸上。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计算结果,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活动2:货币减法运算–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纸币和硬币,以及一张纸条,上面写有某一个物品的价格。
–学生需要根据纸条上的价格,计算出购买该物品后,剩下的纸币和硬币的总额,并将计算结果写在纸上。
–同样,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计算结果,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鬼当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数学知识,学会货币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货币的基本知识,认识人民币的几种面额,并能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认识及计算。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小鬼当家情景图、货币道具。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鬼当家情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小鬼们正在做什么吗?他们手里拿着的是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情景图,讲解货币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如:“小鬼们手里拿着的是人民币,这是5元,那是1元,他们要怎么凑够6元呢?”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货币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6. 游戏环节(5分钟)组织“小鬼当家”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数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鬼当家2. 内容:1)货币的认识2)货币的计算3)实际情景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模拟小鬼当家情景,进行货币的认识和计算练习。
2)完成练习册P3233的题目。
2. 答案:1)略2)见练习册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更多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反思《小鬼当家》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反思《小鬼当家》
1. 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加减法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
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口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也是一种有趣的学科。
2. 教学重难点
2.1 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加减法各种应用问题。
2.2 难点:以《小鬼当家》中的故事情节为样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 教学过程
3.1引入(10分钟)
通过老师的故事分享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2正文(50分钟)
3.2.1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公式,详细讲解每个步骤。
3.2.2 通过视频《小鬼当家》的故事情节,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例如在故事中,凯文将父母的账单降价,并且将账单中的一些错误更正,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解决故事中出现的算术问题。
3.2.3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练习任务,考虑如何精简账单,计算价格各种应用问题。
3.3总结(10分钟)
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提出简单的总结,以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今天的知识,
以及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也借助《小鬼当家》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兴趣,达到了更优秀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由于没
有明确的要求,学生的合作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需在之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鬼当家》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鬼当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数学活动《小鬼当家》。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数字110的排序和大小比较,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数学现象的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10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PPT、挂图、故事书《小鬼当家》。
2.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磁性数字、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小鬼当家》,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数字,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学习数字110的排序。
(2)通过磁性小白板,演示数字110的大小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用磁性数字在小白板上完成数字排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4. 课堂小结(5分钟)5. 游戏环节(10分钟)“数字捉迷藏”:教师将数字卡片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幼儿分组寻找,找到后按数字顺序排列,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排序和大小比较的挂图。
2. 故事书《小鬼当家》封面。
3. 课堂小结:数字110排序和大小比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中物品,找出10个带有数字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用磁性数字卡片,完成数字110的排序。
2. 答案:(1)示例:电视遥控器、电话、门牌号、闹钟、电子秤等。
(2)磁性数字卡片排序:1<2<3<4<5<6<7<8<9<10。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于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鬼当家”,该章节主要围绕认识人民币,学习货币单位及计算,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消费观念。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习人民币间的换算,以及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购物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理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间的换算,以及如何在实际购物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人民币实物,以及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讲解人民币间的换算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如何在购物过程中节省开支。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模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
2. 板书人民币间的换算公式。
3. 板书购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合理消费、节省开支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设计一份购物清单,要求合理使用人民币,尽量节省开支。
2. 答案:学生设计的购物清单,包括商品名称、价格、数量等,要求合理使用人民币,体现节省开支的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三节《小鬼当家》。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分。
2. 技能目标:幼儿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时钟一个,小闹钟若干。
2. 学具:画有闹钟的纸卡,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家庭场景,引导幼儿观察时钟,讨论时钟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大时钟展示,讲解时钟的读取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时、分。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小组,用学具闹钟纸卡,练习读取时钟上的时、分。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认识:时钟有三根针,分别为时针、分针、秒针。
2. 时间的读取: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代表小时,分针代表分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自己一天中的重要时刻,如起床、吃饭、上学、睡觉等。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关于时间的故事分享、时间管理小游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小鬼当家”单元。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操作,学习数的比较、分类和排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比较、分类和排序方法。
2.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比较、分类和排序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图片、动物图片、大小不一的球。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创设“小鬼当家”情景,邀请幼儿参与家庭购物活动。
通过购买不同数量的水果、玩具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数的比较: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比较大小,并说明原因。
(2)分类:教师出示水果、动物图片,让幼儿按类别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3)排序: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球,让幼儿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物品,进行数的比较、分类和排序练习。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2)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六、板书设计1. 数的比较、分类和排序方法。
2. 数字卡片、水果图片、动物图片、大小不一的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一张数字卡片,要求卡片上有数字、图片和相应的文字。
2. 答案:(1)问题:家里的水果、玩具等物品的数量比较。
答案: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找出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物品。
(2)问题:如何将家里的物品进行分类?答案:按照类别(如:水果、玩具、生活用品等)进行分类。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小鬼当家》一节。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货币概念,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钱币进行购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钱币进行购物。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购物场景图片、人民币真实币、教学挂图、计算器。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人民币仿真币、购物篮、商品标签。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1)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都有什么?”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人民币:展示真实币,让幼儿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购物:以购物场景为例,演示购物过程。
(3)讲解计算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计算,例如加法和减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小明有10元,他想买一个5元的玩具,他还剩多少钱?”(2)引导幼儿思考,共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完成相关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5. 实践活动(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购物实践活动,让幼儿使用仿真币在购物篮中选择商品。
(2)引导幼儿计算所花费的金额,并核对答案。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购物时要注意什么?”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鬼当家》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认识(2)使用人民币购物(3)简单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15元,他想买一个8元的铅笔和一个5元的本子,他还剩多少钱?(2)小华有20元,他想买一个10元的玩具车和一个7元的娃娃,他还剩多少钱?2. 答案:(1)小明还剩2元。
2024年小鬼当家大班教案
2024年小鬼当家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鬼当家》大班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字”。
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认识,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 使学生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10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的意义,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挂图、计数器、生活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白板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的名称。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并教读、书写这些数字。
(2)教师用挂图和生活物品,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如1个苹果、2个香蕉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数字的排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大小顺序。
(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如何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数数和计数练习。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检查掌握情况。
5. 小组活动(5分钟)学生分组,用计数器、画纸、画笔等学具,完成小组任务:数一数、画一画,展示小组作品。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110的认识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如认识更多的数字、进行更复杂的计数等。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的书写和读法。
2. 数字的大小顺序。
3. 生活中的数字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数字110,画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数一数、写一写。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画的物品,正确填写数字,如:3个苹果、5个香蕉等。
《小鬼当家》教案(通用
《小鬼当家》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章第四节,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小鬼当家》为主题,通过解决家庭购物预算问题,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家庭购物预算的基本概念,掌握预算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预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教学重点:家庭购物预算的应用,加减乘除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挂图、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小鬼当家》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家庭购物预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家庭购物预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合理的预算。
(2)讲解预算的计算方法,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2)指导学生运用加减乘除运算解决问题,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家庭生活中的其他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家庭购物预算概念2. 预算计算方法3. 例题及解题步骤4. 随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家要举办一次家庭聚会,预算为1000元。
请帮助小明制定一份购物清单,包括食物、饮料、玩具等。
(2)小华的压岁钱有500元,他想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支钢笔作为礼物送给好朋友。
故事书的价格为120元,钢笔的价格为80元。
请问小华还能剩下多少钱?2. 答案:(1)购物清单及预算分配合理即可。
大班数学活动: 小鬼当家
精心整理
大班数学活动: 小鬼当家
活动目标:1.在购物的活动情景中,尝试用规定的钱去购买所需的食物,感受货币的等价交换。
2.运用数学的相关经验解决模拟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体验“小鬼当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模拟货架”、幼儿操作板、样币(1元、2元、5元),食物图片及价格。
活动过程:一、讨论1.今天我们幼儿园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都来做小主人请客,好吗?那么请客招待客人需要准备什么呢?2.小结:我们会准备很多好吃、好玩的,与他们一起来分享。
二、取钱1.要准备好吃的,需要用什么东西区购买呢?2.看看这里有些什么样的钱?(演示课件)3.操作要求:现在要请你们每人来取10元钱,可是这些面值都不是正好10元,有什么好办法能取到10元钱吗?不能多夜不能少。
41元等)或者是3们要10310元。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大班教案小鬼当家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1、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
活动过程:一、观看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1、教师向幼儿介绍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小品开始:幼儿天天独自在家中玩耍,边玩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让我好好看家,嘿!这回我可要自己玩个痛快。
”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医生的家吗?”亮亮问:“你是谁呀?”来人说:“我是查电表的,请你开门!”(表演暂停)2、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天天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① 来的是什么人?② 天天能开门?③ 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④ 天天该怎么做?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天天,另一幼儿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随便找理由)。
二、《依依看家》。
1、师:有个叫依依的小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2、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师:小朋友,这儿有四张图片,先仔细观察一下,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断对不对,对的贴一朵小红花。
图片内容:①饿了时自己到厨房里烧东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东西。
③一人在安静地玩玩具。
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应该怎样做?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
陌生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篇2设计意图: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小鬼当家》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小鬼当家》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序。
2.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小鬼当家》故事书。
2.小数块、数码卡片等数学教具。
3.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打开故事书《小鬼当家》的封面,询问学生对这本书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探究1.读故事书《小鬼当家》。
2.在读故事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鬼成为家里的老大后,他需要帮助家人整理东西。
我们能不能一起帮小鬼排序一下这些东西?–小鬼在收拾玩具时,是如何将玩具进行分类的?–小鬼分别整理了哪些物品?他的整理方式有什么特点?3.鼓励学生互动,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帮助。
拓展1.出示数的概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2.使用小数块、数码卡片等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模仿小鬼的整理方式进行数的排序练习。
巩固与评价1.制定数的排序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2.老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小鬼当家
XX大班数学:小鬼当家活动背景:在一次参观超市活动时,孩子们对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满了好奇,这儿看看,那儿摸摸。
当看到收银员阿姨在熟练地结算价钱时,孩子们们也在一边算起了小帐。
超市游戏是我们经常开展的,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平时,我们在游戏中可以看到幼儿用自制的纸币进行买卖。
如在游戏中经常可以听到这瓶可乐元钱,再找你元钱,由此引发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活动,本活动是让幼儿在购物记帐的过程中学习减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与《新纲要》中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的指导思想相符合。
活动目标:核心经验:通过超市购物记帐的游戏学习以内的减法。
理解减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相关经验:了解购物的过程,知道商品价格与数的关系。
体验游戏的乐趣,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课前准备;参观超市,尝试独立去超市购物,了解商品的价格,会用数字记录商品的价格。
环境准备:各种小商品(玩具文具用品食品等)每人一只篮筐(元钱币笔纸)算式卡若干标价贴纸商品标记等。
在活动室中布置一个超市的场景。
制作多媒体课件超市开业的喜庆画面。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多媒体超市开业的喜庆画面)师:小朋友,天惠超市开张了,可里面东西还没有整理好,想请小朋友去帮忙,你们愿意吗?教学建议:教师以热闹的画面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关注,教师要表现出喜悦的心情。
让幼儿参观布置的超市场景,真实的商品可以引起幼儿想去购物的欲望与兴趣。
二引导幼儿将商品分类放,并标上价格。
(在桌上预先贴上商品标记)()幼儿分类。
()师:你们在整理商品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没价格)()幼儿为商品标价,教师提出要求。
商品的价格都在元以内,商量好了再写价格,不同的商品价格是不一样的,但同样的商品价格是一样的。
教师建议: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可能会想到的几种分商品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可采用幼儿分组进行分类,让幼儿有序的按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在幼儿为商品标价时,要提醒幼儿考虑一下,该商品适合标多少价格才合理。
引导幼儿将标价撕下的废纸扔到箩筐里,注意周围的环境卫生。
三游戏小鬼当家。
师:天惠超市开张了,小朋友今天自己来当家,独立地去超市买东西,并且要求你们记好帐,你们能完成吗?大家数数看你带来了多少钱?(幼儿数钱)教师示范讲解玩法。
师:我用块钱去超市买了一样东西,还剩几块钱?用什么方法计算?(请个别幼儿回答)请几位幼儿示范购物,教师扮收银员。
提问:你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要求幼儿用算式说出)幼儿游戏,提出要求。
师:大家可以去买东西了,请刚才三个购物的小朋友来做收银员。
每人一次只能买一样东西,买了以后请你用算式表示出来,记在纸上,好吗?幼儿购物后,说出自己记的算式。
问:你的算式记好了吗?你是怎样记的?(请个别幼儿带好商品与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的,幼儿说出教师逐一出示。
)集体将的减法算式读一遍。
教师建议:教师可安排几个收银台,在幼儿参与购物的活动中,了解购物的过程商品的价格,体验有序购物的经验。
通过购物记帐的方法学习的减法,不仅增加的游戏的成分,更让幼儿在买与记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了数与物的关系。
四第二次购物,复习以内的减法。
提出要求:现在算算你的钱和第一次一样吗?钱不一样了,算题还一样吗?幼儿再次购物,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所记的算题,说说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记得对不对?教师建议:在第二次购物时,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自己还剩多少钱,了解手中的数,通过比较和第一次的钱数发生的变化,理解数物的含义。
通过再次购物记帐的游戏,让幼儿复习以内的减法,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从超市买了好多东西,你们高兴吗?(高兴)那你们愿意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吗?(愿意)幼儿带上自己购买的商品回活动室,在分享中愉快地结束活动。
教师建议:通过分享和算一算的活动,让幼儿再次数物关系,掌握数的减法;同时在购物交流的实践中,让孩子们了解等价交换,体验买卖的过程,感受成人的生活活动,增强孩子们的感性经验。
评价指引:幼儿角度:幼儿在活动中有哪些表现令您印象深刻?为什么?教师角度:您认为在本次活动设计与组织中,什么元素是至关重要的?活动反思:数学活动是探究式体验式的一种学习。
本次活动把数学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对商品的价值观购物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在今天小鬼当家的购物过程中,幼儿在标一标价格,算一算买了
什么,用了多少的记录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数的减法。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孩子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的内容只有与生活相融合,才能凸显其张力,冲击孩子原有知识经验,使孩子在真真实实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知识经验。
如果将幼儿的学习内容渗透于幼儿生活实践,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习不再是说教,而是贴近于生活的游戏模仿,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
活动拓展:延伸活动:你还剩多少钱?,让幼儿用剩下的钱继续购物记帐,从而复习学过的减法。
相关活动:算帐游戏,提供一些自制的小帐本,让幼儿记录今天的购物过程,感受价物交换的关系。
类似活动:快乐一条街,创设一些各类商店的游戏区角,自制纸币,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掌握数的加减,了解数物关系。
活动资源包:教学场景和活动素材(参观超市与幼儿购物的经验准备钱币与真实的商品若干)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