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报道中争议性议题的媒体再现——以“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U 短第四期
传媒研究传媒经纬
o¨:
奥运报道中争议性议题的媒体再现
——以“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为例
付晓静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体育争议是公共争议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文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事件
为例,分析这两大争议中媒体的不同报道偏向,探讨媒体对
争议性议题的标签式呈现,指出体育价值观的矛盾冲突是体
育争议的核心所在,争议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种超越金牌、符
合公共利益要求的体育发展模式。
关t词:争议性议题贴标签体育价值观公共
利益
争议性(c ont r over s i al)事件的存在是现代社会的常态,
其具备的独特新闻元素使其更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伦敦
奥运会被评价为快乐的奥运会,但快乐之中伴随着许多争
议。
围绕裁判判罚、乌龙事件、运动成绩等话题,引发了全社
会的广泛参与和争论,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
对
中国公众来讲,“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与“刘翔伤退”,无疑
是伦敦奥运会带给国人的最大震撼与争议。
对于这两个事
件,公众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也存在不同
类型的解释模式,人们的认知与价值观存在多元化,话题也
从体育延伸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
争议性事件往往与公共利益有关。
与住房、教育、医疗等
公共争议相比,体育赛事中的争议性事件似乎无关多数公众
的切身利益,但奥运会这类高关注度的传播平台直接将此类
争议推向聚光灯下,成为一定时间内的焦点事件。
焦点事件
理论本是危机传播中的一种研究视角,主要指那些“突然发
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
I l l对于关涉其中的利益相关群体来
讲,“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与“刘翔伤退”其实也属于危机事
件,由于发生在奥运会这一“全世界都在观看”的平台上,因
而产生极大的冲击力,能够唤起全球公众的注意力,其新闻
扩散速度也远远超过一般事件。
正因如此,这类体育争议事
件也就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publ i ci t y)。
美国社会学家盖伊
塔奇曼(G aye T uc hm a n)认为,当新闻报道了某一件事,其实
就是使一个事件公共化,赋予了其公共特点。
121现代传播技术
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传媒扩散新闻的速度,“消极比赛”事件
东南传播2013年第4期(总第104期)
与“刘翔伤退”事件,都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同的
言说框架,不同的价值判断,使得这些事件的争议性元素格
外突出,事件本身被不断放大。
从中国角度来看,举国体制对
金牌打造的巨大投入,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对立矛盾,再
加之继有的体育与中华崛起之间的复杂联络,也使争议超越
了单纯的体育范畴,成为社会公共话题,并折射出社会转型
期诸多深层次问题。
本文以伦敦奥运中的“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与“刘翔伤
退”事件为例,探询国内媒体如何报道这两大争议事件,透视
背后隐藏的复杂逻辑。
基于奥运会是一次短期盛会,围绕争议事件的报道也不
是持续性的,与住房、医疗等争议性话题相比,只是暂时性的
报道热度。
因此,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来分析。
一、媒体报道争议事件的不同偏向
一般而言,公共争议的报道中,媒体更乐于采取一种平
衡策略,也就是将对立双方的意见全都进行呈现,但在消极
比赛事件和伤退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却成为不同的争辩方,
存在不同的偏向。
所谓偏向(bi as)Er J媒介传播中倾向于或侧重于某一方面.
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偏重。
圆在“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
事件的报道中,媒体的报道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对
立偏向。
l一)“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违背体育道德V S合理利
用规则
媒体对“消极比赛”事件的报道中,主要有两种偏向,一
种是违背体育道德,另一种是合理利用规则。
前者以新华社
<中韩打消极比赛违背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
作者认为“无
论什么理由,都掩盖不了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
中对于公平竞争的阐释。
”最后还指出“在体育赛场,道德永
远在利益之上。
违背者必然遭到谴责和鄙视。
”显然,这一叙
事框架的核心语义在于消极比赛行为违反奥林匹克精神,因
而决不能容许。
后者代表人物是央视的白岩松,他在央视节目中点评:
“我想真傻的是不合理规则的制定。
我觉得中国要上诉,我也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不希望(被取消资格)这是最后的结果,即便是,也要去改变规则,任何不赢能获利的规则都要改变,而不是仅仅去谴责个人。
”
持后一偏向的媒体一般会回避道德判断,认为“消极比赛”事件中最应该责怪的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他们制订的新规则本身就有漏洞,受罚的运动员只是合理利用规则而已,不应只谴责她们。
而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在评论<故意抹黑阻挡不了中国体育>中则将“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中国外媒体的反应视为某些西方媒体的借题发挥。
文中指出“而对羽毛球赛场出现消极比赛现象进行客观分析,新赛制设定不尽合理和处罚决定过于苛刻曾引发广泛争议,因此将全部矛头对准中国运动员显然有失公允”显然,这也属于第二种框架。
(二)刘翔伤退:表演论V S英雄论
“消极比赛”事件讨论正热,刘翔登场了。
岂料08年的一幕再次上演,刘翔刚出发又摔倒了。
与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不同,这次他选择了单腿跳到终点。
这一意外事件马上取代了“消极比赛”事件,成为国内媒体奥运报道的最大焦点。
围绕刘翔再次伤退,在媒体的热议声中,两种不同的报道偏向也旗帜鲜明地展开对立式陈述。
第一种是“表演论”。
如<齐鲁晚报>在<主演刘翔导演是谁>中直接提出了三个疑问:为何奥运前突然有伤?是谁让他带伤上场?他是故意蹬栏还是踢栏?其它媒体的类似报道虽然没有这么直接,但也认为刘翔带伤上场的背后一定存在复杂利益纠葛,在“表演论”的报道偏向中,刘翔单腿跳到终点并没被着力渲染,刘翔更像一个受害者的形象,报道更多将疑问指向刘翔伤退的背后。
一些媒体指出,刘翔本就有伤,为何还要带伤上场?为何不对公众承认伤情?其中是否存在诸多不可抗拒的压力?作为刘翔及其团队应该向大众解释这些疑问。
而刘翔伤退后的消息封锁、采访受阻、信源有限、发言人前后口径不一等情况也间接导致了媒体的进一步质疑。
第二种是“英雄论”。
如新华社记者的报道<伟大运动员的贡献>将刘翔比作伟大的战士,记者写道,“当29岁的刘翔踏上‘伦敦碗’跑道的那一刻,在他跌倒后顽强地以单腿跳向终点时,他完成了一个优秀运动员向伟大运动员的转身。
”在与伊辛巴耶娃比较后,文中认为,“伊辛巴耶娃不是冠军,刘翔倒在他钟爱的跨栏前,但他们都赢得现场8万名观众雷鸣般的欢呼,他们是伦敦奥运会的英雄。
”
一个微妙的差异是,持“表演论”的多是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要求探寻刘翔事件背后的真相,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采用“英雄论”,并对那些质疑刘翔表演的人表示愤慨,这也符合主流媒体注重舆论引导与宏大叙事的价值取向。
在争议报道中,媒体构建的;中突框架有助于记者描绘竞争的态势,以及便将矛盾;中突与对立的说法、观点写入报道中,营造争议、竞争的氛围突出;中突性、矛盾性甚至是故事性,以吸引或掌控注意力资源。
川不同偏向冲突式陈述的背O N G N A N C H U A N BO传媒研究——传媒经纬
后,实际上也反映出当今中国社会的矛盾心态与现实困境。
以“消极比赛”事件为例,赛场上消极比赛、故意输球毫无疑问违背体育道德,但换个角度又可以说成是合理利用规则,设若当时这一事件并没有引发强烈的争议,中国选手一路顺利过关,这种消极比赛行为就会变成问鼎金牌的有效战术手段。
当规则与道德之间产生冲突时,做何选择其实反映出价值观的支配。
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还是只要不符合道德要求就应该被摒弃?这无疑也是当今中国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
正如有学者指出,触发争议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是传播的表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背后触及的公共利益、传统道德、伦理抑或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法律、法规等是隐性本质。
争议性事件的触发以及短时间内高度聚焦的争议化的扩散传播,通常源于这类事件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公共利益与秩序、传统道德与伦理等遭遇的挑战,并由此造成局部的社会公平失衡、社会秩序失范、社会底线失守或者是集体意识的衰落等社会敏感问题。
[51作为体育争议,虽不直接涉及社会尖锐问题,但相比其它类型的争议,往往能突破某些限制,将矛头直指问题本质,因而,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媒体报道体育争议的最后,都会出现对现行体制批评的声音,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格外强烈。
这也正是体育争议的公共性价值所在。
二、嫌体对体育●议的“标签式”呈现
在争议性议题中,媒体的介入,并不代表媒体对体育议题有充分的关注与跟踪,这就像一个个热点议题一样,媒体在一定时期将关注焦点投向体育,时机一过,马上转移到下一个热点。
基于此,传统的贴标签策略就尤为实用。
传播学者戴维巴特勒曾列举了若干个媒介贴标签的典型例子,“对事件进行鉴别、给他们命名下定义,与其它事件联系起来——例如‘行凶抢劫’、‘恐怖分子袭击’、或者‘虐待儿童事件’。
这样就给事件‘贴了标签’。
”悯就理论渊源而言,“贴标签”理论主要来源于新闻的建构现实论。
如传播学者霍尔等人就认为,媒介并非只是透明地报道本身就“自然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新闻”其实是一个复杂过程的最终产品,这个过程从对事件进行系统地分类和选择开始,按照社会建构起来的一套范畴确定话题。
【7|
从思维方式看,媒介的“贴标签”往往存在一种定型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新闻媒体的筛选、鉴别、分类,以及最后做出命名的举动,实际上都在主动地与自身熟悉的、早已定型化了的新闻事件相联系。
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各有不同,但媒介的命名却并不陌生。
不同的命名、标签,已经对该新闻事件的性质作出了界定,并引导受众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
在这样一个建构过程中,新闻事件变得“有意义”起来,从而为受众理解新闻事件设定了框架和路径。
而所谓的“意义”,往往要建构在基本的社会背景之中,建立在受众的社会与文化身份范畴之内。
如奥运报道中两大争议性事件的不同报道偏向其实都是在“贴标签”。
“羽毛球消极比赛”是违背体育道德还是合理
2013年第4期(总第104期)i 东南传播
¨2 U
年第四期
传媒研究
传喋经纬利用规则7刘翔是真的受伤还是在表演7他是一个无奈的被
商业利益绑架的受害者还是一个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英
雄7贴的标签不同,信息呈现也不同,公众的解读也不同。
公
众亲身获取信息越不便利,也就越依赖媒体的呈现与建构。
体育就是这样一个媒介依赖相当高的报道领域。
诚然,由于
有了网络的海量信息,受众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强。
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标签式呈现仍然影响着广大受众对
新闻事件的理解及认知。
在现实当中,基于不同偏向,媒体的标签往往又体现出
诸多差异。
以中国在伦敦奥运会中受到的诸多争议判罚为
例,有媒体对此贴的标签是西方式的傲慢与偏见。
而另一些
媒体则将其视为正常现象。
再如“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发生
后,有媒体将李永波视做“惯犯”,亦有媒体支持其是真英雄。
媒体不同的标签式呈现,反映不同的思维逻辑,看起来都有
其合理性。
媒体标签命名的多样化给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
择,但反过来讲,又会导致受众产生困惑。
不论何种标签,其
实都应该给受众真实呈现充分的信息,从而理性引导公众认
知,而不是选择性忽略或强调某些细节,这样只会使媒体的
公信力受到质疑。
三、体育争议棱心——体育价值现的矛盾冲突
在争议过程中,人们缺少共识,不论是基于哪种判断,都
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撑。
就伦敦奥运会的两大争议性事件来分
析,不同媒体的冲突呈现,实际上隐含着体育价值观的矛盾
与冲突。
这也是媒体体育争议报道的核心本质所在。
对于中
国而言,体育价值观的建构离不开金牌观。
长久以来,国人崇拜金牌、媒体渲染金牌,体育比赛基本
等同于拿金牌,这种金牌至上观支配了新中国参与奥运的历
史,也逐渐演化出金牌政绩观。
追究根由,“金牌至上”隐含的
是中国积贫积弱百年来国民弱国心态的反映,要以体育竞赛
来振奋民族精神,自然金牌是最重要的砝码。
每次的奥运会
报道,媒体都会推出一个必备的版块,那就是“金牌榜”,为争
夺这一版块,众多企业还会竞争一番,不惜花费巨资来冠名。
每天中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增加,都会在金牌榜上醒目标出,
成为受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媒介的叙述中,金牌是一场国
家为代表的“战争”,金牌榜则是各国之间战争结果的晴雨
表,国家间的实力更迭与这场战争的结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
体育价值观变成了金牌价值观,背离了体育的本源。
伦
敦奥运会上,消极比赛的实质就是为了让中国运动员包揽
金银牌,思维还是金牌观。
刘翔上场,同样是为了追求成绩
而置运动员伤势不顾的体现。
应该说自从北京奥运会后,公
众对金牌的过分追逐已有了明显的变化,主张理性对待金
牌的声音在媒体上也开始成为主流。
但与此同时,某主流媒
体不忘提醒受众,“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我们比过去拥有了
更多的自信,体育已不再是证明中国富强的唯一手段;但是
奥运金牌仍然重要,因为它不仅凝聚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全
民健身的热情,也使我们在享受竞技体育的同时,带来了更
东南传播2013年第4期(总第104期)
多的思考。
”
从本质上看,争议性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就在于难以
简单地进行归类,其话语空间是开放的,很难用“好与坏”或
“善与恶”来进行评判,这就要求媒体应该提供一个多元价值
观协商与对话的可能。
相比之其它争议话题,体育争议中媒
体的话语空间更大,争论环境也相对开放,涉及话题更加深
入,公众参与的渠道也更多。
争议的目的在于希望透过公众
的参与及充分的对话以寻求共享的价值,弥合矛盾,超越金
牌,建构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平衡发展的、符合公众利益要
求的发展模式。
体育应该是与每个人都相关,但在中国,体育又成了与
大多数人无关的事,这种公共服务的非公众化,正是导致体
育事件引发公共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的
公共性密切相关。
如果说金牌观意味着少数人的体育,那么
体育价值观追求的就是每个人都能参与体育,因体育运动而
促进人格的健全。
有关体育话题的争议,无疑成为公众集体
审视中国体育现实的契机,包括举国体制、金牌工程、国民体
育投入等内容都在争辩中得到呈现。
而普通民众质疑的正是
金牌工程与全民体质建设的巨大反差,国家动用如此大的财
力去培养少数运动员,为何不用其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国民
体质7这又涉及体育与国家的深层次关系,涉及到体育体制
的改革。
以举国体制为例,每一次奥运会的金牌榜都证明这
一体制的成功之处,而国民体质的普遍下降,又使改革的话
题不容忽视。
于此,体育体制改革也就有了更普泛的意义。
墨_
【1]T.A.B i rkl and.O l i ver S t one’S D ef ens e of JFK【刀.C om m uni—
ca t i o n Q uart er l y.1997(1):127—143.
[2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8:31.
[3】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3:27.
【4]W.R,N eum an,M.R,Just,&A.N.C r i gl er.C om—m on
kn ow l e dge:N ew s and t he co r l st T uc t i on of pol i t i cal m e ani ng.
【M】,C hi cago:Uni ve rsi t y of Chi ca go Pr es s,1992:29.
【5】陈刚.意见的公共表达:公共争议的传播偏向与话语民
主化畦南京社会科学,2011(8).
[61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M】.赵伯英,孟春,译.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95.
【71S霍尔,等.作为社会生产的新闻[M】.张国良.中国新闻
传播学评论第一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8—
153
作者简介:
付晓静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
博士,主要研究向为体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