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建设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国税事业发展
基层国税系统基础设施是为纳税人顺利履行纳税义务、实现国税机关各项职能以及国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必备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基层国税机关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是基层国税机关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层国税机关基本建设项目是指本系统综合业务用房、附属配套用房的新建、改建、扩建、购建、修缮装修项目。加强和规范基层国税机关基本建设管理,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防范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满足基层国税机关办公、干部职工生活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其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复杂,建设工程的质量更是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工程质量对国税事业发展巨大影响。目前,基建质量问题较为突出,豆腐渣工程时有曝光,基层国税机关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形势也很严峻。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基建过程中,规范建设程序,严格现场管理,落实监督制约,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打造精品工程创造积极条件。
一、程序到位,规范工程建设
基本建设涉及面广,协作环节多,完成一项基本建设工
程,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是规范计划管理程序。国税系统基础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扩初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逐项评估论证及审批、进行建设准备、列入年度计划等项目开工建设前的全部工作和过程。项目前期工作是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1、编制项目建议书。基层国税机关根据本单位发展需要,提出基础设施建设动议,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将作为工程立项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其主要目的就是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工程建设任务。包括拟建地点、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内容。2、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前,一项基层国税机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往往是集中了多种科学技术的成果,在客观上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复杂的技术,经济因素,而这些技术、经济因素又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项目决策前,对建设项目的这种内部和外部技术、经济因素的规律,进行预测、分析、论证,趋利避害,减少项目建设风险,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以预测拟建项目最佳建设方案,达到有效使用建设投资,提高投资效果的
目的。
二是规范报批管理程序。为加强国税系统基本建设的管理,有效控制基本建设规模,规范国税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先立项后审批的程序进行。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国家税务局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办法》、《国家税务局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库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税务局系统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国家税务局系统基本建设管理责任状》等制度。在报批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基建管理的有关规定,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按照轻重缓急,量力而行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改善基层国税机关办公用房和干部职工住房条件。基层国税机关申请上报的基建项目,必须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考虑税收征管需要,也要考虑财力的可能。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没有综合业务用房的,原房屋年久失修或受自然灾害影响,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的,由于城市搬迁,城市规划和国道拓宽等原因,原房屋确需拆除或搬迁的,办公用房使用面积严重不足的等,应予以统筹考虑安排,逐步改善基层国税机关的工作生活条件。基建项目在立项后必须成立由局领导、办公室、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决策、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负责。必须按照批准下达
的建筑面积和标准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扩大面积,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建立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工程情况,讨论项目的重大事宜,做好会议记录,按照政务公开有关规定将基本建设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规范报建管理程序。达到一定规模的建设工程项目要立项文件批准和初步设计审批后,由建设单位向县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建和提出开工申请。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由建设单位向县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开工审批和施工许可证。程序为:规划意见书、项目备案、土地预审、消防人防审批、人防征求意见、建设计划、规划许可、招标、办理开工手续。
二、管理到位,严格过程控制
基建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它直接涉及到工程的投资利用和工程管理质量,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本身质量的控制。因此,搞基建工作,必须加强管理,搞好规划和施工前、施工中的组织工作,正确指挥和监督基本建设的经济活动,及时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每一个环节都要管理到位,才能创优质工程。
一是精心组织图纸会审。首先要熟悉图纸,并对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讯、防火、道路、绿化
等进行综合考虑,认真研究,分析图纸,对上述要求是否能够达到;其次组织设计单位、施工队伍、质检站、监理队伍、勘探部门进行图纸会审及交底工作。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能否符合消防、抗震等要求;二是是否本着少花钱,节约资金,又能达到实用、耐用功能的要求;三是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按节约资金的给予奖励,调动各单位对图纸会审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
二是确保事前选材质量可靠。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