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最新2017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试卷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八单元练习题(重点学校密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mǐn jiã qīng yíng huàn xiǎng miáo huì dùn shí()()()()( )
chí dùn zhǎn xīn xiōng měng xīn xǐ ruî kuáng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划上横线。

(3分)
潜(qián qiǎn)入深海筛(shān shāi)选不仅(jǐn jǐng)
例(lì liâ)如盐碱(jiǎn xián) 储(cǔ chǔ)存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5分)
形()各()美味()()农()社会出()意()()根到()用()之地四、有些广告乱改成语,请用“—”把用错的字画出来在括号里改正。

(2分)
1.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2.沐浴器广告——随心所浴()3.服装广告——衣衣不舍() 4.磁化杯广告——有杯无患()五、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分)
推测猜测
1.大家不要随意()了,结果明天就会出来。

2.根据这些化石,科学家(),一种带羽毛的恐龙最终变成了鸟类。

发现发明
3.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

4.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照样子,写一写。

(2分)
例1:它们的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

体表长出羽毛。

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环境。

例2:恐龙变成了鸟儿。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在演变过程中变成了飞向蓝天的鸟儿。

我走进了教室。

七、我会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

(5+1分)
(1)既,又,这是科学工作者,让我们在
的真理吧。

(郭沫若)
(2)没有,就。

(牛顿)
(3)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心理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阿·费尔斯曼)
(4)在课外,我也积累了不少这样的名人名言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回答问题(14分)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妙;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宫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话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给文中划线部分加上标点。

(3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3分)
依靠()秘密()改善()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3分)
(1)原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现在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蓬勃
向上的形势。

()
(2)能使刮风下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
(3)旧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

()()
4、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分)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运用()修辞手法。

A 反问
B 设问
C 排比
(2)“千里眼”和“顺风耳”在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因此,引号的作用是()
A特殊含义 B 强调 C 声音延长
5、划“﹏﹏”的句子在文中起作用。

(1分)
6、为什么说地球也能被称做“地球村”?(2分)
二、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7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

他们推
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不管怎样,有一点无庸置疑,有些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我知道第一种恐龙出现在()年前,我还知道()恐龙变成了鸟类。

(1分)
2、我能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繁殖—()飞翔—()猜测—()渐渐—()3、恐龙飞向蓝天所具备的条件是
(2分)4、我还知道恐龙的一些知识
(2分)三、课外阅读 (14分)
神奇的机器人
机器人上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机器人叫尤尼梅特,又叫“万能生产者”,是美国人在1961年研制成功的。

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生”了。

在茫茫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第一个登上月球,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继而又飞上火星,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

从此,机器人在太空中游弋(yì)翱翔,大显身手。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寻宝藏、擒油龙,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

在工厂,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电焊、油漆、电视装配、飞机钻孔、采煤、搬运,到处都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在农村,机器人种植庄稼、灌溉田地、植树造林、采摘水果、挤牛奶、剪羊毛、喂牲畜……它们披星戴月,耕云播雨,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机器人还走向社会,加入人群。

它们才华横溢,机灵精巧,能歌善舞,能说会道。

有的成为棋坛怪杰、书画大师、体育能人,有的成为医学博士、手术专家、护士小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太空,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助手。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空。

(3分)
()的海洋()面纱()田地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驰骋万里:
才华横溢:
3、简要回答问题。

(2分+3分)
(1)什么是“机器人”?从文中用横线划下来。

(2)机器人的活动领域有哪些?
4、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
(1)最早登上月球的是()。

A.人
B.机器人
C.人和机器人
(2)“披星戴月”的意思是()。

A.把星星和月亮当衣服穿
B.星星围绕着月亮活动
C.在夜里跟在白天一样地干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