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美课件(共99张PPT)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 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 一下头。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照应开头。这种前 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整篇文章显得 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 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
当全家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昨天 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层次梳理
被捕前——忠于革命事业
十六年前 的回忆
被捕时 法庭上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主题概括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 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险恶、危险 ,被捕时,写了敌人的 ___心虚、残暴 与父亲的 处变不惊 ;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 的 镇定、沉着 ,被害后写了 无比沉痛 ,展现了革命先烈 的 忠于革命 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敬仰与怀念 。
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 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坚持到底忠于党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 外,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说一说:被捕前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被捕前的父亲
对工作高度负责 对革命高度忠诚
被捕时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 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 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 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 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 前的回忆》等。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照应开头。这种前 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整篇文章显得 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 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
当全家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昨天 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层次梳理
被捕前——忠于革命事业
十六年前 的回忆
被捕时 法庭上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主题概括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 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险恶、危险 ,被捕时,写了敌人的 ___心虚、残暴 与父亲的 处变不惊 ;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 的 镇定、沉着 ,被害后写了 无比沉痛 ,展现了革命先烈 的 忠于革命 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敬仰与怀念 。
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 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坚持到底忠于党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 外,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说一说:被捕前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被捕前的父亲
对工作高度负责 对革命高度忠诚
被捕时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 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 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 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 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 前的回忆》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6篇)
首尾呼应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深深的怀念。
➢ 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 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 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 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 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 到烈土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 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5.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 外貌,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 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 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 离开呢?”
语言描写
表现出李大钊在严峻的形势下,一心考虑工 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完 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 自己的工作岗位。
避(避暑 屉(抽屉 绞(绞刑)
)僻(偏僻 ) 届(届时 饺(水饺)
)
)
这个避暑山庄修建的位置比较偏僻。
词语解释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幼稚】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不认真,马虎。 造句:我追问了哥哥好几次,他总是含糊地回答我。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
1.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
2. 说说课文围绕十六年前的回忆讲了一 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fá
军阀
bì
避暑
抽屉
tì
僻静
pì
瞅见
chǒu
魔mó 鬼
苦刑xíng哼 hng砖头zhu执ān行
zhí
绞刑
jiǎo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深深的怀念。
➢ 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 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 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 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 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 到烈土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 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5.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 外貌,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 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 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 离开呢?”
语言描写
表现出李大钊在严峻的形势下,一心考虑工 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完 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 自己的工作岗位。
避(避暑 屉(抽屉 绞(绞刑)
)僻(偏僻 ) 届(届时 饺(水饺)
)
)
这个避暑山庄修建的位置比较偏僻。
词语解释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幼稚】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不认真,马虎。 造句:我追问了哥哥好几次,他总是含糊地回答我。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
1.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
2. 说说课文围绕十六年前的回忆讲了一 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fá
军阀
bì
避暑
抽屉
tì
僻静
pì
瞅见
chǒu
魔mó 鬼
苦刑xíng哼 hng砖头zhu执ān行
zhí
绞刑
jiǎo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4张PPT)
第30至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我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叫醒又昏过去
第1自然段:主要是采用用回忆和插叙的手法来总起全文,概括全文,因此同学们应当认真领会该段的内容
第8至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这些段落表现出父亲临危不惧、正定自若的英雄气势,显示出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课外书屋
THANKS
谢谢观看
学习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缭乱—混乱
恐怖—恐惧
僻静—安静
含糊—模糊
反义词
含糊—清楚
恐怖—安宁
幼稚—成熟
粗暴—和蔼
Teaching extension
延伸教学
Part 4
相互讨论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回答为什么李大钊烧掉文件?
为什么李大钊先生不离开北京避难?
作者在法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孩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句析解
课程设计
延伸教学
课文教学
A
B
C
D
目 录
CONTENT
Curriculum desig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设计
Part 1
李大钊时代背景描述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
.
.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让学生理解倒叙写法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第1自然段:主要是采用用回忆和插叙的手法来总起全文,概括全文,因此同学们应当认真领会该段的内容
第8至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这些段落表现出父亲临危不惧、正定自若的英雄气势,显示出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课外书屋
THANKS
谢谢观看
学习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缭乱—混乱
恐怖—恐惧
僻静—安静
含糊—模糊
反义词
含糊—清楚
恐怖—安宁
幼稚—成熟
粗暴—和蔼
Teaching extension
延伸教学
Part 4
相互讨论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回答为什么李大钊烧掉文件?
为什么李大钊先生不离开北京避难?
作者在法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孩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句析解
课程设计
延伸教学
课文教学
A
B
C
D
目 录
CONTENT
Curriculum desig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设计
Part 1
李大钊时代背景描述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
.
.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让学生理解倒叙写法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PPT优秀课件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 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 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 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 交流。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读 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加以体会。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 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粗暴 便衣 魔鬼 包围 肥胖 苦刑 自杀 严峻 态度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昏倒 过度
___h_ú___ 糊涂
糊
___h_ù___ 糊弄
他一时糊(hú)涂,被骗子糊(hù)弄了。
冲 _c_h__ō_n_g_ 怒气冲冲
_c_h__ò_n_g_ 冲着
他怒气冲(chōng)冲地跑回来,冲(chòng )着同学发了火。
答案参见“课文解读”的第5题。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想想 这样写有何好处。
文章开头写了“ 1927 年 4 月 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 人的悲痛心情,并写到要牢记父亲的被难日,“ 4月28日”,与 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结 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 强烈的憎恨,对父亲深切的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军阀(√fá fā) •
避暑(√bì pì)
•
魔鬼(m√ó mò)
•
苦刑(xìng x√íng) •
执行(√zhí zhì)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前后照应
突出了作者对父 亲深切怀念的悲痛 心情。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沉稳严峻
法庭上
视死如归
被害后
敬仰、怀念父亲
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艰难走过100年。翻开历史记忆的 书签,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还有 很多,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永远 铭记他们的动人故事,用行动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向他们致敬。敬 礼!
地对妻子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
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
朋友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北京的 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局势这么紧张,你趁现在赶紧逃走吧,父亲
坚决地说……
妻子对他说,孩子们还小,你是咱们家的顶 梁柱,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过 呀,可是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谢
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前诵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对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 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 神,和对家人深沉的爱。 3.感悟课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行文特 点。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 命者?
有感情地朗读8—18自然段,抓重 点词研读李大钊被捕时的神态描写。
被捕时
神态、动作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危险已经降临,但李大钊依然镇定从容, 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应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PPT(完整版)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 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 前的回忆》等。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fá bì pā dèng pì chǒu xuē mó
阀避啪瞪 僻瞅靴魔
xínɡ hnɡ jùn bǎng kěn páo zhí
2.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 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上面的话包含了两层意思:(1) __他__不__会__离__开__北__京____; (2) _他__仍__然__要__留__在__北__京__继__续__做__革__命__工__作___。这表现了李大钊 ___对__革__命__工__作__高__度__负__责____的态度。
四、精彩赏析。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 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敌__人__对__父__亲__施_ _了__重__刑___________; “ 平静”说明父亲_在___经__受__了__残__酷__的__ _折__磨__后__仍__保__持__着__对__革__命__事__业__的__坚__定__信__念___; “慈祥” 体现 了__父__亲__对__亲__人__深__沉__的__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立刻会意了妈妈的眼神。
多音字
难
nán(难过) nàn(遇难)
要
yāo(要求) yào(重要)
多音字
加点的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是多音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87张PPT)
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 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 到烈土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 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 _______的表达方法,我们以前学过 的文章_________ 也采用了这样的表 达方法。
生字生词认读
埋头 军阀 躲避 瞪眼 长靴 魔鬼 受刑 严峻 土匪 残忍 执着 侦探 暂时 捆绑 宪兵
啃骨头 棉袍 啪啪响
阀 里面写紧凑,不要少写撇。 屉 第五笔竖、第六笔竖,第八笔竖折。 魔 广字头的撇是长撇,里面写紧凑,
不要忘写里面的撇折和点。
第2课时
➢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品词析句
➢ 快速阅读“被捕前”部分,找出李大钊 说的两句话,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 所包含的意思。
前后态度的对比:
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 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 的小手枪,就往外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 瞅了瞅父亲。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 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
对“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中“知道 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 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 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
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
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 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 能离开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PPT
十六年前
1927年4月28日
分层作业
• A层面:寻访一位革命人士,介绍他的事迹。
• B层面:寻访一位革命人士,通过神态、言 行等描写展现其性格和精神品质。
全文共33段,1800余字, 但是回忆有非常清晰的顺序……
十六年前
回忆,从特殊的时间开始……
那年春天 ( 2— 7 )
4月6日 ( 8— 18 )
十几天过去了 ( 19— 29)
4月28日 ( 30— 33)
十六年前
回忆,从我的亲历、亲闻开始……
时间
那年春天(2-7) 4月6日(8-18)
十几天过去了(19-29) 4月28日(30-33)
那年春
父亲和家人的对话,一共三处: 天
②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 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 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坚决,为谁而坚决?
4月6日
父亲和家人的对话,一共三处:
人物
“我” “我”
“我” “我”
亲历、亲闻事件
父亲坚守北京 父亲被捕 父亲被审 父亲被害
十六年过去了,在“我”的回忆的几 件事中,有哪些细节记得非常清楚,仿佛 就像在昨天?
父亲的言行、外貌和神态,让“我” 历历在目。
那年春
父亲和家人的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共三处: 天
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 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课件
文章里还有几处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找出来,读一读。
如:“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与前文中的“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相照应。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与前文中的“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相照应。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与前文中的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相照应。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被捕时(8~18)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言 行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形有势险的恶严、处峻境危态险度,没有向他们讲任
、 何道理。
神
态
想一想,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李大钊的什么
品质,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2)关注描写人物神态、外貌的语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也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本文第20自然段的外貌描写“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能够看出李大钊面对敌人的酷刑坚 贞不屈的内心世界和对亲人深沉的爱。
阅读方法
(3)关注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 体体现。如本文第11自然段中,“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表 现了李大钊临危不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找出一两处,说说这种写法 的好处。
第6自然段写“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与第2自然段“看他把书 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是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样写,使事情的来龙去脉 更加清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更加突出当时社会局势的险峻。
第5自然段写“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与第20自然段写的“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前一句的“慈祥”表现的是一位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后一句的“慈祥”则表现 的是一位父亲在子女面前,面对敌人所表现出的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与平静,前 后内容的呼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PPT课件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多音字
加点的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是多音字!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
跟她们没有关系. 。
系
xì(关系) jì(系鞋带)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奶系. 奶(总xì)觉。得孙子还小不会系. (jì)鞋带没有关
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 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一、用“\”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避难(bì d\ì)
·僻静(b\ì pì) ·魔鬼(mó m\é) ··执行(zh\ì zhí)
二、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伐 阀】
军( 阀 ) ( 伐 )树 【避 壁】
墙( 壁 ) ( 避 )免 【刑 形】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 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 日,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表达 出了“ 我” 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 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是课后第4题哦!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想想这样写有 何好处。
“我”的紧张、恐惧与父亲的 沉着、冷静形成对比,更加衬 托出父亲的临危不惧。
穿灰制服和长筒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 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从语言、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了敌人的凶狠残暴。仅仅是父亲和 “我” 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与父亲的 沉着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 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19张PPT)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叙述了他为挽 救民族危亡而立志从事革命的抱负。他以豪 迈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语言写道:“钊自束 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 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 计。”
3.[革命文化]
红岩英烈王朴
王朴烈士,诞生于重庆一个富商家 ,1946年入党。他通过在 重庆办学发展了700多名党员,还说服母亲变卖家中所有田产,将 所得近2000两黄金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1948年,王朴 因叛徒出卖被关押到白公馆监狱时,儿子诞生才10个月。在家人 做了大量工作后,负责看守的国民党特务答应,只要王朴签字认 错就可以出去。家里也提前给他安排好了,出来后立刻就可以去 香港,但王朴拒绝了。1949年10月28日,重庆解放前夕,王朴被 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年仅28岁。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支架:
分析内容
开头和结尾都提到 了父亲遇害的日期
强化中心 使文章内容结构紧密 加深印象,表达情感
好处
首尾呼应
参考答案: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形成了首尾呼 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李大钊遇害的日 期,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 强化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冤仇,更加 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 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抓体
写人、写事类
谁?在哪?何时?干什么?结果?来自裁法状物、写景类
外形、性能、用途……
印象最深的事
选择文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谈体会
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谈 结合感受颇深的句子谈
答题模式 印象深刻的事+(事情简述+)分析+体会或感受
参考答案: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这样几件事情:父亲 烧毁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 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 对危险处变不惊;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冷 静;全家得知父亲遇害的消息。
3.[革命文化]
红岩英烈王朴
王朴烈士,诞生于重庆一个富商家 ,1946年入党。他通过在 重庆办学发展了700多名党员,还说服母亲变卖家中所有田产,将 所得近2000两黄金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1948年,王朴 因叛徒出卖被关押到白公馆监狱时,儿子诞生才10个月。在家人 做了大量工作后,负责看守的国民党特务答应,只要王朴签字认 错就可以出去。家里也提前给他安排好了,出来后立刻就可以去 香港,但王朴拒绝了。1949年10月28日,重庆解放前夕,王朴被 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年仅28岁。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支架:
分析内容
开头和结尾都提到 了父亲遇害的日期
强化中心 使文章内容结构紧密 加深印象,表达情感
好处
首尾呼应
参考答案: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形成了首尾呼 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李大钊遇害的日 期,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 强化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冤仇,更加 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 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抓体
写人、写事类
谁?在哪?何时?干什么?结果?来自裁法状物、写景类
外形、性能、用途……
印象最深的事
选择文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谈体会
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谈 结合感受颇深的句子谈
答题模式 印象深刻的事+(事情简述+)分析+体会或感受
参考答案: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这样几件事情:父亲 烧毁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 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 对危险处变不惊;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冷 静;全家得知父亲遇害的消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89张PPT)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并完成以下任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三部分: 父亲被敌人逮捕的经过。(8-17)
第四部分: 在法庭上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18-29)
第五部分: 得知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30-32)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
敌人:兴师动众
父亲神态描写:从容镇定
说一说:被捕时的父亲 是什么样子的?
坚定沉着 将生死置之度外
法庭上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 折磨后依旧坚强。
深入探究——被捕时
总结被捕时父亲的人物形象。
坚定沉着 视死如归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法庭上
找出描写父亲在法庭上的句子。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写出了父亲经历 了敌人的重刑后依旧坚 强的本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并完成以下任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三部分: 父亲被敌人逮捕的经过。(8-17)
第四部分: 在法庭上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18-29)
第五部分: 得知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30-32)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
敌人:兴师动众
父亲神态描写:从容镇定
说一说:被捕时的父亲 是什么样子的?
坚定沉着 将生死置之度外
法庭上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 折磨后依旧坚强。
深入探究——被捕时
总结被捕时父亲的人物形象。
坚定沉着 视死如归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法庭上
找出描写父亲在法庭上的句子。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写出了父亲经历 了敌人的重刑后依旧坚 强的本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16张PPT)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 那一天。
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 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 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 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 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 非常冷静。
神态描写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 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 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
语言描写
“前后照应”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 处。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创 始人之一。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爱国运 动 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 者。对中国早期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 要作用。
生字过关
Jí
tì
bù chǒu mó
籍屉 怖瞅魔
Pàng xíng hēng jùn cán
胖刑哼峻残
Fěi
wō
kěn
jiù
匪 窝 啃舅
词语积累
书籍 抽屉 恐怖 瞅着 严峻 残酷 匪徒 魔鬼 肥胖 苦刑 哼哼 窝窝头 啃完了 舅姥爷
3、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 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 捕的工友阎振三。
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前 被捕前
后 照
被捕
忠于革命事业
应
被审
记住4月28日被害
思考探究: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述了哪几件事?它 们分别是哪些段落?
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 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 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 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 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 非常冷静。
神态描写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 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 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
语言描写
“前后照应”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 处。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创 始人之一。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爱国运 动 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 者。对中国早期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 要作用。
生字过关
Jí
tì
bù chǒu mó
籍屉 怖瞅魔
Pàng xíng hēng jùn cán
胖刑哼峻残
Fěi
wō
kěn
jiù
匪 窝 啃舅
词语积累
书籍 抽屉 恐怖 瞅着 严峻 残酷 匪徒 魔鬼 肥胖 苦刑 哼哼 窝窝头 啃完了 舅姥爷
3、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 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 捕的工友阎振三。
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前 被捕前
后 照
被捕
忠于革命事业
应
被审
记住4月28日被害
思考探究: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述了哪几件事?它 们分别是哪些段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美课件(共57张PPT)
组词:避让 躲避 退避三舍
pā
啪
笔顺:
音序:P
结构:左右
偏旁:口 笔画数:11
形近:拍球 害怕 伯父
组词:啪啦 噼啪 噼里啪啦
dèng
瞪
笔顺:
音序:D
结构:左右
偏旁:目 笔画数:17
形近:蹬腿 橙子 澄清
组词:瞪眼 迷瞪 目瞪口呆
pì
僻
笔顺:
音序:P
结构:左右
偏旁:亻 笔画数:15
形近:躲避 劈柴 墙壁
返回
课堂练习
一、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我们应该( 严格 )要求自己,坚决不迟到
不早退。
2.任何有损国格的行为,哪怕很小,都应该
受到( 严厉 )的惩罚。
3.我们应该( 严肃 )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
二、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 奇怪 ) 容易——( 轻易 ) 慈爱——( 慈祥 ) 模糊——( 含糊 ) 占领——( 占据 ) 领会——( 会意 )
交代回忆的时间 表明记忆深刻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
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交代回忆的内容
照应文题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文章 结构富于变化;突出表现中心思想。
☆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我”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 倒叙
第二部分:(2~7)父亲被捕前拒绝离开北京。被捕前
谁也不知道,在这辆不起眼的骡车上坐
着的掌柜和账房先生,竟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
国思想界的两个领军人物——
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一路长
谈,一路颠簸,竟然颠出了“南陈北李,相约
最新部编版(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
好 处
点题照应
突出作者无法忘记父亲去世的这一天,以及对父亲深 深的悼念之情
《十六年前的回忆》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 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 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 友阎振三。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 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 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 组织被迫坏,父亲只好把一 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对应的句子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 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 而慈祥的脸。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
织被迫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好 处
பைடு நூலகம்
前后照应
体现了李大钊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无限忠于党的可贵品质, 同时也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突出当时社会局势的险峻。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 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 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 组织被迫坏,父亲只好把一 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对应的句子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 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 而慈祥的脸。
《十六年前的回忆》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 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对应的句子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 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 而慈祥的脸。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完整课件
从这段话中可知纳米技术有什么特点? 很小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 纳米之间, 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 就是普通 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是指谁无能为力? 人类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
人类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无能为力的事 情, 纳米技术却可以做到, 这就是纳米技术 的“神奇”之处。作者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纳米技术的“神奇”。
写法总结: 课文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纳米技术
呢? (先总写),再分写——纳米技术的 研究对象……
运用刚才的读书方法,同桌之间合作朗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具体 体现在哪些方面。
示例1:
第3.4自然段都是围绕纳米技术的运用 来写的,与第2自然段一样,都是运用先总 后分的写法。
示例2: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 从没有骂过我们, 更 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 的问题。他不论多忙, 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 趣, 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 么, 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父亲为什么说话含糊,这说明了什么?
➢ 局势严峻, 没有时间同孩子谈心;
➢ 这不是几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事情, 也不是 该和孩子探讨的事情。
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向我们生动地介 绍了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 上, 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纳米的小? 作比较
• 什么是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
纳米之间, 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 就是普通 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 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 纳米技术就是研究 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 遇到生字、难读的词语或句子, 多 读几遍。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 纳米之间, 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 就是普通 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是指谁无能为力? 人类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
人类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无能为力的事 情, 纳米技术却可以做到, 这就是纳米技术 的“神奇”之处。作者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纳米技术的“神奇”。
写法总结: 课文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纳米技术
呢? (先总写),再分写——纳米技术的 研究对象……
运用刚才的读书方法,同桌之间合作朗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具体 体现在哪些方面。
示例1:
第3.4自然段都是围绕纳米技术的运用 来写的,与第2自然段一样,都是运用先总 后分的写法。
示例2: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 从没有骂过我们, 更 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 的问题。他不论多忙, 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 趣, 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 么, 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父亲为什么说话含糊,这说明了什么?
➢ 局势严峻, 没有时间同孩子谈心;
➢ 这不是几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事情, 也不是 该和孩子探讨的事情。
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向我们生动地介 绍了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 上, 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纳米的小? 作比较
• 什么是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
纳米之间, 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 就是普通 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 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 纳米技术就是研究 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 遇到生字、难读的词语或句子, 多 读几遍。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课件
革命先烈——李大钊 李大钊介绍
生字学习
稚避峻啪瞪 僻瞅靴魔刑 哼绑啃袍执
词语读写
砖 埋头 书籍 军阀 避免 局势 抽屉 暂时 皮靴 魔鬼 残暴 匪徒 执行 一拥而入 怒气冲冲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2.你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写了哪几 件事情吗?试划分段落,并用小标题概括。
精读感悟
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文章 在对父亲李大钊的细节描写中,哪些 描写最为精彩,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内 心世界?
交流感悟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 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在那段时间对子女的态 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父亲希望他这样危险的工作不要让我们知 道,以免给家人带来危险。
初读感知
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回忆录, 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 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 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 周年,所以题目为《十 六年前的回忆》,文章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 仰与深切怀念。
(2~7段)被捕前从容工作。 (8~l7段)被捕时处变不惊 (18~28段)法庭上沉着镇定 (29~33段)遇难后全家悲痛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前后呼应的写法,体会其表 达效果。 •3.从人物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探寻人 物内心世界,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课前导入
十六年前,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军阀在逮捕大学生
社会动荡,军阀混乱
张作霖 李大钊就义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 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 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 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共产党 领导人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 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 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李大钊被张作 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 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绞死。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PPT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
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
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
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
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
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
• (1)局势严重:早出晚归,派人来检查, 烧书、文件,工友被抓
5/20/2020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 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
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 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 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 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 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 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 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 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两个方面的统一。
5/20/2020
• (2)坚决不离开北京:第7自然段两个 “?”
5/20/2020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 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
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写作方法
• 一是这是一篇回忆式文章。二是本文按照 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三是 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四是本文运用了首尾 呼应。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 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 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 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 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 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927年4月28日,是作者李星华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 失去了慈爱的父亲;1927年4月28日是我们永生难忘的日子,这天 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革命者。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中浸 润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不负先烈。
谢谢收看
父亲对我询问态度的对比: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
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 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形势严峻,态度严峻
静心读文,寻找对比。
被捕时,“我”和父亲的对比: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李大钊生平简介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 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 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 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 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 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通览全文,体会首尾照应的作用。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了过来了,他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 记住,昨天 是你爹被 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 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927年4月28日,是作者李星华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 失去了慈爱的父亲;1927年4月28日是我们永生难忘的日子,这天 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革命者。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中浸 润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不负先烈。
谢谢收看
父亲对我询问态度的对比: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
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 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形势严峻,态度严峻
静心读文,寻找对比。
被捕时,“我”和父亲的对比: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李大钊生平简介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 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 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 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 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 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通览全文,体会首尾照应的作用。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了过来了,他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 记住,昨天 是你爹被 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 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阀(√fá fā) •
避暑(√bì pì) 魔• 鬼(m√ó mò)
•
苦刑(xìng xín√g) 执行• (zh√í zhì) 砖• 头(zhuā√n zhuán)
•
二、查词典,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轻易:____简__单__容__易___;__随__随__便___便__。____ (2)一拥而入:____很__多__人__一___下__子__挤__了___进__来___ (3)怒气冲冲:____形__容__非__常___愤__怒____________
【轻易】简单容易;随随便便。 【暂时】属性词。短时间的。 造句:门前的马路在整修,暂时禁止车辆通行。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一拥而入】很多人一下子挤了进来。 【严峻】严厉;严肃。 【残暴】残忍凶恶。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
慈祥—— 凶狠 含糊—— 肯定 暂时—— 长期
幼稚—— 成熟 坚决—— 犹豫 沉着—— 慌乱
粗暴 便衣 魔鬼 包围 肥胖 苦刑 自杀 严峻 态度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昏倒 过度
___h_ú___ 糊涂
糊 ___h_ù___ 糊弄
他一时糊(hú)涂,被骗子糊(hù)弄了。
冲
_c_h_ō_n_g__ 怒气冲冲 _c_h_ò_n_g__ 冲着
他怒气冲(chōng)冲地跑回来,冲(chòng)着 同学发了火。
作者简介
李星华(1911—1979) 河北乐亭人,1920年夏, 随全家到北京定居。父亲李大钊牺牲后,辍学在家照 顾母亲和妹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 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她整理出版的《白族民间故 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
背景介绍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 入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 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 李大钊。4月6日,张作霖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 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坚贞 不屈。4月28日,他英勇就义,时年38岁。
二、回答式照应。即后面所说的是对前面内 容的解释或回答。
如前面说“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 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写道:“为了避免党组 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 样点明了李大钊烧毁书籍和文件的原因,也说明李 大钊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无限忠于党的可贵品质。
随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几年不见,当初那个幼稚的小孩已经长成一个成熟 的青年。
遇到意外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乱。
同学们,耐心和 耐烦你会用了吗?
可惜—— 惋惜 耐心—— 耐烦
避免—— 防止 会意—— 会心
√ 机会难得,错过了实在(可惜 惋惜)。 √ 见你迟迟不来,他已经等得不(耐心 耐烦)了。
ABCC 式: 怒气冲冲 兴致勃勃 人心惶惶 得意扬扬 风尘仆仆 喜气洋洋 神采奕奕 含情脉脉 大名鼎鼎 文质彬彬
6.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
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有坚定的革命信念; 不顾局势严峻,坚决留在北京,把革命工作看 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面对敌人坚贞 不屈,镇定从容地与敌人做斗争,具有革命者 的大无畏精神。他是一位忠于革命、视死如归 的革命先驱。
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这些描 写对表现父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方法总结
写作方法 ——— 照应
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 的结构手段。本文中就巧妙运用了多 种照应方法,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前 后联系紧密。
一、再现式照应。即后面所说的是前文内容
的再现或重复。
如本文开头说: “1927年 4月 28日,我永远 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说: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昨天是 4月 28日。”这样照应,不仅点明了李大钊烈士牺牲 的具体日期,而且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整体感知
1.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 说说课文围绕十六年前的回忆讲了一
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fá
军阀
bì
避暑
抽屉
tì
僻静
pì
瞅见
chǒu
魔mó鬼
苦刑xíng哼 hng砖头zhu执ān 行
zhí
绞刑
jiǎo
阀避屉僻瞅魔 刑哼砖执绞
避屉 阀
魔刑
执绞
僻瞅
哼砖
埋头 整理 书籍 文件 含糊 军阀 避免 组织 警察 局势 严重 新闻 纷乱 喊叫 闪亮 抽屉 僻静 剧烈
从“纷乱的喊叫”“沉重的皮鞋声”“粗暴的吼声” “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满脸肉”“冷 笑”等处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敌人的表现与父亲的 “不慌不忙” “惯有严峻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 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无所畏惧,沉着冷静的高大形象,也反 映出他对敌人的极度蔑视。
8.你还知道哪 些革命先烈的 革命事迹?从 中你有什么 感想?
5.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 外貌,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 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 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 开呢?”
语言描写
表现出李大钊在严峻的形势下,一心考虑工 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完 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 自己的工作岗位。
董存瑞: 1948 年 5 月 25 日,在解
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 我非常敬佩董存瑞英勇无畏
军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 的牺牲精神,他那么年轻,
包,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 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
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 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
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左手托起炸药 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少先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第一问参见“课文解读”第4题。 示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现。
经历了暴虐的苦刑,面对亲人的哭喊,他还能那样的安定和沉着, 他那宽厚慈爱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对革命事业赤诚无私的忠心和坚 信革命必胜的信心。这种革命家的伟大胸怀,让人敬佩不已。
好处:这样写,不仅使文章首尾呼 应,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 了强化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 烈的憎恨,对父亲深切的怀念,给读 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结构
主题归纳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 1943年纪念李大钊同 志遇难十六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 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赞美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 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表现了作者对 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 抽屉里取出一支闪 亮的小手枪,就向 外走。
“不慌不忙”写出了李大钊 在危险面前从容不迫。说明 他对敌人的到来早有准备, 表现出他的临危不惧。
动作描写
我看到了他那乱 蓬蓬的长头发下 面的平静而慈祥 的脸。
“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 对李大钊施以重刑,“平静” 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 依然坚强,“慈祥”充分体现 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从这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革命者, 也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父亲。
避(避暑) 屉(抽屉) 绞(绞刑) 僻(偏僻) 届(届时) 饺(水饺)
这个避暑山庄修建的位置比较偏僻。
词语解释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幼稚】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不认真,马虎。 造句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 的人。 【避免】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
点明 1927年 4月 28日是父亲的 被难日,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2-7) 交代了父亲被捕前的情况。
第三部分(8-18) 叙述了父亲被捕的经过。
第四部分(19-29) 描写了作者看到的庭审过程。 第五部分(30-33) 写全家得知父亲被难的讯息。
课文解读
1. 查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入关,占 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 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4月6日,张作霖逮 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 的秘密,坚贞不屈。4月28日,他英勇就义,时年38岁。
外貌、神态描写
父亲瞅了瞅我们, 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非常沉着。
神态描写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 “瞅了瞅” “表情非常安定, 非常沉着”。李大钊用自己的沉 着冷静来安抚亲人的恐惧,联系 下文父亲为“我们”开脱可以看 出他已经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 备,他要用自己的“安定”“沉 着”影响家人,使他们化悲痛为 力量,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读 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加以体会。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 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本文采用了第几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样的 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16年前 父亲被害的事情,作者通篇采用的是第一人 称的叙述方式,这样叙述使内容真实可信, 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4.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
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以下事情: 父亲被捕前焚烧革命资料 父亲不顾朋友和母亲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反动派到家里来搜捕父亲 父亲接受庭审 全家得知父亲被害后无比悲痛
包,右手一拉导火索,高声喊道: 队员的我们,要努力学习,
“为了新中国,冲啊!”随着一声巨 响,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董 存瑞英勇牺牲,此时,未满 19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