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军旅老作家和他的穷朋友们1

合集下载

列夫 托尔斯泰《穷苦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列夫 托尔斯泰《穷苦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穷苦人[俄]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间渔民住的茅屋里,渔夫的妻子冉娜坐在灯下缝补旧渔帆。

风在院子里呼啸、哀嚎,浪涛冲击着海岸,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天气又黑又冷,但渔夫的茅屋里却温暖如春,炉火还没有熄灭。

挂着白蚊帐的床上有五个小孩在大海的咆哮声中熟睡。

冉娜的丈夫,一大早就出海了。

现在还没有回来。

她倾听着波涛的喧嚣和狂风的呼啸,心里忐忑不安。

旧式的木制钟嘶哑地敲过了10点、11点……丈夫还是没有回来。

冉娜直嘀咕。

丈夫从不顾自己的身体,时常冒着严寒在风浪中打鱼。

她从早到晚忙着干活,又怎样呢?一家人勉强糊口而已。

孩子们连鞋都穿不上,不管夏天还是冬天都光着脚跑路。

吃的不是白面包,要是黑面包够吃,就算不错了。

下饭的只有鱼。

“咳,总算命好,孩子们没灾没病,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冉娜这样想道,又留心听着风暴的呼啸。

“他在哪儿呢?上帝保佑他,救救他,可怜他吧!”她一边说,一边画着十字。

睡觉还嫌太早。

冉娜站了起来,往头上披了一块厚头巾,点着提灯,走出门外,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一些了,灯塔上的灯是不是还亮着,能不能看得见丈夫的小船。

但是,海上什么也看不见,风使劲地刮着她的头巾,一块掉下来的什么东西叩打着街坊小屋的门,于是冉娜突然想起来,从傍晚起她就想去看望生病的街坊。

“还没有人去照料过她呢!”冉娜想道,敲了敲房门仔细听着……没有人应声。

“寡妇的处境真难啊!”冉娜站在门口想道,“孩子虽然并不多,只有两个,可是一切都得她一个人操心。

而她自己又有病!唉,寡妇的处境真艰难啊!我进去看看她。

”冉娜又敲了敲门,还是没有人应声。

“哎,街坊!”冉娜喊了一声。

“出了什么事情了?”她想道,推了一下门。

门开了,冉娜走进了屋。

小木屋又潮又冷,冉娜提起灯,看看病人在哪儿。

首先映入她眼帘的是正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躺着她的街坊。

她如此安静地、一动也不动地仰卧着,好像刚刚咽气一样。

冉娜把提灯再靠近一些,不错,她脑袋向后仰着,在那张冰凉发青的脸上呈现出死的安详。

穷苦人整篇文章

穷苦人整篇文章

穷苦人整篇文章《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全文如下:《穷人》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

没什么可抱怨的。

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

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

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

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通过门缝,她看见了瘦小的西蒙,一个年约30岁的母亲,无力地倒在地板上。

一盏油灯将她单薄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她死了吗?”桑娜一边想一边推开门。

“可怜的孩子!”桑娜向西蒙的家里探了探头,可意外的发现西蒙的两个孩子正卷着身子熟睡着,“这是两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桑娜想。

“哦!上帝!他们睡得多甜啊!可这两个孤儿将何去何从呢?他们的母亲真可怜!上帝啊!保佑他们吧!”桑娜再一次祈祷。

她把一块布帘拉来,盖在两个孩子身上。

她沉思了一会儿,转身向厨房走去。

“我得赶快补好渔网。

”桑娜自言自语道,“这天气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

”一阵风透过敞开的门吹进来,吹熄了厨房的油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系列课件(5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系列课件(5本)
A.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 B.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部编版语文六上
1.马克•吐温曾经说:“十九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个 是拿破仑,一个是____海__伦__•_凯__勒_。
2.在《第二个机会》中“第二个机会“指的是 安__妮__接__受__莫__老__师__的__帮__助__最__后__融__入__了__学__校__生__活__,__还____ 有__安__妮__接__受__了__年__轻__人__的__好__意__,__去__医__院__治__好__了__眼__睛__。__
主人公英子是一个善良、聪 明、大胆的6岁小女孩。生活 在北京胡同里,以充满童真 的眼光观察着世界,关注着 她周围的各色人等。最终在 小学毕业典礼上,爸爸因病 离世,英子意识到,自己长 大了。
英子
部编版语文六上
惠安馆痴傻的疯女人秀 贞与英子成了朋友,在英 子的帮助下,疯女人找回 了失散多年的女儿,然而, 命运弄人,秀贞母女相认 的晚上便惨死在了火车轮 下。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在第一天想做的事情是(A)
A.我要看看每一个一直善待我、陪伴我的人,感谢他们让我的生命 变得有意义。
B.我会黎明即起,望着黑夜渐渐转变为白天,好好欣赏那动人心弦 的奇景。
C.我会去历史博物馆,在那里我会看到浓缩了的地球史。 D.我要在俗世里生活,置身于奔波营生的人群中。将一切幸福和痛
这本书的作者 是海伦·凯勒。
我知道这本书 讲的是海伦·凯勒 的自传。
部编版语文六上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 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 时因病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aaa1899年6月考 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 日逝世,享年88岁,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 事》等。

军旅作家魏巍的爱情人生

军旅作家魏巍的爱情人生

●爱情・关于爱■{破了这层纸。

'’魏巍后来接受采访;时说。

:t一个叫下花园的小车站.魏巍:礼。

没有鲜花美酒,仅有战友们的朔中麓生的爱忐德:女。

17岁那年,父亲在鬼子“扫荡”中惨遭杀害,弟;岁。

从此.他们走上了相伴一生、;妹幼小。

母亲体弱,淳朴勤劳的刘秋华成了家里的:生死与共的道路……巍原名魏鸿杰,1920年3月67,出生:顶梁柱,做饭、挑水j洗衣、织布、下田收种,什么都;俚河南郑州一个贫苦家庭。

少年时期,i干。

刘秋华16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岁担:套一矗可爱醯人-葡嘲魏巍在郑州东大街关岳庙小学(一座破庙改j任村妇女自卫队指导员。

;成的免费贫民小学,即现在的创新街小学’就j两人的相识很有缘分。

;婚后,同那个时代的许多革读・在那里,受一位叫蔡芸芝‘即魏巍作苎;1944年春节期间。

魏巍和战友一同访问“冀中{命伴侣一样,夫妻俩无处为家。

虽《我的老师》的女主人公’的年青女教师的熏;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大娘。

跨进大门,织布机旁j然都在一个军区,但总是聚少离陶和影响,喜爱上了文学。

j坐着一位年轻姑娘,正神情专注地织土布。

见有客:多。

1947年春节后,刘秋华生下了中学时代,魏巍便在郑州的报纸上主譬;人来.姑娘放下手中的梭子,笑着起身。

让座倒水,;大女儿魏欣。

而此时的魏巍正随斗《芦笛》周刊和《铁笛》周刊。

后来,魏巍依i然后跑到外面,将正发动群众做军鞋的李大娘找;部队攻打石家庄,别说回家,就连靠勤工俭学,又读了几年师范。

当时的师范学;了回来。

魏巍后来知道,姑娘叫刘秋华,是李杏阁;个电话都打不通。

直到3个月后,校不要钱,上师范的时候,家里给他介绍了一:的堂孙女。

望着姑娘俏丽淳朴的面庞、麻利干练的!石家庄战役彻底结束,魏巍才在个对象,魏巍足个热血青年,很有自己的想i身影,魏巍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部队休整期间抽空赶回家看了女法,不想被1H思想观念束缚,为了逃过这段婚i不久,部队驻地转移,魏巍恰巧被安排住进了;JL--眼。

敞开生活的真与诗——论温亚军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

敞开生活的真与诗——论温亚军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

述微其 自然地把多个人物并述 ,使l f 流成一 I悲壮 tK - l 1 I
雄浑的西部人 民生存世相的咏叹, 复凋效应 m此产生。 当然 , 主次之分还是相 当分明n , 勺 但是 混亚军尊重并 尽 力表现文中每个人物 ,从而 出其对 每个人物不纠缠 是非恩怨的深沉悲悯。巴赫金认为“ 有着众多的各 自独 立i不相融合 的声音和意识 ,r具有充分价值的不 同 而 n
敞 开 生活 的真 与诗
论温 亚 军 中短篇 小说 的叙 事特 征
孔 会 侠
温亚军是一个军旅作家 ,他的作 品丰富 了当下人
叙事技巧 , 虽然大众文化统治时代 的“ 实际情 况是 , 叙
事, 尤其 是 虚 构叙 事 正在 迅 速地 没 落 。 这是 一 个论 证 和
们的阅读经验 , 阔了受众的眼界 , 开 使身居内地 的人们
心世 界 徜徉 挖 掘 , 开深 深 浅浅 长 长短 短 的捕 述 。 作 展 在
主观情感 的外露 ,但其对边疆底层人 民甚至任何普通 百姓不尽烦恼 的生存状态 ,始终有脉脉的悲悯气无声
无 息地 穿 行在 字 里 行 问 。温 亚军 不 热 衷 对错 ,真 正 的 “
品中, 温亚军很好地利用了第三人称视角的优势 , 自然
能够了解边疆军民特殊的生活状况和风土人情。但温 亚军 x ̄ 像不是一个军旅作家 ,他 的作品没有人们想 : r - 象中军旅作家特有的磅礴气势 ,而呈现出男作家少见 的温厚与细致 , 内谨 与深情。他不好高骛远 , 或者说不
野 心 壮 心 ,以 r短 篇 小 说 为 自己一 写多 年 的 耕 耘 园 } 1 地 , 急 不躁 地 缓 步 劳作 ; 以展 现 底 层 民众 的生 活 困 不 他 境 见 长 ,笔 墨 长 久地 浸 蘸在 边 疆人 柴米 油 盐 家 长 里短 的繁琐 事 务 上 ,不 厌 其烦 地 倾 情叙 写 男 人 女 人 老人 孩

军旅作家黎汝清和他的长篇力作《海岛女民兵》

军旅作家黎汝清和他的长篇力作《海岛女民兵》

军旅作家黎汝清和他的长篇力作《海岛女民兵》作者:熊坤静来源:《党史纵览》2016年第05期在革命中走上文学创作路黎汝清,1928年2月10日出生在山东省博兴县八甲村的一个农民家里。

他7岁入小学读书,仅上了4年学,即因日军大举南侵、家乡沦陷而辍学。

此后,他白天或务农,或参加儿童团和青年抗日先锋队的活动,晚上则到农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授课。

稍有闲暇,他便沉迷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先后阅读了《西游记》《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今古奇观》《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等,大大提高了文学素养。

1944年7月,黎汝清考入抗日民主政府创办的耀南中学。

3个月的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渤海行政公署生活股任会计。

1945年11月,他被调到八路军部队,历任渤海军区后勤部见习编辑、军区卫生部见习编辑。

次年2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解放战争中,黎汝清作为华东野战军纵队宣教干事,随部队参加了昌潍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

1949年5月中旬,他随部队解放上海后,在上海警备区历任宣传股副股长、医院副政委、党委秘书、教导员、十五师直工科副科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黎汝清历任华东公安部队医院分院副政委、师直工科副科长、营教导员、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编剧等职务。

1958年,他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建军三十周年征文组,专门为革命老干部撰写回忆录,得以接触、收集了大量有关新民主义革命的档案、资料,为日后从事革命史题材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后,他调入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开始从事专业创作。

他的处女作是研究古典文学的评论文章《读屈原九章今译》,被收入作家出版社1957年7月出版的《楚辞研究论文集》中。

至1965年,他创作发表了大量充满战斗激情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先后出版了诗集《战斗者》《在祖国的土地上》《青凤岩》和儿童故事集《双报喜》、短篇小说《将军和通讯兵》《三号瞭望哨》和《红宝石》,中篇小说《我守卫在桃花河畔》以及报告文学《碧海红霞》等。

“农民作家”段培东

“农民作家”段培东

西坤大开鬟 .o 9 3 2惦. 3
维普资讯
W E TC HI S NA DE,L P N \ O ME T E
尽 管干农活很苦 ,但 老段 每天仍腾 没有一个字提及 滇西战役。 看到不客 观 在腾冲 曲石 乡,你就杀害 了两 名无辜百 出些时间来 ,将 自己对 生活的各种感悟 的英国史书后 ,他萌发 了著 书再现滇 西 姓 … … ” 倾 泻于 笔端 。他试着将这 些倾 心之作投 抗 战历史的念头 。接下来 ,老段就开 始 老段 敢于这样 同 日本 “ 贵宾 ” 论 , 理 寄给报刊杂志 ,不少稿件都很快 变成 了 搜 集整理 有关史 料。为 了获取 翔实的 写 出于他所谓 的 “ 民族 良心” 。他说 “ 作家 铅字。老段说:“ 我是全世界最穷 的作 家, 作 素材 ,他脚趿 草鞋 、怀揣饭 团 ,奔走 的使命 在于唤醒 。唤醒 民族 大众的警醒 每月的稿费还不够烟 钱。然而正 是因为 于 滇西各地查阅 战史、访 问老兵 、勘察 意识与民族气节 ,这就是一位 中国作家 穷 ,才能刺激我 写出阔人f 难 以写出的 遗址 、搜集 战争遗物。在 自费采访途 中, 的民族 良心 !” 门 东西 。穷,成 了我精神上 的财富 ” 。 老段接触 到了很 多健在于世的抗战老兵 , “ 在抗战 中没有 ‘ 日奸 ’ 一一 没人听
初涉文坛 的老段究竟 穷到何 种程度 并认真地倾 听他们 的抗 战故事。 说 过 中 国人 将 日本 人抓 来 组成 ‘ 日奸 呢? 由于缺 纸 ,他只 得把文章草稿 写在 19 年 1 1 ,老段 的第 一部反映 队’用以对付 日军 ,但帮助 日军屠 杀中 9 2月 卷烟的包装纸背面 、旧报纸的漏空处,或 滇 西抗战 的长篇 纪 实文 学 《 扫风 烟 》 国人 的 ‘ 剑 日伪军 ’ 全 国就有 2 0 , 0 多万人 ,

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 年抗战残酷真相——雪冷血热

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 年抗战残酷真相——雪冷血热

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 年抗战残酷真相——雪冷血热作者:张正隆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第1期张正隆第24章这是最后的斗争黄有烧房汤原县太平川区永祥屯,一度改名“黄有屯”。

黄有,1899 年生于呼兰县。

1912 年举家迁到太平川开荒种地,因为勤劳苦作,也能省吃俭用,更兼有经营头脑,九一八事变前黄家已成当地有名的“黄家大粮户”。

黄家有20 多口人,一座三合房大院套,有200 多垧土地,开油坊,养炮手。

汤原游击队兴起后,黄有把六支枪、五匹马送给夏云杰,之后又不断出粮出钱支援游击队。

他说:“俺是中国人,打日本子俺也有份儿。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当地的一些大户也纷纷献出枪马钱粮。

1935 年,黄有参加了汤原游击队,后来相继担任六军军部副官、稽查处处长和三军、六军办事处主任。

1937 年冬,黄有在汤原县石场沟被捕。

敌人让他带路找抗联,他说“ 行啊”,就领着敌人在深山老林里转了十多天。

因为气温极低,几十个日伪军被冻死,他自己的手脚也被冻坏,落下残疾。

在那大雪封山的老林子里,孤身一人耍猴般的把敌人拖来拖去,几十个敌人被冻成“僵尸”,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需要怎样的大智大勇?他是怎么脱离虎口的?又怎样拖着被冻残的躯体回到密营?没人会满意就这样几笔带过,笔者对此也是思之痛之,不甘心啊。

可就像本书介绍的许许多多人物一样,若非如此,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当时就有人把这些惊心动魄、会使后人刻骨铭心的故事记叙下来,而且没有遗失,也未被野兽损坏(当年抗联各军藏在密营中的文件、资料,许多被野猪、狗熊给糟蹋了);二是亲历者或身边的战友是幸存者,而且比较长寿。

1936 年冬,当黄有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大院套举家“上队”时,那是怎样一种破釜沉舟、抗战到底的决心?令人慨叹的是,这个有名的“黄家大粮户”的当家人,是1938 年冬在密营里饿死的。

六军在汤旺河谷有个舒拉河被服厂,设在屯子唯一的大院套里,大院套的主人叫穆老三。

临薮听风——记军旅作家、书法家黄文兴的真味人生

临薮听风——记军旅作家、书法家黄文兴的真味人生
却躲 在被子里 打着小手 电或捧 书苦读 ,或奋笔疾 书 , 发 疯似的学 习 ,是他唯 一的需要 。从 厚重的磨砺 中 , 他终将破茧而 出。
后 来 ,听他 讲 自己的成长 故事 、从 军经历 ……在一 个
个后来 中 ,文兴在我心 中的形 象逐渐立体起来 ,性情
起来 ,也 “ 哥们 儿”起来。他那高 高低 低的人生足迹 也一路 延伸开来 。 文兴是 个沉 静之人 , 话 不多 , 连笑容也是 浅浅 的。 只 有进入 他痴 迷 的书 法和 文学领 域 时,他 的话 才绵
汉隶 的博深高古 ……在 写字上 , 文兴不是个会 “ 取 巧”
的 人 。用功 ,用苦 功 ,“ 刻苦 ”二字成就 了他深 厚的
腕下功夫。
个 小小 少年 汗流浃 背 地 挥舞 着镰 刀在 原野 割草 的 时
候 ,他的耳朵 。已经能够 听懂秋风 的吟唱。 文兴的身体 里 。 始终澎 湃着将门之后 的激情热血 , 中学毕 业后 ,1 6 岁 的文兴决意 要沿 着父亲 的烽火人
临薮听风
一 一
记军旅作家、书法家黄文兴的真味人生
文 /吴 限
最早 认识文兴 的时候 ,我只知道他是 个军旅作家 和诗人 。后来读 到他 洋洋十几万字 的传记 文学 《 真味
将所有 的苦难 一一踏过 ,抛在身后 ,文兴坚定又
执着 的脚 步 ,奔 走在 橄榄 绿 的岁月 ,努 力丰盈 着珍
他 内心 的诉 求 ,达成 了精神 上 的 同构。 自此 ,文
兴 的专注 更 多更深 地倾 注在 隶 书上。遍 临碑 刻 墓 志 ,借鉴清 代 、民国隶书 大家 ,旁参草 书 、篆 书, 文 兴逐 渐 形 成 了 自 己既 古拙 厚 重 ,又 儒 雅清 逸 , 雄 浑 中不 乏灵 动 ,平 正处 蕴 含 跌 宕的 独 特风 格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课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课件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故事情节曲折

忠于职守 爱儿子
)的老汉
龙 小 五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如魔的洪水衬托出如山的老汉
环境描写
龙 小 五
理解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
桑娜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 (对丈夫的体贴、担忧,对邻居的关心)
老支书的言、动作描写 (对群众的负责,对儿子的爱)
小说情节
把两个孤儿抱回家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祭奠丈夫和儿子 (老支书的忠于职守与父亲之爱)
环境描写
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 (穷人生活的艰难,桑娜夫妇的热心)
龙 小 五
小结
本节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小说人 物形象,分析语段,学会如何进行小说人物 形象的阅读,学会如何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 来体现人物特点。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小说 阅读中能认识更多的有特点的人物。
龙 小 五
语文园地四
第1课时
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桥》这篇课文中,老村支书冒着生命 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 人有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 走了。
龙 小 五
《穷人》这篇小 说写的是渔夫和他的 妻子桑娜,在邻居西 蒙死后,毅然收养她 的两个孩子。
《金色的鱼钩》叙
述了在长征途中,一位
龙 小 五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 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 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 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023年《小妇人》读后感_9

2023年《小妇人》读后感_9

2023年《小妇人》读后感2023年《小妇人》读后感1不知为什么,当我第一眼看到它-----《小妇人》这本书时,就深深喜欢上它,不仅仅在于它装帧精美的外观吧,我总觉得它有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着迷!真的,只要你轻轻地翻开它,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奇的盒子,里面飞出了一只又一只刚刚蜕变成的五彩斑蝶……马奇一家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他们是生活贫困但不乏温馨的一家人。

马奇先生为了道义不仅捐献了所有的财产,而且自己也投身于军旅之中,留下慷慨善良的马奇夫人和他们的四个女儿。

这四个姐妹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大梅格美丽端庄,温顺善良,作为姐姐,她总能在妹妹们有困难的时候,明智地帮助她们;老二乔喜欢自由独立,渴望成为作家。

可是因为她的性格,总是误事。

虽然有些莽撞,但对妹妹总是呵护有加;老三贝思善良文静羞怯,热爱音乐,她会为拥有了一台自己的小钢琴而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老四艾美聪慧活泼,爱好艺术,希望进入上流社会,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虚荣心。

她们还是年轻的小女孩,所以她们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挣扎与不如意,然后,她们要选择坚强地面对,并最终由青涩的少女走向成熟。

而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这样一个角色2023年《小妇人》读后感2小妇人是一本世界名著,主人公马奇一家四姐妹性格迥异,清平而快乐。

大姐美葛(即玛格丽特),一生都平平淡淡,和丈夫、一对儿女过着幸福生活;二姐乔性格直爽,爱抱不平,出手大方,她为了当作家奋斗终生,最后实现愿望;三妹蓓丝,性情温顺,酷爱音乐,心地善良,是一家人的宠儿,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四妹艾梅,娇生惯养,但她努力做品德高尚的人,并且优雅、体贴。

还有调皮的邻家男孩洛里,在四姐妹失落的时候给她们以安慰。

马奇婶婶家的一只鹦鹉,它的偶尔串场弄得我哈哈大笑。

这部书中,我最喜欢乔和艾梅。

乔很勇敢、执着,她成为了作家后,创办了“梅园”就是供没有家人的爱但有爱的男孩嬉戏、居住。

艾梅小时候很虚荣,但她努力克服。

红色军旅作家刘秉荣VS评书大王单田芳

红色军旅作家刘秉荣VS评书大王单田芳

红色军旅作家刘秉荣VS评书大王单田芳作者:柳林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第08期今年6月23日12时30分开始,京城的大小“单(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迷”们和广大听众,在固定时间里打开收音机,惊奇地听到单田芳一改往日风格,开始播讲红色评书《贺龙传奇》了。

谁都知道,拥有亿万听众、已有50多年评书艺术生涯的单田芳,说过的大书少说有100多部,可绝大部分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尝试红色经典,对年已74岁高龄的单老来说,还是第一次。

老听众们或许一开始还不习惯,可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被深深吸引住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共和国元帅的生动形象,一段血火交融的革命历史,通过单田芳那独有的一板一眼娓娓叙讲,如雨露春风,汨汩沁人心田,一时间,满城争说“贺元帅”,连一些在校学生也陶醉其间。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贺龙传奇》,源自军旅作家刘秉荣创作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贺龙全传》一书。

将一本平面读物再创为“有声”读物,由用眼看变为毫无局限更为便捷的用耳听,就受众面而言,这实在是一大高招。

那么,这俩人是如何因“贺龙元帅”而结缘,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闲言碎语不多讲,且听记者从头道来。

先说刘秉荣:被文学界称为“劳动模范”的他。

已问世的作品达数千万字:而写“贺帅”却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和高峰刘秉荣系武警部队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先后创作出版了反映红军题材、民国题材、武警题材的作品达50余部,计3500万字,作品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许多著作不断再版。

他的勤于笔耕,成果丰厚,让军内外许多文学同行对他刮目相看,戏称他为文学界的“劳动模范”。

对于这一称谓,刘秉荣当仁不让地“笑纳”了。

何也?因为他本是个苦孩子出身,吃苦耐劳就是他最大的本事。

刘秉荣生长在天津宝坻县黄庄镇的一个贫寒农家,由于生活困难,又值那天灾加人祸的“三年大饥荒”时期,入伍之前的刘秉荣的“最高学历”只是在县公立中学和乡村民办中学上了一年半的初中。

听军旅作家说“英雄”

听军旅作家说“英雄”

40在幸运上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

人们常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

中华民族是从来不缺少英雄的民族,正是有了英雄的指引,才让中华民族的历史绵延不绝。

作为书写英雄的军旅作家,对英雄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评说英雄的呢?石钟山:我喜欢平实的英雄英雄应该有很多种的,有平凡的英雄,也有轰轰烈烈的英雄。

就像我作品中石光荣这样的角色,你说他是不是一个英雄?虽然我在作品中并没有用更多的笔墨来描写战争年代他的能征善战,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把他当成一名英雄。

我喜欢平实的英雄,而不喜欢离我们很远的、传奇的英雄,主要是因为做不到。

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英雄,往往是那种具有奉献和无私无畏精神的,这些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是血液里集中的体现,并不是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具有大起大落的人生,英雄往往就是在平凡中的一点一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可以触摸得到,感受得到,因而才更加感人肺腑。

在很多人眼中,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是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可在作家石钟山看来,真正让人喜欢的英雄还是那些平凡的英雄,他以自己作品中人物石光荣为例,通过平凡英雄和传奇英雄的对比,进而表现出平凡英雄是能够让人感受得到,这样才会更加感人。

王树增:做一个永远崇尚英雄的民族支撑一个人能够健康有力地发展下去,需要的永远不是物质方面的力量,而应该是精神上的力量,同样的道理,支撑一个民族发展下去的也应该是精神上的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的来源,那就是英雄。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不在自己的发展史中寻找英雄。

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看见各种纪念馆和纪念碑,那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归宿,更是人类英雄主义的图谱。

正是大家都看到了英雄的价值,带给人精神上的慰藉和鼓舞,才有了如此之多的英雄家园。

而一个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崇尚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献身这样的一种英雄精神,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有出息的,中华民族做一个永远崇尚英雄的民族。

英雄所带来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王树增将支撑个人和支撑民族的力量进行论述,从而表现出英雄对民族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作家与军旅诗人

农民作家与军旅诗人

本栏目主持 郝万民农民作家与军旅诗人——记父亲浩然与胡世宗的交往+梁秋川1975年3月5日上午,一位身着草绿色军装的客人敲开了浩然的家门,来人便是军旅诗人胡世宗。

胡世宗是从沈阳军区某部政治部文化处被借调到解放军文艺社帮助工作的,是社里委派他协助浩然整理几篇理论性的文章。

胡世宗受到浩然十分热情的接待。

尽管一见如故,但他仍显得有些拘束,不敢多说话。

这是浩然与胡世宗的初次相识,那天他们谈论了近四个小时。

也就是从这时起,他们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情。

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胡世宗或白天,或晚上,经常出入浩然的家,继续着他们的交谈。

在这些天的谈话里,浩然说到他的生活,他的写作,也谈到阅读,谈话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

这段工作结束后,浩然便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回城时,便尽可能找机会与胡世宗见面畅谈。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时,浩然正带着女儿和小儿子在京郊通县下乡,家里只剩下妻子和大儿子。

正在《人民日报》帮助工作的胡世宗知道浩然下乡了,地震发生后,急想知道他和家人的安危,几次往家里打电话都没有人接。

到了下午,胡世宗再也放心不下,直接坐上公交车来到浩然家。

等胡世宗见到浩然和家人都平安无事,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谈了一会儿话便赶回人民日报社。

对胡世宗不顾个人安危前来看望的举动,尽管浩然嘴上没有过多的表示,但始终是心存感激的。

浩然与胡世宗或见面,或通信,保持着联系与交往,友谊也在不知不觉间往更深的层度发展着。

时间飞快地来到了1978年,浩然的人生轨迹也从高峰跌落到低谷。

从这一年的年初开始,一些地方报刊在某些人的蛊惑下,开始“批判”浩然及其部分作品,在这种形势下,2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开幕式上,浩然被宣布取消代表资格,这让他心里觉得冤枉、委屈和不平,情绪有些低落。

5月20日,浩然收到胡世宗从沈阳托人捎来的大米。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那些大米,引起了浩然许多感想。

这一天浩然写了一篇长长的日记,他在里面写道:Y A L U J I A NG自从我遭难以来,许多同志,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了我无私的支持和援助。

必读的红色励志书籍推荐_励志书籍

必读的红色励志书籍推荐_励志书籍

必读的红色励志书籍推荐阅读一些红色的书籍,重返那些年的峥嵘岁月,重温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必读的红色,欢迎参阅!必读的红色励志书籍1、《呐喊》《呐喊》:的杂文,成为那个时代很多男生最喜爱的读物,比如我大学的一个同班同学,给自己取个笔名叫“热风”,开口闭口“鲁迅先生”,对鲁迅的文风很是崇拜,写文章也刻意模仿鲁迅的风格。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问我老公,你青少年时期哪些书对你影响最大?他在说了《毛主席》、《红岩》、《林海雪原》、《三国演义》这些书名后,就说到了鲁迅的杂文,说到了他很喜欢的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这部小说集中的《狂人》、《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等十四篇小说,是我们那代人很熟悉作品。

尤其是从《呐喊》的“自序”中,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知道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过。

大体上明白了鲁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作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这样一个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2、《欧阳海之歌》《欧阳海之歌》:《欧阳海之歌》给我们灌输的是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书中的那个湖南“三伢子”,在我们心中,既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

这是一本是描述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英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烈士生平事迹的长篇纪实小说,是六十年代中期家喻户晓的名作。

从书中看到的欧阳海,参军入伍后,工作积极,训练刻苦,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人称“小老虎”。

曾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并救出一位老人。

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树为标兵。

1968年11月18日清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迎面急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

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自己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军队团结的小故事

军队团结的小故事

军队团结的小故事【篇一:军队团结的小故事】军队讲团结励志故事:有个年轻人,正逢服兵役的年龄,抽签的结果是最艰苦的兵种----海军陆战队。

年轻人问道:那要是分到外勤单位呢?老祖父:那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本岛,另一个是分配在外岛,如果你分配在本岛也不用担心哪!年轻人又问:那若是分配到外岛呢?老祖父:那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后方,一个是分配到最前线,如果你留在外岛的后方单位也是很轻松的!年轻人再问:那若是分配到最前线呢?老祖父:那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站站卫兵,平安退伍。

另一个是遇上意外事故。

如果你能平安退伍,又有什么好怕的!年轻人问:那么,若遇上意外事故呢?老祖父:那还有两机会,一个是受轻伤,可能送回本岛,另一个是受了重伤,可能不治。

如果你受了轻伤,送回本岛,也不用担心哪!年轻人最恐惧的部分来了,他颤声问:那若是遇上后者呢?老祖父大笑:若是遇上那样情况,你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我要担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场面,可不是好玩的喔!军队讲团结励志故事:这是一个新时期武警战士的平凡而富有传奇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但他也是缉毒小组的灵魂人物平时爱讲三国故事的王排长今天换了汤药,给大家讲起了团特勤连班长刘旭栋的故事。

近日,武警8753部队深入推进战史教育活动,在讲述部队历史故事的基础上,收集、挖掘身边的典型事迹,通过灵活多样的讲述方式激励官兵扎根警营、爱警精武,积极投身部队建设实践。

一次,刘班长在执勤时,见一名女乘客神情不自然,对该乘客行李检查完后,没发现任何可疑物品。

但是乘客穿着的实心高跟鞋引起了刘班长的注意,他请该乘客将鞋脱下进行检查,从高跟鞋中查获冰毒180克。

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战士们听得入滋入味。

据了解,这个故事是针对部分战士工作动力不足、训练热情不高的实际,开展的一次激励教育。

通过讲故事、群众性讨论的形式,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扎根警营、爱警精武的思想意识,并要求广大官兵结合本职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对照典型,查找差距,明确目标,激发动力。

解放战争读后感

解放战争读后感

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与其说是一幅军事战争的历史画卷,不如说是一篇记录着我们前辈们精神历程的壮丽史诗。

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又有了一份新的感动和体验。

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宣示,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解放战争》让我感到:一是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如何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用短短的四年时间,以锐不可当、摧枯拉朽之势,如何成功演绎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富盛名的战争传奇。

二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参与这场战争的无数风流英勇的历史人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战中的真正的作为、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三是将自己以往零敲碎打中所获得的关于这段历史的许多知识从一个个时间节点全面的进行了梳理和归类,也从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中和杰出人物的身上,又一次感受到了解放战争的残酷性、发生事件的必然性和各种人物的真实性。

四是尤其从作品中获得了诸多的思考。

民心的力量最巨大。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为什么能够胜利?我们主力兵团不占优势,但是我们背后有500万老百姓。

国民党军队一律靠空投,从一颗子弹到一块大饼都是靠空投,我们不是。

我们是几百万辆小推车,往上推粮食、推子弹、推弹药,往后拉伤员,我们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老百姓家,所以我们才能够打胜。

陈毅自豪地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的分量。

我们党员干部不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工作,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更贴心地为群众服务,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软实力”。

俭朴的传统不过时。

《解放战争》书中写到国民党有一个高级将领,被我军西北野战军抓住以后,彭德怀款待他,做了一盆面条。

精选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精选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精选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1路遥, 这是个不陌生的名字。

但直到今年的暑假, 我才有机会拜读了他的巨作——《平凡的世界》。

书中的确描绘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合上书, 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出现在眼前:穷苦的孙少平悄悄地啃着两个高粱馒头, 苦恼的孙少安无奈地望着天空,激动的田润叶在家中坐卧不安……他们是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 一般劳动者的典型。

他们以劫后余生的喜悦向往未来, 拥有最平凡、最一般的梦想。

路遥用细腻的笔触, 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孙少平, 一个比其他农民多读了几本书的一般人。

他的理想, 也不过是靠着踏踏实实的劳动过活, 并跳出农村, 寻找更好的生活。

也许这些理想在现在算不了什么, 但在那个年代, 他的执着让人敬佩。

他对劳动的理解、对苦难的毫不畏惧、为人的真诚善良是可贵的。

在他看来, 劳动最光荣。

在寻找理想的路上, 他不断成长着。

从老师到小工, 从小工到矿工, 工作变了, 他劳动的劲头没变, 对工作的责任心没变。

这种责任感和上进心激励着我,教会我对每件事情都要仔细到底。

他的生命中, 有一个重要的女人, 引导着他遨游于书中的世界, 增长了见识, 对现实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 ——她就是田晓霞。

田晓霞仿佛是一缕阳光, 照亮了孙少平,也照亮了我。

她思想先进, 笃实好学, 给每个人都带去了温暖。

无论生活多么艰苦, 只要有了乐观向上的她, 孙少平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不幸的是她为了救一个洪水中的小女孩牺牲了, 孙少平生活里的阳光暗淡了。

生活并不十全十美, 真正可贵的是, 最终孙少平走出了心中的阴霾, 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孙少安, 少平的哥哥, 一个也曾怀有许多梦想的人。

现实的残酷、家庭的责任使他放弃了润叶,选择了一个平凡的能与他携手过农村苦日子的一般妇女。

他从此扎根土地, 踏踏实实地干起了砖厂, 拥有了一笔财富。

正当他得意的时候, 因为一次失误,大火烧毁了所有, 他还欠下了债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家宝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错误历史悲剧2013-12-26 10:54 来源:新华网我有话说〔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温总理您好。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很高兴能在您最后一次的两会后记者会上提问。

我的问题是,最近几年您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请问您多次反复提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在哪里?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又在什么地方?谢谢。

〔温家宝〕是的,这些年我多次谈到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说已经比较全面和具体了。

如果问我为什么关注这件事情,我出于责任感。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虽然作出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行了改革开放。

但是“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

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

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当然,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我知道,人们不仅看我说什么,我的理想和信念,更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我可以对大家讲,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

本文节选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作者:新华网,原载于:新华网一个军旅老作家和他的穷朋友们——刘晓航1976年7月26日,河北唐山发生8级大地震,根据后来的统计有24万人死于这次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带来的恐惧顷刻间波及全国。

远离唐山几千里的芜湖,市民们自发地在有限的空地上塔建简陋的抗震棚。

当时我在后家巷小学担任工宣队员。

不大的操场上挤满了个个仅容下一张竹床的塑料薄膜抗震棚。

一到晚上不大的校园里全是人。

一天,几位女教师告诉我,在这些棚子里住着一位气质与众不同,身份神秘的50多岁的男人。

听说他就是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自有后来人》的编剧,而且是一位部队老作家。

我早就听说这几部著名电影的作者,军旅作家沈默君先生这几年流落在芜湖,依靠几位老战友的帮助,栖身在张家山一间只有7平方米的斗室里,他在芜湖娶了一位离异的女工为妻,还带着一个小女孩。

我早就想去寻访这位我心仪已久的老作家,苦于一直无人引见,想不到他今天竟然近在眼前。

当天晚上,我便在挤进棚子里,拜见到沈默君先生。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身高1米八的气度不凡的长者,饱满的天庭,两眼炯炯有神,鹰钩鼻子,眉宇间当年的英雄豪气犹在,似乎没有落魄文人的颓伤。

我向他作自我介绍,表达我作为一个文学青年对他的敬仰,他宽厚地接纳了我,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就这样我成为他的弟子,在他人生最低落时期,从那以后我一直追随着沈先生,他是我文学道路上真正的引路人,我是幸运的。

战斗中成长的“红小鬼”从那一天晚上开始,我每一天晚上都邀请沈先生在后家巷小学的办公室聊天,听他讲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常常谈到深更半夜。

他健谈,思路开阔,像一个睿智的师长。

在我们亲密接触中,我得知他大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他本姓秦,父亲在宣城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问春茶庄”,他本可以过一种富家小开衣食无虞的日子。

当时宣城是日伪与国军,新四军的”拉锯”地区,是新四军二支队的活动地方。

他在二支队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的影响下,19 38年11月在鲤头桥参加了新四军二支队的”火线剧社“,成为一名只有13岁的红小鬼。

因为他有初中文化,1939年被保送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的教导队第三期学习,就住在中村的清水湾。

学习半年后被分配到二支队教导队担任文化教员。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随二支队挺进苏北,担任二支队政工队戏剧股股长,并参加了著名的‘黄桥战役’,担任新四军一师三旅文工团研究股股长。

1943年,他在执行任务时,由于叛徒出卖,被日伪军关押3个月,后被地下党组织营救出来,归队到栗阳的苏浙公学学习,被选为优秀青年代表参加延安团代会,后来因为抗战胜利,这个会没有召开。

1945年后,他随部队转移到山东,编入新成立的华野三纵队七团担任文工队队长。

1946年,他随4纵队文工团参加孟良崮战役,荣立一等功,(这段经历使他以后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

1948年在23军(军长陶勇)文工团当团长,以后又担任华野后勤文工团团长。

1949年全国解放后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在这期间完成了优秀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

以后放映的《南征北战》的作者是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三人,其中沈西蒙是军区文化部部长,顾宝璋是导演,沈默君才是执笔者。

1952年,他根据一个真实的素材,1949年4月担任渡江先头部队的27军,派出一个500人的侦察营,从江北岸的无为偷渡到江南岸的铜陵县荻港,在地方游击队的帮助下,侦察到国民党军队江防部署,为1949年4月22日我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作出了贡献。

他深入到这个故事发生地------安徽铜陵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创作了这部气壮山河的故事片《渡江侦察记》。

这2部影片的问世,奠定了他成为我军重大军事题材剧作家的地位,当时他才30岁,风华正茂。

1954年他奉调进京到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和白桦,顾工等成为同事,1 956 年他根据解放战争中我军成功策划一艘国民党军舰起义的史实,创作了电影剧本《海魂》,再一次轰动全国。

他成为全国文艺界一颗闪闪发亮的星。

“红小鬼”带上右派分子的帽子恶运不期而至,他没想到他个人的命运更深刻的同国家的命运捆扎在一起。

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由于他的直言,在北京西莲花池的总政治部反右整风会上,他被打成军内首批右派分子。

被发配到黑龙江的北大荒850农场中直机关分场劳动改造,伐木烧炭,当时农场面临着大饥荒,他自告奋勇要求到南方筹集粮食,他利用广泛的社会联系,在江苏弄到上百箱冻鸡,受到农场员工们的爱戴。

1962年总政治部根据他的表现,摘取右派分子帽子,安排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在这期间他和一位青年编剧,根据东北的地下党铁路工人一家三代人为抗日壮烈牺牲的事迹,创作了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再一次轰动全国。

这部影片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以后根据这部影片改编的京剧〈〈红灯记〉〉,成为文革期间10部革命样板戏之首,在中国舞台上,上演了整整10年。

1965年沈默君先生因为在言谈中流露了为彭德怀鸣冤叫屈的情绪,再加上家庭婚变的影响,他受到撤消职务,行政降三级的处分。

长影厂本来准备给他重新戴上右派分子帽子,当时担任吉林省委书记的吴德同志说了一句话;“沈默君写的电影剧本对人民很有教育意义,希望挽救一下”。

“我要回安徽!”他知道在长春待不下去了,要求回到安徽。

他找到1952年在铜陵帮助他搜集渡江侦察资料的老游击队长徐世达,这时担任枞阳县委书记,将他安排到县文教局担任创作组副组长。

这一年他43 岁,跌入他人生的低谷;他带着老母亲和儿子乒乒,在这个小县城,举目无亲,仅仅靠他59元月薪维持生活。

1969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街道团支部书记女青年殷桂芝,两人结为夫妻,女方比他小20来岁,但是非常贤惠,一个年轻的女子给这个沉闷的家庭带来了生气与活力,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乓乓。

但是好景不长,1972年,这位年轻的妻子因患严重的肺结核去世,当时枞阳的医疗条件太差了,也因为他们太穷了,肺结核本来就是一种富贵病。

雪上加霜的是,他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胆囊炎和胆结石,疼痛难忍,经常疼得在地上打滚,唯一的办法是外科手术开刀。

当时这个小县城还做不了这个手术,而且他穷得身无分文。

在走投无路中,他将2个儿子交给老母亲照顾,孓然一身,来到芜湖寻求老战友张轩帮助,他们是战争年代的生死之交。

1944年他俩在苏南认识,当时张轩担任溧阳县税务主任。

1945年,新四军北辙后他俩都编入华野4纵七团,沈是文工队队长,张轩是机枪连指导员,俩人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解放以后,张轩转业到政法战线,担任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是一个一身正气,胸襟荡袒的老共产党员,由于他敢于直言,坚持真理,与当时担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不民主的霸道作风作斗争,1959年被打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去院长职务,并送去劳动改造,一直到196 2年平反,安排到芜湖市工作,1973年他担任芜湖市知青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

张轩真诚热情地接纳了穷困潦倒的老战友,将他安排进当时安徽省条件最好的弋矶山医院,请来最好的麻醉师和外科医生为他开刀,手术时,他的血压几乎是零,再晚一些日子他的命可能就没有了。

手术时在芜湖的一些新四军战友,如担任市委领导的陈介一,任明都在一旁守着,手术非常成功,切去了他的胆囊。

手术后,在芜湖的老战友和他的一些穷朋友,又承担起他手术后的调养,使他恢复了健康。

1973年后,由于政治需要,在江青的亲自过问下,《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又被重新拍摄成彩色故事片,但是抹去了原作者沈默君的名字,根据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也抹去了原创作者的姓名。

这三个剧目当时在全国大红大紫,但是,谁想到它们的原作者正在死亡线上挣扎,过着一种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艰难日子。

战友看他仍然孤身一人,撮合他再成一个家。

经老卞夫妇介绍,他与刚离异的女工王苹结为夫妇,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婚姻。

王苹比他小20来岁,身材苗条,容貌清秀,爱唱黄梅戏,她不嫌弃当时一无所有的沈老。

张家山一间只有7平方米的平房,成了他们的新房。

正是这位善良,贤惠的女人像影子一般陪伴了沈老的后半生安静而优越的晚年生活。

加好友发短信等级:贵宾1976年5月沈老一家已经搬到后家巷小学后面的太平大路一间旧屋里,这里曾经是李鸿章后裔的大宅第------99间半的下人住的偏屋,地面潮湿,当时能够有这一间屋是非常不容易的,还是一位担任镜湖房管所所长的朋友帮的忙。

在防地震紧张时期过去以后,小学操场上的抗地震棚子都拆去了,生活恢复到正常。

沈老也搬回在太平大路的老屋,我也就成为他家的经常的客人,并因此认识了他的穷朋友们-------引车卖浆者流。

我经常随沈老去新芜路与公安街交叉口的涂老的花圈店,那儿是他们几乎每一天的聚会点。

涂老几代人扎花圈为生,曾经读过几年书,肚里有点文墨,他的年龄和沈老差不多,是一个非常善良文弱的老人。

他的老伴-----我们都喊她涂妈妈,非常精明能干,看得出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能说会道,有点像《沙家浜》中的阿庆嫂。

沈老和涂老相识在1943年,涂的表兄吴镜波是新四军地下交通员,也在宣城的鲤头桥扎花圈,涂老去那里作客,就认识了他,他们就发展涂为新四军二支队的地下交通员,让涂设法在芜湖为新四军买军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