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3课备课文档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认识物体的形状》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3课。

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形状”这一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形状反映了物体占据空间的状况。

在这节课中,学生关注的重点不是认识物体的具体形状,而是通过游戏化的研究活动——摆放,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的状况也可能不同,从而发展学生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的认识。

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

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

1.聚焦。

教科书先是点出了本课的研究主题,“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方法。

因为本节课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它占据的空间的。

2.探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探究活动,主要做法是把4种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同样的盒子中,分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

平铺的数量不同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一定会观察到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

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比如“躺着”或“立着”),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

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

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3.研讨。

主要围绕“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这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物体形状的特殊性会对装入盒子中的数量产生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课《谁能生存下来》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课《谁能生存下来》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课《谁能生存下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有机体的数量多样性和适应性,掌握有机体生存与环境适应的关系。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珍惜生命的思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知识讲解:有机体的适应性和数量多样性2. 情境教学:游戏体验3. 实验操作:观察水中浮游生物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a. 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b. 向学生提问:“我们身边有很多生物,你们知道有多少种吗?”c. 要求学生尝试举出身边见过的生物的例子。

2. 讲解有机体的数量多样性和适应性(20分钟)a. 通过PPT或其他辅助工具,向学生讲解有机体的数量多样性和适应性。

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的数量这么多,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c. 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的数量多样性和适应性。

d. 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游戏体验(30分钟)a. 给学生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和目的。

b. 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在游戏中体验物种适应环境的概念。

c. 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了解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交流能力。

4. 实验操作(20分钟)a. 给学生提供显微镜和玻璃片,让学生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

b. 向学生讲解浮游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技巧,并请学生当场画出所观察到的浮游生物。

c.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有机体的适应性和生存技巧。

5. 总结(5分钟)a. 让学生谈谈今天的收获和体验。

b. 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游戏体验法3. 实验操作法4. 问答互动法五、教学重点难点:1. 生物的数量多样性和适应性。

2. 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和生存技巧。

3. 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情景问题切入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

16日,杨利伟在完成预定任务后乘返回舱安全返回地球。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入太空。

这是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又一次重大成果。

2011年9月29日21时许,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视科学事业发展的措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学习目标引领本课第一目“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着重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对科学创新的重视以及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课第二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则讲述了“文革”结束后,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做出的政策调整,着重讲述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

本课第三目“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则重点讲述了新时期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突出的科技成果。

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①自力更生②中国科学院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④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⑤实验性原子反应堆⑥原子能⑦1964 ⑧1967 ⑨长征一号⑩东方红一号○11结晶牛胰岛素○12袁隆平○13籼型杂交水稻○14文革○15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6经济建设○17科学技术○181980 ○19当代生产力○20社会经济发展○21科教兴国○22农业○23医疗卫生○241984 ○25神舟五号○26航天技术○27运载火箭○281983 ○29基因测序○30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程序图○3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难疑点探究1.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国防领域成就重大的原因(1)新中国取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民族智慧得以最大发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在物质发生变化时,可能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变化中的新物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发现和探究变化中的新物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可能产生新物质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学会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现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变化中的新物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试剂等。

2.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对物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如燃烧、溶解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物质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原因。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提供一份全面的教案大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教案1:观察天空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天空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让学生了解天空的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天空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 分组讨论:学生按季节分类,讨论天空的变化规律。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各季节天空的变化特点。

5. 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观察实验。

教学评价- 学生观察记录准确且详细-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不同季节天空的变化特点- 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察实验设计教案2: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求。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植物生长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分享讨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过程。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能够合作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能够总结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过程教案3:物体的浮沉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沉规律和浮力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物体浮沉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3. 观察和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物体浮沉的规律。

4. 探究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作用,并解释物体浮沉的原因。

5. 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设计其他与物体浮沉相关的实验。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物体的浮沉现象- 学生能够分析物体浮沉的规律- 学生能够解释物体浮沉的原因和浮力的作用教案4: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解释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引发学生思考水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课时1:水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状态并能够区分水的三种不同状态2. 掌握水的分子构成及其影响3. 能够简单描述水的存在形态教学内容1. 水的三种不同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 水分子构成及其特点3. 水的存在形态:湖泊、河流、海洋、雨水、地下水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观察不同状态的水并辨认不同状态2. 向学生介绍水的三种不同状态3. 结合实验、图片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水分子构成及其特点4. 探究不同的水存在形态5. 概括水的存在形态,并进行复课时2:空气的运动教学目标1. 掌握空气是由气体构成的2. 了解空气的特征及其影响3. 能够简单描述空气的运动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和特性2. 空气运动对气温、风和天气的影响3. 空气的运动形式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和运动状态2. 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和特性3. 通过图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空气运动的影响4.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探究空气的运动形式5. 总结空气的成分和特性以及空气的运动形式,并进行复课时3:日常生活中的力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施力和受力的关系3. 能够识别并描述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施力和受力的关系3. 日常生活中力的应用:推拉、捏、拧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分组讨论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2. 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和分类3. 通过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施力和受力的关系4.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力的应用5. 总结力的概念和分类以及施力和受力的关系,并进行复习。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2.能够根据气象仪器的测量结果分析气温的变化。

3.能够正确描述气温变化的规律以及其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气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2.气象仪器的使用及其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1.气温变化规律的分析和描述。

2.气象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中的气温变化,引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2.学习第一部分:认识气温变化规律1.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单位等概念。

2.讲解气温变化的规律,包括季节、时间、地区、海陆风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以及气温的高低对人体的影响等内容。

3.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从而树立科学观念和探究精神。

第二部分:气象仪器的使用1.针对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常见气象仪器,讲解其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气象观测及数据记录能力。

3.学生分组,利用温度计等气象仪器进行实地气象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并图表化。

第三部分: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1.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具体数据及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变化对生活、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讨论。

2.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气候变化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善气候环境。

五、作业布置1.在家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并记录。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如何应对当前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六、教学反思气温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并掌握必要的气象观测和数据记录技能。

同时,学生还能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从中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这也是本课教育意义的体现。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3课 运动的形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3课 运动的形式  教案(教学设计)

《运动的形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通过学生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认识平动、振动、转动等基本的运动形式。

在观察生活中运动物体运动形式的基础上,知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用描述的方式再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到的活动场景,根据这一情景,导语提出了本课将要探究的方向,“材料包”中提供了课上探究活动可能用到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认识物体的运动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这些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形式,知道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运动的自行车各部分的运动现象,交流运动的自行车包含了哪些运动形式。

本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等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能够举例物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征,正确描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的运动形式,知道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也观察到多种运动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能够意识到运动物体存在着多种运动形式。

物体运动的形式都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又有什么不同特征?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形式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活中物体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重难点】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小木块、钢尺、风车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么?(出示风车)你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科版小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 蚕长大了 教案

教科版小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 蚕长大了 教案

第3课蚕长大了(教材P27~29)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一:观察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1.过渡: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有哪些生命活动呢?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蚕和蚕生活的蚕房,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教学提示:以学生带来的蚕和蚕房作为观察对象,若一组带来多份蚕和蚕房,可选择生长状况最好、接近4龄期的蚕进行观察;若学生养的蚕不够,教师需准备一些供观察的蚕。

)3.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预设:蚕在动;蚕在吃东西;蚕在排便;……)这一次看到的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预设:身体更大一些,颜色更白一些,周围的丝更多一些。

)4.追问:为了让蚕健康地生长,我们应该保证蚕的哪些生命需求呢?(预设:及时更换新鲜、晾干的桑叶,定期清理残叶和粪便,保持蚕房干净卫生。

)5.讲解:蚕的生长需要进食和排便,因此需要定期清理蚕房以保持卫生。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蚕每蜕一次皮增加一龄,5龄蚕开始吐丝结茧。

探索二:观察并描述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1.过渡:我们刚才观察了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吧!2.活动: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蚕的幼虫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它的食物,并提醒学生蚕的幼虫非常柔弱,不能用手触摸。

3.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预设:蚕的幼虫是白色的,形状是圆圆胖胖的,约5厘米长,它吃的桑叶都留下弧形的咬痕。

)4.布置任务: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包括头、胸、腹三部分。

那么,蚕的各个部分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

5.提问:这次,你们又观察到了什么?(预设:蚕的头部有嘴巴,可以吃桑叶;蚕的身体有很多节,有几节上长了脚,可以帮助爬行;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6.讲解:(教学提示:出示蚕的身体结构图。

教科版科学三上《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师引导:假如要证明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淌的竞赛。
4.设计“流淌竞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如何样做才能保证流淌竞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什么缘故?讨论后确定一个竞赛方法。
5.全班交流竞赛方法,围绕“保证竞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舞生生质疑,完善竞赛规则。
二.实验、摸索
教科版科学三上《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下午
课题
三年级第四单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学目标
了解液体都会流淌,流淌的快慢受到黏度的阻碍,进行推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重点
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说明液体流淌的快慢受到黏度阻碍。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明白得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阻碍。
教学预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一.设计流淌竞赛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要紧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现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淌,油会流淌,它们流淌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淌。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淌速度一样吗?假如不一样,你们估量,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方法证明?
1.请小组成员依照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淌竞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致是什么缘故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摸索:液体的流淌快慢跟什么有关?
三.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摸索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主要内容是关于物质研究的。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并学习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和合成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课的内容,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和实验的基本原理。

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它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根据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如水、铅笔等;液体是流动的物质,如水、油等;气体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如空气。

通过观察物质的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特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物质的性质。

第二部分:物质的分离和合成实验物质的分离实验是指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分离出来的实验。

我们可以通过筛子、滤纸、蒸馏等方法将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

例如,我们可以用筛子将沙子和石子分离开来;用滤纸将水和沙子分离开来。

物质的合成实验是指将不同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物质的实验。

例如,我们可以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第三部分:实验操作和实验规范在进行物质的分离和合成实验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实验规范。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并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

其次,我们需要佩戴实验防护服和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我们的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我们要清理实验区域,并妥善处理残留物和废弃物。

第四部分:实验应用和实际应用物质的分离和合成实验不仅在课堂上有重要意义,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例如,利用物质的分离原理,我们可以制取纯净的盐、糖等;利用物质的合成原理,我们可以合成化肥等化学物质。

这些实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了解物质,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总结:通过学习《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我们了解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学习了物质的分离和合成实验,以及实验操作和规范。

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物质,还能开拓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三年级科学上册3

三年级科学上册3

三年级科学上册3
教学目标
1.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研究如何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教学重点
1.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掌握如何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如何向学生解释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2. 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减缓气候变化
教学准备
1. 课本、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料
2. 讨论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案例,如分组讨论、幻灯片演示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 向学生介绍本课重点:气候变化
2. 研究新课
- 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 讨论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 探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减缓气候变化
3. 巩固练
-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方式,分享他们在家里和学校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并提出更好的建议
4. 课堂小结
- 巩固研究成果,强调课程重点
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3.3《土壤的保护》说课稿 湘教版

(小学教育)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3.3《土壤的保护》说课稿 湘教版

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3.3《土壤的保护》说课稿湘教版一、说教材和学情: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三年级科学土壤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在学习了土壤的成分,知道本地土壤的类型后,了解人们对土壤的破坏,培养学生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土壤,保护家园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科学探究目标①、了解哪些现象是破坏土壤的行为。

②会推测土壤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

③能够参与保护土壤的活动;第二个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个是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

三、说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号召大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活动中去;难点是能设计保护土壤的活动,学写宣传标语。

四、教学方法:《保护土壤》一课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对身边现象的观察,为课上交流、讨论、提出合理建议做充分的准备。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互动交流的思想,主要采用了联想法、讨论法、发现法。

五、说设计理念: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互动交流的思想。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授课我主要涉及了三个环节,第一个是复习导入环节,先复习了土壤的种类,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后,提出土壤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是还有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在肆意的破坏我们的土壤,从而引出第二个环节——教学新知。

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我们身边人们的哪些做法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地会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强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引导学生明白,作为小学生,我们通过怎样办法保护土壤。

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延伸,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仅可以保护现有的土壤,对于那些已经被破坏或是不宜耕种的土壤还可以改良,教会学生改良土壤的方法。

与此同时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为呼吁全社会保护土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021年新版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2021年新版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第1单元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1 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2.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1. 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 根据已有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

3. 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4.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2.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植物油、马克笔;种子萌发的观察记录等。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大部分都已经发芽了,它们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任务一:探索种子的萌发过程[来源:Z+xx+]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种植杯中种子的萌发状态,用语言来描述一下种子萌发的过程,也可以借助自己的观察记录来描述。

小结:结合观察记录,我们发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根,再长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通过对根长度的测量,还可以发现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提问:播种在花盆里的种子,有的种子发芽了,有的种子没发芽。

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了,也可能是水浇多了,种子被淹死了,还可能是种子本身就不健康,这些都是造成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

任务二:探究根的作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给植物浇水时,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呢?请你推测一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验证实验: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盛有水的试管、植物油、塑料滴管、马克笔。

实验方法:1.将这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目标1、认识、关心科技的发展,接受新产品、新事物。

2、时时处处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知道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材料老师准备:玻璃管、塑料瓶、蜡烛、火柴、木块、漏斗、烧杯(玻璃杯)等。

学生生准备:可以不同于老师的材料,开放性的搜集。

重点难点从“玩”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不要统一化,要及时引导、适时点拨。

活动过程(课前)自由寻找身边的科学现象,找一些简单的材料,观察、思考材料里面的科学,以及用材料所做的游戏或实验的科学。

鼓励学生拓展想象空间。

搜集一些科技新产品的资料(图片、录像、模型)。

1、科学是什么?一是“不借助双手的力量,能站起来吗?”二是“看谁能吹灭蜡烛”。

三是“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这三个实验要重视在“玩”中引趣、“玩”中体验、“玩”中悟理。

树立树立开放的教学观,放手让学生做丰富多彩的活动。

1、提出问题:①坐在凳子上的同学为什么站不起来?②为什么漏斗的大口对准蜡烛,蜡烛不容易灭?③两根吸管吸不到饮料,问题的关键在哪?2、研究结论(也可不作结论)拓展材料1、介绍:克隆羊、无土栽培、宇航员在太空的行走、磁悬浮列车等。

教学反思:4、怎样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能从身边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2、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3 、会根据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怎么认识周围的物体”提示学生预先考虑,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这也是课本着重探究的问题。

同时,用图示方式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杯子筷子橡皮石块橡皮泥各种球水果牛奶各种饮料等。

教师也要准备烧杯玻璃棒酒精等材料。

教学倒入:谈话:课前布置同学们观察,认识周围的一些物体,并收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体。

今天你们带来了那些物体?你能简单的说一说他们吗?探究过程:活动一: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们怎么辨认他们?说出身边常见物体的特点和辨认方法。

谈话: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我们身边常见的文具,水果等物体,能说一说他们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你们是怎么认识它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介绍自己手中的各种球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点;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特点;常用的铅笔,直尺,橡皮等学习用品的特点。

教师总结。

通过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出我们周围常见的一些物体的特征和认识这些物体的一些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交流,研讨物体的方法。

学生说出物体的特点,交流辨认物体特点的方法,认识到各种感官所起的不同作用。

如:有的用眼睛看到不同球的大小颜色花纹;有的用鼻子闻苹果,白醋的气味不同。

有的用舌头尝出果汁牛奶矿泉水不同味道;有的用手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冷热不同……通过表达与交流,认识辨认物体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用不同感官所认识的物品,物品特点和认识的方法。

用眼睛看:可以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方位。

用鼻子闻:可以识别物体的气味。

用舌尝:可以识别物体的味道,如甜酸苦辣咸并能区别味道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以及味道的浓度。

用手摸:可以识别物体的冷热,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

教师小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人的感觉器官。

人的感官能帮助人们分辨不同特征。

在用感官认识物体时,眼按照一定顺序进行。

3 室外分辨周围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谈话:刚才,同学们运用不同的感官认识了物体,也分辨出我们准备的不同物品。

接下来我们要走出教室,到优美的校园了感受一下周围的植物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教师与各小组同学开开心心进行室外观察记录区分植物不同与相同的活动。

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注意安全,并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学生做好记录。

记录表不同地方向日葵柳树松树叶子大小叶子形状叶子气味小组交流自己发现与收获引导学生说出运用那些感官与手法,比较出植物哪些方面的不同与相同。

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

扩展活动通过课件示展图片;用听诊器显微镜观察细胞用望眼镜观察星空。

动员要求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延伸感官的仪器,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探究学习,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应认识运用科学工具和科学技术对改进同学们学习生活作用。

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到时候全班开一个交流,展示会。

教学反思:5 给文具分类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一定的标准给文具分类。

2、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应。

3、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选择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学会确定分类的标准。

课前准备: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调查文具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我们对学校周围的文具店进行了调查,同学们收集了好多的相关信息。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你们的调查情况。

(学生交流调查情况)2、通过课前的调查,你有什么发现?能不能具体说一说?(比如说所有铅笔放在一起,不同花色的文具盒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

笔袋和文具盒靠得很近。

等)师:为什么他们会靠得很近?师:谁还有补充?师:同学们调查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特别多,而且很有价值。

这节课你想不想也当一回商店的老板,也来给文具分分类呢?(板书课题:给文具分类)二、给文具分类1、自由分类师:下面请各小组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看看能用几种方法,哪个小组分类的方法最多。

(学生动手分类,教师巡回指导)2、汇报交流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用了多少种方法?师:还有哪些分法?(按新旧来分类。

按笔芯的颜色分类,如红芯的一类,蓝芯的一类,黑芯的一类。

按笔油剩的多少来分类。

按笔的质量来分类。

按一次性的和非一次性的来分类。

按塑料的和金属的来分类。

)师:也就是按质地来分类。

能按外型来分类吗?3、方法梳理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种的分法,数没数具体有多少种?师:分出的结果一样吗?师:每一种分法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不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分的。

)师:那你认为分类时首先应该做什么?(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根据什么来分类)师:对,也就是先要确定一个标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板书:确定标准)4.总结提升师:刚才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给文具进行了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有什么好处?(容易找到,节省时间。

如果买东西的人多,商店老板可以很快找到顾客要买的东西,提高效率,能挣更多的钱。

美观好看。

分类也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的?(强调为什么分类也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一种丰富)师:不错,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三、科学与生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分类?师:这样有什么好处吗?师: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分类?(如:垃圾分类,有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之分,有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之分,有固体垃圾、气体垃圾和液体垃圾之分)师强调:垃圾分类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环保意识,还有哪些地方有分类?引导回忆去图书馆有什么发现?(图书馆的图书也有分类。

分为少儿读物、文学作品、中国小说、外国小说,科技类图书、科幻类图书、及世界名著等。

)师:图书馆的图书还有其他分法吗?生:有的分为少儿读物、文学作品、技术类、工具类等等。

四、拓展活动师:生活中的分类简直太多了。

假如生活中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师: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分类。

药店的药品有分类,食品店的食品有分类,服装店的服装也有分类,他们是怎么分类的,你注意过没有?课后去再去调查,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分类的,为什么那样分?六、教后反思:6 哪杯水热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它是什么》一课的学习,初步学会了运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辨认,认识了一些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软硬、冷热等等,知道了感官的作用。

生活中学生还会产生谁更大、谁更重、谁更硬、谁更热等问题。

在用感官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就有了必要。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惊醒观察,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测量比利用感官判断更有效。

二、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3、认识各种问堆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三、教学准备:温度计、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二)学习新课:1、感官判断水温的高低。

教师出示两杯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学生根基自己已有经验,运用感官来进行判断。

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学生阅读资料卡,或观看投影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温度以及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1)温度的认识。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

(2)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测量水的温度。

在初步学会测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

教师适时地通过温度计投影,结合释放使学生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读写训练。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个空杯子,提出问题:“利用它们,你能测量出几个不同的温度?”学生经过讨论,实验。

3、哪杯水更热?在学习了正确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测量活动,这次测量还是刚上课时用感官判断的两杯水,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醒学生做好测量记录。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出哪杯水更热。

4、比较哪杯水温度更低。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使水的温度降得快?”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并采用各种方式降低水的温度。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学生汇报交流。

在告一段落的时候,教师提问:“怎么知道哪杯水温度更低呢?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使用温度计测量后再进行比较。

学生自己控制时间,然后学生开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教师进行指导。

测量结束时组织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测量的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新的认识。

5、自由活动: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你会使用温度计吗?你想测量哪些物体的温度?”给学生一个充足的自由空间,由学生自由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测量,以使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温度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认识,为今后正确使用温度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