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调皮捣蛋奋不顾身B. 恍若隔世娇生惯养C. 风和日丽贵宾临门D. 惊心动魄碧空如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B.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C.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否则我们的家园将面临严重的威胁。
D. 这篇文章深刻揭示了当前社会现象,对读者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形象的一项是()A. 月光如水,洒在窗棂上,静静地流淌。
B.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C.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D. 山峰巍峨耸立,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4.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的佼佼者。
B. 这位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C. 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花儿争相绽放。
B. 夜晚的星空,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
C. 他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D.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让人回味无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庐山谣》中“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7. 《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描绘了怎样的景象?8.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9. 《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10.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题目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yí)B. 毛遂自荐(sùi)C. 贵而重(zhòng)D. 鸿鹄之志(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素养也不断提高。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是因为他平时学习刻苦,又善于总结经验。
D.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
B.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当代文学界的(翘楚)。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迎难而上。
D. 他的为人正直,在同事中享有(盛誉)。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出自屈原的《离骚》。
C. 他在书中提到,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 他每天早晨都会坚持跑步,风雨无阻,已经坚持了(3)年。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1. 请简要概括《嫦娥奔月》的故事梗概。
(4分)2. 请结合《夸父追日》的故事,谈谈你对“持之以恒”这一品质的理解。
(6分)3. 在《女娲补天》中,女娲为什么要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请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8分)4. 请从神话故事中的哲学思想角度,谈谈你对“命运与努力”这一话题的认识。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月检测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33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与作文纸一并交回。
一、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2023年9月23日,钱塘江畔。
杭州用一场以“潮起亚细亚”为总主题的盛大开幕式,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 )。
这是一场( ) 的文化盛宴。
采集于良渚古城遗址的火种,历经一路传递,最终点燃主火炬,恰似中华五千年文明( )、生生不息;文艺演出上篇《国风雅韵》尽展钱塘繁华、江南风韵,又巧妙地与“亚运”谐音,透出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开幕式上播放的短片《相约杭州》诗情画意,纵贯古今,勾勒出古都杭州的隽美、活力与现代。
,这是杭州人的浪漫,是今日中国的自信与从容。
以体育促和平,以体育促团结,以体育促包容,杭州亚运会必将成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取材于新华社官方账号,“新华社体育”相关报道)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启航意味深长薪火相传B.启航意蕴悠长薪火相传C.起航意蕴悠长一脉相承D.起航意味深长一脉相承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开幕式用“活力浙江”之新向亚洲发出邀约,又以“诗画江南”之秀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B. 开幕式用“诗画江南”之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又以“活力浙江”之秀向亚洲发出邀约。
C. 开幕式用“活力浙江”之秀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又以“诗画江南”之新向亚洲发出邀约。
D. 开幕式用“诗画江南”之秀向亚洲发出邀约,又以“活力浙江”之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是三吴地区的大都会,自古繁华。
柳永的词作《望海潮》主要表现的就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B.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筵席(yán xí)恣意(zì yì)B. 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睢(zì suī)踟躇(chí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D.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正确的道理。
4-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文章和问题]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作文(共30分)22.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天津市和平区2024_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B. 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C. 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5. 下列对表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许舍集市相比,雪浪集市规模较小,但是开设的频率较高。
B. 传统的许舍集市是定期集市,每月会开市一次,位于雪浪山庄和许舍小学旁边。
C. 传统的许舍集市因为规模大,历史久,吸引的人群会较多,影响力更大。
D. 许舍集市和雪浪集市在开市时间、地理位置、规模和服务人群上都存在很大不同。
农村集市的文化传承是家乡持续的精髓和重要支撑。集市持续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本身形成了一个无界限的文化空间,集市的产生强化了人们的沟通和沟通,也反映出深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家乡的持续。
(摘编自聂李虎、过伟敏《家乡的持续——文化传承下的农村新集市》,有校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C. 作者曾答应为周景春新田园中的亭子命名,但三年过去还未兑现,恰值景春之子来,于是回忆当年巡游之景,将亭子取名为“水木清华”。
D. 作者艳羡周景春的闲适生活,在为其亭取名之后,自己也另在郡北买了一座山,畅游其间,颇为自适。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木清华亭记
【元】宋本
至治三年,予过朗,周君景春语子:“吾白马湖园田,子尝觞其会心亭者,吾岁一再至,至辄留数十日。虽颇野逸,吾犹以近城郭,过客夥,往往闻官府里巷事为可厌。别买小山敖山驿旁,筑亭其上,距城六十里而远,非亲戚故人来候,终岁无通刺者。其奇胜岑蔚,视白马湖不啻什百。”因共往临观,徘徊忘归,暮就宿亭中。既别君以北,怀其境,必形思梦,数数念君,为能自适。盖亲大林丘山者,莫樵牧农夫若。然其目不知书诗,昧道理,劳斧斤耜耒,指趼,以登陟作业,虽日涉,只见其苦。常试问之,将悼其生之在野,又乌知惬心目高深耶?知者独士大夫。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苟名士大夫,率不甘沉浮稠人中,必振拔骄傲,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西东驰骛无已时,其乡有十年、廿年不至者,况良田美池?否则暂至,集农夫耕获,校斗斛诈欺,不得自休息,穷日疲极而睡,旦复乘车骑马还市中,自适之乐夺矣。君爵禄不入心,又不愿自婴世故,闻人争竞是非,远避如不及。至山中,纳履策杖,翛然往来林下。遇田父道人,坐谈或略具酒茗资笑乐。于是山林可爱而玩者,若皆效奇以出,不为外夺故也。它士大夫能效君,则其园田讵皆无奇?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联考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慢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 语文试卷(含解析)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可以定义为正面的情绪或者具有正面向上价值的情绪。
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
”由此可见,积极情绪就是经历了内在、外在的刺激,正确地解决了问题,达到某种成功与满意度,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感觉到个体的存在价值伴有随之而来的愉悦的心情与感受。
积极情绪并不是消极接受、坦然享受、乐不思蜀的感觉。
这些只是浅薄的感受,即时地享乐。
积极情绪拓展到更深的层面——从欣赏到热爱。
它并不是简单的迷恋,而是一种真心喜欢、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欢愉、欣喜。
“积极情绪”这个词,指向了重要的人性瞬间。
那些轻微而短暂的愉悦状态,其实要比你想象的强大得多。
作为人类,生来就能够体验到微弱短促却愉悦舒畅的积极情绪。
它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滋味。
回想一下,当感到与他人或与所爱的人心灵相通时;当感到有趣、有创意或忍俊不禁时;当感到自己的灵魂被蕴含在生命中的纯粹的美所打动时;或者当因一个新颖的主意或爱好而感到活力无限、兴致勃勃时,你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爱、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和激励这样的积极情绪,它们会打开你的心扉。
然而,无论是迷恋、欢笑还是爱,你由衷的积极情绪总是无法持续很长的时间。
良好的感觉来了又去,就如同好天气一样,这是人类的本性。
积极情绪会逐渐消退,如果它长盛不衰,人们会很难适应变化,无法觉察到好消息和坏消息之间的差异,或是邀请与冒犯之间的差异。
如果你想重塑生活,让它变得更美好,秘诀就是不要把积极情绪抓得太紧,也不要抗拒它稍纵即逝的本性,而是将它更多地植入生活——久而久之,你就会提高积极情绪的分量。
我们发现,在这一秘诀中最重要的是积极率,这是用来描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2024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详析
2024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2023-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
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
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
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
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
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
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
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
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等复杂情感,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
2025届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51.3%,其中农村地区略高,为51.7%。《2020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统计,大约有50%的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比例将高达90%,预计将有超过2亿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显著高于城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留守老年人数量超过1亿。
银发经济有以下三个着力点:一是填补经济增长缺口要以银发经济产业为抓手。银发经济是一个朝阳产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计,因此必须从新质生产力培育入手和起步。从需求方面来看,未来3亿老年人口作为市场需求主体,是我们双循环的重要驱动力。
二是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紧密结合。银发经济和涉老产业发展,首先要借助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节供求,激发活力。应对人口的变化、老龄化的外部性现象,是一项多重的、跨代的社会收益的重要来源,是我们实施产业政策补贴的重要依据。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每题3分,共18分)1.1.下列词语中相同的字读音全不同...的一组是:A.疟.子疟.疾牲畜.畜.生B.殷.切殷.红伺.机伺.候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D.逮.捕逮.住勒.令勒.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A.虫豸诚惶诚恐赦然茕茕孓立B.幽壑伶牙利齿心扉横槊赋诗C.口呐无涯之戚嗥叫周公吐哺D.口啤杯盘狼藉蛊惑沧海一粟3、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人们——————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②王相看着满桌的酒菜,虽然饥肠辘辘,但是因为刚做完手术,所以无福————————。
③——————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备受重视。
A、不但/还消受由于/因而B、不但/还享受因为/从而C、不单/也消受由于/因而D、不单/也享受因为/从而5、下列熟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目前,全球各主要军事强国对隐形军舰的研发,乐此不疲。
B、古语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独”危害绝中华民族的利益,决不会有出路。
C、个间因由在于美国因其强大、日本则因其狭隘,从来不愿意实践“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之类的箴言对待中国的完全统一。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借机出国外逃,真可谓是与时俱进。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doc
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教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从古至今,各民族都为祖国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的重要历史表现。
“多元一体”中的“多元”和“一体”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内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之间辩证和谐的共同体关系,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
目前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此为“多元”。
不过,这些民族从来不是以相互隔绝、相互排斥状态出现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嵌入,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共同体,此即“一体”,这就是中华民族。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共同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56个民族这个“多元”在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中得到充分体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救亡图存的历史。
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危急时刻,各民族总是能够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摘编自邢广程《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材料二: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会从多元走向一体。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书最能体现书写者的情趣,真正懂草书者,不会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顿挫缓急,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波澜。
写意绘画也是如此,随意的几道枯笔,零星的红黄点缀,便成了寒冬的腊梅,透过宣纸,隐约能感受到一缕缕的暗香()。
再不经意地晕染一番,就是一片山水,使人仿佛置身于西湖的(),自然地联系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
不得不承认,。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凝重浮动山光水色B. 厚重飘动山高水低C. 凝重飘动山光水色D. 厚重浮动山高水低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B. 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C. 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提高和丰富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D. 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提高和丰富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3. 苏轼工于书画,也擅长诗文,我们学过他的很多作品。
耀华中学朴风诗社准备举办以苏轼为专题的展览。
下列语句中最适合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A. 石钟山下,目见耳闻,探自然真相B. 北固亭上,千古江山,觅三国英雄C. 旧南阁子,悼念亡妻,亭亭枇杷树D. 洞庭浩浩,扣舷独啸,一曲念奴娇【答案】1. A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凝重:指庄重,稳重,浓重。
厚重:又厚又重;丰厚;(书)敦厚持重。
语境形容草书运笔如山一样,应填“凝重”。
浮动:飘浮移动,流动;上下波动,固定。
飘动:(随着风、波浪等)摆动;飘。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载体。
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往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感悟。
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大类。
自然意象主要包括山水、花鸟、日月星辰等,它们通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宇宙的敬畏。
例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广袤无垠的沙漠风光和壮丽的夕阳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人文意象则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它们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例如,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通过对公瑾(周瑜)这一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意象的组合与叠加,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境。
诗人通过巧妙地组合不同的意象,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基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多个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只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与思想无关。
B. 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分类是绝对的,不能相互交叉。
C. 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能够创造出更丰富深刻的意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只有自然意象,没有人文意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载体,然后分别从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与叠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得分: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随类赋彩”成为指导中国绘画技法理论的经典。
其中对“随类赋彩”,理论家、画家有不同理解,但把“类”字解释为“物象的固有色”者,使“随类赋彩”成了幼稚的、简单的色彩赋色方法;把“类”字解释为“类型”“类似”者,让“随类赋彩”成为当今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经典训条。
也有学者在解释“随类赋彩”时模棱两可,含糊推诿过去。
因此弄清其真正含义,既是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也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②我们对“随类赋彩”的理解要完整、客观。
谢赫“六法”是一个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原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其他“五法”是达到“气龄生动”的必要条件。
③“气韵生动”指的是一幅画面给人的整体感觉,要感人、生动。
“骨法用笔”即中国画笔法、线条的运用。
它是表达画家思想、个性、意念的手段,不是客观事物的复制和翻版。
“应物象形”以“骨法用笔”的线条为依托,筑就中国画的气色容貌。
“经营位置”是指构图需要画家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来取舍、布局、调置。
“传移模写”就是师法自然,自自然取得灵感。
在“六法”指导思想下的“随类赋彩”作为一个完整而带有指导地位的法则被提出来之后,它的内涵就不仅仅是写实意义和描摹自然物象的外在色彩,更是主张画家主观意念与客观相结合,从属于“气韵生动”的一种表现方法。
这样,中国绘画减弱了对自然色彩的依附,渐渐出现了从重彩到淡彩、浅绛直至水墨画的重墨轻色。
④另外,古代中国画的颜料受当时生产技术和条件的局限及交通运输的不便,颜料的获取只能因陋就简。
画家只能用简单的、接近的、类似于物象色彩的颜料去表现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有时找不到或调不出眼中所见到的色彩,只好凭主观情感去用色。
2024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过,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而人的本质是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与这种社会性相适应,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群体性。
一方面,人类追求富裕的活动总是在继承前人已有文明成果的前提下进行。
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有“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箴言。
另一方面,人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总需要凭借一定的中介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是处理古与今,还是人文与自然,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中介,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前人没有实现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没有达到过。
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这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理解:一是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与立足点,通过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协调发展,为社会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发展状态,其中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基础,以民主政治与生态环境为必要保障。
三是共同富裕高度契合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由显形层、保障层与核心层三个层次构成:显形层是不但做大“蛋糕”。
还要分好“蛋糕”,扎实推进,逐步实现;保障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五位体的高度协调发展;核心层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这三个层次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着我国共同富裕内涵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属性。
(摘编自顾伯冲《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及当代实践》)材料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少数人富裕而多数人贫穷的社会是两极分化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社会是不公平不正义的社会。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75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45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
8分)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1)②一粥一饭,_____ _ ;半丝半缕,_______ ____。
(《颜氏家训》)①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 _ 。
(《锦瑟》)(2)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_ ______ ___,_____ ______。
(屈原《离骚》)①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进学解》)(3)②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 。
(李煜《虞美人》)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 _____。
(4)(《游褒禅山记》)②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二)古诗阅读(12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3分)(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三)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
(25分)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
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贸高中2012-2013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28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子,“然”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中的“然”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A.沛公默然B.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C.父利其然也D.輮使之然也2.下列句子,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相同的是( )(3分)A.大王来何操B.若属皆且为所虏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具告以事3.比较下面“以”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军中无以为乐③.寿毕,请以剑舞④.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4.选出上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3分)A.玉玦是半圆形的佩玉。
“玦”与“决”同音。
范增以此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B.刘邦为自己开脱责任,其表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二是有小人之言。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项羽无意中失言,表明其性格的粗率。
D.项庄拔剑起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江苏卷2010)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
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来源:学科网]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 C.②③⑥B.①③⑤ 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3分)(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2012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9、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10、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三、名篇默写(6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2010山东卷)(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
(2010辽宁卷)(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安徽卷)(4)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012北京卷)(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2012全国大纲卷)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2011山东卷)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
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
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
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局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叩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搞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
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
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1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13.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4分)14.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15.“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五、写作40分16.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0上海卷)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经贸高中2012-2013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题卡一、文言文阅读(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9、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