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自由自我救赎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自由的自我救赎
摘要《一个小时的故事》长期以来被归类为女性主义文学,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做过一些评论。
论文基于文本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新审视女主人公的死亡原因,以期对自由和死亡的主题能够重新再认识。
关键词:精神分析焦虑压抑自由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时的故事》(1894)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肖邦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
作品讲述了麦拉德夫人在被告知丈夫遭遇车祸之后一小时内经历的情感的曲折起伏,自出版以来,备受学界关注。
关于这部作品,大多认为主要涉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男权主义对“第二性”追求自由的压制与阻遏,揭示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意识的压迫和摧残。
女主角麦拉德夫人是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传统的家庭妇女,受到来自于社会机制、传统习俗和婚姻家庭对于女性的束缚,是被男权体系所扼杀的女性典型,她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男权体系下大多数女性的悲剧。
麦拉德太太的猝死揭示了女性的生存苦难和绝望的根源,探索了女性抗拒压迫、争取自由、缓解心灵痛苦的途径,同时也寄托了肖邦本人在束缚中执著的理想。
虽然小说虽然很短,但是文中人物的话语特征、相互关系、空间转换等无不充斥着矛盾与讽刺,女主人公在这一偶发事件中的情感反应和心路历程直至死亡都合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指出压抑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因精神
释放造成的大量情感因素对机体产生的刺激,目的在于减轻承受过多的心理器官的负担,同时通过内在的精神完成这一任务,又恰当地改变着现实。
这种改变活动有几种可能:要么本能全然压制,以至于找不到任何痕迹;要么以情感形式出现,但经过了性质上的伪装;要么转为焦虑。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角对女主人公的死亡重新审视,从而使我们对这部短篇小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以及自由与死亡的主题有新的认识。
一潜抑是导致麦拉德夫人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原欲会转化为焦虑,说得更清楚些,原欲以焦虑的方式来求得发泄,麦拉德夫人的行为及所处的外在的社会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都在强化其心理防御机制,使得她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和欲望——丈夫去世后内心萌发的真实的欲望——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
1 麦拉德夫人迫于对原欲的压抑
从文中叙事可以看出女主人公麦拉德夫人得知其丈夫的死讯后,并没有像其他的女性那样茫然地接受,而是立刻哭了起来,小说叙述者在“立刻”后面不仅加上了“突然”一词,而且在表达其反应的同一个短句子中使用了三个标点符号,这种表达显示出女主人公的反应并非自然状态下的应激反应,而是有控制地表现自己的感受,麦拉德夫人的这种有意识的控制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之一,因为在约瑟芬及理查德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言行的期许下,麦
拉德夫人不得不对他们所代表的道德观念体系所屈服,所以出现了这样有控制的反应,以符合传统伦理的”好太太”的期望,这种为符合外界的某种期许而压制本我真实情感和想法的行为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所谓的潜抑。
这种叙事凸显出在社会规约面前,麦拉德夫人不得不成为一个僵化的方程式的人,社会空间于她已经几近窒息。
于是麦拉德夫人的真实的情感被强制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而这种压抑却是麦拉德夫人产生焦虑和痛苦的根源。
2 麦拉德夫人焦虑的产生
当女主人公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她那被深深压抑的自我做出了最强有力的挣扎,此时的麦拉德夫人几乎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她并不明白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本能地感觉到获得自由的快乐。
当她不由自主地喃喃道“我自由了”时,痛苦和压抑最终冲破了前意识的检查,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看来,女主人公此时处于失神或心理变态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种失神或变态的存在,其内心深处渴望自由和自我存在价值的潜意识才显现为知觉,即上升到意识层面,此时麦拉德夫人心理防御机制开始转化,在无任何外界干扰的私人空间里,快乐至上原则开始萌发。
在本我对自由的渴望经过痛苦的挣扎后,女主人公终于意识到自己所需要的是自由时,茫然的的神情和随后出现的惧怕的神情从她眼中消失了,双眼热切而明亮,脉搏跳动加快,体内流动的血使她全身温暖而放松。
而心跳加快,热血沸腾、忘我这些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焦虑的等同物。
这种原欲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总是迫切
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
但由于它往往与社会道德不容,因而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因此,麦拉德夫人即使在已经感受到自由的冲动时,传统婚姻伦理道德的暗示作用也还并未消失,她微弱的意识还在不停地警告和压制那些离经叛道的本能反应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念头。
所以,麦拉德夫人即使在呼喊自由时也还是用很低的声音,也害怕被他人听到,还在勉强地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向往自由的冲动。
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女主人公自由和自我存在价值一直被压抑在婚姻的牢笼中,没有追求的时间和空间,长期被压抑的欲望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导出,便会导致焦虑不安。
我们无从得知女主人公的心脏病的起因,但是对于一个在小说构建的社会环境下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的女性来说,心脏病或者其他疾病无一例外都是焦虑的外在表现。
二麦拉德夫人潜意识、改变焦虑状态的源动力
当麦拉德夫人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她的自由意识在丈夫死亡的条件下开始萌发,渴求自由的无意识蠢蠢欲动。
自由在一切事务中总是以不满的觉醒出现的,永远不是被欣赏的状态,而是一种本体论的渴望,其中压抑性的情况本身,恰恰在遭遇拒绝的一刻被第一次察觉。
但是超我的道德律令像苍白无力的她的双手最终让步于本我的自由快乐的现实原则,本我冲开了前意识的审查,通过自我找到了出路。
最终意识到所找寻的令之害怕的朦胧感觉是——对自由、身
心自由的渴望。
麦拉德夫人之所以意识到自由是因为对于生活存在状态的不满,尤其是对于本我的欲望的追求长期处于压抑之中。
对于作为女性的个性追求,个人存在价值及生命本身的反思,这一切都在丈夫死讯后迅速得到释放,也就是说,丈夫的死讯彻底唤醒了麦拉德夫人追求自由的本能。
而在这种觉醒意识面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了,自由的感觉使一向疾病缠身的麦拉德夫人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的麦拉德夫人眼睛里闪烁着炽热的胜利之光,她的神态俨然像一位胜利女神,这种精神的新生仅在她意识到压抑时才会勃发,才会突破物质现实的牢笼,最终麦拉德夫人的强有力的本我终于挣脱了超我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喷薄而出。
三麦拉德夫人死亡的精神诱因
1 压抑的失衡导致精神上的伤害
女主人公麦拉德夫人与其丈夫布伦特利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相互关系本处于一种平衡之中,而其丈夫的死讯改变了这种压力的平衡,婚姻对于她的自由、情感、心灵的束缚就在丈夫死亡的一霎那土崩瓦解,来自丈夫的压力的消失,使得麦拉德夫人对于丈夫的反压力(潜意识)突然失去支撑,对于患有心脏病的麦拉德夫人来说,必然会受到触动进而伤害,正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关于压抑的描述:被压抑的观念在意识的压力下持续活动,要平衡这种压力必须有持续的反压力。
压抑需要持续的能量付出,压抑一旦停止,人便会受到伤害。
2 死亡是麦拉德夫人自由的唯一归宿
布伦特利的归来,对于处于精神失重状态下的麦拉德夫人来说,又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与压力。
因为麦拉德夫人在自己房间里自我地痛苦挣扎时,并未一味地沉浸于痛苦亦或是快感当中,现实的桎梏与思想的脱缰引起的痛并快乐的纠结迫使她走入近似魔
幻般的梦魇,对于人的原始情感本能的剥夺同样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但不幸的是,麦拉德夫人就深陷此间。
此刻超我像她纤巧的手一样苍白无力,对人生的自由及自我价值追问与反思,对婚姻的重新再认识以及对未来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幻想等等的一切都在丈夫
归来的一刻突然变得毫无意义,人生又回到原点。
对于已经觉醒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曾经经历的和决心要为自己未来的许多年勇敢
地活下去的麦拉德夫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难以想象她还能像从前那样生活下去。
正如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中的埃德娜,无法回到往日生活的轨迹上去,继续受压抑受奴役一样,她的死标志着她和过去那种扼杀个性的生活彻底决裂。
如果不能过上自己所憧憬的自由生活,她的自身存在也就失去意义。
麦拉德夫人的死是快乐原则压倒现实原则的无意识的外显,是本我战胜超我的最高形式。
压抑一旦改变,想重新恢复是不可能的,死亡——对于麦拉德夫人来说是必然的选择,是最好的归宿,麦拉德夫人的猝死揭示了女性的生存苦难和绝望的根源,探索了女性抗拒压迫争取自由、缓解心灵痛苦的途径,是麦拉德夫人自由的自我救赎。
四麦拉德夫人的悲剧是人被物化、客体化的悲剧
存在主义与人格主义都认为罪大莫过于把人变为物,把主体变为客体,把特殊变为一般,把目的变为手段,这是一般化形式进行杀戮。
在《一小时的故事》中,麦拉德夫人除了有心脏病以外,过着传统意义上的“美满”生活,但是,她的一举一动,包括语言和思维,必须完全按照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范式进行。
虽然她意识到自己所追求渴望的是身心的自由,但是从文中很清晰地看出作为主体的麦拉德夫人却不是主动感知自由,而是自由主动从潜意识中萌发并显现,看似是麦拉德夫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主动感知,但却更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她生活在一个被自我异化的被动世界当中。
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还有什么比丧失自我主观能动性、进而沦为客体改造奴隶更为可悲的呢?故事的结尾也很突兀,短的只有一句话:医生赶到时人们说她已死于心脏病——因快乐至极而死。
在这里,我们看到医生用的是复数,判定死因的人也是“他们”,而且在时态上也有冲突。
很明显“他们”把握了话语权利,“他们”的判断和推理也主动迎合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期许,当然麦拉德夫人已没有办法为自己正名,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她只能就这样无语地死去,丧失了一切表达的可能,凸显出了主人公被客体化的悲哀。
在小说建构的社会伦理道德范式中,作为女性代表的麦拉德夫人实际上已经被物化、一般化和客体化。
对于一个独立的有着心灵和肉体的特殊诉求的生命个体,这种特殊诉求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范式产生了冲突,其表现为对生命个体的诉求漠视和贬斥。
在当时强大的男权社会意识形态中,想要凸显女性个性化的
生存方式,抗拒改造、同化的外力是不可能的。
五结语
凯特·肖邦通过对麦拉德夫人在一小时中所发生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刻画,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在传统道德体系下努力挣扎、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麦拉德夫人最终的死亡看似意外,其实必然,因为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来看,压抑的突然改变必然导致伤害,对于本身就有心脏病的麦拉德夫人来说,死亡是必然的唯一的结果。
小说的实质是当麦拉德夫人精神上自由的种子已经萌发,而当时的社会道德体系却根本没有其追求的自由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那么肉体的死亡也许就是灵魂自由的唯一归宿,也是自由的自我救赎。
凯特·肖邦通过这一看似必然的结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需要改进
的地方,那就是尊重个体与个性,杜绝把人物化、一般化和客体化。
参考文献:
[1] 毛延生:《隐现的反讽映现的象似——〈一小时的故事〉中多重反讽之象似性阐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2]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3] 王宁:《文学理论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冯宜丽:《灵魂漂泊的历程——评〈一小时的故事〉中的生存取向》,《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5] 彭贵菊:《真实的束缚,虚幻的自由——试论凯特·肖邦的
〈一小时的故事〉》,《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6] 周海玲:《玛兰德夫人死亡的原因是兴奋吗——解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陈玲,女,1980—,河南潢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