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合集下载

什么是心理健康 课件

什么是心理健康  课件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心理问题对于一些目 前医疗手段还无法完全治愈的躯体疾病来讲影响作用越来 越大。例如支气管哮喘,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对于 花粉过敏的哮喘病人,他是不能闻花的。那么在这个实验 当中,将这类哮喘病人带到一个房间里面,这个房间里放 了一盆花,这个病人一看见立即花粉过敏,进而导致哮喘 发作。但是等通过药物把他救过来后,当他在仔细去看一 下这个花,结果发现这个花其实是塑料花,也就是说这个 塑料花从本质上来讲是不会散发出花粉的,也是不会引起 哮喘病人花粉过敏引发哮喘的。说明引发其哮喘发作的主 要原因就是一种心理的作用,一种我们人对自己的暗示, 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身体反应。
保持社会功能 良好
四个原则
保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
要积极参与 劳动实践
四个原则
保持自我意识良好
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同他人对自己的判 断认识大致保持一致。自我意识需要有我们 在认知心理学里面讲到的原论证能力。这种 原论证能力指的是要对于自己的状况有一个 反省能力,也就是能反省自己现在的状况, 能跳出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程度、站在别人 的角度去评判自己的能力。
• 在全科医生、家 庭医生处,40- 60%的病人需进 行心理咨询和治 疗处理;
(一)心理健康会严重的影响躯体健康
• 住院躯体疾病病人合并某种特殊的心理障碍 的机会大大高于普通人群:谵妄高出15-30%; 抑郁高出2-3倍;惊恐发作高出10-20倍;物 质依赖高出3-5倍。
(一)心理健康会严重的影响躯体健康
5、 以个 人主 观经 验为 标准
6、以 心理 成熟 和发 展水 平为 标准
即正态分布,就是绝大部分的人处在中间 比较平均的水平,只有少量的人在平均水 平的右边或者左边,那么我们将两头极端 的这些人定义为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或者 心理不健康的人。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标准: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标准:
一、在生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应没有任何疾病,其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遗传体质。

健康的心理必须以健康的身体为其先决条件,只有身体健康,个人才能在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上正常运作。

所以说:“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二、在心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体必须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和潜能,并能恰当的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能兼顾自我发展与保持正常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能积极面对问题,主动调适,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来逃避问题。

三、在社会行为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其所在的社会和文化的行为规范而不离奇怪异,角色扮演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且能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1页共1页。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正方一辩:谢谢主席!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必须在明确辩题的基础上进行。

我方明确指出,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各种器官的作用和能力正常。

而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能力,性格,意志,道德品质没有缺陷,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能克服困难,能抗拒各种压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有社会责任感。

偏执,自我封闭,抑郁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在人的一生中,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重要,但无论从个人到家庭,从集体到社会,大量的例子都生动地证明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第一,从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来看。

心理健康可部分弥补身体缺陷,生理健康却很弥补心理缺陷。

众所周知,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耳聋情况下,靠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作。

现代医学表明:70%的病人只要消除恐惧和忧虑,自然痊愈,98%的病人只要心情愉快,病情就会明显好转。

第二,从社会现状来看。

(1)中央电视台11月22日报道:北京一所中学4名少年模仿电影电视绑匪形象,用公用电话跟被害者家长联系,索取赎金,不顾被害同学的苦苦哀求,杀害了同班同学,原因很简单:当时没想那么多,留下活口就可能被告发。

4名少年的生理健康是健康的,然而心理被严重扭曲,盲目模仿,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造成了惨痛悲剧。

(2)《中国青年报》11.19报道,黑龙江大庆市人力三轮车夫王强被迫向一只被撞死的狗磕头,为什么?狗主人有权有势,为找回面子,不顾他们的尊严,心理不健康!此外,我们还经常看到,下岗工人身强力壮,精神沉沦;劣质奶粉,黑心棉屡屡危害人类;一些扫黄打黑的干警愉快地陷入恶势力精心设计的温柔梦乡。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37.8%以上,大学生在29%以上,全世界抑郁病患者人数己达2亿,比20世纪70年代整整翻了一番。

那么成人呢?其他心理疾病呢?看来,这只是冰山一角,引入深思。

心理健康小知识

心理健康小知识

心理健康小知识篇一一、心理健康小知识1、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2、什么是心理健康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3、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介定心理健康,其基本标准有(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一、心理健康小知识1、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2、什么是心理健康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健康的几个概念

健康的几个概念

健康的几个概念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完整性的状态。

它不仅仅是缺乏疾病或身体不适,而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以下是关于健康的几个概念的详细解释:1. 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功能。

它包括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有无慢性疾病、能量水平和代谢率等。

保持适当的体重、正常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都是保持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心理适应能力和认知功能。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缺乏心理疾病,而是指一个人能够积极面对生活挑战,具备适应和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实现。

3. 社交健康:社交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良好状态。

它包括个体与家庭、朋友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对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与他人建立支持性的关系,参与社交活动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都是保持社交健康的重要因素。

4. 心灵健康:心灵健康是指人们心灵内在的和精神层面的健康。

它包括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对生活的及时和适当的反应。

拥有积极的心灵健康对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修养心境、追求内心平衡和寻找人生意义来保持心灵健康。

5. 全人健康:全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交领域都处于良好状态。

它强调身体和心灵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全人健康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等。

总而言之,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仅仅是身体的状况,而是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心灵的健康。

它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实现全人健康的目标。

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健康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健康是一种积极而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关注。

浅谈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医学06班刘逸雯 1813010075 摘要:健康不只是传统观念中的生理健康、没有疾病,还包括有心理健康,二者是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研究表明,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情绪因素而产生,属于情绪性疾病,也就是说,由于恶劣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了解心理和生理之间的关系,了解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从而学会主动控制情绪,并利用此来帮助我们更舒心、更健康地学习、生活。

关键词:心理,生理,健康,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有心理疾病也有生理疾病,人们也都习以为常,在传统观念中,多数人可能会把二者分开来看,但实际上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是丝丝缕缕都缠绕在一起的。

一方面生理健康会影响心理健康的可控与不可控,比如在生病之后机体出现病变,影响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大脑接受信息,造成人情绪与性格的改变,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也会造成生理健康的好与坏,比如精神类患者产生幻觉或者幻听,进而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再比如情绪的好坏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可能引起各种疾病,比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同时还可能影响疾病的恢复或者更加恶化。

不同于有实质原因探究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往往更加难以捉摸,而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文便是浅谈了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而主动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能够更舒心、更健康地学习、生活。

1 健康与疾病大多数人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健康,多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

但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其宪章中提出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同时在《现代汉语词典》对健康一词的一种含义是:“(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1]639 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健康”并不单纯地指没有身体疾病,同时也包括有心理健康,显而易见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生理健康是指人体各种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健全与协调,而心理健康则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平衡和稳定。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面临着诸多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大学新环境和学业压力常常导致大学生身体不适,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足等。

长期以往,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发生。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的不确定性等都可能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大学生需要重视并加强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提供健康教育知识,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健身、睡眠调节等。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和生活压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大学生也应自觉关注自己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在面临困难和压力时,要及时寻求支持和帮助,与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倾诉,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综上所述,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必须关注和加
强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校的教育和个人的自我调节,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生理健康含心理健康关系

生理健康含心理健康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跟着自然科学的速展和信息代的到来,我所的社会也在生着亘古未有的化。

工化、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停提升;人的生活奏不停加快,愈来愈宝,人愈来愈效益所使;自主的、造性的和高的智力愈来愈多;人的活范在不停拓展,人与人的交往愈来愈多,理奇妙复的人关系每个人所不行防止;各样各的争度也愈来愈巨大,人与人之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别愈来愈著。

在生活中,所的正常人有多人成天愁眉苦、心意乱、以安息渡日,期在苦望中扎、煎熬,甚至走向自的路;有多人日以酒伴、沾酒就醉,打人人;有多人与人、矛盾、、犯法;有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关炎等非器性疾病,甚至身患症、早亡;有多人无能、失落、落魄、;有多人学生学不好;有多人苦于性;有多人不可以和人正常的交往和睦相,整天捕风捉影;多家庭因成的精神病而搞的苦万分;多夫妇不睦、争执、打、离婚⋯⋯。

可,跟着人物生活水平的不停提升和人医水平的迅速展,健康的观点已不再被人地定和限制生理健康,人已逐渐到健康的真实含是身心健康及优秀的社会适性。

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所作的描绘是:有充足的精力,有高度的适能力,情定,气度开等。

事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是一生兄弟,而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要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世界生健康下的定:“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上的完满状,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象。

”从世界生健康的定中能够看出,与我的理解有明区的是:它海涵了三个基本因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拥有社会适能力。

拥有社会适能力是国上公的心理健康首要准,全面健康包含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多半,二者亲密有关,缺一不行,没法切割。

是健康观点的精华。

许多人以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观点。

实质上,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假如一个人性格古怪,心理长久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令人的抵挡力降低,疾病就会乘人之危。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当生理或心理某一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会受到影响。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生病时,会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当面临重要考试而紧张焦虑时,则会食而无味,胃口大减,出现失眠、头疼、易疲劳等症状。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主宰健康,强烈或持久的负性情绪,如烦恼、忧愁、焦虑、恐惧、失望等,最终会导致生理疾病。

其次,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

有专家指出,人体内有一种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力量,即良好情绪的力量。

若能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可以起到未疾先防、有病早除的作用。

由此可见,健全的心理有助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1。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的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

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病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影响心理健康。

1 生理健康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具有应激能力”是以前对生理健康所下的定义。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临床症状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指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健康是由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组成的。

基于生理健康的定义,作者认为健康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必须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但是,生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狭窄的,只包括躯体的生理健康这一个方面。

现在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活动及肌张力均处于最低的正常水平,维持机体基本的生理机能,有利于降低和避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及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这4种特质;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医学证明:不良情绪会降低某些生理功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引发各种身体疾病。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两者是辩证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生理的或纯心理的,无论生理或心理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生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密切,经常生病的人,心理变化异常,爱发脾气、爱责怪别人、自怨自哀;而身体健康的人,则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与人相处融洽,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着的,1、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

在医学上,很多生理疾病,从感冒到癌症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有关。

如果心理压力不严重,只可能引起当时人失眠、多梦。

当在较严重的压力状态下,可能出现认知活动失调,如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判断失误和思维紊乱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如出现焦虑、忧郁、愤怒、恐惧等比较强烈的疯狂情绪和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在众多病患中,有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上疾病的10%左右,而间接导致的却在一半以上。

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除了用药物治疗,心理因素占了35%。

比如人们生了病,自然而然心情就不好。

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摘要:儿童心理健康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其中生理发展在儿童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研究结果和实践建议。

1. 引言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心理和情感层面上的健康状态,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生理发展是指儿童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成熟和发展过程,包括生理变化、生理功能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调节等方面。

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2. 生理发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生理发展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生理发展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例如,某些生理发展迟缓的儿童可能会面临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生理发展的变化也可能引发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和自我认同的困惑,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3. 儿童心理健康对生理发展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也会对生理发展产生影响。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儿童的生理功能紊乱,如睡眠问题、食欲失调等。

此外,心理问题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4. 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生理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良好的生理发展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形成。

正常的生理发展可以提供儿童身体上的稳定和健康感,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健康也对生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以减少对生理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5. 实践建议为了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照顾,确保儿童获得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 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提供稳定和温暖的家庭环境,以增强儿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 鼓励儿童参与适合其年龄的社交和学习活动,培养其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健康(四维)名词解释

健康(四维)名词解释

健康(四维)名词解释
健康四维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

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主要指人的组织结构功能要正常,同时组织结构所具有的功能要正常,它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2、心理健康应具备对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及事件较强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调节能力,协调、康复、耐受能力。

3、道德健康是指在做人的道德和应有的品质上具有完满状态。

是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基础的,是生理、心理健康最完美的表现和统一。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

4、社会性的健康是指社会性角色(职业、婚姻、家庭角色)等,或工作、学习、娱乐中人际关系的适应状态的优良与完美,是健康的高层次要求。

社会适应良好者不仅要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健康向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健康最高的要求。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辨证关系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健康的表现。

个体的生理健康可以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对其生理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体健康的生理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良好的、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影响。

1、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能产生积极影响。

从个体的内部状态讲,个体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即生理健康)时就表现为机体各系统的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各系统,包括内脏器官对神经系统以及大脑均有一种良好的刺激,这种机体各系统对神经系统和大脑的良好刺激会引起各体的适应感,从而使个体体验愉快的情绪,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个体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处于一种适宜的状态,即对机体的生理、心理能产生各种影响的激素分泌正常、适宜,而正常、适宜的激素分泌可以是个体的情绪等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这是保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从个体外部因素讲,个体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即使是负性的刺激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反映。

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身体状况似乎起了一个“有色眼镜”的作用,它不但使个体对良性、中性的刺激产生良性的反映,而且也会使个体对负性的刺激产生良性的反映,从而使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

此外,健康的身体还可增强个体的体力,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大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反应”,从而激发其活动兴趣。

广泛的活动兴趣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向,一方面,生理健康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理健康还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可以在个体出现生理上的轻微不适时表现出来,但比较明显是表现在个体生理上的病变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相当明显的消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讲:陈汉英第一章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一节健康的含义一、什么是健康传统观念: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

WHO1946年对健康的界定: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1、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2、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地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良好功能状态。

三、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交互影响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经验性标准1、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断。

2、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断。

二、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心理测量的统计结果。

事实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对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统计结果,往往呈现正态分布,即居于中间状态者为大多数,视为心理的正常范围,而偏离中间状态居于两端者为少数,视为心理异常的范围。

三、心理健康的医学标准医学标准是将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看待,以生理病理性变化为心理诊断标准。

医学标准十分重视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检查及心理上的测定。

四、社会适应性标准1、以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严重违背一定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标准。

2、以某个人一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为依据。

注: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及其影响;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性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注意仔细观察一个人心态和行为变化的骤然性和渐进性。

五、心理学标准(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判断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二)王效道(北京大学医学部)提出的心理健康三项原则和七条标准(三)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 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 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 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 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 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 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 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 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 能否在社会规范酌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地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所作的描述是:有充沛的精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等。

事实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

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生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区别和联系: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

怒。

哀。

乐等情感体验等。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人的心理不是一般物质的运动,而是人的机体,首先是人脑这种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

人离开脑就不存在心理活动。

无脑的或患有脑缺陷的婴儿不能发展或不能健全发展心理。

人脑的不同区域有相对的分工,各具有不同的作用。

某一区域的损伤或病变会招致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的紊乱以至丧失。

儿童心理的发展非单纯决定于却依存于机体特别是脑的发展。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结,它们的分子组成,以及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都与特定的心理现象有关。

人的机体是一个整体,人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但人脑的活动是与机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

心理活动还与体液有关。

人认识世界还有赖于内外感受器官的特异传入神经冲动。

人脑要保持工作状态也有赖于非特异的传入神经冲动。

丧失了大多数外围感官的人会长期陷于睡眠状态。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认识客观世界,也改变客观世界,而心理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或反应。

人能作用于周围环境,就是以其主现见之于客观的行动过程。

这个过程实现的一个前提是心理过程如思维、意向等的内部物质变化。

通过肌肉活动而见之于客观的行动,客观物质化了的行动才能给客观环境以影响。

常见的行动包括广大的范围,都是借助于人的机体的肌肉活动,诸如发声、表情、动作,特别是人手的动作等。

手既是认识的器官,也是改变物质世界的主要器官。

人类机体某一部分的丧失,将导致心理的相应变化。

后天聋者渐次变哑;后天盲者关于客观世界的视觉表象以及截肢者关于被截肢体的表象,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内。

所以,说心理的物质基础是人的整个机体更合乎逻辑。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密切,经常生病的人,心理变化异常,爱发脾气、爱责怪别人、自怨自哀;而身体健康的人,则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与人相处融洽,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着的,心理和生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有人做了一些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人认为心理健康重要,但只有5%左右的人阅读过有关心理方面的书,换句话说,只有5%的人对心理健康有所了解。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当我们上街做调查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被调查的人看完我们的调查内容时,对我们摇摇头说:“这填了也没用,我们不相信。

”之类的话表示拒绝。

当然,这只是少数人的想法,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他们这么说必然是经历过什么了。

如果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能更上一个台阶的话,也许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会增强。

1、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

在医学上,很多生理疾病,从感冒到癌症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有关。

如果心理压力不严重,只可能引起当时人失眠、多梦。

当在较严重的压力状态下,可能出现认知活动失调,如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判断失误和思维紊乱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如出现焦虑、忧郁、愤怒、恐惧等比较强烈的疯狂情绪和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在众多病患中,有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上疾病的10%左右,而间接导致的却在一半以上。

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除了用药物治疗,心理因素占了35%。

比如人们生了病,自然而然心情就不好。

一个人一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没有食欲。

长时间失眠会造成身体消瘦,这些都是心理影响生理层面的例子2、心理会反作用于生理,人的心理发展变化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

比如心理不严重焦虑,有可能会得胃溃疡。

大脑是身体的最高司令官,掌管着全身上下的“朝政大权”,但同时大脑也是心理的中心,一旦心理发生紊乱就会牵连到生理,表现为,胃胀,便秘,心跳加速等等。

因为心理发生了变化,掌管全身上下的植物神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表现为心理变化过渡到生理影响。

另外,病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例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由于体内激素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人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

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情绪不好的人容易得感染性疾病,为什么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容易患癌症,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例如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的生理功能是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速,就会引起个体产生紧张性心理反应,如情绪易激动,注意分散,焦虑不安,甚至产生妄想和幻觉;相反,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代谢作用减慢,个体心理的智能活动就会减慢,反应迟滞,记忆减退,思维缓慢,常会出现悲观、抑郁等消极否定性的心理状态。

这表明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会引起心理功能降低或紊乱。

反之亦然,心境不良也会导致生理病变。

比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愁和愤懑的心境状态,就会导致食欲减退,胃酸分泌增多,胃壁充血,胃黏膜出现延展,使充血部位变得单薄,保护胃壁的作用降低,使胃壁经常处于胃酸的侵蚀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炎、胃肠溃疡等消化性疾病。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任何生理病变,都有可能引起心态消极变化,出现抑郁、悲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消极心态,严重者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伴发性精神障碍。

相反,任何过分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心态变化,也有可能导致生理病变,即心因性疾病。

因而在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中,既要重视生理健康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

总之,健康的本质就在于和谐。

”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

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