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解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解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析《国际贸易实务》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对象,以交易条件和合同条款为重点,以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为依据,并联系我国外贸实际,讲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及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与一般做法,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教学观念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更贴近社会岗位需求,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践性,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平台;在教学模式上更讲求师生互动性。
一、培养目标《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
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和地位《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吸收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做法,以便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生意经",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
职业学校跨境电商精品课建设探研——以“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为例
———以“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为例陈美荣(北京市商业学校商贸信息系,北京102209)摘要:职业学校跨境电商精品课建设对于满足行业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和促进创新创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为例,结合北京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建设工作的通知,从课程选择、团队组建、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应用效果、特色创新和后续建设计划等方面对职业学校跨境电商精品课建设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职业学校开展精品课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精品课;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建设;资源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4-0077-04收稿日期:2023-09-25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ZI2021010103)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美荣(1982-),女,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从事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研究。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北京市教委开展了第二批北京市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遴选立项建设工作[1]。
本文结合商务数据分析课程精品课建设经验,对职业学校跨境电商精品课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一、课程要求该课程总学时要求不低于32学时,至少在教学平台完成两(学)期的在线或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有市级课程或教学创新改革项目建设基础的优先。
要求课程教学活动完整,提供在线测试、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功能并有效实施,能有效防范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
中职中专国际贸易专业精品课国际贸易实务与跨境电商
中职中专国际贸易专业精品课国际贸易实务与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实务与跨境电商是中职中专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精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能力,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形势和数字化经济的需求。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实务和跨境电商两个方面介绍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国际贸易实务学习内容1.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掌握国际贸易的流程和操作技巧。
2. 外贸文书与业务处理:了解常用的外贸文件和贸易方式,学习外贸业务中的报价、订购、装箱、报关等操作。
3. 跨国公司与供应链管理:研究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探索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4. 国际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学习市场调研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
5. 贸易融资与风险管理:了解贸易融资的方式和流程,研究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6. 跨文化交流与谈判技巧: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和策略。
二、跨境电商学习内容1. 电商平台操作与管理:学习各类电商平台的注册、上架、推广等操作,了解电商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
2. 跨境电商法规政策:研究跨境电商的相关法规政策,了解跨境电商的海关和税收政策。
3. 跨境电商风险控制:学习跨境电商中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包括商品质量、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
4. 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跨境电商的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5. 跨境电商品牌建设:探索跨境电商品牌塑造的方法和策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6. 跨境电商创新模式:研究国内外跨境电商的创新模式和成功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国际贸易实务与跨境电商是中职中专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具备在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领域就业或创业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
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等教学对策。
通过评估这些对策的效果,可以为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未来研究可从更深入的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环节的拓展以及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最新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以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对策研究、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对策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实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复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这些困境包括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教师们急需找到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旨在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困境,探讨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期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了解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二是探讨教学对策,包括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以应对教学困境;三是评估提出的对策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提供实践经验;四是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在研究领域中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效果提高做出一定的探索和贡献。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集多个学科为一体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适应最新国际贸易形式发展的一门新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各大主流B2C、B2B出口平台的特点以及跨境电商营销、物流、支付、客服等相关基础知识,了解跨境零售的基本操作,熟悉跨境电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等专业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的指导下,首先校企合作分析跨境电商基础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岗位职业标准;然后依据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编写项目教材;同时,建设双元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考、创业”为一体、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最后,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创业考核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
本学期课程的重点包括主流出口跨境电商平台特点、主流进口跨境电商平台特点、跨境电商店铺定位和选品、跨境电商支付与结算流程、跨境电商物流方式与渠道、跨境客户关系管理和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法规。
本学期课程的难点在于学生能通过对主流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了解,选择合适的平台销售产品;能通过对主流进口跨境电商平台的了解,总结归纳出各大平台的优缺点;能进行跨境电商市场调研,并以此确定店铺定位,熟悉跨境电商市场选品原则;能设计合理的跨境物流方案;能及时处理争议订单,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等。
2.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能根据产品特征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商平台;(2)能熟练购买海外商品并顺利收到货;(3)能熟练计算跨境电商产品上架价格;(4)能利用并分析数据确定合适的店铺产品;(5)能根据包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物流出运;(6)能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7)能及时处理订单、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课程实践化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课程实践化教学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跨境电商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跨越国家或地区边界的电子商务活动,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跨境电商领域,本科生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设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课程,探索实践化教学成为迫切需求。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跨境电商课程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无法真正掌握跨境电商的运作模式和技能要求。
开展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化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研究旨在探索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1.2 研究意义通过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可以培养更多具有跨境电商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满足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跨境电商课程的开设可以促进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实习实训等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设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课程还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其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研究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课程实践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跨境电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跨境电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整个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合理的内容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跨境电商课程内容时,首先需要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两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跨境电商的概念、发展历程、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商贸教育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5期124㊀㊀作者简介:宋丽杰(1990-),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商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宋丽杰(郑州商学院,河南巩义451200)摘㊀要:«国际贸易实务»是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搭建国际贸易框架极其重要.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内容上与实际贸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教学方式上也相对保守.本文在讨论«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进行的案例教学㊁智能教学㊁实践教学以及双语教学四种不同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探讨其教学效果,以缩短理论教学和实际贸易之间的差距,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关键词:教学改革;智能教学;实践教学;双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0.25.0620㊀引言«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串联着后续一系列课程,如«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它主要给学生绘制国际贸易的开展流程㊁探讨贸易环节,讲授从磋商开始,到签订合同以及履约过程中有关商品品质㊁规格㊁成本核算以及报价㊁办理运输和保险㊁货款收付㊁检验以及索赔等细节,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㊁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实践性较强.目前的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际贸易脱节,学生学到的东西没有形成系统,无法有效转化为工作能力,与«国际贸易实务»本身所要求的应用性㊁实践性相悖,因此开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㊀开展教学改革是课程的本质要求«国际贸易实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纯理论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无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各个环节的运行.«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讲授贸易环节和细节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贸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纠纷的处理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在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㊁适时变通的能力.而目前的教学模式,以纯理论为主,辅以智能教学手段如雨课堂㊁蓝墨云班课等形式,但是教学内容仍然以教材为主,实际贸易中实用的知识补充的较少,不能满足课程本质的要求.比如,经典教材当中关于运费的计算,还停留在运用记载系数衡量某批货物为轻货或重货,再通过单位运价求出总运价.但是,实际贸易过程中,大都直接通过网络联系货代公司进行订舱,运费在网络页面清晰可见,只需根据合同的约定选择装运港和目的港以及相应的装运时间和不同的船公司,网站即可将每条收费的科目和金额列示清楚,并自动计算运费.此外,经典教材中的关于附加费的名目大多以转船附加费㊁燃油附加费等为主,而未添加目前涉及比较多的附加费形式,比如,文件费㊁打单费㊁舱单费㊁港杂费㊁场站费等.运输到不同的目的港附加费的形式也不完全相同,变化非常丰富.因此,讲授比较旧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贸易实际情况脱离,以后学生初接触国际贸易,会发出在学校上的课无用的感慨,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不同等.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实务»开展教学改革,不仅要求改变课程教学的形式,更要变革课程的教学内容.1.2㊀开展教学改革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智能化㊁网络化的时代,在中国MO O C ㊁高校邦㊁学银在线等众多优质平台共生共建的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是时代对高校课程的要求,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这些平台不仅可以将优质课程内容广泛推广,更能帮助老师快速成长,弥补自己的短板.«国际贸易实务»要实现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目的,必须将实际贸易环节的各种潜规则和默认规则告诉学生,但是这些东西必须是精通贸易的老师才能掌握的内容,很多缺乏实践的老师无法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涉及到,此时网络平台的这些课程就能为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和平台.此外,网络教学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的要求.比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高校均进行网络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㊁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可以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教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上课签到,对学生进行监控,也可以实现选人㊁抢答等面授课堂环节,很多比较羞涩的同学隔着屏幕能够比较流畅㊁大方的回答问题,避免了面授课堂的紧张和尴尬.此外,在讨论区发布需要动手查找资料㊁进行总结的作业,很多学生可以及时完成任务,锻炼了动手查阅资料㊁分析资料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国际贸易实务»实行智能化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的要求.1.3㊀开展教学改革是培养贸易人才的有效途径国际经济与贸易㊁物流管理㊁国际商务等专业的学生都要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时,业务大都以询盘㊁发盘为主,切切实实用到了课程知识,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国际贸易实务»通常将磋商放在靠后㊁不太重要的位置讲授,引不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练习的强度也不够,掌握情况不甚理想.另外,现在跨境电商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很多学生接触国际贸易时,做的大部分工作即商品上架,关于上架商品的描述,包括商品的名称㊁品质㊁包装㊁价格㊁产地等的都是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学到过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商品特性进行灵活变动即可.但是,商品的描述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如何将上架的商品的名称㊁质量等描述的清晰㊁有可信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5期125㊀度,如何阐述关于商品的包装等需要在结合实际商品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选取不同的关键词,提高检索率,才有可能增加贸易的概率.因此,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变革.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开展讲练实训㊁模拟买卖双方的磋商等环节,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2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效果2.1㊀案例教学及其效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条款众多,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理解难度较大.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条款的真实含义和具体用途,帮助学生分析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类似纠纷的处理㊁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责任和义务.另外,案例教学能够丰富理论课程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与老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过,过于老旧的案例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老师可以根据当前的外贸环境和热点问题,设计新颖鲜活的案例,不仅能跟上外贸的发展,适应环境的变化,还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目前,案例教学已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普遍开展,效果明显.比如,教材中关于运费的计算,过时老旧,在国际贸易中几乎不再使用.结合国际环境的变化,设计案例,整合利用网上资源,让学生自主计算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同时加入国际快递运费的计算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为以后学生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关于口罩的出口一时间掀起狂潮,引用口罩出口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定商检以及电放提单等内容,不仅结合了目前的外贸环境,还增加了经典教材中的知识盲区.2.2㊀智能教学及其效果网络平台和智能终端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的智能教学的需求.«国际贸易实务»课时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知识点的检测放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帮助老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章节后插入检测题目,单选㊁多选能够实现平台自动批改,老师只需要导出成绩查看每个人的掌握情况即可,极大地减轻了批改作业的任务.网络平台与智能终端的配合还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打破以往点名的繁琐.老师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在线签到,可以变换多种签到模式,比如微笑签到㊁合照签到㊁手势签到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的讲授«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内容.另外,网络平台的统计功能,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习惯,制定出更适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最后,网络学习平台还可以完成期末考试,与线下考试相比,缓解了老师批改试卷㊁分析试卷的压力,提高了对老师的出卷水平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学生对平时学习要做笔记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考试的自觉性,对以后的考试和学习甚至工作都大有帮助.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全国实行网络教学,保证了正常开课,学生正常学习,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实现与老师的讨论互动㊁课堂互动㊁提交作业以及答疑等,学习气氛浓厚,效果甚佳.2.3㊀实践教学及其效果«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可以通过外贸企业实习㊁国际贸易方面的比赛等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㊁开阔学生的眼界.认识实习在高校当中,通常形式感比较强,缺乏真正的实践,无法使学生领会国贸专业的真实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让学生深入企业,利用暑假和平时课余时间,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去,不仅可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还可以实践«国际贸易实务»课堂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查漏补缺,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国际贸易学会等权威部门会联合软件开发商举办全国以及省级的比赛,这些比赛通常高度仿真外贸业务流程,是学生上岗之前很好的锻炼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㊁洽谈能力㊁融资能力等.同时,带队参加比赛也能倒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迫使老师上课讲授更接近真实贸易的内容,采取更仿真的模式,实现以赛促教㊁以赛促学㊁以赛促改.经过实践发现,赛教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学习和比赛都抱着一丝不苟㊁严谨的态度,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完成程度,学生也从比赛中收获了荣誉和友情,更通过比赛了解到国际贸易进行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2.4㊀双语教学及其效果«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要与外国人打交道,在实践性的环节中,只能看懂中文的文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双语,中英结合,从基础开始,不断引导学生适应双语的模式,给学生营造成长的环境.比如,合同中的细节用双语讲解,强调专业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表达和应用,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白英语的重要性,了解在国际贸易中专业术语的表达,还能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学习,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角色扮演,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掌握在外贸环节中会用到的一系列惯常用法.实践发现,双语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对外贸函电以及当面交流时的常用表达有了很大的提高.3㊀总结«国际贸易实务»在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对学生专业知识框架的搭建尤为重要.但是,«国际贸易实务»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必须实行教学改革来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入新鲜血液,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贸易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融资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参考文献[1]王述芬,韩东,刘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J ].科教之窗,2019,(11):136G137.[2]刘洪芹.基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195G196.[3]郭卫文.教无定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学科中教学方法运用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42G243.[4]张虹.信息化教学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234G236.。
《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跨境电商运营实务》作为近几年的一门新兴的课程,主要的授课对象是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等专业方向的学生。
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
2、课程描述(本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课程任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前景,认识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掌握几种常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运营与管理;熟悉跨境平台规则、平台操作、行业选品、营销推广的方法;能根据不同平台不同商品选择合适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以及对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的正确处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独立寻求货源,建立店铺、运营店铺、维护和管理店铺,并了解跨境交易的流程。
能获得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跨境电子商务营销推广、跨境电子商务客服、跨境电子商务采购、美工等工作的基础技能。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掌握基本外语沟通能力、外贸和电子商务知识、流程和技能操作,掌握网上外贸所需知识、技能和一些基本技巧。
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前景、相关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
2、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能利用网络工具网上寻找客户,并做好海外市场调研;能完成跨境店铺的注册;能够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商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定价;能够完成跨境电商产品发布,做好图片处理;能够对跨境电商店铺做好运营管理;能够填写网站运费模板、选择合适的国际快递公司发货、完成报关报检工作;会使用国际贸易支付工具完成网上的收款;能做好售后服务和客户维护工作;(2)知识目标了解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的区别;掌握跨境平台的种类、特点和主流跨境平台的版面内容;掌握跨境平台信息化操作的工作技巧;了解跨境平台的产品的主要特点;掌握跨境平台的运营方法;熟悉国际快递概念、计费和分区;熟悉网上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方法;掌握跨境平台售后服务与客户维护主要方法;(3)素质目标提高感悟能力、策划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导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
2024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24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跨境电商作为新兴的贸易模式,正在快速发展。
为满足跨境电商发展的需求,培养能够适应跨境电商工作的专业人才。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跨境电商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法律、进出口业务流程等。
2.跨境电商运营知识:包括电商平台运营、商品选品、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支付结算等。
3.外语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流利地进行跨境电商的商务沟通。
4.数据分析与市场研究能力:学生应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市场进行研究,为跨境电商的运营决策提供支持。
5.项目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项目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实际运营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并取得一定的销售和盈利效果。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跨境电商运营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提供学生跨境电商操作的实际操作经验,加强学生的实际运营能力。
3.项目实践:要求每个学生参与一个实际的跨境电商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要求1.学分要求:学生应修满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要求,总学分不低于XX。
2.实践要求:学生应完成跨境电商项目实践,并能够取得一定的销售和盈利效果。
3.实习要求:学生应在跨境电商企业参加实习,并提交相应的实习报告。
4.毕业要求:学生应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完成毕业要求。
五、培养评估1.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实践成果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2.评估标准: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程要求,制定考核标准,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评估程序:每学期结束后进行成绩评定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后续学习和实践。
六、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国际贸易基础、跨境电商运营实务、数据分析与市场研究、外贸英语等。
思政元素融入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设计实践探索
OCCUPATION|职业思政元素融入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设计实践探索文 / 唐艳 刘小军■摘 要: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中依照政治素养要求融入思政元素,并探讨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以此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教学;思政元素■课 题:本文系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技师学院技能型社会研究中心”课题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是我国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往职业院校的思政教学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思政类课堂,受到专业限制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思政类课堂上收获甚少。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强调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将立德树人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目标。
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承担着打造中国新的外贸经济增长点的重任,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堂理应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战场和主赛道。
因此,改革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在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融入新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满足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的需求,势在必行。
下面笔者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跨境电子商务实务为例,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探讨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总体设计思路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时要立足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发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和优势,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
首先,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力军”,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进行深度挖掘,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围绕目标教学任务,整合教学资源,思考教学设计思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养、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
78 | 20243|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Y其次,职业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要以专业教师为中心,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小组,通过政治意识培训、思政课程教学经验研讨、现场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专业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思政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及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引擎。
跨境电商的兴起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也给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 技术应用不足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支持,但是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并不足够,导致学生在跨境电商领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3. 跨文化交流障碍跨境电商使得国际贸易更加多元化和跨文化,而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往往只注重贸易理论和技巧,忽视了跨文化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 重视实践环节针对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国际贸易教学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跨境电商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技术应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应用能力,为他们适应跨境电商提供技术支持。
3. 强化跨文化素养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该加强对跨文化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国际贸易领域更加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4. 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国际贸易专业可以根据跨境电商的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包括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物流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跨境电商的需求。
5. 强化实习实训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该加强对实习实训环节的安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跨境电商企业,了解跨境电商的实际运营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
三、总结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究,对于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专业与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推动国际贸易教育的实践性和前瞻性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关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为跨境电商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不断探索和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将结合实践和研究,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为该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现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现状是多方面的。
现有的应用型课程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实践性、与市场需求不符等。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一些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使得毕业生面对就业市场时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应用型课程建设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
在一些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已经开展了一些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实地考察、专业实训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问题分析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应用型课程缺乏实际操作环节,学生只得在课堂上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一定的困难,不利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一些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不符,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就业不畅的问题。
一些学校之间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上存在着不同水平和质量的问题,也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尽人意。
三、对策建议为了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水平,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训实习、模拟拓展等方式,使学生接触到实际的经济贸易活动,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应当与企业、市场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
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高校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应用型课程建设,形成合力,提升教学质量。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2008年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面临了中国角色历史性转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创经贸宏图、自贸区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前沿、服务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发展新引擎和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兴起等新形势。
文章对50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考查了该专业应对新形势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发现了总体滞后和缺乏课程创新等问题,并给出建议。
标签:新形势;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历过几次大调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
一、经贸新形势(一)中国角色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等发达国家谋求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主导制定更严格的国际经贸规则,WTO规则面临冲击,全球经济治理的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利用G20、APEC、区域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的制定,开创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角色的历史性转变。
(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创经贸宏图2013年,习总书记正式提出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議;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使得“一带一路”倡议由理论建设进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
截止2018年底,中国已累计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
(三)自贸区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前沿继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至今一共成立了18个自贸区。
2019年上半年,全国12个自贸试验进出口总值占我国同期外贸总量的10.97%;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14.5%。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作用和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该如何创新探索,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新的思想引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的角度,分析相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
应更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例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强调社会责任和文化背景,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真正地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创新思维、整合能力和领导素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其次,密切结合贸易实务实际,深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同时,强调国际贸易的规则、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应结合最新的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的实质和规律,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国际贸易的变革和趋势,为国际贸易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再次,体现“三全育人”理念。
所谓三全育人,是把德智体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中,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一方面,在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方面注重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方面,引导学生懂得自我保护,掌握一定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最后,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简化和实际化课堂内容,合理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并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际能力,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足的准备。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属于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
跨境电商背景下《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改革的思考分析
跨境电商背景下《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改革的思考分析近年,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模式,其蓬勃发展正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着重大影响。
专业人士预测截止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加到6.5万亿元,年增长速度大于30%。
特质的商务模式以及操作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的众多流程中有所体现。
为有效地对接相关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外贸类专业必修课程,其改革势在必行。
在课程中融入与跨境电商相关内容、开发教学新思路、调整现有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实际操作同步变得迫在眉睫。
一、传统《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的性质与特征《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外贸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该课程教学效果息息相关。
《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着重讲解进出口货物贸易知识,具体包括货物贸易业务操作流程以及涉及到的合同条款、价格核算、运输保险、结汇退税、贸易方式、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
在教学上,本课程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业务需要及国际惯例的做法,通过整套贯穿进出口业务全过程的典型案例,讲授并训练从事进出口货物贸易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在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质和掌握专业知识。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跨境电商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对外贸易方式,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有B2B、B2C、C2C和O2O四种模式。
这种互联网+对外贸易方式模糊了传统外贸的时空概念,让处于不同国家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进行直接沟通,而且在运输方式、支付方式和海关监管等环节与传统外贸业务做法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课程中融入跨境电商业务内容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与时俱进的要求。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探讨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探讨论文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探讨论文(精选8篇)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探讨论文篇1摘要: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的应用,电子商务成为了全球商务的创新支撑点。
一个全新的国际贸易时代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从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将如何应对,通过对分析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创新;发展1、电子商务概述1997年10月1日至3日在ISO和TTU的倡导和支持下,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了全球信息社会标准大会,会议首次提出了“电子商务”这一概念,即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商业贸易服务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的利用和管理来控制其他物流和能量流的运动,以减少其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损耗。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相谋面的情况下,实现交易达成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使其不仅符合商业经济的内在要求,还超越了其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
它的出现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益,给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创新。
电子商务属于国际贸易工具创新,近年来在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并且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国际贸易中它的的主要特点有:(1)现代信息技术服务。
作为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信息处理和传输服务、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的建设维护等。
它主要是指与计算机以及通信手段有关的服务体系。
它就像座桥梁连接着买卖双方,使双方达到各自的目的。
(2)电子虚拟市场。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实体空间不同,电子商务环境下其运作空间为电子虚拟市场。
电子虚拟市场指的是商务活动中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以数字方式进行交互式商业活动的市场。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赛融合教学改革探索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赛融合教学改革探索邓文华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24(23)8
【摘要】通过分析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及“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要求、竞赛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紧跟行业发展变化,从课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提升教学效果。
【总页数】4页(P213-216)
【作者】邓文华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民办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跨境电商背景下教学模式探索
3.跨境电商背景下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4.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跨境电商工作室为例
5.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贸易实务课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主要环节;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惯例;3. 使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技巧和策略。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市场分析、制定进出口贸易计划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谈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国家贸易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尊重各国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 培养学生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国际贸易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贸易术语、贸易方式等;2. 国际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国际贸易惯例等;3. 国际贸易流程与环节:交易前的准备、谈判与签订合同、货物交付、支付结算、检验检疫、贸易纠纷处理等;4.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市场分析、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5. 国际贸易操作技巧:进出口报价、外贸单证制作、信用证审核、货物运输与保险等;6. 国际贸易谈判与沟通:谈判技巧、跨文化交际、沟通表达等。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政策法律法规;2. 第二周:国际贸易流程与环节;3. 第三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4. 第四周:国际贸易操作技巧;5. 第五周:国际贸易谈判与沟通;6. 第六周:综合实训与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关联:1.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2.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3.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国际贸易流程与环节;4. 《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章:国际市场营销;5. 《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章:国际贸易操作技巧;6. 《国际贸易实务》第六章:国际贸易谈判与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6期2016年12月新余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YU UNIVERSITY Vol.21,NO.6Dec.2016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析●胡智斌(新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西新余338004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摘要: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
对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引入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起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模块体系,并对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F74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54(2016)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06-0114-04收稿日期:2016-03-03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项目《基于“项目驱动、以赛促教”的电子商务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的研究》(JXJG -12-22-12))。
作者简介:胡智斌(1977-),男,江西新余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经济、跨境电子商务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各地方本科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对外贸易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货物贸易的具体操作过程。
近几年来跨境电商迅速崛起,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已发展到5000家,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其中在平台上注册的经营者有9成多的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
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长率为2.3%,增长乏力,而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却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外贸交易的方式正在从传统国际货物贸易向跨境电子商务转变,因此,根据新形势的变化,需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加适应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现状及新形势下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意义国际贸易实务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已逐渐从以学科逻辑的理论知识传授式教学模式向基于工作流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转变。
根据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货代业务员、报验员等外贸岗位的业务流程整理出典型项目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其转化到对应的学习领域上,设计出外贸交易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上的学习情境,并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学习去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出学生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基于业务流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教学及情景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中做、做中学”,较好地解决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但是由于模拟情境的项目案例较多源自于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外贸案例,学生对行业产品知识认识不足使得对案例情境自然缺乏感性的体验,同时缺少真实的交易对象和外贸场景,光靠同学之间的模拟演练与操作,很难有真实职业情境的代入感和深刻体会。
2013年以来一系列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陆续推出,伴随国际国内“自贸区”的兴建热,跨境电商必然将进入新一轮高增长期,并将吸引大量传统外贸企业进入。
跨境电商将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
跨境电商B2C 业务的发展对传统B2B 外贸企业带来挑战,同时也给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提供了改革契机和工学结合的平台。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引入在速卖通、敦煌网、EBAY 、美国亚马逊等跨境电商网站平台的外贸电子商务工作任务,将这些工作任务植入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块体系中去,让学生完成情景模拟后自己亲自到这些跨境电商网站平台注册店铺进行实操,体会真实的外贸业务,实现从理论到实训再到应用的完美转变,对促进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二、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内涵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胡智斌: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析“MES”和“CBE”是模块化教学的两个主要代表流派。
其中,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一种以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为标准,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侧重于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则更侧重职业基础通用能力的培养,它依据从事特定职业岗位所要具备的认知能力与行动能力来划分并选择教学模块。
国际贸易实务模块化课程是以CBE教学模式来设计构建的。
2.CBE教学模式的内容(1)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学基础和评价标准,不以学历知识系统为基础。
职业能力,是一种从事职业需要的通用的综合素质能力,由四个领域的维度构成: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激励与情感领域)、技能与经验(工作行为的领域)、反馈(考核与评价领域)。
这四个领域的维度都能达到相应等级方构成一种专项能力,通过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
职业能力的分析工作,由此对应的职业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的确定一般都是由来自企业的专家组成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完成的。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是指导者、监督者和辅导者的角色,按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各专项能力编出模块式的“学习任务包”———包括学习指南与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自我学习,并在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习惯、态度、能力上起示范作用,同时激励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定。
学生按学习指南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先进行自我评价,认为达到学习要求后,再由教师进行考核评定。
(3)教学方法与形式上灵活多样与管理上的严格科学相结合。
CBE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自主意愿来制定教学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水平和时间可以选择不同模块的内容,设置出学习时间长短不一、形式多样个性化定制的课程。
由于学生素质的水平不一、学习方式的存在差异,学习结束时间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有一套“宽进严出”的科学管理方法,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既是跨境电子商务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对传统国际贸易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全面改革的需要。
三、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内容1.课程目标定位本门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以提高学生外贸职业能力为导向,融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一体,培养既懂得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又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操作的新型外贸人才。
2.课程模块的设计所谓模块(module)是针对特定主题内容,包含一定学分学时、可控制的教学活动组合、可检测的教学单元。
围绕上述培养目标,按照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行业技能管用原则,根据跨境电商业务和传统外贸业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中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对课程进行整合,序化出商品发布备货、商品报价、合同磋商、运输保险、货款收付、争议处理等业务流程,并根据现实的企业案例和真实的工作情景资料将这些业务环节做成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能够完成的工作项目,以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见表1)。
表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块一览表情景模块项目任务知识单元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和从业准备认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指标认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际贸易从业准备5+1商品发布、备货及检验品名和品质条款的拟定及商品详情页制作品名和品质条款速卖通商品发布实操速卖通商品发布规则数量和包装条款的拟定及装箱单等单证缮制数量和包装条款检验条款的拟定及报验申请单等单证缮制检验条款4+2新余学院学报商品价格条件、报价及核算计价货币的选择和价格条款的拟定价格条件进出口贸易中的报价和术语构成及转换报价计算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核算出口核算8+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客户询盘处理及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2+1商品运输、保险及报关运输条款的拟定及单据缮制货物运输速卖通运费模板的设置货物运输运输和保险条款的拟定及单据缮制货物保险托运、投保和报关技能流程和单据报关手续4+2货款的收付、核销与退税制单结汇实训结算工具和方式出口收汇的核销业务及出口退税业务流程出口收汇与退税4+2争议的预防和处理违约和索赔条款的拟定索赔条款不可抗力的判定和援引不可抗力条款仲裁条款的拟定和仲裁程序的模拟仲裁条款3国际货物买卖的交易程序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业务流程模拟出口合同的履行业务流程进口合同的履行业务流程速卖通订单处理及运营管理速卖通账户运营6+2课时总计36(理论学时)12(实践学时)48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国际贸易实务的模块教学落在实处就需要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原有的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教师成为导演、评委、裁判甚至是配角,强调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为此,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中,在学生组织管理上,将学生编成3-5人的项目小组,平时的过程考核基本上都以小组为单位来考核,以项目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来讲解知识点,以互动教学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和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情景模拟来锻炼学生的角色思维能力,以实战演练来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
而且在课堂和课后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多媒体、模拟软件、微课视频、真实的电商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资源来引导学生多去看、多去想、多去练、多去做。
4.考核和评价方式的创新要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自我证实、自我反馈、自我提升的不断良性循环的机制,离不开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采取是“三环2+N一体化”模式,课程教学环节分为三个环节,课堂理论教学环节、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学习环节,课堂理论教学环节的考核形式采取以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两种形式(分值权重各占40%和10%),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过程考核(分值权重占50%),考核形式采取以学生完成任务、提交项目报告、进行现场答辩或者创业业绩考核等N种形式来进行。
一体化就是实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考核评价机制的和谐统一。
四、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大方面:第一,课程模块内容设置的问题。
在课程模块中有很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实操的内容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