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09
高中化学 第09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页,共21页。
4.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情感。 5.培养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第三页,共21页。
一、分散系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叫做分散系。它分为______浊__液_、 _______溶__液、 _________
____________胶_。体丁达尔效应是区分__________溶_与液_________丁的达一种尔常效应
用的物理方法。
第七页,共21页。
学习分散系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突出分类的方法。按照分 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产生9种组合方式,这个 可以通过“思考与交流”活动来完成。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 验,从分类的角度来理解分散系,如合金属于固体分散质和固体分散 剂组成的分散系,空气属于气态分散质和气态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 通过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把胶体与溶液作对比,在观
第八页,共21页。
察、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胶体本身的特殊性。观察丁达尔效应时,可 以同时把溶液和胶体都放在入射光的“通道”上,比较哪一种液体 有丁达尔效应。通过比较,抓住粒子直径大小这个关键,正确认识 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特征。
第九页,共21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
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第十页,共21页。
【解析】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100 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故选D。
【答案】D [特别提醒]
化学试题09 分光光度法简介
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简介例1 将精制的纯品氯霉素(M r=323.15)配成2.00⨯10-2g ⋅L -1的溶液,在波长278nm 处,用1.00cm 吸收池测得溶液的吸光度A =0.614,试求氯霉素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 bcA εεbcA =∴=)nm 278( 将有关数据代入 114121092.915.3231000.200.1614.0)278(----⋅⋅⨯=⋅⨯⨯=cm mol L g/molcm nm L g ε 例2. 某遵守Lambert-Beer 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c 1时,透光率为T 1,当浓度为0.5 c 1、2 c 1时,在液层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透光率分别为多少?何者最大?解 根据Beer 定律 A = -lg T = kc当浓度为c 1时 -lg T 1= k c 1当浓度为0.5 c 1时 -lg T 2= k c 2 = k ⨯(0.5 c 1) = 0.5(-lg T 1)∴ -lg T 2= -lg (T 1)1/2 T 2= T 11/2当浓度为2 c 1时 -lg T 3= k c 3 = 2⨯(k c 1) = 2⨯(-lg T 1)∴ T 3= T 120<T <1 ∴ T 2为最大例3 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M r =125,摩尔吸光系数ε = 2.5⨯105L ⋅mol -1⋅cm -1,今欲准确配制该化合物溶液1 L ,使其在稀释200倍后,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A = 0.600,问应称取该化合物多少克?解 设应称取该化合物x 克A = εbc∴0.600=2.50⨯105L ⋅mol -1⋅cm -1cm 00.1200L 1mol g 125/x 1⨯⨯⋅- x = 0.0600g例4 为测定某试液铁含量,称0.4320g (NH 4) Fe (SO 4)2⋅12H 2O 溶于水配成50.00ml 标准铁溶液,吸取此溶液4.00ml ,加磺基水杨酸显色后,稀释成50.00ml ,测得A = 0.408。
有机化学第09章 醛酮(2)
2)用化学还原剂还原 ——还原产物均为醇 常用的化学还原剂:
NaBH4 , Al[OCH(CH3)2]3/(CH3)2CHOH,
LiAlH4
特点 ①NaBH4在水/醇中是一种非常缓和的还原剂,
O
选择性高,一般只还原醛酮的 C ,不还原
C C , C C , NO2
CN
COOH, COOR
可用此还原剂合成不饱和醇。
+ CH3(CH2)2COCl
CO(CH2)2CH3
Zn-Hg ,HCl
( CH2)3 CH3
②沃尔夫—凯息纳(L.Wolff-N·M·Kishner)—黄鸣龙法
C O NH2 NH2 , KOH 三 甘醇
CH2
CH2-CH2 CH2-CH2 CH2-CH2 OH OH OH OH OH OH
原来Wolff-Kishner的方法是将醛或酮与肼和金属钠或钾 在高温(约200 °C)下加热反应,需要在封管或高压釜中 进行,操作不方便。 黄鸣龙改进不用封管而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二乙二醇 (二甘醇,b.p.245 °C)中,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代替 金属钠反应
H2O2 OH-
3 RCH=CHOH
重 排 RCH2CHO
2、从芳烃制备 1)F – C 酰基化反应
+
COCl
2)伽特曼 – 科赫反应
苯环上有强吸电子取代基不反应
O
AlCl3
82
C
CH3+ CO + HCl AlCl3-CuCl2
反应条件:
H3C
CHO
只有苯、烷基苯、烷氧基苯可反应,产物多为对位,
O
OH
RCH=CHCCH3 NaBH4 RCH=CHCHCH3
09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2.离子--电子法(ion-electron method)
配平原则:整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 数相等;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例如:酸性条件下 K2Cr2O7 与KI反应 (1) 写出基本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产物) Cr2O72- + I- → Cr3+ + I2 (2) 把离子方程式分成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氧化半反应:2I- →I2 还原半反应:Cr2O72- → 2Cr3+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练习:写出电池符号。 Cu(s)+Cl2(105Pa) = Cu2+(1mol· -1)+Cl-(1mol· -1) L L (-) Cu | Cu2+(1mol/L) || Cl-(1mol/L) | Cl2(105Pa) | Pt (+) 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 Pt| H2 (105Pa)| H+(1.0M)||Ag+(1.0 M)|Ag(+) 正极: Ag++e ⇌ Ag(还原反应) 负极: H2 ⇌ 2H+ +2e (氧化反应) 电池反应: 2Ag++H2 ⇌ 2H++2Ag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三、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balancing of oxidation-reduction equation ) 两种方法:
氧化数法
(the oxidation number method)
离子——电子法
(ion-electron method)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从电势看金属活性顺序
电对
K+/ K Ca 2+/Ca Na+/Na Mg2+/Mg Al3+/Al Zn2+/Zn Fe2+/Fe Sn2+/Sn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手册
②恒温恒容: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4)固液参与型:2A(g) 2B(g)+C(s)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恒T、V)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5)固液分解型:2A(s) 2B(g)+C(g)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恒T、V)
(1)恒温下浓度变化对转化率和百分含量的影响
①恒容:同倍数增大反应物或产物浓度,相当于增大压强
②恒压:同倍数增大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平衡不移动
③反应物多种,加谁谁的转化率变小,其余的变大
(2)投料比对转化率和百分含量的影响
mA(g)+nB(g) pC(g)+qD(g)
①反应物转化率相等的条件:投料比=化学计量数比
三、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的判断:反应形式相反,反应条件相同
2.可逆反应的特点
(1)同步性: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2)等同性:反应条件完全相同
(3)共存性
①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即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②各组分的浓度都大于零
3.证明某反应为可逆反应
(1)检验出某种生成物
(2)检验量少的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同倍数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
①恒温恒容:相当于改变压强
②恒温恒压:瞬间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3)不同倍数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
①Q<K: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
②Q=K:平衡不移动,v正=v逆
③Q>K: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
3.水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溶液反应:加水,相当于稀释,平衡向可溶性微粒系数和增大的方向移动
生物化学_09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
IMP转变为GMP和 转变为GMP (3)IMP转变为GMP和AMP
2、 补救途径
(利用已有的碱基和核苷合成核苷酸) (1) 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重要途径)
核苷磷酸化酶
嘌呤核苷 + 磷酸 腺嘌呤 + 5-PRPP
次黄嘌呤(鸟嘌呤) 磷酸核糖转移酶
嘌呤碱 + 戊糖-1-磷酸 AMP + PPi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基因组DNA 基因组 不被切割
限制—修饰的酶学假说 限制 修饰的酶学假说 1968年,Meselson 和Yuan发现了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年 发现了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发现了 1970年,Smith和Wilcox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纯化了 年 和 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纯化了 第一个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第一个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II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 二氢乳清酸酶
乳清苷酸焦磷酸化酶/Mg2+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乳清苷酸脱羧酶
(3) 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可直接与NH3(细菌)或Gln(动物) 细菌) 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可直接与 (动物) 反应,生成胞嘧啶核苷三磷酸。 反应,生成胞嘧啶核苷三磷酸。
二、脱氧核糖核酸酶
只能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酶。 只能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酶。 DNA磷酸二酯键的酶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 可切割双链和单链DNA 降解产物为3 DNA, 可切割双链和单链 DNA, 降解产物为 3’ - 磷酸 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细菌产生的、能识别并特异切割外源DNA DNA特定 细菌产生的 、 能识别并特异切割外源 DNA 特定 中的磷酸二脂键( 序列中的磷酸二脂键 对碱基序列专一) 序列中的磷酸二脂键(对碱基序列专一)的核酸内 切酶。 切酶。
易错专题09 反应热的表示与计算-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解析版)
易错专题09反应热的表示与计算聚焦易错点:►易错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易错点二反应热的计算典例精讲易错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易错典例】例1(2024·贵州·一模)()2OF g 和()2H O g 反应生成()2O g 和()HF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OF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生成1mol 2O 时转移4mol 电子C .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OF g +H O g O g +2HF g =13127kJ .mol H -=-⋅∆D .上述反应可以在玻璃容器中进行C 【分析】()2OF g 和()2H O g 反应生成()2O g 和()HF g ,反应为()()()()222OF g +H O g =O g +2HF g ,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氧气,()2OF g 中氧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2H O g 中氧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电子转移为()()()222OF g H O g O g 2e -。
A .由分析可知,2OF 为氧化剂,()2H O g 是还原剂,A 错误;B .生成1mol 2O 时转移2mol 电子,B 错误;C .该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OF g +H O g O g +2HF g =13127kJ .mol H -=-⋅∆,C 正确;D .产物HF 能腐蚀玻璃,则反应不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可选择在铅质容器中进行,D 错误。
【解题必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1)注意ΔH 的符号和单位。
若为放热反应,ΔH 为“-”;若为吸热反应,ΔH 为“+”。
ΔH 的单位为kJ·mol -1。
(2)注意反应热的测定条件。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 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但绝大多数的ΔH 是在25℃、101kPa 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2024年广东省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09 化学实验基础含详解
【尖子生创造营】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1000题(广东专用)必练09化学实验基础1.(2023·广东高考真题)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
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喷泉实验B.干燥NH3C.收集NH3D.制备NH3 2.(2022·广东高考真题)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H SO的酸性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24SO是酸性氧化物B.a处变红,说明2SO具有漂白性C.b或c处褪色,均说明2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2H O生成H SO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3.(2021·广东高考真题)测定浓硫酸试剂中24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A. B. C. D. 4.(2023·深圳二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X可为CuB.若试剂Y为氢硫酸,则试管中可产生淡黄色沉淀C.为证明SO2具有还原性,试剂Y可为酸性KMnO4溶液D.该装置中试管口应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5.(2023·深圳一模)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B.中学实验室中,可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C.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应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6.(2023·韶关一模)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不合理的是A B C D制备Cl2制备NH3制备CO2制备O27.(2023·韶关二模)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制备并收集氨气D.制备并收集SO2 A.制备无水MgCl2B.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8.(2023·汕尾模拟)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氨气,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9.(2023·汕头一模)《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9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
专题09 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湖北荆门)有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A的溶解度比B的大B.t2℃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t1℃,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温度至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恰好相等D.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低温度至t1℃时,析出的固体质量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2.(2021·柘城四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D.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3.(2021·平顶山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B.a1℃时,100g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a2℃时,30g甲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D.a2℃时,用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4.(2021·新乡二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乙>甲C.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需加水50g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都变为不饱和溶液5.(2021·天一大联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C.在t2℃时,将a物质2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6.(2021·三门峡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正确的是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C.t2℃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降温到t1℃,析出的固体甲>乙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2021·青岛)如图是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11微专题考点详解:专题09 酸和碱(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9 酸和碱几种常见的酸和碱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产生的现象,并不是白烟。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腐蚀性。
吸水性是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及制备原理:物叫碱石灰),可以干燥H 2、O 2、N 2、NH 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 2、SO 2、HCl 等酸性气体。
1.(2022湖南长沙中考)“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C. 浓盐酸没有挥发性D. 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A. 稀盐酸可以和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错误。
B.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正确。
C. 浓盐酸易挥发,具有挥发性。
错误。
D. 稀盐酸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错误。
故选:B 。
2.(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 B.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CO 2等气体 C. 氯化铵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 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答案】A【解析】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故说法正确;B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用于干燥气体,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说法错误;C 、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可作氮肥,氯化铵与碱性草木灰反应会产生氨气,所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降低肥效,故说法错误;D 、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故说法错误; 故选A 。
3.(2022湖南郴州)有关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钠解离出的阳离子是氯离子,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B.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C. 盐酸与镁反应中,除生成气体外还会放出热量D. 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答案】A【解析】A、胃液的成分是盐酸,含有氯离子,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故选项错误;B、熟石灰与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熟石灰能中和污水中的硫酸,选项正确;C、盐酸和金属镁发生反应时生成氢气同时放出热量,选项正确;D、碳酸氢钠能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答案为:A。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09化工流程选择题考点专
专题09 化工流程选择题1.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B.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低碳烯烃可在石油分馏过程中获取D.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D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
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第②步属于物理变化C.从第④~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答案】C【解析】A.从海水中提取的水、NaCl只是物理变化,因此不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错误;B.第②步MgCl2·6H2O变为MgCl2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从第④~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正确;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为: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或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等,SO42-必须在Ca2+之前除去,错误。
6.当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某化工集团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钛厂、氯碱厂、甲醇厂进行联合生产。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FeTiO3中Ti为+4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只有“电解”、“氯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氯化”时每消耗36g焦炭,则转移7mol电子C.“合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上述流程中“Mg,Ar"可用“Mg,CO2”代替【答案】B7.SO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SO4和清洁能源H2。
高中化学专题09 有机化合物-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集训(解析版)
专题09 有机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是否水解完全B.用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不能鉴别乙醇、乙醛C.饱和(NH4)2SO4 溶液或硫酸铜溶液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D.在苯与液溴制备溴苯的实验中,溴苯提纯步骤:水洗、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水洗、用干燥剂干燥、蒸馏【答案】A【解析】A.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葡萄糖,只能检验淀粉是否水解了,不能检验是否水解完全,故A错误;B. 乙醇、乙醛均能被重铬酸钾氧化,而使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故不能鉴别,故B正确;C. 饱和(NH4)2SO4 溶液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的原理是盐析,而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的原理是变性,原理不同,故C正确;D. 在苯与液溴制备溴苯的实验中,反应混合物中含有溴苯、苯、溴化铁、溴化氢、溴单质,溴苯提纯步骤:水洗、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水洗,是用于除去溴化铁、溴化氢、溴单质,分液后得到溴苯、苯的有机层,用干燥剂干燥除去有机物中残留的水分,再蒸馏获得溴苯,故D正确;故选A。
2.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乙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SO2和Cl2使品红溶液褪色C.碘片、氯化铵晶体受热消失D.ClO2和漂白粉现在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答案】D【解析】A.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A不符合题意;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品红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Cl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Cl2与H2O 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原理不同,B不符合题意;C.碘片受热消失是碘升华,氯化铵晶体受热消失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原理不同,C不符合题意;D.ClO2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都是应用其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原理相同,D符合题意;故选D 。
3.海水晒盐后精制得NaCl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 (aq )得到Cl 2和NaOH ,以NaCl 、NH 3、CO 2等为原料可得到 NaHCO 3;向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中通Cl 2可制溴;从海水中还能提取镁。
高二化学 专题09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暑假作业(含解析)
专题09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知识回顾】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图(1)酸的通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氢前金属+酸→③碱性氧化物+酸→④碱+酸→⑤某些盐+酸→(2)碱的通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碱+酸性氧化物→③碱+酸→④碱+某些盐→(3)盐的通性:①前面的金属+后边金属的盐溶液→②盐+酸→③碱+某些盐→④盐+盐→【练一练】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D.胆矾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SiO2+4HF═SiF4+2H2O,可知SiO2是碱性氧化物B.由酸性溶液中MnO4﹣可以氧化Cl﹣,可知酸性溶液中MnO4﹣也能氧化Br﹣C.由反应CuSO4+H2S═CuS+H2SO4,可知酸性H2S>H2S04D.由常温下金属钠、铝可溶于NaOH溶液,可知金属镁也能溶于NaOH溶液4.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自然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条的制作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烧碱B.黑火药的最优化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硝酸钾C.过滤操作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其中“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D.“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前一个固体一般指粉末状固体5.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D.卤水6.KAl(SO4)2、KFe(SO4)2、(NH4)Fe(SO4)2都属于复盐,通过类比判断,下列属于复盐的是( ) A.NaAlO2B.KMgCl3C.CaOCl2D.Na3AlF6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Na2CO3和Na2O2都属于盐B.KOH和KH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3PO4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9.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CO2、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③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学腐蚀;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如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⑦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油脂、碘化银胶体、苛性钾、碳酸钙、氯气.A.4个B.5个 C.6个 D.7个10.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11.图中的“金属”为Na,“非金属”为S.仔细阅读两种元素在图示中经历的反应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的反应类型是;(2)反应②中“碱”的电子式是;(3)反应③产生的盐为NaHCO3,则该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反应④的“酸性氧化物”能在大气中被氧化形成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形成酸雨的过程:;(5)反应⑤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该“酸”属于;A 强电解质B 弱电解质C 二元酸D 离子化合物(6)反应⑥产生的盐,能发生反应(12).写出一种该盐的化学式;(7)反应(14)中若“酸”、“碱”未完全中和,产生的盐是。
高中化学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21·广东高考真题)反应X 2Z =经历两步:①X Y →;②Y 2Z →。
反应体系中X 、Y 、Z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为()c X 随t 的变化曲线B .1t 时,()()()c X =c Y =c ZC .2t 时,Y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D .3t 后,()()0c Z =2c -c Y 【答案】D【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X 2Z =经历两步:①X Y →;②Y 2Z →。
因此,图中呈不断减小趋势的a线为X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呈不断增加趋势的线为Z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先增加后减小的线为Y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
【解析】A .X 是唯一的反应物,随着反应的发生,其浓度不断减小,因此,由图可知,a 为()X c 随t 的变化曲线,A 正确;B .由图可知,分别代表3种不同物质的曲线相交于1t 时刻,因此,1t 时()()()X Y Z c c c ==,B 正确;C .由图中信息可知,2t 时刻以后,Y 的浓度仍在不断减小,说明2t 时刻反应两步仍在向正反应方向发生,而且反应①生成Y 的速率小于反应②消耗Y 的速率,即2t 时Y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C 正确;D .由图可知,3t 时刻反应①完成,X 完全转化为Y ,若无反应②发生,则()0Y c c =,由于反应②Y 2Z →的发生,3t 时刻Y 浓度的变化量为()0Y c c -,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Z 的浓度的变化量为()02[Y ]c c -,这种关系在3t 后仍成立, 因此,D 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
2.(2021·河北高考真题)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 和N 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 ;②M+N=X+Z ,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 1=k 1c 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 2=k 2c 2(M) (k 1、k 2为速率常数)。
第09讲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新九年级化学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09讲分子和原子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4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认识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掌握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3.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学会区分分子和原子。
4.学会从微观角度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1)分子或原子能被观察到,是真实存在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I)和银原子(II)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2.分子的一些特性(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①实验3-1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
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且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最后两个烧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②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内容现象溶液呈无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A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溶液无变化解释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3)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难被压缩。
说明了气体分子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②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而分子本身不变。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什么是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而这些变化后的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的名称和符号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氨气(NH3)构成该物质的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分子物质的分子模型构成该分子的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氢原子分子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是是否否小结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3.什么是原子举例氧化汞分子分解变化微观示意图微粒变化情况(1)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2)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3)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2024年初升高化学无忧衔接衔接点09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解析版)
衔接点09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初中要求初中在信息给予题中会有所涉及,但不做要求。
高中要求 1.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熟知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应用;2.会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增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回顾、氧化物的化学性质1.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单质反应:2Mg +CO 2点燃=======C+2MgO2.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O+CuO △=====Cu +CO 23CO +Fe 2O 3高温=======2Fe+3CO 24CO+Fe 3O 4高温=======3Fe +4CO 23.非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O +O 2点燃=======2CO 22CO+O 2点燃=======2CO 24.氧化物的分解2H2O2MnO2====2H2O+O2↑===2HgO△=====2Hg+O2↑2H2O通电=======2H2↑+O2↑5.氧化物与水反应CO2+H2O=H2CO3CaO+H2O=Ca(OH)26.氧化物与碱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Ca(OH)2=Ca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7.氧化物与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H2O新知一、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1.氧化钠的性质氧化钠(Na2O)是一种白色固体。
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
(1)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2.过氧化钠的性质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高一化学:09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知识回忆】请用图示法表示出质量(m)、气体体积(V)及微粒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
【问题探究1】1.酒中的酒精度“43%V/V”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表示?2.对于“白加黑”片剂,你会怎样表示药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3.观察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的数据:二氧化硫76,二氧化氮50,可吸入颗粒物132,思考“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单位可能是什么?【问题探究2】取多少10%的盐酸刚好有0.1mol的HCl?怎么表示溶液的浓度更方便呢?【概念形成】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单位是,计算公式:。
【概念辨析】1.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2. 100mL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从该溶液中倾倒出20mL,此20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1mol/L吗?为什么?3.将10gNaOH溶解在2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知识体系】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要点:。
【概念运用】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 ____mol/L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mol/L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_mol/L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 _____mol过渡: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知识拓展】1.0.5L 2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K+的物质的量为,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mol/L 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新媛-无机分析
ε A- ⋅ cK a ε H A ⋅ c[ H + ] A = ε H A [H A ]+ ε A - [A ] = + + K a +[ H ] K a +[ H + ] (1)
I T= I0
A = lg (I0/I) = lg(1/T) = -lgT = Kbc
-Kbc -A T = 10 = 10
谢新媛-无机分析
A=lg(I0/I)=Kbc
K 吸光系数 与溶液性质、T、λ有关,K值 随c的单位不同而不同。 • c /g·L-1 A=abc
a 吸光系数 Absorptivity 单位: L·g-1 ·cm-1 • c/mol·L-1 A= ε bc ε 摩尔吸光系数 molar absorptivity 单位: L·mol-1 ·cm-1
光学光谱区
远紫外
(真空紫外)
紫外
可见
近红外 红外
2.5 m ~ 1000 m
10nm~200nm 200nm 400nm ~400nm ~ 760nm
750 nm ~ 2.5 m
谢新媛-无机分析
如果把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的比例混 合,可以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的光就叫互补 色光。物质的颜色是由于它选择性的吸收了可 见光中某一波长颜色的光而产生的。 当白光通过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 的光都不吸收,溶液就没有颜色。如果溶液吸 收了其中一部分波长的光,透过其它波长的 光,则溶液就呈现透过溶液后剩余部分光的颜 色。物质的颜色由透过光的颜色决定。
图
吸光度与显色剂用量的关系
从三个图中可以得到: 1) 可以选用的用量较宽 2) 可以选用的用量较窄 3) 表明随着显色剂用量的增加,吸光度也不断增大。
谢新媛-无机分析
2. 酸度: a. 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和颜色 b. 影响被测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 显色反应的适宜酸度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3. 显色时间及温度 实验确定 pH pH1<pH<pH2
谢新媛-无机分析
ε molar absorptivity ε 表示吸光物质浓度为1mol/L,液层
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
ε ε ε
值越大,溶液的吸光能力越强,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 值是选择显色反应的重要依据。
谢新媛-无机分析
Ex.浓度为0.51µg/ml的Cu2+溶 液,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测 定。在600nm波长处用2cm比 色皿测得A=0.297。求ε 、 a。
0.8 0.6 0.4 0.2 0
A
*
0
。1。ຫໍສະໝຸດ 2 3。。
4 mg/ml 返回
谢新媛-无机分析
如:采用啉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法)测 定地面水中微量铁的含量。
图 2-4
标准溶液系列
谢新媛-无机分析
n
五、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P315)
1.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物理因素): 为克服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a. 应尽量使用比较好的单 色器,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单 色光”,使标准曲线有较宽的线 性范围。 b. 应将入射光的波长选择 在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处。 c. 测定时应选择适当的浓度 范围,使吸光度读数在标准曲 线的线性范围内。
返回
谢新媛-无机分析
问题:
从吸收曲线可以得到什 么?
Ⅰ
λmax
1. 同一 浓 度的 有 色溶液 对 不 同 波 长 的 光 有 不同的吸光 度; 2. 对于 同一 有 色溶液, 相 同 的入射光波长,浓度愈 大,吸光度也愈大; 3. 对于同一物质,不论浓度 大 小 如 何 , 最 大 吸收 峰所 对 应的 波长 ( 最大 吸收 波长 λmax) 不 变 . 并且 曲线的 形 状也完全相同。
谢新媛-无机分析
0.51×10 −6 −1 = 8.0 ×10 (mol ⋅ L ) 解: CCu2+ = 63.55 0.297 −1 −1 4 ε= = 1.9 ×10 (L ⋅ mol ⋅ cm ) −6 8.0 ×10 × 2.0 0.297 −1 −1 2 = 3.0 ×10 (L ⋅ g ⋅ cm ) a= −3 0.51×10 × 2.0
−3
ε = a·M
谢新媛-无机分析
n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A总 = A1 + A2 + L + An = ε1bc1 + ε 2bc2 + L ε nbcn
谢新媛-无机分析
n
标准曲线(校正曲线)(P324)
A= bc
在进行分析工作时, 在与测标准系列同样条件 下测得未知溶液的吸光度 值,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求 出未知溶液的浓度。这种 方法对于批量分析工作非 常简便快速。
谢新媛-无机分析
11.6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单一组分的测定(P324) (一)吸光系数法(绝对法)
n
A c= ε gb
(三)对照法
As = Kcs b Ax = Kcx b
ε可从手册或文献中查到。
(二)校正(标准)曲线法
As cs = Ax cx Ax cx = cs As
谢新媛-无机分析
n
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摩尔比法
谢新媛-无机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n 重点: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单一组
分的分析。
n 难点:吸光光度分析的测量条件控制和测
量误差;多组分分析及示差法。
谢新媛-无机分析
11.1 概述
n
吸光光度法(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与物质的组 成、结构和含量等化学信息之间的关系而建 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又称为分光光度法。
721/721-100/721B型 分光光度计
WFJ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谢新媛-无机分析
11.4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P317)
n
一、显色反应的选择 *定量 *灵敏度高,一般ε>104 *选择性好 *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 对照性好, ∆λmax>60 nm . *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稳定。 *显色条件易于控制,重现性好。
谢新媛-无机分析
2)试剂空白 试液无色,显色剂或其它试剂有色 (有吸收),则应选试剂空白。 3)试液空白 试剂、显色剂均无色(无吸收), 试液中其它组分有色, 则应采用不加 显色剂的试液作参比溶液。 n 选择参比溶液的总原则是:使试液的吸 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组分的浓度。
谢新媛-无机分析
3.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返回
谢新媛-无机分析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 光,分为棱镜和光栅,视频显示为棱镜单色器。 返回
谢新媛-无机分析
吸收池:也称比色皿。用于盛放试液的容器。它是 由无色透明、耐腐蚀、化学性质相同、厚度相等的 玻璃制成的,按其厚度分为0.5cm、1cm、2cm、3cm 等。
返回
谢新媛-无机分析
Ⅱ Ⅲ
邻菲罗啉-亚铁溶液的吸收曲线 浓度大小:Ⅰ>Ⅱ>Ⅲ
4. 吸收曲线可作为吸光光度法中波长选定的依据,测 定时一般选择λmax 的单色光作为入射光。
谢新媛-无机分析
11.2 光吸收基本定律: Lambert-Beer定律(P313)
有色均匀溶液
朗伯定律(1760)
I0 I b
A=lg(I0/I)=k1b
谢新媛-无机分析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λ/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10 610-650 650-760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互补光 黄绿 黄 橙 红 紫红 紫 蓝 绿蓝 蓝绿
Er10
∆c 0.434 = ∆T c T lg T
8 6 4 2
T = 36.8%( A = 0.434)
0
(36.8) 20 40 60 80 T% 0.7 0.4 0.2 0.1 A 0.434
当测量小于0.2和大于0.7吸光度时,误差会迅速增加。 为了使测量误差落在0.2~0.7之间,可以控制试样的称取量。 对于组分含量高的试样,可减少称取量,或是稀释;对于含量 低的溶液可增加称样量或浓缩的方法来提高浓度。
返回
谢新媛-无机分析
n 1.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显色剂用量
显色反应一般可以用下式表示: M + R = MR
(待测组分) (显色剂) (有色络合物)
为了减少反应的可逆性,根据同离子效应,加入过量 的显色剂是必要的,但过量太多,有时会有副反应产生, 反而不利。
谢新媛-无机分析
下图是吸光度与显色剂用量关系的几种情况。
固定cM ,改变cR
A
1: 1.0
3:1 1 2.0 3.0 c(R)/c(M)
谢新媛-无机分析
n
弱酸(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 −
以一元弱酸HA为例: HA ƒ H + + A− Ka = [H ][ A ] [HA] 测定过程如下: ①首先配制一系列总浓度(c)相等,而pH不同的HA溶液, 用酸度计测定各溶液的pH值。 ②在酸式(HA)或碱式(A-)有最大吸收的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则:
谢新媛-无机分析
2. 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 a.朗伯-比耳定律仅适用于稀溶液。 b.由于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Cr2O72-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