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高考化学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7.2009年上海 化学试卷

27.2009年上海  化学试卷

2009年上海 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0页)两部分。

全卷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 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 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V-51 Cr-52 Mn-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 .利用潮汐能发电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 . ︰HeB .C .1s 2D .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CH 2CH 2CH 2CH 2 1,4-二甲基丁烷B .CH 3CHCH=CH 2 3-甲基丁烯C .CH 3CH 2CHCH 3 2-甲基丁烷D .CH 2Cl —CH 2Cl 二氯乙烷 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CH 3 CH 3 CH 3CH 3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答案

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答案(全国2)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第Ⅰ卷 (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答案A【解析】设2m o lZ n 参与反应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D 【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 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 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没有规律,C 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 项正确。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全国II卷)解析版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全国II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B.1:5C. 2:3D.2:5答案A【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

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没有规律,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答案D【解析】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CO2 + H2O =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化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综化学部分)解析版

【化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综化学部分)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化学部分)(理科使用)10.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答案B【解析】生成灰能与水放出大量的热。

【考点分析】考查常见物质的放热和吸热反应。

11.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答案A【解析】电池电极只称为正、负极,故①错。

其中活泼的一极为负极,即为铝合金,②对。

电极在海水中,故海水为电解质溶液,③对。

④铝合金为负极,则发生氧化反应,故错。

【考点分析】原电池的构成及电极反应的判断。

12.右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A.a的沸点最高B.b的熔点最低C.c的平均分子量最大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a、b、c三种馏分均为蒸气,故最上面的熔沸点最低,C的熔点最大,对应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也最大。

【考点分析】考查物质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13.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C7酸性水溶液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故可以易被检测。

K2Cr2C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乙醇的性质。

1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用湿毛巾或蘸有石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答案.D【解析】氯气与水反应,其速度慢且反应不充分,故A项错;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向地势高的地方、逆风跑,才可以在氯气之上,B、C项均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含答案)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0页)两部分。

全卷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I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V-51 Cr-52Mn-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He B. C.1s2 D.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中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④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8.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 .熔点:22CO KCl SiO >> B .水溶性:22HCl H S SO >>C .沸点:乙烷>戊烷>丁烷D .热稳定性:23HF H O NH >>9.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

200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理综)

200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理综)

200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理综)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2009•上海)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2.(3分)(2009•上海)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3.(3分)(2009•上海)右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A.a的沸点最高B.b的熔点最低C.c的平均分子量最大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4.(3分)(2009•上海)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C7酸性水溶液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5.(3分)(2009•上海)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用湿毛巾或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6.(2009•上海)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7.(2009•上海)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事()A.使用无铅汽油B.开发新的无铅燃料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D.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8.(2009•上海)在阅读资料时,小红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课题名称为: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9.(2009•上海)在走访调查中,小红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步骤中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和玻璃棒.(2)步骤中a操作称为,缺少此操作,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00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理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2009•上海)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2.(3分)(2009•上海)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3.(3分)(2009•上海)右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A.a的沸点最高B.b的熔点最低4.(3分)(2009•上海)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C7酸性水溶液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5.(3分)(2009•上海)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6.(2009•上海)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327.(2009•上海)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事()A.使用无铅汽油B.开发新的无铅燃料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8.(2009•上海)在阅读资料时,小红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课题名称为: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9.(2009•上海)在走访调查中,小红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步骤中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和玻璃棒.(2)步骤中a操作称为烘干,缺少此操作,测得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09高考试题——理综(上海卷)化生doc

2009高考试题——理综(上海卷)化生doc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理科使用)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共63分)考试注意: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I卷(1-21题)为单选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1.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

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A.①②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略2.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落,被尊为“成吉思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A.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C.海洋文明D.山地文明答案:A解析:略3.2008年初的雪灾和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逆温定义以及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有定义可知逆温不是一种常态,对比四个选项,A符合题意。

4.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其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①质量大的恒星寿命较短②质量小的恒星寿命较短③太阳的寿命约为10亿年④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C 。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及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及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O3﹣D.Mg2+、NH4+、SO42﹣、K+2.(5分)将15mL 2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1 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中n值是()A.4 B.3 C.2 D.13.(5分)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4.(5分)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B.C.D.6.(5分)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NH4+)>c(Cl﹣),c(OH﹣)>c(H+)B.c(NH4+)=c(Cl﹣),c(OH﹣)=c(H+)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7.(5分)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8.(5分)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9.(5分)右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10.(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H2O+2SO2↑请从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11.(15分)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14.(15分)已知周期表中,元素R、Q、W、Y与元素X相邻.R与Y同族.Y 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和Y形成的二种化合物中,Y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15.(15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R﹣CH=CH2R﹣CH2CH2OH(B2 H6为乙硼烷)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09•全国卷Ⅰ)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O3﹣D.Mg2+、NH4+、SO42﹣、K+【分析】根据溶液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促进电离来分析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然后根据溶液中的离子与NaOH溶液反应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NaOH会与NH4+反应产生NH3,但没有沉淀,故A错误;B、因AlO2﹣能促进HCO3﹣的电离,生成Al(OH)3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NaOH会与HSO3﹣生成SO32﹣,SO32﹣与Ba2+可生成BaSO3沉淀,但无气体生成,故C错误;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NaOH后,OH﹣与NH4+产生NH3,OH﹣与Mg2+会产生Mg(OH)2沉淀,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2.(5分)(2009•全国卷Ⅰ)将15mL 2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1 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n值是()A.4 B.3 C.2 D.1【分析】根据Na2CO3溶液与MCln盐溶液反应时,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利用化合价得出M n+离子与nCO32﹣离子的关系,然后利用物质的量来计算解答.【解答】解:Na2CO3溶液中CO3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5mL×10﹣3×2mol•L﹣1=0.03mol,MCl n盐溶液中M n+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0mL×10﹣3×0.5mol•L﹣1=0.02mol,由反应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及M的化合价为+n,则Na2CO3与MCl n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 n+~nCO32﹣2 n0.02mol 0.03mol,解得n=3,故选:B.3.(5分)(2009•全国卷Ⅰ)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分析】根据所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并且具有对简单氧化还原反应运用化合价的升降配平的技能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因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故A对;B、由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项没配平;或应知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2气体,而应是CO32﹣,故B错;C、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可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故C对;D、根据常见氧化剂、还原剂以及转化规律,D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故D对;故选:B.4.(5分)(2009•全国卷Ⅰ)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B.C.D.【分析】根据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则在混合物中碳、氢存在固定的质量比,混合物中一共有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然后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则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其质量比为12×1:1×2=6:1,又混合物中共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故选C.6.(5分)(2009•全国卷Ⅰ)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NH4+)>c(Cl﹣),c(OH﹣)>c(H+)B.c(NH4+)=c(Cl﹣),c(OH﹣)=c(H+)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分析】根据酸碱滴定中,无论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铵、氯化铵和氯化氢、氯化铵和一水合氨,该溶液一定不显电性,则利用遵循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若滴定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则一般溶液显碱性,即c(OH﹣)>c(H+),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的水解,即c(NH4+)>c(Cl﹣),则符合电荷守恒,故A是可能出现的结果;B、若滴定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当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盐的水解程度相同时,溶液为中性,则c(OH﹣)=c(H+),由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故B是可能出现的结果;C、当c(Cl﹣)>c(NH4+),c(OH﹣)>c(H+),则溶液中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就大于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显然与电荷守恒矛盾,故C是不可能出现的结果;D、若滴定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由铵根离子水解则溶液显酸性,即c(H+)>c(OH﹣),又水解的程度很弱,则c(Cl﹣)>c(NH4+),且符合电荷守恒,故D是可能出现的结果;故选:C.7.(5分)(2009•全国卷Ⅰ)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分析】根据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而碳酸钠在加热时不反应,则利用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再计算碳酸钠样品的纯度.【解答】解:设样品中含有NaHCO3杂质的质量为x,则2NaHCO3Na2CO3+CO2↑+H2△m(减少)2×84 106 62x (w1g﹣w2g),解得x=,则w(Na2CO3)==,故选A.8.(5分)(2009•全国卷Ⅰ)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分析】A、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B、酯基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C、苯环可以被氢加成,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D、羧基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解答】解:A、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酚羟基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故B正确;C、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故C正确;D、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并且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故D错误.故选D.9.(5分)(2009•全国卷Ⅰ)右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分析】根据图可知,X的浓度在随时间逐渐减少,到第6min浓度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利用X变化的量来计算转化率,再利用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来分析转化率的变化及反应速率的变化.【解答】解:A、6min时反应达平衡,但未停止,故A错;B、X的变化量为1mol/L﹣0.15mol/L=0.85mol/L,则X 的转化率为×100%=85%,故B正确;C、△H<0,反应为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D、降温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减小的倍数大,故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10.(15分)(2009•全国卷Ⅰ)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CO2↑+2H2O+2SO2↑请从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分析】该反应为固液加热,故选用C带有支管的试管做反应容器,加入浓硫酸和木炭;检验产物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硫,可用品红溶液;在洗气瓶中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来吸收余下二氧化硫;在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在检验时要考虑检验的顺序.【解答】解: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中加入浓硫硫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若品红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然后再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品红是否除尽,因为CO2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而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故先要除去SO2.最后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1.(15分)(2009•全国卷Ⅰ)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正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8L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16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溶液乙减小,OH﹣放电,H+增多;丙溶液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可以,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分析】(1)①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C 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③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④Cu2++2e﹣=Cu,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的m(Cu)=×64=16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解答】解:(1)①乙杯中c质量增加,说明Cu沉积在c电极上,电子是从b ﹣c移动,M是负极,N为正极,故答案为:正极;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③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故答案为:答案2.8L;④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所以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根据电极反应:Cu2++2e﹣=Cu,可知转移0.5mol电子生成的m(Cu)=×64=16g,故答案为:16;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电解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故答案为: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当铜全部析出时,溶液中仍有电解质硫酸,可以继续电解,故答案为:可以;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14.(15分)(2009•全国卷Ⅰ)已知周期表中,元素R、Q、W、Y与元素X相邻.R 与Y同族.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NO2和N2O4;(3)R和Y形成的二种化合物中,Y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SO3;(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NH3>PH3,H2O>H2S,其原因是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SiCl4+4NH3=Si(NH2)4+4HCl,3Si(NH2)4=8NH3+Si3N4.【分析】(1)根据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及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可知W为硅,然后分析二氧化硅的晶体类型;(2)根据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可知Q可能为氮元素,则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可以相互转变;(3)根据位置及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来推断R;(4)根据氢键的存在来比较氢化物的沸点,并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结构;(5)根据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 气;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来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1)W的氯化物为正四面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W的氧化物为SiO2,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成空间网状结构,则为原子晶体,故答案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故答案为:NO2和N2O4;(3)Y的最高价氧化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相邻,则R只能是O,Y为S,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最高化合价为+6,所以Y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SO3,故答案为:SO3;(4)Q、R、W、Y与元素X相邻,W为Si,Q为N,R为O,Y为S,则X为P 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的电子数均为10,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故答案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信息可知,四氯化硅与氨气反应生成W(QH2)4和HCl,Si(N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氨气和氮化硅,故答案为:SiCl4+4NH3=Si(NH2)4+4HCl,3Si(NH2)=8NH3+Si3N4.415.(15分)(2009•全国卷Ⅰ)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R﹣CH=CH2R﹣CH2CH2OH(B2 H6为乙硼烷)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C4H10(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析】(1)分别计算A、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则可求得C、H、O的原子个数比,进而求得化学式;(2)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A与Cl2光照取代时有两种产物,且在NaOH 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只能是异丁烷.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3)F可以与Cu(OH)2反应,故应为醛基,与H2之间为1:2加成,则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3﹣苯基﹣1﹣丙醇分析;(4)由反应条件判断应为消去反应;(5)根据推断G的结构为,可以将官能团作相应的位置变换而得出其芳香类的同分异构体.【解答】解:(1)88gCO2为2mol,45gH2O为2.5mol,标准11.2L,即为0.5mol,所以烃A中含碳原子为4,H原子数为10,则化学式为C4H10.故答案为:C4H10;(2)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但从框图上看,A与Cl2光照取代时有两种产物,且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只能是异丁烷.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故答案为: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3)F可以与Cu(OH)2反应,故应为醛基,与H2之间为1:2加成,则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3﹣苯基﹣1﹣丙醇分析,F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反应①为卤代烃在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5)F被新制的Cu(OH)2氧化成羧酸,D至E为然后与信息相同的条件,则类比可不难得出E的结构为.E与G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5)G中含有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可以将官能团作相应的位置变换而得出其芳香类的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O3﹣D.Mg2+、NH4+、SO42﹣、K+2.(5分)将15mL 2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1 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中n值是()A.4 B.3 C.2 D.13.(5分)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4.(5分)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B.C.D.6.(5分)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NH4+)>c(Cl﹣),c(OH﹣)>c(H+)B.c(NH4+)=c(Cl﹣),c(OH﹣)=c(H+)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7.(5分)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8.(5分)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9.(5分)右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10.(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H2O+2SO2↑请从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11.(15分)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14.(15分)已知周期表中,元素R、Q、W、Y与元素X相邻.R与Y同族.Y 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和Y形成的二种化合物中,Y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15.(15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R﹣CH=CH2R﹣CH2CH2OH(B2 H6为乙硼烷)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09•全国卷Ⅰ)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O3﹣D.Mg2+、NH4+、SO42﹣、K+【分析】根据溶液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促进电离来分析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然后根据溶液中的离子与NaOH溶液反应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NaOH会与NH4+反应产生NH3,但没有沉淀,故A错误;B、因AlO2﹣能促进HCO3﹣的电离,生成Al(OH)3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NaOH会与HSO3﹣生成SO32﹣,SO32﹣与Ba2+可生成BaSO3沉淀,但无气体生成,故C错误;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NaOH后,OH﹣与NH4+产生NH3,OH﹣与Mg2+会产生Mg(OH)2沉淀,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2.(5分)(2009•全国卷Ⅰ)将15mL 2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1 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n值是()A.4 B.3 C.2 D.1【分析】根据Na2CO3溶液与MCln盐溶液反应时,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利用化合价得出M n+离子与nCO32﹣离子的关系,然后利用物质的量来计算解答.【解答】解:Na2CO3溶液中CO3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5mL×10﹣3×2mol•L﹣1=0.03mol,MCl n盐溶液中M n+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0mL×10﹣3×0.5mol•L﹣1=0.02mol,由反应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及M的化合价为+n,则Na2CO3与MCl n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 n+~nCO32﹣2 n0.02mol 0.03mol,解得n=3,故选:B.3.(5分)(2009•全国卷Ⅰ)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分析】根据所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并且具有对简单氧化还原反应运用化合价的升降配平的技能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因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故A对;B、由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项没配平;或应知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2气体,而应是CO32﹣,故B错;C、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可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故C对;D、根据常见氧化剂、还原剂以及转化规律,D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故D对;故选:B.4.(5分)(2009•全国卷Ⅰ)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B.C.D.【分析】根据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则在混合物中碳、氢存在固定的质量比,混合物中一共有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然后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则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其质量比为12×1:1×2=6:1,又混合物中共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故选C.6.(5分)(2009•全国卷Ⅰ)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NH4+)>c(Cl﹣),c(OH﹣)>c(H+)B.c(NH4+)=c(Cl﹣),c(OH﹣)=c(H+)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分析】根据酸碱滴定中,无论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铵、氯化铵和氯化氢、氯化铵和一水合氨,该溶液一定不显电性,则利用遵循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若滴定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则一般溶液显碱性,即c(OH﹣)>c(H+),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的水解,即c(NH4+)>c(Cl﹣),则符合电荷守恒,故A是可能出现的结果;B、若滴定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当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盐的水解程度相同时,溶液为中性,则c(OH﹣)=c(H+),由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故B是可能出现的结果;C、当c(Cl﹣)>c(NH4+),c(OH﹣)>c(H+),则溶液中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就大于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显然与电荷守恒矛盾,故C是不可能出现的结果;D、若滴定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由铵根离子水解则溶液显酸性,即c(H+)>c(OH﹣),又水解的程度很弱,则c(Cl﹣)>c(NH4+),且符合电荷守恒,故D是可能出现的结果;故选:C.7.(5分)(2009•全国卷Ⅰ)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分析】根据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而碳酸钠在加热时不反应,则利用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再计算碳酸钠样品的纯度.【解答】解:设样品中含有NaHCO3杂质的质量为x,则2NaHCO3Na2CO3+CO2↑+H2△m(减少)2×84 106 62x (w1g﹣w2g),解得x=,则w(Na2CO3)==,故选A.8.(5分)(2009•全国卷Ⅰ)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分析】A、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B、酯基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C、苯环可以被氢加成,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D、羧基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解答】解:A、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酚羟基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故B正确;C、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故C正确;D、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并且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故D错误.故选D.9.(5分)(2009•全国卷Ⅰ)右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分析】根据图可知,X的浓度在随时间逐渐减少,到第6min浓度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利用X变化的量来计算转化率,再利用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来分析转化率的变化及反应速率的变化.【解答】解:A、6min时反应达平衡,但未停止,故A错;B、X的变化量为1mol/L﹣0.15mol/L=0.85mol/L,则X 的转化率为×100%=85%,故B正确;C、△H<0,反应为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D、降温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减小的倍数大,故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10.(15分)(2009•全国卷Ⅰ)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CO2↑+2H2O+2SO2↑请从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分析】该反应为固液加热,故选用C带有支管的试管做反应容器,加入浓硫酸和木炭;检验产物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硫,可用品红溶液;在洗气瓶中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来吸收余下二氧化硫;在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在检验时要考虑检验的顺序.【解答】解: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中加入浓硫硫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若品红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然后再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品红是否除尽,因为CO2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而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故先要除去SO2.最后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1.(15分)(2009•全国卷Ⅰ)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正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8L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16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溶液乙减小,OH﹣放电,H+增多;丙溶液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可以,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分析】(1)①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C 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③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④Cu2++2e﹣=Cu,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的m(Cu)=×64=16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解答】解:(1)①乙杯中c质量增加,说明Cu沉积在c电极上,电子是从b ﹣c移动,M是负极,N为正极,故答案为:正极;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③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故答案为:答案2.8L;④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所以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根据电极反应:Cu2++2e﹣=Cu,可知转移0.5mol电子生成的m(Cu)=×64=16g,故答案为:16;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电解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故答案为: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当铜全部析出时,溶液中仍有电解质硫酸,可以继续电解,故答案为:可以;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14.(15分)(2009•全国卷Ⅰ)已知周期表中,元素R、Q、W、Y与元素X相邻.R 与Y同族.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NO2和N2O4;(3)R和Y形成的二种化合物中,Y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SO3;(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NH3>PH3,H2O>H2S,其原因是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SiCl4+4NH3=Si(NH2)4+4HCl,3Si(NH2)4=8NH3+Si3N4.【分析】(1)根据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及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可知W为硅,然后分析二氧化硅的晶体类型;(2)根据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可知Q可能为氮元素,则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可以相互转变;(3)根据位置及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来推断R;(4)根据氢键的存在来比较氢化物的沸点,并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结构;(5)根据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 气;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来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1)W的氯化物为正四面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W的氧化物为SiO2,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成空间网状结构,则为原子晶体,故答案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故答案为:NO2和N2O4;(3)Y的最高价氧化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相邻,则R只能是O,Y为S,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最高化合价为+6,所以Y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SO3,故答案为:SO3;(4)Q、R、W、Y与元素X相邻,W为Si,Q为N,R为O,Y为S,则X为P 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的电子数均为10,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故答案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信息可知,四氯化硅与氨气反应生成W(QH2)4和HCl,Si(N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氨气和氮化硅,故答案为:SiCl4+4NH3=Si(NH2)4+4HCl,3Si(NH2)=8NH3+Si3N4.415.(15分)(2009•全国卷Ⅰ)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R﹣CH=CH2R﹣CH2CH2OH(B2 H6为乙硼烷)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C4H10(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析】(1)分别计算A、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则可求得C、H、O的原子个数比,进而求得化学式;(2)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A与Cl2光照取代时有两种产物,且在NaOH 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只能是异丁烷.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3)F可以与Cu(OH)2反应,故应为醛基,与H2之间为1:2加成,则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3﹣苯基﹣1﹣丙醇分析;(4)由反应条件判断应为消去反应;(5)根据推断G的结构为,可以将官能团作相应的位置变换而得出其芳香类的同分异构体.【解答】解:(1)88gCO2为2mol,45gH2O为2.5mol,标准11.2L,即为0.5mol,所以烃A中含碳原子为4,H原子数为10,则化学式为C4H10.故答案为:C4H10;(2)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但从框图上看,A与Cl2光照取代时有两种产物,且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只能是异丁烷.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故答案为: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3)F可以与Cu(OH)2反应,故应为醛基,与H2之间为1:2加成,则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3﹣苯基﹣1﹣丙醇分析,F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反应①为卤代烃在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5)F被新制的Cu(OH)2氧化成羧酸,D至E为然后与信息相同的条件,则类比可不难得出E的结构为.E与G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5)G中含有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可以将官能团作相应的位置变换而得出其芳香类的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后二位校验码号码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0页)两部分。

全卷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考生注意: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第I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V-51 Cr-52Mn-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7. 在下列变化: 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8. A. 熔点: CO 2 > KCl > SiO 2 B.C. 沸点: 乙烷 > 戊烷 > 丁烷D. 9. 结构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B. 1 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 molC. 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D. 1 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 mol NaOH10. 9.2 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A. 0.2 mol 中子B. 0.4 mol 电子 11. 1–度为115~125 ºC A. 不能用水浴加热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 D. 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12.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2009年高考全国II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精校版)

2009年高考全国II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精校版)

2009年高考全国II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精校版)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 B.1:5 C.2:3 D.2:5【答案】A【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布朗运动本身即是无规律的运动,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答案】D【解析】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CO2 + H2O =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

;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 A 的结构简式是 (4)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5) A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 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 (6)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全国 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 1 C – 12 N – 14 O -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6. 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 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答案 A 【解析】设 2molZn 参与反应,因 Zn 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 2molZn(NO3)2,显然含有 4molNO3 , 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 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
30. (15 分)w.w.w.k.s.5.u.c.o.m 化合物 A 相对分子质量为 86,碳的质量分数为 55.8%,氢为 7.0%,其余为氧。A 的相关反 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H=CHOH(烯醇)不稳定 ,很快转化为 R CH 2CHO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分子式为
10.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
A. ④①②⑤⑥③ C. ①④②⑥③⑤ 答案 C
B. ④①②⑥⑤③ D. ①④②③⑥⑤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钠.按溶液 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A.①④②③⑥⑤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 D.④①②③⑥⑤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6.(3 分)已知:
绝密★启用前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 63 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 89 个中子
注意事项:
5.(3 分)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
C.等质量的 NaHCO3 和 Na2CO3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 CO2 体积相同
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C.3 mol
D.2 mol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8.(3 分)根据已知回答 24﹣25 题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1)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1)解析版
-3 + 2+
~ nCO3
2-
n -3 40×10 ×0.5
D.K2Cr2O7+6FeSO4+7H2SO4 =Cr2(SO4)3+3Fe2(SO4)3+K2SO4+7H2 O 答案.B 2- 【解析】在碱性条件下,可能产生 CO2 气体,而应是 CO3 ,故 B 项错。 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 置。现提供浓 H2 SO4、木炭和酸性 KMnO4 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 (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 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 用。 选用的仪器 (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转化率为 0.85/1=85% ,正确。H<0,反应为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 X 的转 化率减小,C 项错;D 项,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 V 正>V 逆,即逆反应减小的倍数大,错误。 27、 (15 分)w.w.w.k.s.5.u.c.o.m 浓 H2SO4 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4(浓)+C CO2↑+2H2O+2SO2↑
答案. C B A A
浓 H2SO4 和木炭 无水 CuSO4 品红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
反应器(或发生气体) 检验 H2O 检验 SO2 吸收余下的 SO2
A 澄清石灰水 检验 CO2 的存在。 【解析】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 中加入浓硫硫和木炭作为反应 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 装置 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 SO2 气体,用装置 A,放入品红检验, 若品红褪色,则说明有 SO2 气体产生,再用装置 A,放入酸性 KMnO4 溶液以除去 SO2,然后再用 装置 A,放入品红,检验品红是否除尽,因为 CO2 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而 SO2 也可以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故先要除去 SO2。 28、 (15 分)w.w.w.k.s.5.u.c.o.m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 100 g 5.00%的 NaOH 溶液、足量的 CuSO4 溶液和 100 g 10.00%的 K2SO4 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V-51 Cr-52 Mn-55 Fe-56 Cu-64第I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He B.C.1s2D.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③④D.②④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 ②硝酸银分解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8.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 .熔点:22CO KCl SiO >>B .水溶性:22HCl H S SO >>C .沸点:乙烷>戊烷>丁烷D .热稳定性:23HF H O NH >>9.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B .1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D .1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10.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 .0.2 mol 中子B .0.4 mol 电子C .0.2 mol 质子D .0.4 mol 分子 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不能用水浴加热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 .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 .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1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H 2O 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B .常温下,23100mL1mol /L Na CO 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 AC .分子数为N A 的CO 、C 2H 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质量为28 gD .3.43gNH 中含N —H 键数目为A 0.2N13.右图装置中,U 型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 .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 .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2+Fe 2e Fe -→D .a 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 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14.根据以下事实得出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 .HA 的酸性比HB 的强,则HA 溶液pH 比HB 溶液的小B .+A 和B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 原子的大C .A 盐的溶解度在同温下比B 盐的大,则A 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 盐溶液的大D .A 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 原子的多,则A 单质的还原性比B 单质的强1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 )与时间(t )关系如右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A .物质的量之比为3∶2B .质量之比为3∶2C .摩尔质量之比为2∶3D .反应速率之比为2∶316.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

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2Ca(OH)和3NaHCO 溶液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7.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 、3NaHCO 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3(HCO )(ClO )(OH )c c c --->>B .3(ClO )(HCO )(H )c c c --+>>C .323(HClO)(ClO )(HCO )(H CO )c c c c --+=+D .+3(Na )(H )(HCO )(ClO )(OH )c c c c c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24H SO 与2Ba(OH)溶液反应: 2++2-442 Ba +OH +H +SO BaSO +H O -→↓B .4CuSO 溶液吸收2H S 气体: 2++2Cu +H S CuS +2H →↓C .3AlCl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3+-+32242Al +4NH H O A1O +4NH +2H O •→D .等体积、等浓度的2Ba(OH)稀溶液与43NH HCO 稀溶液混合:2+-+-433322Ba +2OH NH +HCO BaCO +NH H O+H O +→↓•19.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 1、Q 2均为正值):221222H (g)+Cl (g)2HCl(g)+Q H (g)+Br (g)2HBr(g)+Q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Q 1>Q 2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 .生成1 mol HCl 气体时放出Q 1热量D .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Br(1)具有的能量20.对于常温下pH 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l mL 稀释至100 mL 后,pH 等于3B .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H )c 之比值为-1210 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的100倍21.下列坐标图所表示的量的关系错误的是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x 与 NO x 溶于水完全转化 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的量x 酒精水溶液中海清的 碳的质量分数y 的关系 为硝酸,x 与消耗氧气 与溶质的质y 的关系 质量分数x 与酒精水 的量y 的关系 溶液密度y 的关系A B C D22.实验室将9 g 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

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 g ,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A .232Fe O MnO 和B .2MnO 和25V OC .23Cr O 和25V OD 34Fe O 和FeO第Ⅱ卷 (共84分)四、(本题共24分)2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①2Cl C1+Cl → ②2Cl+H HCl+H → ③2H+C1HCl+Cl →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c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 、HCl 、HBr 、HI 的顺序依次减弱d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2F 、2Cl 、2Br 、2I 的顺序由难变易(4)卤素单质的键能大小如右图。

由图推断:①非金属性强的卤素,其单质分子的化学键 断裂(填“容易”或“不容易”或“不一定容易”)。

②卤素单质键能大小与键长的关系为:24.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3AsH 、24H SO 、3KBrO 、24K SO 、34H AsO 、2H O 和一种未知物质X 。

(1)已知3KBrO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2)已知0.2mol 3 KBrO 在反应中得到1mol 电子生成X ,则X 的化学式为 。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 .氧化性:334KBrO >H AsOb .氧化性:343H AsO >KBrOc .还原性:3AsH >Xd .还原性:3X>AsH(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 O(s)+3CO(g) 2Fe(s)+3CO(g)232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e O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 min后,生成了单质②该温度下,在2 L盛有23铁11.2 g。

则10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②(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Al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欲使上述体系中3+五、(本题共24分)26.根据硫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气体的原料可选用________。

a.稀硫酸与硫化亚铁b.稀硝酸与硫化亚铁c.稀硫酸与硫化钠d.稀盐酸与硫化亚铁(2)现要组装一套可以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速率的装置,请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如右图,在一个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品红稀硫溶液,点燃硫化氢气体。

在火焰自动熄灭后,停止通入气体,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