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一日活动优化

合集下载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摘要】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我们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能否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我们对完成此项任务的困难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孩子;一日生活中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具备的最根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保教结合,循序渐进,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一、在入厕、盥洗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适应能力较弱,刚来幼儿园,尽管老师反复强调,孩子们就是不知道怎样拿毛巾、拿茶杯喝水。

如:喻晨枫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喝水不知道自己的茶杯到底是哪一只,说又不说,每天要老师帮他找,我们就为每个孩子设计一个标志,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标志。

这样一个星期下来,他就能准确找到他的小茶杯和毛巾了。

由于孩子的倾听习惯比较差,每天老师强调从前门出去拿茶杯,排队拿茶杯,倒好水往后门进去,可是喝水就是经常撞车,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脚印的图案来表示,让孩子根据脚印来排队倒水,进出。

这样既让孩子有了方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例:穿衣服。

我们小班有许多的孩子由于在家里都是大人包办,根本不会穿衣服。

我们就让孩子利用儿歌边念边穿: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

穿裤子。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2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2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我们年段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

现总结如下: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

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

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

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

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

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较为合适的。

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

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订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的水果,并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

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

幼儿兴起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三、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

如叠手绢:我们先让幼儿认识手边有四条边。

再教幼儿叠手绢的方法:把手绢平放在桌上,两手抓住其中的一条边,一条边说着:"我和对边握握手",将手绢向对边折,幼儿也一边学着一边口里喊着,一边手里叠着手绢,兴趣浓厚。

再如穿衣: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教他们穿衣:衣服后面向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啰!"将衣服甩在身后,报在身上;接着继续说、做:"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

家长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对于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一套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有效地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提供适当的环境为了让幼儿能够独立地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动,家长应该在家中提供适当的环境。

这包括将不同种类的物品放置在幼儿可以轻松接触到的位置,让他们能够自己拿取和放置物品。

例如,将幼儿自己的餐具摆放在低的柜子上,如此一来,幼儿就可以自己拿取餐具,在饭桌上设置一个可以容纳各类食物和饮料的盘子和杯子,让幼儿自己选择和取用食物。

2.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家长可以逐渐给予孩子一些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出选择,同时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责任。

这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搭配什么配饰,给幼儿一些合适的选项,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梳理头发,穿鞋子等。

通过这样的做法,幼儿能够逐渐培养出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决策力和独立性。

3.为孩子制定明确的任务和责任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为他们制定明确的任务和责任。

这可以是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盖床,折叠衣物等。

通过这样的任务,幼儿可以逐渐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物,并建立起自己的午睡和阅读时间表。

此外,家长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幼儿完成任务,以增强他们的自理动力。

4.打造稳定的日常作息时间表稳定的日常作息时间表对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制定一套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固定的起床、吃饭、洗漱、睡觉时间。

通过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幼儿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5.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能够保护幼儿的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可以教导幼儿如何正确地洗手,刷牙,洗脸等。

此外,还应鼓励幼儿养成定期洗澡,换洗衣物的习惯。

通过持续的引导和激励,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习惯。

幼儿园小班一日生活常规总结

幼儿园小班一日生活常规总结

幼儿园小班一日生活常规总结晨间活动每天早晨,幼儿园小班的一日生活常规通常从晨间活动开始。

老师会在孩子抵达时欢迎他们,并帮助他们脱去外衣,换上室内鞋。

接着,孩子们会参加晨间活动,包括自由玩耍、唱歌、舞蹈等,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当天的幼儿园生活。

早餐时间随着晨间活动的结束,孩子们将进行早餐时间。

这个时间段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营养需求,同时也是培养他们自理能力的好机会。

孩子们将学会自己动手洗手、用餐并清理餐具,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分享、团结和礼貌。

课堂学习一旦早餐结束,孩子们将进入课堂学习时间。

这个时段通常是以有趣的游戏、故事、手工等形式展开,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户外活动幼儿园小班的生活中还会有户外活动时间。

孩子们将有机会在户外空间中奔跑、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午餐与午休午餐时间是孩子们一天中的重要时间段。

孩子们将在老师和保育员的陪同下,安静有序地用餐,并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

午餐后,孩子们将进行午休时间,充分休息以保证下午的活动状态。

下午活动下午活动时间通常安排有绘画、玩具游戏、音乐舞蹈等等。

在这个时间段中,孩子们将得到更多的自由时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们将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其在玩乐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家长接送时间当下午活动结束时,家长们将陆续到来接孩子回家。

孩子们会和老师、朋友告别,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快乐,结束一天美好的幼儿园小班生活。

在家长接送时间,老师们也将与家长交流孩子当天的表现和情况,以保证更好地配合孩子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的一日生活常规如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快乐、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样的日常生活经历,孩子们将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和素养,迎接更广阔的未来。

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工作总结

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工作总结

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工作总结引言幼儿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幼儿的一日常规培养工作对其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重要性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工作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日常规律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调整作息,增强免疫力,提高学习效果,促进身体健康。

日常规律培养时间管理为幼儿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和休息,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早上起床、吃早餐、玩耍、午休、学习等各项活动都需要有确定的时间安排,以培养幼儿的自律性。

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同时,注意减少糖分和垃圾食品的摄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动态学习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各种教育玩具和游戏,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开展有趣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身体活动幼儿期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因此适当的身体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组织室内外的活动,如晨练、运动、游戏等,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情感沟通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彼此的情感沟通。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帮助幼儿处理情绪问题。

有效方法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要求幼儿需要清晰的界限和规则,以提供安全的基础和稳定的环境。

通过与幼儿讨论和制定规则,增加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对规则的认同感。

同时,指导幼儿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供正面激励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鼓励和赞扬,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

做好家园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共同关注幼儿的日常培养工作。

及时向家长传递幼儿在学校表现和进展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家庭的紧密合作,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穿脱衣服、洗手、吃饭等。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穿脱衣服1. 提供适宜的衣物:为了让幼儿更容易穿脱衣物,教师可以选择易于操作的衣物,如拉链代替纽扣,弹性材质代替系带。

同时,确保衣物尺寸合适,不过大或过小。

2. 示范和引导:教师可以向幼儿示范正确的穿脱方法,并通过语言引导他们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先把手伸进袖子里”,“然后拉上拉链”。

3. 练习机会: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幼儿反复尝试穿脱衣物。

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模仿成人的动作,增加兴趣和参与度。

4. 激励和表扬:当幼儿成功穿脱衣物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洗手1. 提供洗手设施:在幼儿园里设置适合幼儿使用的洗手池,并配备肥皂、毛巾等洗手用品。

确保洗手池高度适宜,让幼儿能够轻松接触到水龙头。

2. 示范正确洗手方法:教师可以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通过语言解释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先打湿双手”,“然后涂抹肥皂”,“搓揉双手至少20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引导和监督:在幼儿初学洗手时,教师可以提供引导和监督,确保他们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逐渐减少教师的介入,让幼儿逐步独立完成洗手过程。

4. 养成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等方式,向幼儿灌输洗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洗手习惯。

三、吃饭1. 提供适宜的餐具: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餐具,如小碗、小勺等。

确保餐具易于握持,符合幼儿的手部发育特点。

2. 示范正确用餐姿势和动作:教师可以向幼儿示范正确的用餐姿势和动作,如坐直、拿勺子等。

同时,通过语言引导他们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3. 饮食安排:提供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避免给幼儿过硬或过大的食物。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生活、活动、运动等。

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主要项目和利用分配这些活动做到分配均衡则有利于幼儿美好童年的发展,便在娱乐中提高自己,作为引路人的我们则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安排好这类活动。

幼儿一日生活大体上是指在帮助幼儿形成最初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在同年的生活中能够愉快、安全、健康的成长。

主要内容生活自理、交往礼仪、生活常识、环境卫生、生活规则及学习知识等,这几点的安排才可促进儿童心理生理上的成长。

给予美好的未来再着从这项活动中推动动手能力。

满足幼儿自立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发展,运动指在幼儿身体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终身具有健康的身体尊基。

主要类容体育游戏,体操、器械活动自然因素锻炼等。

学习活动指在激发幼儿自主探索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为幼儿在知识态度和能力方面发生变化,为幼儿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主要类容是语言、品德、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数学、音乐、儿歌等。

晨检时要注意幼儿脸色、皮肤精神喉咙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精神,三问、饭后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危险物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器材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

大班幼儿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注意维护好秩序。

玩耍时注意卫生,并专门监督好小班幼儿逐渐洗到脸,中班幼儿自己学会自己清洗,大班幼儿应正确的洗干净手、脸,有个别玩泥巴、打闹应及时进行制止并进行基化游戏或使用橡皮泥代替,教师利用好引导,幼儿观察社会、观察自然扩大视野,提高幼儿观察方法。

让幼儿学会观察在游戏活动中,认真仔细的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表现,深入了解幼儿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但不能刻意的要求幼儿。

通过上述,大体介绍幼儿的一日的生活和行为。

探索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

探索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

探索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手等。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出良好的自理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引言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同时,对于幼儿的家长来说,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并提高家庭的和谐氛围。

因此,探索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具有以下重要性:1. 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通过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手等,幼儿可以提高肌肉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整体发展。

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通过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手等,幼儿可以提高肌肉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整体发展。

2. 社交能力提升: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当幼儿能够独自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时,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更加自信,更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交能力提升: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当幼儿能够独自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时,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更加自信,更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 独立性培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独立性。

当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活动时,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独立性培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独立性。

浅述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浅述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浅述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小班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信心。

通过自己动手完成简单的自理活动,如洗脸刷牙、穿脱衣服等,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培养自己对独立生活的信心。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性格。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通过自己主动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自己主动选择和决策,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自理能力的健康快乐的幼儿。

2. 正文2.1 提供适当的自理环境提供适当的自理环境是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自主行动和学习的环境。

环境应该是安全的。

教师需要确保幼儿在自理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安排合适的器具和设施,保证幼儿进行自理活动时环境的干净整洁。

环境要有秩序性和规律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任务,如擦桌子、整理床铺等,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环境还应该充满挑战性和启发性。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或任务,让幼儿在完成自理活动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供适当的自理环境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改进环境,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全面发展。

2.2 建立自理的日常生活习惯建立自理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自理能力是指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一部分日常生活自理任务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生活品质和自信心,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从生活环境的创设、示范引导和巩固训练三个方面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进行总结。

一、创设适合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自理的环境,提供合适的设施和材料。

例如,设置低矮的洗手池、垃圾桶,方便幼儿进行洗手和清理碗筷的动作;在教室中设置儿童化的储物柜,让幼儿能够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提供适合幼儿操作的容器和工具,如便携式水杯、小勺子等。

同时,还应该为幼儿提供适当的自主选择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并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任务。

二、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幼儿的自理行为,发现幼儿的自理动作并给予鼓励。

在给予鼓励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供示范引导。

示范引导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

例如,对于洗手这个自理任务,教师可以先示范如何打开水龙头和取得肥皂,然后让幼儿尝试自己完成,最后再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洗手。

示范引导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形式进行。

例如,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告诉幼儿为什么要自己吃饭、穿衣服等,并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

同时,还可以编写歌曲,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常见的自理动作,如穿衣、刷牙等。

三、巩固训练在经过示范引导后,幼儿还需要进行巩固训练,以提高自理能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巩固训练可以通过常规生活中的锻炼来实施。

例如,在午睡前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己洗漱清洁的活动,还可以让幼儿自己端菜盘、倒水等。

巩固训练时教师应该采取关注引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存在的问题,以及及时给予鼓励。

同时,对于那些已经掌握基本自理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新的自理任务,以增强他们的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家长和老师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幼儿参与家务活动。

比如让他们帮忙整理玩具、摆放衣物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餐具,自己吃饭、洗手等,让他们懂得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去照顾。

其次,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

比如让他们自己选择衣服、玩具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午餐等,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模拟成为“小主人”,自己打理家务、照顾玩具等,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行动。

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来教导幼儿如何照顾自己,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总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指导。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相信每个幼儿都可以培养出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自理能力是指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动作和行为,例如穿脱衣、吃饭、上厕所、自己洗手等。

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他们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首先,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示范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各种自理活动中来。

例如,我们可以教给幼儿如何正确地穿脱衣物,然后让他们逐步自己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解释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理解并逐渐掌握。

其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有序和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愉快。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饭前和饭后,我们可以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整理餐具和清洁桌面,通过亲自参与其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再次,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幼儿有机会独立思考和独立选择。

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衣物,并帮助他们逐渐学会穿脱衣物。

在幼儿上厕所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逐渐掌握上厕所的技巧,并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及时给予正面的认可和鼓励。

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及时给予正面的认可和鼓励。

当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项自理任务时,我们要及时赞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受到肯定的。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总的来说,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指导,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及时给予正面的认可和鼓励。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摘要:当前背景下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被反复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也提到幼儿应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更是幼儿在以后社会中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

幼儿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应该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所以从小班开始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小班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育刚开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比较敏感。

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

在家里有家人精心的照料不需要他们去做任何事情,离开家的孩子没有了依靠,所以来到幼儿园后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孩子们连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会,该如何适应全新的环境呢?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的健康成长、认知能力、个性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它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学习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技能。

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好的适应幼儿园,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下面就从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分析幼儿缺乏自理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的孩子不在少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隔代抚养,过度溺爱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也比较忙,孩子大多由长辈照料。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就好,对孩子的要求更是一应俱全。

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从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一些误区。

长辈们认为孩子还小,孩子自己动手怕伤着,吃饭慢了怕凉着,自己走路怕摔着,不忍心让孩子干这干那,事事包办代替。

场景一:户外活动后,孩子们玩的满头大汗,老师让孩子们把外套脱掉,只有一个小朋友没脱掉外套,老师问:“你怎么没脱掉外套,你头上都是汗水?”小杰低头小声地说:“我不会脱”询问缘由后,了解因为父母忙,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

论文浅谈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论文浅谈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论文浅谈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教育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在家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在入厕、盥洗、进餐、喝水等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娇生惯养,不少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宠爱,对孩子过分关心、照顾,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都包办代替了,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对本班52位幼儿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进餐:大多数幼儿不能做到独立进餐。

掉饭粒,剩饭,挑食的现象很普遍。

在全班52位小朋友中,只有部分小朋友在家偶尔练习过使用筷子,洗手,洗脸等;一部分幼儿经过家长配合教育掌握了该项要求,多数幼儿则不然,洗手的过程就是玩水的过程,或者就是只会简单地把手放在水龙头下面冲一下。

入厕: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很少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入厕训练,大部分幼儿不能独立入厕。

穿衣服等:大多数幼儿穿不系鞋带的鞋子,但很难分清左右。

个别幼儿不能自己穿鞋和袜子,根本没有穿的意识。

吃水果会自己去皮:85%的幼儿会。

整理物品:半数以上的幼儿根本不懂什么叫整理东西,为什么要整理自己的东西以及如何整理自己的东西。

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仅有2位幼儿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大人的提醒。

玩过的玩具能收好。

通过以上的调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3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比较差的。

那么原因何在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归结于家庭。

在对待幼儿劳动这个问题上,家长往往持三种态度:第一,过度的爱护。

许多应孩子去做的事,家长习惯于包办代替,亲历亲为。

第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也不晚。

第三,怕麻烦。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幼儿三岁这个黄金时段,对其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建立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

其次,放开手脚,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孩子没有掌握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年龄偏小,小班都在三岁左右,在自理时都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是教诲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到,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会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为了让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我们小一班进行了“幼儿自立能力培养”的训练,在一系列活动中,严格遵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三岁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了,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的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的意义还不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自幼培养独立和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小班的生活能力是独立用勺吃饭、用杯喝水、会漱口会洗手、会用水吞药片、会扣大扣子、会自己睡觉盖被、会大小便、会用卫生纸擦鼻涕……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帮助下幼儿独立的做就可以渐渐学会,贵在放手让幼儿练习,开始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浪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幼儿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

家长们的包办代替只能养成幼儿的笨手笨脚,还要利用儿童好模仿的特点,鼓励儿童模仿大人的生活.除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外也可以利用游戏加以辅助练习,如扣扣子练习就可以让幼儿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妈妈的衣服练习解扣、系扣,给娃娃穿衣服,用勺给娃娃喂饭等。

在培养生活能力时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进餐时就要养成饭粒不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讲故事的好习惯,又如睡觉前要小便,脱了衣服放在固定地方,不蒙头睡觉、手里不拿东西睡觉等好习惯。

二、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1.根据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高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三岁幼儿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吃饭、洗手、刷牙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

当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幼儿园的整个阶段,而抓好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原则”,并且有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

一、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自信心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

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很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

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未来祖国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

曾听说某一大学生在大学因为不能自理,而让妈妈陪读的生活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

父母却忽视了孩子的这种愿望一切包办代替,他们过多的关爱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自理的积极性,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成功。

对小班孩子来说。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生活一大转折。

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被大人哄着,现在却要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盥洗、入厕、进餐、穿脱衣服、午睡是小班孩子入园首先要碰到的难题。

二、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事,“包办代替”现象越来越严重,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也屡屡皆事。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体育游戏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体育游戏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体育游戏教学反思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活动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家长们作为经济社会的主力军,则更加忙于自身的工作和学习充电。

而教育孩子的重任很大一部分由祖辈承担。

出于独生子女以及隔代亲等种种原因,家长们往往更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上的照顾和智力上的启发,而忽视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不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等等。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曾用开家长会、家园之窗中的相互沟通、个别联系等各种方式向家长做了一定的宣传,使家长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教育观念及教育态度、方法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但是,同时也引出了家长的不少困惑,究竟小班孩子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没有那么重要,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那些方面,能做到何种程度,有何办法进行培养等等。

成了家长们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基于此,我们感到幼儿园有必要通过引导家长对“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并分析有关的家教事例,使家长们获得更多的家教知识,以便更好的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家长对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使之逐步接受和采纳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增强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2.指导家长重视小班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了解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3.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

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帮助孩子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4.激发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方法的热情。

二.指导对象部分小班幼儿家长三.指导活动的过程(一)开始部分主持人:幼儿进园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发现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极大。

有的幼儿能力很强,能很顺利的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进入学习、游戏状态。

而另有不少幼儿则表现的不竟人意,如不能独立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需要成人喂;不会穿脱衣裤;甚至大小便还需要老师提醒、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一日活动优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总结: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一日活动的优化九月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我们小班迎来了一张张既好奇又兴奋的小脸蛋,说实在,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

在稳定幼儿情绪的同时,我们的一日活动也开始逐步有序地开展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的现象。

现象一入园前由于家庭成员的包办代替,生活技能根本不会。

洗手间里出现了这么一幕,××小朋友站在洗手台前发呆,一问才知道他不知道该怎样打开水龙头。

中午午餐时间,×××小朋友一手抓饭、一手抓菜,桌上、地上、衣服上全都是饭菜。

老师告诉他要用勺子时,他尝试着去拿勺子舀饭菜,进过一番努力,饭菜一直都没有舀进勺子,反而从盆子的边缘都漏到了桌子上。

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勺子,重新开始自己的“手抓饭”。

现象二依赖性强,自我服务的意识差,会做但不愿意做。

同样是中午午餐时间,刚吃了没几口,×××小朋友就带着哭腔喊:“老师,我吃不下!”但老师喂他吃饭,他却能很快地把满满一碗饭都吃完。

午睡前,大部分孩子都很努力地自己脱着衣裤和鞋子,可是××小朋友还是“稳坐泰山”一动不动,问他:“为什么不脱?”他说:“我不会。

”老师就帮着他完成了。

在这样重复了几次之后,我们想着经常这样也不是办法。

于是我们开始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他自己完成,比如奖励小红花、好吃的东西等等。

没想到的是××小朋友不仅能很熟练地脱衣裤和鞋子,而且还能把衣裤折得整整齐齐的,就连起床后也能自己穿衣裤,这真的让我们非常讶异。

天气逐渐转冷,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吃冷的饭菜,就开始喂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孩子。

而此时就出现了以下一幕:三四个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犹如机器人一样,这个喂一口饭、那个喂一口饭。

有时老师忙不过来,没能及时往孩子口中喂饭,这个孩子就张着嘴巴等我往他嘴里喂饭,而他的饭碗就在他的身边。

现象三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后就放弃。

午睡前,孩子们都将自己脱下的裤子折叠好放在了规定的地方。

××小朋友也很认真的折叠着自己的裤子,但是他在脱得时候把一个裤腿翻了过来,在尝试几次后,他还没能把裤子折叠的很好,于是他就把裤子揉成了一团一放,然后就去睡觉了。

午睡起床,×××小朋友很认真的在穿鞋子,他已经把脚都穿进了鞋子,接着就是要用雌雄配把鞋面两边连接并粘上就可以了。

但是这雌雄配怎么也塞不进另一边的洞洞里,在尝试了几次后,×××小朋友就开始掉眼泪了,边哭边说:“我穿不上。

”现象四同样是包办代替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们不良的习惯。

午睡起床后,××小朋友的拖鞋东一只、西一只,人却已经和小朋友们玩成了一片,不知道要把拖鞋放到鞋架上;也不知道喝开水、吃点心,非要等到老师叫他去做这些事情。

喝开水时,×××小朋友接完开水后就拿着水杯和小朋友们玩开了,结果水打湿了衣服,洒了一地。

上完厕所,×××小朋友提上裤子就往外跑,“洗手。

”在老师的提醒下,×××小朋友又重新回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把手在水龙头下冲了一下又跑了,水龙头也没关。

……这样的镜头在班中经常能够看到,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致使在一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活动前后的穿脱衣服时间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正常的集体活动没有时间保证。

问题二:由于拖拉、懒散等不良的习惯,造成生活活动环节中较长时间的等待,造成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不紧凑。

问题三: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独立进餐以及活动前后、午睡前后的自行穿脱衣物都是保证幼儿健康身体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充足活动时间的保证。

在学习初我们发放了《新生入园调查表》,就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1.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分四个方面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

2.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进行调查,归纳为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1.孩子多数是由祖辈带领,孩子还小,长大了会做的,通常爷爷奶奶的想法都是如此。

爷爷奶奶的溺爱是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部分孩子的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少之甚少,对于孩子的喜好、行为习惯、性格特点都不清楚。

2.年轻的家长们注重更多的是对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培养,对于孩子独立性、坚持性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却忽视了。

3.还有一部分家长有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意识,但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耐性,不会等待孩子慢慢发展,再加上工作时间紧,所以这部分家长属于“三分钟热度”的类型。

鉴于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刻不容缓。

(一)利用正面的形象,循循善诱,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1.结合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比如主题《小不点儿》中,“我的小手真能干”、“我学会了新本领”、“我会绕毛线”等活动,通过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手偶表演以及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情景表演,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

如手偶表演《小兔吃饭》,让幼儿了解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懂得饭前饭后洗手、漱口、擦嘴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再如情景表演《到鸭妈妈家做客》,通过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直观地了解进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形象地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学习各项生活自理1.以游戏的形式。

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娃娃穿衣服》、《喂小动物吃饭》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

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

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

考虑到幼儿在练习这些生活技能的时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又没有激励的因素,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

于是我们把这种竞赛性的游戏改成阶段性的比赛。

比如第一阶段——折裤子比赛(不需要翻面;先将裤子翻面再折叠);第二阶段——折套头衫;第三阶段——折叠开衫,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是分两次进行。

2.运用简短、易懂的儿歌。

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

另一方面儿歌内容有直接指导学习的作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穿脱衣服确实难度比较大。

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

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

我们运用了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

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

再比如洗手时我们编了顺口溜:打开水龙头淋湿手,擦上洗手液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就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手。

3.用自身的示范讲解帮助幼儿掌握各项生活技能由于幼儿年龄小,教师在提出每一项要求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做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就比如洗手,我们先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

幼儿通过实际观看,就比较容易掌握。

(三)深化、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

这就需要老师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

如在操作区投放“苹果树”、“毛毛虫”、“小鱼”等,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投放“大嘴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练习使用小勺和筷子的方法;投放拉链,让幼儿练习拉拉链等等。

2.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在促进合作、情感发展时,使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幼儿在脱衣服时很容易把衣服翻到反面,这对于刚开始学习折叠衣服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们在教孩子把衣服翻到正面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相互帮忙脱衣服,这样一来孩子们脱下的衣服很少再有反面的了。

比如在脱套头衫的时候,我们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孩子们说:“我们来拔萝卜喽!”拉住同伴的一只袖口,拔呀拔、拔呀拔,一个长萝卜拔出来喽;再拉住另一只袖口,拔呀拔、拔呀拔,又一个长萝卜拔出来喽;最后自己拔呀拔、拔呀拔,拔出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大萝卜,孩子们非常愿意相互帮忙,这不仅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再比如穿外套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说:“拿住好朋友衣服的两扇门,放在好朋友背后,和好朋友抱一抱。

”也就是和同伴面对面站好,拿住同伴外套的两边对襟放在同伴背后,这样同伴就可以把两只手伸进袖子了,衣服也就穿好了。

3.有效利用图示,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

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但是我们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幼儿身后不断地提醒他们,于是我们就用到了图示,这种将方法、规则隐藏在图画中,张贴在醒目的地方,用以帮助幼儿巩固生活技能。

比如我们以连环画的形式提醒幼儿饭后正确漱口;又如用水杯接水喝的时候应该排队,我们就在地板上贴了排队的标志,用来提醒幼儿按照这条线排队。

有了这些图示,孩子们会相互监督。

4.树立榜样,及时奖励,提高幼儿主动自我服务的兴趣。

根据幼儿好表扬的心理特点,我们隔一段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聊聊最近谁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谁折的衣服裤子越来越整齐了等等,并且评出“小能手”和“进步者”,奖励小红花或者是小贴纸和好东西,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得奖者学习。

因为是大家一起评出来的(可不要小看孩子们,他们年龄虽小,但眼睛却是雪亮的),同时又有物质的奖励,孩子们对这些荣誉还是很在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