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9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021版《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训练: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9-5
第5课时区域联系一、选择题读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淌示意图,完成1~2题。
1.箭头Ⅰ表示的是()①资金②信息③劳动力④自然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假如该图表示我国近十年来东、西部间的产业转移则()A.箭头Ⅱ不行能表示高技术产业B.区域甲有廉价资源和低成本的优势C.区域甲将先进入高科技产业阶段D.区域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迅猛进展解析第1题,图甲中城市数量少,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优势,东部地区则向西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等。
第2题,题干中的“近十年来”是关键词,这期间,我国的产业转移包括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和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依据两个区域的区域空间结构可以看出,区域甲的进展要落后于区域乙;台湾向大陆转移的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和部分高技术产业。
答案 1.B 2.B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4.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峻,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5.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解析第3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
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4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成本较高。
第5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 3.D 4.C 5.A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进展受到严峻制约。
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有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有答案1.天文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实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经审核同意以天文称号停止命名的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中宁县的中宁枸杞皮薄肉厚,口感地道、甜美、有特殊的香味,其特有质量主要得益于中宁县共同的〔〕A.天文环境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明优势C.科技优势D.品牌优势〔2〕关于中宁枸杞产地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没有明白的边界C.区域外部的特定性质完全分歧D.有一定的面积和外形2.以下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消费活动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以水产业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开展畜牧业3.依据〝量体裁衣〞的原那么,以下地域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4.地坑院是现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寓居。
读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以下各题。
〔1〕地坑院最能够出如今〔〕A.江南水乡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西北丘陵〔2〕地坑院所在地域的主要环境效果是〔〕A.酸雨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增加D.沼泽地破坏5.2021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作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修建破坏状况,所应用的技术手腕主要是〔〕A.天文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2〕上题中天文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B.卫星系统C.空中装置D.信号发射装置〔3〕在震区被困灾民展开营救举动的进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用的天文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A.① ④B.② ③C.③ ④D.① ② ③6.以下图为应用现代天文信息技术制造的我国东部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表示图,回答以下各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练习(六)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全球气候变化示意图的判读(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呈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4)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加强国际间合作。
2.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关联图的判读(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2)列表归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X围与规模小中大利用方式单一中等多样化利用率低中高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图的判读(1)图中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地震、火山、滑坡,属于气象灾害的有风暴,属于水文灾害的有洪水、海啸。
(2)由图可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提示:①我国处于两大灾害带的交会处;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等。
[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地形与人类活动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海洋D.地形2.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不包括( )A.尽量沿等高线延伸B.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C.避免跨越河流D.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3.图示四个公路选址方案中,最有可能建设的是(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解析:1.D 2.A 3.A 第1题,根据聚落符号,图示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解析)
(9)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重难点知识分析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2.西气东输路线没有经过()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末端形成的湖泊)。
20世纪60年代以来,乌伦古河径流量逐渐减小,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1969年,当地凿通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之间的分水岭,修建了“引额济乌”补水工程,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示意乌伦古河流域位置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乌伦古河径流量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B.蒸发加剧C.植被减少D.需水量大5.“引额济乌”补水工程修建后,乌伦古湖和吉力湖盐度()A.两湖都降低B.乌伦古湖降低,吉力湖升高C.乌伦古湖降低,吉力湖不变D.乌伦古湖不变,吉力湖升高6.“引额济乌”补水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有()A.缓解水资源短缺B.补充乌伦古河径流量C.减缓湖泊沿岸地区荒漠化D.改善河湖航运条件“十三五”期间,我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的产业分布格局,目前许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发展区域。
表示部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企业的布局方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B.冀中南产业聚集区C.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地D.广西贵港产业基地8.目前,大多数电动自行车企业选择迁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地,主要是看中其()A.原料B.劳动力价格C.技术D.交通条件9.广西贵港产业基地与其他区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A.生产技术B.产品质量C.产品类型D.客户群体图为两广地区的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在我国“东糖西移”格局中,广西是广东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主要承接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效果检测(含解析)湘教版
【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效果检测(含解析)湘教版一、选择题(4分×15=60分)右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解析:选D。
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
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解析:选C。
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角色。
有些学者认为,区城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解析:选B。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传统工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人地关系的矛盾不明显。
4.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C.C—A—B D.B—A—C解析:选C。
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A点的第二产业有明显的优势,属于工业化阶段;B点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属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读下面两图,完成5~6题。
5.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④两地皆全年少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中图版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1~3题。
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采集和狩猎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3.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D.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洲,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解析第1题,先对图中各活动中心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的区域是以水源、食物和安全性为主,故选A。
第2题,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选择农业区位较优的区域,以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为主。
第3题,在工业社会阶段,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对工业的发展更为重要。
答案 1.A 2.B 3.D(2016·景德镇质检)也门共和国的希巴姆古城,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
读图完成4~5题。
4.古城所在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水源充足,其原因是( )A.西风影响大,多地形雨B.高山冰川融水,水源充足C.雨季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丰富D.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5.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原因是( )①墙厚:抵御冬季寒流②窗小:减少热辐射,保温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④分排:采光条件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古城所在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水源充足,其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第5题,古城楼房窗小是为了减少热辐射,保温;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答案 4.D 5.B(2016·全国大联考)下图为亚洲某半岛20°纬线附近东西向植被与地形剖面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阶段检测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千米,双向航道,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
克拉地峡位于马来半岛北部最狭窄处。
读图完成1~2题。
1.克拉地峡属于( )A.非洲板块B.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2.克拉运河若建设成功,一月由东向西通过运河的船只可能会( )A.见到沿岸荒漠景观B.看到风蚀蘑菇广布C.顺东北季风而航行D.遭遇大量浮冰威胁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由全球板块分布图可知,克拉地峡位于欧亚板块。
第2题,一月该地盛行东北季风,由东向西的船只顺风而行。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最明显的表现为( )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重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的高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的早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图中三地位置由沿海向内陆变化,其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最明显。
第4题,1月0℃等温线是重要的分界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的高。
(2016·浙江嘉兴教学测试)右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高考地理 专题检测9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题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域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土壤C.地形D.降水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
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D.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4.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示季节为夏季②图示季节为冬季③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④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分布图(甲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乙图),完成第5~6题。
甲图乙图5.如果在甲图中“”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该带最恰当的名称是( )A.水稻种植带B.热带经济作物带C.园艺带D.大豆带6.乙图所示农业活动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 )A.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乳畜带C.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8.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高三地理二轮练习资料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2)实例分析
• ①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 空间两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 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能源产地。 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要因 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 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 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 响力加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 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 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交通、
高三地理二轮练习资料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类活动
• 1.区域的含义。 •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
• 从考试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热点问 题为切入点,通过区域图、表格、文字材 料等方式呈现信息,旨在考查热点问题或 焦点问题所出现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及 人地关系状况。
• 【答案】 (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 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 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省 区数量较少。
• (2)距离。优势条件。(说明:所述优势条 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 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 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 方面)
• (4)
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 比较内容 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夏季光热充足,
夏季光热充足、 冬季寒冷干
降水少,冬 燥,降水稀
农业发展 的
自然条件
季温和多雨 少(温带大陆 (地中海气 性气候);水 候);水源充 源不足;荒 足;河谷地 漠草原广布,
形,土壤肥 土壤贫瘠。 沃。(从气候、 (从气候、水
• 【例3】 (2011·新课标)下图示意2007年 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 布的实例图,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过关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过关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下表为某年世界四大湾区部分要素统计表。
据此回答1~3题:1.与世界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人均收入高②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③客货吞吐量大,贸易较发达④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世界四大湾区中,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达而闻名世界的是( )A.旧金山湾区B.纽约湾区C.东京湾区D.粤港澳大湾区3.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趋同发展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③发挥人多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④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18年6月28日,台湾著名加工制造企业富士康公司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新工厂动工。
这将为威斯康星州带来15 000个新的就业机会。
据此回答4~5题:4.富士康集团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1988年在广东深圳地区投资建厂,在中国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
该加工制造企业在中国国内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 )A.交通运输成本B.原材料成本C.产业基础D.劳动力成本5.近年来,促进加工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区位因素是( )A.政策的变化B.科学技术的发展C.市场的变化D.协作条件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耐克公司品牌鞋业生产厂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以来,我国生产品牌鞋类产品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但到了2010年越南工厂生产的同类产品所占比例上升到37%,“越南制造”已悄然取代了“中国制造”,一跃成为耐克品牌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0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考命题展望]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地理问题。
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来说明,所以,以区域地理各要素的空间分布为背景,对考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能力立意命题的基础;通过不同地区的区域图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通过同一地区不同时代图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的选取多为世界上重大的热点、焦点相结合,并能联系高中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考查的地区,如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因涉及世界上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大国,以及南极洲在科考方面的特殊地位,将成为高考的重点地区。
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统配,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及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也是高考的重点。
[主干知识串讲]网络构建要点串讲一、总结一个地理规律项目特点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阶段低级阶段工业规模较小对环境的破坏不大重化工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高科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趋于减小二、掌握两个地理常识1.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2.我国主要的自然区域界线(1)三大自然区的界线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4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 000 m等高线。
(2)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①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②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3)气候界线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②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湿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等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作业中图版
第2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活跃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农业D.畜牧业解析:第1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
读图可知,该岛屿地处南太平洋,受西风带影响,且岛上多山。
由于岛屿西南部地处南半球西风带的迎风坡,因此降水丰沛,①②正确。
该岛屿西南部附近的洋流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③错误;反气旋控制的地区降水少,④错误。
故A 项正确。
第2题,考查农业生产类型。
该岛屿地处西风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而且山区面积广大,因而适合发展畜牧业。
答案:1.A 2.D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角,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物产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读图,完成3~5题。
3.该地区第一、第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B.丰富的灌溉农业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C.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D.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4.该地区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低主要受制于( )A.生态环境恶劣B.干旱缺水严重C.工业化水平低D.基础设施落后5.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效应,应该( )A.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二产业B.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C.以各产业技术升级来增强产业联动效应D.加大第三产业开发,打造优势龙头产业解析:第3题,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第一、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大是源于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第1~2题。
1.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答案:1.C 2.D解析:第1题,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两者自然带不同;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植被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④与⑤同位于赤道附近,但受地形影响,前者为热带草原气候,后者为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区是重要的柑橘、葡萄、油橄榄产区;②地夏季高温多雨,⑦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火山、地震较少;种植园农业的商品率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3.影响图中1月和7A.洋流流向B.山脉走向C.海陆分布D.风带分布4.爱尔兰与我国协商,决定由该国提供原料,在我国建设生产基地,共同生产某类工业产品,最有可能是( )A.石油制品B.奶制品C.手机D.机床答案:3.C 4.B解析:第3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冬季则相反。
据此判断图中1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第4题,爱尔兰地处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乳畜业的发展,据此推知该工业产品。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A.甲B.乙C.丙D.丁6.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②河流湖泊众多③以耐旱作物为主④以乳畜业为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5.A 6.D解析:第5题,美国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位于西南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
第6题,丁地区为美国的五大湖地区,气候较为湿润,且农业生产以乳畜业为主,灌溉用水量相对较少。
下图为2019完成第7~8题。
注:埔寨。
7.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的是( )A.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B.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C.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D.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8.据图分析可知( )A.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面积B.影响中部地区出口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位置C.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是因为经济水平低D.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答案:7.C 8.D解析:第7题,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C项正确;东部和中部以综合工业和轻工业为主。
第8题,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看中部地区出口额最大的地区是欧盟和美国,因此主要区位因素不是位置;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的主要因素是位置;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D项正确。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
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下列因素中,)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河流状况D.人口10.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①资源浪费严重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9.B 10.B解析:第9题,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的走向沿城市分布,主要是为了满足接近消费市场的需要,因为沿途的城市和工厂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
第10题,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东部经济发达,但能源、原材料不足;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却比较落后。
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煤炭为主,所以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A.甲B.乙1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1.B 12.A解析:第11题,“移民就业”是指民工流向能就业的地区,能就业的地区对民工而言就是有大量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地区,图中乙产品成本中工资比重最高,反映的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B项正确。
甲是动力指向型工业,丙是技术指向型工业,丁是原料指向型工业。
第12题,“移业就民”是把产业转移到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我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产业移入可促进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东部低端产业移出,有利于东部生产要素向更高级产业投入,从而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2分)读图,(1)(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分)(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6分)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
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7分)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2分)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分)(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3分)(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2分)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2分)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2分)(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
(2分)汽车工业基础好;(1分)劳动力素质高;(1分)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1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1分)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
(1分)解析:第(1)题,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分析。
据图可知,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西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第(2)题,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方面分析,即地壳下沉雨水汇集而成湖泊。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
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长。
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第(4)题,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即匈牙利的西北部。
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由此推断,该地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
同时据图可知,汽车工业分布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国内外市场广阔。
14.(3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城市经纬度位置海拔(米) 1月气温(℃) 7月气温(℃)年降水量(毫米)纽约(41°N,74°W)4 -0.424.2 1056芝加哥(42°N,88°W)205 -6.1 23.0 965奥马哈(41.5°N,96°W)399 -6.4 24.7 767材料四环渤海工业带通常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工业带。
环渤海工业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具有众多的优势区位条件,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1)根据材料二图,描述图中积温等值线的走向,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8分)(2)根据材料一、二,请分别说出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和乙地区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纽约和奥马哈的气候差异及原因。
(8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环渤海工业带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答案:(1)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4分)西半段大体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太行山)因素影响。
(4分)(2)甲:农业实现专门化生产,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5分)乙:沿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1分)为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降水较少,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晒盐;(1分)海水盐度较高。
(1分)(3)气候差异:纽约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2分)奥马哈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量较小。
(2分)原因:纽约临海,海拔较低,受海洋影响大且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2分)奥马哈居于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特征显著。
(2分)(4)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分)临海沿边的优越地理区位,是我国连接欧亚枢纽和东北亚经济区的重要地带;(1分)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现代化的交通网络;(1分)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教育、科技;(1分)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矿、海盐等自然资源;(1分)城市众多,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1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积温等值线东段大体与纬线平行,西段大体呈南北走向,影响因素应主要从太阳辐射和地形等方面分析。
第(2)题,美国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应主要从专业化程度、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商品率以及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乙地区盐场的形成条件应主要从光照、降水、地形等方面分析。
第(3)题,气候差异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影响因素应主要从地形、海陆分布和洋流等方面分析。
第(4)题,环渤海工业带发展的区位条件从国家政策、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