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学案
高中生物二轮教案
高中生物二轮教案主题: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 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3. 能够描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
4. 能够解释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1.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 不同阶段的有丝分裂特点及调控机制。
教学难点:1. 有丝分裂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理解。
2. 分析有丝分裂异常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1. 讲义、PPT、实验器材。
2. 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生命周期及其重要性。
二、学习(30分钟)1. 讲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3. 探讨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
三、实验(20分钟)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讨论(15分钟)1.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有丝分裂异常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五、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细胞有丝分裂对细胞生长和遗传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对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再复习。
教学反思: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生物二轮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学案
高中生物二轮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学案【备考策略】根据分析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种群数量的变化与“J”型、“S”型增长曲线是常考点,但考查形式已不再只是坐标图形式,而是表格、多曲线结合、柱状图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复习时注重各种表达方式的转化。
2、单独考查群落的题较少,多与种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多个知识点相结合综合考查,注意综合题型的训练。
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每年的必考点,复习时注重结合生态农业等生态模式,熟练掌握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途径。
4、环境问题考查多以当前最热环境焦点为背景,复习时及时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考纲点击】1、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2、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结构。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0、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核心要点突破】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增长曲线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内部内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②年龄组成;③性别比例(2)外部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②人类活动: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活动、环境污染等。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植物以及活动能力较弱的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调查时要注意做到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较强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种群的增长曲线(1)“J”型曲线是在环境资源无限且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模式,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增长率无限增加。
“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模式,有环境阻力,部分个体被淘汰。
(2)“S”型曲线在时间是最大,时间到达环境最大容纳量,但并非种群数量恒定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导学案(细胞工程)
【学习目标】
1.说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对比分析两大工程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在育种或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3.分享交流,总结本专题在高考题目中的呈现形式
【考纲要求】
1.植物的组织培养Ⅰ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Ⅱ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
【高频考点突破】
(2)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
肝细胞悬液,需用消化处理.
(3)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4)已知癌基因X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其它作物的育种中。在培育白菜-甘蓝、三倍体无籽西瓜、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抗虫棉中,必需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6.“生物导弹”可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制备“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的重要应用之一,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早期胚胎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
一、植物细胞工程
1.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现过程②的技术之前使用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若将处理后的细胞放入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_________.诱导两种植物细胞融合可以采用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常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2种即可)
2021版高中生物二轮考前复习学案:第一篇 7 考向4 免疫调节
考向4免疫调节(5年6考)(2020·全国卷Ⅲ)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
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
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情境素材人体免疫调节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命题视角抗体产生的原理1。
审关键点:(1)病原体作为抗原.(2)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
2。
解题流程:陷阱1:抗原≠病原体:(1)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媒介,一定是生物。
(2)抗原: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陷阱2: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的物质不一定是抗原,也可能是淋巴因子。
1。
(体液免疫)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甲是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细胞甲分泌的抗体直接作用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的抗原C。
细胞乙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各种浆细胞分泌不同抗体的原因是其基因的种类不同2。
(免疫调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型抗体(如图所示)。
分泌型抗体可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还具有很强的抗消化酶作用,发挥局部免疫的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病原体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淋巴因子的刺激是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重要因素C.肠道黏液中分泌型抗体对病原体的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D.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取的部分抗体也可能属于分泌型抗体4。
(免疫失调)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可导致人体患艾滋病。
用一种受体(CD4)修饰的人红细胞可作为HIV侵染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T细胞膜表面可能存在CD4B。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1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1课题:细胞系统的组成-----元素与化合物(第一课时)主备人王升友考点一:元素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组成细胞的元素来源?举例说明进入细胞的方式?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3、元素的功能:列举构成某些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元素及功能:列举某些化合物中共有的元素:特征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实例:随堂检测: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B.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C.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2、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A.Fe、Mn、Zn、Mg B.Zn、Cu、Mn、CaC.Zn、Cu、B、Mn D.Mg、Mn、Cu、Mo3、在探究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和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中分别用的标记元素是A.N 、P B.H 、N C.N 、S D.N、H考点二、化合物1、化合物的种类:填写三维设计(P3)2、化合物的含量: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占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练习: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一)蛋白质:含量:组成:元素:基本单位:脱水缩合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及其合成过程:蛋白质的代谢:蛋白质工程: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随堂检测:1、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氧某酸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2.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维生素D3、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全部为必需氨基酸B.蛋白质也可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C.组成肌肉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D.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4.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共有4条肽链。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六 专题(十四) 专题强化练
专题强化练1.(2022·江苏,13)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B.DNA-台盼蓝染液-蓝色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淀粉-碘液-蓝色答案 B解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呈现蓝色,B错误;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C正确;淀粉遇碘变蓝,D正确。
2.(2023·北京高三调研)使用显微镜观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叶绿体时,需撕取黑藻小叶稍带叶肉细胞的下表皮制成装片B.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时,需要在载玻片上先滴加适量生理盐水C.质壁分离实验时,可观察到视野中的细胞同步发生质壁分离D.有丝分裂实验时,可观察到长方形细胞大多处于分裂间期答案 B解析黑藻叶片比较薄,可用镊子从新鲜枝上取下幼嫩小叶直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A错误;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时,需要在载玻片上先滴加适量生理盐水,以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B正确;由于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有所不同,故质壁分离实验时,视野中的细胞并不是同步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取根尖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分生区的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观察到的细胞大多处于细胞分裂间期,D错误。
3.(2023·柳州高三模拟)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可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B.“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分布”的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95%的冷酒精可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分子D.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需要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洗去卡答案 A解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分离色素需要使用层析液,A错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计划(精选5篇)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计划(精选5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方案(精选5篇)对于高三同学来说,无论是面临期末考试还是高考,都特别重要,为提高复习效率,同学们需要预备一份复习方案,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方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教材、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同学力量为重点,全面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和应试技巧。
通过高三生物总复习,处理好高中生物教材,揭示单点学问,学问结构,学问结构扩展三个层次的学问内涵及内在的规律联系,形成立体学问结构。
把基础学问教学与力量进展触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复习目标:通过高三三轮复习使同学扎实把握生物学基础学问和基本原理,形成较娴熟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育同学较强的应用生物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三、复习支配:第一轮:__年8月—__年1月。
其次轮:__年3月—__年4月(2个月)。
第三轮:__年5月(一个月)。
四、复习策略第一轮:以教材为主,强化基础学问。
以老师叙述、讲解、归纳、总结为主。
依据同学层次,要求同学要注意基础学问的记忆、理解。
在复习内容上,练习布置上一般生与尖子生有所区分,力争使全体同学通过复习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有所提高。
详细措施: (1)读.课前读课本,发觉问题.(2)讲:课堂按学问体系,疏理学问,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典型例题的讲解,重在讲清解题方法.(3)练:包括课前头一天学问点填空和课后相关学问点的练习。
精选习题,通过训练把握学问,形成技能。
强调掌握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殊是经典题。
(4)测:每周对上一周复习的学问点进行默写并进行单元滚动测试,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准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对作业中消失错误的同学肯定抓好错误订正,错题再测的工作,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第一轮复习进度表(上学期已完成必修一第一章到第四章复习)其次轮:注意学问间的纵横联系,关心同学构建学问网络,突破重、难点。
新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教案5篇
新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教案5篇以“生物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生物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教案1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1.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3.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即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______状态时,在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表现出可以发育成____________的能力。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________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2.过程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脱分化) 组织――→()丛芽或根等――→(生长)完整的植物体思考:马铃薯长期种植,产量会降低而且易感染病毒,要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培育无病毒的马铃薯应该怎么办?三、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材料的选择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植物的种类、材料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____________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是______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如N、P、K、Ca、Mg、S;__________,如B、Mn、Cu、Zn、Fe、Mo、I、Co;________,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______等;还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教案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教案谨慎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刚好间支配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谨慎写好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生物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协助!生物高三二轮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③区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实力目标: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状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安康成长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 引入(二) 新知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68,视察图VIII-1思索问题: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分?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根底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意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2 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①小组探讨完成P70的探讨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是什么?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学生沟通展示,教师点拨: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行。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行,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到达安康的目的呢?3、学生阅读P71其次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根底上视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探讨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限制切断爱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
步骤
注意问题
分析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也可挑取几条水绵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盖盖玻片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触及载玻片,然后轻轻放平。
防止装片产生气泡。
2.观察洋葱(或水绵)细胞
可看到:液泡大,呈紫色,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或水绵细胞中有带状叶绿体,原生质层呈绿色,紧贴着细胞壁。
实验方法步骤: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目的:
1.尝试用过滤方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和用纸层析法分离提取到的色素。
2.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以及各自所呈现的颜色。
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
5、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一一碘液②还原性糖一一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
③CO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燃⑥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双缩脲试剂
三、实验案例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还原糖砖红色
脂肪
红色
蛋白质紫色
方法步骤:
①可溶性糖的鉴定
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
也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缩短实验时间。
②脂肪的鉴定
操作方法
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要自己来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2、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要求学生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能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物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
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二、教学策略: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随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本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足,因此在课堂讲解速度、深度、广度上的把握必须适度而到位,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恒心。
三、具体的实施要求: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备好每一堂课,并及时写好教案2、认真、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3、及时布置学生的作业,并且及时收取、批改、发放作业4、按时下班进行辅导5、命好每次课前小测的题目,及时进行课前小测,并进行批改6、若安排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时,认真命好测试题7、每节课后需要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尽管我在历年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方面仍会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因次需要不断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
高中生物高考二轮复习生物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1
2010高考二轮复习生物教案(4) 专题四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1)【考纲要求】【教法指引】⑴遗传的细胞基础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内容时,首先要抓住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 数目的变化过程”,这是学习减数分裂的主线,还要注意减数分裂与行丝分裂的比较记忆,如细胞图、曲线图、数字表格等方画的比较,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多分析一些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精子形成、卵细胞形成的差异性相关的图像分析题,曲线(DNA 、染色体数目变化)分析题,以及图像曲线综合题,以提升该方面的解题能力。
⑵遗传的分子基础要通过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部分,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相统—、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要结合相应的图解来理解和记忆DNA 分子结构和复制、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原理等内容。
关于转求和翻译的知识要从三个层面来学习:概念、过程和原理,这样会使学到的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还要以中心法则为主线,从DNA(基因)→RNA →蛋白质(性状),联系DNA 与基因本质的关系、DNA 多样性与蛋白质多样性的关系、DNA 结构和稳定性的维持与基因突变的发生、DNA 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碱基比例的计算等知识另外,要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实验,从中提取出进行实验的思想方法,如实验的具体的过程、方法及每个实验所能最终说明的结论等。
【专题要点】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细胞的减数分裂①精子的形成(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3)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重点是前、中、后三个时期)2.基因的概念从作用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从本质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从位置上看,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核基因)。
从组成上看,基因由成千上百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及方法高中生物的二轮复习是为了对前几轮复习不理解或把握不坚固的内容进行深化的梳理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进行复习,同学可以更好地把握生物学问,提高应对考试的力量。
下面是一个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的方案及方法,具体如下:一、制定复习方案1. 初步了解重点和难点:查看教材、课本和习题,了解本学期的高考重点学问和难点,明确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
2. 设置复习时间表:依据课程进度和个人的时间支配,制定每天的复习方案,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学问点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3. 制定每日任务:将每天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学问点,确保每天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避开模糊地进行学习。
二、进行有效学习1. 复习前预习:在复习某个学问点之前,先进行简洁的预习,了解该学问点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为复习供应一个基础。
2. 系统整理学问点:将每个学问点的核心内容、关键概念和重要例题整理成自己简洁理解的笔记,便利日后的温习和复习。
3. 做习题巩固:通过做题巩固学问点,可以查漏补缺,发觉自己对学问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选择一些典型习题进行训练和练习。
4. 制定时间表:将复习的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段30-45分钟为宜,每段学习完后适当休息10-15分钟,保持学习的高效性。
三、帮助学习方法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利用互联网资源:在学习时,可借助互联网资源进行查阅、学习和学习过程中消灭的问题。
有关生物学问的视频、教学网站和学习平台能帮助学习。
2. 制作学问卡片:将难点学问点写成卡片,进行反复的背诵和复习,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学问点串联:将各个学问点进行串联,形成一个整体的学问网络,挂念理清学问点之间的规律关系,有助于对整个学科的整体把握。
4. 制造性学习: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试验、制作模型等方式,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对学问的理解和应用力量。
四、复习应留意的问题1. 不积累学问:在复习过程中,不要被大量的学问点所压倒,而应留意理解和应用。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设计(精选多篇)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二轮复习的依据1.一轮复习的情况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3.考试大纲的要求4.学生学情二、二轮复习的时间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三、四两个月,总课时大约为50节左右。
三、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四、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
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
生物第二轮复习专题设计文档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根据蒸腾作用原理,植物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有 利于移栽的成活率。 ▲根据渗透吸水原理,给植物施肥时不能施浓肥。 ▲根据矿质元素吸收的原理,多与季节要给旱地作 物进行开沟排水。 ▲根据呼吸作用原理,晒干的种子有利于长期储存。
(2)动物体内的水分代谢 ①水分的吸收
◆单细胞: 渗透作用。 ◆多细胞: 内环境
7、蛋白质在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的产物或与产物形成有关
8、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每天必须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 组织水肿 镰刀型贫血症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尿毒症 侏儒症 糖尿病
9、与蛋白质有关的实验
(1)、蛋白质的鉴定 (2)、酶的有关实验
(3)、蛋白质激素实验(生长激素;胰岛素)
◆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的水分代谢主要是在组织细胞与毛 细胞血管之间进行,中间要通过组织液。
◆血浆中的水分来源是: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 其次是组织液的回渗;当然还有第三条途径淋巴回流。 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来源主要是组织液
②水分的利用
水分进入组织细胞后除为新陈代谢提供水环境外, 还参与各种代谢活动,如呼吸作用、糖类和蛋白质 的水解与合成等
同时存在,协调起作用
(2)、运输作用: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以氧合血红蛋白形 式运输氧气),细胞膜上的载体。
(选择透过性)
(3)、免疫和识别作用
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某些淋巴因子:增强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识别作用:糖蛋白(识别并传递信息) 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和抗原特异性 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
(4)、调节作用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动物体内的激素很多是蛋白质。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激素),下丘脑 分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知识一、微生物的营养(一)、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1、微生物最常利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
2、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差别很大。
3、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大分子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和能源。
可能又是生长因子。
4、微生物之所以需要生长因子,往往是由于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
5、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以利用无机氮化合物作氮源,也可以利用有机氮化合物作氮源;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N2作为氮源;6、对于自养微生物来说,NaHCO3既是又是。
(碳源无机盐),NH4HCO3既是又是还可以是。
(碳源氮源能源);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大分子化合物既是,又是和。
还可能又是。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二)、培养基1、培养基配制的原则(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的目的等):如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可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如培养自身固氮微生物如圆褐固氮菌,培养基中则不必加氮源;生产用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实验用培养基则应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如: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通过细胞膜不断向外渗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在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中,碳源与氮源的比最为重要:如谷氨酸生产中,C∶N=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C∶N=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
(3)pH要适宜: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真菌PH=5.0~6.0。
可在培养基中加酸或碱调节或加PH缓冲液如K2HPO4/KH2PO4。
说明:液体培养基营养物质分布均匀与菌体充分接触,有利于微生物更快吸收营养,有利于菌体繁殖,积累产物,因而适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天然培养基配制方便,营养丰富且价廉,适于工业生产。
二、微生物的代谢(一)、微生物代谢特点及原因:代谢异常旺盛。
微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很大,使之能迅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即发酵条件)等。
其中应用营养缺陷三、微生物的生长(1)、种群数目的增长与细菌群体生长的异同点。
相同点:细菌的生长也符合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其中对数期相当于“J”型曲线,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相当于“S”型曲线。
不同点: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细菌在人为的培养条件下的衰亡期,原因是处在自然条件下的种群,它总是处于一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种群数量受它的天敌、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调整期的微生物虽然不能分裂,但是代谢仍是活跃进行的,从这个时期开始产生初级代谢产物,并贯穿微生物的一生,这是为对数期的分裂做准备。
次级代谢产物在稳定期开始产生并达到最多。
由于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繁殖速度快,所以应用此期的细菌做菌种。
稳定期的活菌数最多,培养条件(空间、资源)有限,种内斗争最激烈。
由于环境恶化,细菌抵御不良环境的芽孢出现。
细胞形态最多的时期是衰亡期,由于环境极度恶化,细菌与环境间的生存斗争最为激烈(主要是与无机环境的斗争)。
(二)、研究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意义人们培养微生物的目的是想获得菌体本身或代谢产物1、得到菌种——延长对数期:培养开始时多放一些培养基,以延长细菌处在有丰富营养环境中的时间。
2、得到代谢产物——延长稳定期:用连续培养法,即以一定的速度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的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以保证微生物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同时又排出了部分有害代谢产物,从而使微生物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
思考:连续培养应用_______培养基。
对于好氧性微生物在连续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添加培养基外,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通入无菌的空气)(三)、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1、测定细胞数目2、测定湿重或干重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发酵工程是一种生物技术,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所以发酵工程是应用于发酵的一种生物技术。
五、谷氨酸发酵(一)、常用菌种: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都是异自需氧型微生物)思考:以谷氨酸棒状杆菌为例说明选种应该注意什么?(应选对数期的菌种;选择细胞膜通透性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因为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会因在细胞内积累而终止。
)(二)、培养基:1、液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2、原料(五类营养要素物质):豆饼水解液、玉米浆、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生长因子)等。
思考:为什么选用液体天然培养基?(①、液体培养基能够使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还能为菌体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培养条件的控制和产物的提取;②采用天然培养基作为营养物质,既能满足菌体对营养的需求,又能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发酵过程1、培养方式:连续培养2、控制条件:温度、PH、溶氧、搅拌速度等思考:搅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需氧性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不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不但可使空气成为小泡迅速溶解以增加培养基的溶氧,还能使菌种下培养基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四)、味精的生成与提取用适量的碳酸钠中和,经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即可获得所需产品说明: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温度、PH、溶氧、营养物质的浓度等六、发酵工程的内容(一般流程)(一)、菌种选育思考: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为什么一般不直接作为生产用菌种?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根据培养基配制的原则,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应该注意的是:1、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不同的材料,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对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方面的要求,并能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PH。
2、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特别是碳氮比,以利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
3、应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为好。
如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必需有生长因子——生物素,如缺少谷氨酸合成会受阻;C∶N=3∶1;PH应为弱碱性,否则会生成谷氨酰胺;溶氧量必须充足。
(三)、灭菌思考:为什么要灭菌?哪些对象需要灭菌?(如混入其它微生物,将与菌种形成竞争关系,对菌种的繁殖和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如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混入放线菌,则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就会使大量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死亡;如果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这些杂菌就会分泌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
所以要防止杂菌的污染,在发酵前应用高温高高压的方式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严格彻底的灭菌处理,杀死所有杂菌的胞体、芽胞和孢子)(四)、扩大培养思考:结合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分析:菌种接种前为什么要进行扩大培养?(增加接种时的菌量,以缩短调整期,进而缩短生产周期。
扩大培养与发酵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菌种,而发酵是为了获得代谢产物,所以采用的培养条件也不同。
如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扩大培养时,碳氮比应为4∶1,而在发酵获得谷氨酸时碳氮比应为3∶1;再如酒精发酵中,扩大培养应在有氧条件下进行,让其迅速进行出芽生殖,而在发酵时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五)、接种:在保证无杂菌污染的条件下进行接种(六)、发酵过程(中心阶段)——使培养保持稳定期,以获得更多的发酵产物1、随时取样监测培养液中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
2、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基组分,以满足菌种的营养需要。
3、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和转速等发酵条件,确保微生物代谢向着有利的方向快速进行思考:(1)、为什么要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人工控制?因为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某些酸性或碱性物质,使培养液中的温度、PH、溶氧、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特别是碳氮比等发生改变,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途径(代谢方向或产物的种类)、酶的活性、膜的通透性等,所以要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人工控制。
(2)、如何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呢?对发酵条件的控制可能通过发酵罐上的各种装置来进行。
如温度控制可通过发酵罐上的温度自动测试和控制装置进行检测和调整(微生物代谢、机械搅拌都会使温度升高,发酵罐壁散热,水分蒸发都会使温度下降);溶氧可通过通气量和搅拌速度来调节;PH可通过加料装置,添加酸或碱或缓冲液来调节;营养物质可通过采取连续培养的方法调节。
(七)、分离提纯1、产品为菌体: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提取出来。
2、产品为代谢产物:可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七、发酵工程的应用(一)、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1、批量生产药品2、生产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药品(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1、生产传统发酵产品2、生产食品添加剂3、生产单细胞蛋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单细胞蛋白是指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本身: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
单细胞蛋白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生产效率高,第二,生产原料来源广,而且经济。
第三,可以工业化生产。
但是任何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的问世,都会产生可接受性,安全性等问题。
单细胞蛋白也不例外。
例如单细胞蛋白的核酸含量在4%——18%,食用过多的核酸可能会引起痛风等疾病。
此外,单细胞作为一种食物,人们习惯上一时难以接受。
但经过微生物学家的努力,这些问题会得到圆满解)相互联系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物种采用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而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的成果大多必须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来实现产业化。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所需要的酶,往往要通过酶工程来获得,酶工程中酶的生产一般要通过发酵的方法。
二例题分析1.下列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异常旺盛无关的原因是:A.表面积与体积比大B.表面积大C.对物质的转化利用快 D.数量多微生物的代谢特点:2.右图表示某种细菌细胞中的一个反应程序。
在这个程序中,一种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另外的氨基酸。
1~6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对生命都是必需的),V~Z代表不同的酶。
原始种的细菌只要培养基中有氨基酸l就能生长,而细菌的变异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有氨基酸l、2、5时才能生长。
该种细菌的变异种中不存在的酶是A.V、Z B.W、Y C.Y、Z D.V、W问题1:氨基酸属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指对对微生物\ 的物质,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 初级代谢产物--------(有无菌种特异性)2.次级代谢产物是指\或的物质.因此次级代谢产物对微生物没有意义,对吗?它们可能积累在也可能排到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