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6篇)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6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弹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弹力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1)钢尺压弯反弹;(2)拉伸或压缩弹簧。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1)最大刻度的意义;(2)最小刻度的概念;(3)零刻度的调整。
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1)如何调零;(2)测量范围;(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等图片;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
物理教学案例
物理教学案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的情况。
因此,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下面将介绍几个物理教学案例,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案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
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人在开车时突然刹车,身体会向前倾斜的情况。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辆突然停下来,而人的身体却向前倾斜?这样可以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原理。
案例二,光的折射现象。
在教学光的折射时,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人在游泳池中看到的假象,当人处于水中,看向水面上的物体,会觉得物体位置发生了偏移。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中看到的物体位置会发生偏移?这样可以引出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光的折射现象,并理解其原理。
案例三,简谐振动。
在教学简谐振动时,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秋千摆动的情景,当秋千摆动时,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秋千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这样可以引出简谐振动的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简谐振动的现象,并理解其规律。
通过以上几个物理教学案例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帮助。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12篇)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1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这12篇较新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一知识目标了解超导体以及超导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超导体知识的学习,扩展知识面。
情感目标知道超导体在现代以及未来科技中的重要性,学习科学家的坚韧精神。
教材分析教材从介绍昂尼斯发现水银超导现象的物理学史知识入手,讲述超导体的一般概念,基础知识。
进一步讲解超导的优点、缺点和目前科学家面临的问题。
教法建议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收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超导体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例如:什么是超导体现象?采用超导体有什么经济效益?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实验探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关超导体方面的资料,小组讨论,总结超导体的优点、缺点以及讨论超导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板书设计】1.超导体概念超导现象2.超导体的优缺点3. 我国的超导体的研究【课题】超导现象的历史【组织形式】个人或学习小组【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尝试总结超导体的发展现况。
2、讨论超导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1、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2、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二有这样一道典型的关于光的折射的习题:如图1所示,一个储油桶的地面直径与高均为d.当桶内没有油时,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的b点。
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推荐5篇
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推荐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推荐5篇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一篇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物理优秀教学案例六篇
物理优秀教学案例六篇1. 实验教学法- 标题: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本文介绍了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优势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深入理解物理原理,提高研究效果。
2. 探究式教学法- 标题: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内容:本文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探究,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研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 标题:多媒体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概念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4. 合作研究法- 标题:合作研究法在物理研究中的效果- 内容:本文论述了合作研究法在物理研究中的效果。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研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研究效果。
5. 创学法- 标题:创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本文介绍了创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
通过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研究效果和应用能力。
6. 情景教学法- 标题:情景教学法在物理研究中的运用- 内容:本文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物理研究中的运用。
通过构建真实情境、模拟物理实验和现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研究,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研究效果。
以上是六篇关于物理优秀教学案例的简介,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00个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的解析
100个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的解析案例1:重力的方向{content}案例2:物体的质量{content}案例3:速度和速率{content}案例4:力的作用效果{content}案例5:压力的概念{content}案例6:浮力原理{content}案例7:热量的传递{content}案例8:光的传播{content}案例9:声音的产生和传播{content}案例10:电路的基本概念{content}案例11:欧姆定律{content}案例12:磁场的性质{content}案例13:摩擦力的作用{content}案例14:简单机械的应用{content}案例1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content}案例16:大气压力的作用{content}案例17:水的沸点和凝固点{content}案例18:热能的转换{content}案例19:光的折射现象{content}案例20:透镜的应用{content}案例21:平面镜成像原理{content}案例22:物态变化的现象{content}案例23:温度的测量{content}案例24:气压的测量{content}案例25: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content}案例26:杠杆原理的应用{content}案例27:滑轮组的工作原理{content}案例28:功和能量的概念{content}案例29:动能和势能的转化{content}案例30:机械能的守恒{content}案例31: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content}案例3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content}案例33:电阻的特性{content}案例34:电能的转换和守恒{content}案例35: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ontent}案例36:电磁感应现象{content}案例37: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content}案例38:声波的特性{content}案例39:声音的传播和反射{content}案例40:回声的产生和应用{content}案例41:光的色散现象{content}案例42:光谱的分布{content}案例43:太阳的辐射能量{content}案例44:红外线的应用{content}案例45:紫外线的特性与作用{content}案例46:光纤通信的原理{content}案例47:光的衍射现象{content}案例48:光的干涉现象{content}案例49:大气层对光的影响{content}案例50:地震的成因与波速{content}案例51:声纳的原理与应用{content}案例52:回声定位的原理{content}案例53:光的传播与大气折射{content}案例54:彩虹的形成原理{content}案例55:光的散射现象{content}案例56: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吸收{content}案例57:物体的热辐射{content}案例58:红外照相的原理{content}案例59:紫外线照相的应用{content}案例60: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content}案例61:光纤照明系统的设计{content}案例62:光盘的读取原理{content}案例63:激光打印机的成像原理{content}案例64:光电池的原理与应用{content}案例65:太阳能电池的特性{content}案例66:光能的转换与储存{content}案例67:光合作用的原理{content}案例68:植物的光周期现象{content}案例69:风的形成与气压梯度{content}案例70:风的加速与摩擦力{content}案例71: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content}案例72:龙卷风的成因与特性{content}案例73:云的成因与分类{content}案例74:雾的形成与消散{content}案例75:露和霜的成因{content}案例76:降水量的测量与计算{content}案例77:蒸发与蒸腾的作用{content}案例78:水的表面张力{content}案例79:冰的融化与凝固{content}案例80:冰期的成因与分布{content}案例8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content}案例82:地球的极移与地壳运动{content}案例83:地震波的传播与断层{content}案例84:海啸的形成与传播{content}案例85:地球的磁场与磁暴{content}案例86:电离层与无线电波传播{content}案例87:太阳的特性与活动{content}案例88:太阳黑子的形成与周期{content}案例89:太阳风的成因与影响{content}案例90:太阳耀斑的特性与影响{content}案例91:恒星的形成与演化{content}案例92:恒星的大爆炸与超新星{content}案例93:星系的形成与结构{content}案例94:星系的红移与宇宙膨胀{content}案例95:黑洞的形成与特性{content}案例96: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content}案例97:宇宙的大尺度结构{content}案例98:宇宙的起源与演化{content}案例99:人类对地球的影响{content}案例100: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content}。
物理教学案例[全文5篇]
物理教学案例[全文5篇]第一篇:物理教学案例一、课程背景材料2006年11月,我市教研室在新塘大敦中学进行调研活动,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授课班级为初三(5)班,授课为人教版2006年三月第三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
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说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
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就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将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然而,我以前听过的以这节为内容的课却事与愿违,探究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有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
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背景,试想,科学家在没有认识到这个结论之前,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要学生一节课有结论,太难;其次为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的正常进行,老师应该事先设计合理有趣情境,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最后是老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堂的进程,不能由学生天马行空。
基于这样的想法,该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以与探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和问题引导课堂,效果很好。
二、教学片断上课时,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演示两个实验实验(1):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左右,形成斜面,如图1,将火柴盒及长木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火柴和木块都不下滑)。
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一:自由落体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自由落体实验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实验项目。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特点,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实验装置:1. 一个垂直悬挂的精细绳子。
2. 一个光滑无风阻的文胸板。
3. 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如铅球、纸团等。
实验过程:1. 将绳子系在实验架上,保证垂直向下。
2. 将物体挂在绳子的末端。
3. 稳定文胸板,并记录开始时间。
4. 让物体自由下落,并用计时器记录下落所需的时间。
5. 重复实验多次,计算平均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具体的实验数据,例如,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的时间,以及下落时间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 重力加速度:根据物体自由落体的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²。
2. 物体质量与下落时间:通过比较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时间,我们可以发现质量与下落时间无直接关系。
3. 下落距离与下落时间:根据物体自由落体的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下落距离与下落时间之间的关系。
实验意义:自由落体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理解物理规律。
此外,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案例二: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原理是物理中较为基础且实用的知识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中。
以下是一个杠杆原理的应用案例。
应用场景:在建筑施工现场,有时需要将较重的物体从低处移动到高处,而由于物体重量的限制,无法直接用力将其抬起。
这时,杠杆原理就可以派上用场。
应用案例:以建筑施工中的吊钩起重机为例,可以将杠杆原理融入其中。
通过使用杆状物作为杠杆,利用杠杆原理来增加力的作用效果,方便地将物体从低处吊起。
应用步骤:1. 设计并安装合适长度和强度的杆状物,保证其能安全且有效地用于吊起物体。
2. 将杠杆安装在起重机的吊钩上,并调整位置,使杠杆与物体的支点尽量接近。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篇一: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二力的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通过作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举例: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进行新课一、共点力的概念: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2、你认为在掌握共点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3、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示图片:大吊车吊起物体;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
吊车吊起物体时钩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担子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举起的重物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几个力作用?它们是共点力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共点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已知二个分力求合力)A、两分力同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同向。
引导学生理解。
B.两分力反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两分力反向。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1.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设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共同研究,促使课程改革。
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⑴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⑴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⑴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⑴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
认真学习洋思经验,借鉴洋思中学三级备课做法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3.组织每位教师上好一节示范课、教学研究课,魅力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本学期开始实施《初中物理课堂差异性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负责人:___,《初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负责人:___,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
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
四、加强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的质量初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二一、指导思想:积极贯彻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以“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优质教学为追求,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围绕这题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优秀7篇)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优秀7篇)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再熟悉不过。
对于初中的物理课程,为了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明白,教师可以进行相关主题班会。
这里的7篇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一、安全电压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第三、安全用电常识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安全电压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一)事例引课(2')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3篇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第一篇:磁场与电荷运动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及其运动规律,包括随磁场方向运动、磁场力、毕奥-萨伐尔定律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描述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及其运动规律。
2.理解磁场力的方向与大小,能够正确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求解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磁场力的方向与大小。
2.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对磁场的概念和磁场力的方向不够清晰。
2.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可能较困难。
教学方法:1.板书法2.讲述法3.实验法教学过程:Step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磁场与电荷运动的兴趣。
Step2:新课讲解1.引入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及其特点。
2.讲解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及其运动规律。
3.介绍磁场力的方向与大小,引出毕奥-萨伐尔定律的概念。
4.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Step3:实验展示利用实验展示,让学生对磁场的概念和磁场力的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对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有更直观的理解。
Step4: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磁场力的认识。
Step5: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磁场与电荷运动规律的理解。
第二篇:电磁感应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的概念及其特点,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描述电磁感应的概念及其特点。
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3.理解楞次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2.理解楞次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可能较困难。
2.楞次定律的应用可能较抽象难懂。
教学方法:1.板书法2.讲述法3.实验法教学过程:Step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Step2:新课讲解1.介绍电磁感应的概念及其特点。
2.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利用具体例子演示。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详解一百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详解一百例
案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
案例描述:通过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和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验背景和目的;
2. 演示实验过程,观察小球滚动的情况;
3.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机械能守恒的规律;
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总结实验结果,概括机械能守恒定律。
案例二: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案例描述: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的串联
和并联关系。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的基本概念和实际
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元件;
2. 搭建串联电路,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3. 搭建并联电路,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4. 对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5.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 总结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
案例三:光的折射与反射
案例描述: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光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 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的关系;
3. 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折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的关系;
4. 对比反射和折射的特点和应用;
5.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 总结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基本规律。
...
(以下省略,共计一百例案例)。
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推荐优秀3篇
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推荐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范文推荐优秀3篇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惯及于学生。
物理教学案例
物理教学案例在物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物理教学案例,希望能够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在物理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首先,老师可以准备一根弹簧和一些不同质量的物体,让学生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振动周期与挂在弹簧上的质量有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案例二,抛体运动的实际应用。
抛体运动是物理课上的重要内容,老师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抛体运动的实际应用。
比如,老师可以讲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比如射击运动员射击靶子的过程,通过分析运动员射击的角度、初速度等参数,来引导学生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抛体运动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案例三,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物理课上的重要内容,老师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光的折射现象。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在不同介质中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解释水中看到的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的现象。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老师们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更多的物理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新课标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5篇
新课标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5篇新课标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1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
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
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
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
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这个实验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
为突出重点,选取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为探究性实验,这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
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不清楚。
摩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摩擦应该增大,有害的摩擦应该减小。
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领悟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策略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引入新课。
例如可先向学生提问: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来,为什么?(回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结合生活实例的物理教学案例分享
结合生活实例的物理教学案例分享物理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案例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我在教学中使用的物理案例。
案例一:风筝的原理在教授力学中的力的平衡时,我通常会以风筝为例进行讲解。
我会先向学生介绍风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风筝能够在空中飞翔?接着,我会让学生分析风筝受力的情况,引导他们应用力的平衡原理来解释风筝的飞行。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原理,还能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二:水压的应用在教学中介绍液体静力学时,我会以水压为例进行案例分享。
我会让学生观察水龙头的水流,然后提问:为什么水流可以垂直向上喷出?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水压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来说明水压的原理。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理解液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认识到水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喷泉、水枪等。
案例三:光的折射在教学中介绍光的折射时,我会以光在水中的传播为例进行案例分享。
我会让学生观察把笔放入水中时的现象,并提问:为什么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了?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来说明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并且能够认识到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显微镜等。
案例四:电路的搭建在教学中介绍电路时,我会以日常生活中的电路搭建为例进行案例分享。
我会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灭情况,并提问:为什么电灯只有在电路闭合时才能亮起?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来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认识到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视机、手机等。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在教学中,我还会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物理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合现实生活引发学生兴趣的物理教学案例
结合现实生活引发学生兴趣的物理教学案例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和难以观察的特点,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物理教学案例,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热情。
案例一:引导学生探索万有引力在教授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将一个小球系在一个长线上,然后让学生围成一个圆环状,并且每个学生手持一条短线与小球相连。
接下来,教师给其中一个学生一个重物,学生需要将其吸引到自己的方向上,同时其他学生也会感到被牵引。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并理解它的作用原理。
案例二:运用物理原理设计实用器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原理设计实用器材,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设计一个用于集水的装置。
鼓励学生使用容易获得的材料,把物理学理论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学生能够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案例三:利用科技资源增添趣味性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借助科技资源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或相机来拍摄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并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光学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应用能力。
案例四:组织参观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活动是另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实验室或物理相关的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实验、应用物理技术的实际场景。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结合现实生活引发学生兴趣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教学策略。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将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更加主动和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文
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物理教学
记《水的沸腾》实验教学案例
李端
长安区引镇中学
2010年3月
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物理教学
记《水的沸腾》实验教学案例
转眼间,从2009年2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了,四
百多天,四百多种变化着的感受,无不在点滴中改变着我——一
位新教师的教育面貌。
经过这些日子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
现将我教学中的一节课做一案例。
一、前言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建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
探究教学将改变以往的学校现,把学校变成一个科学探究的中心,使其兼具教育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二、教学理念
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沸腾现象引入,问学生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继续加热温度会怎么变化。
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起猜想,调动学生的探究参与积极性。
教材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特征,知道沸腾是剧烈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
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一是使学生了解部分液体的沸点;二是使学生能用沸点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
师:汽化现象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现在同学都知道了。
那么在你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时候,有没有亲眼看过并且印象深刻的汽化现象?
生:烧开水。
水开了,烧的时间长水会越来越少,因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师:很好。
物理学科中,水开了称为沸腾,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所感知到的沸腾现象的特点?
生:会冒许多的白气;有许多气泡,水上下翻滚;温度很高,很烫手。
点评: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是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探索的兴趣的基础。
师:沸腾是平常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和最熟悉不过的一种现象,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见大家对水沸腾时的特点还是很了解的。
那么关于烧开水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
(学生讨论、思考、猜想,老师将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列在黑板一
侧进行归类。
)
(1)怎样水才算真的沸腾了?怎样比较准确地描述这一现象?
(2)水沸腾时的温度到底是多少?
(3)为什么水沸腾时会冒出很多气泡?他们是哪里来的?
……
师:大家发言很热烈,问题提得不少,很好。
归纳起来,主要是要认识沸腾前、沸腾后水中的气泡情况和温度情况。
要了解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做呢?
生:实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师:对。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需要哪些仪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观察和思考,加强对话交流和相互启发,确定共同关心的认识目标,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激起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愿望的起点。
2、设计实验
(1)学生讨论,说出仪器的选择要求: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
(2)讨论和总结实验中要观察什么、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①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包括上升的气泡数目的变化及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②观察水的动态变化,沸腾前水面是什么形状,沸腾之后水面又出现什么情况。
③观察可分三个阶段:一是沸腾前,二是沸腾中,三是移去酒精
灯之后。
观察的方法可以从侧面透过水面观察,也可以从斜上方透过水面观察。
(学生讨论思考,设计实验装置;老师巡视后让设计好的学生为同学讲解设计方案,老师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并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将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自主创造活动。
)
3、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时要求同学分工合作:一人看表,另一人读出温度值并填在表中。
注意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同时教师在讲台上用纸锅烧水,并巡视指导解决一些临时出现的问题。
学生画沸腾曲线图:略。
众生相互补充汇报各阶段观察到的变化,分析表格数据并且全班交流。
4、分析总结
(提问,对照表格加以引导,让学生回答。
)
(1)沸腾前液面是什么情况,沸腾时液面情况如何?(说明沸腾这种现象是剧烈还是平和)
(2)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在哪些部位发生。
(总结得出沸腾定义。
)
(3)沸腾前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总结沸腾的特征之一)
(4)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这是一个什么过
程?(从吸热、放热角度考虑)
(5)你能总结出沸腾发生的条件吗?
讨论:为什么能用纸锅烧水?
生相互补充,师补充:给纸锅加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水能沸腾,而纸不能燃烧。
点评: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疑惑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6)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水通常沸腾时须达到什么温度?
生:100℃。
师:其他小组有无不同数值?
生:有,我们测的数值是99℃。
师:为什么你们测的数据不完全相同?
生:原因可能是温度计原来读数不同,读数时有误差,或者水是不纯。
(对原因分析的合理性、可靠度进行交流讨论。
)
师:沸点受大气影响,我们以后再进一步学习。
根据液体的沸点表,请同学思考一下:这节课使用的温度计是否是酒精温度计?
5、拓展与延伸
师:学习了沸腾的知识以后,你们知道沸腾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有没有不利的方面?
(生讨论举例回答。
)
点评:本案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教师没有以讲授
的方式教学,而是以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身份进行教学活动。
实验前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交流对生活中熟悉的烧开水现象的认识,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过程。
实验中突出了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实验操作观察过程以及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抓住沸腾现象的气泡、温度等方面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等。
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探究活动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实践体验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李端
长安区引镇中学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