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今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今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小学教育由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主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组成。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尤其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下,出现了诸多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已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一、中小学教育问题(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较重。
中国学生家长传统思维认为子女只有死读书,只有上大学才可以出人头地。
父母给子女买大量辅导资料,送子女上各种补习班和培训学校学习,请各科家教。
而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上晚自习,代学生购买辅导资料,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已是正常现象。
(二)中小学教育费用过高,乱收费现象依然严重。
中小学各学校一般根据等级来定,等级高的学校学费高些。
一般城市的市重点高中学费一年(两个学期)要三千来元。
老师给学生补课是有偿的,很多学校在补课事件上搞小把戏,让学生家长选择学校给不给学生补课。
补课费一般比较高,学校还利用代给学生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获取高额回扣费,甚至有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参与。
(三)许多农村教师工资发放困难,教师离开学校时有出现。
我国大部分乡镇和村财政比较困难,许多教师不能按时领取全额工资。
乡镇村干部一般先发自己的工资,再发其财政下的教师的工资。
工资的拖欠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一部分老师不得不从学生身上收钱过日子,也使一部分老师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寻求其它生存途径。
(四)学校、社会对学生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我国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仅仅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事例教育,以为控制了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是完全错误的。
社会道德的低下使学生对书本上的道德教育提出疑问。
(五)我国中小学学校基本上还是推行应试教育。
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而不是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推行素质教育对学校升学率有巨大影响,由于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及试题,只有行应试教育才可提高升学率。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素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在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点之一。
与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观念不合理目前,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上。
他们更注重孩子在考试中的成绩,而忽略了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素质教育。
这种观念的盛行导致了学校和家庭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不足。
2. 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很多学校中,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实际课程设置中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支持不够。
3. 教师培训不足小学素质教育的落实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来支持,但是现实中的教师培训工作还不够完善。
许多教师缺乏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能力,导致了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4. 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为了提高分数,许多学生在学校外也加重了课外负担。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也减缓了学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时间。
二、对策建议家长和教师应更换传统的教育观念,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政府和学校也应通过不同途径,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引导家长和教师转变观念。
应该适当调整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各个学科中,都要注意融入素质教育元素,将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方面的培训。
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施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学校应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内的素质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素质教育。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面临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伦理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等。
目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下面几个对策。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差异较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二是中小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
目前的教育内容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中小学校要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是引入更多的综合性课程,如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引入更多的综合评价方式,如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发展评价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注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
要改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小学素质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学校教育缺乏个性化指导。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这导致了一些学生在素质教育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与培养。
教师培训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缺乏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这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缺乏有效整合。
学校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了素质教育的传导不畅。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影响素质教育效果。
学校教学任务繁重,课业压力大,学生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素质教育活动,使得素质教育难以深入。
家校合作不畅导致素质教育难以深入。
家长与学校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导致了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素质教育引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个性化教育指导,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2. 正文2.1 学校教育缺乏个性化指导学校教育缺乏个性化指导,是当前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
这种统一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和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强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方案。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个性化评估和跟踪,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全面发展的期望,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1. 教育目标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以前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逐渐被素质教育取而代之。
现在,教育的目标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 教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被不断调整。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3. 课程设置的调整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开设更加多样化的课程,不仅仅是传统的学科知识,而是把体育、艺术、道德与法治等多个方面的素养全部纳入教育体系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一些发达地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较好,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设施齐全,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简陋,导致素质教育的实施难度加大,学生素质提高的差距比较大。
2. 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不够成熟一些中小学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颇感困惑,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不够接受,导致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3. 评价体系不健全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符合其特点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中小学的评价体系还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特长的评价并不充分,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4. 家校协同不够家庭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无法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困难与对策
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困难与对策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然而,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是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一大困难。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应该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课业成绩、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这种观念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构成了障碍。
其次,学生学习负担重、课程过于繁琐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困难之一。
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考试和作业,导致他们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综合素质。
另外,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学资源匮乏也制约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学校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而学校又面临师资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针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应当深入开展教育理念改革,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打下基础。
其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倡多元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现。
教育部门可以适度减少课程设置,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综合素质拓展活动。
另外,应当加大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学校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总的来说,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面临困难,但只要我们克服困难,采取有效对策,依然可以取得成功。
通过改革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养和教学质量,共同努力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素质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目前,很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更加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关注较少。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也是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问题。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滞后,缺乏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就会导致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教育环境的单一性也是一个问题。
在很多小学中,学校教育环境缺少多元化,课程设置单一,教学资源匮乏,这不利于学生在全方位的发展,也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在很多学校中,教育评价仍然以学科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就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素质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有相应的对策。
要完善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素质教育的广度,让学生在学习的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和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让他们更好的把握素质教育的理念,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
要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创设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可以设置一些特色课程,进行课程的拓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让教育成为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的助力。
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以学科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的成长学习中都能受益,从而真正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困难与挑战
小学素质教育的困难与挑战引言: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素质不高、学生压力过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小学素质教育的困难之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
城市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育环境,而农村学校则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影响了小学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水平。
2. 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开展教育资源共享,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3. 加强教育评估和监督,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教师素质不高小学素质教育的困难之二是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 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压力过大小学素质教育的困难之三是学生压力过大。
当前,社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时间安排紧张,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娱乐,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解决方案: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安排作业和考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发展。
2. 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课程,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学习压力。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在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了学校之间在教育条件和师资力量上的差异化。
一些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2. 教师素质不高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障。
当前一些小学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滞后,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3. 教学内容单一在小学的教学内容中,依然以传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和动力。
4.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来指导教学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有的小学教学评价机制普遍偏重知识考试,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核。
二、对策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加大对小学素质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保障每个学校都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素质教育的实施。
加强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鼓励学校和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上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解决好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质量将会不断提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就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和改进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1. 教育理念不够明确目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还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理念和思想。
有些学校、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考试导向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2. 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传授在教学内容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仍存在着知识传授偏重的现象。
过分追求课程内容的丰富和知识的广度,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辨和创新,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3. 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目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素质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4. 教师培训和发展不足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来支撑,但目前教师培训和发展仍存在不足的问题。
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不强,缺乏对素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深入了解,无法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5. 学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管理体制,但目前学校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
学校过分追求学术成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导致素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发展。
二、改进对策1.明确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2.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中小学素质教育应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大家都认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问题更加凸显。
本文将从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单一很多小学在进行素质教育时,仍然是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
课程设置单一,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多样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2.评价方式偏重课外成果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往往更多地关注课外成果,忽略了学生在课内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知识的兴趣,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师素质不够全面部分小学教师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不够,只注重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就造成了素质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小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这就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对策1.课程设置多元化针对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小学应该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不仅有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实践课程,比如手工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对于教师素质的不足,小学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培养教师的也要推动学校建立优秀教师的评选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和专业水平。
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小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创新的空间。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1. 引言1.1 介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育事业的必然需求。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情商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素质教育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
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受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未来发展。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素质教育,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培养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分析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1.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实际推行仍存在一定困难。
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学校管理缺乏有效机制支持,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家校合作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较为突出。
2. 学校中存在一部分教育机构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以应试课程为主,辅助性课程较少,也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但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素质培养了解不够,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导致素质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4. 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很多家长仍然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家校合作的效果不明显。
5. 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总体较为薄弱,需要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都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培养,通过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及有效对策
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及有效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但是,在小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产生影响,更会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
以下将针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关键问题:注重学成功利忘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出现了“学成功利忘”的心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和自己的情感发展。
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学、学习焦虑等问题。
二、对策:营造全面发展的氛围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和家长应该一起来营造全面发展的教育氛围。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成绩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多参与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说德育课程、志愿服务等,让孩子们学会关心他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方面。
三、关键问题:重视学科知识而忽略素质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小学教育有时候只注重教给孩子们学科知识,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培养。
这样一来,孩子虽然成绩很优秀,但是在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却比较欠缺。
四、对策: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素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对于家长来说,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五、关键问题:存在偏重考试成绩的教育观念家长和社会普遍存在一个误解,认为考试成绩是衡量孩子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
这种偏重考试成绩的教育观念使得孩子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不断地追求得分,这种得分的追求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心态,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发展。
六、对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塑造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拿到好成绩,而是应该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下是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问题一: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输入,缺乏实际运用。
当前中小学教育下,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输入,强调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运用,导致学生很难在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使得学生缺乏综合性的动手实践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改进建议:1、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为学生打造了探索、创新的小型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问题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教学。
应试教育下,教师既要教课又要讲解,时间紧迫,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课程难以深入发展。
1、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优势。
2、利用新型教育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问题三:学科门类设置过多,课业过重。
当前中小学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学科门类设置过多,学生需要投入的课业数量过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效果不佳。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适当降低学科门类的数目。
2、改变测试和考试次数,降低单次测试和考试的权重,逐渐实现标准化考试。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新型教育技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的改进建议,我们有望缓解应试教育下的问题并促进教育的发展。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也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的进步。
下面,我们将探讨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1:虚假的素质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有些学校和班级只是口号喊的响,实际上对于学生提高素质和思维能力没有多少实际作用。
学校更注重的是教育质量的排名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非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让一些家长和学生对小学素质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对策:小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老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基础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价值。
问题2:考试繁重导致素质教育的困难近年来,一些家长和学校对于考试成绩过于追求,并将考试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削弱了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些老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考试的备考中,而非针对学生的性格和能力进行培养。
对策:建立以素质评价为主的考核体系。
在素质评价的基础上,适度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发展个性,增强发展潜力。
问题3:缺乏科技和创新教育许多小学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如黑板、纸笔、书本。
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无法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一些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推行科技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范畴。
对策:推广数字化教育。
集成科技教育和VR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健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开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结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素质教育也要紧跟时代的要求和发展,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方式。
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让他们掌握生活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同时,建立科技化和创新化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当前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素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倾向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单一的知识型人才。
小学素质教育正是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小学素质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素养,而非只看重学术成绩。
小学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个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体的发展,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为此,我们应当重视并加强小学素质教育,为学生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1.2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教师素质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发展全面素质。
有些教师对素质教育理念认识不足,无法很好地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脱节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些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理论化,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的特点,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也是一个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教育过程过分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
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是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另一个问题。
一些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设备等方面条件较差,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支持,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缺乏家长的参与与支持也是一个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障碍。
一些家长对教育理念认知不足,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导致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素质教育。
2. 正文2.1 教师素质不高教师素质不高是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与社会的需求和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就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浅谈,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1. 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不完全虽然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过于注重传统的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情况导致了教学中的严重功利化倾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2. 考试评价过于突出中小学素质教育在考试评价上存在着过于突出的问题。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侧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结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够多样化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沿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教学内容也缺乏多元化和开放性,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4. 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还面临着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缺乏优质的教师和教育资源,导致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难度增加,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给学生的素质教育带来了制约。
1.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为了改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科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逐步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还可以推动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逐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记录和评价。
2. 推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在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上,可以逐步推动多元化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其中,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标准不明确
素质教育的具体标准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义。
不同的教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合理度的差异,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2.教育内容单一
目前的小学教育内容基本都是与文化知识有关的内容,很少涉及到品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这也导致了小学生思维萎缩,难以拥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缺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二、对策
1.标准明确
基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意义,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学科的素质教育标准,并做好标准的普及和宣传。
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2.教育内容多元化
为了满足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我们可以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一个阶段性、可行性、有趣味性的教育内容,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启发性。
3.评价体系完善
可以在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加入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家长、教师、同伴评价等。
同时,考试成绩仅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评价指标,不应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总之,小学素质教育需要全面而有针对性,同时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以确保素质教育能够给小学生带来更大的效益。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其中,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小学素质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和对策进行讨论。
问题一:缺乏全面的素质教育当前,在许多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导致小学教育的素质偏低。
对策一: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意识到,小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培养。
因此,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托育、学科知识、社会应急知识、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及爱好。
问题二:家校互动较少家庭和学校是小学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比较少,这导致了家校合作的效果不够明显。
同时,家长也缺乏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对策二:加强家校互动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联系,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共同解决教育难题。
并且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问题三:教师素质不高教师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实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质普遍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制约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提升,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专业的教学知识。
此外,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强本土实践,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结:小学素质教育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小学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也存在各种问题。
通过加强综合素养、加强家校互动以及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对策,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素质教育,为未来的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及有效对策
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及有效对策小学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
然而,小学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是当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普及率不高问题小学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加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小学素质教育的普及率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做好规划,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素质教育带来的益处。
同时,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让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学校教学中。
2. 课程设置单一问题小学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倾向于重视语数外等科目,而对其他学科的培养相对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形成功利性的学习模式,削弱了他们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加强课程设置,将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融入到学校课程中,鼓励学生在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活动。
3. 教育方式单一问题小学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这样的教育方式难以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需要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
例如,引导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4. 教师素质比较单一问题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但现实中许多教师素质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因此,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自主创新,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家校合作存在障碍问题家庭和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主体,应该加强家校合作。
但是,由于家庭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家长对于素质教育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质量。
因此,需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提高他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促进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
总之,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对于教育界来说,要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素质,并加强家校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娜端木维光王立兑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40期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环节,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由之路。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生理素质等,使他们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我国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自提出到实施已有十余年历史,但距通过素质教育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本文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浅析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德育教育
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前新形势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何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和学会劳动,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然而,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浅谈一些现象和想法。
一、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与和谐的发展,其发展方式不应是呆板、机械的,而应是主动、积极的。
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生存及发展所需的各种基本素质,其内容涵盖:智力素质、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及劳动素质。
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仍存在较大不足。
(一)落后的思想观念及教学评价机制
由于受传统思想及当今社会的影响,人们在意识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持“读书无用”论,就算上了大学,工作仍要自己找,不上学也一样可以找工作。
部分家长将主要精力放在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上,疏于对子女的管理,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稍有不满便逃学,教师只得苦口婆心的进行劝解;一中将考试升学视作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
现代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强调教育过程的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但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中,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尺,在校
文化成绩成为社会、家庭评价学生优劣的惟一依据,这严重束缚着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于是乎,升学浪潮将教师和学生推向“应试”教育,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学校领导、教师加班加点,学生陷入“题海沼泽”。
(二)德育教育的不完善
为了保障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很多学校建立可德育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
但在部分中小学中,其德育工作只由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来完成,没有构成完整、规范的体系。
而且在德育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做德育工作时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作为单纯的被动的受众,学生的德性养成完全成为一个被动的教化过程,导致学生缺乏对德育规范的理解,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推崇:以书本为中心,传授文化知识。
其教学功能单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
而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将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开发智力为主。
在教学观念上倡导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强调把教学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到怎么“学”上;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学以致用。
在方法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技术等,旨在将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
它对传统教学模式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障碍。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
但从目前的教师队伍的状况看,在政治和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才能使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二、有效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评价体系
首先,要转变社会的人才观。
要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新观念。
我们要摒弃传统评价中的“优等生”、“差生”观念,学生都是富有潜能的人,要尊重、热爱他们,对他们的发展充满信心,力争使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获得成功。
其次,要转变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旧观念,树立以实现学生“五会”(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和
学会劳动)为目标的新观念。
每一位教职人员应大胆摒弃“应试教育”的陈规陋俗,大力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实践。
最后,社会和家长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给予素质教育以理解和支持,不要拔苗助长,让孩子自由、全面的成长。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多一些纵向的考量,少一些横向的比较,不要用同一把尺去量所有的人。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鼓励全体师生、家长及社会人员参与评价,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时要帮助学生找问题,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能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二)凸显主体,加强德育教育
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学生是单纯的、被动的德育受众,学校怎么要求,学生就得怎么做。
这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尊重,学生缺乏对德育规范的理解。
伦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的德性处于一种自然流淌状态,学生的德性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恰恰是最好的德育资源。
所以,学校应该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德性的自然流淌,激发学生德性发展的自我需要,为学生的德性养成创设自主、合作的机制与平台。
同时,德育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实从学生的道德现状出发,精心组织系列活动,如通过干部轮流制等校园岗位体验,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强化中内化为品德规范;在家庭教育中巧妙设计活动,让学生体验和生长一种亲情责任,如通过“三八节的礼物”、“今天我当家”等家庭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以参加公益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会调查和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疾苦,从而体验和生成一种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
(三)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马克思说过: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校也应加大培训力度,给教师更多学习的机会,鼓励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发展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每个教师都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整个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通过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经过十余年的耕耘,我们既要为教育事业取得的进步而满怀欢欣,但也不能忽视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切实行动起来,实现中小学素质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