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1 精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一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2.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图中包括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 刺激a时,d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C. 刺激d时,a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D. b和c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e处传到f处4. 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A. 言语区B. 躯体运动中枢C. 躯体感觉中枢D. 以上全部都参与5.如图所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 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C. 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 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6.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运动性书写中枢)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④⑤7.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下列有关细胞通讯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结构,能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B.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时,能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元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前提是细胞识别,它是通过细胞膜实现的8.人体的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A. 水的平衡B. 盐的平衡C. pH的平衡D. 血糖的平衡9. 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测试题
高二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测试题(3、4节)1.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2.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神经—体液调节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D.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3.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 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量散失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4.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5.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
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量增加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6.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7.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C.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9.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0.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高二】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二】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训练试题及答案新课标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5一、多项选择题1.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1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ⅱ型糖尿病的机制。
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ⅰ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
图中ⅰ、ⅱ、ⅲ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
激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ⅰ、ⅱ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c、 III激素只参与调节血糖平衡d.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2.患者的一只眼睛受伤,晶状体断裂。
如果不立即摘除,另一只健康的眼睛也会失明。
主要原因是晶状体外流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攻击攻击攻击其他眼组织。
这个过程与以下哪种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b、 HIV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d、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3.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 a、垂体提取物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导致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4.以下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描述是正确的()a.甲流疫苗可称为免疫活性物质b、甲型流感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引起免疫反应c.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可通过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接种H1N1疫苗的D.产生的抗体可以消除乙型肝炎病毒。
5.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a、产生抗体B.产生细胞因子c.导致靶细胞破裂d.产生记忆细胞6.HIV可以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a所示)。
最新高中生物-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 精品
第2章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则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2.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神经元都要产生兴奋B.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a→b→c→dC.在b、c、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都是双向的D.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消耗ATP6.下列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的是()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运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7.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喝水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多B.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多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D.出汗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少8.切除幼年狗的垂体之后,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A.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9.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递途径,不正确...的是()A.轴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B.轴突→突触→树突→神经元细胞体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10.人受惊吓时,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最可能是()A.激素B.血糖C.酶D.抗体1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2.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变化是()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13.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含标准答案)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
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3.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 A B C )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a中发生电信号T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5.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 . T细胞C . B细胞D .记忆细胞)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7.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8.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9.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10.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E.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1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 . T淋巴细胞 C . B淋巴细胞)1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
高二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训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训练题组一神经调节1.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2.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b处给予适宜刺激。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动B.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动C.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均测到电位变化D.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3.如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C.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D.若c为乙酰胆碱,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4.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D.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题组二激素调节5.如图所示为有关腺体和激素对蛙发育过程的影响。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激素。
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20天蝌蚪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尚未成熟,后20 天逐渐成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前20天中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较低,并在此期间都逐渐增加B.用含碘丰富的饲料持续喂养蝌蚪,可使蝌蚪早于38天发育成小型成蛙C.若蝌蚪切除了垂体后不能发育成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发育D.切除成蛙的垂体,甲状腺可能出现萎缩,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减少6.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7.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部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又进一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强代谢,抵御严寒。
最新高中生物-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解析: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是利用外来药物对细菌的杀灭作用,不是机体本身的功能,不属于免疫范畴。
答案:C2.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组成的。
答案:B3.下列生物或结构中,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又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①细菌②病毒③花粉④癌细胞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细菌、病毒、花粉、癌细胞都可以成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与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D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处理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解析: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但不发生过敏反应。
答案:D5.(2018·威海一模)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高二】高二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高二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测试题(含答案)生物必修ⅲ人教新标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练习(1)我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特定反射弧的受体或传出神经可以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兴奋可导致受体敏感性降低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回答a解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生理基础,感受器的敏感性取决于神经元本身的生理状态,刺激感受器或相应的传出神经均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脊髓是完成反射的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用某种药物喂养动物一段时间后,实验组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种药的效果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增加血浆蛋白质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它能破坏红细胞答案d分析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
当红细胞受损时,血红蛋白可能进入血浆,所以选择D。
3.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
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 )① 突触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少相应的糖蛋白③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答。
①②b。
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或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4.如图所示,在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位正常,受体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感觉丧失,肌肉没有收缩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可以移动答案c通过分析刺激受体,兴奋可以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体感中心,但由于传出神经的损伤,肌肉收缩无法产生。
5.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如果在s处进行刺激,则可以在a处测量电位差的变化b.若于s处给予刺激,则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如果兴奋从a传递到e,则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以传送器的形式传递d.若兴奋由a传导到e,则a→b的传导速度大于d→e的传导速度答案c解析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刺激s处,在a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的,局部电流的方向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是相同的;兴奋在突触间是通过递质的形式传递的。
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1.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
下图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降钙素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B.人体血钙浓度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C.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D.甲状旁腺素只能通过促进肾集合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可知: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通过作用于骨而降低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而不是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A项错误;图示说明人体血钙浓度在激素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B项错误;甲状旁腺素通过作用于骨和肾而提高血钙浓度,降钙素通过作用于骨而降低血钙浓度,所以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C项正确;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和肾提高血钙浓度,D项错误。
2.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置),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
该实验不需要完善的是A.为使反应现象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D.出现昏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进一步观察【答案】C【解析】本实验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A正确;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排除此实验不是由溶剂引起的,B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活性,C错误;当给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惊厥是胰岛素降血糖引起的,应该对实验动物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糖恢复正常,而另一半不作处理比较,D正确。
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高二生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1.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答案】D【解析】激素调节激素需要经过血液运输。
而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的扩散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没经过血管。
【考点】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点评:神经递质和激素都为体液调节,为体液运输,但具体途径不同。
此类题在高考大题中常出现。
2.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答案】A【解析】a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下丘脑可以分泌促腺体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可分泌促腺体激素,生长激素,一般为下丘脑可以分泌促腺体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腺体激素,在作用于腺体,产生腺体激素,下丘脑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调节血糖两个主要激素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中的信号分子参与的垂体甲状腺轴关系,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点评: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激素等,是高考的难点。
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低时, 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D【解析】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的活动,具体可用几个字表示,感受,作为感受器,传导,把兴奋传给大脑皮层,分泌,可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腺体激素释放激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解析:针刺双脚的反应和膝跳反射的完成途径是反射弧,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反射才能完成;能否复述医生的一段话与听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是否受损有关;血细胞的数量多少与神经中枢无关。
答案:B2.(2018·厦门一模)右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反射弧上,神经冲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
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Ⅲ合成的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
突触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两种类型。
答案:B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在突触处信号分子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答案:D4.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表,正确的是()成缩手反应;现象I的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两个现象中参与I反射的神经元数量比Ⅱ少,两个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
答案:B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答案:D6.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有关选项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像C.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解析:图乙中,刺激a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也就不能传到大脑皮层,无感觉。
b受损,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
答案:C7.(2018·湛江模拟)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可表示突触小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解析:由该图A面具有糖蛋白,应是神经细胞膜外侧;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对K+的运输有关;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即膜外侧;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一水界面上,亲水性头部③与水面接触。
答案:A8.右图为某人过马路快走时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点对应的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不能产生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失活,有利于保持突触后膜的灵敏性C.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a点,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D.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不能使b点产生兴奋解析:任何神经元都可以产生神经递质,包括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是该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的一部分,而该神经元还有轴突,其末梢也可作为突触前膜产生神经递质并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通常失活,以免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从而保持突触后膜的灵敏性;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反射弧中任意一点,只要达到某一刺激强度,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a点时,b点不能产生反应。
答案:A9.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从递质作用的性质来看,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则同一突触小体中的递质若都是兴奋性的,可能起协调作用,促进兴奋加强,若既有兴奋性递质,又有抑制性递质,可能起拮抗作用,完成兴奋的传递功能。
答案:A10.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答案:A1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答案:B12.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解析:由于电极分别置于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刺激前,a 处外表面为正,b处内表面为负,指针向右偏转,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后,两处电位发生反转,a 处外表面为负,b处内表面为正,指针向左偏转,之后恢复初始状态;当c处的刺激通过突触传到b处后,b处内表面再次变为正,与a处外表面电位差变小,指针再次向左偏转。
答案:D13.下图表示某人体内进行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能、不能)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__________。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________。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不同,但最终都是通过改变________完成的。
(3)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
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解析:(1)酶具有专一性,乙酰胆碱酯酶只能分解乙酰胆碱,不能分解其他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但最终都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来改变膜电位的。
(3)甘氨酸的释放被阻止后,因缺乏甘氨酸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说明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答案:(1)不能酶的专一性(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3)抑制14.(2018·广州模拟)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
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段表示________电位,引起b点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内流。
(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
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_______上的Gly受体结合。
当Gly与其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_______(阴、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突触前膜可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组织液中,因此,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淋巴和血浆。
(2)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曲线图的起点为负值,即表明此曲线图表示膜内的电位变化,a段即表示静息电位,a~b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b点即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形成原因是Na+内流。
(3)题干提示突触2抑制突触1的兴奋传导,因此,贮存在突触2的突触小泡中的Gly应该是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阴离子内流,进而使突触后膜继续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导致兴奋不能传导,起到抑制的作用。
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供能。
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以及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1)血浆和淋巴(2)静息Na+(3)突触小泡突触后膜阴主动运输蛋白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5.(2018·台州质检)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