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优.选)

合集下载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有关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有关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要求

(1)完成五门学位课程的学习,分别是博士英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自然地理学进展、人文地理学进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2)研究生病、事假请假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且经导师和各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签字同意。

二、资格考核

(1)考核时间为二年级第一学期,所有博士生必须参加本年级第一次考核。如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的博士生作暂缓通过处理。

(2)具体考核方法请参见院网站文件“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资格考核办法(2016修订)”。

(3)资格考核通过,才能进入论文开题和写作阶段。

三、开题报告

(1)博士研究生应在答辩前12个月进行开题报告。

(2)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由3名及以上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正高职称不少于2人)组成开题指导小组,请指导小组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在院网站下载“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开题备案表”;开题报告后将表格提交到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四、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1)完成学位论文后应举行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由3名及以上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正高职称不少于2人)。

(2)预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必须进行认真修改。申请答辩前(提交学校盲审前)需进行论文查重,查重率低于10%以内方可申请答辩进入盲审阶段;查重率高于10%者3个月后才能申请答辩。

五、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

(1)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全部参加盲审

(2)通过答辩申请的学位论文,由教育部学位中心进行盲审。3位评审专家全部同意直接答辩或修改后直接答辩,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有1位专家不同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有地理学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在政府、事业单位或企业从事与地理科学有关的专业活动及研究、开发和教学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掌握地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正规教育和半正规实践的系统性、贯通性、实用性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地理科学专业培养计划

1.理论学科:

(1)基础理论:

地理学概论、数学地理学、信息技术地理学、物理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生态地理学、空间信息技术与GIS等。

(2)专业课程:

区域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调查、新型城镇化规划、森林地理学、贫困地理学、解译遥感影象处理、区域地理学研究、空间与环境关系、城市社会地理学等。

2.实践环节:

(1)地理实习:

地理学生实习是指在地理学科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受到社会生活的熏陶,在运用地理学知识、技能和技术,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充分和正确体验现实的实习活动。

(2)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在学术研究上能得到实践的训练。

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5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坚实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及应用手段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人才。具体体现在:

1.具备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母校、热爱祖国,奋发进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2.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

3.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地图学与GIS 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应用能力;

4.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硕士阶段:

1.地图学研究与地图设计

2.G IS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

3.虚拟地理环境技术

4.数字地球

5.数字图像处理

博士阶段:

1.GIS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

2.数字地图与应用地图学

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探测

4.虚拟现实工程

三、招生对象

硕士阶段:

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优秀大专生(工作2年以上)。

博士阶段:

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硕士生或优秀本科毕业生(工作6年以上)。四、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于32学分,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加选三门本科段专业主干课。

博士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自然地理学进展

人文地理学进展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注:五门课程全部修学。

六、培养方式

1.课堂授课与讨论,包括多媒体和CAI手段的使用;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于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

基本条件的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本学院的学科发展与实际情况,经学院分委会研究,并报请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对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的相关科研成果基本条件规定如下:

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学、海岸海洋科学、资源环境遥感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需在SCI、SSCI、A&H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1篇或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影响因子总和为1.0及以上。

人文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与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专业)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SCI、SSCI、A&H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1篇或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影响因子总和为1.0及以上;

2.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3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中1篇必须在SCI或SCIE、SSCI、A&H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影响因子不作要求。

此自2012年9月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实行。

2012年前入学的博士生满足以上科研成果基本条件或者满足学校要求的科研成果基本条件均可申请学位。

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SCI、SSCI 、A&HCI索引源刊物上或一级学报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以刊出为准。此自2013年1月开始实行。

本规定解释权归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

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汉语言文字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北京大学A+ 8 暨南大学A 15 南开大学A

2 北京师范大学A+ 9 华东师范大学A 16 南京师范大学A

3 华中师范大学A+ 10 北京语言大学A 17 山东大学A

4 南京大学A+ 11 浙江大学A 18 上海师范大学A

5 复旦大学A+ 12 厦门大学A 19 西南大学A

6 四川大学A 13 湖南师范大学A

7 安徽大学A 14 福建师范大学A

B+等(30个):山西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宁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延边大学、扬州大学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

▲博士点147个(其中自主设置博士点44个);硕士点213个。

南京大学优势专业最新排名

南京大学优势专业最新排名

南京大学优势专业最新排名

南京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经济学

新闻学

地质学

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哲学

汉语言文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英语

物理学

大气科学

历史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语

天文学

临床医学

环境科学

行政管理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

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南京大学介绍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南大研究生专业

南大研究生专业

南大研究生专业

南大研究生专业是南京大学开设的研究生专业之一,该专业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和进一步研究的机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南大研究生专业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研究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能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还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鼓励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问题,并通过创新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还有机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论坛,与各地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宽思维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南大研究生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还是工程技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学院还设有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和实践机会。

南大研究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所学专业的核心理论和知识,还要具备独立开展专业研究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选择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南大研究生专业是南京大学为学生提供的一项深造机会,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研究领域,并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理论基础,较好地掌握现代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能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从事本领域科研、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

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三、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

1.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

主要研究地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全球变化的历史过程;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生态系统对气候风险和气候变化的适应、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球变化的区域性响应;建立减灾防灾的预警机制以及对灾害的评估系统。

2.环境评价与规划

本研究方向以自然地理和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侧重区域和各功能区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以及区域和各功能区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等。如旅游区环境规划、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规划、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501)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等相互作用的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区域分异、环境资源功能的科学,具有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朴实的作风与较深的文化素养的研究、教育、规划和管理专家。

1.硕士学位:掌握自然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自然地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野外工作能力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是研究生本人的原始研究成果,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高的创新性。

二、研究方向

根据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本校的优势、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博士培养方向包括三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环境过程和演变:研究地貌演化和形成规律、气候长期变化的规律和机制,生态环境变化的特征和机制、土壤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海岸环境演化、沉积动力等

2 自然资源与环境利用:研究内容主要有中国自然区域及其开发整治、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自然灾害研究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科学问题。

三、招生对象

自然地理学研究生源来自地球科学及相邻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如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土壤学、水文与水利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学科,亦可选拟深造的在职人员、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内;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0岁以内。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模板】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模板】

****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要求

(1)完成五门学位课程的学习,分别是博士英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自然地理学进展、人文地理学进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2)研究生病、事假请假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且经导师和各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签字同意。

二、资格考核

(1)考核时间为二年级第一学期,所有博士生必须参加本年级第一次考核。如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的博士生作暂缓通过处理。

(2)具体考核方法请参见院网站文件“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资格考核办法(2016修订)”。

(3)资格考核通过,才能进入论文开题和写作阶段。

三、开题报告

(1)博士研究生应在答辩前12个月进行开题报告。

(2)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由3名及以上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正高职称不少于2人)组成开题指导小组,请指导小组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在院网站下载“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开题备案表”;开题报告后将表格提交到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四、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1)完成学位论文后应举行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由3名及以上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正高职称不少于2人)。

(2)预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必须进行认真修改。申请答辩前(提交学校盲审前)需进行论文查重,查重率低于10%以内方可申请答辩进入盲审阶段;查重率高于10%者3个月后才能申请答辩。

五、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

(1)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全部参加盲审

(2)通过答辩申请的学位论文,由教育部学位中心进行盲审。3位评审专家全部同意直接答辩或修改后直接答辩,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有1位专家不同意都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有哪些?-南大热门专业排名-南京大学哪些专业报名人数最多?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有哪些?-南大热门专业排名-南京大学哪些专业报名人数最多?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有哪些?

——南京大学热门专业排名情况

关于南大考研,南京大学的重点学科、王牌专业及专业排名一直是各位考生及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重点学科一般是指高校或学术性科研机构,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某些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换言之,当你决定报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时,南京大学的重点学科或王牌专业必定是你的首要选择。就热门专业而言,报录比可以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是要谨慎报考。所以,选择专业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勿一味追求热门。有基于此,金陵南大考研网()为各位报考南大的考生整理了南京大学重点学科、热门专业及排名情况等信息,为你的考研之路添能加油。欲知更多南京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南大考研真题答案】。

南京大学学科建设

南京大学最早在中国开展博士学位教育,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大理科通才教育班、第一个大文科通才教育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气象系、第一个心理学系、第一个西洋文学系、第一个建筑系、第一个航空系、第一个体育科、第一个艺术科、第一个电影播音专修科、第一个农科、第一个林科、第一个现代地学系、第一个现代数学系、第一个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第一个履践型政治行政系、第一个履践型法学院、中国第一个商学院以及第一个工商管理、金融理财、会计、国际贸易系等等。其他许多学科,如文、史、哲、戏剧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城市规划等等,都有深厚传统。

2014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回忆版

2014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回忆版

2014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回忆版

第一篇:2014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回忆版

2014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回忆版

(今年的题目较以往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知识)

1、什么是雪线?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

2、什么是河流基准面?影响河流纵剖面发展的因素?

3、现代气候干旱的分布,试分析原因?

4、材料给出45°N以北,砍伐森林,造成气温的下降。35°N以南,砍伐森林,造成气温的上升。试结合温室效应、下垫面、云量等,分析森林植被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5、中国地貌的特点对环境的控制作用。

第二篇:南京大学985-考研参考

南京大学(985、211):典型的文理科牛校,理学国内顶尖(物理、天文、大气、化学、地质等排名靠前),工科、医学中规中矩;文史类均强,中文、外文、社会学等最强,经济学也不错,其实力是c9联盟中唯一能与北大旗鼓相当的文理高校。10年对湖南理科的最低分数线是648。

1、各院(系)在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的生源充足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向上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具体以各院(系)通知为准。

2、有关优惠照顾条件(如果符合多项条件,只按最大幅度进行,不累加):

(1)满足教育部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项目”等相关优录规定的考生(需本人提交书面证明材料),可以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目前在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户籍在当地),原则上破格总分不超过10分;

(3)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执行该计划的分数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人文地理学专业是一门关于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与治理、文化地理与人文遗产、城市与乡村社会等方面。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研究能力的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制定以下培养方案。

1.基础课程能力培养

第一学年的课程主要注重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人文地理学理论、空间分析与测量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专业核心课程研究

第二学年的课程主要注重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核心领域,包括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并培养学生对于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3.研究方法与实践培养

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课程中,将安排一些研究方法和实践的课程,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与实践、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4.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第二学年的课程将安排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课程,学生将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并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和分析,最终完成一篇学术

论文。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培养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并掌握学术

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

5.学术交流与实践学习

学生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将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实践学习项目。学术交

流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等,通过与其他学者进行

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实践学习项目包括地方政府、城市规划机构、地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实践实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实际工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位条例在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并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实现我所“国家地理科学和资源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战略定位,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学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制定我所研究生培养方案,供我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生导师及管理部门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一)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全面、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在本专业的理论基础方面有较高业务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培养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身心健康。

二、培养模式

为加强人才培养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本所实行:

硕博连读;

提前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等形式。

三、学习年限

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学制为5年;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再攻读博士学位学制为3年。

导师可根据对博士生培养的要求及博士生自愿的原则,将学习年限延长到4 年,最多不超过6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承担我所有关科研任务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501)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等相互作用的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区域分异、环境资源功能的科学,具有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朴实的作风与较深的文化素养的研究、教育、规划和管理专家。

1.硕士学位:掌握自然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自然地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野外工作能力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是研究生本人的原始研究成果,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高的创新性。

二、研究方向

根据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本校的优势、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博士培养方向包括三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环境过程和演变:研究地貌演化和形成规律、气候长期变化的规律和机制,生态环境变化的特征和机制、土壤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海岸环境演化、沉积动力等

2 自然资源与环境利用:研究内容主要有中国自然区域及其开发整治、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自然灾害研究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科学问题。

三、招生对象

自然地理学研究生源来自地球科学及相邻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如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土壤学、水文与水利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

环境科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学科,亦可选拟深造的在职人员、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内;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0岁以内。

四、学习年限

硕士学位:三年博士学位:三年(在职人员最长不超过六年)

硕博连续:最短为四年,最长不超过七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注:A类课不少于7个学分,硕士英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选,其它三门任选其一,B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C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跨二级或一级学科课程不少于3-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需加选三门本专业本科段专业主干课)

(二)博士阶段

1.博士英语

2.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自然地理学进展

4.人文地理学进展

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六、教学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着重启发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独立钻研与分析能力,注重在科学研究课题的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考核方式:

1.学位课程结束后有严格的综合考试,综合考试合格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2.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研究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完成相关的野外研究、室内实验及教学工作。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与先进性,并可能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在国家重大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导师的科研方面结合、为导师科研的组成部分,需选择该领域国际前沿课题,难度较大,其

成果对科学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有较重要的推动作用。

2.学位论文的答辩:本专业将严格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程序。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反映博士生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科学技术,应是研究生本人的原始研究成果,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高的创新性;硕士学位论文应报道研究生本人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要达到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的水平;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部分要达到在SCI收录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八、质量监测

1.检验本专业毕业博士生、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检验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国内、国际科技界的需求及所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社会和市场价值。

2.对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各培养环节进行及时动态监测,按对对博士生、硕士生必需达到的量化指标(完成必需的学位前论文等)进行动态管理,使他们在校期间严格按培养目标进行学习和研究等。

3.对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进行追踪管理,导师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博士生、硕士生作继续帮助、指导,使毕业生早日成才。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