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年来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改进与创新
加强和改进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
加强和改进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新闻学加强和改进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郑宇丹【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来源和报道形式均发生很大改变,全民参与极大的拓宽了突发事件的信息来源,但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报道仍需要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报道;融合一、新媒体拓宽了突发事件的信息来源根据我国2007 年11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因其突然性、新鲜性、偶然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与发展,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 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6.56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
手机新媒体在用户使用上逐渐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最大的上网终端。
依托网络,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实时发布信息,将突发事件传播出去,所谓“人人都是媒体人”,全民参与极大的拓宽了突发事件的信息来源。
二、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应采用融合手段新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和更新的及时性、群言性、开放性;传统媒体具有在信息选择以及内容上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的优势。
二者各有所长,可见走融合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
以笔者供职的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公共频道是专业新闻频道,致力于打造安徽第一直播平台,“快频道”一直是频道的定位。
2014 年6 月,频道就开发了“TV 摇摇乐”客户端,开启小屏带大屏的模式。
2016 年开始,为了更好的凸显公共频道专业的新闻频道特质,“TV 摇摇乐”在升级后改名为“公共沸点”。
为配合“公共沸点”新闻APP,采访部又申请注册了一个“沸闻天下”微信公众号,新闻APP 和微信公众号比翼齐飞。
自6 月公众号上线起,经过记者实地采写的稿件,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采访,在电视没有播出之前,就会编辑成文字+图片+动态视频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以此抢占先机,先声夺人,引导受众关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后续深度报道。
论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转发 和评 论 ,在 信息 传播 的过 程 中,突 在 网络和移 动通 信 上得 到迅 速地传 播 ,
信 任 ,还 能彻 底 阻断虚 假 消息 的传 播 。
发事 件很 容易 被渲 染和 夸大 。因此 ,传 如果 此时没 有正 规 的渠道对 事件 的真相 传统媒 体的传播方 式也应 突破 固有模式 , 统媒 体与新 媒体 之 间的相 互融 合 ,在新 进 行 解 释 和 后 续 报 道 ,只 会 更 加 引 起 民 将 网络 论坛 、微博 、微信 等 新媒 体容 纳 闻报 道上形 成联 动模 式 ,是 新时 期新 闻 众 的 猜 疑 和 恐 慌 ,一 些 别 有 用 心 的恶 势 进来 ,实现传统媒体传播效果 的强化 。 媒体 向前 发展 的必经之路 。 力 也 会 趁 虚 而 人 ,夸 张 事 件 的 内 容 甚 至 为 了适 应 现代 信息 化 发展 的需 求 , 散布 虚假 消息 ,对 社会 稳定 造成 严重 危 众多 的传统媒体都 开始改变其 运作模式 。 例 如辽 宁广播 电视 台就 开设 了相 关 的 电 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 C N N I C) 害。因此 ,新 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 于2 0 0 8 年 7月发布的 《 第2 2次中国互 联 必须及 时准 确 ,民众 只有在 了解 事件 的 视新 闻网站 ,不 仅有 主 流 的新 闻节 目宣
无预 兆 的人员 伤亡 、财产 损失 、环境 灾 经采取技术性措施对其进行阻挡 和过滤 , 闻报道 更加 理性 和规 范 ,传 统媒 体则 可 难等 社会危 害 的事件 叫做 突发 事件 。 自 但是传统 的管理方式 已经无 法满足对新媒 以依靠 新媒 体加 强信息 传播 的速 度 和丰 然灾 害 、事 故危 害和社 会公 共卫 生安 全 体的规范了。只有改进管理模式 ,规范突 富信息 的 内容 。在发生 突 发事 件 时 ,新 等各 类原 因产生 的突 然事件 都属 于 突发 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 ,才能保证 媒 体就 可 以在最 短 的时 间内发 布新 闻消 事件 。一旦 有 突发事 件 ,便会 得 到迅 速 人们获取真实的有价值的新 闻信息。 息 ,将事 件 的状况 如实 反 映 给 民众 ,利
浅析网络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
浅析网络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以5.12地震网络报道为例摘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网络媒体已较为成熟,网络媒体各种应对运营机制正在不断的完善。
在应对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舟曲特大洪水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中,网络媒体表现得非常活跃,尤其是其中的突发性事件,网络新闻报道带来了深度变革性的影响。
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的表现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应对态势,并从网络媒体目前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劣势中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网络媒体,优劣势前言: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成为了“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来,网络媒体在应对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舟曲特大洪水,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的新闻事件中,网络媒体表现得很积极。
据CNNIS发布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事件”中写到:在四川的5.12地震的报道中,互联网在新闻报道,捐款,救人,寻亲等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以汶川地震为例,对网络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进行探讨。
一、突发性事件的概述(一)突发性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事件从广义上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包括灾难性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突发事件。
从狭义上是指媒体针对一个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媒介作用对突发性事件的各种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发布,向社会和公众报道和交流,让我们在第一时间知道它的发展近况。
(二)突发性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信息呈现多渠道传播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相当的不可预见性,即使是重大疫情的发生也难以预知并控制。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事物原有的发展格局突然被打乱,使人们既得利益丧失或可能丧失,而且超出了正常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运行,因此突发性事件出现后,人们往往措手不及,难以应对,整个工作、生活秩序混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新媒体视角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创新科普宣传机制探究
新媒体视角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创新科普宣传机制探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面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时,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
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科普宣传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创新机制进行探究。
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视角下,如何创新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和科普宣传机制。
一、新媒体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作用1. 及时传播信息在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传播相关信息,使受灾群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情况和救援信息,提高应对灾难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灾难事件的跟踪报道,让公众了解最新的情况。
2. 效果宣传教育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形式对灾难事件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协助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进行救援工作。
3. 提供交流互动平台新媒体平台是公众交流的重要场所,可以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同时也可以方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二、突发性灾难事件科普宣传机制的创新1. 利用热点事件进行科普宣传突发性灾难事件常常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可以利用这一时机,通过新媒体平台对相关的灾害知识和应对方法进行科普宣传。
对于地震事件,可以提醒公众地震发生时应采取哪些行动,如何确保自身安全等。
2. 制作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生动有趣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
可以利用动画、漫画、微电影等形式制作科普内容,形象生动地讲解灾害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受众直观理解的难度。
3. 拓展多样化的宣传渠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科普宣传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知乎、快手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拓展更多的宣传渠道,让科普内容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4. 引导公众参与科普宣传科普宣传不应该仅仅是机构和媒体的事情,更需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举办互动游戏、征集原创文章、拍摄公益短片等形式,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科普宣传中来。
后危机时代媒体对突发事件应对的探索
后危机时代媒体对突发事件应对的探索在全球性经济亟待复苏的后危机时代,新闻媒体亟待在重建中焕发生机。
而作为媒体重要报道内容的突发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发力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的突发事件种类繁多,规模大小不一,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事件长时间搅动大家的神经,江西12.24校车落水事故、甬温线7.23铁路事故、日本近海大地震、南方冰雪灾害、瘦肉精猪肉事件、蓬莱漏油事故、陕西房姐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新闻的重大资源。
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
二、电视媒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突发事件急机制不仅是政府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需要,也是各级新闻媒体的当务之急。
面对突发事件,一个理性和成熟的媒体应该处变不惊,从容面对。
当前新的传播语境与新的传播格局,给电视媒体突发事件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日益公开透明。
这些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力各不相同,冲击力、影响力迥异。
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有关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透明,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折射出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媒体,做好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是发展变化的。
对突发事件也就有了正确的态度。
对突发事件应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策略应对,这是建立应急机制的必然性所在。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往往突然来临,来不及准备,要做到临阵不乱,各级媒体应该有预案准备,这是建立应急机制的必要性所在。
另一方面,媒体竞争日益加剧。
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手机媒体、微博等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性、全天候、互动性传播,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优势凸显。
当前,我国所处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传播行为日益国际化,因特网和卫星电视的兴起,为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和新闻报道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发事件的发生也不再只依赖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而是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报道。
针对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规划和执行。
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更加快速和及时。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观众也更加追求新鲜、快速的信息。
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电视新闻媒体需要更加及时地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新闻报道团队来响应突发事件,以最快的速度将事件的最新进展传递给观众。
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在新媒体时代,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从传统的电视媒体扩展到了网络、手机、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
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采取多元化的报道方式,包括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社交媒体发布等方式,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
通过跨平台报道,可以更好地覆盖到不同类型的观众,提高报道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互动和参与。
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参与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
电视新闻报道应该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甚至参与到现场报道中来。
通过引导观众参与报道,可以增加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黏性。
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事件报道,而是更加追求深度和分析的报道内容。
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专家解读、事实核查等方式,为观众呈现更加全面、深入的报道内容。
在报道中加入事实核查和专家解读,可以提高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也可以满足观众对于深度报道的需求。
针对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更加注重快速、多元化、互动和深度。
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改进
疫情 的时问 “ 及时 、 迅速”。媒体把 “ 负责任的大 国形象”传 递 给了所有 人。群众并没有像政府和媒体预想的那样 出现骚 动和不安 , 及时 了解 事件 真相 的情况下 , 众 反而 以一颗 在 群 平 常心理智 、 静 的直面疫情 , 平 为政 府决策提 供 了充裕 的时 间和空 间。 媒体坚持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 , 既扮演 “ 快捷 ”的
府 和媒体 , 用公开透 明的做法 ,0 4年 1 2 采 20 月 7日, 西丁 广 当镇高致病性禽流感 确诊 当天 , 新华社便 迅速 向社会公 布疫 情 。一位 国际组织 的人员精确计算了从 当地 出现疑似疫情到
国 家禽 流感 参 考 实 验 室 拿 出化 验 结 果 的 时 间 , 认 中 国 公 布 确
三、 革外在叙 事的文本模式 。 改 向深 层 开 掘 。 现 新 闻 传 体 播 的 理 性 力 量
事实、 以正视听 。使媒体的公 信力大打折扣 , 党和 国家在国际 和国内的 良好形 象也受到严重损害 。 近年 来 , 种滞后求稳 的传统观念模 式开始受 到严峻挑 这 战, 改进突发事件报 道 , 为业界关 注的热点话题 , 成 国内媒体 纷 纷打 出 “ 突发事件 发生时 , 我在 ”的响亮 口号 , 面事 件 , 直 在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为受众发 回及 时客观 的新 闻报 道 , 帮助 人们了解事件的全貌 , 打消 了人们的疑虑 , 让谣言 不攻 自破 。
面 对 20 0 4年 初 发 生 的 禽 流 感 , 历 了 上 年 “ 典 ” 情 的 政 经 非 疫
以往对突发事件 的报道往 往停 留于一事一报 ,用仅揭 示 事件表层意义的消息文本做只截取宏 观事件 “ 冰山一角”的 碎片化叙述 , 缺乏对 事态前 因后果 的深人分析 , 受众无法在这 种有头无尾的报道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媒体所期待的警 示 、 化作用也难 以得到 充分实现 。 教 在近年来 的突发事件报道中 , 媒体大量采用全景式记录模 式 , 时追踪 、 时 滚动播出 , 展现事件发展 的全过程 , 及时进行信 息更新, 力求受众对信息 的获取 与事件发生同步。 除此之外 , 媒 体在把握基本事实 的基础上 ,立足于对事件前因后果 的剖析 , 大量运用连续报道 、 系列报道 期【 合报道等深度报道模 式 , 充分 发掘新 闻资源 , 增强报道 的连续性 和冲击力。这是增强新闻报 道爪l化和竞争力 , f 生 把报道做大做深做强的必由之路。 20 0 4年 “ 2 ”铜川矿难发生 以后 , 1.8 1 媒体对 此次 的矿难 报道量迅速增加 。几 份主流周刊类报纸 相继 策划推出 了 “ 矿 难 ”的特别报 道 , 图文并 茂 、 开掘深入 , 给人 留下 了深刻 的印 象。 《 以 新周报 》 为例 , 它以 “‘ 1 8 铜 J矿难记事 ” 1. ’ l 2 I 为题 占 据头 版醒 目位置 , … 4 1 ’ 用 ・5 工作 面出事 了”、 天 啊 , “ 你是 怎么 出来 的”、 谁让 他们下了地狱 ”、 风 中的祈 祷”和 “ “ “ 抢 险进度加快”5 版块报道 了事发 的现场 以及前 因后果 , 个 并配 以 “ 情绪激动 的家属拍 碎矿办的窗玻璃”、 救援 人员准备下 “ 井抢险 ”、 悲痛 欲绝 的遇 难矿工 家属 ” 儿幅生动 、 实的 “ 等 真 照片以及一张翔实的 出事矿井示意图 ,给读者强大的心灵震 撼 。 者通 过对事 件表层 背后潜藏 的深 刻原因的中肯分析 , 记 给 矿业安全生产现状敲响了一记警 钟 ,也为政府 决策层加 强对 行业安全生产的规范治理提供了政 策依据 。
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
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效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具有及时性、全面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有效传播事件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挑战和难点。
一、及时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报道的最大优势就是及时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以及各个社交网络提供的实时消息传递服务,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
此外,在突发事件发生地点附近的黄牛、记者或目击者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等方法,将第一手资料以及图片、视频等信息快速传递到网络上,使事件信息得以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满足大众对于事件及其相关信息的需求。
二、全面性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报道信息非常全面且具有多样性。
通过网络,大众可以获取包括官方发布的通告、记者和目击者提供的实时报道、民间智慧的应对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具有多角度、多声音的报道视角,而这些报道也能够覆盖更广的群体和地域。
在此基础之上,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现事件进程和发展历程,让受众拥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三、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的另一个特点是互动性。
互联网的传播具有导向性、互动性和反馈性三大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公众通过网络媒体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自主和个性化。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新媒体为大众提供互动的平台,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信息论坛、投票调查和直播等形式,让公众拥有更多的参与和发言权,也为最终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和思路。
四、挑战与难点尽管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具有较高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互动性,但也存在着很多挑战和难点。
首先,突发事件的报道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消息真实性待证实,虚假新闻导致公众恐慌等问题。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的竞争加剧,以博取更高的关注度,而严肃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公众的谦视。
此外,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虽然覆盖了更加广泛的用户人群,但同时也因此造成了传播的漫延性。
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的创新探索
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的创新探索引言:突发灾害事件的发生,时刻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及时而准确地报道灾害事件,不仅是传媒的职责所在,更是社会公众了解灾情、采取相应措施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以提升新闻媒体在灾害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一、加强灾害事件的预警监测与报道突发灾害事件往往来势凶猛,瞬息万变。
为了及时、准确地报道灾害事件,媒体应该加强对灾害的预警监测。
可以通过与气象部门、地质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在报道中,应当注重灾害的预警信号,提前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引导公众保持高度警惕。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应急报道的协同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
媒体可以与应急管理部门、政府机构、救援队伍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灾害事件的救援、救助、转移等相关信息。
通过及时了解各个方面的信息,媒体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报道,满足公众对灾害信息的需求。
三、使用新闻技术手段,提升报道的实效性随着新闻技术的发展,媒体可以更好地利用新闻技术手段,提升灾害事件的应急报道实效性。
比如,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以快速获得灾害现场的图像和视频资料,并将其实时传输到公众视野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报道的实效性,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四、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示范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报道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判断能力。
因此,必须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示范。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实地演练等方式,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技巧。
同时,新闻机构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新闻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
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公众的应急意识直接影响着突发灾害事件的应对效果。
媒体可以通过灾害事件的报道,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突发灾害事件应对的认知和意识。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将相关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公众,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灾害事件。
新媒体崛起下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应 对和 处置 突 发 事件 一 直 是 电视 媒 体面 临 的重 大 宣传 课题 。长 期 以来 , 为 应对 各 种 频 发 的 自然 灾 害 及 重 大事 故 灾难 ,作为 党 委 、政 府 喉 舌和 舆论 阵 地 的 电视媒 体 都提 高 了应 急 处 突 的报 道 能力 。但 是 近 年来 , 新媒 体在 突发 事件 的信 息传 播 中先声 夺人 , 面 向大 众及 时打 开第 一扇 窗 。那么 , 在 新媒体 时代 , 传 统 的 电视 媒 体如 何 更好 地 顺 应 时代 新 趋 势 , 快 速 适 应这 种 新变革 呢 ?就此 , 笔者 结合 自身工作 实 践 , 认 为 :只有 既 整合 、发挥 电视 平 台 的资 源优 势 , 又 搭 建 、 融合 新 媒体 的传 播 优 势 , 才 能 在 突发 事件 的 报 道 中抢 先一 步 , 做 深做 细 , 拔得 头 筹 。
3 新 媒 体 、 电视 媒 体 在 突 发 事 件 报 道 中 的 优 劣 势
对 于 任何媒 体来 说 , 新 闻 的时效 性是 第一位 的 , 是 媒 体 生 命 力和 影 响 力 之 所 在 。特 别是 突 发 事 件 , 能 不 能做 到 第一 时 间快 速 反应 、第 一 时 间获取 现 场 信 息 、第 一 时 间发 出声 音 至 关重 要 。 电视 媒体 内部 虽然 建立 起 了一套 上 下联 动 、 内外 协 调 、高 效运 行 的应 急机 制 , 但 以完成 一 条新 闻报 道 为例 ,它要 涉 及 到 新 闻采 编 部 门、 总编 室 、技 术 部 、办 公 室等 一 系 列部 门的配合 , 较 之新媒 体 , 其 工作流 程 、 新 闻源 、 采 编 成本 、播 出平 台均 不 再 具 有首 发优 势 。如此 一 来 , 传 统 电视媒 体长 期累 积起 来 的优 势就不 能及 时 、 迅 速 地 发 挥 出来 ,即使 第 一 时 间 出动 、赶 赴 现 场 , 也 由于 其他 短板 的制 约 ,已经 输在 起 跑线上 了。 常 常 出现 的情 况 是 ,突发 事件 一 发 生 , 人们 已 经 通 过 微 博等 新媒 体 及 时获 知 情 况 , 哪 怕这 种 信 息 的呈 现 方 式还 很粗 糙 ,也不 完 整 。正 是数 字 技 术 的
浅谈新闻媒体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
度上就会有答案 , 么稀奇古怪的 问题都 什
会 有人 问 , 甚至 都会有人 给出营销论文作业 ”、 求 一篇火 “ “ 工 作业 论文 , 不少 于 30 0 0字 , ! ! 急 !”等 题 目事 件 的应 急报道
■赵亚 丽
【 摘要 】 闻媒体对公 共突发事件 的应 急新 闻报道 , 近年来社会 关注 的焦点。 新 是 媒
体应该提 高这种报道 的能力, 以此来加强媒体在公共 突发 事件 中的舆 情引导作 用。 文 本 从突发事件报道亟须改进及 突发 事件报道 的原 则和方法两方面来探 究关于公共 突发 事 件报道 的得 失, 有利于规 范公共 突发 事件的报道。 【 关键词 】 公共 突发 事件 媒体 失语 C - L /  ̄
公共 突发事件就是 打乱 正常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和社会生活秩序 , 社会关 注 , 影
业、 某个机构就能单独处理 , 而是必须通过 集体的 、 政府 的、 共的机构甚至跨地区 、 公
我 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 , 宣传 主
管 部门强调 “ 论一律 ”, 舆 长期重 视正 面 报道 , 对公共 突发事件 常以妨 碍社会稳定 为 由实行严格的新闻限制。 十一届 三中全
3 、
业性强 的问题提 问者也无法 辨别 几个答 案 中最好的是哪一个 。 仅靠提 问者判断优 劣有些牵强 。 甚至在某些 问题方面会造成 误导 , 也会导致心思诡异 的人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会后 , 闻事业 的飞速前进 , 新 尤其 是 网络 传播 的迅速发展 , 民心 民意有 了宽泛 的 使 公开发表渠道 , 传统话语垄断格局不复存
在 。 闻媒体必须把握市场规律与新 闻规 新
个人 、 一个 家庭或一个企业 的 “ 私人危
浅析媒体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进步历程
浅析媒体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进步历程一、媒体以往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经验教训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8年春节前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福建南平“3·23”校园重大凶杀事件等等,我国的新闻媒体同样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突发事件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普遍存在,也是媒体经常面对的话题。
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感受到的是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缺失甚至是误导,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伤害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
过去的深刻教训表明某些做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SARS的传播,是一个由点到面、不断扩散的过程。
回顾SARS的整个扩散过程,我们会发现媒体在SARS报道中的缺位是导致疫情扩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媒体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
从总体来看,在SARS由潜伏转化为爆发期的关键时期,我国媒体总体上是缺位的,新闻管制的负面性很明显,这种2002年底出现在中国广州的未知传染病由初期大众媒体的“失语”和应对不利,迅速蔓延,在我国媒体不予报道的一段时间里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想像,如果在疾病爆发初期能够保证信息的透明和自由流通,就有可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个人、组织和各种社会团体也可能被更早动员起来共同面对这场突发的传染病。
那么,这场疾病就有可能在地方的范围里以很小的代价被处理掉,而不会发展成波及全球的危机。
SARS危机给了中国媒体一个重要的反省机会:媒体要担当起在公共危机中的社会责任,就应当有相应的公开信息的自主权。
一是在各类突发性事件中,党和政府有责任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发布信息;二是媒体在发生公共危机时,有公开报道的自主权。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突发事件往往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短时间甚至瞬间,让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急剧变化,比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疫情等。
例如:2014年全球都在关注的埃博拉疫情,11月22日四川康定地震,还有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等。
从纯粹的新闻学意义上说,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不言自明。
因此,正确、及时地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闻媒体的考验,也是对新闻记者的挑战。
新闻媒体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载体,一方面要报道新闻事件,同时作为党、政府、企业的“喉舌”,更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
因此,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做到新闻事件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是新闻媒体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
1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特征突发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
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都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
②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新闻媒体和民众都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知晓事件。
③突发事件往往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面广。
不仅如此,有的突发事件虽然几秒钟就结束了,但在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里,对社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仍在持续。
④突发事件还呈现出多渠道传播的特征,因为民众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将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并进行传播。
2突发事件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当事企业媒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抓紧一切时间,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下第一现场,保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时,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官方任何消息,当事企业的多数员工还对事件半信半疑,小道消息通过电话、网络四处传播。
此时,作为新闻媒体就要迅速找到报道角度,认真思考、准确对事件进行报道。
2.1满足当事企业员工群众的需要只有及时、准确地告知事件的相关信息,才能防止谣言的产生、传播,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探索
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探索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信息时代,突发新闻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
从自然灾害到人为事故,从公共卫生事件到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新闻事件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关于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研究多聚焦于传统的报道方法和策略,如及时报道、准确报道、客观报道等。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报道策略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突发新闻事件信息的需求。
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面临着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多元化也使得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更高,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
因此,我们需要从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适合新时代的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策略。
1.2 研究目的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创新策略,以提高报道质量与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找到一种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快速、准确、全面地报道突发新闻事件的方法,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多元化优势,让受众更好地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
此外,我们还希望通过研究,为新闻媒体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帮助他们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理论基础2.1 新闻价值理论与突发新闻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其要素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和趣味性等。
在突发新闻中,这些要素得到了充分体现。
2.1.1 时效性在突发新闻中的关键作用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 为例,事故发生后,各大媒体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电视新闻报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一、迅速反应和报道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传播速度极快,电视媒体需要迅速反应,并且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
采用直播报道、现场连线、实时更新等方式,保持与事件同步的报道,及时传递最新信息给观众。
电视新闻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审核系统,保证报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确保速度的前提下,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二、多角度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电视新闻报道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度挖掘突发事件的背后故事。
除了直接报道事件的经过和影响,还需要分析事件的深层原因、各方反应和情况,深度解读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电视新闻还可以通过专题报道、专家解读等方式,为观众呈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报道。
三、互动报道和参与新媒体时代,互动性成为重要特点,电视新闻报道也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和参与。
通过社交媒体、直播互动、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观众反馈和意见,引入观众参与报道过程,让观众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四、关注热点和话题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热点话题和讨论,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注重关注观众关注度高的话题,并及时深度报道和解答。
根据事件发展和热点话题,进行跟进报道和专题深入,持续发酵事件的影响和讨论。
五、跨平台整合报道新媒体时代,观众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电视新闻需要进行跨平台整合报道,通过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多种形式,满足观众不同的获取习惯和需求。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可以通过电视直播、网站实时更新、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打破传统报道形式的限制,实现跨平台多维度的报道。
六、注重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注重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以更温暖的视角关注事件的每一个参与者和受影响者。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快速变化的新闻需求,因此电视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报道策略,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本文将围绕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展开讨论。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新闻事件传播的速度变得非常快,观众对新闻时间的敏感度也随之提高。
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更加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报道。
一方面,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即时直播的形式,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传递给观众,满足他们对新闻的实时性需求;可以通过采访目击者、专家解读等方式,使报道更加立体生动,增加多样性,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
新媒体时代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新闻,他们更加渴望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电视新闻报道策略可以采用互动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与观众进行即时互动,听取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增加观众参与感。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注重原创性和独家性。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的复制和传播变得非常容易,观众很快就能在多个渠道看到相同的新闻内容。
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更加注重原创性,创造出独特的报道内容,提供观众无法在其他渠道获取的新闻信息,增加观众的粘性和忠诚度。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注重数据化和个性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了解观众的偏好和需求,从而进行个性化报道,提高报道的精准度和吸引力。
通过数据化的手段,新闻媒体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使报道更加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新闻环境。
主流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
管理科学(作者单位:大庆日报社)主流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叶延青所谓公共突发事件,依据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这些公共事件一般包括四方面,一是自然灾害。
二是事故灾难。
三是公共卫生事件。
四是社会安全事件。
融媒体时代,经常能看到世界各地频发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进入21世纪,人们依然能记得美国发生的911爆炸事件,中国的汶川地震、非典SARS 疫情爆发以及禽流感,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印度蝗灾,非洲猪瘟疫情等等公共突发事件。
尤其是2019年年初发生在我国的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防疫这一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更是尽在眼前。
这些突发事件的不期而至,给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全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以及企业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化解这些危机,把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的负责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主流新闻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传播者,在公共突发事件来临时,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担负着重要的新闻发言人角色。
我们知道,时效就是新闻的养分,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性更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事件来临,往往都是措手不及,主流媒体此时要格外高度敏锐警惕,随时待命配合政府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记者一方面要及时在事发当地向媒体发布。
另一方面记者要守在新闻现场随时发布动态消息,将事件发展过程,原汁原味立体全方位的逐一展现给公众,由于突发事件常常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引发公众的焦虑和恐慌,继而引发社会的动荡,公众在危机期间最渴望了解事件的真相,因此,主流媒体最大限度地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决策和行动。
2019年3月21日,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约19.86亿元。
几乎同一时间,各大网站媒体均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进行了报道,一向以权威著称的央视也对此恶性事故进行了递进式的报道,从事故发生原因,到事故发生现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式和解读式的报导,第一时间向公众真实反映事故状态,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不给观众留疑惑扔包袱。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因为现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速度和准确性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人们渴望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电视新闻媒体需要迅速获取、整理和发布相关信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混淆。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多样化,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观众的口味和兴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来获取信息。
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采访现场目击者、相关专家的解读分析、使用实景重现、先进的技术手段等,来呈现更多元化的报道形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互动性和参与性也是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观众更加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提供观众互动的平台,如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事件最新动态并与观众互动,以及采用观众在线提问等方式,促进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感。
第四,人文关怀和情感传递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关键策略。
新媒体时代,观众希望从电视新闻中感受到人情味和温暖。
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采访受灾群众、报道救援行动、讲述故事等方式,传递人文关怀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电视新闻媒体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以及电视台的网站,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和互动特性,扩大报道的影响范围。
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需要在速度、准确性、多样性、互动性、人文关怀和新媒体平台利用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以满足观众的需求,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突发事件报道 ;观念模式;思维模式;文本模式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20 03
曾几何时 , 主流媒 体对突发事件 的报道往往望而生畏 、 不敢触及 , 近年来 , 但 主流媒 体为顺 应时 代发展要 求 , 突 对 发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从 观念模 式 、 思维模 式 、 本模式 , 文 还 是参与报道的媒体数量 、 种类都有 了长足 的改进与创新 。在 此 ,本文将总结近几年 来主流媒体对 突发 事件报道 的改进
近年来 ,改进突发事件报道 ,成 为业界关 注的热 点话
题, 国内媒体纷纷 打出 “ 突发事 件发 生时 , 我在” 响亮 口 的
号, 直面事件 , 在第一 时间 、 一 现场为 受众发 回及 时客 观 第 的新 闻报道 ,帮助人们 了解事件 的全貌 ,打消 了人俐 的疑 虑, 让谣言不攻 自破。2 0 04年 1 2 月 7日, 在广西 丁当镇高致 病 陛禽流感确诊 当天 , 新华社便迅 速向社会公布 了疫情。一 位 国际组织的人 员精确计算 了从 当地 出现疑似疫情 到国家 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拿出化验结果 的时间 ,确认 中国公布 疫 情的时间 “ 及时 、 迅速”, 媒体把 “ 负责任 的大 国形象 ” 传递 给了国际社会。 在公布疫情后 , 群众并没有 出现骚动 和不安,
维普资讯
湖 北 社会 科 学 传 媒研 究
论近年来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改进与创新
徐 锐 ,张 泽 恩
(. 1 湖北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06;2 302 . 电视 台,湖北 武汉 407 ) 湖北 30 1
摘要: 近年来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 无论是从观念模式、 思维模式、 文本模式 , 还是从参与报道的媒
抵 触。
流媒体的声 音 , 使媒体 的公信力 大打折扣 , 和国家 的形象 党
也受到严重损害。
近年来 , 突发 性事件的报道 , 对 媒体开始从 “ 官本位 ” 转
变为 “ 民本位 ”, 坚持 以 “ ”为本 , 加重视对事件本体 的 人 更 报道, 注重有人情 味的细节 , 关注普通 老百姓在事件 中的状
作 者 简介 : 锐 ( 9 2 ) 男 , 北 大 学文 学 院新 闻 系 2 0 徐 1 8一 , 湖 0 4级 研 究 生 。 张 泽 恩 ( 9 8 ) 女 , 北 电视 台文 艺 中心 编 导 。 17 一
与创新 , 为进一步搞好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借鉴 。
一
过 去新 闻界对灾难性事件 的报 道通 常采用 “ 轻描淡写
的灾情”+“ 和政府 的关怀 ” 灾 区人 民的决心 ” 党 +“ 这种单
一
、
改革滞 后求 稳的 观念模 式 。 时满足 公 众的 知情 及
权
、
僵死 的政治宣传模式 , 习惯将 “ 负面新闻正 面处理” 。当
抢 险救灾 、 善后 的过程 , 使群众 对灾情有 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 另外 , 记者开始把深情 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 的 生存状态上 , 通过客观 展示灾难 中妇 女 、 童和老人 等弱势 儿 群体的悲苦 和恐 惧 , 引发人们 的关爱和 同情 , 进而打动读者 。
在及时了解 事件真相 的情 况下, 众反而 以一 颗平常心理 群
灾情不幸 降临时 , 媒体铺天盖地报 道的是当地大小官员的名 字 以及官员 如何 指导事件处理之类 的空 泛的内容, 高喊几 或 句政治味浓厚 的救灾 口号 , 或堆砌 一些 毫无生命意义的冷冰
冰的数字 , 至于受灾程度 、 伤亡人数 、 民情绪等与灾情密切 灾
相关 的内容 , 不是避 重就轻就是避 而不谈 。灾难 陛报道 的主 角本应是处 于水深火 热之中 的灾 民 , 如果本末倒置 , 必然使 报 道缺 乏人 情味 , 以唤起人们 的同情心 , 难 使人间真挚 的情 感 淹没在冷酷无情 的冰冷叙述之 中, 而引起读者的反感和 从
突发事件 , 因其突发性 、 性 、 坏性和震撼性 , 异常 破 一般
能在较短时间 内成为社 会关 注的热点和焦 点 ,引起 较大 的 社会影响力。因此 , 过去的报道 中 , 在 媒体往 往对突发事件 报道慎之又慎 , 能拖 就拖 、能捂就捂 ”,唯恐 造成 人心恐 “ 慌, 激化社会 矛盾 , 引发不稳定 因素 , 果造成 了主流媒 体 结 的集体失语 。一些有重大影响力 的突发事件 , 总是在境外媒 体或是小道 消息谣言四起时 , 我们 的媒体 才 出面澄清事实 、 以正视听。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 人们 出于 “ 人为主”的心 先 理 暗示 , 境外媒体 和小道 消息的 “ 先声夺人 ” 往往压倒 了主
态 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内容 , 并且在报道 中充 当 谴 责肇事者 、 哀悼遇难者 、 抚慰遇难者亲人 的角色 。在 20 04 年发生 的铜川矿难 中 , 媒体先后发表 《 山西 陈家湾铜川矿难 确定新 的灭火方案 》 《 、 山西陈家湾铜川 矿难 : 部分遇难矿工 今 天陆续 下葬 》 《 、 山西 陈家湾铜川 矿难赔付金标 准敲定 》 《 铜川矿难首批保 险个人陪付 首付 6 万元 》 等报道 , 展现了
智、 平静地直面疫情 , 为政府决策提供 了充裕 的时间和空间。 媒体坚持第 一时问和第一现场 , 既扮演 “ 快捷 ” 的角色 , 又扮 演“ 直击 ” 的角色 , 这是按新 闻传播规律办事 的客观要求 , 也 是满足受众知情权 , 发挥社会民主的必然。
二 、 革政治宣传的思维模式 。 改 回归 本 体 。 显 人本 情 怀 彰